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3400000058

第58章 英才辈出——从温室幼苗到商业巨子(1)

一般情况下,富人家的孩子总是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有更优越的条件,他们更有机会受到家长的呵护、溺爱。但是,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是经不起什么大事的。李嘉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儿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把他们从温室里搬出来,让他们接受社会的洗礼,以期更茁壮地成长。

远赴重洋炼幼苗

李嘉诚虽然身家过亿,有足够的资本让自己家人过上奢华安逸的生活,但他并没有那么做。与众多溺爱孩子的家长不同,李嘉诚很少把对孩子的疼爱表露出来。在孩子们还处于幼年时,李嘉诚就尝试着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有一次,刚学会走路的二儿子李泽楷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他立刻嚎啕大哭,边哭边望着大人,希望大人能过来哄他。此时的李嘉诚并没有过去把孩子拉起来,他也同时阻止了其他人安慰孩子。李嘉诚想以此来教育儿子: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李嘉诚在两个儿子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向他们灌输商业理念,每晚都要李泽钜、李泽楷认真仔细地听他讲述各种从商之道。李嘉诚特地在长实的会议室配备“专席”,让他们出席董事会议,接受最早的商业训练。

其实,李嘉诚并不计较他们能听懂多少,重要的是商业氛围对他们的熏陶。这正如要培养一名音乐家,在襁褓之时就要让他听曲子;要造就一个航海家,在他学步之时就要让他到舢艇里颠簸一样。李嘉诚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而在当时,李泽钜两兄弟还不满10岁。不过,李泽楷却不大喜欢人们提到他这一段最早期的商业训练。李泽楷面对传媒,谈到父亲对他的教育时,总是说父亲从不讲如何做生意,只是教育他如何做人,标准就是孔孟之道。不过,有心人只要看看李泽楷在谈判桌上的英姿,也就能验证李嘉诚对于儿子这种独特教育方式所收到的成效了。

李嘉诚始终认为,温室里的幼苗不能茁壮成长。因此,在他们不满14岁的时候就把兄弟俩送到离香港万里之遥的美国求学,除了希望他们能真正体验生活的磨炼,还体现出李嘉诚的深思熟虑。

冒着“李家走资北美”的风言风语,李泽楷与哥哥李泽钜来到美国这片陌生而辽阔的土地。对于父亲的安排,两兄弟无法抗拒,当时的李泽钜刚好中学毕业,而李泽楷还没在香港完成中学的学业。李嘉诚在向传媒解释这一做法的时候说道:“那时候因为Victor(李泽钜的英文名字)考完会考将往美国准备考大学,所以就干脆把Richard(李泽楷的英文名字)都一起送过去,让他们两兄弟可以做个伴。”可是两兄弟在美国反而很少来往。

李泽楷刚开始并不理解父亲的苦心,这个自小娇生惯养,在温室中长大的富家公子在美国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难关。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没有父母体贴入微的照顾,没有佣人随叫随到的服侍,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虽然李泽楷自小学习英文,但因年纪尚轻,又没有语言环境,所以他的英文并不太好,到了美国后根本难以与人沟通。他曾说在刚被送往美国加州的Memo Park High School继续中学课程的时期,是他一生中最寂寞的日子,“好像在地狱一样”。初到美国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与母亲谈心成了李泽楷每天晚上的必修课。母亲庄月明除了安慰他外,也不忘提醒他们兄弟俩要多学中文,故此还规定他们兄弟二人每星期要用中文写信回家,看看他们的文字是否通顺,改正后再寄回给他们参考,真是用心良苦。

在充满自由空气和活泼阳光的美国土地上,没有人知道他是李嘉诚的儿子,没有人要求他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他开始渐渐喜欢上热情开朗的美利坚民族,更感受到没有了父亲“指手画脚”的可贵。

李泽楷开始学习独立,他从最简单的生活细节做起。尤其是一日三餐,总不能全在外面吃,所以,年纪轻轻的李泽楷便要亲自下厨。他学会了自己煮饭、炒蛋。因为自己喜欢吃法国菜,就跟着电视台的烹饪节目学习各种法国菜式。据香港传媒报道,李泽楷回到香港后,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和行政事务总署署长刘李丽娟就曾到李泽楷的大宅做客,李泽楷亲自下厨做法国菜,菜式虽然不很特别,但味道却十分地道。

虽然李嘉诚每年都给儿子寄去足够生活无忧的生活费,但李泽楷日渐受到美国新一代思潮的影响,对家里的“接济”越发不以为然。尤其是上大学后,目睹大部分同学和朋友,不论出身贵贱,都有很强的独立意识,耳濡目染,他越来越希望自己可以赚钱,自食其力。

于是,李泽楷瞒着父母,在放学后跑到学校附近的麦当劳餐厅当兼职。在麦当劳,他仅仅是做一个最低层的收款员。白天上课、夜晚打工的日子的确不容易,特别是受主管的气,最令他觉得难受。现在,他自己身为领导一个大集团的老板,也深知作为员工的艰辛。每到圣诞节,他都会特地为员工挑选礼物,并亲自出席各个分公司的圣诞晚会。他这些“亲民”的做法恐怕都是得益于在那家麦当劳餐厅打工的经历。

随着学业越来越忙,李泽楷再也没有时间在晚上做兼职,只是利用假日到一个高尔夫球场做球童。打高尔夫球是李嘉诚最钟爱而且天天都要做的运动,但李泽楷到现在仍然不讳言最讨厌别人打高尔夫球,这是因为他当年做球童的时候常常背负沉重的球棒袋,结果拉伤了右边肩膀的筋骨。到现在,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在站起或者坐下的时候,经常都会有拉一拉右边胳膊的小动作。对于做球童的生涯,李泽楷并不感到辛苦,反而觉得从中学到了不少灵活变通的道理,并为日后经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对做生意萌生了一种无师自通的哲学。他相信,商人最好的老师就是经商本身,即“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李泽楷回想在美国兼职的那段日子,也曾提到他的“经验之谈”。他指出,在麦当劳卖汉堡的经历,对他用处不算很大,因为卖汉堡没有变化,全部都是整齐划一地做,难以靠自己的随机应变赚更多钱。他举例说,你总不能降低汉堡的售价来争取更多生意吧!

而当球童就不同了,在球场内,球童多,客人少,竞争很大,这份工作要有相当的进取精神和灵敏的观察力才可干得好,所以可学到的东西确实很多。他说:“这份工作的收入全靠‘贴士’,所以你要有所选择。你想做一整天拿到许多‘贴士’,结果一天下来会累得筋疲力尽……所以你要小心地选择客人,从而使自己可以不必做太多工作,但又确保多获‘贴士’。”他更逻辑地指出,拾球虽是一项极好的收入来源,但当中的窍门要你自己去摸索。从当球童到升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的这段日子,李泽楷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弃豪宅而住普通洋房。

李嘉诚去看儿子,发现小儿子李泽楷假日在网球场为别人拾球赚钱。回到香港后他高兴地对夫人庄月明说道:“泽楷学会勤工俭学,将来准有出息。”

1983年,17岁的李泽楷入读美国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系。这个时期,他很少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即使父亲李嘉诚的生意越做越大,名满世界的时候,他还是希望与平常人一样,拒绝高人一等、与众不同。李泽楷的同学很少知道他是一位香港富豪之子,“他并不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他喜欢平常的生活,我们能成为好朋友,是因为他一点都不像富家子。”当年与李泽楷住同一宿舍的大学同学Todd讲。

李泽楷进入大哥就读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专修自己喜欢的电脑工程,显然不是父亲的意思。李泽钜是听从父亲的安排,念土木工程系。如果从家族事业的角度考虑的话,李泽楷应读商科、法律等适宜管理综合企业的专业,并与李泽钜的建筑专业互补相辅,况且在当时的香港,电脑并未完全普及,计算机工程专业更谈不上热门。虽然当时的李嘉诚并不明白李泽楷的想法,但他还是尊重小儿子的选择。

最初,两兄弟到国外读书,李嘉诚没打算给他们买汽车,只买了两辆自行车给他们代步。但是,一次意外的发现让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有一次,李嘉诚到国外探望读大学的儿子。那天,天下着雨,李嘉诚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背着大背囊,踏着自行车,在车辆之间左穿右插。李嘉诚心想:“这么危险。”再看清楚一点,原来是儿子李泽楷。自那次目睹险境,他才放弃这个磨炼儿子的方法。

在斯坦福读书的日子可能是李泽楷生活得最轻松和最愉快的时期,斯坦福的学习氛围很轻松,教授们都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好让他们能自由发展。在斯坦福大学的名教授当中,对李泽楷影响最深的,可以说是Jim Clark。

Jim Clark早在1981年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时,已设计了能绘制立体图案(3D)的计算机芯片。一年后,他一边教书,一边创办了举世知名的SGI公司。不久,该公司发展为设计高性能计算机的主要供货商,在同行中长期占有领导地位,Jim Clark也由此身价暴涨,并离开斯坦福大学,于1994年再与人合作创办网景(Netscape)浏览器公司,后成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强劲对手。李泽楷曾表示,他非常喜欢Jim Clark,认为他是一个干劲十足非常了不起的人。

在斯坦福,李泽楷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斯坦福的其他学生一样,他对任何新鲜的东西都充满了兴趣。

有一次,丹佛市政府把一个已经废弃的人造卫星送给丹佛大学,而富有挑战精神的李泽楷就自告奋勇跑到丹佛去和那儿的学生一起研究。

这是李泽楷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卫星,面前的庞然大物令他感到新奇。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搞清楚。但是,怎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整个卫星的结构和每一个零件的功能呢?李泽楷灵机一动:何不把整个卫星拆散!

当时,这个卫星放在那里已经有好几天了,而且吸引来许多像李泽楷这样的好奇者,不过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提出如此疯狂的建议。他的“狂想”得到了那里的学生的一致附和,而丹佛大学的教授们则提出了一个条件——拆散后一定要把卫星恢复原状。

机会难得!李泽楷与丹佛的一群学生完全投入到这一场“卫星拆装战”,除了吃饭,他们就与卫星为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把拆散的卫星再装回去并不如想象的那样轻松。尽管校方并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在深夜,实验室里依旧是光明如昼,他们在挑灯夜战。那段日子,李泽楷连续数天几乎是不眠不休。

千辛万苦,一伙人终于把卫星恢复了原状。

李泽楷清楚地记得,这期间虽然大家都很辛苦,却觉得很有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承认,这次难忘的学习经历或多或少都对他日后创办卫星电视产生了影响。

万博豪园展英姿

李泽钜身为李家的长子,初中时就被安排在加拿大接受教育,他还学习自主,过独立生活。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念土木工程之前,他已经取得加拿大公民身份。李嘉诚的确是有远见的,李泽钜成为加国公民(李家兄弟皆是)的部署几年之后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泽钜获得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回港,在父亲的公司里做普通职员。李嘉诚不想让他一步登天,曾有董事提议让李泽钜进董事局,遭到李嘉诚拒绝。李嘉诚年富力强,儿子接班,将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1986年,李泽钜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返港时,李嘉诚为其准备的并非是在长实公司的高职工作,而是为家族在温哥华投资的一个地产计划开山劈石。培养大公子的“太傅”,是长实集团第二把手,毕业于剑桥经济系的董事局副主席麦理思。麦理思说,李泽钜是个谦虚好学的好孩子,一点都不像世界级富豪的公子。在麦理思指点下,李泽钜开始练习面对公众,经常到加拿大出席大大小小的公众会,与二万多人会面并接受咨询。

1986年12月,长实系和黄及李氏家族投资32亿港元,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赫斯基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擅长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作业。)按加拿大法律,外国人不能收购“经营健全”的能源公司。此时,李嘉诚让儿子李泽钜加入加拿大国籍的用意就表露无疑了。其后,李泽钜有大半时间坐镇加国,打理家族在该国的业务。

赫斯基石油股权交易签约之后,李嘉诚曾对儿子说:“这里不比香港,没有多少人认识我们。如果在香港,这可是大新闻,你躲进酒店的卧房,都会有电话追进来。”不知李嘉诚是嫌过于冷清,还是随意说说。他说的确实是事实,当地传媒都在显著位置报道了这宗大型产权交易,而对收购方仅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说是来自香港的某财团。

碰巧,这话被在场的加方华裔雇员听到了,他对李嘉诚家族了解颇多。于是,赫斯基石油公司主席布拉尔为李氏父子及麦理思、马世民等举行盛大宴会,邀请加拿大的政界商界要员出席。加拿大商界由此认识了李泽钜。

参与世博会旧址发展项目,使李泽钜脱颖而出。

1986年,世界博览会在温哥华举办。落幕之后,各国的临时展厅或拆卸、或废弃。旧址为靠海的长形地带,发展前景良好,地皮为省政府的公产,可以较优惠的价格购得。

同类推荐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廖仲凯与何香凝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廖仲凯与何香凝

    天缘巧合结良缘、近代的广东是中国的前哨,得风气之先,孕育了许多的革命志士。廖仲恺与何香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对患难与共的革命伴侣,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志士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1877年4月23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一个华侨家庭之中,在家中四兄妹中行二。而比廖仲恺小1岁多的何香凝则于1878年6月27日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富商之家,是其家的第九个孩子,原名谏,又名瑞谏。虽然同是广东人,且都拥有可以算作“上流”的社会家庭背景,但廖仲恺与何香凝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廖仲恺是在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排华浪潮中度过童少年时代的。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8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8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魔动仙穹

    魔动仙穹

    时逢天地灾变,万界动荡,诸天仙魔斗法,万千大道争锋,星域崩溃,无数法宝湮灭九天,坠落大地。林立本是大楚国一平凡少年,偶入仙途,方知风云险恶,几度险死还生,魂断欲亡。一路前行伴腥风血雨,但凭心中机谨,胆识,奇迹,诡计不断,一步步问鼎仙穹,登高而上。正邪混淆,道魔难分,单凭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以魔动仙穹!新书上传,求关爱,求包养,求笑纳。
  • 修罗战

    修罗战

    战,是进阶的执着!战,是无奈的抉择!战,是家国的守护!战,是爱恋的追求!战,便是大陆最好的存活方式,也唯有战,才能换来心中的渴望。且看刘枫(男主)的蜕变成熟,且看爱情的执着艰辛……战,从这里开始,从故事中开始,从我们开始!
  • 锦绣衣香

    锦绣衣香

    婉蕙来了,完美无瑕的婉蕙来了!皇宫中的予隆,正在等着这位,他心中最美丽的女人。
  • 德迦弥境之少年第八义

    德迦弥境之少年第八义

    当他闭上眼,又在另一个地方睁开了眼;他的身世复杂,身上的秘密和使命纠缠……他在往前走人生的路上,不断从一个懵懂的理智少年成长为一个懂得如何利用力量的人。而他来回穿梭的世界,或许在你闭上眼的时候也会看见……
  • 败家天神的拾荒人生

    败家天神的拾荒人生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序身为上古神族她因为犯错而被天罚,拼尽修为逃往人界,本想混入修炼门派偏居一隅来一个岁月静好,偏偏天不遂人愿,神也是一样。没人要的石头?她捡……没人采的野花?她捡……没人收的神兽?她、她捡……没人养的孩子?她……也捡了……好不容易如愿混进门派修炼,却发现道不同不相为谋。“大神,你有点上进心和追求好不好?”“谁说我没有追求?这些都是宝贝你们不懂……”某人:“我也是被你捡到的?”“嘿,你别说,还真是……”
  • 超级系统之丧尸空间

    超级系统之丧尸空间

    凌雨:“智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听说丧尸肉挺好吃,明天带份回来……”眼前一黑。“系统大哥,我只是说说玩的呢……”咱们别玩一言不和就穿越啊!来吧,我要,我要……我现在就要!新人见谅,如有疑问多多包含……
  • 77次告白:王爷爱吃醋

    77次告白:王爷爱吃醋

    拜好友所赐,洛梓柠穿越异世。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在这呆着,这什么王爷怎么回事?公主?我不是公主啊?你们在搞什么?【片段:某男:不许叫他包包。某女;为什么?某男:包包(宝宝),我会吃醋。某女:(仰天长啸,拜托,人家的名字叫包包啊,你让我叫他什么?)】
  • 虚中殇

    虚中殇

    宇文虚中(1079~1146年)初名宇文黄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成都府广都(今成都双流县)人,两宋之际名臣,学者,诗人。宇文虚中在大观三年(1109)进士及第,宋徽宗赐其名为"虚中",在宋朝历任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中书舍人等职,金人入侵之时破格升任资政殿大学士,赴军前安抚勤王军队,使命完成后拜签书枢密院事,负责与金人议和,北宋灭亡后,朝廷追究宇文虚中参与议和之过将其贬为青州知州。南宋初年,毅然挺身而出前往金国充当使节,被扣留后出仕金国,官至特进、礼部尚书,封河内郡开国公,皇统六年(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宇文虚中因图谋复宋,被金国人杀害,宋孝宗即位后,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号忠慜,宁宗朝加赠少保,赐姓赵氏。
  • 甜妻在上:总裁老公超厉害

    甜妻在上:总裁老公超厉害

    一份荒唐的合同,让她不得已去追求那个万人敬畏的男人,却不曾想,被男人宠上了天!方少:“女人,这可是你自动送上门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晴空暮色雾如初

    晴空暮色雾如初

    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只是一场梦么?那么,我宁可永远都不要醒过来,死也不要!最初的爱已回不去,如今只能看着对方的身影离去,越来越远……曾经说好一起走到最后的,可是为什么你要转身离开?为什么又要出现在我的面前?如果这就是你的答案、我们的结局,那么——我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