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2400000019

第19章 盐业对天津发展的贡献(2)

<h2>第二节 盐业与文教事业的兴盛

天津市区旧为“荒石芦荻处”【66】,自明代永乐初设卫,渐成为“畿南都会”,但是时“居其地者,不过勋戚将弁、卒徒贩负而已”【67】,风俗“不甚统一,心性少淳朴,官不读书,皆武流,且万灶沿河而居,日以戈矛弓矢为事”【68】。然而至清康、雍、乾时期,此种风貌已得到较大改观:“大江南北知名之士聚集于斯者踵相接,津沽文名遂甲一郡,是鱼盐武健之乡易而为文物声明之地。”【69】这一转变的实现,天津盐业功不可没。

一、盐业与右文风尚的兴起

(一)盐商自身的文化素养

天津盐商中不乏文化素养较高者,他们利用手中财富,兴建园林,购置书籍、墨宝、金石等,并延请名士,扩大交际范围,丰富交往层次,努力跻身文化圈。与此同时,为后代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文化氛围:有的受到名家的亲自传授和点拨;有的耳濡目染,日受人文气息的熏陶;有的则利用家藏,博览经史,等等。传至三四代后,家道或已衰落,但右文风尚却得以保留。兹以三个声名卓著的天津盐商家族为例,以作说明。

1.张氏家族

张霖,字汝作,号鲁庵,又号卧松老衲,抚宁人。其父明宇于天津经商,遂定居此处。康熙二十年(1681年),其以例贡官兵部车驾司郎中;母丧丁忧服阕后升陕西驿传道;三十四年,迁安徽按察使;三十七年,迁福建布政使;次年,迁云南布政使。其“为诗古文词,卓然成一家言”【70】,著有《遂闲堂稿》,但鲜有文存。

张霔(1659—1704),字念艺,又字帆史,号笨山。张霖从弟。擅书法,所书“古逸苍劲,人以为宝”【71】,据称:时津城内无量庵之匾额即其手书,过往者“无不仰羡”【72】。又擅诗,为“津诗一大宗也”【73】。著有《欸乃书屋》(收于《天津诗人小集十二种》)、《弋虫轩》、《星阁》、《秦游》诸集【74】。

张坦,字逸峰,号青雨,更号眉州散人。张霖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幼学诗于王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学书于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进士),博览群籍。著有《履阁诗集》(收于《天津诗人小集十二种》)、《唤鱼亭诗文集》【75】。

张埙,字声百。坦弟,并与之为同榜举人,亦官内阁中书。善草书。著有《秦游集》(收于《天津诗人小集十二种》,姜宸英序)、《二张合稿文集》【76】。

张琯,字元白。坦子。官直隶州州同。“诗词清婉,能继其家学”【77】。

张鲤,一名鲤涔,字禹门,号子鱼,又号沽上闲鸥。坦子。工书画善诗【78】。

张映斗,字南杓。琯子。岁贡生。其诗主张平淡,不尚绮靡【79】。

张映辰,号拱之。映斗弟。能诗,历游吴楚间,深得方苞(字灵皋,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器重【80】。

张标,字荫松。鲤子。虽为武生但不废吟咏,以家学传子【81】。

张靖,字青立。标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贡,官浙江浦江县知县。著有《青立诗草》【82】。

张虎拜(1742—1794),字召臣,一字锡山,号啸崖。映斗子。乾隆三十三年举人,逾年成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加衔翰林院编修,曾督学河南,主试江西乡试一次、顺天乡试两次。工楷书,其家“先人碑铭墓志篆刻皆出其手书,人得片纸只字咸宝惜之”【83】。著有《妙香阁诗集》。

张虎士,字环极。虎拜从弟。诸生。由实录馆议叙官奉天府锦县尉。曾辑五代先人之诗,汇为一卷,同津邑士人梅成栋(字树君,号吟斋)加以校订,并“手录一通,凡数十万字”【84】。

2.査氏家族

査氏“一门风雅,天津他族罕有及之者”【85】。其开创者查日乾(1667—1741),字天行,自号慕园。主张“读书不为章句”,所学即当有所用,如果“学不为世用,纵文采彪炳,犹瑶檝之不可以川,玉弦之不可以矢也”【86】,故其精于史事,撰有《史腴》若干卷。

查为仁(1695—1749),一名成甦,字心榖,道号莲坡,又号莲坡居士,晚号花海翁。日乾长子。虽“家豪於财”,但其“性嗜读书,才名藉藉”【87】。康熙五十年,顺天乡试第一。其擅为诗,所作“通脱警悟、才藻横飞、神情兴会、多所标举”【88】,袁枚谓其“诗之精妙,深得初白(査慎行——笔者注)老人之教”【89】。著有《蔗堂未定稿》《蔗塘外集》《赏菊倡和诗》《花影庵杂记》《游盘日纪》《莲坡诗话》(收于《屏庐丛刻》)等【90】。有论者称:“津沽风雅之盛,皆自为仁开之”【91】;又称:“盖沽上风雅之盛,实心榖先生导以先路”【92】。其妻金至元,字载振,一字含英。金大中(见下文)女。“书算琴管无不精擅,尤工于诗”〇10,著有《芸书阁剩稿》(赵执信序)〇1。

査为义(1700—1763),字履方,号集堂。日乾次子。历官安徽太平府通判、淮南仪所监掣通判。他不仅“博综经史”〇12,而且擅画,与其时居天津之擅画者朱岷(字导江,天津人)、恽源浚(字哲长,号铁箫老人,天津县丞)、陈元复(字西林,常熟人)等不相上下【93】13。

查礼(1714—1781)【94】,原名为礼,又名学礼,字恂叔,号俭堂、铁桥、榕巢。日乾三子。幼从其兄为仁于水西庄读书,与海内诸名宿“尊酒唱酬,分题斗饮”【95】,年十五即以诗名,杭世骏誉称其诗虽为“少作”,但“已可传”【96】。历官户部陕西司主事、广西庆远府同知、太平府知府、四川宁远知府、川北道、松茂道、四川按察使、四川布政使、湖南巡抚。査礼“博览经史”【97】,长于诗词,并收藏唐宋人名迹及金石碑刻多达千余种,著有《铜鼓书堂遗稿》(收于《续修四库全书》第1431册)【98】。

为仁长子査善长,字树初,号铁云。乾隆十九年进士。其妻严月瑶,字阆娟,亦工诗。次子査善和,字用咸,号东轩,著有《东轩诗草》【99】。次女调凤(字鸣祥)、三女容端(字淑正)、五女绮文(字丽言)均能诗。甚至其侍女亦能为诗,如宋贞娘(字草亭)【100】。

査诚,字伟中。善和子。乾隆四十二年举人,历官郎中。著有《天游阁诗集》【101】。

査曾印,为义孙,乾隆四十九进士。

查昌业,字立功,号次斋。著有《林于馆诗草》(收于《天津诗人小集十二种》)【102】。

3.金氏家族

金平,字子昇,号惺园。其礼贤右士,与张霖、査日乾同以风雅相高,著有《致远堂诗集》四卷【103】10。

金大中,字驭东,号名山。平长子。著有《可亭集》四卷【104】1。

金玉冈,字西昆,号芥舟,又号黄竹道人。平孙。精于绘画,所画“山水变黄王细笔自成一家,设色淡雅,为画中逸品”【105】;又善书、工诗,其书“逼近钟、王”,诗“追踪黄山谷、陆放翁之间”【106】。尤喜好游历,足迹几遍天下。著有《天台雁荡记游》(收于《屏庐丛刻》)、《浮槎集》、《岭南草》。后人梅成栋【107】搜其遗稿,编订为《黄竹山房诗钞》(南开大学图书馆藏),但不过“全诗之二三而已”【108】。

金铨,字汝衡,号野田。玉冈之族曾孙。精书法,临摹魏晋唐宋明士真迹,能得其神韵,以致“断章尺幅,人争惜之”【109】;其刻印刀法以秦汉为宗,与李定业、高秉(字青畴,号泽公)、沈铨并为时所重;又善奕工诗,著有《善吾庐诗存》(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天津知县李符清(字仲节,号载园,广东合浦人,乾隆四十八年举人)推之为“沽上第一流人”【110】。

当然,除实力雄厚的盐商家族外,仍有不少盐商及后代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如盐商龙震,字文雷,号东溟,自康熙三十三年至五十二年,撰古今体诗四千余首,辑有《玉红草堂集》【111】;又如盐商徐都,字式围,著有《周易注》与《养愚斋古文》【112】;再如盐商子弟陈普,字少海,七岁能诗,吟有“庭花弄灯影,窗纸响秋虫”之句,稍长精于数学,撰有《勾股摭言》一卷,其兄学昕亦工诗文,有《镂冰文集》、《子安敝簏诗稿》【113】。等等。

(二)盐商的“以园会友”活动

清康、雍、乾时期,“升平日久,海内殷富,商人士大夫慕古人顾阿瑛、徐良夫之风,蓄积书史,广开坛坫”【114】。天津盐商也活跃其中,以张霖、査为仁最为出众。他们以私家园林为依托,招集南北名流,相与覃研学术。

1.张霖张霖“一生尊贤重士,济人之急”,“每逢乡、会两闱,四方之士出都者赠以资斧,留都者多延至津门”【115】。时,大江南北之名宿,如姜宸英、赵执信、朱彝尊、梅文鼎、方舟、方苞、吴雯、徐兰、沈一揆、邵长蘅、査慎行等【116】,均曾寓居其园内。由于文人名士纷至沓来,园中“文酒之燕无虚日”。时人有将张霖之“以园会友”活动比拟为“月泉吟社、玉山草堂”【117】。

并且,张霖与寓居者也非浮泛之交。如赵执信《去天津留别鲁庵句》云:“经岁忘归客,今朝独去身,可怜相送者,一一最相亲。”又如某年岁末,其游历至天津杨柳青,忽慨然谓同伴曰:“同游日日久,须归家矣”,同游者以为其将返家,甚感诧异,孰料其解释道:“受恩深处便为家,归遂闲堂耳。”【118】

而与张霖相交“最为莫逆”者当属吴雯【119】。吴曾对其谈及未来生活的畅想:“我家中条山下,环以玉溪之水,倘买田郑谷之口,构草堂十余间,有楼眺远,有亭纳爽,有屋贮书,院种竹数百挺,黄梅数十株,面雷手肘,太华徜徉,终老足矣。”【120】张霖听后笑而不语,私下悄悄将吴雯旧居按其所属改造一新。未几,吴雯告归抵家,方发现“庐舍顿改”【121】。

2.査为仁

由于水西庄富涵极高的物质、文化景观,且“南北人才过沽上者,一刺之投”,査为仁“无不延款”,享有“庇人孙北海,置驿郑南阳之誉”【122】,故其“以园会友”活动不仅在天津最具声名,被后辈邑人评为“津邑文人之盛二百年于兹者,自此启焉”【123】,而且在全国也享有盛誉,与扬州马氏之玲珑山馆,杭州赵氏之小山堂、吴氏瓶花斋并称,法式善(字开文)所作《水西庄》诗写道:“扬州玲珑馆,天津水西庄,风流绵百年,朋友来远方。我闻顾阿瑛,卜筑玉山堂,弹筝复摘阮,转眼荆榛场。查氏子孙贤,桃李春风长,饮酒更读书,潇洒江湖忘。”【124】

时,水西庄中“名流宴咏,殆无虚日”【125】。寓居时间较长者有汪沆、万光泰、吴廷华、刘文煊诸人【126】,他们的诗词“各张一军,与主人为劲敌”【127】,日相切磋。其他交往、居留之文士还有胡睿烈、姜宸英、朱岷、陈奕禧、杭世骏、钱陈群、余懋樯、鲁之裕、佟鋐、谈汝龙、胡捷、周焯等。其中,杭世骏还与査为仁结以秦晋之好【128】。

天津盐商的“以园会友”活动对地方文化氛围的形成大有裨益,为地方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第一,丰富了天津文学史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时人诗文与后人的追忆歌咏两方面。前者如汇集数年间寓居水西庄之名家学者“晨夕往还之作”【129】的《沽上题襟集》;后者如姚承恩(字桐云,号朗山)作《篆水楼》与《竹楼间》分别怀念张霔、査为仁【130】等。

第二,盐商招结文人名士寓居天津,推动了天津地方文化的建设以及人文风气的形成。如吴廷华与“莲坡査氏昆、季,结文酒之交”【131】,久居天津,被天津知县朱奎扬(字南湖,浙江山阴人,监生)聘请撰修《天津县志》;又如,史称“天津诗学实自霖倡之”【132】;再如,或云天津“自遂闲堂张氏、水西庄査氏际会承平,播扬风雅”后,“诗人接踵辈出”【133】。

第三,盐商的“以园会友”活动为后代树立了榜样。如张霖曾孙映辰,在恢复先业后,修建墓园,命名为“思源庄”,并仿效先人,招集文人于其地,为诗作文。其规模较先世时虽隘,但遗韵犹存【134】。又如李承鸿(字云亭,号秋帆,别号三一老人)起家盐,耽诗好客,馆康尧衢(字道平,号达夫,岁贡生)于园中,一时沽上词人相与结社联吟,主盟坛坫,犹有张、査之遗风【135】。再如梅成栋于水西庄旧址创立梅花诗社,“南北诗朋唱和者几无虚日,风雅之盛于是复振”【136】。

此外,天津盐商的“以园会友”活动还对其时国内的学术繁荣发挥了一定作用。如杭世骏称:“査莲坡殁,而北无坛坫,马嶰谷殁,而南息风骚,二十年来诗人凋谢略尽”【137】。

二、盐业与教育事业的空前发达

“天津东距大海,洋舶、盐、百货之辐辏,又自明以来,为军卫之地,其改为州治,因而升府,几三十年,人心风俗之渐染于功利,犹有未克丕变者,所以崇奉学宫,习祭菜鼓箧之仪,以播弦诵之雅化,视他郡尤为亟,政理之要,莫有先焉”【138】。而盐业对天津的教育事业也多有贡献。

(一)官学

天津府学即旧天津卫学,建于明正统初年,由指挥使朱胜捐宅基修成【139】。清代雍正间,伴随天津改卫为州,升州为府,卫学亦相继改为州学、府学【140】。

由于天津“为水乡,水不治则壅,壅则地溃”【141】,使得府学之屋舍、墙垣常常“因以颓圮”【142】,受到损坏。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时,其“殿壁陊剥,门庑欹斜,棂星门内外水潴而芦茂,席板以渡,乃得进而瞻礼,颓垣通市”【143】,而此势必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因此,明代“历景泰至崇正二年而修者五”【144】,至清代,修缮次数则更多:

天津府学的历次修缮活动中,由盐务官员首倡者居半数。而修缮资金则多来自驻津官员及津邑商(盐商当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的捐款,如顺治十年(1653年)的修缮活动,其资金来源为:巡盐御史张中元捐俸一百金,其前任巡盐御史杨义捐二百金,天津镇总兵官管效忠、甘应祥,户部分司苏霖、陈襄,长芦运司运使徐来麟、青州分司运同牛藩等各捐俸,多寡不等,当地富商大贾及府学诸博士弟子员的欣然输助【145】。

其他官学的修缮方面,如顺治间,天津镇总兵官管效忠首倡捐俸重修武学时,盐商曾协力输助【146】;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巡盐御史鄂礼捐俸创建校士馆(又名试院),同城职官并绅商悉有捐资【147】。再如康熙十一年(1672年),长芦运司运使迟日豫首倡修缮演武厅,分司等官咸捐俸以助【148】。

(二)书院

清雍正帝即位后,令“天下省会各立书院”,嗣后,各地“有司承上意旨,通都大邑往往设有书院,士习烝烝进而益上”【149】,天津的书院建设即在此背景下兴起。而在其创建、发展过程中,盐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三取书院

三取书院位于三岔河口东岸【150】,初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时,津邑商民修筑渠黄口堤岸,发现堤尾处有一座已废弃的赵公祠,遂因之购地,增造学舍、门垣,创立为书院。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津邑绅士、庐州府同知王又朴(字从先,号介山,雍正元年進士)的倡首下,商士共同捐造学舍十二间,并延请教师,教授生徒。每岁给发教师的束修,学生的膏火、奖赏等费,皆由长芦运司商捐领款项内支给【151】。嘉庆六年(1801年),众商重修。同治七年(1868年),移建盐关亭后【152】。

2.问津书院

初,查为义视长芦运司运使卢见曾有创设书院之意,而其恰有废宅一所,位于津城内鼓楼南,“地高阜而面阳,形家以为利建学”【153】,遂将之捐出,以备修造。经奏明总督方观承与巡盐御史高恒,卢见曾与商众开始捐资修建,自乾隆十六年(1751年)八月始,至次年二月落成,花费白银两千四百两有奇。书院共有房六十四间,前为门,中为讲堂(钱陈群题名为“学海”),后为山长书室,四周为学舍。新任巡盐御史吉庆亲为延选名士,制定条规。每岁掌教之束修、馔金,课艺诸生之膏火、奖赏、饭食,及供役、舆夫工食,皆由长芦运司闲款生息项内支给。乾隆五十七年,长芦运司运使嵇承志(江苏无锡举人)重修。嘉庆六年,众商重加修葺【154】。

3.辅仁书院

辅仁书院由邑绅侯肇安、进士王天锡、举人梅成栋共同创立于道光七年(1827年),位于天津城外西北。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二:其一,长芦运司运使金洙借拨部分库款,发质库生息;其二,天津府知府陈彬、天津县知县沈莲生各捐地亩,租赁取息【155】。

4.渠梁书院

渠梁书院位于宁河县治东文昌祠后。乾隆间,由县令关廷牧(字从桂,号西园,广州府南海县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三十九年九月——五十年五月任)倡建,初因“经费无多”,遂劝蓟六商人吴肇元每岁捐金,以助膏火。嗣后因“吴商落业,无人更襄义举,遂使数十年来文运就衰”【156】。同治后,复由芦商岁捐银百两助办【157】。

(三)义学

义学专为无力延师之贫民子弟而设。天津义学多由长芦运司提供经费支持,由府学学官稽查、考校,依照官学之例而行。

(四)商学

明清时期的商学由其学校的学生身份而得名,而与传授内容无关,与今通常所言之商学含义不同。时,由于盐商“久客他乡,籍不隶于有司;而灶户办课急公,尤宜优恤”【158】,故特为商灶子弟设立商学,以便其学习和仕进。

明代,由于长芦盐业的中心在河北沧州,故商学亦设于其地,名长芦运学,且设立不常【159】。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直隶商学。然而其并无实体,商灶生员附入河间府学。天津改州为府以后,商灶集中之天津、沧州二区均改由其辖领,因此,雍正十年(1732年),为便于就近管辖,令商学生员一律附入天津府学,与民籍生员一体稽查考课,不另设教官。

清初,商灶两籍童生由长芦运司运使考试,然后汇送学政,附入府学。雍正七年,改由地方官查明收考,录送长芦运使,再送学政汇考【160】。

商学录取额数及商灶分配比例时有变动。如清初额数为文、武各十二名,商、灶名额分配均等,各六名。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因皇帝六十寿庆,增加文额两名,商、灶各一。雍正十年,更为文额十五名,武额十三名,其中商籍取文童八名,武童七名,灶籍取文童七名,武童六名。文武、商灶额数均显现出差异。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月,总督周元理会同学政汪廷玙奏称:“直隶商籍应考文童不过二十七八名,武童不过十六七名,请以十名取进一名,文童额进三名,武童额进二名,即应试人多亦不得逾此额。倘为数不及十名,果有文理明顺、技勇可观者,亦酌取一名,否则宁阙毋滥。其灶籍均应照商籍十名取进一名之例办理”【161】,遂令下部议行。同治五年(1866年),因芦商捐输,遂予以恩赏,增加商籍文武额各六名,灶籍文武额各一名。

此外,廪膳、增广生员各二十名(与河间卫、忠顺屯合)。其原不食廪饩、不挨贡,雍正十年,经总督刘于义奏准,令与县学一例,二年一贡【162】。

商学生员均参加顺天乡试,但二籍生员的应考方式不同。初,商籍生员被另编为卤字号【163】,每五十名取中一名;如不满五十则不取,各生有愿改归原籍予试者,均听其便;如多至数百,取中总数亦不得超过二名。灶户因“住居以久,与土著无异”【164】,令归民籍乡试。乾隆十八年,御史魏涵晖疏奏:是年顺天乡试,卤字号终三场者仅四名,按定例,不足五十员不应取中。而如此一来,则虽有文意俱佳者,亦不能中,未免将人才弃置。遂下令将商、灶籍生员一体编入北贝字号取中,不再另立字号【165】。四十三年,以商籍童生回原籍参加乡试,往返不便,复设卤字号,录取办法照旧例施行。灶籍童生仍归北贝字号,一体应试【166】。嘉庆初年,商籍以人数不能足额,皆各归本籍应试,灶籍则照例考试取进【167】。

同类推荐
  • 执掌大唐

    执掌大唐

    明宫内刀光剑影,长安城外兵祸连绵。为求活,斗权阉,开丝路,诛蛮夷,灭藩镇。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只为重振大唐荣光,君临四方!新人新作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剑之所向,谁与争锋?王图霸业,笑谈声中!结英豪,诛奸贼,扫佞臣,逐鹿天下,问鼎九州,生死对决,英雄意气,热血功名,沙场征伐,朝堂诡谲情仇爱恨血泪史,豪迈雄浑宏伟章,碌碌无名之辈,亦可扬鞭策马!凛凛雁门…
  • 玩转历史之宰相之王

    玩转历史之宰相之王

    一个雄心勃勃想要在仕途闯荡一番的公务员冯建国却在一次奇怪的日全食天象中无意回到中国历史最黑暗的分裂年代五代时期,更令他不可想象的是他居然不可思议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宰相之一——冯道。冯建国在经历了一开始的挫折困苦甚至牢狱之灾后,决心在这个本不属于他的时代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仕途,且看一个现代政治体制下的官员如何在古代乱世从身不由己成为桀燕皇帝刘守光幕僚开始,直到其后历唐、晋、汉、周,事四姓十君甚至契丹为官,展开一段辉煌的宰相生涯。-------------------------------------------我的另一本书《残唐侠影录》书号:56947虽然也是五代的故事,不过这本是武侠,又喜欢武侠的朋友请多提意见
  • 武逆三国之君临天下

    武逆三国之君临天下

    为主?为帝?我为天。一剑在手,不惧神魔。一剑战吕布,一人成千军。吾有运筹帷幄卧龙凤雏,亦有国士无双赵云甘宁。吾弑落改本姓为楚,字无姜。终,马踏长安,鲜衣怒马。
  • 法国[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法国[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法兰西众多的独特之处正是其文化的体现。两千年来各个朝代和他们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印证,最后才形成了今天的现代法国。其兴起与衰落,繁荣与复兴,留下了众多的故事都将在《法国》中得到再现……
  • 梦官之战倭寇

    梦官之战倭寇

    梦中天宽地远,官场沉浮艰险,之乎者也之士,战意从此弥漫,倭人远远近近,寇仇不共戴天。杀伐决断,还我河山。一腔胸中碧血,且看沧海浩瀚,只因中华有我,贼寇谁敢向前?凭英雄血,秉赤城热,有壮士歌,红尘往复,当立新国。一介穷书生,他行走在明帝国的一个小县城,然后,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他激扬其吞天沃日的巨浪……
热门推荐
  • 科技时代的武当门徒

    科技时代的武当门徒

    现代的武当派俗家大弟子莫名穿越到一个科技发达的世界,虽然不明白原因,但,还活着就好,穿越完了干啥?还能干啥,好好活着啊,“我是个恋家的人,我更怀念我的家乡,但是这里不是我的家乡,那么,我就要把这里改变成我的家乡!把这里!改变的跟我家乡一样,这样我就不用再想家了,然后,武当的山门,我想立起来。”流落异乡为异客的李迟如此说道
  • 美女杀手爱上我

    美女杀手爱上我

    一个碌碌无闻的宅男少年,一个冷血娇艳的美女杀手,本该无法企及的彼此却因为一次意外产生了交集,这让本就平凡的他,招来无数事端,为躲避天降的横祸,从此开启了他传奇的成长历程。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平庸,只要通过坚持不断的努力,人人都能获得成功。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也许,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看一个逆袭成功的屌丝,如何发家致富泡杀手,开始他绚丽牛X的人生,本书很纯……也有点小暧昧……
  • 硬命红颜

    硬命红颜

    苏珊,天生的美人坯子,却因为脸上的两块胎记,被友情疏远,被爱情遗忘。经历了梦一般虚幻的初恋、相亲路上的折戟沉沙,她举债出国整容,终于还了她一副让男人神魂颠倒的美貌。本以为这是幸福的起点,哪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经历过被有钱人精心设计骗局欺骗、玩弄、死而复生的打击后,苏珊幡然醒悟:为什么该死的是被侮辱的自己,而不是那些作孽的人呢?苏珊决定反击、雪耻......不过,这只是苏珊蜕变的开始。
  • 风起独舞

    风起独舞

    大道出,万人赴。历史的山河画卷瑰丽而壮阔曾几何时有人唱着古老的圣歌,只身走进恶魔的巢穴有人一剑破天,连那孤高的神王也被斩下凡间有人哼着单调的歌,写着零碎的词,只因为一首未作完的诗而再步红尘有人愿做凡间的烟火有人甘作恶魔的奴仆有人想留名于历史,也有人想逃脱这化名历史的巨大囚笼一场戏剧随时会引发一阵狂风待到狂风卷集着金色的尘埃冲向一片纯蓝之镜时你是否会看到裸身的侍女正坐在与晨晖相邻的崖畔上放声歌唱那座被黑暗覆裹住的宫殿依然寂静沉默着水晶杯在神座前晃荡着鲜红的美酒,孤狂的帝皇像是睡着了般梦中那座古老的圣战场,黑龙已拖了亿万年。
  • 系统君,拽霸天下

    系统君,拽霸天下

    一句话,我懦弱过,害怕过,死亡过,重生,系统,能力,我受到的一切痛苦,定百倍奉还
  • 狼妃

    狼妃

    西门七七,被刮落山下,得到一项异能后又被一个神秘男子所救,开始了她不一样的生活。慕容少阳,二十四岁,身为狼族的王爷,却因为冷酷无情,寡言少语,身边一直没有女子的出现。直到这个意外滚落他怀里的俏皮女孩的出现,开启了他宠爱之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从奴隶崛起

    从奴隶崛起

    新书《一个成神的游戏》,望大家支持! 浩瀚无垠的宇宙森罗万象,人类只是这个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可就是这沧海一粟却成了其他物种的奴役工具。这一切只因人类弱小,可正因为如此人类才有了无限可能。“我要让整个宇宙都为我们而改变!”——莫冰
  • 集诡录

    集诡录

    邪是真邪,鬼未必真鬼!世事无常,但是报应不爽!
  • 王牌打更人

    王牌打更人

    打更人,世上最神秘的一个组织。我无意中卷入这个组织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一件件离奇诡异的事情接踵而来。老家宁城借尸还魂、北平北新桥海眼之谜、十万大山的不死传说、苗疆古地的困龙源、广西的清朝古僵等等,这些灵异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在我面前,一个个秘密我不得不去揭开!
  • 回眸一笑只为那个承诺

    回眸一笑只为那个承诺

    他与她,机遇。他冰冷无情,她拒人千里。可他偏偏对她钟情。天灾人祸,她发现自己是魔族圣女,他是仙尊贵族,两人本不能在一起,她远离了他。他苦苦寻找然发现她的身份,但他不介意。她不近人情,却一次次护他周全。直到那天,她身受重伤,命不久矣。他抱着她,痛哭流涕:“我不介意你的身份,为何要走。”她扬起一抹弧度:“我愿用我此生,护你一世周全。”【欢迎加入盛熙文学社审核群,群号码:53794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