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3400000018

第18章 创业之初——从茶楼跑堂到塑胶之王(1)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正的英才,是在历经磨难之后被锻炼出来的。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失去父亲犹如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大山。没有了任何依靠的李嘉诚,只能独自出门打工,寻求生路。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才是不会被埋没的。李嘉诚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实干精神,17岁就当上了塑胶厂的业务经理。他是如何从一名普通推销员成长为今天的华商领袖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索与深究……

低眉顺眼跑茶楼

自一年前,李云经病故以后,一个好端端的家庭破败了,生活的重担就落在李嘉诚这稚嫩的双肩之上。母亲庄碧琴虽然可以持家,然而失去顶梁柱后的李家,再也没有可供维持生计的钱财。尽管大舅庄静庵不断接济一些钱粮,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李嘉诚少年早熟,他始终牢记父亲临终前对他的嘱咐:“将来这个家就看你的了!”年纪尚小的他便开始了在香港和九龙半岛的奔波求职。

位于香港岛德辅道与靡利臣街交会处的香港西营盘,在1858年以前,曾是大清营兵的哨岗。到了1898年以后,这座被人称为西营盘的官兵驻防之地,开始变成香港市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环的街道相毗邻。成为闹市之后的西营盘街,店铺林立,商家栉比。少年失怙的李嘉诚,就在这里寻找到他有生以来第一个谋生之地。那一年他刚好15岁。他看中的是位于西营盘大街中央的“春茗大茶肆”。这座茶肆建得古色古香,雕梁画栋。

毕竟他还是个身材瘦弱的孩子,人满为患的港九各大店铺,绝对不会轻易雇用一个没有根底、没有文化也没有强壮身体的少年,尤其是那些大商铺更是把他拒之门外。李嘉诚在走投无路之际忽然发现西营盘这幢引人注目的茶楼,本来他走进这富丽堂皇的地方时心里是不报任何希望的,没想到当他来到后堂站在老板面前,说明自己迫切的求职要求后,李嘉诚做梦也没想到,他今天的运气这么好,老板竟然也是潮州人。他听了李嘉诚开口一句话,马上就对他产生了好感,老板决定收下他。

李嘉诚急忙躬身致谢,暗自庆幸自己在经过多次求职失败后,命运终于对他露出了笑脸。老板又说:“只是你在茶楼做事,千万要做到‘二勤一少’才行。一是要手勤,二是要脚勤,三是要你没用的废话少说。你如在我这儿做事,首先是客人第一,如果得罪了客人,那么一切就无从说起了。你可听懂了我的意思?”

“当然听懂了,我会照您说的去做的,放心吧,老板。”李嘉诚赶紧说。他早已看惯世态炎凉,知道如能在西营盘这家大茶楼里当一个跑堂的伙计,已是天大的荣幸。一个月来,他在九龙和香港岛往返奔来跑去数百次,进过的大小店铺更是无法计数,然而他一个初来香港不久的穷孩子,若想跻身在这都市的任何一家商铺,简直比登天还难。有时他刚进一家铺面,尚未开口求职,就遭到老板的无情冷面。有人甚至把他斥为上海瘪三,满口脏话地把他轰出门来。

上班的头一天,舅父送给李嘉诚一只小闹钟,让他掌握早起的时间。他把闹钟调快10分钟,每天最早一个赶到茶楼。李嘉诚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他要抓住这个养活一家人的机会。这一习惯,他保留了大半个世纪,直到今天,李嘉诚的手表始终比别人的快10分钟。

茶楼的工作每天都在15个小时以上,再加上超时的跑堂,15岁的李嘉诚刚开始累得连话都不想讲。辛苦了一个月,老板把第一份薪水递给李嘉诚那一刻,他的心里充满了对老板的感激。

这是李嘉诚平生以来最激动的时刻,自己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虽然得到的薪水很少。白天,虽然茶客较少,但总会有几个老翁闲坐泡茶消磨时光。李嘉诚是个堂仔,大伙休息,他还要待在旁边侍候。

茶楼是个小社会,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他们或是贫穷,或是富有,或是豪放,或是沉稳。这一切对李嘉诚这个初涉社会的人来讲,都有一股特别的新鲜感。

在那里,李嘉诚学会了察言观色。这些为李嘉诚日后从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开始学着根据茶客的外貌、举止、言语去揣测他们的职业、财富和性格,这份用心正是李嘉诚与其他茶楼伙计不同的地方。

每天15个小时的工作量,练就了李嘉诚的意志和毅力;长时间的跑堂,又练就了李嘉诚日后当推销员的脚力。

他在努力干好每一件事的同时,又给自己定了两门必修功课。

其一是时刻揣测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然后找机会验证;

其二是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在高兴之余掏腰包。

李嘉诚对每一位常到茶楼的顾客几乎都做到了心里有数,对于他们的消费需要和消费习惯都了如指掌。比如谁爱吃虾、谁爱吃鱼,谁爱喝红茶、谁又爱喝绿茶。李嘉诚的这一招令客人们十分满意,很多人成了茶楼的回头客。

这样,李嘉诚成了春茗茶楼加薪最快的堂倌。

茶楼也是一个信息场所,李嘉诚从茶客的谈话中暗暗学会了许多做生意的诀窍。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要从商,必须用心。

每天茶楼打烊,都是半夜人寂。这对于一个才15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李嘉诚曾对儿子说起他的这段经历:“我那时,最大的希望就是美美地睡上三天三夜。”

每天下班,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李嘉诚仍然坚持自修至深夜才睡,从不懈怠。

每每这时,李嘉诚的母亲就会悄悄端上一碗儿子最爱吃的潮州白粥。李嘉诚也会心疼地告诉母亲不要为他太过操劳。然后,他就闪亮着眼睛告诉母亲他每天工作、学习的收获,并对母亲讲他未来的志向。这时,母子俩往往偎依在一起,憧憬着他们美好的将来。

李嘉诚为了保证自己早晨上班万无一失,他准备了3个小闹钟,这个习惯,李嘉诚也保持至今。

李嘉诚终于熬过了最艰辛的一年。老板不断给他加工钱,他开始能够像其他堂倌一样,轮流午休或早归。他从心里感激茶楼老板,是老板实现了他养家糊口、供养弟妹上学的愿望,并给予了他极好的锻炼机会。在当时的贫困情境下,茶楼付给他的工资,足以让李嘉诚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全家不再挨饿了。

李嘉诚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十分感激茶楼老板,为此,他工作更卖力,也更勤快了。

如果仅仅从养家糊口的角度考虑,在春茗茶楼当一个伙计正是他所求。他感到舒心的是老板是潮州乡人,老板娘也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这里每天出入的都是一些香港名人大亨,这些腰缠万贯的茶客们中有许多广东人,花起钱来可称得上是挥金如土,有时候李嘉诚在茶楼得到的小费也够他全家生活好几天的。再加上这里较为丰厚的薪水,还有老板娘逢年过节给伙计们的加薪,好一阵子贫困的李家好像忽然苦尽甘来,再也不必忧愁生计了。可是,每当下午时分,茶客稀少的时候,李嘉诚就会躲在楼下的角落,从怀里掏出父亲生前留给他的一册《千家诗》,悄悄地看。他知道,即便春茗茶楼再好,这里也不可能是他的人生终点。李云经曾经告诉过他:“阿诚,到什么时候你都不要忘记,咱们潮州李家可是读书的人家。尽管如今是战乱年月,咱们逃到香港你不能再读书了,可我要告诉你,迟早有一天,我还是想让你进学堂的。”

老板对爱读书的李嘉诚更加喜欢。可是,已经15岁的李嘉诚人小心大,对自己的职业越来越产生了暗暗的抵触情绪。并不是因为这里的客人五花八门,各色人等他难以伺候,也不是因为老板对伙计越来越挑剔,而是因为他渐渐长大了,有了些新的想法。一旦对自己的生活能力有了新的信心,他就会多一份对未来前程的思索,他内心里始终滋生着一种奋进的念头,有着不甘人后的奋斗精神。“将相本无种,男儿自当强。”这是李云经在老家面线巷小院门楣上写下的春联,数十年后李嘉诚始终牢记着这两句话。

1944年的旧历春节,庄静庵提着一袋年货走进妹妹一家租用的低矮民房。那天刚好李嘉诚也在休年假,舅舅索性就在妹妹家里吃了一餐云吞面。饭后庄静庵再次向默然不语的外甥发出友好的信号,他说:“我知道你不想依赖别人生活,这说明你是有志气的孩子。可是,也不能因此耽搁自己学手艺的最好年华呀。”“阿诚,你为什么就这样固执呢?莫非舅舅的话也听不进吗?”

庄碧琴见哥哥说得真诚,也在旁进言说:“阿诚,你舅舅可是为了你好,已经几次劝你到他表店里上班了,可你为什么始终不动心呢?”

李嘉诚虽然理解母亲和舅舅的善意,可他笑着仍不做声。只听庄静庵继续说:“我不是说春茗茶楼不好,我是说你在那里即便做得再好,终究也只能跑堂,给客人端茶送点心,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在香港这种地方,没有手艺是不能安身立命的,如果你不嫌在我的表店没大出息,过了节,你就到我店里上班好了!”

这次李嘉诚没有拒绝。他确实长大了,思考问题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单纯。在初步满足一家人的衣食费用以后,李嘉诚也深感必须在此基础上寻找一条可以终身受用的职业来做。继续满足现状,将来仍会一事无成,甚至有可能因年龄过大而失业。所以这次李嘉诚答应了舅舅,他含笑点了点头,说:“好的,舅舅,如果您老人家看我行,我就先到店里做学徒,做一阵子看看。”

辗转跳槽为攀高

为去舅舅的公司,李嘉诚犹豫了好些天。他渴望从事新的职业,尤其是跟复杂的钟表打交道的行当。李嘉诚迈向社会,曾忤逆了舅舅的一番好意。现在李嘉诚又觉得,他似乎不应再有太多的顾虑,自己是在社会闯荡和磨炼过的人,进舅舅的公司,不是接受恩赐,而是为舅舅做事。

庄静庵回忆少年李嘉诚时说:“阿诚的父亲谢世太早,故阿诚少年老成,他的许多想法做法,就像大人。”

李嘉诚进了舅舅的公司,舅舅没有因为李嘉诚是外甥而对他进行特别照顾。李嘉诚从学徒干起,初时还不能接触钟表活儿,只是做扫地、煲茶、倒水、跑腿的杂事。李嘉诚在茶楼受过极严格的训练,轻车熟路,做得又快又好。开始,许多职员不知李嘉诚是老板的外甥,他们在庄静庵面前夸李嘉诚,说他“伶俐勤快”,“甚至看别人的脸色,就知道别人想做什么,他就会主动帮忙”。

李嘉诚进中南公司的目的,是学会装配修理钟表。他利用打杂的空隙跟师傅学艺。他心灵手巧,仅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各种型号的钟表装配及修理。

舅舅对李嘉诚的长进心喜不已,但从不当面夸奖他。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黑暗的日治时代结束,但香港的殖民地位依然不变,只是太阳旗重新换成了米字旗。战前,香港人口163万,日治时期锐减为60万。大批的房屋遭破坏。英国接管香港,有17万人无家可归。战时逃出香港避灾的人以每月10万人的数量回流香港。食品短缺,燃料不足,住房匮乏,港英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市民供给,复兴香港经济。

庄静庵预见香港经济将有超常的发展,于是扩大公司规模,调整人事。李嘉诚被调往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

李嘉诚在茶楼已学会与人打交道。进中南公司后,经过装配修理的学艺,对各类钟表了如指掌。他很快就掌握了钟表销售,做得十分出色。与李嘉诚同在高升钟表店共事的老店员回忆道:

“嘉诚来高升店,是年纪最小的店员。开始谁都不把他当一回事,但不久都对他刮目相看。他对钟表很熟悉,知识很全,像吃钟表饭多年的人,谁都不敢相信,他学师才几个月。

“当时我们都认为他会成为一个能工巧匠,也能做个标青(出色)的钟表商,还没想到他今后会那么威水(粤语,神气,风光意)。”

少年时的李嘉诚,就显示出与众不同能力,只是他的社会地位低下,不引人注意。他在茶楼打工,常常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默读英语单词。他怕遭茶客耻笑和老板训斥,总是靠墙角,迅速掏出卡片溜一眼。他深知眼下吃饭比求知更重要,只能给自己定下最低目标——不遗忘学过的单词。

但凡成大器者,聪明是其一,重要的还是勤奋。

进了中南公司,晚上的时间全是自己的,白天做工不那么劳累。李嘉诚给自己定下新目标——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完中学课程。他年少位卑,骨子里却有股不屈的傲气,渴望出人头地,像舅舅,像茶楼遇到的“大粒佬”(大老板),干一番大事业。虽是在战时,但科技的力量无所不在,中国遭受日本侵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最终败在美国手里,无不与科技有一定的联系。进入和平年代,科技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日新月异,没有知识,很难做成大事业,这是极浅显的道理。

李嘉诚尽管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欲望,却为买教材而发愁。他的工薪菲薄,要维持全家的生活,还要保证弟妹读书的学费,他希望弟妹能顺利读完应读的学业,而不是像他这样。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购买旧教材。许多中学生将用过的教材当废纸卖掉,或当垃圾扔掉,就有书店专门做旧书生意。

李嘉诚谈起节省几港币买新书的事时的言谈表情,比现在赚几亿港元还兴奋:

“先父去世时,我刚刚15岁,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我不得不终止学业,外出打工。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是那样的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新的旧教材。就这样,我既学到了知识,又省了钱,一举两得。”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黑白曹操

    黑白曹操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历史形象,然而历史的长河中,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面孔。从一个制造灭门惨案、屠杀无辜百姓的刽子手,到一个改革法制弊端、实行名法之治的立法者。法学家、立法者、刽子手、犯罪分子,哪一个是更为真实的曹操?他为何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选贤用能的标准又是什么?是何种重要因素帮他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威震天下?赤壁大败后又引发了他怎样的人生体悟?《黑白曹操》带您一一解密。
  • 唐宋诗人故事

    唐宋诗人故事

    梦回唐宋,与唐宋诗人来场邂逅!内容涉及唐代著名诗人42位,从骆宾王、王勃等;宋代诗人40多位,包括李煜、陆游和文天祥等,特别地,下册则以“可怜命薄是君王”点题写李煜、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点题介绍岳飞等。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热门推荐
  • 绝对偶像的秘密情人

    绝对偶像的秘密情人

    有没有搞错?!怎么每个人都说她很乌龟?她才没有好不好?好吧,就算她有那么一点点乌龟,也只是一点点,一点点而已哦。谁教她爱上的是当今最红的偶像明星,虽然,一再地在背后注视着璀璨耀眼的他,她的心也会哀伤……可是,她真的没有勇气告白啦。不过,嘿嘿,老天果然是疼笨小孩滴,他居然签给了她……
  • 从头到脚谈养生

    从头到脚谈养生

    本书系保健养生读物,以贴近生活和实用的中医知识,介绍身体各个部位保健的相关知识。
  • 恶女有毒:强上腹黑魔尊

    恶女有毒:强上腹黑魔尊

    她是现代有才的军师,两世穿越到了同一个女配身上?第一世被女主所杀,第二世她强势归来!谁说她只有悟性没有天资?炼药、炼器、御兽、召唤,样样精通!女主有个强大无敌的靠山?某女木有?闻言,某男妖孽一笑,眸中冰冻三尺。看来他这个曾屠过六界的人要好好向天下宣布她男人是谁了!
  • 大婚晚辰,总裁给妞笑一个

    大婚晚辰,总裁给妞笑一个

    他是一个未来的机器人,但却在一次意外中到了现代,他会在这里掀起怎样的一番风雨呢?(本文以更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本书结合当前我国公司发展的实际和现状,提出了“做强胜于做大”的经营理念,有针对性地指出经营公司应考虑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如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如何才能把公司做强、做久,而不是一味地做大,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 三国演义英杰传

    三国演义英杰传

    大汉末年,不第秀才张角落入山中迷失方向,奇遇一位老者送失传已久的秘籍,此书有控心之能,被朝廷列为禁书,不料看到欢喜之处忽魔经入脑,不可自拔,竟以其中秘法对朝廷发起制霸天下的豪夺之战。而大汉皇帝此刻却躺窝美人之榻,饮酒作乐……(本书立志书写于那些三国演义着墨不足的英杰们)
  • 告白夫妇之终于等到你

    告白夫妇之终于等到你

    (同人甜文,一对一)金智妍活了28年,一直想大约也就这么混到死了吧。却不想生命中突然闯入了郑南吉这个家伙。他有很多缺点,自私,傲慢,无情,有的时候甚至还不讲道理。她一开始也被这些表象所迷惑,后来才发现他对她总是有求必应,能装小狼狗当得了大丈夫。尽管有人在她耳边说她只是某个人的替身,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陷了进去。金智妍:“就算他以前心里有另外一个人又怎样?他现在爱的是我。”郑南吉:“不用挑拨离间,我相信我的爱,她能感受到。”
  • 书香墨家之书约一生

    书香墨家之书约一生

    问责淡淡的墨香,看着一本本精致的书,你可曾想过我?
  • 我们的变化

    我们的变化

    渴望改变的同时也希望不改变,也许我们应该学会去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