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0700000013

第13章 恩师巴罗教授(1)

剑桥大学的校园像个公园。绿油油的草地上散布着的大树,沐浴在倾斜的夏日阳光下,形成巨大的影子。影中总见到一两个方帽长袍的人。

牛顿忘记了手中提着沉重的皮箱,沉醉在美景中,顺着缓缓倾斜的山坡走下去。

三一学院充满威严的全貌,终于显现在他眼前。

他看到一道溪流,不禁赞叹地呼喊:“太美了!”

水波如镜,映着庄严的校门,梦境般的绮丽。

走上一座小桥,牛顿又停步了。校门上的雕像,在炫目的夕阳映照下,发出闪耀的光辉。

“啊!终于来到这个向往的地方!”牛顿叹息着喃喃自语。

牛顿重新意识到要进入一种新的生活,顿然使他紧张起来。一阵凉飕飕的感觉从背脊到达脚尖。

牛顿直入学院校门,差一点碰到一位红袍绅士。牛顿吃了一惊,言语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你是艾萨克·牛顿先生吧。我是艾萨克·巴罗。”

绅士在黑色方帽底下,温和地微笑,大方地伸出右手。

“啊,是的。”牛顿满口乡音地回答。忽有所悟地抬头,因为他忽然想起这个人就是舅父詹姆士牧师介绍的巴罗教授。

牛顿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了介绍信。

“啊,我已接到他的信,不然也不会知道你的姓名。”

教授想缓和乡下青年的紧张情绪,神态尽量地随和。牛顿却因初次见到大学教授,感到一种压抑感,他愈来愈拘束。教授打开信,匆匆地看了一看,随即放进口袋。

“到我房间去吧。”

教授在走廊里阔步而行,牛顿迷迷糊糊地跟着走。等到稍为恢复正常时,已经在教授房间里面了。

“随便坐,不要太拘束。”

牛顿的动作显得有点生硬,好不容易,终于坐在椅子上了。

“现在我要依照这里的惯例询问了。艾萨克·牛顿先生,你是自愿入学吗?”

“是的。”

“好!那么就准许你入学。”

牛顿如释重负,放下心来。

英国除了国教徒之外,尚有天主教徒等所谓异教徒,剑桥大学对于异教徒是闭门不纳的。

“牛顿先生,现在你已是剑桥大学的学生了,我是教授。我们就以学生和教授的身份来对谈一下吧。”

牛顿不知谈什么好,感到很不自在。

“你对于大学有什么要求?”

“想学有关力和运动方面的东西,也想研究数学……”

有了具体的话题,牛顿就能和教授对答了。

“那就有困难了。数学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力和运动没人讲授。当然你可以自己研究,但没人能指导。”

牛顿听了并不惊异。私塾也好、中学也罢,从来没有人教过他想学的东西。

“你知道伽利略的实验吗?”

“不,不知道。”

别说是实验,连这个人名他也是初次听说。

“那么,我提出一个问题吧,铅球有大有小,现在让它们同时从塔上落下来,请问哪个先到地面?”

牛顿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有点怯意地回答。“不做一下不知道。”

“是吗?伽利略也这么想。可是亚里士多德说是重的先到地面。你认为怎么样呢?”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的哲学家,牛顿倒是知道的。

“我相信亚里士多德是正确的。”

“这真是你心里的话吗?”

“……”

牛顿感到犹豫起来了。其实,他认为说亚里士多德是错误的话,好像不太好。

巴罗教授从他的表情看出他的心意,突然改变了态度,以讲课式的语气说:“你现在没有勇气说亚里士多德犯了错误。那么,你是不是赞成不必探究真理、不必做新的发现,只要遵从古代圣贤就行了?”

牛顿从未遇过讲话这么坦率的人,也从未遇见过质问这种根本问题的人,他有点慌乱失措。

“伽利略将大小铅球从比萨塔同时丢下来,结果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不一样,重的轻的都同时到达地面。”

“亚里士多德也犯了错误吗?”牛顿急忙反问。

“古典学派的人不肯面对这一事实。但‘事实’是无法做任何歪曲的。有人诘难伽利略使用了魔术。但,任由谁来做,都是重的轻的同时到达地面;如果魔术成为真理的话,古典学派的一群人要被笑话了。”

巴罗教授因为看对方是个朴实的青年,不知不觉地失去了平时的自制力,把素来的郁愤倾泻了出来。

古典学派的学者们认为,哲学上的真理都已被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所掌握,而神学上的真理都被《圣经》和奥古斯丁所掌握了。所以,要学得真理的话,只要读这些圣贤所写的书籍就可以了。

古典学派与罗马教廷联手,而英国国教和清教徒却不一定是古典学派的。可是,中世纪以来的古典思想已深入人心,极难脱缰而出,使得教授非常不以为然。

“牛顿同学,要多多努力啊!伽利略研究天体运行得到了结论,说地球会运行转动。这在古典学派的罗马教廷来看,是一种异端,因此被提诉于宗教审判,差点送命。但在英国说出这话,相信一定有许多人会喝彩的,请把这件事牢记在心。”

牛顿对教授的说法深感钦佩。

“创立这个学院的亨利八世,并没有说到这一点。可是,我认为本学院被赋予了打破天主教的古典思想的使命。”

亨利八世是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创立英国国教的国王,校门上的雕像就是他。

在三一学院的宿舍里安定下来后,牛顿有无限地感慨。有生以来,他第一次搭驿马车。见到了巴贝尔塔,并且和巴罗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谈话,这些刺激实在太多太强了!

牛顿躺在床上闭起眼睛,回忆往事——与贾治打架、与史托丽谈论奇迹等一幕幕地浮现,又像烟雾般地消逝无踪,后来出现的驿马车上的绅士……牛顿紧握双拳,全身使力,硬木床“吱”的一声叫了起来。他睁开眼,见到了陈旧的天花板,不禁想起这房子已有三百年历史了。

亨利八世创立的这个学院,就像是一座桥,负有把中世纪引到近世纪,把旧教引向新教的任务。但是里面的气氛像是中世纪的寺院,严肃而沉闷,是与外界隔离的另一个世界。没有史托丽,没有艾尔斯索普,没有格兰萨姆。牛顿已置身于心无旁骛只以学问为友的学生群中了。他闭目沉思,怎么样安排新生活。

入学当天的晚饭起,牛顿开始了工读生的工作。

“牛顿同学,请布置餐桌。”老工读生之一,边搅着大汤锅边对他说。

那粗壮平静的声音,使狭窄如隧道的走廊的石壁,发生令人不安的回响。

“好的。”

身着白色硬邦邦的长袍,腰系围裙的牛顿,恭敬地回答,然后从另一个工读生那里拿来堆得高高的四十二张盘子。

三个工读生手中各拿着汤锅、面包篮子、汤勺等,站在餐厅门口。

静谧的气氛弥漫了餐厅,好像一切都是石造的器物,动也不动。

巴罗教授找到了新生牛顿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餐前祈祷开始,牛顿于是垂下了头。

“天上的父啊。对于惠赐我们的东西,祈盼我们能衷心感谢。对于遣来了你的子民艾萨克·牛顿,也祈盼能衷心感谢……”

应着教授祈祷完毕,紧跟着一阵“阿门”声,震撼人的心坎。四十二个人的眼睛,一齐注目着提着面包篮子的新生。

开始用餐之后,餐厅仍如教堂般肃穆。

邻座之间的低声私语,是在谈些什么话题,牛顿不知道。但是可以断定,他们不是在抱怨只有马铃薯汤、面包和水的粗食。

“哦,原来是在讨论几何上的问题,到底是大学生!”牛顿感到高兴。

餐毕,教授离席之后,旁边的工读生告诉他:“他是以发明在曲线上画切线的方法而著名的艾萨克·巴罗教授。”

牛顿虽见过了巴罗教授,但还不知道他的成就。现在知道了,更为钦佩。

“他说等一会儿想见你。”工读生接着说。

牛顿想起先前的事情,不禁兴奋起来。

三个工读生赶忙把食器收到厨房洗净,再安放在橱柜里面。牛顿满脑子都是与巴罗教授会面的事情,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牛顿同学,做完事来不来?”

有一个年轻的声音传入厨房,牛顿吃惊地回顾。

“来玩玩牌吧。”

“好的。”牛顿应了一声,不过马上又想起要去见巴罗教授,因此感到犹豫起来。

“去玩吧,老师反正要用功到三更半夜的。游布德同学是个可以成为好朋友的人。”那位工读生这么说。

牛顿从来没有玩过纸牌,但又不好意思说不会玩牌。

他在格兰萨姆被人视为怪人,可是在这里,大家全都像怪人。如果在这里再不合群的话,那就会成为真正的怪人了。

牛顿在阴暗的餐厅里,开始学打牌。他并不觉得特别有趣,但是对于打牌的规则,倒认为有点儿意思。

以他的个性来说,是讨厌赌输赢的。但能通过打牌,与游布德等三人亲近,也是件好事。

到五支蜡烛熄灭为止,他们一直在玩各种牌戏。赢了也笑,输了也笑,活泼开朗的闹声,一直震撼着餐厅。

牛顿忘了身处于陌生环境中,哄闹得连自己都感到诧异。

新生牛顿,在牢狱般潮湿阴暗的走廊上怯怯地走着。

“咯咯……咯咯……”

坚硬的脚步声,震响石砌的墙壁和天花板,使他背脊凉飕飕的。走廊左右的迁回弯曲,好像通往一个永远黑暗的世界。处处有似乎被遗忘的烛焰,随着不知从哪里来的风,摇曳不停。背后的烛光,把自己的影子延展得像巨人,他伫立等待。

“在那边。”带路的游布德的声音,从墙壁上反射过来,嗡嗡地拖了很长的尾声。牛顿吓了一跳,悚然而立,透视前方,见到微光从前方延伸过来。他判定了方向,默默地点头。脚步声再一次在石头隧道内形成了共鸣。两人来到目的地,从粗糙的房门缝隙中,透出几条光线。

游布德轻轻地叩门。

“请进。”

像是天国传来的明朗声音,救了陌生不熟、心怯胆小的牛顿。亲切带路的朋友,从原路回去了。

推开房门,只见巴罗教授满脸笑容地迎接他,粗制的书桌上放着书本,旁边有白色假发。牛顿一时间还没发觉这是下午来过的房间。

“惊异的事情很多吧?”对着拘束的牛顿,教授轻松地和他攀谈。

“是的。”

牛顿的脑海里泛起石砌走廊、蜡烛、餐食等。他在心中衡量,看哪一个最令人惊异。

“本学院经费窘迫,一切都得忍耐!”

牛顿已习惯于贫穷。不过,大学可能有特殊困难也说不定,牛顿展开了想象力,所以缄默不答。

“本学院是靠会员的会费维持的。由于革命的动乱,失去了许多大力支持的会员,去年复归王政,情况才稍为好转。不过,要恢复往昔盛况,恐怕得花几十年工夫呢!”

同类推荐
  • 傅雷读书与做人

    傅雷读书与做人

    从早年求学到晚年,傅雷先生对读书、对学问的追求从未间断过。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傅雷读书之感悟见诸于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在做人方面,傅雷的一生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他秉性乖戾、嫉恶如仇,他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小说家最大的秘密,在能跟着创造的人物同时演化。生活经验是无穷的。作家的生活经验怎样才算丰富是没有标准的。人寿有限,活动的环境有限;单凭外界的材料来求生活的丰富,决不够成为艺术家。唯有在众生身上去体验人生,才会使作者和人物同时进步,而且渐渐超过自己。”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本书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分为武皇的宠儿小三郎、志存高远初露锋芒、巩固皇权立基业、开元盛世业繁荣、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爱情、痴迷色情长生与艺术等9章。
热门推荐
  • 最不愿舍弃的记忆

    最不愿舍弃的记忆

    谁没有年少的幻想?谁没有最初的心动?一生中最难忘的初恋,最难忘的那段岁月是一生中最不愿舍弃的记忆
  • 别跑,应少的小娇妻

    别跑,应少的小娇妻

    纳尼?刚把渣男扔了,转身就遇到极品美男?什君筠你别跑!一夜的抵死缠绵,“什君筠,明天我们领证吧!”某女一脸惊恐的从床下滚下来,留下一叠厚厚的钞票,留下一句“我去你m的。”从此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此后一个追一个逃。【此文欢脱,1V1,无不良女配,欢迎入坑~】
  • 秩序殿

    秩序殿

    上一世的传奇和记忆完成这一世的故事本人新手作者希望大家多多包涵(/ω\)害羞
  • 创世神记

    创世神记

    解开一个尘封的秘密,打开未知的大门,寻找创世神的存在。——谨以此书,纪念那逝去的MC时光,那是一段快乐而略有遗憾的时光。[周围谎言]
  • 言梦馨归

    言梦馨归

    如果说相识是我们的注定,那么分开,是否也是我们的注定。谁知道我们梦归何处,谁知道尊严已沦为何物?
  • 重生之倾城

    重生之倾城

    她,夏倾城,官家千金,绝世容貌,倾国倾城,享有京师第一美人之称。他,慕容闵,皇家血脉,俊朗不凡,风流不羁,实则深不可测,腹黑阴暗。她嫁他,成了他的秦王妃。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守本分,帮他打理家业。他,风流成性,妾侍成群,流连花丛。她百般容忍,受尽委屈,默不作声。只为一句定不负她。当她被自家姐妹算计,容颜毁尽,羞辱不堪。当她被千军万马逼至悬崖,满心恐惧,濒临绝望。他不过袖手旁观,冷漠如斯。她不禁冷笑,终是心如死水,看尽一切沧桑,带着痛苦和怨恨一跃而下。重生后。她再不是从前那般畏畏缩缩,唯唯诺诺。她沉稳果断,镇定自若,机关算尽,一心只为复仇。她一步步算计着,要让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受尽折磨。
  • 你是我一辈子的挚爱

    你是我一辈子的挚爱

    “陈萧然,我等你到二十五岁。”,是啊贺郁眸的生命就停止在二十五岁。
  • 返祖战天

    返祖战天

    黄道家族旁支子弟姜雷,一朝耀眼,数年暗淡,翻然醒悟,茅塞顿开,凭借“源”,重新崛起,又为救爷爷姜腾,苦心孤诣,无心之中,机缘到来,姜雷开启了早自佣兵工会领取的神秘天机任务,从此正式进入天地命途的漩涡。天机,奇妙莫测,意义深远,又常常凶险异常,但收获却是难以想象。天机,诠释天地,凌驾万物,又时时闪现踪迹,想领悟却是堪比登天。随着姜雷的天机任务一步步展开,逐渐深入,随着时局动荡逐渐崩溃,古老消逝的秘密,神秘族群的隐踪,天地间的玄奥,世人生命的牢笼也渐渐浮出水面,为生存,为守护,为追寻,为踏破这腐朽溃败的天地束缚,姜雷只得卧薪尝胆,积蓄力量,迎难而上,战天斗地,破道求缘。
  • 就这样懦弱地活着

    就这样懦弱地活着

    一个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改变懦弱和自私的人。为何而活?
  • 八佛名号经

    八佛名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