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1500000001

第1章 广州之战(1)

一群英军士兵在追赶着逃跑的清军,清军躲到了一间房子里,英军想都没想,就靠着房门开枪射击。伴随着一声轰隆巨响,数十名英军士兵被炸上了天。英军军官恍然大悟,这里原来是清军的火药库,竟然连个标志都没有。

常胜将军的马桶阵

林则徐、琦善、伊里布,这三个人一直是大清朝的中流砥柱,也是整个中国最能干的官员,他们一个个相继倒下了,原因各不相同。

林则徐因为引发战争被革职,伊里布是因为懦弱无能,不能收复定海,琦善则是因为私让香港。现在问题摆在道光皇帝面前,如果连琦善和伊里布都没有能力,都会在英军的恐吓之下无能不堪,那么大清朝还有谁能够解决这场战争,还有谁会勇往直前一无反顾。

道光皇帝没有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在道光看来,和谈的旨意是自己下的,那也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在白河口时,英军距离北京不过数百里,天朝的防守还不够完备,暂示羁縻也是可以允许的。

道光自己一直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英军是否桀骜不驯。既然对方表现得非常恭顺,出兵征剿倒显得天朝小气。

可是一到广东,这些英军又要索赔,又要割地,全不将天朝放在眼里,那当然要大兵征剿,以示天威。可气的是,琦善竟然一一答应了这些无理要求。

琦善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还容易解释。伊里布却是老于行伍,接战无数,再加上浙江提督余步云,更是百战余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他们面对的,只是定海的千余英军,为什么不敢出兵大张伐挞,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怯战,难道真的像其他大臣说的那样,是因为意志不坚定,缺乏决战的勇气吗?

革掉了琦善和伊里布,还有谁,会有勇气与英军决一死战呢?

道光皇帝想了一个办法,他要用一整套阵容,一堆著名的大臣,去解决勇气的问题。一个人领兵容易怯战,如果是一堆人的话,特别是将一堆名臣放在一起,就会有一个相互鼓励的作用,总不可能所有人都在想办法抗旨吧?!

在这些人里,首先要考虑的是领兵大臣,道光皇帝想到了领侍卫内大臣奕山。奕山是自家人(道光皇帝的侄子),又是天朝最高级别的武将(正一品),爱新觉罗的江山也有他的份儿,他绝对会比琦善更加忠于大清。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参赞大臣,道光皇帝想到了隆文。隆文是军机大臣,又是户部尚书,用隆文负责军需供应,应当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这是一场战争,最重要的还是武将的配置。湖南提督杨芳是不二人选,他是天朝的常胜将军,打了一辈子的仗,整个中国没有人比他更懂得战争。

不过杨芳的年龄有些偏大,身体也不健康,需要一个活力充沛的年轻将领来辅佐他。道光皇帝想到了四川提督齐慎。齐慎也是百战之身,除了杨芳和余步云之外,他是天朝的第三号将领,年纪不小,但气力正盛,用他来辅佐杨芳,是最合适不过了。

除此以外,广州处理的是洋务,与洋人打仗,还需要一位洋务专家。原两广总督祁贡在广州多年,不但精通洋务,而且老于事故,有他在,这些带兵的将领,也不至于被洋人蒙骗。

那么整个广州的防务,就由这五个人共同组成一个领导班子,来全面负责。再加上刚正不阿的林则徐、在广州为官多年的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广州将军阿精阿、汉军副都统英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整个广州一时间,名臣名将汇集。

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吝啬一生的道光皇帝紧急从户部调拨了三百万两白银,从七省调集四万援军,再加上广州行商的派捐,前期组织的水勇,无论是从经费,还是人员,都显得十分充沛。以这样豪华的阵容,这样的规模,对付数千英军,怎么看都是绰绰有余,简直可以说是小题大做。

当然,道光对这场战争,也是有严格要求的,他要让英军片帆不回。要知道这些洋人擅长海战,如果不能全歼,让他们逃遁的话,那么整个中国上万里海岸线,将受到无穷无尽的骚扰,后患无穷。

在这些官员当中,道光皇帝最看重的就是湖南提督杨芳,因为他是道光朝最著名的将领,大清朝的常胜将军。

在大清,杨芳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他十五岁参军,从一名小兵做起,打了五十五年的仗,绝对属于身经百战。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吴八月苗民起义当中,他只身深入起义地区侦察情报,立了重大军功,被破格提拔为守备。两年后,在川陕清剿白莲教的战争当中,他逢战必当先锋,大败起义军,受到了嘉庆皇帝的赏识。

他最著名的一战是在石笋河,当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九个人,遇到了上千叛匪,他让两人赶回求援,然后率领七人七骑奋力冲杀上千叛匪,勇不可当。他人生当中最辉煌的时刻,是跟随百战将军杨遇春征讨新疆张格尔的叛乱。这场战争一共打了七年时间,结果战败的张格尔逃到了浩罕国(今乌兹别克境内)。杨芳率领段永福、胡超等五百勇士,深入浩罕国上千里,终于在喀尔铁盖山全歼叛匪,生擒张格尔本人。

深入敌境,千里擒贼,槛送京城,杨芳声名大振。他被道光皇帝封为三等果勇侯、太子太保,绘像紫光阁,并特赐紫禁城骑马。从此之后,他带领军队走遍全国的各个角落,剿灭了一起又一起的叛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无后患,为大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是真正的戎马一生,也是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除了已故的陕甘总督杨遇春之外,整个大清朝没有人比他更懂得战争。

如今广州战火纷飞,琦善又一意卖国,为了挽回这种颓势,道光皇帝急怒之下,重新启用已经退休的杨芳,就是希望用他的威望,以及他丰富的军事经验,提振士气,一举歼灭来犯的英国侵略者。

3月5日,就在英国军舰抵达广州城外,守军大溃,猎德、二沙尾炮台相继被攻陷的时刻,万民敬仰的杨芳来到了广州。

杨芳的到来,给这座恐慌的城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所以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位70岁的老人身上,一时间百姓登城欢呼之声不绝于耳。

道光皇帝特意指示杨芳,不必等奕山和隆文到达,只要一有机会,就将所有洋人全部歼灭,穷追猛打,不使片帆回驶。

道光皇帝的这种盲目乐观,并没有使杨芳失去判断力,他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这些洋人。在他看来,对方既然敢攻击广州,肯定具备一定的实力,如果真能一举歼灭,琦善绝不会白白丢失这个立功的好机会,所以杨芳还没到广州的时候,就已经认定这些洋人并不容易对付。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他在来广州之前,特意拜访了晚清名士包士臣,他的这个推断也得到了包世臣的肯定。包世臣告诉杨芳,所谓洋人不擅陆战,摔倒不能爬起的谣言,绝对不能相信。洋人也是生长在陆地,又不是生活在海里,怎么可能双腿不会打弯,更不可能不擅陆战。另外还有,洋人此次用兵,有火轮船的便利,一息之间就可以转战沿海万里,绝不是以往的盗匪所能比。再加上汉奸遍地,内地一举一动都难逃窥探,只怕这些洋人会比明朝的倭寇更加难办。

所以杨芳在离开湖南的时候,对英军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他只是想不明白一件事,这些洋人发动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他的内心里,有一些不太清晰的想法,这些洋人专为贸易而来,可是一旦打仗,贸易自然会受到影响。对洋人来讲,这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为什么他们还要一意求战?如果洋人真的是为了贸易而开战的话,大清只需要重开贸易就可以了,又何必兵戎相见劳民伤财。

鸦片战争是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结果,杨芳不具备这些知识,他当然无法理解。他不知道,他的这些想法,与琦善最初的想法不谋而合。如果按当时的舆论,他已经误入了叛国的歧途。领兵的将军,不与敌人做殊死的博斗,却去探查敌人的意图,从封建理教的观点出发,这本身就是大逆不道。

可他还是想不通这件事,因为自古以来,战争的目的一直是开疆拓地,逐鹿中原。即便不能改朝换代,至少也会包含政治目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哪一场战争是纯粹为了经济企图。

英国跟中国相隔几万里,显然并不具备逐鹿中原的可能性。如果仅仅是为了贸易而打仗,岂不知,战争影响最大的就是贸易,难道还能指望两国开战,商贸照常进行?如果中国战败了,当然不会与仇敌开展贸易,即使中国战胜了,贸易重开的可能性也不大。想要在中国赚钱,只有成为伙伴一条路,这些情况英国政府不会不知道。但要说英国不是为了贸易,那他们又是为了什么?

杨芳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了道光皇帝,他很想知道皇帝的意图。他没料到,道光皇帝对他的这些想法异常气愤,直接给他下旨:

现在绝不准讨论重开贸易的事,你只需要给朕全歼逆夷,务令片帆不回,其他的事你不要插手。

杨芳带着满腹的疑惑,来到了广州。这道圣旨也等于给他划上了一道清晰的界线,除了领兵作战,其他所有事情,他都不能插手。

也就在他刚刚抵达广州的时候,义律下令英军,攻击了二沙尾岛的中流砥柱炮台。

这是广州城外一个重要的防守据点,共有三十六门大炮。当英军战舰轰炸这座炮台的时候,守军再次闻炮大溃,逃得无影无踪。

杨芳就站在广州的城墙上,目睹了英军的坚船大炮,看到了那摧枯拉朽的破坏力。他此时已经是71岁高龄了,由于长期的战场生涯,他的耳朵已经被炮声震聋了,但他还是站在城墙上,目睹了英军的整个进攻过程。

当满天的飞弹倾泻到炮台时,守军闻声大溃,毫无抵抗的勇气。不逃是不可能的,连洋人的踪影都没有看到,就已经被这些开花炮弹炸得人仰马翻,还有谁会有信心抵抗下去。

像这样一边倒的战斗,杨芳还从来没有见过。在这一瞬间,他明白了琦善议和的原因,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战争的结局。

炮弹从他的身旁呼啸而过,官员们拉着他躲避炮弹,他无动于衷。他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无数次死里逃生,这些炮火还不足以吓到他。但如何扭转战局,他却想不出一点办法。他看到了英军炮弹的威力,也明白了英军大炮的射程,他解释不了这一切。

杨芳觉得,不解决炮弹的问题,就无法打赢这场战争。于是他问了现场官员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洋人的军舰漂浮在江面上,打出的炮弹却比我军的更远更准,这是什么原因,难道他们的大炮就没有后坐力吗?

在场的官员们面面相觑,没有人可以回答他。

杨芳自己的回答把所有官员都吓了一跳,杨芳说出了意味深长的三个字:有妖术。

后世的学者们认为,杨芳跟白莲教那些号称刀枪不入的叛匪打了一辈子仗,所以耳濡目染,以为英军有妖术。实际杨芳所谓的妖术,就是能使炮弹更准更远的妖术,是能让炮弹落地开花的妖术,所指的是军事科技水平,只是他自己说不出个所以然罢了。

回到城里以后,杨芳陷入了深思,他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也知道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现在呈现在他面前的,是波涛汹涌的江面,无坚不摧的大炮,铜墙铁壁的军舰和闻风溃逃的清兵。

这里没有千里戈壁供他驰骋,也没有近身肉博让他扬威,这里对阵的双方,谁都看不见谁。相隔数里距离开战,大清的守军连军舰都还没有看见,就已经被炸得粉身碎骨了。

如果没有相适应的军事技术,不解决这些坚船大炮的话,那么这场仗根本就不用打,败局已定。

他苦苦思索着,始终找不到破解的办法。江面又宽又急,没有水师支援,英军船体坚固,我军炮弹无法击穿船身,所以英军早已立于不败之地。而我军没有相匹配的防御设施,没有能够杀伤英军的武器,只能在敌方的摧残之下四散逃亡。

怎么办?

为了听取更多的意见,他找到了林则徐,希望林则徐能给他一个答案。在接下来的十四天里,他与林则徐见面十一次,最后干脆就住在了林则徐的家里,一住就是八天。

两位曾经的战友(林则徐曾任湖广总督,是杨芳的老上司),一起商讨着制敌方略,一起构思着破敌的办法。两个人看上去相谈甚欢,实质上,林则徐提供的所有办法,都没能得到杨芳的认同。事实是,连林则徐自己,对突如其来的战局,也是无能为力。他已经将家眷送到了城外,他对守住广州城也不再抱有幻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杨芳突然发现,自己与琦善一样,陷入到了战守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也收到了道光皇帝的严旨。道光皇帝对他说:

洋人已经驶入内江,正是痛歼的大好时机,洋人士兵不足三千,只需要断其归路,前后夹攻,一定可以扬威东南。杨芳久历戎行,受恩深重,是朕的参赞大臣果勇侯,若是杨芳都不能为朕解忧,试问还有谁能?朕日夜期盼,遥望东南,静待捷音。

这是一道严旨,也是一道催命符,战争不是儿戏,更不是道光皇帝的想当然。没有相当规模的战舰,不要说全歼,只怕连靠近洋人都变成了奢望。隆隆的大炮轰炸之下,清军根本连洋人的面都见不着,就已经闻炮而溃、丢盔卸甲了,又怎么去断其归路,前后夹攻。

可现在最难办的,竟然是如何去面对道光皇帝的殷切期望,总不能直言相告,说我军四万敌不过英军三千?那样的话,皇帝又会怎么看待自己这个常胜将军。

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没有见过洋人,没有见过大海,更加没有见过英国战舰。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三千英军,就会让意气风发的琦善畏首畏尾,定海的一千英军,就能让百折不挠的伊里布庸懦怯战。现在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杨芳的身上,虽然他一口气任命了五名大员,但军事的指挥权,实际是派给了杨芳,就是指望杨芳能够捷报东南。

一口气下拨三百万两白银,是道光一生为数不多的壮举,集结的四万大军,也是大清上百年来难得的豪迈,要是这样都不能克敌制胜的话,那就不是这些大臣无能,而是道光皇帝本人愧对列祖列宗了。

这所有的一切,杨芳的心里是最清楚的。封建帝国的信条就是主辱臣死,除了以身报国之外,并没有第二条路,虎门的关天培已经给自己做了榜样。保住广州是自己的责任,城毁人亡也是坚不可移的信条,难道万民敬仰的果勇侯连关天培都不如吗?

杨芳当然知道,中国历朝历代诿过饰败的将军数不胜数,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负不起战败的责任。大清朝立国以来,对战败的将军,从来不会宽恕。失城寨者斩立决,是所有将军必须恪守的纪律,这条铁的纪律已经执行了二百年,从来没有通融过。

杨芳心里十分清楚,绝不能把广州的实情汇报给道光皇帝,一旦上报,那就是怯战卖国,被革职抄家的琦善就是现成的榜样。但如果毕其功于一役,导致大败而归、广州沦陷的话,那损失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一世威名,而是大清朝百年未有的惨局。

战守两难摆在了杨芳的面前,开战绝不可能赢,广州也坚决不能失守,失了广州,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包括道光皇帝本人在内。

同类推荐
  • 大秦究竟多彪悍

    大秦究竟多彪悍

    自前221年起中国历史正式进入郡县制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秦始皇抱一腔青春热血,本想创万世之业,但大秦帝国仅存15年。始皇身死而帝国崩塌,这里面有多少失误,多少教训,多少铁律?知古而鉴今。读完一册秦史,可知大秦彪悍之内在本质,可解闷悟道、励志,不亦乐乎。
  • 宝藏寻踪[图说天下.探索发现]

    宝藏寻踪[图说天下.探索发现]

    本书收集了世界上著名的宝藏地,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宝藏背后的故事,让人感受到远古的珍宝传奇,带人们去追寻那消逝千年的点点金光。翻开《宝藏寻踪》,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惊悚的迢迢寻金路,感叹那形神微露如昙花一现般的珍宝。
  • 大将军李牧

    大将军李牧

    少年勇武,白马金羁,从武灵王军驰骋西北征战匈奴,从士卒直到大将军,生平未尝失败于疆场,其战争指挥艺术炉火纯青,尤精骑兵大兵团作战,长途奔袭,彪悍灵动,北疆威震匈奴,击走奸诈燕国,数败强秦,并与秦灭国大军相持。平原君的器重赏识,两朝明君的临终嘱托,生死相依的军营兄弟,鱼水之情的赵国边民,奸诈弄权的朝中大臣,风雨飘摇的赵国局势,龌龊的末代赵王与奸佞朝臣,终致雄杰悲歌。
  • 大宋高参

    大宋高参

    实习医生叶冲穿越到了北宋末年,打着弗格森、穆里尔奥、马拉多纳等人的旗号,忽悠北宋君臣。唱歌唱来李师师,买人买来潘金莲,搜罗搜罗水浒英雄,建立强军。和徽宗、高俅、童贯合伙做生意,在北宋实行“一国两制”。振兴大宋……
  • 英伦骑士

    英伦骑士

    回顾亚瑟王时代的不列颠,恩斯特从小兵开始一步一步攀爬到亚瑟王的身边。为了王的荣誉,为了不列颠的光芒,拔起手中的剑起誓:我是英伦骑士,我是不列颠骑士,我发誓毕生守护不列颠!ps:本文为架空历史,毕竟亚瑟王也是神话传说,很多文人墨客都有写。我随便添加一点也可以理解吧。
热门推荐
  • 灭世暴君

    灭世暴君

    神,魔,妖,人四族共存的世界,曾经万民景仰,仁爱天下的人族之皇东皇太无,手持无上剑,身穿龙神宝甲,通天玄眼大开,誓要灭世重生,所为何事?被三大至高天集合千万大军击败于天神山下,幸得龙神宝甲保护,免于一死,却已经变回二十岁时候的皇东太无,功力,武学皆完全退回二十年前,又是否继续他的灭世重生之旅?
  • 穿越异界之凡梦

    穿越异界之凡梦

    一个“无良”的女作者,在幻写冥王之后……冥王:“送你冥都24魔将,助你夺天下……”宿命:我不是一个善用心计的,却被称作笑面如王(笑面虎);我不曾下过一个血腥的指令,都说我残暴无情。我从不爱男色,却被誉为花花太岁……作者:“千古奇冤啊!你个屈死鬼、小心眼……可气死我了!!!”看作者怎样脑洞大开,“虐死”女主。内容,吸引更多读者
  • 一个有神仙的地方

    一个有神仙的地方

    本书从很久以前的一个小国家写起,叫黑鸡国。黑鸡国一天之内被河里的两个妖怪灭掉,国王和王后被杀害,公主和王子被神仙暗中救到了附近的昌齐国去。这黑鸡国的故事开始了,各类妖怪都想在国内起到更大的作用,争当一国之首。他们开始施展妖术,变成各类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位主人公云地从穷困少年,到不停奋斗,成为一位高僧,后又贪图享受......文中还通过各类人物细致的心理描写来表现各类人物,还描写了美丽的自然风景等。文中还描写了遥远的月球,以及神仙在天上的生活等。
  • 小白兔撞上胡萝卜

    小白兔撞上胡萝卜

    这是一部关于都市生活的言情小说,略带黑帮情节,却又馋人眼球,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 倾尽浮华

    倾尽浮华

    她,五年前大火、丧母之仇,终于得报!可惜红颜终薄命……一朝魂穿,成为九天凰女,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偷溜下凡间,竟然被一个凡人当妖给捉住了!“喂,你放开我!”某女大喊。“小妖,我今日看你往哪里跑”某男死死地摁住某只“小妖”堂堂凰女竟然被一个凡人当妖给捉住了?!“不行我要反击”某女心里盘算着怎么逃!对!就是怎么逃!可是怎么逃得掉呢?一见钟情~~~“凰女触犯天规,私动凡情,即日剔去仙骨,打入轮回!”仙后一声令下,无人不尊。他躺在他怀里脸色苍白,毫无血色:“上官夜殇,你别想逃掉,就算我剔了仙骨,来世我也会找到你……”情的枷锁,锁住二人,断尽轮回;只求一世君不负吾,吾不负君。执手天涯,相爱永世。
  • 降魔者传

    降魔者传

    降魔者,降妖除魔御鬼封灵,以守护天下苍生为己任。万载已逝,上古降魔者绝迹,妖魔犹在。天下虽安,人间太平,然镇压在妖魔与人间通道之上的雄关已被岁月侵蚀,危机暗藏。少年江宁,祭祖时得降魔祭坛,传承已断,祭坛之上只余一盏暗黄长明灯泛着微弱光芒,灯座下只有江宁二字……
  • 我为皇权折腰

    我为皇权折腰

    放弃啦,不干啦,当个谋臣累死啦!【剧透1v1】丧萌千金遇上温玉公子,爱而不得,节节败退。相爱的人怎甘心望而却步,明里交锋,暗通款曲,一步步解开惊天迷局。【小剧场一】谢乔:习武?南溪:嗯。谢乔:我这有本带颜色的传世秘籍,你...看不?南溪:带颜色?穆云飞:我要我要!阿楚还等我一块儿练呢~谢乔:你敢碰她?【小剧场二】谢乔:黑白自有分说,臣女不敢枉议,自然是圣上觉得谁黑即是黑、谁白即是白。皇上:溜须拍马,谄媚狡猾,朕最是痛恨你这等指鹿为马的小人。谢乔:虽说圣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比起逆了圣鳞,臣女更愿成为拥护陛下的小人。【正经版】每个人的一生都背负着不同的命运,情困、阴谋、复仇、背叛......有人心怀善意踽踽独行,有人在权势阴谋里翻云覆雨。四世皇朝里的那些事儿,拨开岁月烟云,无非是权势巅峰、败寇成王,终究和光同尘。【演员有话说】皇帝:朕乃九五至尊,竟然不是男主?可恶至极!谢乔:可不止呢,皇上后宫三千,个个都不爱您~晋王:哟,大水冲了龙王庙,如此喜事儿头一遭,鬼见愁和小皇帝别光吵啊,能动手的千万别动嘴~齐鸿:谢姑娘别怕,有我。穆云飞:什么,你丫的跟我大哥抢女人?南溪:乔儿,外头太乱,咱们回家。
  • 电视圈2(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电视圈2(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换了一届领导,必定会形成一个新的圈子。为了团体利益,不同的圈子玩不同的计谋。阳谋也好,阴谋也罢,谁的计谋高,谁就笑在最后。电视圈,一个充满竞争和斗争的职场圈。 龙城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之后,围绕着频道总监的位子开始了又一轮争斗,马有路,成文原等副职各显神通,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而新台长余大纯长袖轻舒,不动声色就把马有路的得力干将武文斌拢在袖中,围绕欢乐频道这块肥肉,多个圈子各显神通,阴谋阳谋环环连扣,看谁笑在最后。
  • 圣女妖娆:此生为君甘入魔

    圣女妖娆:此生为君甘入魔

    世界末日遭雷劈,莫卿雨竟穿越成了一个沉睡万年的圣女!随着圣女的苏醒,看似平凡的爱恋却暗藏着极为古老的秘密。古老的传说及三圣君、十方魔、兮墨……该不该追寻线索而去?慕容醉月为何一次次地救她偏又一次次地离她而去?答案就在这里?
  • 天都武帝

    天都武帝

    是强者转生?还是一个废物?生死有命,不服来战!我有一枪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