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2100000025

第25章 盘根错节(1)

扯不断的红丝线

在袁世凯的一生中,有个人的命运始终和他绑在一起,这个人就是徐世昌。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河南汲县人。此公的一大特点是耐得住寂寞。考中进士后,徐世昌在翰林院任编修,这是个不起眼的七品官,俸银甚少,生活清苦,远不如外放当个知府之类的州官来得实在。也有同僚暗中教他招数:为官之道要舍得投资,拿点银子去疏通上司,弄个办学差、试官的肥差,去外省捞它一把,回报大大高于投资。徐世昌摇了摇头,依然慢条斯理踱着八字步去翰林院。他心里清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机会总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提供的。

板凳坐得十年冷,到了第十年,机会终于来叩门了。袁世凯在小站办新建陆军,请他这个老搭档出任军务营务总办,相当于总参谋长兼秘书长,实际上是袁的内当家。徐世倡欣然赴任,总揽内务文案并参与机密,成为袁老四的核心智囊。

辛亥革命初起,徐世昌在京城联合奕匡、那桐等一帮满清权贵积极运动,请出了洹上村的“隐士”袁世凯出山,立下大功。哪知袁老四登上大总统宝座后,徐世昌却激流勇退,跑到青岛暂避风头。这个清朝遗民心头有难言之隐:半生受清廷厚恩,却帮袁老四挖了大清的墙脚,如果再去做民国的官,脸面上也太挂不住了。先找个世外桃源,休养生息,过渡一下,方才显得不着痕迹。徐世昌当官当得实在精,怪不得他得了个绰号叫“水晶狐狸”。

徐世昌在青岛当寓公,原本就是做做样子,经不住袁老四一请两请又三请,徐世昌终于动身了。据说启程赴京前,其弟徐世光对他有一番肺腑之言:“大哥你竟忘了皇恩浩荡?议和之际,你曲从袁谋,已为人所议。今再为袁效力,将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徐世昌叹了一口气,小弟毕竟年轻,中国官场的政治他还不懂,自古以来都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英雄要有用武之地,还非得掌权不可。民国四年(1915)五月,徐世昌正式出山,任北洋政府国务卿,时人呼之“徐相国”。

袁世凯称帝,连徐世昌这位老朋友也不买账,袁、徐携手共进的局面难再。徐世昌曾在日记中大发感慨:“人各有志,志在仙佛之乡者多,则国弱;志在圣贤之人多,则国治;志在帝王之人多,则国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袁老四搞洪宪帝制的不满。

民国七年(1918),64岁的徐世昌被新国会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向全国通电,表示辞让不就,众人挽留,遂决定任职。徐世昌当总统,只是块金字招牌,一切实权都在段祺瑞的“安福系”手上。他也乐得清闲自在,充分享受傀儡总统的好处与实惠。徐世昌内心一直有浓郁的“大清情结”,即使当了民国的大总统,仍然念念不忘清朝的官衔。和他同为清末太傅的世续死后,皇室追赠“太师”。周馥死时,小朝廷也破格追赠他“太师”。徐大总统羡慕不已,央人向清皇室表示,希望生前能得到“太师”的封号。梁鼎芬、陈宝琛等晚清忠臣听了,对他这种熊掌和鱼都想兼得的做法大为鄙夷:“既为清室臣,又为民国职,怎么可以?”

徐世昌一生在政坛上混得热闹,家庭生活却有点冷清,娶了六个老婆,奇怪的是没生下一个儿子。只有二姨太石孺人生了两个女儿:

长女徐绪明,次女徐绪根。袁世凯在世时,袁、徐两家曾有婚约:

袁家十子克坚娶徐家次女绪根。按说这也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袁、徐大半生的政治联盟,需要儿女用婚姻再加一个砝码。可是老徐不知从哪里听来了一个消息,说十公子袁克坚品行不端,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攻读政治经济学期间不好好读书,追求哈佛大学校长的女儿。据说还翻过美国闺女的院墙,被校长逮了个正着,给予他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事传来传去,传到徐世昌耳朵里,已经是一桩严重失实的“桃色”事件。

袁克坚听说徐世昌要退婚,去找未来的老岳父说理,谁知老徐根本不见这个女婿,让仆人将他拦在门外。好不容易见了面,徐世昌叹口气佯装为难:

“如今时代变了,这事我也做不了主,女儿追求自由恋爱,她要嫁给中央银行的许大纯。”袁克坚去问徐绪根,徐小姐低着头默默流泪,什么话也不肯说。

经历了退婚风波,袁克坚的情绪十分低落,对父亲在官场里的那些人际关系也看淡了。当时有不少同情袁家的北洋旧属,大骂徐世昌是不搽粉的活曹操,这让袁克坚感到了一丝温暖。后又有热心人给袁克坚介绍对象,女方是陆建章的女儿-仍然没有脱离北洋系的范围。

陆建章(?~1918),字朗斋,安徽蒙城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哨官、帮带等职。民国二年(1913)任军法执法处处长,杀人如麻,因此人们送他“陆屠夫”的称号。这个人在杀人前,一般会表现得特别温文尔雅,派部下送来一张请柬,约请在某家酒楼共进晚餐。一番觥筹交错后,送客时背后打一黑枪,“客人”应声倒地,至死也不知道毙命的原因。时人将他送的请柬称做“阎王票子”。

“陆屠夫”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经常用来对付“客人”的那套办法,会被人照搬了来对付他。这个人叫徐树铮(1880~1925),字又铮,江苏萧县人,秀才出身,是段祺瑞的“小扇子军师”,幕后的“鹅毛扇”摇得滴水不漏,深为“段歪鼻子”赏识(段祺瑞一生气,鼻子就气歪了,故有此绰号)。他被认为是段祺瑞的灵魂,在老段手下担任过政府秘书长,权势熏天。据北洋政府财政次长李思浩回忆,那天徐树铮请奉系军阀杨宇霆在天津吃饭,正巧陆建章中途来访。杨宇霆对徐树铮说,此人很是讨厌,怎么他还活在世上?徐树铮一笑,英雄所见略同,我看这个人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陆建章被卫兵带到后花园时,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转过身问了一句:“又铮要杀我?”徐树铮脸上露出了一丝奇怪的笑容。杀了陆建章后,徐树铮给段祺瑞打了个电话。老段一听“陆屠夫”被杀后大惊失色,连连跺脚说道:“这个又铮,这个又铮,真是……”下边的话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等段祺瑞赶到,徐树铮编造了一个陆建章通敌、勾结土匪、煽惑军队、企图叛乱的通告,让老段签字发布。通告中写道:“陆建章身为军官,竟敢到处煽惑军队,勾结土匪,按照惩治盗匪条例,均应立即正法。现既拿获枪决,着即褫夺军职勋位勋章,以昭法典。”

通告上的官样文章,与事实真相相去甚远,徐树铮对杨宇霆说“看不顺眼”那句话,其实也是顺水推舟,是为杀陆临时找的一个托辞。

陆屠夫杀人无数,确实该死,但是陆建章这次到天津是来讲和的。当时段祺瑞的皖系与冯国璋的直系、张作霖的奉系之间矛盾非常尖锐,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几方都坐在火药桶上,陆建章认为他有能力说服老段不动武。“屠夫”要扮演一回和平天使的角色,却因此而搭上了性命。在徐树铮看来,此时正是帮助老段用武力统一全国的大好时机,岂容“陆屠夫”鼓捣三寸不烂之舌,把老段拉到主和的阵营中去?徐杀陆,是要断了老段的退路。其实,对小扇子军师的这番良苦用心,老段也是心知肚明,加之他过于偏袒手下这名爱将,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

徐树铮杀陆建章,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因为他们两家的私人关系并不一般。徐树铮和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是同班同学,陆承武的太太和徐树铮的太太也是同学,相互间走动得十分密切,经常在一起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为了政治利益,再亲密的关系也要下毒手,使人感到不寒而栗。

徐树铮为了他的政治得罪了陆家,陆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民国十四年(1925),陆建章的内侄女婿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与陆建章之子陆承武秘谋暗杀徐树铮。段祺瑞听到风声,告诉徐树铮不要来京,小扇子军师不以为然,进京第三天就被杀害。段祺瑞闻讯后失声痛哭,亲笔撰写《故远威上将军徐君神道碑》,并在段氏祠堂里供奉了徐树铮的灵位。

陆建章之死,死得不是时候;徐树铮之死,死得也不是时候。其时正是蒙古闹独立,徐树铮奉命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军总司令,率领边防军进发库伦,将长期谋反叛乱的王爷叛臣一网打尽,使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重新回到了民国政府手中。在这样的时候,冯玉祥杀了有“爱国将领”美称的徐树铮,的确是件让人欷歔不已的事情。

徐树铮死后,徐世昌送的一幅挽联是:

“道路传闻遭兵劫,每谓时艰惜将才。”有意思的是,当年陆建章死时,“水晶狐狸”徐世昌送的也是同样一幅挽联。真实的历史,确实比小说更有趣。

原来是“吞日的天狗”

北洋三杰中,冯国璋被称做“狗”。冯国璋(1859~1919),字华甫,河北河间人,家庭出身没什么背景。在堂叔冯甘棠资助下,到保定莲池书院读过两年书,家里穷,实在读不起了,这个贫困生只得辍学,去天津报名当兵,投靠到淮军将领聂士成部下。毕竟读了两年书,见识比起一般穷当兵的又有所不同,为人又比较朴素,经常帮不识字的士兵写封家书,为伙食房记点账目。大家都觉得这人不错,很快也得到聂士成的赏识,延揽为幕僚,做点抄抄写写的文案工作,并给他报了个候补知县的虚衔。不久天津创办北洋武备学堂,聂将军推荐他成为第一期步兵学员,进入袁世凯的视野,从此平步青云。

辛亥革命枪声响起,冯国璋的心理状态有点矛盾。一方面想报效朝廷,迅速开赴武昌前线打革命军;另一方面对清廷开缺袁世凯有意见,不大服从陆军大臣荫昌的指挥。等到清廷明确表态,让袁世凯重新出山掌管指挥大权,他才收起磨洋工的念头,犹如饿狗扑食,指挥麾下的李纯、王占元、陈光远部对革命军轮番进攻。双方激战正酣,冯国璋见革命西北军代总司令宋哲元(1885~1940),山东乐陵人。冯玉祥系大将军借助街道民房拼死抵抗,就下令放火烧掉那些商店和民房,让革命军无处藏身。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方圆三十里的繁华商埠成了一片废墟,冯国璋却凭借这一把火,被清廷封为二等男爵。

意气风发的冯国璋,正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武汉三镇,忽然接到袁世凯的密令,叫他暂时按兵不动。冯国璋感到莫名其妙,对老袁开始起了戒心。据说,冯国璋曾经亲自跑到京城,找到隆裕太后,请求拨饷银四百万两,当场夸下海口,有了这笔饷银保证能够平息“叛乱”。隆裕太后是小女人心眼,担心自己的银子又被人骗走了,只答应给他三个月的军饷。袁世凯听说了这件事,心里很不高兴,立马做了个决定,撤换掉这只“北洋之狗”,改派“北洋之虎”段祺瑞上阵。

追溯起来,袁、冯之间的裂隙就是起于此时。从这以后,冯国璋表面上还是很给袁老爷子面子,但是背地里不免唠唠叨叨,经常和老袁闹点小别扭。最为着名的例子是袁世凯称帝期间,冯国璋公开反对。冯国璋想,即使中国要有人当皇帝,也轮不到你老袁,那把龙椅归清幼帝溥仪坐哩!他曾亲赴北京,问袁世凯是否有“帝制自为”

的想法,袁世凯的回答干脆利落:“华甫,你我都是自家人,我的心事不妨向你说明,历史上奠基之帝王年皆不过五十。我已是近六十的人,精力也大不如前。再说你看袁家,老大是个跛子,老二整天想做名士,我就算当皇帝,连个继承人都没有,只能招祸,百害而无一益,我怎么会做那种傻事?何况帝王家庭从无好结果,我要为子孙着想,绝不能贻害他们。”

袁世凯确实很会演戏,说到情深处眼眶也红了:“我已经托人在英国买了房子。他们硬要逼我当皇帝,就去英国做寓公,也该享受一下幸福的晚年了。”冯国璋见老袁如此信誓旦旦,也信以为真,走出袁府就当起了老袁的免费宣传员,到处向人解释:绝无袁世凯称帝之事。冯国璋根本不知道,等他前脚刚跨出袁府的门槛,袁世凯便把房门一摔,嘴里愤愤不平地咕嘟道:“冯华甫岂有此理!冯华甫岂有此理!”

冯国璋“离心离德”,不和老袁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老袁肚子里怨气冲天,表面上还真拿他没办法。思前想后,总算想出了一条“美人计”。

冯国璋的正室妻子名叫吴凤,是未发迹时娶的“糟糠之妻”,生有三子一女,夫妻俩感情不错。宣统二年(1910),吴凤在保定病逝,此时冯国璋已年过50,暂时没有考虑续弦之事。到了民国元年(1912),清皇室退位,民国建立,冯国璋的仗也打完了。回京述职期间,他想到了娶个夫人。袁家五姨太杨氏最先知道了这件事,回家给老袁吹枕边风,当花边新闻说给袁世凯听。老袁略作沉吟,问道:“你看周老师如何?”

袁世凯说的“周老师”名叫周砥,字道如,祖籍安徽合肥,生于江苏宜兴,在袁家当家庭教师。此女也是名门之后,祖父是淮军将领周盛传。冯国璋早年当兵习武,最初投奔的正是周盛传,依稀听说过这个知书识礼的将门千金。如此说来,老袁要将周小姐介绍给冯国璋,还是有点缘分的。

周砥原来是天津女子师范的女学生,在校勤奋异常,为晚清女才子吕碧城看重。毕业后原想进身教育界,恰巧袁世凯正要请一个女教师,解决家中几个姨太太的教育问题,听说有个品学兼优的高才生,格外重视,特地派长子袁克定上门去请。周砥果然是个优秀女教师,不仅学识渊博,品行端正,而且态度娴淑,颇有大家闺秀风范,和袁家几个姨太太、大小姐关系相处得很好。袁世凯罢官被黜,回到洹上村当“隐士”,周砥经不住众多女眷怂恿,也随同归隐,其实袁家早已把她当做一家人了。

周小姐在袁家生活多年,只有一件事不如意,年龄已是30开外,依然待字闺中,眼看着成了昨日黄花。袁世凯也曾想过替她物色佳婿,无奈他手下的北洋文武一个个都是妻妾成群,让周小姐去做姨太太,等于是逼她跳江。周小姐自己的态度呢,年轻时有人提到婚嫁之事,她压根不为所动。等到年龄渐大,有人再提到这事,她干脆一口回绝,说自己这辈子不嫁人了。

嘴里说得挺硬,心里却经常发虚,闻知老袁要将她许配给冯国璋的消息,心思便有几分活了。她自己不好出面,就叫弟媳周太太帮助张罗,加上袁府姨太太们热心撮合,冯国璋那边很快回了话,不仅满口同意,而且还将北上“亲迎”。

这一场轰动南京的文明婚礼果然办得隆重热烈,盛况空前。袁世凯不仅派袁克定和三姨太做送亲的傧相,还委托江苏民政局长韩国均代表自己为证婚人,并将袁府中一名能干的保姆送给周小姐做陪嫁老妈子,与周家姻族至亲一起护送周小姐到南京。袁府家眷和大小姐们听说周老师要出嫁,有的送首饰,有的送珠宝,有的送绸缎。

老袁本人也送了奁资五万元作为新婚贺礼。袁家贺礼连同周家陪嫁物品,金银首饰、珠宝玉器等足足有一百二十余担之多,让一生爱财的冯国璋笑得嘴巴合不上。

同类推荐
  • 和珅:帝王心腹

    和珅:帝王心腹

    老帝王的心腹,就是新帝王的心腹大患!翻开本书,了解寄生于权力的人,在权力转换中瞬间覆灭的必然法则。表面上权势熏天,实际上危如累卵。不断玩弄权术最终被权力吞噬,一部写透权力运行法则的和珅全传。
  •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本书选取了七个伟大朝代最后一个亡国君王的故事,品读这些君王在面临着国家衰败的局面时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让当今的人们从中得到历史的教训。胡亥、王莽、刘禅、杨广、李煜、妥欢贴睦尔、朱由检,他们都曾经亲手将一个伟大的帝国葬送,品读这些灭国之君的传奇,聆听那些帝国崩溃前的故事。
  •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有逃亡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他也坚信“灵魂不灭”。
  • 女侠谁知寇白门:寇白门

    女侠谁知寇白门:寇白门

    寇白门的一生,是四段情感的萌生和覆灭的过程。本书也便从此入手,描摹出了那四段“难以释怀”。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热门推荐
  • 冷王冰后:地狱来的天使王妃

    冷王冰后:地狱来的天使王妃

    她本是灭妖族的后裔,有着强大的魔力,但是家人被妖族的人杀害,只剩下了自己和妹妹,从此自开朗变得冰冷了。她创造了强大的黑色势力,和一家著名的跨国企业,有预言家曾经预言说她会在17岁时遇到一件大事,没想到竟是穿越!
  • 超神学院之秩序

    超神学院之秩序

    既然穿越来了超神学院的宇宙,三万年前的旧天使文明。艾文也不想碌碌无名的过上一生,看着剧情的发展却什么都不做。他准备做一点有趣且有益的事情。所以,第一步,杀了苏玛丽!
  • 脱稿口才秀:当众精彩讲话的艺术  

    脱稿口才秀:当众精彩讲话的艺术  

    本书为学习者提供了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素质、打造独特的讲话气质、控制讲话的语调语速的方法策略;为那些不会脱稿讲话的人提供了实现让讲话言之有物、打造脱稿讲话的龙头凤尾、构建讲话的完美逻辑的渠道和谋略;与此同时,为了让脱稿讲话形象生动,能吸引人,本书还教给讲话者与听众情感共鸣、实现讲话的抑扬顿挫、与听众互动并激活现场气氛的技巧和方法。
  • 右剑左执

    右剑左执

    远古之时,涿鹿之后,神族飞升,魔族败退,神州大地交由人族接管,千百年来,一片祥和。随着妖、鬼相应崛起,从此杀戮不休。妖鬼之乱后,妖鬼皆被世人所恶,从此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三界修仙学院

    三界修仙学院

    鸿羽18岁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人。。。好吧,现在也认为。因为周围一直有奇怪的事发生所以她从小就养成了面瘫的良好(?)习惯。但是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鸿羽坚决不承认真的有妖魔鬼怪这种东西。说好的建国以后不许成精呢!众人:但是我们是在国外成精的。
  • 异常魔兽见闻录

    异常魔兽见闻录

    巴罗夫家族,一个阿拉索血统的庞大家族,富有而神秘。北至布瑞尔,西至南海镇,南至塔伦米尔,东至凯尔达隆都是他们的封地。重生在这样的家族,卡洛斯快乐而幸福。春天在凯尔达隆湖心堡享受女仆队三千的服侍。夏天在塔伦米尔的苹果园消夏避暑。秋天在布瑞尔的枫林赏红叶飞舞。冬天在南海镇享用鳕鱼盛宴。无论有什么需求只要摇摇巴罗夫的管家铃就能得到满足。这样的生活能过一辈子才不枉来艾泽拉斯走一遭嘛!如果不是玩过WOW,我TMD差点就信了。
  • 末世生存之虫灾

    末世生存之虫灾

    空间+励志+异种 1对1温情文 假如末世真的来了,会是怎么样的?天崩地裂的天灾!和异种争夺地球的生存权!人性的挣扎!亲情的义无反顾!热血的民族大义!人类虽然渺小,可是很强韧!人类虽然自私,可是也有血性!秦佩是幸运的,凭着宝贵的空间带着家人和热血的华夏子弟在大灾之后的土地上建家园,战大虫!誓死捍卫家园,保卫亲人!
  • 樱花色恋季

    樱花色恋季

    很庆幸,在这个懵懂的青春与你相遇相知到相爱,男孩没有爱过,女孩没有恋过,他们都在尝试着用自己的爱去理解,去相爱……很庆幸,这个青春有你,还有你们……
  • 情非得已

    情非得已

    [花雨授权]她不想和他有所牵连,但是第一次见面她就指认了他,这下梁子结大了,什么同桌公约,什么违反校纪,都被她摊上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女生,明明怕得要死,却偏偏做危险的事,原来只是逗逗她,可是心竟陷了下去……
  • 快穿之曾以为我比宿主更大佬

    快穿之曾以为我比宿主更大佬

    纵横统界十数年,谁曾想遇到一个变态宿主,一秒变成小可怜。一直试图翻身做主,找回大佬尊严。后来,“宿主,你们一家子都是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