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1100000008

第8章 要不要禁鸦片(3)

清朝当时实行的是双币制,白银和铜钱都可以作为货币,都可以流通,那么仅国内就存在着汇率的问题。

金、银、铜这三个有色金属,自唐代开始,国家就制订了它们之间的汇率,1:10:1000。一两黄金=十两白银=一千两铜。但是这个汇率基本上跟没制订一样,因为有的地方白银多,有的地方铜多,所以民间有自己的汇率,这是根据市场规律形成的。

原本中国是没有银矿的,中国的白银大部分是从日本和美洲运来的。在清朝中期以前,中国是严重的贸易顺差,基本上来中国做生意的洋人,都是将整船地银元运来,购买茶叶等商品。二百多年里,从外国输入中国的白银在6亿~11亿两之间,并且每年还有数百万的输入,所以中国的白银一直是贬值的。

道光朝的银价上涨,是因为出现了很多的状况,正是这些状况的综合因素影响了银价。

第一个原因是铜钱制造得越来越多。从康熙朝到乾隆朝这一百多年时间里,每年国家大约铸造2亿到3亿枚铜钱,但是从嘉庆朝到道光朝的短短三十年时间,就铸造了超过20万亿枚铜钱,如此大规模印钞,怎么可能不贬值。

第二个原因,中国的铜都是从云南铜矿开采的,而道光前期云南铜矿出现大问题,导致产量下降。产量是下降了,但是钱却不许少铸,怎么办?很简单,降低铜钱的含铜量。于是大量劣质的铜钱上市流通,所以成色下降必然导致贬值。

这第三个原因,就是前两个原因共同的作用。市场上有一个规律,叫做劣币淘汰优币。简单讲,就是保值的钞票是不流通的,原因是大家都希望保存它,而把贬值的钞票花出去。世界上如果哪个国家的钞票信誉度好,而且保值,那么别的国家和老百姓就会拿它当储备。于是在大清朝,铜钱大量流通了,而富户们都把白银储备起来,以备不虞。

第四个原因,就是假钞问题了。据说当时中国流通的铜钱,大约有四成是假币,假币只使用很少的铜,但是质量看上去还行,于是铜钱贬值。

第五个原因才是贸易逆差的问题。

根据政治经济学权威贺力平教授进行认真的测算,以及参考一些国外的资料和论述,鸦片战争前,实际中国的贸易逆差大约有五十多万两,没有黄爵滋说的两三千万两那么可怕。把这50万两贸易逆差与当时国内6万亿~11万亿两白银的总量相比较,可以说,白银外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要知道在这之前,中国一直是贸易顺差,也就是每年国内都要涌入大量白银,但是现在不但没有了,还在流失,当然问题看起来就比较严重了。

第六个原因,是当年全球白银产量的暴降。道光皇帝继位之前,全球白银产量平均每年280万盎司,其中有一半要输入到中国。道光皇帝驾崩以后,基本也是这个产量。偏偏就是道光在位的这三十年,平均每年只有150万盎司,那就没有办法了,是老天爷在跟道光皇帝开玩笑。

大清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大臣们人人都看到了。如果以白银为货币的话,那么大清就是严重的通货紧缩。如果以铜钱为货币的话,那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表面上看,是严重的汇率问题。

清朝没有专业的统计部门,所以没有人知道这些情况。只有琦善略微关注到白银升值与人口和货币本身之间的关系,其他所有人,都把国内的汇率问题简单化,把矛头指向那罪恶的鸦片贸易。

英国政府一直说鸦片战争是一场贸易战争。美国的汉学家们也说,如果没有鸦片贸易的话,那么大清自己的汇率问题,同样还是会爆发贸易战争,只不过名词也许就是棉花战争,或者呢绒战争。按当时的实际情况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真正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由于东西方两种完全相反的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也许会因为交流的深入程度而推迟数年,但绝对不可能避免。

史上最严厉戒毒法

集体讨论没有达成统一的结论,禁烟方法五花八门,论起银价升值的真正原因,只有琦善略微触及,而单说效果的话,虽然邓廷桢的刺字有点儿阴损,但执行的效果估计还会好一些。

全国的省部大员共有二十八个人陈述了看法,其中有八人同意加重惩罚,他们当中以陶澍和林则徐为首,他们成为后世的严禁派。但大部分的官员,都主张禁毒应该从源头抓起,以严查走私和贩运为主,不能将二百多万吸毒者全部斩首,他们当中,以琦善和邓廷桢为主。著名的大滑头河南巡抚桂良(后世的洋务领袖),他一个人有两个主意,两头不得罪。

为此,道光皇帝特地召回了在家服孝的穆彰阿,由他来主持一个大型会议,让全体在京高官集体审议这些奏折,同时将两年前提出弛禁论的许乃济撤职。这其实已经发出了一个信号,虽然同意严禁的只是少数人,但是道光皇帝比较倾向严禁派。

这其中恐怕就牵涉到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态度。能不能禁止只是能力问题,但要不要禁止就是态度问题了。道光皇帝是非常注重儒家传统的,对这样的大事,他不可能不表态,事实上全国官员所等的,就是他的态度。而他更不可能让臣子们去议论自己的价值取向,严禁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必然的结果。

在大清,任何官员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在全国准备严禁鸦片的时候,自然而然拿主张弛禁的许乃济祭旗,以示决心。比他还可怜的是庄亲王奕贲和辅国公溥喜,他们被革去了爵位。这两位皇亲国戚在全国讨论禁烟的时候,偷偷跑到庙里吸毒,被道光皇帝抓了个典型。接下来,道光皇帝在整个北京城的皇亲国戚中,首先开始了禁毒运动,一大批官员和亲贵被贬官免爵。

集体讨论的结果诞生了三十九条《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这篇条例总共有九十四页内容,非常的严厉和复杂。主要内容如下:

所有吸毒人员,在一年半之内必须戒烟,不能禁烟者将被判刑,绞监候(死缓)。鸦片烟贩,就地正法,斩立决。所有开设烟馆,提供吸烟场所,以及包庇贩毒的官员,就地正法,绞立决。为国内走私提供货源的洋人,就地正法,首犯斩立决,从犯绞立决。

这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除了吸毒人员是死缓以外,其他凡是参与鸦片销售的相关人员,无论洋人还是中国人,全杀,就地正法,一个活口不留。

很讽刺,被后世评为弛禁派代表,主张丧权辱国的大汉奸穆彰阿,却制订了如此严格的禁烟法律,并且有专门针对洋人的内容,可以说,这是一部全球禁毒条例。

这里要着重讲一下,清朝对洋人实行的其实一直是治外法权,洋人行动受约束,但不受审判。因为来中国做生意的洋人很多,经常与百姓发生纠纷,但是各国法律不同,法律的精神和文化也大不相同,这些洋人不懂天朝法令,而大清的官员也有点有理讲不清。最后除了严格控制这些人的行动自由之外,就不再用大清的法律去约束他们了,跟他们讲大清律也没用,他们听不懂。

这样的结果是由一些著名的案例导致的,具体案例后面会讲到。西洋各国没有治外法权,那是因为他们的立法精神是相同的,而中国的立法精神跟西洋相比则是完全相反,南辕北辙,不存在可比较性。

后来《南京条约》签订后,举国愤怒,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人都觉得这个治外法权是最丧权辱国的,为什么洋人犯法就不能审判呢?实际上,这项规定早在《南京条约》签订前一百多年,就已经开始执行了,只是从来没有明文发布过。

但是为了禁毒,大清的法律明确规定了,洋人贩卖鸦片也要斩首。这里牵涉到一个重点,在洋人本国,贩卖鸦片是合法的。而且这些洋人也没有在中国境内贩卖鸦片(当时国际上没有国家海域的说法,凡在海上都算公海),那么应不应该执行斩首呢?从法理上看,当时也没有这么复杂,道光皇帝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当然能处死所有的人,包括洋人。哪怕是在境外贩卖,也照样可以斩首。

法律有了,接下来就需要执行法律的人,这个人道光皇帝已经想好了。

当时全国的督抚大员当中,最能干的一共有四个人,直隶总督琦善、两江总督陶澍、湖广总督林则徐和云贵总督伊里布,两个旗人两个汉人(琦善是蒙古八旗)。陶澍身体有病,而且两江事务繁重,就不劳烦他了。满人操守不好,贪污受贿严重,那么全国实际只有一个人选,这个人就是林则徐。

道光帝伸开黑手

跟其他三个人相比,林则徐的特长是公正,他洁身自好,公正廉明,在惩治腐败方面不遗余力,而且他是少数主张严惩吸毒者的大臣之一。另外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性急。小时候,他的父亲对他说,你日后定能成大事,但我就怕你的急躁害了你。这一次,道光皇帝用的就是他的急躁。若没有一位雷厉风行的官员主持禁烟,那么这次运动就跟以往数次一样,流于形式。

选择林则徐还因为他是最重视禁烟的官员,他对道光皇帝说了那句光耀古今的名言,“若犹犹泄泄,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很可惜,这句名言是针对当时出现的“银票”而说的。林则徐的原话是说,现在市面上银票流行,有些商家没有资本,开了银票就携银潜逃了,老百姓深受其害。为什么银票这么没信誉呢?是因为生意不好,生意不好是因为鸦片生意太好,如果再不治理鸦片,几年过后别说银票没信誉,连国家的兵源粮饷都成问题了。

但这句话还是重重敲打了道光皇帝,如果再不治理鸦片,军队将再也没有战斗力。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看清楚道光皇帝的思路,他没有选择一些有外交经验的官员,而是把这副重担交给了惩治腐败的官员。在他的内心里,这次禁烟的重点是对内,而不是对外。就像黄爵滋所说的,没有吸烟的人,就没有鸦片市场,没有鸦片市场,就不会再有贩烟的人,所以严禁鸦片首要不在于杜绝海口,而在于惩治乱民。

林则徐进京了,八天之内道光皇帝召见了八次。赐紫禁城骑马,考虑到林则徐不太会骑马,又改成了让他坐轿,考虑到林则徐跪在地上不舒服,每次召见都给林则徐铺上毡垫。十九次秘密会谈,圣恩深重。

但是没想到,十九次召见,林则徐只表达了一个想法,我不想去。

林则徐为什么不想去?他可是最为百姓称道的“林青天”。他嫉恶如仇,对腐败官员严惩不贷。道光皇帝看重的就是他的这种品质,派他去广州,就是为了打破广州海关的利益集团。道光皇帝认为,鸦片无法禁绝原因就是广州稽私不力,原因就是贪污腐败。

按照儒家传统美德,青天大老爷肯定会在腐败最严重的地方,以林则徐湖广总督兼左都御史,从一品大员的官衔来看,全天下除了道光皇帝,还有谁是他不敢惩治的?

偏偏广东海关的这个贪污犯,他真的不敢惩治,这个贪污犯就是道光皇帝本人。

皇帝的消费是非常高的,经管皇室消费的是内务府,内务府的收入来源有很多,比如黑龙江的金矿、东北的鹿茸人参、江南最好的丝绸(江宁织造)、景德镇的瓷器(官窑)、皇庄的收入,其中还有广州海关。

广州海关的正税要解交到内务府,而规费,也叫陋规,就直接由皇家收取了,甚至连内务府都不能沾手。特殊情况下,比如天灾人祸、公主出嫁、太后过寿、皇子娶妻,皇帝也会直接去找广州十三行勒索,这些费用最终都转嫁到了洋人头上。所以广州海关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天子南库。

广州十三行曾经因为皇帝的勒索,成立了一个公所基金,每名行商都要把利润的百分之十放到基金里,以供皇帝勒索。其中账目显示1807年基金向皇帝上贡5万5千两,为军费捐了6万多两,为治理黄河捐了将近13万两,向户部上交5千多两,为京城的官员们行贿用了20万两。

从1807年到1813年这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公所基金总共支出了将近500万两银子,这当中,还不包括直接向商人们勒索的银子。比如行商潘喜官,他一次就捐了10万两,其他人自然也少不了。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这句话是林则徐被流放的时候说的,但至少也表达了他当时的想法,他不想去,为了国家,他却不能不去,道光皇帝的恩宠也逼得他不能不去。据说道光皇帝曾经流着泪对林则徐说,如果不能禁绝鸦片,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最后道光皇帝要求林则徐,鸦片必须要禁止,但是战争却绝不能挑起。不得不佩服道光皇帝的心思细密,整个朝廷无数大臣,多次会议,却从来没有一个人把洋人当回事,只有道光皇帝想到了战争。

林则徐上路了,他要去广东禁烟。他的好朋友龚自珍生活潦倒,想跟着去广东谋个差事,林则徐婉言拒绝了,他觉得广东情况复杂,民夷混杂,官府军队洋人行商盘根错节,这一次差事不好办啊。他猜对了结局,却没有猜对原因,他没有被盘根错节的局势整倒,也没有栽在反腐的最前线,而是倒在了洋鬼子的船坚炮利之下。茅教授是从林则徐的日记以及奏折中推断出道光皇帝的训令。

同类推荐
  • 秦时明月之开天辟地

    秦时明月之开天辟地

    白起遗孤亡命天涯,得鬼谷真传秘宝,欲颠覆秦王朝为父报仇,却无意间结拜秦王之子嬴政,从剑圣口中得知当年隐情,被漂亮姐姐贴心呵护,又被六国虎视眈眈……公孙羽决定,先帮兄弟当上皇帝再说!一轮秦时明月,一段不舍情怀,一场抹不去的历史记忆。
  • 水浒孙梁传

    水浒孙梁传

    魂游千古旧地,梦解异世烦忧。石碣改写英雄谱,水泊重建忠义楼,乱世用奇谋。刀剑临身不乱,黄沙掩面方休。黑水白山多争斗,西北江南又成仇,兄弟觅封侯。
  • 绝代小书生

    绝代小书生

    中西医双料博士,魂穿古代!大脑里面装着一个手机界面,有一个能够搜索任何资料的浏览器!救救人,装装逼,抄抄书,搞搞发明,郑辰本想安安逸逸的享受这个时代,生活的轨迹却让郑辰偏离了原本的航线!在这里,他活出了不一样的快意人生!
  • 小小巡按

    小小巡按

    法,国之根本!犯法者,虽远必治!这是以法惩凶的故事,告诉大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管你是朝廷高官,还是皇亲国戚,我只告诉你,国法无情,我是小小,为法代言!——无读书无评论,希望各位认真看完再做评论,本书坑深,慎入!看书前,请高抬贵手,加入书架、收藏起来,投上手中的推荐票,再点击阅读,你的支持便是作者码字的无限动力。
  • 明朝官家子弟

    明朝官家子弟

    孤儿楚颜阴差阳错穿越到明朝,初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为了家族;为了亲人;为了朋友;为了国家;为了心底坚持了两年的那一丝人性温暖,看楚颜如何广告美食开酒楼,费劲脑汁救家族,鲜花香水泡美女.......看楚颜如何改变一个时代,成为大明朝的一个传说。
热门推荐
  • 荣耀格斗士

    荣耀格斗士

    SpikeTV记者:傅先生,作为第一个拿到UFC重量级金腰带的中国人,您在职业生涯总共成功卫冕二十次,有人预言,您会是进入UFC名人堂的第一个中国人。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傅心一:没什么特别的感想,我只是热爱MMA这项运动。央五记者:傅先生,拳击运动员的出场费比MMA运动员的高很多,为什么当初你会选择MMA,而不是拳击呢。傅心一:拳击只能用拳,MMA踢打摔拿都能用,我觉得那更像现实里的格斗。XXX记者:傅新生——傅心一:不好意思,今天先到这吧,最近比较忙,正在写一本书。你们所有想问的,我都会写在书里,这本书叫《荣耀格斗士》
  • 假如世界变成了这样

    假如世界变成了这样

    改变,世界无时无刻都在改变。接受改变带来的便利容易,为改变而改变观念却很难!不理解,少数的极端主义,带来的是整个世界的动乱!科学发明是为了生活更好,却在威胁人类生命的武器中得到最好发展!有人相信未来战场胜负决定于人的潜能!有人相信未来战局优劣决定于武器的精良!两种观念孕育着不同的科学发展!两种科学的发展孰优孰劣?战场见!
  • 男神住隔壁:99次深情告白

    男神住隔壁:99次深情告白

    小别胜新婚,这五个字倒是给了唐虹晨一些提醒,苏先生现在对自己不热不冷的,她暗示了也没用,那就离家出走几天好了!到达酒店,唐虹晨洗了个澡,然后发了条微信告诉苏先生今天不回家睡,便把手机关机,看起了电视。两个小时后,门铃响起
  • 谁来治愈我的爱情

    谁来治愈我的爱情

    他比她大十多岁,收养了她,将她带大。他是白马王子级别的,多少女人削尖了脑袋想往他怀里钻。她从小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将他拐回来做老公。那些花花草草们,要想靠近他,先过得了她这关再说吧。
  • 华尔街在维修

    华尔街在维修

    《在华尔街维修》是一部散文随笔集,包括“异域品香鉴草”“感时家国情怀”“浮世轻言咏叹”“小说创作孔见”四个部分,主要收录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见闻并由此引发的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之同时,作者还从自身岗位出发就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 刑神者

    刑神者

    二逼的人总做二逼的事,软弱胆小的他,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基于善良本心——一泡童子尿救了一名老者……
  • 碰巧的世界

    碰巧的世界

    本小说没有什么主题思想,只是百般无聊之际碰巧地写了,读者如果碰巧读到了,如能缓解一下读者的百般无聊,也就是本书的意义吧。
  • 一笑之江湖

    一笑之江湖

    江湖笑笑藏刀冷不防就上套暗过招有乾坤夺人命谈笑间
  • 离箩

    离箩

    少年帝王月华夜突然染上不治之症,昏迷不醒。青梅竹马的幽箩郡主为其前往栖梧山寻找神医,并邂逅另一名叫做墨昌御的绝美少年。月华夜病愈,幽箩却得到他即将娶邻国公主为妻的消息,并且要将她许配给当朝宰相云鹤心……
  • 我忘却星辰明月却未曾忘记过他

    我忘却星辰明月却未曾忘记过他

    一见钟情哪不可以发生,你能想象到一个女孩在公交上看到了一个男子,便心中私定终生了吗,快来看一下吧(?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