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1500000026

第26章 从“匈牙利事件”、阿尔及利亚战争到“五月风暴”(4)

——五六十年代的法国知识分子

四 马尔罗:从左派文学先锋到戴高乐派知识分子的主将

自戴高乐作为将法兰西拯救于危难之中的巨人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即有一大批知识分子追随其后。而在戴高乐派知识分子中,最为引人瞩目者当推由左派文学先锋转变为戴派知识分子主将的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这位仅初中毕业的法国当代文坛的传奇人物一生扮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冒险家、作家、报人、编辑、游击战士、国务活动家,等等。他的一生所呈现的是一幅由不幸与奋斗、失败与成功交织而成的雄浑而悲凉的画面。在不少人看来,马尔罗的历史形象非常接近于他本人创作的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形象:“一个集活动能力、文化素养和清醒的头脑于一身的英雄典型。”【72】对此,法国著名传记作家安德烈·莫洛亚(André Maurois)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马尔罗的生平就是他的代表作。”

马尔罗于1901年11月3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其父菲尔南·马尔罗(Fernand Malraux)是一位平庸的生意人,其母贝尔特·拉米(Berthe Lami)是汝拉山区一个普通农民的女儿。由于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马尔罗在5岁时随母亲迁到邦迪镇开杂货店的外祖父家。1918年,马尔罗中断高中学业,离开学校给一位专门经营罕本色情文学的出版商当助手,并从邦迪迁居巴黎,开始独立生活。到巴黎生活后不久,马尔罗即在包括左派文学刊物《行动》(Action)在内的一些杂志上发表文学评论,并逐步结识了一批文学家和批评家,其中包括在当时蜚声法国文坛的文学理论家马克斯·雅各布(Max Jaco b)【73】、作家纪德和马丁·杜加尔、诗人瓦莱里,等等。1921年,马尔罗在一位画商兼出版商的帮助下,出版了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纸月》(Lunesen papier)【74】。

1923年,22岁的马尔罗偕同第一任夫人前往柬埔寨考察寺庙废墟,并试图盗运从吴哥窟古庙弄来的好几船雕像,案发后这对夫妇双双在金边被捕。他的妻子因病获释,马上兼程返回法国,在文化界发起签名运动援助马尔罗。在复审时,马尔罗得到缓刑,最后不了了之,获释返回法国。马尔罗在东方的这段冒险经历,曾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同时,这段痛苦的往事也在他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从此,向强权抗争的叛逆精神与对人类文化遗产着魔一样的偏爱,伴随着他后来的整个生涯。由于吃过殖民政府的官司,促使马尔罗站到政府的对立面,成为一个异议分子。1925年,他返回印度支那,与当地一名法国律师共同创办了《印度支那报》(L'Indochine),旨在揭发殖民政府的腐败无能。由于这份报纸经常独家报道中国革命的新闻,因而跟中国人和一些秘密会社有所接触,使他在还没有到过中国的情况下,就写出了一部涉及1925年著名的省港政治大罢工的小说《征服者》(Les Conquérants)【75】,塑造了一名非凡的革命者加林的形象。1927年,马尔罗在《欧洲评论》上发表文章,抗议法国政府在国内禁映苏联影片《波将金号战舰》。同年3月,著名的《新法兰西评论》开始连载《征服者》。1930年,马尔罗的又一部小说《王家大道》(LaVoie royale)【76】由格拉塞出版社出版。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培肯为寻找埋没在亚洲丛林中的庙宇遗迹而历险的故事。这两部作品均颂扬了主人公面对监狱、苦刑和死亡,为了某种信念或信仰,以超人的决心和毅力,进行艰苦卓绝的冒险活动。

30年代是马尔罗作为左派文学先锋,其作品的左倾和行动的左倾达到最高峰的时候。1933年,马尔罗出版了《人类的命运》(LaCondi-tioNhumaine,一译《人的状况》)【77】,使他的革命同路人的形象更加突出。这部小说描写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工人起义及“四·一二”大屠杀中英勇不屈的精神。领导武装起义的俄国职业革命家卡多夫在被捕入狱后,把藏在身上的仅够两个人使用的氰化钾送给了另外两位难友:中国的冒险主义者陈以和参与领导起义的混血儿基奥,宁可自己被扔到锅炉里活活地烧死。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的神话。该书出版后,荣获法国文学的最高奖龚古尔奖。【78】同年3月,马尔罗在“革命作家和艺术家联合会”上发表演说,呼吁警惕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威胁,甚至表示“如果战争爆发,我们的位置是在苏联红军的队列中!”同年11月,马尔罗与纪德发起成立了“全世界争取德国反法西斯政治犯无罪释放委员会”,即“台尔曼委员会”,并积极展开活动。1934年6月,他曾应邀到苏联参加第一次苏维埃作家协会大会,成为外国作家代表中最受斯大林赏识的人物。在苏联期间,马尔罗在接受苏联《文学报》记者采访时宣称:“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憎恶和我在印度支那获得的对法国资产阶级‘权利’的认识,是使我成为一个革命作家的深刻原因。”1935年,马尔罗出版了《蔑视的时代》(Le Temp du mépris)【79】,该书的题词写道:“献给那些要我转述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和所坚持的事业的德国同志们。”同年6月,马尔罗在全世界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会上担任主席团成员,并做了大会总结发言。同年11月,他又当选为“全世界作家反战、反法西斯主义委员会”负责人之一。

30年代中期爆发的西班牙内战给马尔罗提供了展示其“冒险精神”的新的舞台,而他在这一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则更给自己的生活历程加添了英雄史诗般的色彩。战争刚一爆发,马尔罗就亲临马德里、巴塞罗那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尔后,马尔罗从法国征集了约20架飞机,亲自筹建、率领“安德烈·马尔罗国际飞行中队”,奔赴西班牙前线,协助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抗击佛朗哥叛军的进攻。1937年,他创作了以他亲自参加过的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小说《希望》(L'Espoir)【80】,书中描写了国际纵队中各种各样的志愿人员,如无党派人士、宗教界人士、个人主义者以及一时感情冲动而参加西班牙内战的人物。他们信仰不同,身份各异,都为了支持民主共和国的理想、反对法西斯主义而并肩战斗。马尔罗从这场斗争中体会到人类希望之所在。全书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气概和团结战斗的气氛。小说完成后,首先由法国共产党所主办的《今晚报》(Ce Soir)连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人民反抗纳粹德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中,马尔罗又一次扮演了英雄的角色。战争刚一爆发,他就报名加入了装甲部队,驾着坦克车在前线打仗。受伤被捕而又得以逃脱后,他托人带信给远在伦敦的戴高乐,要求加入“法国内地军”的空军部队。1944年,马尔罗化名“贝尔热上校”,秘密投向游击区,参与游击队的战斗。同年9月,马尔罗在被推举为阿尔萨斯-洛林旅的指挥官后,率领其部队担负了解放阿尔萨斯的任务,并且在翌年斯特拉斯堡的保卫战中成功地击退了德军的反攻。在参加了斯特拉斯堡保卫战之后,马尔罗前往巴黎出席南方抵抗运动游击队的联合组织——“民族解放运动”的代表大会。在大会发言中,马尔罗明确表示拥护戴高乐政府,并呼吁暂缓考虑“革命”的问题:“戴高乐将军的政府不仅是法国的政府,而且也是祖国解放事业的政府,抵抗运动的政府。所以,它不容我们有任何怀疑……政府说得完全对:战争与革命是二律背反的。当此之时,对外政策问题堆积如山,法国必须供养盟国的军队,或者说把辎重供他们调遣,在这样的时刻,无法避免、难以回避的问题首先是动员一切力量保证战事取得胜利,革命的问题只能放在其次。”【81】

马尔罗的这一发言及其所表现的态度很快就引起了戴高乐的亲信、长期担任戴高乐私人秘书的加斯东·帕莱夫斯基的注意。通过他的穿针引线,在大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消散之际,马尔罗,这位深为战前的热血青年崇拜的左派文学先锋,曾一度被法共乃至苏联共产党视为“出色的战友”与“第一流的同路人”的知识分子与戴高乐相逢了。从此以后,马尔罗数十年如一日忠实地追随戴高乐,“像昄依宗教似地投身于戴高乐将军的事业”②,并与戴高乐结下了非同寻常的共进共退的友谊。换言之,这次会面在马尔罗的整个生涯中具有分水岭的意义。对此,我国著名法国文学研究专家柳鸣九先生曾很有见地地指出:从此以后,“马尔罗的地位、作用和形象,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生了一个‘转折’。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在群众中享有声誉的社会活动家,拥有广泛读者的名作家,而且更主要的是一个在历史舞台上活动着的政治家,一个影响着法兰西政治生活和权力结构的人物。而在政治上,他又已经不再像战前那样带有鲜明的左倾色彩、是苏联与法共公开的盟友,而成为了一个保守色彩很浓的戴高乐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派的中坚人物,成为了苏联的批评者、法共在政治社会活动中的对手,他为抵制苏联与法共在法国的影响、为戴高乐在法国的掌权而竭尽全力”【82】。

事实确实如此。战后初期,马尔罗首先在戴高乐为首的临时政府里任新闻部长。1946年1月戴高乐毅然宣布辞职时,马尔罗也随之弃官而去。同年,马尔罗加入“为争取戴高乐将军重新执政研究会”。1947年,在戴高乐筹建法兰西人民联盟时,马尔罗在组织宣传,特别是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马尔罗在政治上进一步转向,即和他战前作为法共同路人的历史彻底决裂,并对法共持激烈的反对立场。1958年戴高乐东山再起之后,马尔罗担任了长达10年的文化部长。成为戴高乐甚为倚重的国务活动家。1958年9月4日戴高乐在巴黎共和广场向全国人民提出第五共和国宪法的草案,这一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的日期和地点就是在马尔罗的提议下选定的。戴高乐显然对这位忠心耿耿的追随者也极为信任和满意,故此,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在我的右边身旁,有着而且将永远有着马尔罗。”【83】

马尔罗在担任文化部长或负责文化事务的国务部长期间的建树颇多。由于马尔罗早年即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且无论对西方艺术还是古代东方艺术都具有广博而精湛的学识,因此,这位主宰法国文化事业的“部长大人”显然具有艺术大家的宏大眼光。他在上任之际,即满怀这样一种雄心壮志:文化(政策)的唯一目的在于引领每个人瞻仰想象的殿堂、倾听寂静的声音、走向精神和感观的“王家大道”;人文主义成为人类共有的财富。【84】而在走马上任之后,深得戴高乐信赖与器重的马尔罗即以手中的权力实现自己长期深埋在心中的宏愿——发掘、保护和弘扬灿烂的法兰西文化。为此,他下令修缮卢浮宫、凡尔赛宫,拟订《文物保护法》,允许在有古代建筑物的城市或区域建立“保护区”,向公众开放法兰西历史悠久的艺术珍品,从而使普通人也有机会全面欣赏法国丰富灿烂的艺术宝库;他还组织对法国各地收藏的文物进行大规模的清点,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全国的“文物总目”,建立了完整的文物资料系统;马尔罗还力排众议,规定定期清洗与维修巴黎主要纪念性建筑物的外表,使巴黎这座历史古城在众多欧洲古城中显得最为簇新、清洁。此外,为弘扬法兰西文化,马尔罗还大力号召建立“文化之家”,即每座10万以上人口的法国城市,都应当享有领略歌剧、大乐队、展览会、卢浮宫珍宝等的机会。可以说,在马尔罗制订的诸多发展文化事业的计划中,建立“文化之家”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马尔罗甚至希望,建立这些“文化之家”在法国社会文化史上的意义,能与第三共和国时期费理实行的教育改革在法国社会文化史上的意义相提并论。为此,他曾反复强调,群众有权享受剧院、博物馆,就像他们有权享受教育一样。他为文化事业所做的,正是儒勒·费理过去为教育事业所做过的。

马尔罗在主宰法兰西文化事务的同时,还以“法兰西使者”的身份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简直就是戴高乐主义在国外的形象大使。而且,他还将文化部这一装饰性机构变成了一个强力部门,几乎成了法国的第二外交部,时常使真正的外交部黯然失色。他在这方面的“精彩之作”之一就是协助戴高乐在西方大国中首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1965年,他还以戴高乐私人特使身份到北京拜会了中国领导人。与此同时,他还以文化部长的名义要求法兰西喜剧院重演伏尔泰据中国元曲改编的五幕悲剧《中国孤儿》,以此庆祝中法建交一周年。

在从政之余,马尔罗仍笔耕不停,写下了《反回忆录》(Anti mémoire)【85】等许多论著。1969年,在戴高乐再次引退时,马尔罗也告别了政坛。当翌年戴高乐逝世时,马尔罗以沉重的笔调写下最后一部小说《倒伐的橡树》(Les Chênes qu'oNabat...)【86】,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棵他赖以实现自己宏伟的文化抱负的参天大树的倒伐所怀的痛苦与哀思。

由于马尔罗在战后数十年如一日忠实地追随戴高乐,并成为戴派知识分子的主将,使与戴派唱对台戏的,且长期在法国知识界占据上风的法国左派知识分子始终把他看作一个“变节者”,对他穷追猛打。在当年由法共控制或由非法共左派主办的报刊,如《人道报》、《思想》(LAPensée)、《战斗报》、《现代》、《精神》中,充斥着这样的字眼或语句:“马尔罗恶棍”、“马尔罗变节者”、“人们知道这是个法西斯分子……人们感觉到了……人们早就怀疑……他现在揭下了面具,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但不管怎么说,如果不去考虑政治纷争等方面的因素,马尔罗作为20世纪法国知识界的一位重要人物的地位以及他的功绩是不容否认的。正如柳鸣九先生指出的那样,“他每进入一个领域、每到一处、每涉及一个方面或一个问题,都表现得颇为不同凡俗,都大大突破了自己原有条件的限制而做出了一般人所做不到的事来,都达到了一般人所达不到的高度”【87】。也正因为如此,1996年11月23日,在希拉克总统的亲自主持下,马尔罗在逝世了20年之后被迁葬到先贤祠。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

    在莫泊桑短暂的一生中,疯狂的工作和放荡不羁的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但他还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他的小说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他本人也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本书客观记录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莫泊桑笔耕不辍的创作过程、勤奋刻苦的写作态度,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泊桑作品的巨大价值。
  • 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1037),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后谥文忠。苏轼与父洵、弟辙,同为北宋文学家,合称“三苏”。
热门推荐
  • 尊之上

    尊之上

    本是天才被当了十多年的废物,既然不能聚灵源,那就聚灵力修精神,用灵力碾压一切,征服世人,踏上巅峰。
  • 孽羽争霸

    孽羽争霸

    什么样的事算坑爹?上天的玩弄吗?一次任务,灵魂离体一次女子人工呼吸,招来天雷轰击导致意外穿越?重生后,却是一残废算逆天改命了吗?当然……算上天能容他吗?顾名思义…………且看,“孽天”,如何在乱世雄起引无数豪杰,征战四方,建立无上王朝、闯洪关,参加选拔踏入天院在各古族中不断成长成就无上大业
  • 唐僧降魔录之四大战神

    唐僧降魔录之四大战神

    黑极天魔在原始天魔的带领下进击天宫得手,准备进攻西天!佛祖为了众生平安,带领漫天神佛护着玉帝撤退到了茫茫宇宙里,(功德佛)唐僧独自留了下来,扛起降魔大旗!观世音给他一份法帖,上面写着找到并收降四大战神,分别是西方战神孙悟空(斗战胜佛),东方战神关羽(关帝胜君),北方战神杨戬(二郎神),和南方战神哪吒(通臂金刚),四大战神归位,加入到了唐僧的麾下队伍中来,唐僧求佛祖法旨,带领他们一路攻打天宫和人界,直冲宇宙!扫荡原始天魔带领的群魔!一场神魔之间的超级大战就此展开!
  • 我被小智选中了

    我被小智选中了

    我叫林炫,我出了一场空灾,被一个叫小智的东西给救了,我的生活发生改变。
  • 无限之天堂游戏

    无限之天堂游戏

    林肖肖从来没想到自己能进入这个人吃人的世界,现在想想都怪那个该死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神邪凰逍遥妃

    战神邪凰逍遥妃

    一朝穿越成废柴,丑女。堂姐欺负,祖父势利。她逆天开挂,把伤自己的,辱自己的通通杀于摇篮之中。说姐是丑女,容貌美得亮瞎你的狗眼。毒医双全,悬壶济世。说姐说废柴,一巴掌呼死你。一身青衣闯天下,偏偏身后贴着个“狗皮膏药”。1049278677(清竹阁)欢迎大家与我互动!
  • 盛世铜炉

    盛世铜炉

    简单的说,这是五个出生卑微性格不一的结义兄弟在太平又不太平的盛世走向不同道路的故事。当然,主角只有一个。虽然这并不代表我认为他就是“正确“的。侠以武犯禁,但是大侠却从不自由。如要感慨,只有一句诗罢了。“且夫天地为炉兮万物为铜,阴阳为炭兮造化为工。”人生在世,如在火上烤。但人生之精彩,却也恰在于此。
  • 狩猎诸神

    狩猎诸神

    十方世界,天道崩灭,诸神转劫。从此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业——诸神狩猎者!
  • 我欲封刀

    我欲封刀

    少年的波折,造就了永不认输的倔强。擒虎、驱狼、屠巨蛇,与天地抗争,这是一个起始于西域荒漠的故事,征战沙场,笑傲天下,我欲封刀,怎奈总是把我怒火挑。一步步走来,萧破打熬筋骨,修炼经脉,登上宗师境界,开宗立派,笑傲江湖。十二条经脉全数贯通,是为后天强者,打通任督二脉,是为先天强者,之后修炼下丹田丹海,中丹田膻中,上丹田神庭,每处丹田结一花,三花聚顶,引来五气朝元,方成宗师。(PS: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质量保证,绝不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