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2700000063

第63章 邓小平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2)

这篇重要讲话就是人们以后时常提及的“六九”讲话。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既回答了国内外一些人的种种猜测,也解除了党内不少同志的迷惘和疑虑,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那一年的夏天,邓小平照例去了海边。

那一年,他已85岁高龄。

9月16日,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教授时,他说:“我的身体还好,头脑还清楚,记忆力还不错。在北戴河每天游泳一个小时,我不喜欢室内游泳池,喜欢在大自然里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股气势。”

游泳可以锻炼人的身体,但更为重要的是磨炼人的意志,尤其是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大海,搏击汹涌的海浪,可以增强人们征服自然,战胜各种困难的决心,坚定人的意志和信念。

邓小平对李政道教授说:请你相信,中国在十年改革开放中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会改变。十三大制定的路线不能改变,谁改变谁垮台。

他还说,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一定要发展,改革开放一定要继续,生产力要以适当的速度持续增长,人民生活要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一步步改善。

邓小平的话给海外人士一个信息: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路线不会改变。

邓小平告诉尼克松,结束严峻的中美关系要由美国政府采取主动。

1989年是不平静的一年。

发生在这一年春夏之交北京的那场政治风波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中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6月5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就中国局势发表讲话,宣布采取以下对华制裁:1.暂停政府对政府的一切武器销售和商业性出口;2.暂停美国和中国军事领导人之间的互访;3.对中国留美学生延长逗留时间的要求给予同情的考虑。

6月20日,布什指示美国政府采取以下措施:1.暂停同中国政府高级官员的互访;2.美国将力求推迟考虑国际金融机构向中国提供新的贷款。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也酝酿并通过了制裁中国的修正案,仅经济制裁就有七个方面的内容。紧随美国,欧共体和西方各国也对华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7月14日至16日,西方七国首脑和欧共体主席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在其发表的政治宣言中“谴责”中国平息反革命暴乱是所谓“中国违反人权的暴力镇压”。宣称要采取中止对华高层政治接触及延缓世界银行的贷款等制裁措施。

由此,中美关系降到了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绝对不会接受任何国家干涉中国的内政。中国不怕制裁,外国也没有权力制裁中国。

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西方的制裁,这位老人从容而有力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前中国驻美大使朱启祯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是小平同志出来掌舵,确定当时对美国的一个总方针。第一个思想就是对美国方面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都在双方公报中间表明了的,所以中国绝对不会接受任何国家干涉中国的内政。另外一个思想是我们绝对不会乞求美国来取消制裁。

因此中美关系的改善应该由美国采取主动,如果我们乞求美国取消制裁,我们中国就站不住,我们就要丧失我们的国格。第三个思想就是任何两国之间的关系,都要首先考虑到自己本国的战略利益,同时要尊重对方利益,而不应该让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来干扰两国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有十多亿人口并且正在崛起的大国,美国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

1989年下半年,美国相继派出前总统尼克松和布什总统的特使斯考克罗夫特访问中国。邓小平分别会见了他们。

这年10月31日,邓小平会见了老朋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他对尼克松说:你是在中美关系非常严峻的时刻到中国访问的。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他告诉尼克松,结束严峻的中美关系要由美国政府采取主动。西方有一些人要推翻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只能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感,使中国人民奋发图强。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12月10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

邓小平:欢迎你,欢迎你,非常高兴看到你,欢迎你作为布什总统的特使到这里来。应该对此表示感谢。

斯考克罗夫特:非常感谢。

邓小平:你这个行动是个很重要的行动,重要的意义就是说中美尽管有些纠葛,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分歧,归根到底,中美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

邓小平对斯考克罗夫特说:“中国在国际上有特殊的重要性,关系到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安全。如果中国动乱,问题就大得很了,肯定要影响世界。这不是中国之福,也不是美国之福。”

邓小平请斯考克罗夫特转告布什总统:在东方的中国有一位退休老人,关心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在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和苏东剧变之后,在邓小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我国一方面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强权政治和干涉我国内政的行径;另一方面又积极争取打破封锁和制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从容地改善和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关系。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使我国取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改善了国际环境,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伴随西方世界对华制裁的另一冲击波是东欧和苏联局势的急剧变化。

像翻倒的多米诺骨牌,从1989年中期开始,东欧各国和苏联国内形势相继发生了战后以来最为剧烈的变化并导致重大转折。其速度之快,来势之猛,范围之广,令人震惊。

1989年6月,波兰议会举行大选,团结工会获胜;9月,组成了以团结工会为主体的东欧第一个非共产党领导的政府。

1989年10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名为匈牙利社会党,国家实行议会民主和多党制。1990年春,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匈牙利民主论坛、小农党和基督教民主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

1989年11月,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日夫科夫被迫辞职,接着,保共同意组织联合政府。1990年保共改名为社会党。

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层发生分裂,联邦议会选举产生了“民主谅解政府”,由“民众论坛”领导人哈韦尔出任总统,次年6月成立了排斥捷共的新政府。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政府倒台,原总统齐奥塞斯库被处死,罗共处于瘫痪状态,救国阵线接管政权后宣布罗共非法。

1990年初,南斯拉夫实行多党制,战后执政四十多年的南共联盟解体。南各共和国先后举行多党制议会选举。大选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四个共和国原共盟失去执政地位,并先后宣布国家脱离南联盟独立。

1991年,苏联局势发生剧变。“八一九”事件后,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并取得国际社会的承认。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在回顾他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近七年的经历时,他承认这些年来进行的种种改革都失败了,国家失去了前途。戈尔巴乔夫的讲话结束后,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悄然降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骤变,有人忧虑,有人迷惘,有人欣喜,也有人清醒。

发生在共和国首都北京的那场政治风波平息之后,邓小平6月9日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说:“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了的,是一定要来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大小的问题。”

何谓国际大气候?6月16日邓小平在同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杨尚昆等同志谈话时说:“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继而,他坚定地说:“现在我们要顶住这股逆流,旗帜要鲜明。因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现在国际市场已经被占得满满的,打进去都很不容易。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这一点上,这次暴乱对我们的启发十分大,十分重要,使我们头脑更加清醒起来。”“现在国际舆论压我们,我们泰然处之,不受他们挑动。”9月16日,他在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教授时说:“西方世界确实希望中国动乱。不但希望中国动乱,也希望苏联、东欧都乱。美国,还有西方其他一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美国现在有一种提法:打一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我们要警惕。资本主义是想最终战胜社会主义,过去拿武器,用原子弹、氢弹,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现在搞和平演变。别国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中国的事情我们就得管。中国不搞社会主义不行,不坚持社会主义不行。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就呜呼哀哉了,哪里能有现在的中国?用二十多年流血斗争赢得的人民共和国,用几十年艰苦奋斗特别是十年来改革开放赢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国人民不会把它轻易丢掉。”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借1989年北京的那场政治风波对我们施加的“制裁”;一方面,是苏联、东欧变化所造成的巨大冲击。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否抓住和利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机遇,能否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坚定地搞下去,是世界普遍关注的大问题。在这关键性的时刻,邓小平综观全局,坚定而有力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对的,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这其中也包括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我们的对外政策。1989年9月4日,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看待国际形势、处理对外关系的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此后,他又反复阐明和论述了这一方针,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策略原则。

冷静观察。这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基本方法论。在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中,不可测的因素很多,矛盾越来越突出,只有冷静观察,才能透过现象看到国际局势发展变化的本质。邓小平指出,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国际上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得清楚,但是不能看成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不能把我们说成是处在多么不利的地位。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两点论”,看到对我有利的因素。邓小平提醒我们说,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以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

稳住阵脚。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原则性和坚定性的体现。邓小平认为,苏联、东欧的变化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这个变化首先出在内部。他强调指出,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西方国家不喜欢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己要稳住阵脚,否则,人家就要打我们的主意。我们自己要提高警惕,放松不得。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首先中国自己不要乱,认真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中国稳住了,而且实现了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就会显示出优越性。

沉着应付。这是对待新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国际关系的策略原则。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如何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发展国际间的交往,打破西方世界的封锁压制政策,继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这两条要反复讲。在国际交往中,要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始终把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放在第一位。我们反对制裁,也不怕制裁。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友好往来。朋友还要交,但心中要有数。过头的话不讲,过头的事不做。坚持同所有国家都来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他们从容地发展关系,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

韬光养晦。这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的一个重要方针。邓小平指出,过去两霸争夺世界,现在比那个时候要复杂得多、乱得多。怎么收拾,谁也没有个好主张。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去了。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永远不称霸,也永远不当头。

有所作为。这是变化中的世界对中国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和平大国,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邓小平说:过去,世界上都说苏、美、中大三角。我们不讲这个话,我们对自己的力量的估计是清醒的,但是我们也相信中国在国际事务里面是有足够分量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国在不长时间内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现在已经是一个政治大国了。邓小平指出,世界政治格局在变化之中,不管怎么变,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自己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他强调,中国要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要以自己不称霸、不当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上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积极推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在坚持以上方针、策略的基础上,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邓小平指出,综观全局,不管怎么变化,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建设工作。他反复强调,要抓住时机,大力发展自己,尽快把中国经济搞上去,这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戴高乐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戴高乐巴顿

    《戴高乐巴顿》对戴高乐、巴顿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叶卡特琳娜大帝

    叶卡特琳娜大帝

    叶卡特琳娜二世(AлekceeBHaEkaTepиHaⅡ,1729—1796)又译喀德邻二世。俄国女皇(1762—1796)。系德意志公爵之女,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1745年与彼得三世(ПёTpⅢ,1728—1790)结婚,改用此名。1762年废彼得三世自立。标榜“开明专制”,与伏尔泰及法国百科全书派交往密切。但同时扩大贵族特权,赐以大批农奴和土地。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屈从地主的诏令。残酷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对外同土耳其(1768—1774,1787—1791)、瑞典(1788—1790)进行战争。三次参加瓜分波兰(1772、1793、1795)。
  •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

    1953年,天才的物理学家、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在总结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科学,而西方的近代科学却发展飞快时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 李安哲学

    李安哲学

    本书运用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传统评析李安导演作品。图书第一部分聚焦李安导演的华语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道、儒及佛教哲学主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其导演的英语影片中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主题:然而,全书的终极目标在于探索李安糅合这两种文化、架构中西文化沟通桥梁(即为表现电影主旨内容,策略性的汲取中西文化思想)的电影导演哲学。
热门推荐
  • 龙翔人间

    龙翔人间

    背负巨债的少年行家在遇到身世显赫的世家子弟之后会发生怎么的事情?多情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变幻莫测的江湖尔虞我诈的商场青春洋溢的校园,哪个才是他真正的生活?颠倒众生的美女,威势逼人的权贵和平凡无奇的小老千,哪一个才是他的真面目?
  • 琳天仙帝

    琳天仙帝

    天武大陆,以武为尊,一场旷世大战一代仙帝肉体破灭记忆尽失掉落一偏僻帝国,看他如何强势崛起搅动天武风云,天武大陆,武道境界分为锻体凝气后天先天凝丹仙尊,仙皇,仙帝
  • 变美计

    变美计

    啊!这不是她……她不美,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平凡是她的代名词,她懒散,看上去大大咧咧实则内心懦弱,但她善良又心软。一次意外迎来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看她金手指在手如何变美!
  • 邪王独宠:伊人在侧

    邪王独宠:伊人在侧

    当见惯了母亲用满腔的委屈去深爱一个人,当身边的暗箭一次次冲破她的底线......顼妍衣终于揭开面纱,被人嫌恶的丑八怪一朝变成惊艳天下的绝世大美人。天下人皆知他欧阳勰一身孤傲冷绝,天下人却不知他多年的深情只为等一人。他残忍、霸道、步步为营,只为有朝一日,换得那人回首一顾,她冷淡、睿智、步步设防,直到......他的唇角擒起一丝残忍:“你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她绝望失笑,转身离开,却落入一个怀抱,熟悉的冰冷,只听身后传来冷冽的声音:“即便如此,下这棋的人也只能是我!”
  • 男生的崛起

    男生的崛起

    在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里,女生们”占领“了美丽的校园,男生们倍受蹂躏、践踏。直到有一天……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一部流传了近200年的怀人散文经典。作者沈复以自然、真挚、优雅的文笔,展现了自己与妻子陈芸平凡而充满诗意、真情的动荡一生。他们于布衣蔬食之中,坚守艺术和道德之美;在颠沛流离之间,彼此温柔相待,把人生活成了至美的中国爱情典范,感动了无数读者。林语堂曾说,他们的生活“足以代表中国生活艺术及文化精神”。
  • 前哨之银河系边缘

    前哨之银河系边缘

    在宇宙上一个宇宙塌陷的边缘,时空发生小范围重叠,资源争夺大范围开启。人类为了争取到数百万年的生存权利而与异族发生旷日持久的战争。关于故事,没有正义、邪恶,只有生存、斗争。
  • 修仙游戏满级后

    修仙游戏满级后

    (书友群:786598061)对于一款游戏的资深玩家而言,把游戏全部能够玩的都以完美姿态玩了个遍后,似乎退游成了最终归宿。资深玩家叶抚玩了快十年的《仙路漫漫》,当他脱坑退游,选择卸载游戏时,突然就穿越了。他很快就发现,他似乎是带着游戏的满级属性穿越的……
  • 谬之生

    谬之生

    人生数十个秋扫落叶,无数个夕阳西下。无数次秋风吹起。方浩大概从未意识到,在他的岁月里,他最爱的其实是这一天。他从便宜的外卖包装里拿出餐巾纸,慌乱笨拙地给谬生擦去鼻涕,看她露出红红的鼻头茫然的看着他的样子。
  • 武侠梦之笑傲江湖

    武侠梦之笑傲江湖

    就是一个儿时幻想的笑傲江湖,那所谓的武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