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5900000063

第63章 春熙路

春熙路是最能体现成都城市文化特色和现代商业气息的一条街道,连同它附近的红星路步行街一起,共同构成了成都城市文化展示和购物、休闲、游览的最佳场所。这一带有成都最著名的三大购物中心:王府井百货、太平洋百货和伊藤洋华堂。同时,春熙路上还有青年宫电影院、新闻电影院、孙中山广场、西南书城等其他的消费娱乐场所,使春熙路的现代商业气息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地域文化背景。

如春登台

春熙路的街名据说跟《诗经》有关,这是一条隐喻着生机和繁盛的街道。每次在这条街上行走,我都会感叹这肯定是成都人群最密集的一条街道,几乎全城的人和所有来成都观光的人都会慕名来这条街上逛逛。有一次,我从王府井百货二楼的麦当劳店朝春熙路上张望,眼前的春熙路就好像是八月的荷池,全是荷叶般的人头在攒动,你看不到哪怕一丁点泥土和水面的痕迹——换句话说,这里的人已多得摩肩接踵。当然人群里有真正的购物者,但大部分可能都是观光客。无论如何,这条街一如它的街名那样,真正呈现出了熙熙攘攘、生机勃勃的景象。春熙路于1925年竣工,当时的四川省军务督理杨森亲自为它取了这个名字。但在春熙路正式扩建以前,它只算得上一条毫不起眼的小街小巷。当时春熙路跟走马街一起从南北方向贯穿东大街,是成都人出东门下川东的一条必经之路,它的商业价值当时还被交通价值遮蔽着。可是后来周孝怀在春熙路北面修建成都近代商品中心“劝业场”时,春熙路显示出了它的商业价值,一条全新的有着现代商业格局的街道诞生了。

游览过春熙路的人大概都知道,春熙路彩砖地面上镶嵌着的一些铜板图案,复原了老春熙路的名店名招,那大多是老成都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商号。当时这条街上有成都的第一家西餐厅,人们可以在这里吃到新鲜的冰淇淋。每天有许多坐黄包车的太太小姐穿着旗袍在这条街上购物、消闲。20世纪80年代末我刚来成都的时候,想找一个冬天洗澡的地方,结果转遍了小半个成都城,才看见春熙路北段的一条巷口里有一家澡堂子。名字我已经记不起了,反正当时它的招牌就显得特别古老,用很好的书法镶嵌在墙面上。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从新中国成立前就有的一家澡堂子,当时有许多文化人和著名军阀都到这个堂子里来泡过。

春熙路北段的“亨德利”钟表行也算是个老字号,光听这个名字就遗留着那个时代的特殊印迹。这家钟表行滴滴答答的声音以及老式座钟钟摆晃动的神态,都显得跟眼下的春熙路有些脱节。不过,我每次逛春熙路还是喜欢进去看一看,尽管这里的顾客跟其余几家大商场相比,显得特别寥落。钟表店有一种时光流淌的静谧的声音,我常常在红木钟体的老式座钟前驻足,感受它的安静和中国人家族式的时间观念。我家里使用过的四只闹钟,有三只是在亨德利钟表行购买的,我认为,这家钟表行是现代春熙路唯一遗留下来的老记忆。除此之外,在春熙路北口还有一家著名的老字号——诗婢家,如今已经搬迁到琴台路去了。我曾经在那儿买过老式的英雄钢笔、塑料封皮的笔记本、一种纸张特别挺括舒展的稿笺,以及狼毫毛笔和“一得阁”的墨汁。这家专营文房四宝的著名老店曾经给许多成都人留下过美好的回忆,但是一支毛笔的利润能跟一件时装相比吗?因此这家店名非常雅致的老店不得不从春熙路上退出。

时代和人们的欲望总是在改变着一条街道的面目和性格。今天的春熙路华灯闪烁、店招林立、人流涌动、姹紫嫣红,这表明一个物欲的时代正在人们的期盼中闪亮登场。

文化的隐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春熙路,是成都著名的文化场所。这条街上有成都古籍书店、新华书店、民营的龙池书肆等购书场所。当然春熙路之所以成为成都有名的文化一条街,跟它的历史和传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就有著名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和世界书局等几家大书店。

从1987年夏天到1997年的10年间,我几乎每隔一天就要到春熙路上去逛一逛。印象最深的当然是位于孙中山铜像背后的古籍书店,它的店址位于一座灰墙青瓦的老建筑中,门前的招牌是刘东父题写的。底楼出售新印的文史书籍,包括地方志、史书、诗词、笔记等。沿着木质的楼梯上到二楼,迎面是一排古色古香的黑漆书架,架子上放着函装的线装书。旁边的柜子里则摆满了毛笔、砚台和珍贵的古旧书。我记得很多个夏天,我站在古籍书店二楼的红漆木窗前翻书,耳边只听得见窗外的蝉鸣和书页的沙沙声。那个时候的我心如止水,浑身有如春风沐浴。我在古籍书店买到的比较珍贵的书,有齐鲁书社内部出版的国内第一次全文排印本《金瓶梅》,以及两册一套的《明清民歌时调集》。后一种书,它的封面是草绿色的,就像村姑身上的衣服一样让人着迷。

后来在古籍书店背后,又开张了由数十家个体书店组成的龙池书肆,它们像一个个小亭子,背对背地位立在那一节老街上。我在那里买到过许多时髦的新书,看到过许多美人挂历。它的情调跟古籍书店是截然不同的,显得更为时尚、便捷和花哨。自从龙池书肆开张以后,我发觉古籍书店的生意分外冷清了,在那儿只能看见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穿着中山装、腰背微驼的老人了。

有一段时间,我因为买书太多弄得衣食无着,便在黄昏时分混迹于春熙路地摊书肆,把自己认为不值得再看的书打折出售。但是摆了两个晚上的地摊,我就不好意思再去了,因为我的样子完全不像一个书商,既不会吆喝,也不善于等待,而且常常是摆着摊儿的时候,看见哪本书还很亲切,便又像悔婚的人那样,把快要嫁出去的女儿又收回来。

现在春熙路上的文化气息已经完全被商业气息湮没了。龙池书肆按照规划,本来是打算移师到新闻电影院前面那排铺面的,但是搬过去以后,书商们纷纷改行卖起了服装、工艺品和其他一些时髦的商品。本来是数十家个体书店,现在只有一两家还在苦苦支撑着。古籍书店的命运更惨,先是搬家到新华书店楼上一个偏僻的死角,看着春熙路上人山人海,但是就没人上那儿去。差不多每次上去,都是服务员比顾客多,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也听得见。最近一次,我委托妻子到那儿买一本四川民俗方面的书,她打电话来告诉我说:没有了,那家书店已经消失了。我当时就想:长久以来的担忧不幸变为了现实。

一条文化街的衰落,似乎说明一个城市的人对书籍的热情有所减退。其实在成都,春熙路上众多书店的消失并非预示着这种必然。它还跟传统书店的规模和经营方式有关,这些品类稀少、经营模式落后的书店迟早是要被大的书城所取代。

城市乐园

当然春熙路不仅仅只是代表成都商业文化的发展水准,它在更宽泛的意义上,甚至已经成为成都城市文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路段。它有最传统的商业背景,也有最时尚的商业载体和表现形式,更有现代城市所必备的游乐因素。今年春节,我陪乡下来的弟弟到春熙路游玩。八岁的侄女一看见停在街上的“小火车”,眼睛一下子就直了。这个扎着红头绳和小辫子的漂亮姑娘,眼睛中流露出了痴迷的神色。我带她坐上这辆红颜色的、童话般的街车,从春熙路的北段一直行驶到南段。我发觉坐在这辆城市的街车上,这个乡下来的小姑娘一下子舍弃了羞涩和腼腆,变得特别活泼可爱起来。

春熙路作为成都为数不多的步行街,也不时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的展示场所。除了街景老照片和镶嵌在地上的“浮世绘”是代表了春熙路的历史以外,一些活动可以说都以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成都的时尚和文化。春熙路曾经搞过一次城市雕塑展览,它汇集了本地和外地艺术家关于成都城市变化的雕塑作品。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外,但当这些雕塑很随意地放置在大街上,像是一棵树或路边的邮筒一样参与到街道的概念中来,行人便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这些艺术品不过是像街上的树或垃圾筒之类的东西。这些本该是在展览馆中陈列的东西,忽然赤裸裸地来到大街上,就像一个电影明星或歌星突然出现在芸芸众生中,于是行人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它、打量它。步行街的艺术品展览缩短了跟观众的距离,而且观众可以不把自己当成观众,只当成一个心有旁骛的行人。

春熙路的中山广场曾经举办过几次广场音乐会,那种露天的、随意的、置身于高楼夹缝中的音乐场面异常感人。虽然这种社区性的音乐活动可能质量不高,没有大腕的踊跃参与,但音乐本身听起来往往更加亲切和扣人心弦。关键是观众的感受,我们也许不是特意去看这些表演的,但是无意之中碰上了一场音乐会,一场时装展示会,一场声情并茂的大合唱,这时候驻足旁观的感觉跟累了坐下来点支烟、喝杯茶又有什么不同呢?

同类推荐
  • 汉末仗剑行

    汉末仗剑行

    大梦忽醒来往事已千年一个爱好三国历史的现代普通青年,突然要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迟暮帝国。是该随波逐流,成为历史浪潮中的一名看客;还是逆流而上,当一名斩破大浪的历史投机者?
  • 维新大将军

    维新大将军

    17岁军迷大佬杨林穿越在1863年倒幕运动前夕的日本,化身维新军官胜宗秀,一步步升官发财,却不知道他的到来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 寻仇路上

    寻仇路上

    生于帝国最权势的雨桥,本应肆意妄为,可一场阴谋,一场寻仇,造就了一段旅程,一段故事...
  • 精灵版三国

    精灵版三国

    熟悉的人物配上熟悉的精灵,双倍快乐!岂不美哉?特别备注:主角叫荀或,是荀彧的堂弟。简介:万军阵前,张角摇来“雷公助我”,黄天惊雷将炎帝镇压的大汉国运消耗殆尽,拉开了衰败序幕;虎牢关下,重泥挽马组成的飞熊军在李傕的率领下与公孙瓒的烈焰马义从决死一战,掀起了乱世兵戈;随后,又过了十年。塞外西域,被荀或忽悠的董卓带着耿鬼一路高歌猛进征战欧陆,拍拍屁股走人,搞起了白奴贸易;中原大地,荀或指挥着数万水系精灵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南水北调”工程,带领大汉人民走进了新时代。“嘴巴里面含好水,肚子里面装好水,膀胱里面憋好尿,等到了关中大坝才能吐出来!十吨水换一颗树果,口味可选!”注:主角叫荀或是荀爽的儿子,荀彧的弟弟,不是打错字。书友群:378532109
  • 闲话北京往事

    闲话北京往事

    本书的作者马天骥先生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片片的民房拆迁了,一些胡同和名人故居消失了,老北京的历史痕迹与胡同里生活的民风民情渐渐地淡化了。本书作者以亲切朴素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童年时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还讲述了一些胡同名称的由来与历史故事,展示了大杂院的民风民情,描述了走街串巷的艺人与儿时的玩具,回忆了难得再见到的北京特色小吃……文章写得真实具体,再现了五六十年前北京胡同里、街面上的景象与风情。
热门推荐
  • 浩瀚之文明崛起

    浩瀚之文明崛起

    来自上一个纪元人类巅峰文明的科技结晶——终极文明进化系统(云瑶)突然从天而降,选择了方兴,一个连工作都还没找到的大学毕业生成为宿主。好吧!这不是梦,这是真的,他方兴居然得到了一个系统。而且系统(云瑶)的要求很简单,真的很简单:让他带领人类文明达到宇宙文明巅峰!他就想问问,这是什么鬼?系统不是应该带他装逼,带他飞的吗?怎么变成他带领人类了?这剧情不对啊!还有地球还有不到一年就会毁灭是什么鬼?不带这样玩的,这是要把我逼上绝路啊!好吧!我认栽了!从此以后,一款名为《文明崛起》的游戏出现在地球上,彻底改变了整个人类的轨迹...... 交流群:965575307
  • 予勋回忆,予鹿温情

    予勋回忆,予鹿温情

    勋鹿:我用了整个青春来爱你,说放就放,怎么可能?灿白:上辈子没能好好在一起,没关系,我们还有下辈子。
  • 穿越之颠覆封神

    穿越之颠覆封神

    姜晨在某音发现了一个拍摄封神类网剧的剧组招募临时演员,于是他就屁颠屁颠的跑去应聘,结果因为他两百斤的体型被选角导演看上了。然后他就在拍戏的过程中,真身穿越到了封神榜的世界,经过一番挣扎,看清了封神的本质,于是他毅然决然的投入了纣王的阵营。且看他如何颠覆众神的布置,逆改封神的结局。
  • 还没说我爱你

    还没说我爱你

    秦沐阳是个妹控,秦暮雪是个兄控,他们都想要对方幸福所以秦沐阳疯狂的阻止沈爵追求妹妹秦暮雪疯狂的帮助徐清成为嫂子但最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简单地说:就是秦家兄妹的爱情史——————————————————————————————————————————————主角:秦暮雪秦沐阳|配角:徐清沈爵沈宸李御等
  • 花心老板的霸道编辑

    花心老板的霸道编辑

    洐宇公司万人之上的老板居然被一个刚加入的小编辑给欺负了,哈哈,让你平时拽。老板与下属的欢喜冤家斗争正式开始。
  • 我的特种兵生涯

    我的特种兵生涯

    主人公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顶级特种兵,他曾经在1120米的距离狙杀目标成功,是战斗小组的灵魂人物。本书再现了特种兵的选拔和训练过程,以及他们经历的各种生死考验。打击武装贩毒、解救特殊人质等,关于特种兵的种种传奇,在这里都有别样而真实的呈现。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伎女,是歌舞卖笑侑酒酬对的风尘女子。伎女,是幸与不幸的混血儿。其才艺丽质,使多少荡子骚客叹服倾倒;其青楼生涯,遭多少正人君子唾骂嘲笑。可以说,她们是人间沃土绽开的一束艳丽的罂粟花。伎女,是历史的畸型儿,在她们身上交织着封建政治和文化的痕迹。研究历史,不能不涉及她们;撰写历史人物评传不能不给她们以入资格。本书描写评述了从南朝至民国初年1500多年历代的十名伎女,她们是:苏小小,赛金花,小凤仙。她们是女子中的精灵,或才情高卓,名震文坛,如薛涛,董小宛,柳如是:或艺技超群,声满梨园,如李老师,李香君,董小宛,或有胆有谋,参与政治,如陈圆圆,赛金花,小凤仙。
  • 废话艺术家——王三丰

    废话艺术家——王三丰

    衙门里,是不该有假的地方,却少讲真话的官员:寺庙中,是求真的所有,却少打诳语的和尚。这现象,不说悲哀,也是畸形。也有例外,身在官场的王三丰,坚守不讲假话的原则。他不想做英雄,只是觉得做人要真,一心想当个好人。然而,环境却不容他真,只好讲玩笑、玩幽默,耍起迂回战术。人称他“幽默大师”、“官场笑星”,他自嘲:“废话篓子而已”,时人皆叹其“高”,封他为“废话艺术家”。喜剧长篇,五十年空白,段子小说,一分钟阅读。以独特立足世界,以趣味娱乐世界,以创新挑战世界,听一回废话艺术专家为你讲述生活中的事件。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 男配之穿处虐文

    男配之穿处虐文

    每一个小说世界中都有许多个男配有的最好的家室,却有着最惨的结局,如果是你,你会帮助他吗?萧然漠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