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09600000012

第12章 春秋列国风云变幻,战国七雄走向统一(6)

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行这个新办法,首先要打通他那老叔叔的思想。于是,他亲自上门找公子成,跟公子成反复地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他说:“我国东与齐国、中山国接壤,西面有楼烦、秦国、韩国等劲敌,但我们却没有勇敢善战的强大军队,这怎么能守卫国土呢?在国家生死危亡时刻,叔父却只是为了因循守旧于中原旧俗,而违背先王遗志,忘记了中山国侵我国土,虏我人民,决引河水,围灌我都城的奇耻大辱,难道这是您应该做的吗?”公了成听罢之后,立即叩头谢罪,惭愧地说:“臣愚笨得很,不明白大王的如此用心,竟敢妄称世俗见闻,实在有罪。如今大王要继承先王遗志来富国强兵,臣一定遵命而行。”接着,他又叩头谢罪,表示悔改之意。赵武灵王立刻赐给他一身胡服。次日,公子成便身着胡服前去早朝。

于此,赵武灵王正式向全国颁发诏谕,命令百姓穿起胡服,学习骑马射箭。在赵武灵王亲自大力倡导之下,赵国上下出现了穿胡服、练骑兵的热潮。一年后,大规模的骑兵军阵已经训练完成,赵武灵王亲统大军南征北战,到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山国、林胡、楼烦被一一收服。仅数年时间,赵国的疆域北边扩大到河北省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托县一带地区。西边“胡服骑射”是赵国一次成功的社会变革,对于赵国的发展起过很大作用。这个典故还告诉人们不要故步自封,应学习他人的长处,勇于改革。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促使各个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他是大同地区最早传播中原文明的拓荒者,是移风易俗的典范,是改革家的先驱,是开明的君主,对推动历史进步,促讲民族文化交流有着卓越的贡献。

直抵云中、九原。从此,赵国北方安定无事,道路畅通无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赵国开始强盛,并且跃入“燕、赵、韩、魏、齐、楚、秦”七大强国之内,敢与强大的秦国抗衡。赵武灵王逝世之后,埋葬在代地沙丘。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故将此地改称灵丘。至今灵丘城东南,尚存赵武灵王墓。

35、屈原爱国沉江

屈原名平,字原,是楚王的同姓贵族。因为祖先封在“屈”这个地方,所以就以屈为姓氏。屈原年轻的时候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官至左徒,是君王身边的高参。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后来,在他的努力下,楚、齐、燕、赵、韩、魏六国的君主在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一带),结成联盟,并一致推举楚怀王为联盟的领袖。联盟的力量,有效抑制住了秦国的扩张势头,也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屈原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屈原也因此成为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

但上官大夫靳尚、公子子兰等人因嫉妒屈原的才能,就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进谗言,说屈原居功自傲,还一直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于是,楚怀王一怒之下就疏远了屈原,免了他的左徒官职,转任为三闾(lǘ)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食物,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秦国国君听说屈原在楚国失宠的消息,赶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对策。二人商议后,策划拆散六国的联盟。秦王给张仪准备了大量金银珠宝,让他前去楚国贿赂大臣。张仪入楚后,用重金贿赂佞臣靳尚、公子子兰和怀王的宠妃郑袖等人,在他们的帮助下,赢得了楚怀王的信任。于是,就有了六百里变六里的弥天大谎。楚怀王一怒之下,大举发兵攻秦,却连连失败,陷入困境。

自此之后,楚国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三闾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像豺狼一样强暴,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可是公子子兰却一个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因为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子兰的话,前去赴会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人。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了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多久就死在了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起任何作用,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别人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了湘南。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异常气愤。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mì)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一位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屈原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被放逐。”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命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刚洗过头发的人总要把帽子上的灰尘弹一弹,刚刚洗过澡的人总是喜欢掸(dǎn)掸衣上的尘土。既然如此,人又怎么能以自己的洁白之躯去蒙受世俗的玷(diàn)污呢?我宁愿跳江,葬身鱼腹,也不愿让自己高洁的品德去蒙受世俗的污染。”

相传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听到消息,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子。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老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着船用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端午节据说就是这样来的。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人认为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

36、 将相和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大将去攻打齐国,打败齐国后,被任命做了上卿,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蔺(lìn)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miào)贤的门客。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珍藏的一块“和氏璧”,希望赵惠文王答应。而蔺相如有胆有识,以计智屈秦王,从而完璧归赵。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又约赵王在渑(miǎn)池相会。宴会上,秦王凌辱赵王,蔺相如不惜“血溅五步”,反击秦王的无礼,维护蔺相如完璧归赵了赵国的尊严。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出生入死,遍体鳞伤,为赵国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不过是宦官手下的一个门客,凭着两片嘴皮子就官居上卿,倒爬到我头上来了。让我感到羞耻!”几个陪饮的朝臣妒忌蔺相如,就你一言我一语地随声附和,惹得廉颇更加愤怒,将酒杯一摔说:“蔺相如不要遇上我,我见他一次要骂他一次!”

这句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为息事宁人,就装病不去上朝,避免同廉颇相遇。如需出门,先让人看看,有无廉颇大将军的身影,若有廉颇在,再急的事也不出去。那些好事者原以为有戏可看,想不到波澜不惊,大为扫兴,于是饭店酒肆间流言蜚(fēi)语四起,说上卿躲着将军走,不是鼠辈也是懦夫!蔺相如依然我行我素,然而,他手下一班人的脸面却有些挂不住了。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真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反倒怕了呢。我之所以避让廉将军,是因为我知道强秦不敢进攻赵国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廉将军这样勇猛善战的大将和我这样不畏强暴的文臣在。如果我们都意气用事,互相争斗,秦国正好坐收渔翁之利。到那时,深受其害的乃是我们的国家。你们想一想,是国家生死存亡事大,还是个人争高下事大呢?”门客和众随从听了这一番话,不禁都在心中暗叫惭愧,旁边的路人也无不为蔺相如的胸襟而敬佩万分。

消息传到廉颇那里,廉颇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整整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经过一整夜的思考,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按照当时的习俗,裸着上身,背着可以作鞭的荆条,在宾客的指引下到蔺相如的家门口去请罪,大声地说:“我是个卑贱的小人,不知道上卿胸怀的宽广,以至于此呀!”蔺相如闻讯大惊,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走出府来也跪倒在廉颇的面前,扔了荆条,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到廉颇的身上,然后扶起廉颇,拉着他的手将他迎入府中。围观的群众看到赵国有这般光明磊落、肝胆相照的文臣与武将,禁不住齐声为国家的福祉(zhǐ)喝起彩来。

从此,廉颇和蔺相如消除前嫌,结为同生死、共患难的刎颈之交。后世的戏剧家把蔺相如的深明大义、谦逊避让和廉颇的翻然悔悟、负荆请负荆请罪罪, 编成《将相和》的剧本,千古传唱。实际上,当时的赵国相国是平原君赵胜,蔺相如并没有当过相国,但他们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值得世人永远学习。文臣武将的同心合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在战国晚期的一段时间里,赵国成了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37、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王(hé)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就派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了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不顾大臣的反对,接受了上党。但却未向韩国增援一兵一卒,上党最终还是陷入了秦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韩国将领苦撑了两个多月,伤亡惨重,还不见赵国援军到来,只得放弃上党,率领剩余兵士与难民突围而出,向赵国转移。一直撤到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才遇到老将廉颇率领的赵国援军。此时秦军已经追赶上来。廉颇见秦军来势迅猛,不敢轻易出战,就下令筑垒挖沟,坚守不出,而且还宣布:“言出兵者,杀无赦!”秦将王见廉颇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心中十分急躁。

王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远道而来,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办呢?”

秦昭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秦昭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壮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放在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赵括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卧病在床的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得悉此事,急忙进宫拜见赵王,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时再三嘱咐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要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主意已定,哪肯更改!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纸上谈兵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次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搬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赵括本人也被乱箭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白起使诈,把赵国的降兵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上下为之震惊。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齐国之后,赵国是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强国,现在也因为赵孝成王中了反间计而遭到惨败。长平之战后,赵国境内到处是伤心欲绝的孤儿寡妇,从此国力丧尽,一蹶不振。长平之战,使秦国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由战略相持转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因此对于秦国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8、荆轲刺秦王

同类推荐
  • 智儒

    智儒

    想当隐士却被官场所困;与世无争偏招来杀生之祸;绝境中如何反击,全身而退?且看书生用现代思维PK古代智慧的故事......
  • 登陆诺曼底

    登陆诺曼底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 中国历史博览1

    中国历史博览1

    《中国历史博览1》主要分为“史前文化”、“西周的建立”、“春秋”等章节。
  • 我生活在唐朝

    我生活在唐朝

    我怕是个假的穿越者:穿越过来的日子实在太难了,对后世的想念,陌生的语言,糟糕的卫生环境,古人的仇视,世人看疯子一样的眼光,又完全记不得历史,关键还没有系统,简直是地狱难度,我觉得我快要待不下去了。这是一个对历史一知半解,诗文记不全又不会繁体字的普通人,穿越到古代求生奋斗的故事,我会尽量模拟一个普通人穿越到古代的真实生活,看看穿越唐朝的人到底会遇到些什么?生活虽然困难,但是还是要继续啊——
热门推荐
  • 聚梦馆

    聚梦馆

    这是一个可以帮人实现梦境,甚至是扭转现实的地方,但有得必有失,在这里,每实现一个梦境,客人就必须付出代价……
  • 亚马逊世界

    亚马逊世界

    野座间制药公司利用人造细胞亚马逊细胞,成功制造出了一批吃人的怪物「亚马逊」!但是因为公司的一场意外,所有的实验体亚马逊全都逃了出来,整座城市已经成了一座大型的实验场!亚马逊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莫名情妙

    莫名情妙

    拒绝车祸,拒绝重症,拒绝虐心,是因为一直坚信着“平淡”的爱情才是一种幸运。
  • 我在盛夏等你

    我在盛夏等你

    在一个普通的城市里面,一对情侣在争吵中恋爱,可是,女孩的家庭遭受重大打击,而男方富裕的家庭让女孩倍感压力,在兜兜转转几年后,他们的爱情该何去何从,是否会开花结果。
  • 夏冰樱

    夏冰樱

    一个资产过千亿的豪门大家族,是谁的闯入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枫,凌,俩位豪门公子又会怎样对待这个闯入的人!她走了,方知原来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心早已跟着她走了。盛夏的樱花树下,这个荡秋千独自许愿的女孩何以坠入凡尘。拯救,撕毁,幻灭,死寂。步步惊心,魂牵梦绕,他们又该何时何从!
  • 影使

    影使

    人有灵启智,以影乘载灵。唐玄一个无业游民,再一次意外后,却开启了灵术。瑰丽的蛮荒世界,看似平静的西方世界。却暗潮涌动!如来的秘密。千年前的秘密!静待揭秘!
  • 一剑三十年

    一剑三十年

    少时艰难坎坷,尝遍冷暖颜色。唯有梦中高朋坐,醒来却是客。忽的轻鸿滑落,替我谋求许多。别离时候难分割,互道珍重则个。此后辗转难眠,常忆轻鸿舞剑。从前只愁柴米盐,现心存高远。终得入门求学,执剑风雪之间。待到功成中天日,九天尽揽云雀。二十江湖磨练,意展宏图伟业。未尽九州生变故,阴阳两难见。醉时黄梁之上,酒醒独坐忘言。剑指明月再问天,原来并无神仙。彷徨重归故里,逍遥客不逍遥。往事不见如烟去,不再翘首望。五载风狂雨骤,如今略显安详。三十年里苦累笑,想来只是剑鞘。三十终磨一剑,一剑又三十年。此生路途遥远,敢问能否如愿?
  • 何耶揭唎婆像法

    何耶揭唎婆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无常势

    风无常势

    七星灯保命,九窍玉还魂。一位信仰科学的少年,就走上了一条一点也不科学的路。并且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