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16900000054

第54章 大将周亚夫(3)

周亚夫这个仗打得很有个性特点。

汉初的“七王之乱”祸起于汉景帝听取了晁错的削藩主张。眼见诸侯王势力日渐强大,晁错建议刘启削夺王国封地,这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率领号称五十万精兵举兵西向,同时与匈奴、东越、闽越等勾结,来势汹汹,一度迅速占领了河南。汉景帝惊恐之中亲手杀了出馊主意的晁错,期望刘濞罢兵。不料刘濞不仅不因此退兵,反而气焰更炽,公开叫嚣要进兵长安夺取皇位。当时只有景帝刘启的弟弟梁王刘武拒不与叛军同流,在梁国(今河南商丘)尽力阻击吴王刘濞。

汉景帝见求和不成,转而决定武力镇压,命周亚夫与窦婴率军去平叛。周亚夫深知此次事关汉家社稷存亡,只能胜不能败,起兵之前他向皇上提了个要求:叛军剽悍凶猛,不能硬拼,臣以为不妨有意暴露梁国这个侧面给敌人,我军抄后断其粮草供给,等他们无以为继支持不住时,发兵追击,一战而胜。汉景帝同意周亚夫的方案。——周亚夫的风格是办什么事他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他的个性特点,不按我的想法走,那你另请高明。因了这一个性,细柳他赢得了文帝的赏识,此次同样得到了景帝的支持,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这是后话。

周亚夫集结队伍于荥阳,按兵不动。梁王刘武遭到吴军的猛烈攻击,形势危急,派人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置之不理,反将人马调往昌邑(今山东巨野),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梁王刘武无奈,只好写信给景帝刘启,让皇帝给周亚夫下命令。虽然出战前答应了周亚夫的作战计划,但毕竟是同胞兄弟求救,景帝得信改变了主意,命周亚夫立即调兵驰援梁王。“太尉不奉诏,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周亚夫接到皇帝诏令,完全没当回事,照旧坚壁不出,坚持按自己的想法,派弓高侯带一股轻骑兵绕到敌军后头,去切断吴、楚军的粮草运输线。

叛军断了粮草,不得不掉头来对付周亚夫。他们来到太尉军营前几次挑战,周亚夫命队伍坚守阵地不许出战。如此一味困守,时间一久,军中出现了怨言和不满。一天夜里,营中忽起骚乱,吵嚷声就在周亚夫将军帐外。“太尉终卧不起。”周亚夫只当没听见,高卧不起。这一天叛军叫喊着向周亚夫营寨的东南角发起攻击,他闻信命令主力全力加强西北角的防御,结果东南角叛军只是佯攻,西北角才是主攻目标。因为被周亚夫识破,叛军未能得逞,只好退兵。经过三番五次地不断消耗,叛军粮草断绝,人困马乏,不得不全线撤退。这时周亚夫一声令下,队伍向敌人发起攻击,叛军大乱,仓皇而逃。吴王刘濞带一小股人马逃到江南丹徒县(今镇江附近)。汉军乘胜追击,吴国军队全部缴械投降,一个月后,丹徒县人送来了吴王刘濞的人头。

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仅仅用了三个月,出奇制胜,朝野为之叫好,维护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强化了汉景帝的中央集权。只有一个人在家中对他咬牙切齿,这位就是险些命丧叛军之手的梁王刘武。

平定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叛乱,对西汉王朝的生死存亡有着巨大的意义,汉景帝对此比谁都清楚,否则他的皇位早已被他人占据。因此周亚夫班师回京时,刘启心中满是高兴与感激,根本无暇去责怪他的大胆违抗圣旨。出兵时因为周亚夫没有一个合适的头衔,皇帝临时以太尉之名命其掌兵,凯旋归来,汉景帝索性“复置太尉官”,恢复太尉这一职名,直接授予周亚夫,从此视作近臣。五年后,周亚夫升迁做汉丞相,“景帝甚重之。”汉景帝非常器重他。

许负的预言至此已经兑现了一大半,三年封侯,八年后拜相,位极人臣,尊贵无比,周亚夫果然是按照这一命运线一步步登上个人仕途的峰巅。以目前地位之显赫、权力之威重、受天子之宠信,许负所谓九年后将被饿死,看来纯粹是痴人妄语了。

如果我们把此前算作周亚夫的前半生的话,他凭借其豪门遗传、大将之姿以及我行我素的干练作风,顺利赢得了天子的青睐、众人的追捧和人生的权贵,完美塑造了一个将门之后威武刚正的铁汉形象,一切都那么地如鱼得水,一帆风顺。稍事休息,人生进入下半场,周亚夫忽然间让所有的观众判若两人,在权术的角斗场上,他一下子变得那么智尽能索、不堪一击。——耿直、坚定、威武、不屈,言行均出自于公心公理而不夹杂任何私情与杂念,这是横刀立马的战场上一往无前的优势,运用之于权力场,则成了人际关系间的祸因。

同类推荐
  • 活在原始时代

    活在原始时代

    《活在原始时代》作者是个喜欢读史的家伙,这个故事讲过一位老兵穿越在黄帝末期的故事,里面描述了作者自以为是的三皇五帝形象,也许不那么美好。作者以为:《史记》中记录上古那段历史,太过于的理想化,似乎远古的先民们,比后世的人们更加的文明,这未免太不真实。至少在我的认知中,人类的发展,绝对不会是从文明走向野蛮,由儒雅走向血腥。历史的车轮或许会有短时间的停止,或者些许的倒退,但绝对不会逆向而行。
  • 魅力雄安丛书:壮哉雄安

    魅力雄安丛书:壮哉雄安

    雄安之壮,在历史人文厚重壮烈,雄浑典雅,可歌可泣。无论是杨椒山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还是“北方孔子”孙奇逢的屡征不仕,精神高洁;无论是小兵张嘎手里的盒子枪,雁翎队痛击倭寇的大抬杆,还是旷伏兆与刘秉彦开国将军的生死之约;无论是孙连仲台儿庄浴血抗敌,还是周福才唱戏劝散军阀一个营的散兵游勇;也无论杨六郎与瓦桥关,战云穿越时空,还是雄州子弟兵,天下第一团,百战百胜军中劲旅……几多慷慨悲歌,几多壮怀激烈!
  • 金朝遗梦

    金朝遗梦

    一个本不该死的人。一个本不该存在的朝代。一个拥有所谓玄幻武力的年代,却又充满着中国古代的色彩。当穿越、玄幻、历史、战争、阴谋、架空、后宫等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将展开一幅新的篇章。让我们跟随着主角,去征服这片未知的大陆!这有这里才会还原出一部原汁原味的玄幻历史架空小说!
  • 朕的大汉必须强

    朕的大汉必须强

    巫蛊之祸,汉武帝晚年的一次失误决策,害了数以万计的人,包括他的儿子,当时的大汉太子刘据。当穿越到命不久矣的刘据身上时,他救下了自己,当上大汉的皇帝,心中伟大的抱负也一点点得到实现。任时光变迁,那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雄伟之音依旧在这片大地回响!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我们最好的宣誓!
  •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

    本书主要人物是后金政权的创始人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是一个旧式奴隶主的后代,童年遭遇后母的抛弃,少年流落民间,青年成为军人,壮年起兵创业,中年小有成就,晚年在愤懑中死去。他统一了东北,统一了女真族,又建立了后金国。努尔哈赤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但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也会认识努尔哈赤的战友和敌人,还可以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明朝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呆萌女佣遇上傲慢先生

    呆萌女佣遇上傲慢先生

    做女佣只是起点,她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个高级生活助理。很接地气的愿望对吧?可偏偏遇上了一个超难搞的傲慢先生,孤傲自大还很不会聊天,常常让气氛冻结,第一天上班就要辞退她?搞什么?傲慢先生,就算你是萧氏集团的继任者,就算你帅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不能欺负一个怀揣梦想的小女子吧。她谁啊?有梦想的祝依依哎,怎么可能被这些困难吓倒。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傲慢先生温柔起来能把世界都暖化了,而且只对她温柔。清醒吧,祝依依,职业操守、合同规章怎么办?你的梦想不要了吗?
  • 人鱼情结之牵手永生情

    人鱼情结之牵手永生情

    在你不知道的情况,我偷偷起誓,我要牵你的手,今生今世,永生永世,永远爱你。牵你手,永不放下。
  • 太阳尚远但定有太阳

    太阳尚远但定有太阳

    这是一本很普通很普通的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有的,只有关于我,和我,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愿你,沉定又执着,对每件热爱的事物都全力以赴又满载而归,变成一个美好的人,做美好的事。
  • 冰月战纪

    冰月战纪

    这书写很久了,有些章节被屏蔽,笔者以后抽时间改一下,供大家无聊时打发时间。嘻嘻!
  • 逆袭全能少年

    逆袭全能少年

    【最不火爆】有钱还长得帅是我的错吗?十八年啊~我黎漠文文弱弱整整十八年,现在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捍卫我自己的主权而已。如果不服,那便战。天涯海角,不死不休。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灭我我弑天。
  • 课外雅致生活-达利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达利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孤城之心

    孤城之心

    武林中有着两本魔教绝学,一本叫做吸星决,另外一本叫做嗜血决,这两本绝学由于可以加快修为从而引来很多人为之疯狂,从那以后武林征战不休,一位武林大能消耗毕生功力把两本绝学和二为一,并且声明只有德高望重道德高尚的武林盟主可得,而这位武林大能销声匿迹后武林便又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科学奥秘丛书-美妙的蓝色世界

    科学奥秘丛书-美妙的蓝色世界

    本书着重向朋友们介绍材料与能源方面的最新技术、产品。了解不同的材料特性、功能,开发新的能源,为人类做出贡献。
  • 皇极界

    皇极界

    这世间有一神秘世界,名为皇极。自古相传,进入皇极界者,便能实现其所有的愿望,福运无边,得享永生。在大地最南端的冰城角落里,小乞丐英名正为了生存摸爬滚打。殊不知,被延迟了三百年的宿命,他,逃不过!
  • 问尘仙

    问尘仙

    人生而短暂,贪婪有何不可。世人或贪财、或贪名。我仅贪生,求吾、父母、妻儿、兄弟、师长安然。掌者视众生为刍狗,尚知刍狗亦惜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