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06900000019

第19章 隋唐之逆(1)

1.暴君隋炀帝的历史功绩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末代皇帝,《逸周书·谥法解》中说“好内远礼曰炀”,因此礼官们把杨广的谥号叫做“炀”。“好内”是好色的意思,“远礼”则是说离国家法礼要求太远,自己任意妄为。如此看来,被评了一个“炀”字实在不是什么好事。的确如此,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谈到隋炀帝时都是众口一词,说他为了自己享受而大兴土木,不惜民力,他效仿秦始皇,到处巡游,还贪杯好色,荒淫无度,是暴君的又一典型代表。

在前文当中,我们已经给纣王、王莽、曹操等人洗刷过冤屈,然而隋炀帝的冤屈可不易洗刷。纣王年代太久,很多材料并不确凿,王莽和曹操是不为世人所理解,而隋炀帝则不同,他干的坏事那是铁证如山,确实没法翻案。但是,隋炀帝尽管做了许多坏事,但他同样也做过不少好事,其中有一些还影响深远,对国家和民族有重大意义。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总是要从功过两个方面来谈,不能因为隋炀帝有过错就抹杀了他的功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隋炀帝具体有哪些历史功绩:

第一,隋炀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

有人说,隋朝统一全国,是在隋文帝时期完成的,这个功劳怎么能记在隋炀帝的头上呢?不错,统一全国确实是在隋文帝时期完成的,但统兵南下灭掉陈朝,直接的军事指挥官却是杨广。公元589年,当时杨广年仅20岁,就担任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承担了一项重要任务——南下灭陈。杨广手下有数十万大军,但陈国实力也不弱。自三国鼎立几百年来,南北朝划江而治,势均力敌,这种平衡除了在西晋灭吴的时候曾经被打破之外,再也没能有过特例。即使是曹操、苻坚这样的雄主,也都只能望江兴叹。难道年纪轻轻的杨广能再次做到渡江灭掉南朝的伟业吗?长江天堑是陈朝的天然保护屏障,这对杨广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出人意料的是,杨广带兵很有一套,他手下的隋朝军队英勇善战,轻而易举地就突破了陈朝的长江防线,所到之处,陈军闻风而降。杨广还再三严明军纪,隋朝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对陈朝官府的财物也不动一丝一毫。这样一来,隋朝军队赢得了广大民心,“天下皆称广以为贤”。没过多久,隋军便攻破了建康,活捉了陈后主陈叔宝。就这样,年纪轻轻的杨广完成了多年来无数英雄豪杰都没能完成的统一大业,自北魏建立以来的南北朝分裂局面、自东汉末年以来数百年的战乱局面,都在他手中结束了。

公元590年,江南陈朝遗留贵族发动叛乱,杨广奉命平叛,并就任扬州总管,镇守南方。为了能够完成任务,杨广努力学习江南方言,为此还娶了一位江南女子为妻。他知道要稳定局面,首先要抓住士人的心,于是他努力亲近江南学子,找到江南的著名学者,重用他们。杨广在江南耕耘十年,用自己的真心投入来笼络人心,使得南方士族对隋朝的怨恨和怀疑大大减轻。杨广还推行了许多合理的行政措施,将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种种隔阂打破,为南北人民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在杨广的努力下,和北方隔离多年的江南逐渐归顺中央,隋朝在江南的统治真正建立起来。随着南方的平定,公元600年,杨广带兵北上,打败了进犯中原的突厥人,捍卫了边疆。

隋炀帝的第二个历史功绩,当属他的政治体制改革。他在位时期,曾精简机构,改革吏治,还创建了科举制。

隋炀帝即位后,针对隋朝中央机构臃肿的弊病,在官制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隋炀帝通过改革一箭双雕,一方面精简了机构,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打击了原北齐、北周贵族的势力,巩固了隋朝的统治。针对地方行政机构,隋炀帝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废州置郡等等,将地方军事权与行政权分开,降低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风险。

而隋炀帝在体制改革方面的最大成果,则是开创了科举制。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四月,隋炀帝下令,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开考、选取举人。后来又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四科选取举人。这就是科举制的前身。后来,隋炀帝又设明经、进士二科,通过“试策”,也就是写文章的办法来选取人才,科举制由此诞生。“进士”出自《礼记·王制》篇,本义是可以进受爵禄。在隋朝科举中,进士科主要考时务策,也就是时事政治论文。这种分科开考,以文章取士的办法在当时只是初创,制度还比较粗糙,并不十分完备,但却开创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的先河,为日后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的创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改变了以往官爵由门阀士族世袭的现象,给出身贫寒的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渠道。科举制以才学为取士的标准,门第出身的影响成为次要,这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面,满足了庶族地主的政治要求,对门阀士族的政治垄断形成了有力打击。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为提高帝国政治运作的效率、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隋炀帝的第三大功绩,就是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极大地发展了全国的交通和运输。

营建东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在某些史论中是作为隋炀帝的罪过来阐述的。的确,这两项工程耗费巨大,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但是,这两项工程之所以上马,是具有充足的理由的,而且工程完成之后,给后世确实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下面我们就一一来看。

营建东都洛阳到底有哪些理由呢?很多人都说隋炀帝只是为了游赏玩乐的一己之私,其实不然。为了营建东都洛阳,隋炀帝曾下《营建东都诏》,其中说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位置居于天下之中,是向东南和东北方向派兵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最是要紧不过。隋炀帝诏书中的这些话都是从隋朝历次用兵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开皇十年,江南多地发生叛乱,陈国有复兴之势;仁寿四年,汉王杨谅趁着隋文帝刚刚驾崩,在并州起兵造反。在这两次平叛的过程中,隋炀帝深感长安太过偏远,调动兵力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杨谅叛乱平定之后,为了安定并州,将并州许多百姓向南移民,都移到了河南一带,这些人口急需加强控制。因此,隋炀帝认为,依照目前的形势,营建东都洛阳是大势所趋。于是,在隋炀帝即位第一年,即公元604年,他就下令修建洛阳城,令杨素等人负责。一年之后,洛阳新都建成,包括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最外一圈是外郭城,周长达七十里。皇城是大臣们办公的场所,而最里面的宫城周长也有三十里。

所以说,修建洛阳是从国家总体战略出发的:隋朝都城长安远在西北,向东、向南距离太远,政令不畅,而东南方向逐步成为了国家的经济中心,而且是原本陈朝的统治之地,必须控制而又难于控制。而洛阳地理位置优越,政令可以有效地传达到江南,还可以兼顾北方边境,保卫国家。另外,由于北方经历了五胡十六国的战乱,社会经济遭受极大破坏,都城长安难以自给自足,必须从外地调运粮食,而长安位置偏远,运粮不便,洛阳则取得粮食比较方便,利于减轻百姓负担。

几乎与营建东都洛阳同时,大运河也开始开凿。隋炀帝先是引黄入汴,再由汴入淮,这就是通济渠;随后又从淮入江,这就是邗沟;还有从京口(现在江苏的镇江)到达余杭(现在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引沁至黄、向北直通涿郡(今北京)的永济渠。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相互连接起来,绵延五千多里,从北方的涿郡到南方的余杭尽皆连通,这就是水运大动脉——大运河。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沟通漕运,实现“水路通,贡赋等”,使洛阳、长安的粮食供应得到保障。其次,则是为了将北方、江南和洛阳连接起来,既加强了对江南和北方叛乱地方的统治,也为出兵高丽做好了准备。

出兵高丽当然是隋炀帝统治时期的一大败笔,但是不管隋炀帝有着怎样的主观动机,开凿运河这件事在客观上还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首先,大运河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大运河使得隋朝的军队能够更加迅速地到达北方和江南,对叛乱势力形成威慑。而江南的粮食等物资也可以通过大运河更加方便地运往洛阳和长安,对于稳定两个都城的社会有重要作用。

其次,运河的开凿促进了隋朝和后来唐朝的经济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因此而繁荣起来。多年的南北割据曾经使得南北商业往来断绝,隋朝的统一为手工业、商业的交换范围扩展创造了条件。隋文帝时实行了统一货币、度量衡和修建道路、驿站等等措施促进商业流通,这些措施虽然有效,但并没有完全满足商业流通的需要,尤其在交通条件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开凿运河就成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进步举动。

大运河对隋唐以后的中国历史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元、明、清朝三朝均定都北京,主要是出于政治、军事考虑,从经济上说,北方已经不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然而,大运河的存在使得北京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南方的物资保证,定都于此的经济问题也就得以解决。

纵观隋炀帝一生,我们发现:他确实犯了一些不可饶恕的过错,如奢侈浪费、滥用民力、远征高丽等等,这些过错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罪有应得。但是,隋炀帝并不是一无是处,其历史功绩也不可磨灭。他统一全国,营建洛阳,开凿大运河,这些都为唐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说:“在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下,中国又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帝国时期。大一统的政权在中国重新建立起来,长城重新得到修缮,政府开凿了大运河(这为后来几百年间的繁华提供了可能),建造了宏伟的宫殿,中华帝国终于得以重振雄风。”这个评价充分肯定了隋朝和隋炀帝的历史功绩,值得我们关注。

2.明君唐太宗的人生污点

李世民,唐朝第二代君主,对内他能任人唯贤并知人善用,采取一系列以农为本、发展生产、休养生息、重视教育的政策,并整顿吏治,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对外他大力平定边患,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对己他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广开言路,重用诤臣。最终,在他的统治下社会出现了清明、安定、繁荣的局面,后人称之为“贞观之治”。自贞观之治开始,有唐一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巅峰。直到今日,在外侨居的中国人仍被称为“唐人”,华人聚集的街道称为“唐人街”。这些都自李世民开始,人们想到李世民的功绩,对李世民也大有好感,免不了赞一句“一代明君”。

然而,在大部分人对李世民的一片赞叹和佩服声中,有那么一小撮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八卦八卦他的一些糗事,为这个一代明君浇上一瓢冷水。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一代明君李世民,人生之中也难免有一些污点:

第一件事,弑兄杀弟,美化历史。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发起的,也因此夺得了皇位。在这次流血事件中,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随后威逼父皇禅位,这才坐上了皇位。这件事历史已经详细记载,铁证如山。然而,古代帝王总是想要保持自己的完美形象,李世民也未能免俗,他很关心日后大家如何评论“玄武门之变”,于是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起居注》和《实录》。《起居注》是专门写皇帝日常生活和言论的书,《实录》是专门记载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的编年体史书。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皇帝无权干涉史官如何记录,甚至不能阅读这两本书的内容,这是历来的传统,也是对史官的职权和地位的尊重,通过完全不受干扰的、史官独立记载皇帝言行事件的这种方式来对皇权进行约束,即如果皇帝恣意妄为,尽管当时无人能够限制,但在历史上一定会留下骂名。而唐太宗为了一己私欲,犯了一个天大的历史错误,他几次要求看《起居注》,修改《实录》,并且最终得手,给唐朝以及后世所有的皇帝开了个极坏的先例。

贞观十六年四月,有一天,唐太宗突然问负责编撰《起居注》的官员,说你负责记录编撰起居注,那么作为皇上,能不能看一看呀?

当时负责编写《起居注》的是谏议大夫褚遂良,褚遂良听唐太宗这么问,不由得一愣,于是回答道,如今的这个《起居注》,就和古时候的左右史官一样,好事坏事都记着,目的就是约束天子,让天子不能恣意妄为,从没听说天子自己还能看的。意思也就是拒绝了唐太宗的要求。

唐太宗见褚遂良这么说,也就不打算遮掩了,索性说了心里话,说那朕要是有什么不好的事,你还真要记是怎么着?

褚遂良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人如其字,外柔内刚。这时候见唐太宗如此干涉自己的工作,干脆就直截了当回答唐太宗说,臣既然干了这个工作,那肯定得尽心尽责,有啥记啥。

唐太宗的要求确实太过分,黄门侍郎刘洎在一边都看不下去了,于是插话说,就算褚遂良不记,天下人也都记在心里。唐太宗听了,赶紧解释说,朕的言行,基本上分为三类,或者是考察前代的成败得失,作为今日的借鉴;或者是提拔有利国家的人才;又或者是排斥小人,不听谗言。朕自信能守住这三条,不犯什么过失,因此就不希望史书记载我有什么坏处。唐太宗为自己辩护的言辞十分勉强,尴尬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次试探,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虽然唐太宗第一次查看《起居注》的尝试失败了,但他心中的念头并没有打消,一年后又再度提出同样的要求,这次是要看《实录》,而且比上一次更露骨。

贞观十七年,房玄龄负责监修国史。唐太宗开始先装糊涂,问房玄龄说,前朝史官记录历史,都不让天子观看,到底是什么道理?房玄龄不知道咋回事,就实话实说,说史官记录历史,都是如实记录,既不夸大天子的圣明,也不隐瞒天子的丑事,天子见了,难免不高兴,所以就不让天子看了。唐太宗说,朕和前朝的天子可不一样,我想看看史书,了解一下之前我都犯了哪些过错,以后好引以为鉴,你就把史书拿来我看看吧。这干脆就是明说了。

这时候,旁边的谏议大夫朱子奢说话了,他的话还比较婉转,但也是劝唐太宗别看。他说陛下您圣明,哪能犯什么错呢?所以咱们的史书里记的都是好事,没什么坏事可记。所以您看看史书也没什么。不过这个事不能只看陛下您自己,要考虑到子孙后代,您的后世子孙未必都能像您这么圣明,万一他们学您的榜样,也看史书,那么史书就失去了对他们的制约作用了,对咱们大唐的江山,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朱子奢的话说得合情合理,又顾及了唐太宗的面子,唐太宗也不好反驳,只好再次罢手。

同类推荐
  • 率土之滨

    率土之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乱世出枭雄,在血与火之中,在群雄并起的乱世,在战争里成长,在死亡边缘蜕变。他凭借手中的长枪和追随者的浴血奋战,以弱胜强,由弱变强。一步一步将强敌扫落,建立起了一个不可撼动的王朝。这里没有所谓的穿越乱入,没有所谓的金手指,没有熟知历史的未卜先知。有的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三国原居民艰辛的征服之途。用另一个角度去观赏这枭雄并起,英豪相争,逐鹿中原的三国舞台。
  • 中国毛南族

    中国毛南族

    本书是“中华民族全书”之一。《中国毛南族》是第一部全面介绍毛南族的书,全书分为十个重要章节,既向世人讲解了毛南族的族源族称、历史沿革、人口状况、生态资源、对伟大祖国的贡献、历史和社会状况,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毛南族诸多风俗习惯、特产风物、与周边民族的交往等文化现象。同时,还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和深度的解读,使读者既可从中看到毛南族的枝枝叶叶,也能探究出这个古老民族的根根脉脉。
  • 三国之千古雄杰

    三国之千古雄杰

    中平元年!天下渐生乱象,群雄蠢蠢欲动。在这个英雄辈出的风云时代,穿越成为汉末刘琦,掌握着豪杰召唤系统,加入争霸天下的大潮流,征战天下并群雄,立志兴汉复盛世。千古豪杰齐聚汉末,演奏出一曲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乱世战歌!
  • 大梁乱中行

    大梁乱中行

    寒风起,乱中行,大梁建国于中原,根基未固,强敌环伺。北有北夷,南有南越,西有西夏,东有倭国。大梁神宗皇帝励精图治南征北战,震慑四方,保得大梁五十年平安。直到大梁神宗皇帝病重,帝国乱势初显。
  • 孤青绝

    孤青绝

    叶孤帆不堪忍受乡村里的无聊生活,决意出去闯荡江湖。然而事与愿违,处处碰壁…
热门推荐
  • 余雪荷之千年缘

    余雪荷之千年缘

    凡事都是有因有果,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女人,余雪荷因一次意外雷劈穿越到大宋朝。一个遗失的空间,平凡的人要如何演绎出惊天的传奇。步步惊心步步情,前世的守候,一生的守望。一把双剑的回归,坎坷不平的人生。缘分的捉弄让她何去何从?还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败国大皇帝

    败国大皇帝

    辐射科技流第二部。记者:老伯,你幸福吗?老伯:我姓曾,不姓福,但我过得很幸福,很快乐。记者:为什么老伯:因为科技发达了,工作好找了;房价降了,买得起房子了;医药费降了,不怕没钱治病了;食物无毒无害了,可以放心吃了:坐地铁公交不挤了,出行方便了;空气清新了,不怕得肺癌了;河水清澈了,我可以来河边钓鱼了……还有好多好多,我都说不完,但最重要的是我儿子在皇上从国外引进的一亿美女中找到了对像,终于不打光棍了。记者感叹: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有了白天这个好皇上啊!是他用科技和政策改变了这一切,让我们活在了富强、民主、自由、团结、平等,美梦可以成真的发达世界。
  • 命中有朵天师大人

    命中有朵天师大人

    申告,本书已更新书名为《为伊消得鬼憔悴》在云起重新更新发布,谢谢!天师执符挥鬼眉心,霸者行力屠护乱神!自从小佩戴在身上的玉符丢落那一刻起,周边的一切不再平凡。没了玉符压灵,灵魂是灵純阴体外加高灵体的她,在各路妖魔鬼怪眼里,无异于‘玄奘大师’肉,可口的很!凶灵纠缠,鬼怪不断,食人猫妖,血尸横行!汉室亲王冢复苏之乱!一切的一切何人能解?一朵带毒的天师大人空降而来。标号未婚夫!母亲?您说什么,我这灵体,只能嫁给这毒舌淡漠男?她能弱弱的抗下议么,不嫁行不行?优雅腹黑的霸行者,嚣张寡言的剑道传人,霸道高傲的皇室血族。身边美花太多太多,为何她注定要吊死在一颗歪脖子树上!
  • 夜幕将至请闭眼

    夜幕将至请闭眼

    我生活在一座古镇,生活就像一张白纸,然而我生活就是一叠叠的白纸,每天过着今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直到有一天爷爷留下的一件遗物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就好像一颗石头扔进一片平静的湖水,激起一道道涟漪的波纹,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生活从此踏上一段充满悬疑惊险旅程
  • 社会校园

    社会校园

    每个人都知道无论那个学校都有几个在别人看来可以在学校内横行霸道可以把老师不放在眼里的学生,他们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没有像学霸们一般能写会算的本事,但是他们拥有惊人的胆识。而A市中心的一所中学里也有一批深藏不露的学生,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 遇见你才是最好的时光

    遇见你才是最好的时光

    一见钟情,就是他与她的开始,开始只是朋友,慢慢变成喜欢,慢慢变成习惯,最后是爱,异地恋的开始,揭开了爱情的序幕……
  • 病娇男神是boss

    病娇男神是boss

    身为三界凤主,苏酒莫名其妙被雷劈死了。系统告诉她,要想集齐破碎的元神必须穿梭三千位面完成攻略。于是乎,苏酒踏上了漫漫位面之路。只不过这个动不动就抱她大腿的少年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能打断腿吗?系统【小姐姐,倒带了解下】 O__O"… 心好累,做掉算了!!【甜宠双洁,1V1】
  • 还珠格格之天上人间

    还珠格格之天上人间

    可以说是还珠格格的续集,只要写他们的婚后生活。还有欣荣夺夫之争和长大的棉忆的寻父旅途。重点还有班杰明的对象问题。
  • 上仙的逃妻

    上仙的逃妻

    那一世“诛仙阵”内“她”的到来助他破了“此阵”也让她成为仙魔两界“传奇”再次相见“她”是他“兄弟”的“救命恩人”“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并强行将“她”留在仙界。她对他的“霸道、狠毒”厌恶到了极点,却为了救“心上人”的性命,答应嫁他为妻。一场豪赌,到底最后失了谁的心。
  • 做梦拥有一切

    做梦拥有一切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在说过某句话、或者看到某处场景后,突然意识到这情景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经历过一样,就像之前做过的一场梦。“”我可以告诉你,那就是一场梦,一场可以实现的梦,只不过你们梦,不知哪次实现,不知何时实现,而我,则在明天实现。“这突如其来能力让即将高考的闻人梦在考前患上”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