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4800000022

第22章 打开思想的门(1)

01.人生无处不选择

有一天晚上,我的先生抽着烟,在烟雾缭绕中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俩没有在一起,现在我们都会在哪里呢?

我把注意力从葵瓜子上移开,认真地想了想,回答道:不知道,但肯定我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对话进行了许久,我们一致认为因了对方,自己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精神和物质、价值观、职业发展、个性成长、内心状态、社会角色——好在那些变化都是我们各自希望看到的。

我们选择了彼此,然后使之后的生命都变得很不同。

人生无处不选择,常作为我在工作坊或讲座上的开场白。

我们正经验着的一切,都是不断选择的结果。

有时候,一个很偶然的选择,就可能产生超出人想象的连锁反应的变化。比如,当年我选择去爱我先生;比如,你选择关注自我的成长;比如此刻你选择读这本书;还比如,你选择读完之后试试它里面的练习。

八十二岁仍然在登台走秀的超模卡门·戴尔·奥利菲斯,以高贵和自信的风范,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她的孙辈网友膜拜为“女王”。

然而,卡尔的一生可用“命运多舛”来形容。不幸的童年让她渴望家庭的温暖,可是却屡屡所托非人,三次婚姻都不幸福。她曾经两次在经济上遭遇欺骗,而这两次经历都导致她一无所有。第一次变成穷光蛋时卡尔三十多岁,痛苦和煎熬让她一夜白头;第二次变成穷光蛋时,她已经是七十七岁高龄。每个女人都渴望爱情,到了老年的卡尔依旧很有吸引力,但遗憾的是好几位与她两情相悦的男人,都是没几年就撒手西去。此外,卡尔在十多岁就患上风湿病,而这个病痛跟随了她一辈子。

生活交了一个沉重的答题板给卡尔,她的选择不是抱着答题板无助地哭泣,不是抱怨生活不该如此对她,也不是愤怒地摔碎答题板。她的选择是接过答题板,然后认真地给出自己的答案:自信、美丽、乐观地活自己。

所以人们才会看到自信从容的卡尔,乐观轻盈的卡尔,女王一般的卡尔。也是那一份直面生活的勇气,以及坎坷历程中塑造出的坚韧个性,让卡尔可以在T台上走了整整六十五年,这在模特行业里,简直是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的典范!

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活自己的人生,选择什么方式与生活共处,从什么样的角度看待世界与人群,认同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住在什么样的地方,穿什么样的衣服,留什么样的发型,吃什么样的食物,用什么样的化妆品,搭乘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你为自己做出选择;你需要做出选择的,还包括要不要结婚,和谁结婚,什么时间结婚,结婚后要不要生孩子,什么时间生孩子。

当然,更多的时候,你的选择不见得经过理性的分析,或者经过刻意的追寻,你可能会选择让一切自然发生。比如某个午后当你选择随便上上网,然后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于是选择买来阅读它。

有时候看起来你并没有做出选择。你只是默认了别人的选择,比如接受父母安排的工作;或者什么选择也不做,比如面临三角恋却迟迟不明确恋情;或者只是偶然地做某件事,谈不上选不选择,比如阅读这本书。

其实,上述种种也是选择。

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选择,而过去所有的那些选择,共同构筑了我们如今的生活内容。

过去的很多事实已经不可改变(对过去的看法和感觉是可以改变的),但现在和未来,却能因为你不同的选择,而焕发不同的光彩。

那么,你会如何选择呢?

02.生活没有结果,只有过程

常有人说自己患了“选择恐惧症”,即面临选择时会长时间地犹豫、彷徨,不知道该如何做决定。

事实上人们恐惧的并不是选择,而是恐惧选择过后的结果。

比如,如果选择放下自己的工作、朋友、家人,到异地恋人所在的城市与之相聚,就会恐惧,万一将来与恋人的爱情没有好的结果,这损失就太大了。

所以迟迟不能做出选择。

在广播电台做节目时,主持人曾经问我:异地恋的人们依据什么做选择,才能得到好的结果?我回答说,在我进一步解释什么是“结果”之前,我想人们进行选择的依据应该是“两个人是否彼此相爱”。

什么是结果?

人们通常把“结果”理解为一件事的最终结尾。但有心人稍微认真想一下,就会想到事情的最终结尾,只能发生在电影和小说里。比如人们在追问某个电影主人公的最终命运时,就会问“结果呢?最后怎么样?”

但是在生活里,“结果”似乎总也不会出现。因为生活是动态发展的,连续不断的,永不停休的,就像无垠的时间和空间,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尾。

因为生活这样的特性,所以人们常常以为的“结果”其实只是阶段性的。我们可以说,在某个阶段,某个事物的“结果”如何。可是,随着生活脚步的继续前行,事物将不断向前发展,那么很可能这个阶段的“坏结果”变成下一阶段的“好结果”。古人曾用许多故事来向我们讲述个中智慧,“塞翁失马”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之所以会选择放弃异地恋的爱人,是因为误把失恋当作“结果”。如果他能认识到,失恋并不是真正的结果,而是阶段性的结果,可能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

也许有人会说,生活怎么没有结果,人死了不就结果了吗?

这也是没有经过细思量的一句话。

人死了,真正的结果也还是不会出现。

武侠小说里某甲被某乙结果性命之后,某甲的后代就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寻仇,之后又变成某乙的后代回头来寻仇……

于是,“结果”迟迟也不出现,所以作家常用“世仇”来说事。但“世仇”也不是结果,因为未来还有化解的可能,化解之后结果也依然不会出现,因为事态还会继续发展。

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可是我们却还在谈论他,学习他。他死了那么久,结果都还没出现,而我们这些还好好活着的生命,却在妄谈结果。

事物的主体(人)都死了,也还是没有结果。因为人在生时的影响依然存在,带有他基因的后人将延续他的精神、意志和情感。

这世界上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但是人们有两点是绝对一样的: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在于这两个点之间内容的差异,不同的内容就意味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换句话说,人的一辈子,其实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那两点之间的内容,也就是生命的过程。

没错,生活只是个过程,以及伴随着过程而来的,经历、体验和成长。如果说真有结果,那结果恐怕是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时,人们回顾自己一生时所得到的回忆,对那回忆发出的感慨,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评价。

从母体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们的人生画卷就展开了,画一幅什么样的作品,全视乎每个人自己。

一生中我们可能会见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体验。但是却没有人来告诉我们:所有的这些,都是不可逆的。

你错过的那些东西,都不可能再重来一遍。即便有机会重来,你也已经不是当初的你,没有了当初那样的心境,当初那样的状态,那么所得到的也是现在的感觉,而不是当初的那个。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其中一个含义是说,人生就是个过程,走过了,也就过去了,除了回忆,什么也留不下。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起点和终点,可是却有能力选择两点之间的内容。

既然“结果”这个东西并不存在,不如就尽情去爱。在爱里经历和体验,在爱里学习和成长,在爱里认识自己,然后在爱里温暖和满足自己。

既然“结果”这个东西只是虚妄,不如就勇敢追求梦想。扬起充满激情的帆,奋力地向前滑行;挥洒有力的双翼,尽己所能地飞翔,然后在喜悦里绽放自信的光芒。

既然“结果”这个东西不会出现,不如就发挥你的创造力。创造你的思想,创造你的智慧,创造你的生活,也创造想要成为的自己,让你的生命充满自由和美好。

03.人人都有自卑感

对于整个宇宙空间来说,人类之渺小如同微尘。所以每当抬头仰望浩瀚的苍穹,每当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自卑感就会无法阻挡地油然而生。

人类是脆弱、无力的动物。没有翅膀,没有皮毛,没有甲胄,没有犄角,如果没有各种工具的辅助,单个人想要在弱肉强食的大自然中生存下来,是很困难的。所以古人才会创造出一些拥有神力的人,可以上天入地,可以幻化匿形,可以解决任何难题,以此来补偿和安慰自己。

在几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来自祖先心灵密码的脆弱无力感,早已深深根植在每个人的潜意识深处。比如直到无须再围捕猎物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在提倡合作,并且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融入社会的能力,才能称之为健康。

所有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连动一下手指头都感到困难的小婴儿,而在他的四周,是那些可以自如地想怎么动就能怎么动的“巨人”。

在生命的最初阶段,每个人都会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无能、无助和无力,一切都要仰赖他人的协助和保护,否则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人们很少会记得三岁之前的故事细节,可是却会记得那个阶段所带给自己的感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互动,那么此时遭遇挫折在所难免,这样的经历势必让人们发现自己的有限性,发现自己的不完美。

人最关注的总是自己,那是因为他距离自己最近。所以当人们着眼于自己的有限性时,往往看不到别人正和他有着同样的困惑。

正因为如此,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每个人,其实都会或多或少体验到自卑感。可是人们却误以为别的人都很自信,而只有自己才感到自卑。

自卑其实能带给我们很多好处。

自卑能让我们保持谦卑的心,然后有机会去补足自己,使自己更趋完善。

自卑能让我们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所以不至于过度冒险以免于危及生命安全。

自卑能激发出向上的力量,让我们得以创造出超乎想象的生活成果和生命故事。

自卑能让我们对生活心存感恩,这样柔软的胸怀反而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

那些勇敢承认自己自卑的人,反而会让人更加尊敬他的坦诚,因而显得更易亲近,更加可爱真实。

04.孤独是人的本质

有些人在人海中苦苦寻觅灵魂伴侣。

看起来他们是在追逐爱情,但实则是为了借由与另一个人的深度契合,消除心灵上的孤独感。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洞悉了,人从母体出来后,就只能绝望地坠入孤独里这一事实。所以才形成集体主义的文化,提倡各种人情和裙带关系,创造了七大姑八大姨的称呼,试图用血缘和族群制度来寻求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最终达到消融孤独感的目的。

为了消除孤独感,现代人创造了五花八门的方式方法。比如痴迷某个爱好、某个人、某项活动;填充所有时间缝隙,不让自己闲下来;比如不断地换新的伴侣,甚至是不断地换新的性伴侣;比如沉迷网络、赌博、酗酒、毒品,等等。

但遗憾的是,孤独感是无法真正被消除的,因为孤独是人的本质。

每个人都是很偶然地独自来到这个世界,所以永远无法真正和另一个人的灵魂重叠。即便是连体人,他们也会有各自的想法,各自的感觉,各自的需求。这一切都因为他们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

那种渴望找到一个人,或者找到一个活动、物体、事情,然后与之完全相融,并得到恒久的解脱的渴望,只能是一种虚妄的幻想。

唯有放下这种幻想,人才能活在真实的生活里,才能投入创造属于自己的富有活力的生命。

05.自私是人的本性

我的家乡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对很相爱的男女结婚了。男人非常宠爱妻子,有好吃的都优先给她,有钱了也优先给她花,有什么好东西总是先让妻子享受,而自己只是微笑地看着她。

转眼到了经济困难的年代,家家户户都吃不饱饭,就更别提什么零食了,根本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有一年中秋节,女人单位发了月饼,但只有一块。她带着月饼回到家,丈夫却由于加班还没有回来。

女人看着桌子上的月饼,心想:丈夫那么宠爱我,他如果回来,肯定先让我吃掉一大半的。于是她拿过月饼,吃掉了三分之二。月饼真是太好吃了,她还是很想吃,又想:丈夫那么宠爱我,他肯定会再分一半给我吃的。于是她又掰了剩下月饼的一半,吃掉了。

你应该能想到,当丈夫回来时,整个月饼都进了女人的肚子。

可是让女人意想不到的是,丈夫这一次却勃然大怒,他不能原谅妻子的自私行为,两个人竟因为一个月饼离婚了。

记得小时候,每每听大人们讲这个故事,我就想: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不独自吃完,我要给我的丈夫留一半。

但如今再想起这个故事,我却对它有了不同的理解。

表面看来,丈夫是在爱自己的妻子(有好东西都给她),但实际上他的爱是一种控制,这是中国人最擅长玩的把戏:用内疚感控制别人。他的种种行为都在暗示妻子:我对你那么好,所以你要爱我,否则你就是坏人。可是丈夫没有想到,妻子并没有因丈夫的付出而体验到内疚感,她依然是自由的,跟着自己的本性去行事。于是才有了丈夫愤然离去的故事结局,他不惜以毁掉婚姻关系的方式达到目的:让妻子为了自己独享月饼而内疚。

这个故事分析到这里,似乎舆论导向有了大反转。本来是在讨论妻子的自私,怎么到最后反而变成丈夫自私了呢?

事实上,人不可能不自私。或许该换个说法,人生来就是自私的。

如果你有留意观察小婴儿,你会发现他只是自顾自地提出需要,并且一旦有了需要,他一秒钟都不愿意等,如果你的服务来得慢或者不够妥帖,他就理直气壮地哭泣,以惩罚你的怠慢。小婴儿认为理所当然地该有人为他提供服务,却不管别人的心情如何,是否愿意。他认为自己的一切要求都是合理的。

也只有这样不管不顾的自私,小婴儿才能得以活下去。

自私是对的,不自私才不对。

不自私的人,怎么活下去?又怎么为他人创造价值呢?

在飞机起飞前的安全提示里,人们总是在被告诫:发生危险时,请先为自己戴上安全面罩,然后才给小孩戴。

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你先保全了自己的生命,你才能有机会照顾孩子。否则即便孩子有了生机,也会因为缺少你的保护而面临更大的危险。

所以人需要先爱自己,然后在爱自己的基础上去爱别人。这里的别人,是指个体之外的所有人,包括父母、孩子、伴侣、朋友等。

此时我想起朋友讲述的,她父亲年轻时的故事。

她的父亲年轻时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西医、中医都很精通,连临近村子的人也来找他看病。但是后来父亲的诊所却倒闭了,家里入不敷出,他不得不改行去小学做教师。村里唯一的医生失业了,人们再看病时也非常不便,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到镇上去,有一些人因为路途遥远而拖延病情,最后发展到严重不治。

同类推荐
  • 你是哪种动物1

    你是哪种动物1

    这是一门让你了解自己和他人个性的心理学,一门助你变身恋爱达人、职场精英、交际高手的心理学。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将人类个性代入60种动物角色中,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心理学体系——动物个性心理学,直接引发了日本个性心理学研究的热潮。掌握了个性心理学,你便可以轻松了解自己,看清别人,躲开各种危险,避开各种纷扰,轻松搞定各种人际关系,快速成为个性分析高手。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都爱玩“角色检索”,你也来试试吧。12类动物、60种动物角色,你属于哪种动物角色呢?
  • 不可不知的交际心理学

    不可不知的交际心理学

    本书对很多人际交往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总结出众多的心理策略,如赢在交际第一回合的心理策略、引发他人兴趣的心理策略、让他人赞同你的心理策略、说服他人的心理策略等。
  • 20几岁女人要懂的心理学

    20几岁女人要懂的心理学

    个性之美是女人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如果一个女人失去个性,必然会变得与众人没有什么不同,即使你的外表多么美丽,也只能是一种装饰。通俗地讲,就是“花瓶”。所以,一个女人只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符合现代潮流的审美标准,成为一名别具品位的“俏佳人”。现代女性都希望自己活得潇洒,活得快乐。在这种欲望的引导下,女人不是变得越来越失去个性,而是个性越来越突出,她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寻找恰当的个性,以求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品位。显然,一个现代女人必须要有个性气质,才能赢得大家的青睐,才能发现自己美在何处。
  •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本书作者凯文·达顿是一名精神病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他有一个精神病老爸,还有一个精神病至交,为了获得最一手的精神病人资料,他潜心研究精神病30余年,甚至不惜把自己改装成精神病人,最终解码精神病人独特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精神病人案例采撷,全部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每一个案例都是一种类型的精神疾病,书中将向你描述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以及每种精神疾病的表现。这些故事或让你觉得无法理解,只当逗乐解闷,或让你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从而有所反思。在内容设置上,每一个故事后面,会有一小段“科普时间”——主要是对精神病、变态心理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拓展阅读”——主要是谈一谈精神病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心理中的变态倾向,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等这些我们平常会遇到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护理美学与礼仪

    护理美学与礼仪

    本书编写着力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和专科层次特点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力求满足学科、教学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大板块。其中,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加强人文的原则,构建以护理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注重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
  • 恶女的自我攻略

    恶女的自我攻略

    苦逼写手苏晚晚居然穿越了,还穿越到自己的书里,本以为自己作为造物主能荣享富贵,香车宝马,美男如云,却没想到自己居然穿越成了恶毒女二,还必须得跟女主演对手戏不然世界就会崩塌,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有种拿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看女汉子苏晚晚如何一边自我攻略一边吐槽。
  • 落花知我意

    落花知我意

    许知意不知道这已经是第几次穿越了,她不知自己是谁,从何处而来,只知自己要不断地完成任务,在无数个世界里穿梭...本文为快穿文,大部分是古代位面,有一小部分是其他位面。新人写作感谢观看不喜勿入
  • 超进化领域

    超进化领域

    阴影的骑士,火焰的巨人,无头的舞者,癫狂的木偶。他们注视深渊,掌控非凡力量,为隐藏在诡秘都市深处的能力者,亦是行走于现实与灰雾交界的怪物。而原本只是普通大学生的江晓枫,现即将成为他们之间的一员……
  • 晚风拂来

    晚风拂来

    太子殿下,小云子,本殿下饿了,去!做饭去。某人听见当时就无语了,厨子让干嘛吃的?!我不去!真的?真的!然后就直接抱起她来,走进了房间里......
  • 闻香识女人

    闻香识女人

    本书以花和花香喻女人,通过对女性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女人的独特魅力展示,揭示出女性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及如何修炼和提高女性自身能力和独特魅力的真谛。展示了少女的温柔、成熟女性的魅力、为母亲的女性的博爱与宽容以及中外女性的不同性格特点,举案说法,故事生动,案例典型,可读性强。
  • 觉醒者之王

    觉醒者之王

    简介:我们处在末法时代,神,佛,妖,魔可能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但是他们真的消失了么。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人突然觉醒了幻想中人的能力。“咦,你是觉醒者?我也是,你觉醒的是谁”“李靖!”“。。。。”“咦?你怎么不说话,你是什么!?”“。。哪吒”不止神,会魔法的哈利波特,阴阳师安倍晴明,甚至巫妖王阿尔萨斯!凡人有了他们的能力会有怎么样的精彩!?神魔觉醒的时代来了,林不语“这一次!我是主角!”看林不语斗天,斗地,斗人,斗己。“吾乃……!”
  • 卑微皇女在线至富

    卑微皇女在线至富

    敢问天下,谁有她魏君瑶惨啊!高中三年,奋发努力学习,好不容易考上了个一本大学,结果在报道当天就给挂了?!有个系统跟她说可以让她重生一世,前提是在那个世界当上女帝!魏君瑶抱着能活干嘛要死的心情踏上了女帝之路的征途。富商之子——陈立信(原型陈立农)陈立信:颜儿,我帮了你这么多,我不能没点好处吧?就这样决定了!我要你!魏惜颜: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都依你啊。山匪大王——范丞轩(原型范丞丞)范丞轩: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致同治1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 少女福尔摩斯1:冰裂纹花瓶杀人事件

    少女福尔摩斯1:冰裂纹花瓶杀人事件

    一档名为《美食侦察队》的电视节目在录制,夏落作为幸运观众被抽中,去吃大碗宽面。真正的美味,无惧任何镜头拍摄,夏落非常满足!可是可是……节目制作人竟在储物间里离奇死亡!!!所有人,除了制作人自己,都没有离开过大堂,是谁完成了这样不可能的杀人事件?看似完美的杀人手法会让真凶逍遥法外吗?当然不会!看智勇双全吃货侦探夏落雨少女偶像、侦探助手慕斯的第一次完美破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