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2400000018

第18章 盐业对天津发展的贡献(1)

明清时期,在诸多有利因素作用下,天津逐渐成为长芦盐业的管理、生产、转运及芦商聚集中心,盐业极为繁盛。同时,作为天津的重要经济行业,其对天津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如推进了城市建设,引导、带动了文教事业的兴盛,助推了慈善事业的兴旺等。

<h2>第一节 盐业与城市建设的推进

明清时期,尤其清康、雍、乾三代,驻津盐官与居津盐商借助盐业资本,多方参与了天津的城市建设,从城墙的修缮到交通设施的改善,以及各式园林、建筑的兴起,活跃一时,使得天津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获得了“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1】的美誉,整体上提升了城市的层次,并且使津邑百姓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了提高。

一、盐业与城墙的修缮

与北京等历史古城相比,天津城初建时间较晚。据业师南炳文先生考证,天津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2】。但由于天津“地处虚湿”,城墙“易于蛰损”【3】,故在其建成后曾多次进行修缮【4】,据笔者所见,先后共计14次,其中,有盐官、盐商、盐业资本参与者5次。

以雍正三年(1725年),寓居天津之盐商安尚义【5】、安歧父子捐修一事流传最广。据载:时天津城濠皆坏,巡盐御史莽鹄立题请盐商安氏父子情愿捐修,遂获允准。此次修缮主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筑和疏浚,历时十年。修成后,城周围一千六百二十六丈六尺【6】,垣高一丈九尺八寸,垛高四尺二寸,共高二丈四尺,基广三丈二尺,上广一丈九尺,共计垛一千四百五十有四,东西长五百零四丈,计二里八分,南北长三百一十五丈,计一里八分【7】,周围九里二分,东去海河二百二十步,北抵卫河二百步。明弘治三年(1490年),天津道刘福修缮时曾“构楼于门,曰镇东,曰定南,曰安西,曰拱北”【8】,此次修缮完毕后,雍正帝亲将其名改为“东连沧海”、“南达江淮”、“西引太行”、“北拱神京”,并赐名新城四门为:“镇海”(东门)、“归极”(南门)、“带河”(北门)、“卫安”(西门)【9】。由此也产生了皇帝为奖赏、纪念安氏修城,特将西门命名为“卫安”的传说。

盐商主动承修者仅此一例,其他多由“地方官报明盐政”,尔后,在盐务官员的主持下,“酌量兴修”【10】。

实由用于救助贫困商灶的商捐余剩银内拨给。如乾隆十五年(1750年),巡盐御史奏请“于商捐余剩银动用”,以供修城,获准【11】。而此终非长久之计,如遇灾伤之年,贫困商灶众多,又适逢城墙需要修缮,则资金势必不给,出现困境,因此,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奏请嗣后天津城修缮任务总归巡盐御史衙门办理,但修缮款项改由运库银内支出,至于“商捐一项,系助穷乏商灶之用”,当专款专用,以备不虞,“仍留接助穷乏商灶”,并请“嗣遇兴修,亦酌动公项,或殷商自愿捐修者听”【12】。得到批准。

二、盐业与交通设施的改善

交通问题为民生所系,在任何历史时期,都相当重要。其对地区经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天津河淀众多,舟与桥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闯荡营生不可或缺的交通设施。众所周知,船只载重量有限,且“从桥安,从船危”,然而,由于天津“河流湍急,不可以植柱石”【13】,不便建桥,故济渡多依赖船只,不仅给行人、商旅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安全性也不能得到保证。于是,由船只串联而成、横亘河面的浮桥便成为当时技术条件下最佳的交通设施。清代天津共设浮桥四座,均位于人流量较大的关键路段,对天津交通的助益颇多。而此四浮桥之创建与后期维护均与盐业有关。

西沽浮桥位于天津城北三里左右。肇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冬,成于次年四月。时西沽为由天津入京师之通衢,但“河面宽阔”,遇“车马驼载,非渡船可济”【14】。于是,直隶总督赵宏燮捐资倡修浮桥,天津道朱纲、长芦运司运使宋师曾积极响应,不仅捐俸表率,还躬亲督理此事。在官员带动下,盐商亦解囊相助。如侯天顺,为此“昼夜督励,殚财力卒其事不懈”【15】。西沽浮桥共用船十六只,总长二十六丈,花费白银二千余两。据称:其“排列巨舰,横贯铁索,施板覆土,南北对峙,坦若康衢”【16】,且“铁锚、麻缆,百物具备”【17】。为沽上行船之便,其又可启闭,并另备有大渡船一只,以供浮桥开启时济渡。西沽浮桥为清代天津见于史载的第一座浮桥,开创了天津浮桥的规制。此后,浮桥陆续增设,除捐资助修者有别外,仅规模大小有异,式样基本类此。

次年,众商捐造河楼迤西浮桥【18】。

五十五年,天津道朱纲、长芦运司运使宋师曾以天津城“北郭外,门临会通河,运道所在,且为榷关口,百物于是乎聚焉,赋税于是乎出焉,四方行人,往来如织,不为作桥,曷以济渡!”【19】遂利用修造西沽浮桥之余材,在津城北门外半里许,建造钞关浮桥。当然“其施财者,长芦商人共之”【20】。此次制“巨舰十有三,其制一如西沽”【21】。亦外设大渡船一只,遇粮艘经过,随时启闭。

盐关浮桥位于天津城东门外之盐关口【22】。初,其地仅有一小舟济渡,而海河水势剽疾,济河者往往遭覆。雍正八年(1730年),青州分司同知孟周衍(字虚舟,山西太谷人,贡生)捐俸倡首,率众商捐造浮桥用船十四只,“聚舟如筏,横亘中流”【23】,以通往来。桥成后,济河者如履坦道,咸感其惠,遂又称此桥为“孟公桥”。由于设立于运盐要道,盐官浮桥还成为稽查私盐的一道关卡【24】。每逢运盐开桥,则令桥夫以巨舰渡人,并按例给以工食。然而桥夫渔利,渐废巨舰而用小舟,每渡按人索钱,如无则“诟辱之”,舟小人众,时有覆溺之虞。并且有人利用两岸搭板与日暮闭桥之机,故使留缝隙,俟车陷入,则哄起帮忙,以索重酬,进行欺诈。经小直沽批验所大使平圣垣(字翊山,浙江山阴举人,嘉庆六年任)的治理,民人终得以“不病涉”【25】。

天津为“四达之衢”【26】,舟车往来频繁,自浮桥相继设立后,行旅赖之。然而浮桥之设并非一劳永逸,需要按时检查,进行维护,方能保证安全、长久使用。初,浮桥系五年排造一次,由众商负责。嘉庆九年(1804年),众商因浮桥日日横亘激流之中,又桥上车马重载,络绎不绝,并且冬季河水结冻、消融,时有破损,恐经久“不能坚整,致碍行人”【27】,遂呈请嗣后每三年排造一次,得到批准。浮桥之修护费用外,所有每年桥夫工食,及应行添换绳缆、锚锁等,皆由商捐公费内给发【28】。

浮桥以外,盐官和盐商也参与其他交通设施的修建。如道光四年(1824年),经长芦巡盐御史阿尔邦阿奏请,修筑天津西沽迭道【29】;又如盐商査氏曾捐设龙王庙义渡【30】。

三、盐业与官衙、园林的兴建

城市建筑是经济发展的一种体现,一般情况下,惟有经济相对发达之区才会对此着力经营;并且,其还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建筑的多寡、美观与否等,直接影响到初至者对城市的感官认识。明清时期,在盐业的带动下,天津各式建筑的数量陡然增多,并且多是精巧细致之作,如行宫苑囿、私家园林等。

(一)官衙

1.长芦巡盐御史署

长芦巡盐御史未移驻天津之前,商人将原裁户部饷司衙门加以修缮,作为御史巡行之公廨。康熙元年(1662年),河西务钞关移驻天津,遂还之,及巡盐御史至,则赁房屋以居。二年,巡盐御史张吉午及官、商共捐银一千二百二十两,建造公署于天津河北旧饷道衙门基址(位于天津三叉河口西北岸)。七年,巡盐御史移驻天津后仍居是地【31】。

至雍正元年(1723年),衙署已“倾圮颓废”【32】。次年,商众趁巡盐御史莽鹄立东巡之机,鸠工重建【33】。至其归,“倾者已正,颓者已整,甃石砌砖,易瓦缭垣,庖、湢、厕、厩靡不完聚”【34】。共建屋一百二十二间【35】:照墙一座,东西辕门、旗杆台、鹿角木、鼓吹亭各一,大门三间,号房二间,仪门三间,角门二,东关帝祠,西五圣祠,大堂五间,抱厦三间,皂快房六间,二堂三间,环水楼上下各三间,厢房六间,东偏住房十四间,西偏书房二层,各三间,箭亭三间,群房十四间,东辕门外公所五间,巡捕厅三间,官厅六间,西辕门外赍奏厅八间【36】。

署后附置有园林,内中景物以环水楼尤为出众。据亲历者称,其“四面皆水”【37】,“岿然而高”【38】,风景壮观、秀美,如天晴气朗,则“月夕风晨,云霞灿烂,烟火参差,路转樯回,帆影拂槛,至若波潮上下,忽盈忽虚,依稀乎海上三山,蜃楼百幻”【39】,登楼则西北之“皇都壮丽”【40】,东南之鹾商辐辏,灶丁聚居,尽收眼底【41】。此外,政暇游憩之所还有敬事堂、绎志轩等地。

2.长芦都转运盐使司署

康熙二十七年,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任玑及商人共同捐银,购买了天津城内鼓楼东街一处民房,并将之改建为运司衙署。建成后,其北向坐落,房屋共计二百四十二间【42】:照壁一座,东西鹿角木,八字精旗杆台,铁狮台,鼓吹亭,马快班房四间,更夫房一间,军牢、夜役、壮丁、轿夫、买办房八间,大门三间,土地祠,皂快班房四间,公所房三间,舍人房二间,仪门五间,科房二十二间,库后房四间,礼房、后房七间,堆卷房三间,库子、茶夫房二间,官厅二间,家丁房二间,马神祠一间,马夫房四间,马棚四间,银房六间,大堂五间,东西间即运库二堂十间,东引库三间,西门房三间,过厅三间,耳房三间,三堂五间,厢房六间,廊九间,后楼五间,廊十二间,平房三间,厨房、群房十四间,客厅六间,船房五间,廊三间,西厢房三间,耳房二间,西偏院屋五间,群房八间,幕宾房十二间,廊六间,五□书屋三间,廊十二间,西院房三间,群房四间;后院更夫房二间【43】。

署西亦置有园林,名意园,广袤二亩许,有亭有池。运使叶绍本曾以诗描绘园中景色:“独爱荒园存,风物殊清婉,扰扰尘坋中,邱壑亦足遣;绿筱挺劲竿,青藤引长蔓,傍砌植疏花,芬芳傲九畹……”【44】

3.青州(天津)分司署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巡盐御史毕懋康发官银三百两,青州分司运同杨嘉猷(字元忠,号荩斋)捐银二百两,众盐商共捐,于天津东门外、海河西岸,临盐关建造分司衙署。其东向,共屋九十八间:照壁一座;大门三间,班房六间,马神祠一间,土地祠一间,马棚三间;仪门三间,科房九间;大堂三间,银库一间,外宅门房一间;二堂三间,厢房六间,廊九间,客厅三间,书房三间;三堂三间,厢房二间;内堂三间,厢房四间,厨房四间,灰棚十间,亭一座,内过堂三间,茶房一间,上房五间,套房二间,群房八间【45】。

(二)行宫及其他御用建筑

1.柳墅行宫

乾隆三十年(1765年),经长芦盐商呈请,巡盐御史高诚奏准,由众商公捐公办,于天津城南门外、海河东岸修建行宫,作为皇帝巡幸、驻跸之所。行宫周围大墙共二百四十丈,居北面南,周围植柳,“宫墙、甬道、内外朝房、殿阁亭台、溪桥山石,以及林木花卉、鹤鹿禽鱼,靡不具备”【46】。乾隆帝御题为“柳墅行宫”。

行宫的具体形制如下:沿河有御题“柳墅瀛津”牌楼一座。外宫门西向,内宫殿南向。大宫门一座三间,宫门外左右朝房六间,南北朝房六间,辇房五间,轿房五间,陈器库五间,外膳房十五间;二宫门一座三间,其前有御题石屏,军机处房三间,左右朝房六间,穿厅三间;正宫门一座三间,左右值房十八间,垂花门一座,左右值房六间,御题“偕乐堂”大殿五间,左右游廊二十八间,过堂游廊三间,耳房一间,御题“播醇斋”五间,左右游廊二十二间,耳房二间,左右过堂游廊六间,照殿七间,左右游廊十八间。内宫两层共十五间,左右游廊六间,耳房二间,穿堂游廊四间,内值房共七间,左右游廊二间,左右耳房三间,东首佛楼一座上下六间,西洋式戏台一座,左右游廊十间,过堂游厕三间,御题“海棠厅”三间,左右游廊十三间,过堂游廊六间,照厅三间,御题“校籖室”三间,大殿西戏殿三间,左右游廊二十间,过堂游廊三间,大戏台一座后场三间,后殿两层十间,左右游廊十五间,过堂游廊三间,前后值房共十五间,前后清茶房八间,前后照房十间,左右耳房二间,东苑平台曲尺楼一座楼下厂厅五间,临池顺山厅三间,游廊六间,穿亭一间,临池歇山厅三间,方亭一座,船式房四间,藤萝厅三间,宫墙门一座,御题“柳径”碑一座,南苑山亭一座,临河房三间,六方亭一座,御题“横桥”碑一座,南所厅三间,册页房一间,平房二间,三面游廊共二十四间,御座楼上下六间,折叠游廊六间穿亭一间,芍乐厅三间,游廊八间,临池厅三间,御座船一只,水手房二间,御题“曲池”碑一座,东首阿哥书房三层共九间,照房共十五间,游廊共二十四间,耳房共三间。其内各种陈设,玉玩、铺垫等项,亦皆由各商捐办。

乾隆三十二、三十五、三十六、三十八、四十一、五十三、五十五、五十九年,乾隆帝巡幸行经天津,均驻于此,且其期间所作之宸翰诗笺、额联墨宝、琅函石刻均贮于行宫内,又颁存古今图书集成等书籍,由盐务官员经管。至嘉庆十三年三月,嘉庆帝亦巡幸驻跸。

嘉庆六年(1801年),因天津水患较重,海河一带之沿河堤岸,并行宫、船坞内外房屋墙垣俱多坍塌,遂令众商于公捐拨存参课项下动支兴修【47】。此外,五年、八年,长芦巡盐御史那苏图向后奉旨率众商查勘、修葺【48】。

2.海河楼

“海河楼”为乾隆皇帝御题,在天津三岔河口北岸,南向,西接崇禧观。乾隆三十八年,由长芦通纲商人捐资建造,作为皇帝巡幸各处庙宇、拈香时进茶、膳之所。其有“亭池、廊庑、台榭、树石,前临河为楼,檐宇峻矗,俯瞰波流,遥瞻海色”【49】。有房共一百五十二间:大宫门三间,高台房三间,叠楼游廊二十三间,游廊五间,平台五间,穿厅三间,小旁楼三间,穿厅北游廊三十间,东游廊六间,船式房五间,方亭一间,御题海河楼五间,西游廊五间,二宫门四间,楠木房三间,御座房三间,东游廊三十一间,南游廊四间,两卷房十间。

乾隆九年至五十九年,历奉乾隆皇帝巡幸天津,恭进茶膳。其楼内贮有乾隆皇帝御题海河楼匾额、御制诗章、对联木刻等。嘉庆五年、六年,先后由通纲商人借款查勘修整【50】。

3.皇船坞

皇船坞,又名水围,位于天津城南门外海河闸口三里,北向。为贮存御用龙舟之所。蒋诗有诗称:“皇船坞口是渔家,杨柳青青拂岸斜。绝似西湖船厂外,二分烟水一分花。”【51】

其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奉谕旨所造。原有房屋六十七间,水炮二座,围墙一百二十丈。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令水围所用皇船、苫盖、修饰等项,交由坐粮厅办理,永为遵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经巡盐御史金辉奏明,改建坞房三座,每座九间,备贮船只。坞前立一石闸,以司启闭。水浅则闭闸蓄留,水涨则启闸疏泄。内、外坝各一座,以备御舟出,随开随闭。坞旁有东西角门二座,旁官厅三间,水手房三间,汛房二间,库房七间,大门一间,围墙一百六十丈。并复经奏准,仍归长芦盐政管理,商人随时看护修葺。五十五年,承办商人因皇船桅柁向系以席片包裹贮藏,恐日久糟损,遂捐造房七间,专贮桅柁。

皇船坞共贮御舟十只【52】,分别为:御题安福舻座船一只(长九丈三尺,宽一丈九尺)、御题翔凤艇座船一只(长八丈四尺,宽一丈六尺)、御题行春舫如意船一只(长四丈五尺,宽九尺五寸)、第一舟一只(长三丈四尺,宽七尺五寸)、二号沙飞船一只(长八丈六尺,宽一丈六尺)、三号沙飞船一只(长八丈六尺,宽一丈六尺)、新沙飞船一只(长九丈一尺,宽一丈八尺)、头号湖船一只(长四丈四尺,宽九尺四寸)、二号湖船一只(长四丈三尺,宽九尺三寸)、乌图里船二只(长二丈六尺,宽五尺二寸)。

嘉庆五年、六年,皇船坞俱经通纲商人借款逐一查勘、修整【53】。

4.其他

万寿龙亭创于雍正八年,由巡盐御史郑禅宝奏建。嘉庆二十四年,巡盐御史延丰重修。至光绪三年,长芦运司运使如山再修。其创修皆由地方官员与商贾捐款而成,且以后者为主。以光绪三年修缮活动为例,官员方面共捐一千四百两,石灰二十四万斤,其中涉及盐务之官员直隶总督兼长芦巡盐御史李鸿章捐银二百两,石灰二十四万斤,长芦运司运使如山捐银四百两;盐商方面共捐银六千两,如许受之一千两,严克宽六百两,杨俊元、黄世熙各五百两等【54】。

观海台,在大沽南岸,康熙二十八年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郎廷极建【55】。乾隆三十二年商众重修【56】。

(三)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是财力的外在展示,建造、拥有者非富商大贾即权势显贵。天津“自元置镇以来,独未有为园以收其胜者”【57】。清前期,由于芦商积聚起大量财富,于是,开始在天津选地筑园,开创了天津的园林之盛。

上列天津园林中,以盐商张霖之问津园、一亩园,以及査氏父子之水西庄最负盛名。问津园内“树石葱蒨,亭榭疏旷”【58】,经过天津之海内名流“无不假馆”【59】;一亩园则建有垂虹榭、绿宜亭、红坠楼、遂闲堂诸胜,让人流连忘返。而影响最广、最为人称道者莫若水西庄【60】。是园占地百亩,园内树石清幽,有揽翠轩、枕溪廊、数帆台、藕香榭、花影庵、碧海浮螺亭、泊月舫、绣野簃、一犁春雨诸胜,时人赞誉其“水木清华为津门园亭之冠”【61】。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东巡路经天津时驻跸此园,适值春夏之交,园内紫芥盛开,遂赐名为“芥园”【62】。

除雅致的物质景观外,天津的私家园林还颇富不俗的文化景观。时,天津盐商或为与朝中的政治力量产生交接,或为摆脱世人眼中的庸俗气息,或为自身的精神需要,重视并投身于文化事业,广收金石、墨宝等,并将之储于园内。如安氏沽水草堂内收藏金石、书画甚富,时人多比之天籁阁(明代嘉兴项元汴藏书阁名。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居士)【63】。又如张氏园亭,其内收储“法书、名画”甚多,以至于“充溢栋宇”【64】。査氏水西庄内也遍布“缥缃锦轴、法物图书、金石彝鼎之属”【65】。正是由于这些珍贵的文化景观,赋予了天津园林更多的内涵,提高了其在士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使得园林的主人能够广揽名士,并与之结交宴游。

盐商的私人园林不仅为天津建筑史,而且为天津文化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类推荐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四国争霸记

    四国争霸记

    注:本书乃是虚构小说讲的是四国群雄逐鹿中原的故事,后经历百年一统天下
  • 缘宋

    缘宋

    这是一个穿越近千年的传奇,宋然(宋小宝)莫名其妙穿越到了南宋初年。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好一场世间繁华;纵然情深,奈何缘浅,好一场风花雪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好一场国仇家恨……繁华落尽,风月无踪,看一场风轻云淡……
  • 一品谋臣

    一品谋臣

    有些人,注定难以平凡。秦泽,曾经靠着心狠手辣而站在了人生顶峰的商业巨子,无意间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一个被逐出家门的落魄少爷,本想安于天命,做个安逸书生,却在命运的驱使下,辗转进了宿命的轨迹之中。男儿问天,天不应,横刀立马,向天行。披荆斩棘,百战死,怒魂依旧,啸苍穹。小九起点第一本书,喜欢的大爷们,多多支持啊。\(^o^)/
  • 乱斗战场

    乱斗战场

    旌旗下会有你的影子,乱斗中会有你的风采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世界,所有你喜欢的的历史场景,都有可能在这里重现。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界,所有你喜欢的文臣武将都有可能在这里登场,在这里厮杀,在这里斗智。请进——乱斗战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热门推荐
  • 披着小羊皮的大恶狼

    披着小羊皮的大恶狼

    玉氏嫡次女子衿,不惜与父母亲族决裂,也要坚决嫁给落魄皇子楚天成。呕心沥血十八年助楚天成,从一落魄皇子变成九五之尊。功成后却被楚天成卸磨杀驴做成人彘,并连及玉氏一族满门惨死。于是玉氏嫡长女子华重生了,上一世还没来得及揭掉羊皮,她这只恶狼就惨死了。这次换成了七彩小羊皮,等她羊皮掉光,就是改朝换代的时候!这是一个原来只有一个马甲的大佬重生后一直掉马甲的故事。某阎君:如果你重生了,你想做什么?玉子华柔柔一笑:没有如果,老子命格够贵!某阎君:我竟无言以对……一众小鬼:那你最想做什么?玉子华温柔无比:当然是先弄死我那亲爱的脑残妹妹玉子衿啦!阎君:然后呢?玉子华满脸无辜:没有了啊,我可是良民!某阎君和小鬼:我信你个鬼!嗯?怎么不大对。忘了,我们就是鬼啊。玉子华立在那,巧笑倩兮:既然楚氏皇家没用,连个破落户(指楚天成)都能当皇帝,那老子就勉为其难的当当这个皇帝吧。某阎君和小鬼:果然,这才是的真面目吧。大佬,你马甲掉了。玉子华:胡说,羊皮就是我的马甲,我就是披着羊皮的恶狼,我是玉子华,我为自己代言。
  • 风爵印

    风爵印

    她是天的神,但之前是人类,随着漫长的时间,她找到之前的记忆,并发现风神们的秘密计划,她和她的伙伴一起救下来整个宇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别惹小会计

    别惹小会计

    余成言见贝伊伊的第一面,贝伊伊正以45度角望着天空,阳光从林荫缝隙处打在她的脸上,雾蒙蒙的非常好看,一副复古圆形眼镜也遮挡不住她的大眼睛,余成言觉得这个女孩挺有文艺范。下一秒却听见贝伊伊感慨,不知道鸟蛋吃起来什么味,好不好吃。余成言止不住的抖了抖,他一定眼瞎才觉得贝伊伊是个安静的女孩。后来见贝伊伊果然上树掏鸟蛋,再旋转回身跳回地面,这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身手之矫健,动作之神速,让余成言的下巴再没合上。余成言感叹,这个女孩身体不错,适合做门卫,以一敌三。后来经过血泪的教训验证,贝伊伊就是他余成言的真香定律。呆萌严谨小会计与海归小霸王的吵吵闹闹的欢喜剧一场。
  • 阴阳书屋

    阴阳书屋

    一个在现代格格不入的守藏史的生活会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书后我和大佬复婚了

    穿书后我和大佬复婚了

    沙雕作者带给大家一个沙雕女主(?`^??)穿书后的李梦溪发现自己穿到了一个会作死且做作的女演员身上,努力压下到嘴边的脏话,笑着看向眼前冷酷帅气的男人...男人淡淡吐出一句话:签字离婚。李梦溪看了一眼男人,立刻笔下生风签字:好勒您!李梦溪的内心OS:原主喜欢你,我李梦溪可瞧不上你!——————离婚后,霍骁战发现自己的前妻似乎没了他这个老公,生活越发滋润了...隔三差五的看见微博热搜......《惊!当红明星李梦溪和霍一博疑似公布恋情》《爆#李梦溪宣称和流量小生是好友》《爆#李梦溪和陌生男子深夜逛街》《爆#李梦溪前夫信息大曝光!》霍骁战看着这条热搜,没忍住拍桌而起。神他妈的前夫,他要复婚!!旋即开启了霍总的漫漫追妻路...
  • 落樱终落无澈中

    落樱终落无澈中

    前世——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而她,确是空有颜没有玄力的废物。可他最终是爱上了她,成就了玄天大陆中最凄惨的绝世情缘。这世——他,是玄天大陆中玄力最高的太子。她,是玄天大陆中战绩最高的战神。终是红衣进,白衣出,青灯一盏,泪折两行,醉了这十世年华......最后是红衣服进,白色的衣服出来,青灯一盏,折两行泪,喝醉了这十世年华......停足回眸,暖我半世冰心;倾一世繁华;只为二人花前月下;许下三生三世。若你能许我一个未来,我定会为你,长袖翩翩,舞尽锦瑟年华。一世欢颜,只为你一人绽放。辗转红尘,愿与你同唱一曲地久天长。西湖溢月,缕缕香烟窃了谁的容颜,琴犯窗棂,九曲弹不破谁的柔情,红绳谁系,孤影,抚琴,一纸空忆谁来描清。一瞬回眸,尘缘痴了
  • 罗婺历史与文化

    罗婺历史与文化

    本书阐述了云南武定地区古代罗婺部的兴起和发展,探寻罗婺文化的源头、探讨武定地区土司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后提出了武定地区彝族文化为主的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对罗婺文化的界定。
  • 永痕

    永痕

    在这里,剑是锋利的,拳头是寂寞的,梦想是可以打败一切的。在这里,天庭是可以被血洗的,世界是可以被毁灭的,宇宙是可以只剩下一个人的。在这里,眼睛是可以瞎的,人是可以变妖怪的,走到最后我都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