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0900000017

第17章 辉煌时期(3)

《茶经》早已流传到国外,尤其是日本,十分注意对陆羽《茶经》的研究。目前,《茶经》已被译成日、英、俄等国文字,传布于世界各地。

陆羽的《茶经》,是对整个中唐以前唐代茶文化发展的总结。陆羽之后,唐人又发展了《茶经》的思想,如苏虞曾著《十六汤品》,从煮茶的时间、器具、燃料等方面讲如何保持茶汤的品质,补充了唐代茶艺的内容。唐人张又新曾著《煎茶水记》,对天下适于煎茶的江、泉、潭、湖、井的水质加以评定,列出天下二十名水序列。张又新声称他所列名水为陆羽生前亲自鉴别口授。但实际上他的观点常与陆羽相悖,故后人认为是假托羽名讲他个人的主张。不过,张氏此作将茶与全国名水相联系,引起茶人对自然山水的更大兴趣,使山川、自然在更广阔的意义上与茶结合,进一步体现中国茶文化学中天、地、人的关系,还是有所贡献的。在茶道思想方面,唐人刘贞亮总结的茶之“十德”;卢仝通过诗歌总结茶的精神作用……等等,都具有深刻的意义。此外,温庭筠曾作《采茶录》,虽仅四百字,但却以诗人、艺术家的特有气质,把煮茶时的火焰、声音、汤色皆以形象的笔法再现,也是很有特点的作品。至于唐人诗歌中有关茶的描写便更多了。

总之,唐朝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时期。

承上启下

从五代到宋辽金,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大转折时期。仅从中原王朝看,封建制度已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开始向下滑坡。但从全中国看却是北方民族崛起,南北民族大融合,北方社会向中原看齐和大发展的时期。辽与北宋对峙,金与南宋对抗,宋朝虽然军事上总是打败仗,但经济、文化仍相当繁荣。茶文化正是在这种民族交融、思想撞击的时代得到发展。尤其从茶文化的传播看,无论社会层面或地域都大大超过了唐代。唐代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集团领导茗茶运动,而宋代则进一步向上下两层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正式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从两头补充了唐代茶文化的狭小范围。从地域讲,唐代虽已开始向边疆甚至国外传播饮茶技术,但作为文化意义上的茗饮活动不过中原及产茶盛地而已。而到宋代,中原茶文化则通过宋辽、宋金的交往,正式作为一种文化内容传播到北方牧猎民族当中,奠定了此后上千年间北方民族饮茶的习俗和文化风尚,甚至使茶成为中原政权控制北方民族的一种“国策”,使茶成为连接南北的经济和文化纽带。

从茶艺与茶道精神来讲,一方面它继承了唐人开创的茶文化内容,并根据自己时代的需要加以发展,同时为元明茶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在茶道思想上,随着理学思想的出现,儒家的内省观念进一步渗透到茗饮之中。从茶艺讲,首先将唐代的穿饼,发展为精制的团茶,使制茶本身工艺化,增加了茶艺的内容。同时,又出现大量散茶,为后代泡茶和饮茶简易化开辟了先河。民间的点茶和斗茶之风的兴起,把茶艺推展到广泛的社会层面。宫廷贡茶和茶仪、茶宴的大规模举行又使茶文化的地位抬升。宫廷的奢侈化与民间的质朴形成鲜明对比。从文化内容说,由于茶诗、茶画的大量出现,而且大多出自名人手笔,使茶文化与相关艺术正式结合起来。如果说唐代茶文化更重于精神实质,宋人则把这种精神进一步贯彻于各阶层日常生活和礼仪之中。表面看是从深刻走向通俗、浮浅,而从社会效果看是向纵深发展了。因此,这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时期。

别出新格

后梁灭唐,开始了中国又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五代大都是短命王朝,武人得势,大多不讲文治。但因直接承盛唐风气,许多文化活动不可能因此终止。茶文化也如此。尤其在南方,吴蜀、江浙物产丰富,战事较北方也少得多,文人品茶论茗之事并未断绝。这一时期,许多文人组织饮茶团体、进行茶艺著述便是一个证明。

五代人和凝,就是一个大力推行茗饮的著名茶人。和凝为梁贞明二年(916年)进士,又于后唐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知贡举,后晋时为中书侍郎、同门下平章事,后汉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终于后周。历梁、唐、晋、汉、周,是典型的五代人,也是典型的文士、文官。他在朝为官时,和其他朝官共同组织“汤社”,每日以茶相较量,味差者受罚。自唐以来,北方民间和文人中会社组织很多,佛教徒组织“千人邑”、“千人社”,会社是推行文化思想的一种得力手段。和凝正式组织“汤社”,这比唐代陆羽等人不加名目的饮茶集团更为社会所注目。自此,汤社成为文人聚会的一种正式形式,也开辟了宋人斗茶之风的先例。

毛文锡为唐末进士,五代十国时人后蜀任翰林学士,后历迁礼部尚书、判枢密院事,并拜司徒。生活在四川这个茶的故乡,因而通晓茶的知识。后受谮贬荆州司马,又临近茶圣陆羽的故乡。然后降后唐,得悉江浙饮茶妙趣,复又人蜀。此人一生在江南茶乡东西盘环,深敬陆羽。遂仿陆氏《茶经》七之事、八之出,撰《茶谱》。可惜原文已佚,其遗文见《太平寰宇记》与《事类赋》。

还有苏廙的《仙茶传》,原书亦佚,现存第九卷《作汤十六法》,又称《十六汤品》,收录于《清异录》。有人认为苏虞为唐代人。但苏氏生平无考,《清异录·茗藓门》所收各条均不早于五代,故苏广仍以断为五代较宜。苏广所叙制茶汤方法为“点茶法”,明显区别于唐代的直接煎煮。这更证明苏氏非唐人。同时,也说明,宋人之点茶是早在五代便开始了。

另有陶毂,晋时在朝为官与和凝相善,得其赏识迁著作郎、监察御史、仓部郎中等,后归汉、待周,一直到宋初方卒。陶榖一生好茶,据说他曾买了太尉党进一个家妓,过定陶时天正下大雪。陶毂雅兴大发,取雪水烹茶,并对党家妓说:“党太尉该不懂这种风雅之事吧?”家妓看不起陶氏的穷酸,乃讽刺说:“党太尉是个粗人,只会吃羊羔美酒,那懂的这个!”陶学士虽然惭愧,但仍不忘茶,遂撰《茗藓录》,为宋代第一部茶书,对研究由五代至宋茶的演变、渊源有重要意义。陶舜于宋初历任礼部、刑部、户部等三部尚书,其饮茶爱好及所撰茶书对宋代必有很大影响。

后人提起宋代茶艺,必从贡茶说起,而讲贡茶又离不开建茶。然而,建茶之始并不在宋,而始于南唐。陆羽著《茶经》时,尚不知建茶情形,但明确注明:福建十二州产茶情形未详,偶尔得之,其味甚佳。可能在唐代,建茶便已有相当的发展。到南唐时,福建、浙江一带已成为茶叶的重要产地。五代时的幽州军阀和辽初的契丹人千方百计与南唐联系。南唐使者常从海陆犯险北使,都是为换取南唐的茶、锦之利。五代初幽州军阀刘仁恭残暴而好财,据说曾令军人到西北采树叶充茶出卖而禁止南方茶入境,以换取厚利。辽史专家陈述先生认为,刘仁恭让军士采的并不是树叶,而是一种确实可以饮用并治病的中药,《五代史》作者为说明刘仁恭的贪婪,故意贬抑。不论是树叶还是中药,但刘仁恭排斥南茶入境之事想是有的。这也反证了南方茶当时已大量向北方边塞出口。其中,南唐占很大比例。

南唐之茶,又以建州最为著名。这与南唐佛教发展又发生了关系。宋人沙少虞所著《宋朝事实类苑》说,建州山水奇秀,士人多创佛刹,落落相望。南唐时,日州所领十一县到处是佛寺。建安有佛寺三百五十一,建阳二百五十七,浦城一百七十八,崇安八十五,松溪四十一,关隶五十二,总共可以千数。沙氏所说寺数可能是宋代统计,但南唐寺院确实多,而且是我国佛教禅宗派最发达的地方。这便又应了“名山、名刹出好茶”和“茶禅一体”的典故。五代十国时,南唐最为富庶,宋太祖下南唐,得到南唐大片土地财富,自然也包括茶之利,从此建茶大受重视。特别是自建茶作为皇室专贡之后,其地位更高不可攀,其他地区望尘莫及。可见,宋朝茶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奠定的。

综上所述,五代时期并未因盛唐的灭亡与战争的频仍而使唐代茶文化中断。相反,正因局势动荡,文人生活迁徙多变,使中原及长江流域发源的茶艺得以向南北扩展。五代十国时期对茶文化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辟“汤社”,使饮茶活动更有组织的进行。

(2)文人“汤社”开始对茶的品质竞赛评比,这不仅开宋代“斗茶”的先河,一直影响到现代茶行业专家们的品评会。我国物产丰富,各地物产各有千秋优长,本不好统一评价,唯茶、酒二项向来有精深的品评理论,这是有深刻历史渊源的。

(3)五代时已开始出现“点茶法”,这便打破了一般人“点茶始于宋”的成见。

(4)五代人继唐人之风,多著茶书,补充了唐代的茶艺和茶学理论。

(5)宋代以皇室为首饮茶走向奢侈,有失唐人朴拙之风。而五代好茶者多“穷酸”文士,虽动荡漂泊,纵然当了朝廷大官也不及武人的权势。所以,还保持了唐人茶文化的朴实。宋代由中间向两端发展,皇室尚奢侈,文人尚风雅,民间尚质朴。这质朴的一面,是由五代茶人继承下来的。陶榖以雪水煮茶,进一步加强茶艺是向自然靠近的势态。自此临泉傍溪饮茶成为宋人最雅爱的风尚。

同类推荐
  • 王朝更替(上)

    王朝更替(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北京春秋

    北京春秋

    地球北部39度至40度间的一片幽燕之地,右抱太行,左邻沧海,南拢河济,北依居昌,上踞关外,下望江山,都城苍老而奇特。自辽国开都之后,京城管辖着东至奴儿干都,西到西藏高原,南至海南琼岛北到岭北行省的一片诺大江山。统揽管治,决断无他。千年以来,历史仅短短数十年间将北京甩于一旁。全球风云变幻中,此间早已是人类的一片政治、商业与文化的中心。当中,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皆为故事。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宁夏掌故

    宁夏掌故

    本书以亲历、亲见为主,自清末民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凡与宁夏文史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及人物等等方面。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团宠当女皇

    穿越团宠当女皇

    她22世纪中药世家传人,医学天才无人能比,阴差阳错的穿越了,他当朝辰王,当之无愧的战神,无情无欲,然第一次见到她,小姑娘挺可爱,知道她是国师的弟子,跟她一个老头子能学什么,不如跟我学,命中注定的两个人相遇后会掀起怎样的风云,风起云涌、改朝换代,共进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 假天子真皇后

    假天子真皇后

    宫廷弃妃,流落民间,调教夫君,乱世称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级道人

    神级道人

    跨越时空而来的神级道士,带着逆天的技能和装备,玩转现代大都市,建立庞大的妖兽军团,纵横七海,攻城掠地,掀起了人类文明的灭世危机……
  • 十米之爱,厘米之外

    十米之爱,厘米之外

    不一样的天空,不一样的色彩。不一样的小说,不一样的爱。
  • 沙苑人家

    沙苑人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陕西关中东部沙苑地区农妇刘东霞在生活困苦的压力和重男轻女思想的驱使下,将自己病重的年幼女儿春草丢弃在黄沙窝窝里。春草被执行任务回来的派出所民警宋大成捡拾回家并抚养长大。小说围绕刘东霞长达三十五年的丢亲、思亲、寻亲、见亲的故事,塑造了十多位个性鲜明、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演绎了农村家庭三代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非亲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矛盾和感情纠葛。小说浓缩了中国陕西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刻画了陕西农民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赞扬了人性之美和人性之善,揭示了人们只有选择大爱和包容,才能获得美满和幸福。
  • 末世进化侵袭

    末世进化侵袭

    十一永远想不到的是自己最后是死在同类的手里。末世里的人形武器十一苏醒。接管弱智儿唐步语的人生。不小心得到一只全能机械小正太,可惜宝贝和功能都要能量。从现在开始,抢我晶核的人都得去死!+++++++++不正经版简介++++++++++老爸走散,小妹无影无踪,大哥远在天边,唐步语只好瘫着一张老脸踏上末世版寻亲记。PS:升级流,尽量不小白,不圣母。又PS:新手作,望各位看官多多海涵,求推荐,求收藏,求包养...不对,求看官您动动您的芊芊玉指多多留言!
  • 安神不要在亲了

    安神不要在亲了

    我叫唐晨希,我是dark战队的教练。在采访是信誓旦旦的说:我是他们的教练,我绝对不会内部消化的。两年后啪啪打脸,记者们问:请问你和安神在街上亲吻是怎么回事?你们是不是在一起了?我淡定的说:是,我和宥安弟弟在一起了。
  • 圣者无疆

    圣者无疆

    在古武术逐渐凋残的现代都市,一个无名小子却突然崛起,以一介平凡之身,引导新一轮古武争霸潮流,并最终登临武道极巅,留下圣者威名,为后世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