登陆注册
12348600000010

第10章 肺 系 疾 病 (3)

第一节肺 系 疾 病 (3)

1973年9月18日初诊:伏受于暑,匿居不解,秋凉感风而发,内动伏气,合邪为病。发热持续在38℃以上,病发旬余,热不透肢,邪不外达,四肢作凉,肺气不宣而咳逆,胃气上冲呕恶,脉搏浮数,浮则为风,数则内热,舌苔黄薄。显属伏暑兼风。治当解暑祛风。

处方:蝉蜕35克,僵蚕6克,薄荷3克,飞滑石6克,粉甘草25克,苦杏仁6克,浙贝母6克,薄橘白45克,炒黄芩3克,清半夏3克,扁豆花9克,荷叶蒂3个。3剂。

9月20日二诊:煎服2剂,热达四末,微微汗出,风从表解,暑自里透,今晨热退,肺气未降,咳嗽仍存。

再守原方加宣肺止咳之品紫菀6克,白前35克,桔梗35克。去桑叶、薄荷、黄芩。3剂。

按语:夏日炎暑,蒸淫内伏,入秋感风而发,暑与风邪相搏,蕴于上中二焦。肢凉发热,邪不透达之症。上焦失宣,则咳气上逆;中焦不和,则呕恶作吐。故方选鸡苏散加解暑祛风,和中健运,佐以止咳化痰之品,治之得效。(《儿科临证验案·杨以阶》)

病案十一

一童子年十四,发热吐血。余谓宜补中益气,以滋化源。不信,用寒凉降火,愈甚。始谓余曰:童子未室,何肾虚之有,参芪用之奚为?余述丹溪云,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二脏俱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为物所感,则易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其精已暗耗。又褚氏《精血篇》云:男子精未满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脏有不满之处,异日必有难状之疾。遂与补中益气、六味地黄而瘥。(未室:指未婚。褚氏《精血篇》:即南齐医家褚澄的《褚氏遗书》中的一篇。御女:指男女发生性行为。)

按语:本案发热吐血,赵献可认为,其病机为相火妄动,肾阴暗耗,化源不济。故用六味地黄汤(丸)滋补肾阴,补中益气汤(丸)培补中气以滋化源而病愈。本案提示未婚少年亦有肾虚之患。(《医贯·赵献可治小儿发热吐血案》)

病案十二

何某,男,5岁。

1983年4月2日来诊。发热咳嗽3天,经用中西药仍高热不退。症见高热(体温392℃)面赤,咳嗽,咽部红肿,口渴尿黄,便干,舌红,舌尖部红点密集,苔薄少津,脉浮数。化验:白细胞62×109/L,中性粒细胞078。证属邪袭肺卫,卫气同病。即给予解表退热液50毫升保留灌肠。用药30分钟汗出,测体温389℃;60分钟汗多,测体温383℃;3小时测体温372℃;24小时随访,体温正常,未见复升而愈。

解表退热液(金福厚自拟方)组成:石膏300克,连翘30克,荆芥15克,薄荷15克,芦根10克,赤芍10克。将石膏先煎30分钟,加连翘、赤芍、芦根再煎10分钟,加荆芥、薄荷煎煮15分钟。共煎2次,煎成300毫升,过滤后加适量泥泊金备用。用量为每千克体重3毫升,保留灌肠。

按语:小儿外感高热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症候,有时发热过盛还可引起高热惊厥,故应积极防治。本案运用解表退热液保留灌肠是其特色。应用此法可以免除患儿服药之苦。经肠道给药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药液在血液中的浓度,促进热退病愈。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外感邪热,郁于肺卫,采用灌肠通便,使热从便解,邪出有径,故对外感高热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新中医·金福厚治小儿外感高热案》)

病案十三

岳某,男,10岁。

1977年4月3日入院。以持续发热,不欲饮食,面色微黄,懒动喜卧2个月余,在某中医院门诊就诊。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原因待查,收入住院。

检查:体温384℃,咽部稍红。血液检查:红细胞350×1012/L,血红蛋白100g/L。胸透:胸部正、侧位拍片均正常。住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轻度贫血,发热原因待查。住院3个月余,屡进中、西药,病情毫无控制,家属求我诊治。余试诊之。诊察其患儿面色微黄而垢,舌质及舌边尖红,苔薄稍黄滑,脉细濡,发热以午后为甚,午夜以后减轻,次日凌晨恢复正常。进一步追问病史,不思饮食,口干不欲饮,懒于行走,小便黄少,有汗出而热不解。证属湿温证。辨证:湿热弥漫三焦。治则:分利三焦,宣化表里之湿热。用三仁汤加减,3剂,水煎内服。3剂进后,病轻症减,体温正常,食欲增进,精神好转。嘱进药物调理。出院6个月后随访,一切正常,未见复发。

三仁汤(《温病条辨》方):杏仁15克,生薏苡仁18克,滑石18克,通草6克,豆蔻6克,淡竹叶6克,厚朴6克,半夏10克。水煎服。

按语:本案持续发热2个月余,症见发热午后甚,午夜后减轻,次日晨正常,伴有不思饮食,口干不欲饮,懒于行走,尿黄少,有汗而热不解,舌边尖红,苔薄稍黄滑,脉细濡。属中医湿温证。为湿热困阻三焦,气机不畅而致。治宜分利三焦,宣化表里之湿热。方用三仁汤加味。方中杏仁、半夏宣开肺气,使上焦气机宣畅;生薏苡仁、豆蔻、厚朴健脾利湿,宣通中焦气机;滑石、通草、淡竹叶清利下焦湿热;再加以生石膏、知母,柴胡、金银花、连翘清气分热,解表解毒。诸药合用,使三焦气机调畅,湿热毒邪得清,故邪热消退。三仁汤具有辛开、苦降、淡渗三法并举的功效,是治疗湿热证或湿重于热的代表方,凡在临床上遇到湿热引起的发热、顽咳厌食等症,加减用之,疗效颇佳。(《陕西中医·任根奎治小儿高热案》)

病案十四

卢某,男,5岁6个月。

1991年7月27日初诊:因外感发热38~39℃已6天,伴咳嗽,痰多难咳,面红,纳呆,曾服复方阿司匹林、小儿退热散、七厘散等,药后汗出体温暂退,过后炽热如故而来诊。刻下症状同上,口唇干红少津。胸透、听诊:心肺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0。双下颌淋巴结肿大如花生米大小,压痛,舌红,苔薄黄,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脉浮数。此为外感风热,邪热内蕴。治以透热清里,化痰止咳,解毒散结。

处方:水牛角100克(先煎),金银花9克,野菊花9克,蒲公英10克,板蓝根15克,柴胡12克,蝉蜕15克,防风4克,黄芩15克,夏枯草10克,北杏仁5克,鱼腥草15克,生石膏20克(先煎)。

二诊:服2剂后微汗出,热退,体温372℃,患者精神佳,食欲好,能自由玩耍,淋巴结缩小至绿豆大小,扁桃体Ⅰ度肿大,舌偏红,苔少。蕴热已解,余邪未清,肺阴受伤。

处方:太子参15克,石斛9克,白芍9克,枇杷叶6克,生谷芽15克,芦根9克,甘草6克,南杏仁5克。

调治2剂后复查体温、血常规均正常。

自拟解毒退热饮,药用:水牛角100克(先煎),金银花9克,蒲公英12克,板蓝根15克,北杏仁6克,连翘6克,柴胡9克,蝉蜕10克,防风4克,黄芩12克,地龙9克,生石膏15~30克(先煎)。气分热盛有迫营者,加重水牛角150~200克(先煎),玄参15克;烦躁不安,加钩藤10克(后下),羚羊角10克(代,先煎),或用紫雪散每次15克冲服,或加重蝉蜕30克;大便干硬难解,加玄明粉5~10克(冲服)。

按语:解毒退热饮为治卫气同病之方,方中重用水牛角,本品性味咸寒,功专清热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壮热,神昏斑疹等;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散结利咽,并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柴胡、防风、蝉蜕祛风清热;杏仁宣肺止咳。诸药相合,具有清热解毒、透表止咳、消肿利咽之作用,对小儿邪热内蕴,外感发热,热势较甚者颇为适宜。(《辽宁中医杂志·梁远杰治小儿发热案》)

病案十五

曾某,男,5岁。

1997年12月25日就诊。发热1天,伴见咽痛,口干欲饮,无汗,大便秘结。查:体温402℃,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白细胞136×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西医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为乳蛾。证属邪热壅盛。治以解肌透热,清热利咽。方用柴葛解肌汤加减。

处方:柴胡5克,黄芩5克,葛根8克,板蓝根8克,大黄8克,石膏12克,知母6克,玄参3克,淡竹叶3克,香薷3克,象牙丝10克。2剂,水煎服。

服l剂后微汗出,大便调,发热渐退,次日患者体温降至379℃。再服药1剂后,体温正常,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无充血。复查血白细胞92×109/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4。

按语:小儿外感高热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症,以高热、咽痛、面赤、口干欲饮,多伴汗少或无汗,便秘及流涕、鼻塞等症为临床表现,严重高热可发生惊厥,危及生命。本案病儿为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为乳蛾,是邪热壅滞咽喉而致。故治以清热利咽,解肌透热,方选柴葛解肌汤加减。方中柴胡、葛根辛凉解肌透热;淡竹叶透热转气;知母、生石膏、象牙丝清气分热;板蓝根、黄芩、玄参清热解毒利咽;香薷辛温畅卫透邪,疏表散热;大黄通便泻火。诸药合用,使阳邪外透,里热得清,清热而不留邪,透邪而不伤阴。药证相符,故疗效显著。(《新中医·黄少勤治小儿外感高热案》)

病案十六

王某,男,4岁。

发热七八日,服药、打针病势不减,旋请我诊治。患儿肌肤灼热无汗,体温高达398℃,日轻夜重,唇红眵多,烦躁不安,舌赤苔黄腻,两脉浮数。此乃湿热发热,表邪郁闭故无汗,湿热内蕴则高热不退。治宜清热解表,除湿散邪。方用自制清宣导滞汤加减。

处方:紫苏梗6克,荆芥9克,黄芩9克,木通9克,柴胡10克,黄连3克,栀子3克,赤芍3克,青蒿30克,滑石30克,苇根30克,石膏30克,大青叶30克,神曲l5克。

患儿服药1剂即汗出热退脉静,唯精神欠佳,纳谷不香。随症用药调理而愈。(《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王静安》)

(刘海鹏)

三、咳嗽

咳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两者又多并见,故常合称“咳嗽”。本病相当于西医所称气管炎、支气管炎。小儿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临床上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冬、春季为多,在季节变换及气候骤变时更易发病。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其中以3岁以内的婴幼儿更为多见。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当,调护失宜,则反复迁延。若因邪未去而进一步发展,病情随之加重,可转化为肺炎喘嗽。

小儿咳嗽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为主,风邪致病,首犯肺卫。肺为邪侵,壅阻肺络,气机不宣,清肃失司,肺气上逆,则致咳嗽。肺脾虚弱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体虚者易感外邪或使病程迁延难愈。咳嗽的病变部位在肺,常涉及脾,病理机制为肺失宣降。初期以失宣为主,加重则宣肃失司。小儿脾常不足,脾虚生痰,上贮于肺,或咳嗽日久不愈,耗伤气阴,可转为内伤咳嗽。

咳嗽的发生与痰阻气道关系密切。外感咳嗽因六淫之邪侵袭肺系,以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则痰液滋生,痰阻气道,影响肺气出入,致气逆而作咳。肺脏内伤虚损,自生咳嗽。如肺阴不足每致阴虚火旺,灼津为痰,肺失滋润,气逆作咳;或肺气亏虚,肃降无权,气不化津,津聚成痰,气逆于上,引起咳嗽。他脏病及肺者,多因邪实导致正虚。脾虚运化失职,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蕴为痰浊上贮于肺,肺气壅塞,上逆为咳。小儿脾肺两虚,气不化津,则痰浊更易滋生,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若病久及肾,可因纳气失职而由咳至喘。如痰湿蕴肺,遇感引触,转从热化,亦可出现痰热咳嗽。

病案一

郭某。

初诊:咳声如在瓮中发,唯气管痉挛者有之,故有痰而不易咳出。以古人经验,当重用开肺。开肺祛痰一也,弛缓痉挛二也。

处方:生麻黄24克,炙紫菀09克,白前6克,白芍9克,射干5克,干蟾皮9克,葶苈子9克,桑白皮9克,粉甘草3克。

二诊:咳顿挫,再事原方出入。

处方:生麻黄24克,白前6克,射干5克,桔梗24克,桑白皮9克,炙紫菀9克,葶苈子9克,粉甘草3克。

按语:咳声不扬,肺气不宣之症。案中用麻黄、紫菀以开肺;葶苈子、白前、射干降逆涤痰;麻黄与桑白皮,乃华盖散之配伍方法;用白芍者,发中寓收之意。(《章次公医案·咳嗽》)

病案二

唐某,女,5岁。

同类推荐
  • 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编写中力求突出护理学科的专业特点,反映当前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状况,同时参照和吸取国内外相关教材中先进的内容和编写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每章节除理论知识外还编写学习目标、案例学习、小结、复习题、参考文献、参考网址内容,使教材更趋于完整,便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复习和查找资料。本书可作为护理专业多层次教学用书,也适合继续护理教育培训使用。
  • 探索未知-认识中医针炙的奥妙

    探索未知-认识中医针炙的奥妙

    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针灸”,既可以专指针灸疗法,也可以用来表示整个针灸学科。所谓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
  • 施今墨医案解读

    施今墨医案解读

    本书作者对各案的辨证立法、遣方原则及用药法理进行了精辟的解析,尤其对施老用方中的“对药”作了透彻的阐述,为各级医师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名医临证经验。
  • 解读乙型肝炎

    解读乙型肝炎

    本书重点介绍乙肝的治疗,同时以临床病例和专家点评穿插其中,对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解答,使读者更直观、更方便地了解乙型肝炎防治的相关知识。本书科学实用,繁简得当,深入浅出,适合肝病患者及家属、基层医护工作者、社会大众学习。
  •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身体不舒服了,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送医院治疗。其实,一些孩子常见的疾病,只要不是急症,有时妈妈完全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治疗,效果不错,孩子也不受罪。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呢?有很多西药、中草药和其他天然制剂都可以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在家庭治疗中使用,你知道怎么用吗?妈咪们快快仔细看过来吧。
热门推荐
  • 魔女先生的旅游日志

    魔女先生的旅游日志

    冯世用力摊手,竭力吼叫:“要我说多少次?!魔女是种族不是性别!你们这些家伙不要总是把种族和性别联系在一啊!”少女们点头,强忍着不笑:“好的魔女小姐,知道了魔女小姐!”“喂!”这是一个穿越者负负得正变回男人,给伟大的泡泡打工,旅行在诸多世界温暖人心的故事,大概。书友群:835928682魔法少女小圆→SAO/GGO→
  • 雨水的微妙

    雨水的微妙

    生活如水,但人却不能像水一样,处低位而得道,善利万物而不争。
  • 老板大人的怪异乐园

    老板大人的怪异乐园

    繁荣与平静之下,究竟是谁在呢喃呓语?疯狂与肆意之中,还有谁在坚守初心?他迈步踏入怪异乐园,从此浸入超凡世界:悬疑、探险、成长;宿官、洛氏、研究会……世界只是沙箱里的乐园,沙箱外面是无尽的虚妄。欢迎来到老板大人的——怪异乐园。
  • 正论

    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游离态辖区

    游离态辖区

    霓虹灯下的声色犬马,巷道废墟中的刀光剑影,不经意间,人生的选择,一边校门,一边牢门,两个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少年,命运交织的成长经历。迷茫懵懂的青春,至真至善的情感,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之中,边缘少年游离于校园与街头,现实与梦想的命运交响,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青春故事,残酷或者唯美,你我都必须面对与深省。
  • 闪婚游戏:多情少爷俏皮妻

    闪婚游戏:多情少爷俏皮妻

    一回国就被父母骗去相亲,对象还是她在飞机上碰到的那个没风度的大少爷?!什么?他大少爷穿着一件名牌西装出席相亲,竟然还随身携带购物发票!而她,偏偏就那么邪门,一不小心太吃惊了,华丽丽的喷了他一身的咖啡!然后,大少爷拽拽的说,四万块,不赔钱就结婚……坑爹的,为什么她觉得,背后有阴风吹过……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吧……一年,这一年,她要怎么过?不过踩了他一脚罢了,这个小心眼儿的狐狸男,不会已经想好什么变态的方法来报复她了吧,哼,那就走着瞧吧,她柳小蕾也不是喝稀饭长大的!
  • 消失的世界和神秘的文明:罗诺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消失的世界和神秘的文明:罗诺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1492年,哥伦布发现到达美洲的航线之后,欧洲各国开始在美洲建立殖民地以掠夺财富,提升国力。1587年,英国殖民者怀特带领117名殖民者到达罗诺克岛(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海岸线附近),几个月后,由于供给不足,怀特一人返回英国寻求帮助。但由于各种原因,怀特直到三年后才得以返回罗诺克殖民地。令他失望的是,殖民地已被废弃,殖民者们也不见踪影。因天气等各种原因,怀特不得不返回欧洲,之后,他再也没能回到罗诺克岛。1607年,弗吉尼亚公司在詹姆士河沿岸建立了詹姆斯敦殖民地,并对罗诺克殖民者进行了搜寻。虽然从印第安人口中得到了一些线索,但他们依然未能找到罗诺克殖民者,也无法弄清到底是什么使他们销声匿迹。之后的400多年来,无数的探险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探寻过这个岛屿,希望解开罗诺克殖民地消失之谜,但都以失败告终。人们也对罗诺克殖民地的消失提出了各种推断,但都缺乏足够的证据。直到今天,依然有考古学家在探索这个未解之谜。让我们回到过去,从历史的真相中去了解,去探索……
  • 调气养血——女人养生一点通

    调气养血——女人养生一点通

    本书详细介绍了女人如何通过调气养血来养生。全书围绕“女子以血为本”“百病生于气”“女子以肝为先天”等中医理论展开论述,《调气养血——女人养生一点通》中所讲饮食秘方、穴位按摩保健、生活宜忌、情志调摄等内容贴近生活,易学易用,推荐给女性朋友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的保健真法,适合所有女性阅读使用。
  • 今天开始挖墙脚

    今天开始挖墙脚

    仙人传宗门,宗门却无人?无奈的姜伢儿为了壮大自己势力,只能混入其他仙门去挖墙脚。“师妹,有没有兴趣跟着我混啊?”“师弟,跟我一起跳槽到剑仙门,师兄罩着你!”“师兄,可曾听过剑仙门啊?嘿嘿嘿…”
  • 女人好命不如好心态(修订版)

    女人好命不如好心态(修订版)

    本书是一本呵护女人心理的励志书。通过转换心态来帮助女性获得幸福的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作者文笔优美,案例选取得当,是一本颇具出版价值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