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37300000011

第11章 中国的政策系统和决策体制的特点

讨论中国的公共决策体制的特点及其改革,要考虑目前中国几个大的背景。背景之一是中国的决策体制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过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政治理论建立起来的。背景之二是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专制,近现代没有经过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市场经济及其生产力尚不发达。背景之三是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其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加入了WTO、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这必将对中国的包括决策体制在内的特点及其改革产生基础性的制约作用。

一、中国政策系统决策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四大职权:制宪和立法权;人事选举、决策和罢免权;监督权;重大问题决定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二,基层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中央和地方的人大代表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第三,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权力,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职权;第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由它罢免;第五,中央和地方国家职能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六,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由此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的民主体制,但与西方国家的议会民主制又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实行“三权分立”而是“议行合一”。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领导都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和任命,并向它负责,人民代表同时也可以是国家机关的领导成员。国家主席、政府总理、最高法院院长和最高检察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元首和政府无权解散人民代表大会,他们对人民代表大会不存在“制衡”的问题,相反他们是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法律政策的贯彻者、执行者。作为最高行政首长的政府总理,有义务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报告。行政立法在整个立法体系中虽然占了很大的比重,但行政立法必须符合人大制定的法律,要接受人大的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不同于其他国家曾经实行过的社会主义政策体制,包括原苏联的苏维埃制度和原南斯拉夫的自治民主制。

地位

二、中国共产党在政策系统决策体制中处于核心领导

共产党在中国决策体制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其一,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党首先提出政策建议,再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由人民政府贯彻执行,或直接交由政府实施。其二,共产党培养选拔干部到国家机关,包括政府、人大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工作。其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作出的各种党内决定,要求所有党员必须遵循,也就是要求各级国家机关的领导人贯彻执行,这样党的决定也就具有政策的功能,党和政府的政策往往融为一体。地方的决策体制同样如此。

在现代政策体制中,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普遍的现象,但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国家执政党的执政模式不同。后者在通过选举上台后,党的组织不以自身的身份和形象介入公共管理舞台。在政府关系中主要形成的是行政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而不是政府和党的关系,尽管政府施政的依据是党在竞选中提出的纲领。而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组成政府后并未像西方国家的政党那样退往后台,因而形成的关系主要是党和行政机构的关系、党和立法机构的关系。党是核心和领导,尽管中国宪法规定人大是我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人大组成并向人大负责。这就产生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的决策体制,引发了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政策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的党政关系。这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思考的课题。

三、政府在政策系统及运行机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西方议会制国家中,政策体制的运行尤其是政策的制定通行的是集团决策模型。这里的集团是指社会中的各种利益集团。

集团决策模型将公共政策看成是集团斗争的产物。正如厄尔·莱瑟姆指出的:“所谓公共政策,是指某一特定时间里,团体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它体现了那些一直试图获取优势的并相互竞争着的党派或集团之间出现的均势。”一般地说,利益集团关心的是与自身利益有关的某一具体问题相关的政策。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同一个政策,常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理解与追求。在利益集团的竞争以至冲突中,立法机关担任仲裁,认可获得成功的集团的胜利,并且以法令的形式记录下来。任何一个立法机关的决议事项,往往代表了投票时相互竞争着的团体之间力量的构成。按法定程序和规章建立的行政机关,就是为了用来执行经立法部门谈妥和批准的协定。而司法机关则像处理民事的官僚机构一样,是维护那些已确定了的协定的工具。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中国的政策体制完全不同,政府在国家体制中,虽然也是法律的执行机构,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大体如下:中央政府有关部门首先提出政策性文件草案,然后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达成共识,最后根据该项政策的重要程度和成熟程度,分别交人大会议通过颁布或由政府首长签发。由于中国政府部门林立、职能交叉,政策性建议在部门之间的协商协调往往是一项很费时间、很费精力、也很费智力的复杂工程。部门之间协调好了,政策制定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可见中央政府及部门作用的关键性。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最初10年即1978-1988年,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名义颁布的170多项重要的政策性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其他规定,其中一半以上是批转中央政府部门提出的政策性建议报告,其他直接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名义颁布的文件,多数也是由政府部门代为起草的。

四、民主集中制是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各级政府的基本组织原则,也是我国政策运行尤其是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如果把民主和集中分裂开来,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就会造成极端民主化甚至无政府状态;反之,如果只讲集中,不讲民主,就必然导致个人的独断专行。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能否制定出正确可行的政策,也关系到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地执行。

在政策运行中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首先是坚持政策制定中的民主化。一方面政策制定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政策的制定尽可能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在政策方案的最终确定中,只能由某级党委和国家机关的全体领导成员民主讨论,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主要的领导者必须尊重参与制定政策的每一个人的意见,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防止由个人的决定代替集体的决策。其次,要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这也是正确制定政策和有效实施政策的保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把各方面的意见集中起来,分析研究,加以提高,形成正确的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全国服从中央。实践证明,中国革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和核心,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自觉地维护这个领导集体和核心,这是集中的首要内容。党和政府的中央领导机关所制定的政策,是从全国的大局出发的,各地领导机关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所制定的政策,必须与中央的政策相一致,这是政策执行时集中的内在要求。各地有权依照中央所允许的某些政策权力制定出符合本地情况的具体政策。但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小政策,必须与中央的大政策相一致,而不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既是中央政令的畅通、令行禁止的保证,也是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

五、决策体制中权力分配结构上集权色彩较为浓厚

权力分配是决策体制的核心。就决策权力是集中还是分散,我们可以将政策体制分为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类。中国的政策体制偏向于集权型。

在横向的权力分配上,一方面过分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结果是党委往往包揽一切,造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按行政区划,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形成了政企不分、直接干预。另一方面是在党委或政府内部,权力过分集中于第一把手,形成事实上无人监督的绝对权力。

在纵向权力分配上,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是在政策问题上要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一政策、统一行动。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我国行政区域的数量和层级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地区差异很大。但各级地方政府甚至包括民族自治地区,仅仅是政策执行者,要求不走样地执行,而没有或少有根据省情、市情、县情制定政策的权力,至于社会自治组织,才刚刚起步,这必然压抑下级政府机构和人员以至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政策运行上的形式主义、“一刀切”、“一阵风”。

六、试点、循序渐进是政策运行的重要方式

在我国政策运行过程中,在方式方法上最具创造性的是“试点”。它将西方国家政策评估一般程序中的预评估环节后移,移至经过一段局部试验以后;又把通常的事中评估或事后评估环节前置,经过局部试验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避免了未经试验就大面积铺开可能带来的损失。这符合现代政策决策理论中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收益的成本收益原则。

“试点”方式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政策运行过程的具体体现。政策试点既是政策认识的一种基本来源,也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政策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有一个过程,在特定阶段的认识常常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出现不全面、不完善,甚至出现一些偏差的情况在所难免,制定出的政策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试点既可以修正完善政策,避免损失,少走弯路,又可以创造新的经验,提供新的方法。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既复杂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因此,一切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需要先行试点。

邓小平明确指出,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他们进行这种试验。试验中间会出现各种矛盾,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得比较快。有些问题,中央在原则上决定以后,还要经过试点,取得经验,集中集体智慧,成熟一个解决一个。

20多年的改革,我国不但坚持和完善了政策试点的优良传统,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大胆创新循序渐进的改革模式,邓小平形象地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这可以说是我国的改革模式和原苏联东欧“改革”模式的重大区别之一,其实践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七、“红头文件”是政策的重要载体

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中形成的巨大威望,共产党在我国的政策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党的决议、指示俗称“红头文件”,不但成为广大党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而且直接成为国家和政府的公共政策,这种情况从中央延伸到地方、从党延伸到政府、从政府延伸到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什么单位都可以发文件,一切工作以文件精神办事。红头文件成为公共政策甚至法律的代名词。这是在公共政策形式上中国和外国主要是西方国家的重大区别。

应该说,公共政策是采取什么形式,并不特别重要,关键在于政策的内容是否正确和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相比较而言红头文件的审核程序比较简单,能够对时局的变化作出及时灵活的反应,便于对动态的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更便捷有效的调节,效率更高。但毋庸讳言,红头文件的泛滥也带来极大的弊端。

上述中国政策体制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一方面,它们符合我国国情,实践证明它们具有极大的优势。但另一方面,各种特点都有一些弊端和消极因素,有的是政策体制运行中政策主体没有真正把握住特点的精神实质,比如将党在政策体制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绝对化、对民主集中制的片面理解;有的是在政策运行中忽视了它应具备的体制要求,比如人大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在政策实践中没有被充分体现,试点工作有时缺乏科学性;有的特点已经不符合现代法制国家的要求,比如红头文件作为我国政策的主要载体。新世纪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还是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加速,都离不开对中国政策体制特点的准确而又辩证地把握,对其优势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完善、发扬光大,对其弊端和消极作用通过改革加以清理、克服。

同类推荐
  • 大败局(全新修订版)I

    大败局(全新修订版)I

    《大败局》是一本有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大败局》解读十大著名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原因:标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数十亿资产的企业为何这般脆弱?“青年近卫军”为何如此短命?狂热的激情是怎样成为祸根的?中国“第一品牌”是怎样砸掉的?中国网络经济的原罪是什么?暴利到底给企业留下了什么?“多元化”的陷阱有多深?企业家离政治该有多近?《大败局》是一本放在手上另人发烫的书!一个个国内著名得很著名得很我真不知该如何描绘它们的著名。突然在它们“花样年华”的日子里突然灰飞烟灭,突然无声无息的倒下了!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突然的枯萎所给人们的震撼。
  • 总经理必读的儒家14大用人真经

    总经理必读的儒家14大用人真经

    本书从儒家思想的宝库中,选取了涉及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大命题,并与管理细节紧密结合,以现代企业案例剖析管理技巧,引导管理者们“古为今用”。
  • 打造品牌

    打造品牌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一个巨大的杠杆,它能使企业腾飞,所谓有“品牌”者得市场。但是,中国的品牌还存在着做不大、做不强、走不远的问题,这必将增加中国企业在内外夹击环境中生存的难度。本书正是立足于中国品牌经营现状,从品牌经营者的角度来思考其深层次的原因,以探索其品牌塑造、创建、发展、管理和增值之路,而且有大量具有实践意义的案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品牌打造之书。
  • 管人红皮书

    管人红皮书

    唱红脸就是人性化管理,管住员工的身要用制度,管住员工的心要用制度外的手腕。领导者要以卓越的人际智慧和情感谋略,赢得下属的普遍信任和爱戴。红脸管人不是一味地慈眉善目装好人,而是要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信任和共赢的伙伴关系。管理者要发掘和培养人才。重用并留住人才,让人才心甘情愿地为企业贡献全部。这些育人、用人、管人和留人的难题,光靠制度是解决不了的,需要领导者在制度以外运用感情手腕来解决。以智取人、以情动人、以礼相待、赏罚有信……一旦将这些策略和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灵活运用,你就会是一位出色的红脸领导。人心都是肉长的,你肯在员工身上花本钱、费心思,员工不可能无动于衷。
  • 世界顶级企业人力资源经典模式

    世界顶级企业人力资源经典模式

    本书展示了目前国际上最成功企业正在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内容将对管理最新趋势的概括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深层实践相结合。
热门推荐
  • 落日恋语

    落日恋语

    一个人,一座城,一片余晖,一段爱情。送给你们的《落日恋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茉莉花的爱情

    茉莉花的爱情

    在茉莉花散发出迷人的花香,俩个小孩子,在茉莉花树下许下他们的愿望:我们要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但愿他们能永远记住这个约定,永远在一起
  • 神仙别惹我

    神仙别惹我

    道士让我接待下下凡的诸路神仙。我问,财神来吗?嫦娥来吗?要不玉兔妹子也行啊?
  • 战神觉醒后

    战神觉醒后

    "隐姓埋名、屈辱地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直至一个偶然的巧合,捡到半页纸片,寥寥数十字硬是让他修炼出神秘力量,终于有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只是他一直把这神秘力量当作真气,一点都不顾及人们的感受,接二连三地颠覆着人们对于武学的认识。战神觉醒后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梭诸天的列车

    穿梭诸天的列车

    一张诡异的车票让洛阳踏上了无限的流浪之旅。洛阳目瞪口呆望着身着古装的古怪丧尸,欲哭无泪。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小李飞刀世界会有生化危机?……他曾见过小李飞刀的惊艳,领教过葵花宝典的鬼魅,欣赏过不死印法的风采…武功、道法、神通…不过一个“人”字。洛阳一路行来,真诚说道:“对不起,我是好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前方何人报上名

    前方何人报上名

    “王爷威武霸气,足智多谋,宽宏大量,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人送绰号玉面小飞龙!!小的实在是敬佩您呐!不知道以后谁有这个福分能做您的秦王妃呢!!”“哦?是吗?那这个福分就给你了。”“啊?王,王爷您说什么?小的没听错吧?”“怎么?不想负责?”“王爷,您别说笑了,我会认真的。”“婚姻大事,岂能儿戏?”“……”她江落花只是日常拍马屁而已,这拍着拍着就给自己拍了一门亲事。她难得娇羞一笑:“王爷是被我的美色倾倒了?”“我只是想做个好人,怕你丑的没人要……”“没人要正好,反正我本来就想做一个女侠,行走江湖,惩恶扬善,日子不知道有多潇洒。”“看来,你这狗腿又不安分了。”“那王爷不是说我丑的没人要吗?”“怎么没人要?”“嗯?”“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