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8700000020

第20章 春煊治蜀(4)

“可什么是侠义呢?”戴勒说,“那还不是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扶危济困,保国安民,这和成大事,成大业,于民造福,不是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吗?”

“哎呀呀,”钰格格说,“什么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就是不一样,这下我可服了你了。戴勒哥哥,老实说,只要你不赶我走,让我跟着你,你要我怎么做都行呢。”

“唉,”戴勒说,“你也真是,干吗要那么死缠着我呢?”

“人家喜欢你嘛。”钰格格不高兴了,撅着嘴说,“可你,老是对人家冷冰冰的,还不断教训人家,刚才,还差点当着众人,当着敌人的面——”

“好啦好啦,”戴勒说,“我今后也注意点,还不行吗?”

“戴勒哥哥,”钰格格说,“你,你喜欢我吗?”

“喜欢?”戴勒不由觉得有些好笑,说,“我喜欢啦!只不过,我一直是把你当师妹喜欢的,你难道不懂?”

“难道,就不能更进一层吗?”钰格格说,“不止是师妹才好呢!”

“你还小,”戴勒说,“有些事,你还不懂——”

“我懂,”钰格格说,“我也十八九岁了,怎么能不懂呢?”

“又来了是不是?”戴勒说,“这样吧,我今天也累了,你也累了,先去休息休息吧。”

说罢,戴勒便转身走了。

待他一走,钰格格便不由撅起嘴,嘟哝道:“哼,你才不懂呢!你这个傻瓜!榆木脑壳!还敢说我不懂!我奶奶说,她像我这么大时,连娃娃都生了两个了呢!”

可是不知何故,戴勒那夜,却久久睡不着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一合眼,眼前就出现了玉姗的面容。他真后悔,那天没能打马回去,弄清他在街上看到的到底是不是玉姗。可他却又怎么也想不明白,玉姗父女俩好好的,在山西时,为什么又要与他不辞而别呢?

难道,他们对他,隐瞒了什么事?或者,是害怕什么?

可是,似乎这之前,又没有什么迹象,所以,他几乎把脑袋都想烂了,也想不出这到底是为了什么。直到后半夜,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也没闹个明白。

4

岑春煊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一夜之间,竟会冒出那么多“假观音”。

岑春煊何等样人,在入川以来的一路上,就不断派出探子,早已查明廖观音为何许样人。而且,用兵打仗,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只要把为首的骨干分子一杀,其余的,不过是些饥民,不攻自乱,再辅以赈灾赈粮,安定民心,蜀乱自然指日可平,所以,他本来就是只身入城,让自己带来的官兵按兵不动,取的就是“引而不发”之势。一旦查明情况,便果断地下令让戴勒长途奔袭“廖观音”,在官船上,他等的就是戴勒的消息,何尝想过其他人会抓住“廖观音”?但不断有人来报,又不知是真是假,虽然心里恼火,但又怕万一是真的,走漏了也脱不了干系,便只得硬着头皮回衙升堂。

第一例,是成都上街廖姓,由乡下迁居成都,已有十余年,这天夜里,忽然保甲局勇破门而入,扣了人就走,说有人指认其为“廖观音”。岑春煊便传唤街邻,街邻都说廖家妇女平日只做些小生意,连城也未出过,而恰恰是这些保甲局勇,借机把廖氏父女家洗劫一空。

第二例,竟是一名画彩蛋卖的廖姓妇女。

第三例,亦是一廖姓十六岁女子,抓来时,已被打得腿骨骨折……

岑春煊原本就不信,因他深知,不经激战,岂能轻易得手,何况,这些差官局勇,平日里就欺压良民百姓,打起仗来却贪生怕死,如何就轻易擒得什么“廖观音”。所以,愈审,便愈破绽百出,此时,天已大明,成都百姓,听说抓到了“廖观音”,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拥来瞧热闹。此刻,早已是万人空巷,把个衙门前,围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愈听审案,愈觉荒唐,早就有不逊之词,达于岑春煊处。岑春煊听了,犹如火上浇油,不由勃然大怒,便唤过衙役,将那些冒功之局勇保甲,狠狠责打,把他们一个个打得皮开肉绽、鬼哭狼嚎。然后,唤过那些被冤之良家妇女,每人发给二十两银子,当堂开释。

一时间,围观之民众便欢呼起来,纷纷给岑春煊下跪,口称其为青天,爱民如子。岑春煊虽然一面还礼,一面做出自省自责之状,但仍唤过一些地方官员,当场严加申斥:“你们这些地方官,平日里不知爱民、不思进取,不知抚民报国,遇事时,又慌乱不知自处。到剿匪时,又冒功领赏,混淆视听,有你们这么当官的吗?还把我们当傻子、聋子,你们以为我们就是那么好糊弄的?”

说罢,当即唤过几名有劣迹和对此事负有不可推卸之责的地方官员,吩咐摘去其顶戴,开撤其职,一下子,不仅获得了围观百姓一片称颂,还把那连奎峻在内的一帮地方官员,搞得目瞪口呆,噤声屏息,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正在这时,戴勒、钰格格和宫炎等一行人来到衙门叩见,并呈上真正的庵和尚和“廖观音”人头。岑春煊仔细验看过了,吩咐有赏,并具呈上报,晓谕各州各县。从此以后,不得妄言百姓造反,滥杀滥捕无辜,一时间,民众叹服,官场整肃,四川在其治下的几年,倒也使民众休养生息,恢复了一些生机。

后来,朝廷命下,戴勒破敌有功,擢升为副都统,其职仅次于将军。戴勒自然因此对岑春煊感激不尽,把他视为知遇之恩师,而对他的文韬武略,安邦定国之才,更是佩服,时时仿效之,倒也做了不少善事,使少城人对他不仅刮目相看,还心服口服,赞其为少城英杰。

后来,朝廷派干员“京察”下来,岑春煊以“风厉、守清、才长、政绩”的最好“考语”,升任两广总督。

临行前,自然又是好一番迎送。

但岑春煊却并不罢休,对于那些不称职,有劣行的州县官吏,照参不误,人还未走,就又参革了好几个,这样一来,就急坏了一个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岑春煊的启蒙老师,四川盐茶道使赵璠。这赵璠亦是一个有识之士,他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岑春煊的所作所为,他亦是欣赏的,但终归清廷腐败,有劣迹的官员又何止一两个?要想全部肃清,谈何容易?常言道,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眼看自己的学生在政绩上声名鹊起,在官场上得意,气势正如日中天,他又何尝不希望岑春煊能稳当一些,多为朝廷、百姓出些力、做些事啊!但自古以来,官官相卫,像岑春煊这样干下去,终归弄不好会吃大亏。这些话,憋在心里,当然不好受,但又限于上下礼仪,如今岑春煊是自己上司,不仅不能当面规劝,就是修书陈词,亦为不妥,于是,思前想后,便写了一副对联,吩咐派人到武侯祠挂起,然后,借口新春伊始,请岑春煊到武侯祠上香吃酒。

这岑春煊也觉得自打入川以来,未能与自己的蒙师一叙,正好借这机会,与他一叙,便同意了。

第二日,正好是个少有的晴天。一年多来,由于岑春煊治理得法,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加之成都平原原本富庶,虽经战乱,一年下来,碰上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了,赋税亦有适当减免,所以,恢复得很快,城内酒楼茶肆,人头攒动。市面上,各种食物琳琅满目,呈现出繁荣景象,岑春煊坐在轿内看了,自然高兴。路旁百姓,对他亦是赞颂不已,远远地见总督大人轿来,便拱手肃立,一帮文武官员,亦早在武侯祠外恭迎,岑春煊远远地见了,就叫住了轿,下轿步行前往。

时值正午时分,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成都郊县历来就有种花的习惯,那帮地方官员,虽然明知总督大人非正式公宴,但仍不敢怠慢,搞得十分隆重,沿途摆满各种早开的鲜花,嫣红姹紫,一派铺排着红绿锦绣,使这岑春煊漫步行来,心里便自觉有了不少得意。这武侯祠,面积有三万多平方米,红墙环绕,翠柏参天,建筑宏伟,庙宇楼阁,曲径通幽,原本就是一个游玩观赏的好去处,加之名联佳句甚多,所以,岑春煊一到,同赵璠道了寒暄,却并不先落座,只漫步庭院游玩观赏。此时的武侯祠,乃康熙十一年重修后形成的,庙里原来本是祭祀蜀汉刘备的昭烈庙,并有刘备墓,后重修时,塑了诸葛亮和蜀汉文臣武将像,方叫了武侯祠,并存有岳飞手书《出师表》,所以,很有些名气。

不过这岑春煊自视甚高,虽然一路游来,见楹联对子不少,却觉可赏可识之佳作并不多,对于那些一味称颂诸葛亮的,他也并不以为意。随来的众人,自然少不了荣唯言词,大抵不过“厘治军民、政绩显赫”、“综制文武、人心思治”之类,当然,也有把他与诸葛武侯并提的,岑春煊听了,嘴上不说,心里却还是免不了有几分得意。只是那赵璠,似乎反倒话不多,言词眼神,还有规避之意。岑春煊看了,不免心里有几分不快,心想,你无非是我的启蒙老师罢了,论文治武功,恐怕比我还是差远了吧?但又不便明言,便对陪侍左右的少将军戴勒,明知故问道:“少将军,听说武侯祠原有一副旧联,‘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戴勒自然知道,此行乃赵璠约岑春煊,此话断不应问他的,莫非总督大人是故意话中有话,说来让赵璠听的?便说道:“回总督大人,末将倒也听说过。”

“哦,”岑春煊说,“贤侄一定明白这联的意思啰?”

戴勒道:“末将愚钝,还望大人明示。”

“其实,”岑春煊说,“贤侄对此联意,当然知晓,只是不愿明说罢了。你我在朝为官,前比蜀汉,后照大清,有许多事,又何不是勉力为之呢?知其不可为而为,无非明其责、重其职罢了,又哪由得我们自己呢。”

赵璠在旁听了,便觉得浑身有些不自在起来,犹如有许多蚂蚁在身上爬一般,明白这岑春煊一定是话中有话。看来,他虽然还没见到自己写的那一副对联,但一定是有所风闻了吧?正想着,一行人早已出了配殿,穿过园林,来到诸葛亮祀殿。虽说已是初春,但严冬的肃杀之气却似乎并未褪尽,那些带绿乔木下的叶子,铺在路上,人一踏上去,便沙沙地作响,竹叶也正由黄转绿。一阵带着寒意的风轻轻掠过,仿佛正信手翻阅着什么似的,匆匆穿过季节的走廊,掀动房檐屋瓦,发出轻微的响声,而此刻的赵璠那黑底红字的一副长联,便赫然耀入眼目: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岑春煊停住脚步,把那联吟诵了一遍,心下不由沉吟起来,再一看落款,见上款为“光绪二十八冬十一月上旬上”,下款为“权四川盐茶道使者剑州赵璠敬撰”。联想到赵璠请自己游武侯祠,莫非?——立时就有一种不快涌上心头,但一时间又不知说什么好,便沉吟着,一言不发,进入配殿落座下来。

侍厨此刻立即送上茶,岑春煊端起来,默默地喝了一口。

一股热流随着那茶缓缓下肚,立时溢满全身,使他的思维也似乎活跃起来。他愈是咀嚼这对联,愈是不得不承认,赵璠这副对联写得极是精妙。虽然,从联意上看,上联是写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事,赞其用兵注重“攻心”,使孟获心悦诚服。下联是指诸葛亮挥泪斩马,非严不可,否则无法治军,而对蜀郡太守法正的一意孤行,却又能宽容以待,因当时是刘备据益州之时,民心尚未归顺,若严加追究,不利于政权稳定。从用典立意上看,自然没得说,但一句“后来治蜀要深思”,显然是有所指的,于是,便一边喝茶,一边拿目光去瞧自己的心腹学政张鸣岐。张鸣岐自然会意,便在离岑春煊不远的桌面上,以手指蘸茶,写了四个字“志在讽谏”。

岑春煊见了,只觉张鸣岐的看法,与自己心下之意不觉暗合,顿时就有些脸上搁不住,起身环顾了一下众人,黄瘦的面皮上掠过一丝皮笑肉不笑的冷冷笑意,说了一声:“列位大人,兄弟就此失陪了!”

说罢,起身拂袖而去,把个众人和赵璠一行,丢在那儿,半天回不过神来。

事隔不久,赵璠即被革去盐茶道使职,外任永宁道去了。

岑春煊虽然一时意气用事,觉得赵璠拂了自己脸面,但他后来到两广后,由于积怨太深,得罪了李莲英,被其设计陷害,接连被参,被罢官夺印除名,从此到上海做了一名“归隐”的寓公,向朝廷请了长假,理由是痔疮大发,连带将手下、士兵也遣散回了北洋。直到一九一一年七月,四川争路风潮聚起,摄政王载沣决定再度启用岑春煊,并命他由水路自上海入川,令同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办理剿抚事宜。但此时,大清朝早已是气数将尽,而赵尔丰又心存顾忌,生怕岑春煊夺了他的权,百般加以阻挠,使他好不容易到达武汉后,还未及起行,辛亥革命便爆发了。岑春煊见形势不妙,清朝统治大势已去,不识时务岂不更是贻误自己,于是,匆匆逃回上海,才保住了一条老命。

后来,岑春煊便像一条失去了方向的航船,再也无法把持自己了。他原本就是一个忠于封建王朝的臣僚,所以,在新时代到来时,就几乎成了一只没头苍蝇,进入民国后,他在袁世凯手下当过差,后来,袁世凯称帝,他又被推为南方讨袁军的都司令。讨袁失败后,他又在孙中山组织的广州军政府中任总裁之一,但很快又改立旗帜,反对孙中山……

一直到死,岑春煊再也没有能够引人注目的政绩,这正是他的可悲之处。

在身陷沉疴之后不久,岑春煊在寓所整理自己的往来节简时,恰恰拿着了赵璠在永宁道时寄与他的一封信。这封信言真意切,并且提到了自己在武侯祠写的那一副对联,此时此刻,岑春煊读着读着,竟不由得感慨万千。他缓缓来到窗前,望着夜空,不由微闭了双眼,仰天长叹道:“我虽未听君言,以致误己,但国事如此,也实在难省啊!”

至此,便完全道出了一个末路英雄的心声,虽然,饱含着辛酸与无奈,但也确实无可奈何了。

这些都是后话了。

但不管如何,当时的四川,在岑春煊治理下,确实也获得了短暂的、奇迹般的生机和复苏,并有过一时的繁荣与稳定。

虽然这稳定与繁荣,是那样短暂,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不值一提,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却终归是好事。

同类推荐
  • 小城

    小城

    《小城》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生在意大利一小城的故事:一歌剧团应该城律师贝洛蒂之邀,时隔48年后第一次来访演出,这让全城居民翘首以待,急盼观看,但此事进展却不如人意,就演出问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意见:代表民主势力的律师一派主张演出,认为它会给小城带来生气和商机;代表守旧势力的唐·塔代奥神父一派则反对演出,认为它会败坏城市的风气和道德。之后也的确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小城的男性公民追求剧团的女歌唱家,剧团里的男高音则对全城最漂亮的姑娘一见钟情,最主要的是小城平时隐藏着的矛盾借此时机都充分暴露了出来……但最后对立的两派在贝洛蒂的努力下还是达成和解,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几天后剧团也顺利地离开了小城。
  • 栖凤楼

    栖凤楼

    小说从作家雍望辉广泛的人际关系延伸开去,穿引出大都市的各色人等,上至神秘的大富姐、外资代理人,下至普通市民、退休老工人、垃圾王、按摩女,以至演艺圈、文化界、干部、个体老板、华侨……营造出一幅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都市风情画,展现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北京,快捷准确地传递了当今最新的时代信息。
  • 豆汁记

    豆汁记

    本书精选了作者所创作的部分优秀中篇小说作品,《豆汁记》故事的背景为旧时老北京,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家里一个很会做饭的女仆的故事,文中仆人莫姜一个旧时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被作者刻画的非常鲜明。
  • 触不到恋人

    触不到恋人

    八零后“沪漂族”曹百万在来沪几年后,青梅竹马的老婆意外怀孕,为了不让老婆再次忍受堕胎之苦,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决定要生下这个孩子。于是开始承受巨大压力买房子,最终生下孩子,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谁来带孩子。几位老人走马灯式的轮换,最终也没有照顾好小孩,孩子遭到了绑架,受到了伤害。在所有人准备放弃的时候,曹百万的事业却突然有了起色,不曾想更大的灾难接踵而至,孩子意外中毒,双目失明。最后在小孩的周岁生日宴会上,积聚已久的矛盾骤然爆发,导致了三个家庭两死两疯一瘫痪一坐牢的悲惨结局,孩子“蹬倒山”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扔下楼去……
  • 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枭魔

    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枭魔

    空空给就大娘治脚上的疮,可是总是治不好,便来到就大娘家一探究竟,谁知就大娘居然住在猪圈边,里面又潮又湿。全家笼罩在凶悍的儿媳妇淫威下,不孝的儿子“就够够”也毫不怜惜母亲。原来一切均由就大娘被仇家追杀造成的误会引起的。空空最终帮助就大娘智退仇家,化解了误会。《枭魔》枭魔出没,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面对枭魔无法确定的身份,行踪诡异的棺材,空空等人也陷入了困境。为揭开谜团,空空设计抓住枭魔,经过剥丝抽茧,引出了一段爱恨交织的往事。
热门推荐
  • 温先生的兼职太太

    温先生的兼职太太

    温衍把叶漫宠成了女王,旁人说他心善,殊不知,她是他的命。外人言:温家二爷长相随母,生的一副柔媚之骨,那眉眼身姿,可勾人心魄祸国殃民。叶漫说:温先生的脸,让人想要包养,藏起来。起初,温先生欺负叶漫,说:“服从是职业守则的第一条,你睡我旁边。”她听话,零下十几度的冬天,在他的床边打了地铺。后来,温先生抱着枕头在屋外敲门:“漫儿,天好冷......”温先生和叶漫有着最萌身高差。“知道我为什么长这么高吗?这样你在我怀里就能听到我为你而跳的心动,只能是你。”
  • 福运两行行

    福运两行行

    魂穿醒来就死妈?候门女变小乞丐?还和大名鼎鼎的八指王爷结下梁子?看一手烂牌的刚直务实女主如何遁地讨生活!身残也许会志坚,但身残一定有变态!看完美有缺的安王爷如何花样作死还不死,顺便抱回白富美的大齐狗血爱情故事……
  • 动物学校

    动物学校

    这部小说写的是主人公李小虎在动物幼儿园以及动物小学的经历。通过动物幼儿园和小学发生的事反映人类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模式现状。
  • 我的系统是娱乐圈顶流

    我的系统是娱乐圈顶流

    世人皆知,她,艾丽莎,流行乐女歌手、女团成员、粉墨领舞者、Rapper、人间芭比、机械舞姬、腿神、five-colors-meat、老婆……而在张叙眼中,她是小艾,是系统的化身,更是那一抹彩虹,遇上方知有。PS.本书又名《系统突然现身要跟我谈恋爱怎么办》、《对于突然成了系统的工具人这件事我甘之若饴》、《关于高颜值风景园林学及建筑学双设计专业本科毕业高材生以演员出道娱乐圈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这个系统不太寻常》、《这个宿主不太正常》……
  • 一剑嫣然

    一剑嫣然

    一个剑客杀手,救了个陌生女子,本是大忌,还带她回家。或许嫌命长吧!
  •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是一部心理小说,主人公为年轻的实习心理医生——托马斯·霍顿。作者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病人及同事的交往经验,用诙谐幽默的文笔,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以及东方哲学的暗示,生动刻画了一名实习心理医生的心理活动,表露出精神病治疗实践中的荒谬和唯心主义。在治疗新病人——一个无名氏“约翰·杜伊”的偏执行为时,霍顿终于精神枯竭,身心受创,陷入自己是否正在失去对现实的掌控这一人生思考中。
  •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小说完结版7月15日12点独家发布,领先电视剧播出一步,敬请阅读。电视剧由钟汉良、刘小小主演,4大卫视热播中】清末民初的省港地区,一个草根小人物——车夫阿四的逆袭。宣统二年,同盟会在香港商议举行大规模反清起义活动。广东将军铁山奉诏刺杀孙中山。为了确保孙中山顺利召开会议并且安全离开香港,富商之子李重光甘愿作为孙中山的替身便于引开铁山等人的注意力,要求黄包车夫阿四故意拉着重光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亡,于是遭到了铁山的杀手层层围追堵截……
  • 只配做朋友

    只配做朋友

    我把青春耗在暗恋你,却不能和你在一起!升入高中的叶佳琪和热情的林溪成为最好的朋友,又因为林溪和巍杰成为哥们,高中三年的形影不离,她爱上了温柔帅气的巍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不顾一切

    不顾一切

    十年前分手时,他告诉她,你不是我想要的女人。十年后再重逢,她告诉他,你只是我孩子的父亲。
  • 傲娇王爷:废柴王妃驭夫难

    傲娇王爷:废柴王妃驭夫难

    他喵的,她不就是嘴馋偷吃了几个包子吗,老天爷怎么这么看不惯她,竟然让她噎死了!是的没错!噎死了!好歹也是在军区大院长大的,自小就被自己那个便宜老爸治着学了一身功夫的顾南倾此时此刻无语的想着,她真的很想抬头问苍天啊!但是好歹老天有眼让她重活一世,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古代。在这里她将颠覆历史,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虐渣男,斗渣妹,信手拈来起死回生,灵宠灵兽相继投怀送抱,就这些还不够。抱得美男归才是正事好伐~唉!我亲爱的相公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