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0400000031

第31章 明清那些事(2)

朱棣刚开始并没有生气,还让人为方孝孺设坐,并且自己起身来到方孝孺面前,亲自劝慰:“先生是何苦呢?我只是想学周公那样辅佐成王的。”方孝孺听了冷笑,反问道:“成王现在在哪儿?”朱棣皱眉说:“自焚死了。”方孝孺接着问:“燕王为什么不去保立成王的儿子呢?”朱棣急忙说:“国家大事都是依赖年长的人。”方孝孺目光逼视朱棣,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立成王的弟弟登基呢?”朱棣不耐烦了,颇为生气地说:“这些都是我的家事,先生就不需要过问了。”然后命令左右的侍卫强行把笔塞给方孝孺,说:“昭告天下的诏书,必须由先生亲笔写啊!”方孝孺立刻明白朱棣露出了真面目,于是拿过笔,在诏书上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字,然后把笔扔在地上,一边哭一边骂道:“死就死了,但是诏书我是绝对不会写的!”朱棣气得浑身发抖,说:“难道你就不顾你的九族吗?”方孝孺听完气愤地回答:“你就是灭我十族又能怎样?”然后厉声大骂。朱棣彻底被激怒,命人拿刀从他的嘴角直割到耳根旁边,方孝孺当即便血流满面,但是仍然痛骂不止。朱棣气急败坏,厉声说道:“你想死就立刻让你死去,不过应该灭你十族!”

最终,朱棣将方孝孺处死,并灭了他十族,共达八百七十三人,行刑长达一周,入狱充军流放的也有上千人。方孝孺死后,尸体被他的门人葬在聚宝门山上,其他姓方的人的尸体被他的义子收殓起来,投入井中,后人称此井为义井。

【酷评】

方孝孺不能力挽狂澜,却最终用自己的气节成就了千古美名,但也因此使得几百人丧命。朱棣最终还是坐稳了江山,并成了少有的英明之主。方孝孺的牺牲,值得还是不值得,这真是应该坐下来认真讨论的一件事。抛开方孝孺不谈,方孝孺十族内的那些人是否愿意为方孝孺的“大义”去死,恐怕很难说。或者说,方孝孺的十族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被方孝孺代表了,这些“被代表”的人临死前可能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死。世界上有些人总喜欢不顾别人的感受,凭着自己的意志来代表他人。从某个角度来说,方孝孺显然没有必要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激怒大权在握的朱棣,不想出仕,他完全可以不合作。明明知道朱姓皇帝嗜杀,又何苦置自己数百亲友的生命于不顾呢?

§§§第四节 有一道菜,叫“蒸王爷”

明朝有位王爷,曾跟随成祖朱棣从北京一直杀到南京,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又随成祖皇帝北征,成为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他就是仁宗的弟弟朱高煦。他是成祖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徐皇后。他十岁就被封为高阳郡王,虽然性格比较粗暴,不爱学习,不拘礼数,但是打仗却是一把好手,曾多次深入战阵,并救过朱棣的性命。

朱高煦是个电线杆子,身高足有一米八,矫捷善骑射,两肋还有几片“龙鳞”。每当夜晚,他就会注视着这牛皮癣,然后点点头,觉得自己应该是“真龙天子”。

可惜,他不是。

虽然父亲朱棣很喜欢他,但由于他不是长子,在诸多大臣的坚持下,朱棣只好立了他的哥哥朱高炽为太子,而他则被封为汉王,藩地在云南。

朱高煦即使睡觉的时候都看不上哥哥朱高炽。朱高炽身体一直不好,而且还是个瘸子,更是个大胖子。朱高煦始终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我大明帝国如果有这样一个皇帝,那真是老天瞎了眼。他的这种不服气也表现在行动上,比如见到哥哥,并没有应有的礼节,而且他还破坏规矩,死活不去云南当什么汉王。朱棣被搞得没了办法,只好把他改封到今天的山东青州。这一次他去了,可他在青州不但没有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相反还大搞阴谋活动,招兵买马,暗聚力量。朱棣得知消息后非常恼怒,想把他削职为民,但是经过仁慈太子朱高炽的苦苦求情,朱棣最终决定把他转封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县),朱高煦这才老实了一阵子。

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登上了皇位,是为仁宗,但这个大胖子不久后就死掉了。朱高煦又开始觉得自己是真龙天子。仁宗病危时,想召回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朱高煦就想在半路上把太子干掉。可惜的是,后来因为情报问题,他没能及时得到朱瞻基路过山东的消息,结果朱瞻基在北京顺利登上了皇位,是为明宣宗。

宣宗即位后,心里很清楚自己有这样一个混蛋叔叔在虎视眈眈自己的宝座,但朱瞻基是个好人,所以对于朱高煦很和善,基本上有求必应。但朱高煦却得寸进尺,开始和他的党羽在其封地乐安日夜不停地制造兵器,征召士兵。他还打开监狱,把死刑犯人也编入军队,并款待他们,使这些亡命之徒甘心为自己卖命。同时,他又招集附近州县的地痞、流氓以及在逃的罪犯,编成军队;他还令人到周围地区抢夺官府、百姓蓄养的马匹,作为战马。

1426年八月,朱高煦自认为训练出了一支天下无敌的军队,于是决定造反。同年九月,他宣布要向登基不久的宣宗皇帝革命。

宣宗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时不敢相信,甚至觉得这可能是个谣言,所以派出了太监侯泰给朱高煦送去一封亲笔书信。侯泰来到乐安,朱高煦扬着脑袋面南背北,端坐在太师椅上,傲慢地对他说道:“我老爸中了谗言,削我护卫,迁我到乐安。我那个大胖子哥哥总想拿金银财宝收买我。我是什么样的人,能被这点儿小钱打动?你回去跟我那侄子说,让他亲自来跟我谈。”

朱高煦似乎觉得威慑力还不够,就又带侯泰去阅兵。阅兵完毕,朱高煦得意洋洋地说:“凭着我这支威武之师,横扫天下,易如反掌啊!”侯泰此时吓得够呛,一个字都不敢说,夹着尾巴便跑回了北京城。宣宗皇帝问他情况,他居然不说实话,搞得宣宗拿不定主意。

几天后,朱高煦派他的助手陈刚到北京给宣宗上了道奏疏,并给其他几位公侯大臣也写了信。在信中,朱高煦指责宣宗违背祖训。宣宗看罢,这才相信朱高煦果然反叛了。

明宣宗当时虽然年轻,但气魄是有的。经过周密部署,宣宗亲率将士出征,决心一举荡平叛乱。

朱高煦刚谋反的时候,见北京没有什么动静,还很高兴,可当他听说皇帝亲征后就有点心虚了。就在这个时候,宣宗还给他写信,劝他悬崖勒马。等到将乐安四面包围之后,宣宗依然没有下令攻城,又给朱高煦送消息让他投降,朱高煦依然不理。

城里的守军见外面那么多的军队,也害怕了起来,纷纷劝说朱高煦投降。朱高煦这回真害怕了,急忙派人到宣宗的大帐里说:“今天晚上我先和老婆孩子告别,然后就来认罪。”宣宗就同意了。当天晚上,朱高煦开始毁灭造反证据。第二天,他化装后从小道逃出城,不料被官军抓获,押到了宣宗面前。五花大绑的朱高煦一见到宣宗就跪下以头磕地,说了些悔罪的话。宣宗将朱高煦父子废成庶人,胜利班师。

宣宗回北京后,朱高煦的全部家属也到了北京。宣宗就让工部在西安门内修了个房子,把朱高煦夫妇及其子女都安置在那里,饮食衣服仍按旧例供给。事实上,朱高煦过的生活跟王爷的生活差不多,但他仍然对皇帝有看法。

三年后的一天,明宣宗处理完朝政后,心情不错,就决定亲自来看望一下这位被拘禁的叔叔。这时朱高煦可能是疯了,对皇帝居然倨傲不拜,横坐于地上,冷眼打量着明宣宗。宣宗围着叔叔转了几圈,本想好言安慰几句,说说亲情叙叙旧,不料想朱高煦突然给了侄子一个绊子,宣宗被弄了个狗吃屎。

皇帝哪里受得了这个,立即让人从外面抬了口大铜缸进来(就是故宫里常见那种),把朱高煦扣闷在里面。铜缸重三百斤,朱高煦身板特好,孔武有力,居然用头把缸顶起,晃晃悠悠又朝宣宗逼近了过来。盛怒之下,宣宗命人在周围加上木炭焚烧。大火熊熊,把朱高煦给活活烤死了。

【酷评】

在家天下的时代,国家领导权的传承历来是让统治者头痛的事。孩子生少了,怕后备力量薄弱,而孩子生多了,又面临着兄弟骨肉相争相残。像朱高煦这样自始至终耿耿于怀,自始至终觉得自己的爹偏心眼儿的儿子,在历史上还是相当常见的。只要有这样的心怀不满者,就必然会少不了“战争”。而消除“战争”亦即消除心怀不满者的唯一办法,就是公平,如果不能让大伙儿都像孔融让梨那样,自己拿小份,把大份让给他人,那么就制定出一个公平的办法,让拿大份的和拿小份的都心服口服吧!

§§§第五节 于谦守北京

1449年,对于大明王朝而言绝对是个不吉祥的年份,就在这一年,大明帝国的皇帝成了俘虏。

这一年,一直使明朝头痛的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领铁骑分四路大举南犯。当时年轻气盛的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幻想着能像其曾祖父成祖朱棣那样,驰骋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他不顾群臣劝阻,贸然亲征。八月十五日,明朝数十万大军在土木堡被蒙古军队一举击溃,英宗就这样成了也先的阶下囚,史称“土木堡之变”。

消息传到北京后,朝臣大乱。为了稳定民心,皇太后宣布由英宗的弟弟王朱祁钰代理皇帝,并且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对付即将南下的瓦剌。大臣徐有贞主张逃往南方,这时大臣于谦挺身而出,怒斥他说:“主张南逃的应当杀头!京城是天下的根本,怎么可以随便放弃?如果撤离京师,国家必亡。西晋与北宋南渡的历史教训,切不可忘记!”于谦在当时的朝中颇有名望,耿直而有才华,所以他的主张立即得到大臣和军民的拥护和支持。主战派战胜了南下派,于谦被皇太后任命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京城。

为了加强北京的防御力量,于谦从全国各地调来军队,同时派人到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招募士兵,充实力量。他还命令守城将领做好防务工作,又命令工部尽快修缮器甲,赶造了几万套盔甲和大批武器。同时,于谦还把北京城外居民迁入城内,并且积极训练军队,做好战斗准备。

瓦剌首领也先俘虏了明朝皇帝后,大喜过望,他决定拿这个皇帝当人质去直接进攻北京城。在去北京的路上,各路守将一见到被俘的英宗,要么是开城,要么就是逃跑。北京方面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粉碎也先的计谋,就宣布让朱祁钰做皇帝,被俘虏的明英宗改称太上皇。朱祁钰立即即位称帝,这就是明代宗(又叫景帝)。

这时也先明白,手里的这个人已经不是皇帝了,但他还是要试着攻一下北京城。1449年十月,瓦剌军打到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于谦派遣将领分别镇守北京各城门,于谦本人守卫德胜门。于谦当众宣布:“凡是守城将领,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临阵,将不顾军之者,立斩!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十月十一日,北京保卫战开始。

也先本来认为北京城只是个空架子,只要兵临城下,自然会不战而胜。可当他来到北京城下才惊奇地发现,那些他认为不堪一击的明军已经严阵以待了。

也先从小到大打过几百场仗,直觉告诉他这场仗将是一场硬碰硬的大战,打起来肯定不轻松,但既然来了,总要尝试一下。于是,他选择了西直门作为攻击目标。在他的命令下,上千名瓦剌士兵挟持着俘获的百姓向西直门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于谦命令将领高礼、毛福寿带兵迎敌,双方在彰仪门土城的北面展开激战。结果明军旗开得胜,歼灭敌军几百人,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当天夜里,于谦又派军偷袭敌营,打死了许多瓦剌军,夺回被抢去的百姓一千多人。

也先见硬碰硬不能取胜,便假装向明朝求和,派人进北京城说:“你们的皇帝英宗来了,为什么还不派人出来迎接?只要你们派个大臣出来讲和,我们就放回你们的皇帝。”

有人立即相信了,可于谦不相信这些鬼话。他对代宗说:“这完全是敌人的阴谋诡计,决不可信。现在除了坚决抵抗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也失的小把戏被戳穿了,当即恼羞成怒。第二天,他就派出一万多骑兵向德胜门进犯。于谦先是用计将敌人引入包围圈,然后下令神机营用火枪向敌人射击。瓦剌军顿时乱成一团,因为他们大部分是骑兵,在民居之间根本无法从容行动。站在高处的神机营把他们当成了活靶子,从容地装药、瞄准、发射。瓦剌骑兵被打得精神分裂,疯狂地挥舞着马刀,却找不到进攻目标。战役结束后,瓦剌军一万多骑兵几乎全军覆没,连也先的弟弟索罗也被打死了。

也先屡败屡战,居然又派军队进攻西直门。防守的都督孙镗立即领兵迎战,打死了敌军先锋。第二天,明军乘胜发起攻击,瓦剌军仓皇逃走,西直门之战又以也先的失败而告终。

经过几天的激烈战斗,瓦剌军伤亡惨重。十五日夜里,也先准备带着明英宗和残兵败将向北逃走。也先可能还不知道,北京城可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当天晚上,于谦让明军的大炮向也先的营地轰击。顷刻间,瓦剌军营陷入火海,士兵乱成一团。也先惊慌失措,拔刀出营准备组织抵抗,却惊奇地发现眼前并没有敌人,只有不断从天而降的“大球”。

仗既然打到这个地步,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瓦剌军损失惨重,也先连夜带兵离开了这片伤心之地。

至此,北京保卫战结束,明朝完胜。

【酷评】

那些在危机时刻第一个站出来的人,无论如何都是英雄。但现实却是,很少有人在危机时刻勇敢地站出来力挽狂澜,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有站出来后解决问题的智慧。英雄人物之所以伟大,也正在于此。古人说,有勇者未必有智,但智者必然是勇者。所以想要成为勇者,先要有智慧。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论工作多难、多苦、多复杂,都能勇敢地挺身而出,而且也能把事情办成。

§§§第六节 退休皇帝的不安分生活

在明代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皇帝:被俘后又被无条件放回来,下台后又靠政变重登皇帝宝座。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就是那位在于谦北京保卫战中被也先当作人质、逃跑时都不忘带着的倒霉皇帝。1450年八月,也先向明朝乞和,并答应释放英宗。于谦顾全大局,劝代宗同意议和,并派人把英宗接回北京,住在皇城南宫,称太上皇。

应该说代宗统治期间的政治是比较清明的,但是在处理明英宗的问题上,代宗还是太小心眼了:先是不愿意接英宗回来,后来生米煮成熟饭了,又不愿接受现实。在当初继位的时候,明代宗立了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浚为太子,但等自己坐稳了皇位之后,又不愿意太子是哥哥的儿子。于是,明代宗授意太监去贿赂当时的重要大臣,希望他们支持自己改立太子。朝臣不愿公开反对皇帝,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景泰三年,太子朱见浚被废为沂王,明代宗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可惜这个太子很短命,不久就死去了。

此后,明代宗求子心切,天天和妃子们云雨,却一无所获,反而把自己的身体给搞垮了。于是,有一伙人就开始打上英宗的主意了,其主要成员有武清侯石亨、太监曹吉祥、王骥、都督张、左都御史杨善,主谋则是曾主张南迁的徐有贞。他们密谋帮助英宗复辟,希望成功后能够飞黄腾达。这几个人经过详细谋划,决定在正月十六(1457年)晚上动手,并派人通知了明英宗。

同类推荐
  • 三国无双之吕布纵横天下

    三国无双之吕布纵横天下

    重生为吕布怎可枉费一身绝世武功,男儿何不带吴钩?夺取关山十四州!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一部史家绝唱,一曲无韵离骚。《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2007年,百家讲坛年度主讲人王立群,一位研读《史记》四十年的学者,将从一代帝王汉武帝入手,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帝王本纪、王侯世家、将相列传、布衣游侠,人物群像奔来眼底;国运兴衰、王朝更替、事件始末、命运浮沉,沧桑往事涌上心头。
  • 三国争霸志

    三国争霸志

    我命由我不由天,想活下去只有不停的争夺、杀戮,直到高处不胜寒。
  • 回到大宋当军阀

    回到大宋当军阀

    一个意外,他穿越到了宋末。万幸的是,找到了使他穿越的罪魁祸首,虽然无法回去,但能购买现代的物品到宋代使用。有了这般便利的条件,是帮助大宋抵御蒙古呢,还是散发王霸之气,建立不世功勋?切!我卡里一共就那么点钱,还是老老实实找个地方建个安乐窝吧,只要蒙古人打过来时找不到我,我一样过的舒舒服服。可是,事情的发展真的能如他所愿么?本书QQ群号:243238182
  • 神探李青

    神探李青

    一位二十一世纪的三无青年意外穿越到神探狄仁杰世界,不料刚开局就是地狱难度,遭铁手团大师兄龙风追杀,身受重伤。穿越者李青欲哭无泪:“前身的锅我不背”
热门推荐
  • 魔域七君

    魔域七君

    在允和华的庇护下繁衍生息的人类世界,在安静的生活下涌着怎样的洪流。是魔的降临还是神的争斗?恶魔与天神的争锋,孰赢孰输?妖,神,魔,人一场戏!!!
  • 舞蹈少年之青春

    舞蹈少年之青春

    一群逗比少年,因为梦想,而坚持,因为舞蹈梦,他们踏上了一条没有终点的旅途。创造了不一样的青春。青春无限!我们不老...
  • 欲琴帝泪言殇

    欲琴帝泪言殇

    当年我亲手送他登上至尊帝位,然,等待我的是什么,一杯毒酒!!!我有的选吗?到处都是他的走狗,我只能饮下毒酒魂归九霄……待我看尽他与皇后恩爱不再,行同路人的时候,我想,那真是老天爷对他的惩罚。却没有想到,一股吸引力拉着我步入皇宫。我重获新生,仍然没能逃脱和亲的命运,我不甘心,我要逃,这一次,谁也别想阻止我。逃婚后的我,只是普通女子,经过一番波折我又再一次站在了他的身边,我问他:“当年你毒杀我,可曾后悔过?”琴帝面无表情的看着我,摇摇头:“要是朕现在还能杀你,依旧会毫不犹豫的就将你诛杀,你这个妖女……”我冷笑,妖女么?那你就看看,妖女如何的倾覆你的江山吧!
  • 风之挚爱

    风之挚爱

    青春校园风云励志小说《风之挚爱》在云起正式发表,这部小说采用了80年代的复古风,用80年代的经典写法与流行写法相结合,将这部小说完完整整地展现了出来。拥有较高的质量,含金量及其丰富,还有待他人挖掘出来。再有,这部小说完完全全是由本人亲自发表,是本人的原创专属作品,利用当今时下难度最高的写作手法来完成,其小说的内容也是当今时下最流行的,能将80年代的经典写法与流行写法相结合在一起,是无可比拟的。其创作理念也是按照大众的需求去写,不抄袭,绝对原创,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 我已成凡人

    我已成凡人

    本是仙,却流落凡间,我有何错,这天,为何不公,今生,我要从零开始修炼,找到你,踏破这天,踩碎这地,但是却只是梦,将真正找到你之时,你却变了,变得物是人非,我不是魔,却因你而便成魔,但我几世为魔,也只想和你在一起
  • 野蛮王妃不好惹

    野蛮王妃不好惹

    她,是草原上最圣洁的格桑花。她,倾城倾国,温柔娴淑,关心人民疾苦,却也有着草原儿女的豪迈,自由才是她最大的追求,她是草原上最受人尊敬和爱戴的沁蕊公主。为了让子民们不再饱受战乱之苦,她不得不和他和亲。一个不想娶,一个不想嫁,他们的结合会不会是一个错误呢?还是,或许在天冷时,多个人暖被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恶魔校草的独属“小女仆”

    恶魔校草的独属“小女仆”

    哎,坑比闺蜜太损了!斗志满满的尹清雪决定帮自己的闺蜜教训负心汉,可是,居然一不小心骂错了人!重点是,那位大爷居然还寻仇寻到了学院来!“快签了!签了就原谅你!”某大爷霸气的拿来了一张合同,尹清雪:“……”她不要原谅!只求放过可以吗?可是看慕枫劫的蜜汁微笑,还是算了,她签,她签就是了!“签了就得乖哦~”慕枫劫邪笑。从此,尹清雪就感觉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上了一条下不去的贼船!
  • 快穿公司发老公

    快穿公司发老公

    一场车祸,某颗糖不幸殒命,某统自废狗命,捞了回来,一沙雕糖一小白统踏上了拯救世界的征途。你以为这很正经?其实画风是……棠开心:“…嗯???我是来拯救世界的啊喂!!这是什么鬼啊?”主神:“咳,福利,公司发老公,我刚好分给你。”
  • 霸道总统李少:征服小娇妻

    霸道总统李少:征服小娇妻

    几年前青春校园的生活历历在目,而那个女孩也成了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 神秘尼泊尔

    神秘尼泊尔

    《神秘尼泊尔》是作者行走在尼泊尔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一些心得体会,还有以绘画的形式展现的当地有特色的建筑景象。绘画作品中除了行程中的现场速写,大部分作品是回来后的创作作品,采用较为写实的表现方法,以此来展示尼泊尔庙宇建筑的神秘和神圣。为了更好地说明写生、创作中体会,每件作品都写了创作的切身感受,以此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的表现方法和心得。同时还附有尼泊尔旅游的路线、费用和攻略,可供去尼泊尔出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