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16600000037

第37章 倡北伐丧师辱国据西陲作乱亡家

却说后位已定,登殿宣布的贵戚,叫作杨次山。杨贵妃尝认他为兄,其实并不是至亲骨肉,但因他籍贯相同,彼此冒认。杨妃出身微贱,随母张氏,入隶德寿宫乐部,丽质聪明,闻声即悟,雏喉娇小,按节能歌,并且生就一副楚楚身材,亭亭玉貌,所有六宫妇女,自妃嫔以下,均觉相形见绌,因此都叹为尤物。未几母老归籍,独女留宫中,入侍吴太后,善承意旨。太后颇加怜爱,遂赐与宁宗。宁宗见他色艺过人,当然欣慰,遂封为婕妤,累迁至贵妃。此时与曹美人阴争后位,竟仗着心灵手敏,夺得锦标,又恐韩胄与他反对,或至封诏驳还,所以请宁宗书就两纸,一纸照常例颁发,一纸特交杨次山,嘱令先示朝堂,免致中变。(确是智女。)及胄闻知,没法变更,只好仰承上意,听百官准备册后隆仪,迨吉举礼罢了。(一著输与娘子军。)

册后礼成,群臣多半加秩,胄竟进位太师。独谢深甫力求罢政,奉诏准奏。进陈自强为右丞相,许及之知枢密院事。自强性甚贪鄙,四方致书,必加馈遗,方才启视,否则概置不阅。且纵令子弟亲戚,关通货贿,凡仕途干进,必先讲定价值,然后给官。当都城大火时,自强所贮金帛,俱成煨烬。胄首赠万缗,辅臣以下,闻风致馈,不数月间,得六十万缗,比较前时所失,竟得倍偿。自强喜跃得很,尝语人道:“自强只有一死,以报师王。”有时与僚属谈及,必称胄为恩主恩父,(父生师教,故父与师尚得相连,从未有称徒为父者,有之由自强始。)苏师旦为叔,堂吏史达祖为兄。胄专揽国柄,自强与他表里为奸,朝政益不可问。只是恃宠生骄,久静思动,这个位极人臣的韩师王,居然欲整军经武,觊立大功,做一番掀天揭地的事业。看官道是何事?乃是恢复中原,北伐金邦的创议。(是自寻死路了。)

金自世宗殁后,嗣主沉湎酒色,不修朝政,内宠幸妃李师儿,外宠佞臣胥持国。师儿因父湘得罪,没入宫廷,寻以慧黠得幸,势倾后宫。胥持国曾与试童子科,以通经列选,为太子祗应司令。金主在东宫时已加信任,及即位,遂召为参政。他与李师儿密通关节,相倚为援。金人为之语道:“经童作相,监婢为妃。”自是政治大紊,兵刑废弛。北方鞑靼等部屡来扰边,金廷遂连岁兴师,士卒疲敝,府库空匮,好容易击退外寇,又复内讧迭起,盗贼相寻,以是民不堪命,几无宁日。

韩胄闻这消息,以为有机可乘,乐得出些风头,自张权力。苏师旦更极力怂恿,于是聚财募卒,出封椿库金万两,待赏功臣。且市战马,造战舰,增置襄阳骑军,加设澉浦水军。安丰守臣厉仲方,上言淮北守臣,感愿归附。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又入称金国必亡,愿属元老大臣,备兵应变。又有邓友龙自使金归来,具言金国困弱,反手可取状。胄大喜,决计用兵,并追崇韩、岳诸人,风厉将士,韩世忠已于孝宗朝追封蕲王,独岳飞只予谥武穆,未得王爵。胄乃请命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寻夺秦松官爵,改谥缪丑。(封岳夺秦,似属快心之举,但不应出诸韩胄。)当下与许及之商议,意欲令守金陵。这及之是个篾片朋友,教他做个磕头虫,很是善长,若要他出守要塞,独当方面,他直是茫无所知,如何敢去?不得已坚辞不行。胄反懊恼起来,竟令致仕。(这遭坏了,连磕头都没用了。)惟陈自强却想出一条好计,请遵孝宗典故,创国用司,总核内外财赋,胄一力赞成,竟把这国用使职掌,令自强兼任,且命参政费士寅、张岩,同知国用事。这三个统是剥民好手,一齐上台,正好将东南元气斫丧殆尽。一面劝宁宗下诏改元,振作士气,宁宗无不依从,遂命将嘉泰五年,改作开禧元年。适武学生华岳上书,谓:“朝廷不宜用兵,轻启边衅,并乞斩韩胄、苏师旦等,以谢天下。”胄大怒,下岳大理,旋编管建宁,命皇甫斌知襄阳府,兼七路招讨副使,郭倪知扬州,兼山东、京东招抚使。胄尚恐中外反对,特令陈自强、邓友龙等代为奏请,劝宁宗委任重权,得专戎政。宁宗遂令胄平章军国事,三日一朝,赴都堂议政。且将三省印信,并纳胄私第中。胄益自恣肆,升黜将帅,往往假作御笔,绝不奏白。倚苏师旦为腹心,使为安元节度使,领阁门事。

是时金主已闻宋将用兵,召诸大臣会议边防,诸大臣均奏对道:“宋方败衄,自求不暇,恐未敢叛盟。”完颜匡独瞿然道:“彼置忠义,保捷各军,取先世开宝、开禧纪元,岂甘心忘中原么?”(宁宗改元之意,却被完颜匡揭明。)金主点首称是,乃命平章仆散揆,(一译作布萨揆。)会兵至汴,防御南军。仆散揆既至汴京,移文至宋,诘责败盟。宋廷诡言增戍防盗,并无他意。揆遂按兵不动,且入奏金主,不必加防。既而宋使陈景俊,往贺金主正旦,金主与语道:“大定初年,我世宗许宋世为侄国,迄今遵守勿忘,岂意尔国屡犯我边。朕特遣大臣宣抚河南,尔国曾谓未敢败盟。朕念和好已久,委曲涵容。恐侄宋皇帝,未曾详悉,尔归国后,应详告尔主,谨守盟言!”景俊应命而归,先白陈自强,自强戒使勿言。嗣金使太常卿赵之杰来贺正旦,韩胄故意仿赞礼官,犯金主父嫌名,挑动衅隙。之杰当然动怒,入朝相诘。

胄请帝拒使,著作郎朱质且言:“金使无礼,乞即斩首!”宁宗还算有些主意,不从质言,只令金使改期朝见。之杰忿恚自去。胄遂令邱为江淮宣抚使,辞不就命,且手书切谏胄道:“金人未必有意败盟,为中国计,当力持大体,平时申儆军实,常操胜势,待衅自彼作,庶彼曲我直,方可动兵。否则胜负难料,恐未免误国呢。”胄不悦,竟饬皇甫斌、郭倪等,就近规复。

至开禧二年,皇甫斌进兵唐州,郭倪进兵泗州。胄因再令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兴州都统制吴曦为副。曦系吴孙,节度使吴次子,本任殿前副都指挥,郁郁不得志,因纳赂宰辅,自求还蜀。陈自强为白韩胄,胄遂使为兴州都统制。曦即日出都,既至兴州,便谮去副统制王大节,收揽兵权,潜蓄异图。及程松入蜀,召曦议事,拟责曦廷参,曦半途折回。松用东西军千八百人自卫,又被曦抽调以去。松尚未悟,寻有诏令曦兼陕西、河东招抚使。知大安军安丙屡向松发曦异谋,松仍不省。(献松寿时何其智?遇吴曦时何其愚?)就是朝内的韩胄,也还道他是一个将种,可为爪牙腹心,日夕望他建功。那知他已令门客姚淮源,潜至金都,愿献关外阶、成、和、凤四州,求封蜀王了。胄闻泗州得利,新息、褒信、颍上、虹县,陆续克复,心下大喜,遂嘱直学士院李璧草诏伐金,略云:

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蠢尔丑虏,犹托要盟,睃生灵之资,奏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谓之当然。军入塞而公肆创残,使来廷而敢为桀骜,洎行李之继迁,复词之见加;含垢纳污,在人情而已极;声罪致招,属胡运之将倾。兵出有名,师直为壮,言乎远,言乎近,孰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敏则有功,时哉勿失!

此诏一颁,即遣薛叔似宣抚京湖,邓友龙宣抚两淮,按日里遣将调兵,逐队北伐。金主闻已宣战,仍遣仆散揆领汴京行省,尽征诸道籍兵,分守要塞;并因战事起自韩胄,恐人民发掘韩琦坟,特令彰德守臣,派兵守护。(观金主此举,可见曲有攸归。)胄尚未知金兵厉害,迭饬各路进兵,那知金人已处处有备,无懈可击。郭倪遣郭倬、李汝翼等进攻宿州,被金人杀得大败,遁还蕲州。金人追击郭倬,将倬围住,倬顾命要紧,竟把马军司统制田俊迈执畀金人,只说是由他启衅,金人才放他一线生路,狼狈逃回。既而建康都统制李爽攻寿州,也为所败。皇甫斌又败绩唐州。江州都统王大节往攻蔡州,金人开城搦战,大节部下,立即溃退。败报连达宋廷,韩胄方惊慌起来,没奈何请出邱,令代邓友龙职,往抚两淮。字宗卿,江阴军人,素怀忠义,他本主张恢复,只因宿将凋零,时不可战,所以前次辞职不就;至是闻两淮日棘,不得不应命赴镇。(非真将帅材,不过为当时计,尚算他是老成,故亦补叙履历。)所有王大节、皇甫斌、李汝翼、李爽等,均皆坐贬。郭倬罪状较著,斩首镇江。胄也自咎轻举,悔为苏师旦所误。凑巧李璧入访,胄留与共饮,席间谈及师旦事,璧遂极言:“师旦怙势招权,使公负谤,非窜逐不足谢天下。”胄因罢师旦官,籍没家赀,谪令韶州安置。(师旦罪固不贷,还问用师旦者为谁?如何不自知罪?)

过了月余,忽有警报传入,金兵分九道南来了。原来仆散揆闻宋师败退,遂议定九道南侵的计策。自率兵三万出颍寿,完颜匡率兵二万五千出唐、邓,纥石烈子仁(纥石烈一作赫舍哩。)率兵三万出涡口,纥石烈胡沙虎(一译作赫舍哩呼吵呼。)率兵二万出清河口,完颜充率兵一万出陈仓,蒲察贞率兵一万出成纪,完颜纲率兵一万出临潭,石抹仲温(石抹一作舒穆噜。)率兵五千出盐川,完颜率兵五千出来远。九路兵依次南下,急得韩胄寝食不安,只好重任两淮宣抚使邱,令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金将胡沙虎自清河口渡淮,进围楚州,淮南大震。或劝弃淮守江,怫然道:“我若弃淮,敌便临江,是与敌共长江的险阻了,此事岂可行得?我当与淮南共存亡!”乃益增兵防守,日夕戒严。

偏金兵逐节进攻,势如破竹。完颜匡陷光化,入枣阳,江陵副都统魏友凉,突围南奔;招抚使赵淳,焚樊城夜遁。完颜匡更破信阳、襄阳、随州,进围德安府。仆散揆也引兵至淮,潜渡八叠滩。守将何汝砺、姚公佐,仓猝溃走,自相践踏,死亡无数。仆散揆遂夺颍口,下安丰军及霍邱县,围攻和州。还有纥石烈子仁一军,破滁州,入真州。郭倪遣兵往援,不战而溃,倪遂弃扬州遁去。亏得副将毕再遇,引兵趋六合,截住金兵。纥石烈子仁麾兵大至,再遇伏兵南门,自督弓驽手登城,掩旗息鼓,持满以待,至金兵临濠,一声梆响,万弩齐发,射毙金兵无数,再令伏兵出关,掩杀过去,金兵立即惊溃,再遇收兵回城。翌日,纥石烈子仁自来督攻,城中矢尽,不免惊惶。再遇道:“不妨,不妨,我自有借箭的法儿。”当下令步兵张盖,往来城上,金兵总道是统兵大员,挽弓争射,不到多时,城楼上面,集矢如猬。再遇令守兵拔矢还射,不下数万支,再用奇兵出击,敌复遁去。

仆散揆闻子仁不利,仍欲通好罢兵,觅得韩琦五世孙元靓,遣令渡淮,示意邱。问所由来?元靓谓:“两国交兵,北朝皆谓韩太师意,今相州宗族坟墓,皆不可保,只得潜踪南来,走依太师。”复询及金人情势及和战大略。元靓始露讲解的意思。复使人护送北归,令他往求金帅文书,方可议和。未几,元靓复返,得仆散揆来函,约议和款,乃上表奏闻。胄已亟欲讲和,遂谕主持和约。乃遣刘佑持书贻揆,愿讲好息兵。揆谓:“须称臣割地,献出首祸,才可言和。”刘佑返报。遣王文再往,言:“用兵乃苏师旦、邓友龙、皇甫斌等所为,非朝廷意,今三人皆已贬黜,无庸再议了。”揆又道:“胄若无意用兵,师旦等怎敢专权?此语未免欺人呢。”(应有此语。)仍遣文归报。复遣使继往,许还淮北流民,及本年岁币。揆乃暂许停战,自和州退屯下蔡,再行正式议和。

胄闻金人欲罪首谋,恐和议不成,尚遣人督促吴曦进兵,希冀一胜,或得容易言和。曦佯遣兵攻秦陇,暗待姚淮源还报消息。至淮源归来,报称金人许封蜀王,令他按兵闭境。曦遂令部将王喜等退师。金将蒲察贞入和尚源,陷西和州,乘势进大散关,曦节节退让,直至口。由金将完颜纲遣使与会,令曦献出诰敕。曦尽行交付,纲乃传金主诏命,遣马良显赍给书印,封曦为蜀王。曦秘密拜受,遂还兴州。是夕,天赤如血,光焰烛地,到了黎明,曦召僚属与语道:“东南失守,车驾已幸四明,此地恐亦难保。现金已遣使招降,封我王蜀,我拟从权济事,免得蜀民涂炭呢。”(明明叛逆,还要作甚么诳语?)部吏王翼、杨马癸之抗议道:“东南并未有这般警信,副使从何处得来?就使东南危急,亦应戮力效忠,否则相公忠孝八十年门户,一朝扫地了。”曦奋然道:“我意已决,尔等不必多言。”遂遣任辛奉表至金,献蜀地图及吴氏谱牒。一面致书程松,言金使欲得阶、成、和、凤四州,方肯许和,公可守则守,不可守则去。程松时在兴元,闻报大惊,(想是没有耳目。)仓皇无措。会报金兵大至,慌忙夜走,逾米仓山西行,道出阆州,顺流至重庆,贻书与曦,径称蜀王,求给路费。(所志如此。)曦用匣封致馈,松望见大恐,疑为藏剑,起身亟奔。来使追及松后,传言匣中乃是馈金,松始敢发。及开箧,果系黄白物,乃返使道谢,亟兼程出峡,西向掩泪道:“我今始保住头颅了。”(留下这个头颅,有什么用处?)

邱闻吴曦叛信,上疏请勉成和议,申讨叛逆,且言:“金人既指韩胄为首谋,移书金帅时,请免系韩名。”胄大怒,竟罢职,令张岩往代任,且拟封曦为蜀王,令他反正御敌。诏尚未发,曦已自称蜀王,改开禧三年为元年了。曦既受金命,遂遣部将得吉,导金兵入凤州,付给四郡版图,表铁山为界。即以兴州为行宫,乘黄屋,建左纛,改元,置百官,遣董镇至成都,修筑宫殿,以便徙居;并遣人告知伯母赵氏。赵氏怒绝来使,不令进见。转告叔母刘氏,刘日夜号泣,骂不绝口,曦扶令他去。族子亻巽为兴元统制,接得伪檄,心甚不平。独曦自鸣得意,分部兵十万为十军,各置统帅,遣禄祈、房大勋戍万州,泛舟下嘉陵江,声言约金人夹攻襄阳。且传檄成都、潼川、利州、夔州四路,募兵图宋。改兴州为兴德府,召随军转运使安丙为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丙阳奉阴违,俟隙以图。曦又召权大安军杨震仲,震仲不屈,饮药自尽。曦从弟目见,劝曦引用名士,笼络人心。曦迭下征命,士人不屑就征。陈威削发为僧;史次泰涂目为瞽;李道传、邓性甫等,均弃官潜走。又有权漠州事刘当可、简州守李大全、高州巡检郭靖,皆不屈自杀。(孤忠可表。)

知成都府杨辅,尝言吴曦必反。宁宗曾闻辅言,遂以为辅能诛曦,密授四川制置使,许他便宜行事。青城山道人安世通,遂劝辅仗义讨逆。辅自思不习兵事,且内郡无兵可用,因迁延不发。曦恐他有异谋,移辅知遂宁府,辅即以印授通判韩植,弃城自去。独监兴州、合江仓杨巨源,密谋讨曦,阴与曦将张林、朱邦宁,及忠义士朱福等,深相结好,共图举义。眉州人程梦锡,探得密图,转告转运使安丙。丙方称疾不视事,嘱梦锡函招巨源,延入寝室。巨源道:“先生甘为逆贼的丞相长史么?”丙流涕道:“目前兵将,我所深知,多是酒囊饭袋,不足与谋。必得豪杰,乃灭此贼。”巨源竟起座道:“非先生不能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了此事。”丙转悲为喜,遂与巨源共议诛曦。

会兴州中军正将李好义,亦结军士李贵、进士杨君玉、李坤辰、李彪等数十人,谋倡义举。好义语众道:“此事誓死报国,救西蜀生灵。但诛曦后,若后任非人,恐一变未息,一变复生,终无了局。我意宜奉安运使主事,才保无虞。”大众同声赞成。好义遂使坤辰来邀巨源,巨源立刻往会,与他定约,即返报安丙。丙始出视事。杨君玉与白子申共草密诏,中有数语云:“惟干戈,省厥躬,既昧圣贤之戒,虽犬马识其主,乃甘夷虏之臣?邦有常刑,罪在不赦。”诏已草定,待至夜半,好义即率徒众七十四人,潜至伪宫。转瞬间晨光熹微,阍人启户,好义突然闯入,且大呼道:“奉朝廷密诏,用安长史为宣抚,令我入诛反贼,敢抗命者族诛!”曦卫兵千余,闻有诏到来,皆弃梃四逸。巨源出会好义,持诏乘马,自称奉使入室,至曦寝门。曦正启门欲逸,李贵拔刀相向道:“逆贼往那里走?”言未已,刃中曦颊。曦忍痛反扑,与贵同时仆地。好义亟呼王换,用斧斫入曦腰,贵得跃起,再用刀猛斫曦首,一颗好头颅,遂与身体分作两截了。好义拾取曦首,驰报安丙,丙即出厅宣诏,军民拜舞,声动天地。又持曦首,抚定城中,市不易肆。遂尽收曦党,一一枭斩。众推丙权四川宣抚使,巨源权参赞军事。丙函曦首,及违制法物,与曦所受金人册印,遣使赍送朝廷。且自称矫制平贼,应受处分等语。总计曦僭位至此,只四十一日,小子有诗叹道:

西陲传首达行都,乱贼由来法必诛。

为问吴家贤祖父,生前可有逆施无。

欲知宋廷如何处置,且看下回叙明。

光、宁以前误于和,光、宁以后误于战,要之皆幸臣用事之故耳。韩胄之奸佞,不若贼桧,桧主和,胄主战,其立意不同,其为私也则同。桧欲劫制庸主,故主和;胄震动庸主,故主战。桧之世,可战而和者也。胄之时,不可战而战者也。苏师旦笔吏进身,程松献妾求宠,以卑鄙龌龊之徒,欲令其运筹帷幄,决胜疆场,能乎否乎?盖不待智者而已知其必败矣。吴曦之叛,又下于刘豫,豫僭位有年,而曦仅得四十余日,且倡义者只数十人,直走伪宫,即斫逆首,须臾乱定。是而欲乘黄屋,建左纛,多见其不自量也。谚有之:“一蟹不如一蟹”,微特光、宁以后无大忠,即大奸亦已歇绝无闻,彼韩胄、吴曦诸徒,亦不过乘时以逞奸耳。故秦桧得善终,而胄遭殛,刘豫不伏法,而吴曦竟诛。

同类推荐
  • 大周之千古一帝

    大周之千古一帝

    本书又名【大佬别搞我】【大佬求放过】【宿主和大佬们的斗智斗勇】……智商平平的主角获得的‘千古一帝抽奖系统’,能抽到华夏千古群雄大佬。大佬们个个智商无上限说话又好听,但就是喜欢宿主斗,和宿主斗其乐无穷。宿主实在太难了,求支援,急急……
  • 探骊

    探骊

    唐代天宝末年,天下将乱,蜀中却在上演一场争夺战,少年萧探骊与枭雄郭特对唐门、军队的争夺究竟谁胜谁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明皇的幸蜀和介入又会催生怎样的化学反应?面对唐明皇与唐肃宗的父子之争,萧探骊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被封为“大唐黑骊校尉”之后,他又怎样在藩镇割据中周旋,为大唐续命?暴雨梨花针,死士令,萧颖士书室。。。。。沈逆心,鱼小水,徐容容,陶溪儿。。。。。探骊得珠。得大利者,必冒大险!
  • 南风烈烈

    南风烈烈

    母系氏族何时落幕?父系氏族社会又从何开启?这是一个关于母系氏族社会落幕的引子,父系氏族社会肇始开端的故事
  • 巅峰男儿

    巅峰男儿

    他是弃儿,身怀绝世武功和穿越之术,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行侠仗仪,拯救人类于水火。他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三国一小兵

    三国一小兵

    这是一个风云动荡战乱不止的年代,也是一个猛将纵横的时代。在这里有一吕二赵三典韦……也有智近于妖的谋士。一个现代人,在这群雄并起的时代,以一个小卒的身份横空出世,在各路诸侯中搅动风云……
热门推荐
  • 绝世唐门之复仇

    绝世唐门之复仇

    一位以声优为目标而努力的少年在家触电身亡,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斗罗大陆,一位少年为了躲避日月帝国太子的追杀,逃入星斗大森林,不幸身亡,他来到了他体内,少年将在这片大陆上书写怎样属于他的创奇呢......
  • 最后的气功师

    最后的气功师

    神州最后一个圣人,人类最后的守护者,为在万年后的大洪水中守护苍生,以圣魂为引,强行破除神州万年禁制绝地天通,后以通天仙法,逆天改运。拯救苍生于浩劫之前,此份功绩为圣道垂怜,指引圣人破碎虚空,抵达宇宙的尽头,追寻宇宙之中那最古老、最神秘、最高贵也最为纯净的力量,就只是为了唤醒那陷入沉睡的高贵灵魂。
  • 星空缘

    星空缘

    在仙族各家势力暗涌、明争暗斗的仙界大陆上,一幕幕仙族之间尔虞我诈、世代情仇的史诗篇章纷纷展开!在繁星之光变化闪耀、诡异迷离的空间隧道中,一场场仙妖之间惊心动魄、殊死搏杀的战斗盛宴交错迭起!在茫茫星空下的不归之路上,神秘星空的轮回正在悄悄地被重新运转而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那个晴天

    在那个晴天

    “在哪个晴天里遇见你,爱上你,恨过你。”“帘帘,对不起都是我的错,能不能原谅我…”“我们没有以后了。”
  • 还记得0727

    还记得0727

    夏西喜欢沈若上千年,不料换回了一遍又一遍的“恶心”
  • 极天神传说

    极天神传说

    用本文算是半个同人,有兴趣的话可从猜猜主角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吧!?好吧,是标标题标成了仙侠(一~一)明明是玄幻?奇幻?好像都不是…认命了啊!?
  • 异界迷途

    异界迷途

    他在寻找一条“路”,一条绝无捷径的路。寻找方向时,他除掉无数抵挡前进的他私自判定的障碍。没有人知道他的路在何方,他迷失,他狂妄的决定来诱捕这个世界的“神”,为此不惜生灵涂炭,万物哭泣……当鲜血沾满衣裳,灵魂变质,而他站在路上时……
  • 上古世纪:太阳之子

    上古世纪:太阳之子

    这是一个被誉为光芒与玫瑰的时代,火与泪,爱与恨,交织在上古世纪相互征战的东西两个大陆之间,但是返回故土的梦想,迫使着双方携手迈向远征的道路。远征的号角早已吹响,冰冷的原大陆上将再次唱响生灵的赞歌。而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游戏中惨遭浴血军团围攻战死的穆武,居然意外的重生到了上古世纪的东大路,成为一名哈里兰少年。历史滚滚前进的浪潮中,忽然出现一条不属于这里的鱼儿,是否会改变历史的走向?
  • 小农民的奋斗生涯

    小农民的奋斗生涯

    小说以留守少年刘宇的成长历程将丰富的农村生活展现出来,以及小农民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