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2100000026

第26章 盘根错节(2)

老新郎倌冯国璋这边自然也不敢怠慢,亲率军署人员过长江到下关迎亲。周小姐下轿时,军舰上鸣响了二十一响礼炮致敬,规格相当于总统级别的待遇。周小姐一行的汽车驶进公馆,沿途军乐队吹吹打打,更是点缀了喜庆气氛。次日举行婚礼仪式,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远道而来的政界要人不计其数,社会各界嘉宾高朋满座。冯国璋穿起上将礼服,佩戴勋位勋章,虽说有点老迈,不过却也还威风。

这虽然又是一桩政治婚姻,但是冯将军和周小姐婚后的生活还算幸福。蜜月刚过完,冯国璋便陪周小姐去视察江苏女校。此后冯国璋有意让周砥参加与教育相关的社交活动,周砥曾担任过江苏教育会会长。

周砥在南京的几年间,热心参加一些扶助教育的社会募捐,尤其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有人说周砥是袁世凯安插在冯国璋身边的女特务,这实在有点冤枉老袁。据《冯国璋年谱》载,1914年5月4日,周砥偕江苏名绅许星璧乘火车北上,曾在北京盘桓数日。其时,周小姐结婚不到四个月,她赴京是面谢袁家夫人和姨太太的。一些作家将这件事演义成传奇小说,完全是凭空想象出了一个女间谍,与事实相去甚远。

传说中冯国璋的家产超过千万。临死之前,他在病榻前给儿子交待后事时说:“我们家的财产,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除去南京烧了570万元,张调宸这小子侵吞了300万元,王克敏这小子骗去了40万元,此外都与账上相符,你要好好保管。”账上资金有多少?据帮助冯家清理遗产的“北洋之龙”王士珍宣布:总计达到二千三百多万。

冯国璋爱财是有名的,段祺瑞称他有“钱癖”。这个农民出身的人,喜欢钱的方式有点离谱。人在官场,心系商海,即使当上了民国代总统,也还要在资本市场上博弈一把。他自己开有银行、钱庄,又在周学熙的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投资股票,家乡还有千亩良田。大钱赚饱了,小钱也不放过,在北京任代总统,一眼就看上了中南海的鱼。明清两代,帝王后妃常常在中南海放生,许多鱼鳍上拴有放生标志的金银牌或铜环,几百年一直没有捕捞过。冯国璋开价十万元出卖捕捞权,这钱也流进了老冯的腰包。

民国六年(1917)四月,冯国璋在南京的府邸因为电线漏电而发生火灾,房屋财产损失惨重。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冯国璋悲痛欲绝,大呼“天灭我”,竟欲投火自焚,家属部下拼命劝慰,才将他拉出了火海。

什么叫爱财如命?这个人就是。

冯国璋与袁世凯的关系虽说有裂隙,但总体说来私谊仍然不错。

得知老袁的死讯后,冯国璋当场大放悲声,嚎啕大哭一通过后,又转为笑脸,对家人说:这是一件大喜事。事件的前后互相矛盾,正好是冯国璋内心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他是个讲感情的人,袁世凯病亡周年,他请夫人周砥赴河南祭奠。直到1919年,袁世凯的原配夫人于氏去世,冯仍派私人秘书恽宝慧和长子冯家遂前往吊唁。他和袁世凯之间的复杂关系,三言两语说不完。

北洋有虎,此虎食素

段祺瑞是袁世凯的另一个得意门生-这当然说的是天津小站练兵时期。

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20岁时,段祺瑞考入天津武备学堂,李鸿章为在军队中培养高级人才,选派了一批“苗子”出国留学,段祺瑞就跻身其中,进入德国柏林军校学习,学成归来,即被荫昌推荐给袁世凯,成为着名的北洋一虎。

袁世凯对这个留学生印象很好,关键时刻总是特别提携。初进北洋时,王士珍、冯国璋先后通过了考试,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段祺瑞虽然有才华,但是考场上临场发挥不好,考了几次也没有过关。

眼看着年轻有为的小段惴惴不安的样子,袁只好用舞弊的方式帮他一把。考试前,将考卷内容透露出来,终于让段祺瑞坐上了干部末班车,当上了第三协的协统(相当于旅长)。

袁对段的关照,其实也不止这一次。进入武备学堂的第二年,段祺瑞回乡完婚,婚礼还未办完,忽然接到一封电报:袁世凯要检阅军队,催他速回。段祺瑞打点行装正要上路,第二天又接到一封电报,是袁世凯亲自签发的,叫他先办婚姻大事,回津之事可延缓几日,随同电报来的还有老袁的一张银票,这让段祺瑞十分感动。十几天后,段祺瑞回到小站营中,袁世凯命手下大张筵席,军乐队奏乐,又特意为小段庆贺了一番,并将全部花销记在了公款消费名下。之后不久,老袁想到小段离家太远,妻儿不在身边有诸多不便,于是差人接来他的妻儿,同来的还有段祺瑞的妻弟吴光新。

袁世凯以“半子”之谊待段祺瑞,段也始终将袁视做“恩人”。

此中渊源,与段祺瑞的夫人张佩蘅关系极大。据曾在段公馆做过事的王楚卿回忆:“张夫人名叫张佩蘅,张家和袁世凯是世交。袁世凯没有闺女,就把张佩蘅认做义女。段祺瑞断弦以后,便由袁世凯主婚,把张佩蘅嫁给了段祺瑞,从此袁、段二人除了多年的袍泽关系外,无形中又成了亲戚。这和袁世凯给冯国璋撮合婚姻一样,都是他笼络部属的惯用手段。”(王楚卿:《段公馆见闻》,文史资料选辑第41辑)。这段回忆中除了说袁世凯没有闺女是个错误外,其余皆是事实。

关于张佩蘅,袁世凯的三女儿袁叔祯(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曾有说明:“她是张芾的女儿。张芾死后,仅仅留下一妻一女,家境很贫寒。我父亲看到他们这种无依无靠的情形,就把她们母女二人接到自己任上。当时,张的女儿还正在吃奶。从这以后,她们就始终住在我们家里。我父亲和我娘还把这个女儿认做自己的大女儿,后来我们也就把她叫做大姐。其后经我父亲介绍,嫁给了段祺瑞。在她过门之后,虽然她的母亲也跟了过去,但还是认我家为娘家,来往是极其密切的。她每次到了我们家,对我父亲和我娘,仍然是爸爸、娘的叫得很亲热,我们也把段祺瑞叫做姐夫。”(参见《八十三天皇帝梦》第68页)张芾字小浦,陕西泾阳人,清道光年间进士,授编修,曾任江西巡抚、广东巡抚。张芾做官的这段时间,正值太平军占据南京。在长江两岸和清廷军队以及曾国藩的湘军大打拉锯战,张芾的官当得很辛苦。

先是驻守九江,两江总督陆建瀛移至九江后,又去守瑞昌,结果九江、瑞昌相继失陷,张芾革职留任,也就是不戴官帽仍然在原来的领导岗位上做事,以观后效。后来他守护南昌城有功,官复原职。过了不久,有人参劾他截留云南、贵州的铅银自肥(其实他是给部下发了饷银),又被免官。这之后张芾在宦海中几经沉浮,一会儿当官一会儿免职,搞得他既伤心又灰心,给上司曾国藩写了个报告,要回老家去休养-实际上是害政治病,用搁挑子的方式给曾国藩施加压力。

偏偏在这个时候,大西北回民起义,回民连破数州县,直逼省城。皇帝急得直抓瞎,从官员名单中挑出了这个陕西人,令张芾督办陕西团练,会同陕西巡抚瑛棨防剿。瑛棨是个官油子,欢迎张芾的仪式上说了他一大通好话。把张捧得高,是因为想把张推到前方战场。

张芾果然中计,率领数骑慷慨赴往。到了渭南仓头镇,见到起事的回民,晓以利害,回民颇感动。其中有个头头叫任老五,看到回民军心动摇,冲出阵来,照准张芾胸前就是一刀,张芾当场倒地,大骂不绝口,遂被肢解。接着任老五等回民大开杀戒,跟随张芾前往的五十多人全部遇难。事后有人前往寻觅遗骇,仅拾到几块骨头。

张佩蘅一生都对袁世凯心怀感激之情。老袁搞洪宪帝制,段祺瑞明里不反对,暗中常玩小动作。每当张佩蘅听到段有什么对袁不利的风声,回到家里段便会受气。老婆当着客人的面骂他“没有良心”,段祺瑞也不敢反驳,赔着笑脸,低声说:“我对总统(指袁世凯)是爱莫能助呀!”

袁世凯的二女婿薛观澜曾经讲述过这么一件事:民国七年(1918),薛观澜带着老婆孩子到段公馆探亲,薛跪在地上行了个大礼,段祺瑞还礼时膝盖未着地,被夫人张佩蘅看到了,当场叫段重新还礼。段祺瑞叫薛观澜的名字,夫人又不依,非要段叫薛为二妹夫。这搞得段祺瑞很没面子。段祺瑞当面不好发作,只得暗暗向薛观澜做鬼脸,其场面庄重而又滑稽。坐下来聊天,张佩蘅仍然念念不忘袁家的好处,她对薛观澜说道:“你大姐夫没有礼貌,他是老糊涂了。我们住的这所房子,都是爸爸(指袁世凯)赏赐的。你们住在这,千万不要客气。”(薛观澜《我所知道段祺瑞的一生》)袁世凯去世以后,袁家听到一个传闻,说段祺瑞要带兵来围攻总统府,并且要杀死袁府全家,袁府之众大为惊慌。袁克定、袁克文跑到段府,要去问个究竟,段姐夫一听,鼻子都气歪了,拍着胸口保证绝无此事,叫袁氏兄弟别相信流言蜚语。为了保证袁家的安全,派夫人张佩蘅带着儿女到袁家一起守灵,让他们住在袁府,段姐夫自己也天天过来看望和照料。由于这场虚惊,袁家人心里更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但是他们对段姐夫对袁府的感情,从此再也深信不疑了。张佩蘅这门亲事,后来还有一点延伸。她嫁给段祺瑞后,生了三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袁世廉的孙子袁家朗。

再来说说段祺瑞。此人也是一个奇人,一生最大的优点是清廉,真所谓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生活上不追求奢侈,饮食以清淡为主,到了晚年信奉佛教,更是吃斋食素。穿衣服不甚讲究,平日在家里经常穿件长衫,头上戴顶瓜皮帽,谁也想象不到这是个大人物。他在任国务院总理期间,服装和车马排场还不如一个总长(部长),这在喜欢按级别享受待遇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段祺瑞一生不赌不嫖,不爱钱,不抽大烟,不包二奶,不收红包,但是有一样他特别喜欢:下围棋。出钱养了一批围棋高手。当他的棋艺顾问,有时候也陪他下棋聊天。陪老段下棋要有一套本领才行,他下棋只想赢不想输,但是输给他多了,又瞧不起你,因此陪他下棋的高手经常是输他半子左右。段祺瑞有个儿子叫段宏业,棋艺也好,却不给老爸留面子,一上阵就杀得老段落花流水,这种时候老段的鼻子又会气歪,将棋桌掀翻在地,指着小段狠狠地骂:“你这个小子什么都不懂,就会胡下棋!”

老段这是气愤之余说的话,也还符合实情。虽说他对长子段宏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段公子不争气,是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段公子曾在陆军部执法处挂名当了个提调,可是他并不好好当差,上班不是旷工就是迟到,天天泡在外头喝花酒。段公子本来有妻室家眷,却是“老婆基本不用”,娶的小老婆都是从妓院里接出来的,而且三天两头退货,搞得妓院老板怨声载道,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段祺瑞是个清流派,严格要求自己,也爱严格要求别人,这样的行为理解就好,不理解就会被认为是苛刻。事实上说段刚愎自用的人确实不少,他和一些同僚的关系也很不融洽。段身上有强烈的排他性,先后排挤出了唐绍仪、黎元洪、冯国璋,和他共事的人最后结果往往是反目,闹得不欢而散。

袁世凯称帝,是导致袁身败名裂的最直接的原因。这件事对他是致命一击,此后他的精神垮了,身体也垮了。病榻上的袁世凯依稀看到,在那些众叛亲离的人群中,也有他极为依赖的段祺瑞的身影,这是尤其让人感伤的。

据薛观澜分析,段祺瑞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原因有三:

砖塔胡同附近的三道栅栏胡同某号。这儿也是清代妓院的集中区一、段祺瑞与冯国璋皆以袁之继承人自命,帝制若成,彼等将永无继位之望,且黎元洪封亲王,龙济光封郡王,段仅获公爵,而生异心;二、段与袁克定关系不好,担心克定继位后会对自己不利,这是段反对帝制的主要原因;三、段虽为陆军总长,军权实在袁手。段怏怏不得志,而其副手徐树铮野心勃勃,最为袁世凯嫉恨。袁设模范团以训练将校,凡各镇将校官,悉由老袁亲自任命,段无用人之权,很不满意。他曾向老袁请示,要求自营长以下的官,由陆军总部直接任命。老袁召见段姐夫:“芝泉,你脸上气色不好,休养一时吧。”段姐夫退出,即请长假休养去了。这无疑使段姐夫对“岳父”袁世凯多了一层隔膜。

纵观段祺瑞生平,其最景仰者袁世凯,最信任者徐树铮,最深畏者夫人张佩蘅。此人后期虽说反对帝制,但一生与老袁关系密切,一举一动,无不模仿袁氏,甚至平日在家所戴方顶小黑帽,也同老袁的帽子一个样。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袁氏继承人自居,但是北洋旧属并不买他的账,尤其冯国璋,后来成为他在政坛中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尽管如此,袁世凯与段祺瑞还是有许多不同。

比如在用人之道上,段祺瑞喜欢上一个人,往往就什么事都要交给这个人办,甚至到离不开这个人的地步,在徐树铮问题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袁世凯则不同,袁是因事而用人,好钢用在刀刃上,把该用的人才用到最需要、最合适的地方。辛亥时对付清室,袁世凯用胡维德、赵秉钧、梁士诒;与南方革命军议和,用唐绍仪、汪精卫;欲联络黎元洪,用张国淦、夏寿康;二次革命癸丑之役,用二段(段祺瑞、段芝贵);对日本二十一条之交涉,全部权利交给了善外交的曹汝霖;搞洪宪帝制,用杨度;想要操纵政党,用黎元洪、汤化龙;在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重用王士珍;建立模范团,用陈光远;对英国交涉,委托蔡廷干结纳朱尔典;为疏通美国总统威尔逊,竟重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顾维钧。总而言之,袁世凯所用之人,个个都是某个领域的突出人才,不能不说其驾驭有术。相比之下,段祺瑞只用自己信得过的人,则相形见绌。

在性格上,袁与段二人,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薛观澜是袁世凯的女婿,又是段祺瑞的连襟,对他们的观察分析细致入微,颇为中肯。

袁与段二人性格上的相同之处:

一、皆志在掌握北洋军,欲以军事势力为政治资本。

二、袁以政治手腕谋南北统一。段之政治手腕不够,故主张武力统一,换句话说,他们对革命军皆无信心。

三、对于议会政治,二人均深恶痛绝。

四、对于国家经济皆无良策,只知借款度日。

五、二人态度肃穆,令人起敬。唯段氏威仪虽胜过黎元洪、徐曹汝霖世昌却逊于袁世凯。段喜用四字成语,有学究气。袁则要言不繁,言必中肯。论中文根底,袁胜于段。

他们性格上的不同之处:

一、袁素来主张总统制,以美国为蓝本;段则一生迷信责任内阁制,以法国为榜样,故薄总统而不为。

二、段对清皇室不甚买账;袁在任内则将清皇室优待费如数拨给,每年四百万元,清室借此得以维持十数年。

三、袁最不喜欢派别之争,用人较广泛;段则多用同乡,有派别观念,北洋系遂无团结的可能。

四、袁的脑筋较段为新。袁喜西法,重用留学生,平时注意人才,每逢接见宾客,动辄先查履历;段则一切马虎,没有人才观念。

五、段亲日;袁骨子里反日。但是袁世凯有两个国际友人,一为英国大使朱尔典,一为日本大使林权助,二人事袁如“长兄”,由此可见袁世凯政治手段灵活。

同类推荐
  • 曹雪芹

    曹雪芹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旧时的盛宴

    旧时的盛宴

    《旧时的盛宴》名副其实的民国腕儿写民国范儿。民国人,不管是为官的,为学者的,还是普通人,即便是小商小贩都有敦厚相、坦然样儿;家庭、婚恋、玩乐、衣装,在最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种又闲适又讲究的范儿。梁实秋的饮酒、喝茶\吃烧饼加油条,吴文藻的求婚,徐志摩的情书,石评梅的殉情,无不说明了民国人的爽利、真性情,以及讲究生活的风尚。《旧时的盛宴》通过名家之笔,构造一席生动、丰富、富有感染力的民国盛宴。
  • 永恒的青春

    永恒的青春

    黄勇是空军部队一名普通的战士党员,为抢救一名不幸溺水的地方大学生献出了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全书编为阳光英雄赞、黄勇故事两部分。
  •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历史转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最重大的事情。这一伟大历史转折从最初的酝酿、尝试到最终的实现、完成,经过了将近八年曲折复杂的历程。本书从邓小平带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切入,以历史转折的前奏、准备、完成为序,对一系列重大国史、党史问题包括1975年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农村和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十二大召开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析,突出叙述了邓小平在伟大历史转折中所起的作用。
  •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本书以传记的方式,以史玉柱的各个方面入手,由梦想、人生、方向、创业、投资、成败、个性、高度、团队、人才十个角度入手,题目涉及当代社会人们最容易出现困惑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史玉柱的选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以期令读者得以从这种传奇商人的经历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些经验、建议。
热门推荐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张海君主编的《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集聚的几十个爱国小故事,旨在让大家重温不同时期的爱国事迹的同时,也希望让爱国情怀再一次回归到我们现代人的心中。
  • 诸天仙侠从绣春刀开始

    诸天仙侠从绣春刀开始

    一场意外,穿越到了诸天仙侠的世界。在川西崇山峻岭之中,有座山名叫蜀山,山上有个仙剑派,掌门是徐长卿,山中有两条修行千年的妖蛇,一白一青,正欲前往钱塘西湖报恩。在关中地区的七侠镇里有家同福客栈,客栈的女掌柜姓佟,不远处住着个从临海地区来的茅山道士,还领着两三个徒弟。江浙地区有个姓宁的书生,他有个鬼妻叫聂小倩;大理寺寺丞狄仁杰带着手下元芳在追查“黑石”杀手组织的线索,恰好路过此地。成为了绣春刀三兄弟中的一员,已然卷入了赵公公的阴谋之中,情势危急...
  • TFBOYS之初心凯动

    TFBOYS之初心凯动

    PS:第一部已完结,第二部《我的专宠萌妻》在本书继续连载中,切勿上升至真人,谢谢支持!续写我们未画上句点的故事,陪你走完的这段荒唐的青春。嘘,别说话,你看到了吗?我们的未来在发酵。在这个夏天,让我们带着初心一起凯(开)吧~
  • 未知迷想象

    未知迷想象

    陆鸢爱上过很多人,做错过很多事,但她觉得自己爱上李烟琴是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
  • 网游之天晨

    网游之天晨

    重生归来之后,年仅18岁的林晨为了和她再一次相见,他再一次重回联域
  • 玄幻恋爱史:穿越之99次元

    玄幻恋爱史:穿越之99次元

    现代废柴棠筱瞳意外进了一本名叫“99次元世界”的书里,为了逃离原本女主人公的命运,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
  • 做偶像和修真哪个难

    做偶像和修真哪个难

    我的名字叫柴烈火,最讨厌的成语是干柴烈火。今天我才知道我不是什么普通的男子高中生,因为我昨天已经高中毕业了,顺带一提,我也突然被钦定为苍穹联盟的唯一继承人,霸道总裁的生活呼之欲来。问题是老祖宗有一条规矩,从古到今苍穹联盟的总帅必须是个修真者,实在做不到的话,至少也要是个魔法少女。然而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修真这种设定,所谓的规矩根本就是祖宗中二病发一拍脑袋想出来的,结果每一代的继承人都没法掌握苍穹联盟的大权。更要命的是大学加入的修真社由于成员不足正处于解散边缘。那么……听说现在做偶像能拯救一切,就先从避免社团解散开始吧。
  • TFBOYS之风云天下

    TFBOYS之风云天下

    异世大陆,他们苦苦寻找回去的道路。到最后的一瞬,他们,到底回,还是不回。在这条路口徘徊的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到底是真是假……
  • 青少年健康成长6商树

    青少年健康成长6商树

    编者把影响人生发展的心病、德商、智商、情商和财商的理念生动地比喻成六商树,通过古今中外名人典故、案例或寓言故事,让青少年认识到现代社会环境下如何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开发智力水平;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逆境如何承受压力、失败和挫折;如何理财、提高收益等。
  • 他眼中的云彩

    他眼中的云彩

    在生活中,我们都在不自觉地接受着不同的信息,筛选好坏就成了关键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受洗脑,该如何选择就成了问题,一封信,一个女孩,一条狗,一个神秘人,就是解开迷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