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0900000016

第16章 辉煌时期(2)

陆羽友人中,最值一书的是颜真卿。颜以书法为后世称道,其实,他还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正任平原郡太守,胡骑残暴河北,唯真卿战旗高扬,并领导了河北抗敌斗争,使平原郡与博平、清河得以独保。代宗时,谏朝廷,揭叛臣,忠耿刚烈。颜氏于政治、军事、法律、书法、音韵、文字学皆有造诣。大历八年,他到湖州任刺使,与皎然、陆羽结为挚友。他组织《韵海镜源》的词书编写,多达五百卷,有许多文士参加,陆羽是其中重要成员。这对陆羽加深儒理,在《茶经》中以中庸、和谐思想提携中国茶文化精神甚有助益。

陆羽受儒、道、佛诸家影响,而能融各家思想于茶理之中,与他一生结交这么多有名的思想家、艺术家有很大关系。《茶经》绝非仅述茶,而能把诸家精华及唐代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这才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3.博学多才

我们从《茶经》本身即可看到,陆羽对自然、地理、气候、土壤、水质、植物学、哲学、文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所以《茶经》的出现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靠长期多方面知识的积累。事实上,陆羽确实多才多艺。他幼年学佛,少年学戏,青年开始钻研孔氏之学,又多与诗人交往,并擅长诗赋。此外,陆羽还擅长书法、建筑和方志学。他评价颜体的奥妙说:书法家徐浩习王羲之笔法,只得其“皮肤鼻眼”,而颜真卿能“得右军筋骨”,所以表面不像,却青胜于蓝,能够创新。其见解十分精辟。

唐代对地理学十分重视,各州府三年一造“图经”送尚书省兵部职方。于是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地理学家。陆羽不是朝廷命官,但每到一地便留心于地方情形。颜真卿的《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曾记载,陆羽曾作《杼山记》。《湖州府志》又说他曾作《吴兴记》。今可考证者,陆羽所作方志著作有:

①《杼山记》,记湖州杼山地理、山川、寺院。

②《图经》,记湖州苕溪西亭之由来及方位、自然环境。

③《吴兴记》,可能是湖州地区全面地理、风俗情况,故《湖州府志》称其为本郡专志之肇始。

④《惠山记》,述无锡周围山川、物产、掌故。

⑤《灵隐山二寺记》,记余杭灵隐山之山水、寺庙等。

陆羽还精通建筑学。颜真卿曾在湖州杼山妙峰寺造“三癸亭”,系大历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成,恰逢癸年、癸月、癸日,故以“三癸”名之。此亭为陆羽设计建造,颜真卿记事并书写,皎然和诗一首。三大名人集于一处,也算一绝了。皎然诗下有注:“亭即陆生所创”。另外,陆羽居上饶时也曾自造山舍,依山傍水,凿泉为井,临山建亭,植竹林花圃。诗人孟郊惊叹其将陶渊明笔下的风景再现,说他造的亭可收云贮雾;凿石所引山泉及所植迎风而啸的竹林,可谐管弦之声。可见,陆羽又深得古代造园之法。我们在《茶经·五之煮》中,曾看到陆羽形容茶汤滚沸时的极美文学,“茶花漂然于环池之上”、“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等,如无对园林艺术的体验,怎可将大自然微妙搬到茶釜之中!陆羽耿直,一生卓而不群。正是他的人生经历,拓落性格,深邃的学识,广博的知识使他能深明茶之大道。陆羽虽深沉,但并不孤僻,他会作诙谐之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更关心国家,关心百姓。无论对学问、事业、友谊都十分执著。为写《茶经》他远上层崖,遍访茶农,经常深入民间。正如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中所写:

采茶非采录,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日白斜。

归知山寺远,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正是这种不畏艰苦,不断追求,深入实际的精神,使陆羽对茶的各个方面了解那样细致、深入,用心血和汗水写下了不朽的《茶经》。

重大贡献

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它既是茶的自然科学著作,又是茶文化的专著。

《茶经》共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概述我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他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陕川有两人合抱者。”当时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其树龄当上推千百年,证明了我国茶的原生树情况,雄辩地证明了我国是茶的原生地。陆羽还介绍了我国古代对茶的各种称呼,从文字学的角度证明茶原产我国。在本章,陆羽又从医药学角度指出茶的性能和功用,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有解除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懒、百节不舒的功用。

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

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

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七之事,讲我国饮茶的历史。总之,五六七三章集中反映了陆羽所创造的茶艺和茶道精神。煮茶过程不仅被陆羽生动的艺术化,而且运用古代自然科学的五行原理强调煮茶应注意的水质、火候。茶用名茶至嫩者,精制封存以待用,不使精华散越。火用嘉木之炭,而忌膏木、败株。水用山中乳泉,涓涓江流,离市之深井。煮茶讲究三沸,还要欣赏其波翻浪涌的美妙情景。保其华,观其色,品其昧。在陆羽笔下,饮茶绝不像煮肉、熬粥一般为生存而造食,而是把物质的感受与精神的修养、升华联系到一起。陆羽说:“天育万物皆有至妙”,“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食,食与酒皆精极”,也就是说,衣食住行都要追求精美的情趣。所以,他把饮茶过程也看作精神享受过程。七之事,总结了我国自神农、周公以来饮茶的传说和历史,使人们看到一个不断升华、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研究茶文化发展史的基本材料。

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州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这种对科学认真、执著的态度,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们效法。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且不论陆羽对茶的自然科学原理论述,仅从茶文化学角度讲,我们看到,陆羽确实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化领域。

第一,《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这一套中国茶艺。我们把它称之为“茶艺”,不仅指技艺程式,而且因为它贯穿了一种美学意境和氛围。

第二,《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

第三,陆羽首次把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首创中国茶道精神。这一点,在“茶之器”中反映十分突出,无论一只炉,一只釜,皆深寓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这一点在第二编还要详加论证。

由此看来,不能把《茶经》看作一般“茶学”,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物质与精神的巧妙结合。

《茶经》问世,对中国的茶叶学、茶文化学,乃至整个中国饮食文化都产生巨大影响。这种作用,在唐朝当代即深为人们所注目,耿湋当时便断定陆羽和他的著作将对后世产生长远影响而称他为茶仙。《新唐书》说:“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汤突间,祀为茶神”,“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茶市。”说明在唐代就已把陆羽称之为“茶神”。关于民间以陆羽为茶神的事还有其他文献记载。《大唐传》载:“陆鸿渐嗜茶,撰《茶经》三卷,常见鬻茶邸烧瓦瓷为其形貌,置于灶釜上左右,为茶神。《茶录》曾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唐代江南有一个驿馆,其管理者自以为很会办事,请太守去参观。馆中有酒库,祀酒神,太守问酒神是谁,驿官说是杜康,太守说:“功有余也”。又有一茶库,也供一尊神,太守问:这又是何人?驿官说是陆鸿渐,“太守大喜”。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评价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宋人陈师道为《茶经》作序说:“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对及夷戎蛮狄,宾祀享,予陈于前。山泽城市,商贾以起家,诚有功于人者也。”

《茶经》问世,民间或官方都很重视,历代一再刊行,宋代已有数种刻本。《新唐书》、《读书志》、《书录解题》、《通志》、《通考》、《宋志》俱载之。《四库全书》亦收入。可考的本子有:宋《百川学海》本、明《百名家书》本、《格致丛书本》、《山库杂志本》、《说郛》本、《唐宋丛书》本、《茶书全集本》、《吕氏十种本》、《五朝小说本》、《小史集雅本》、华氏刊本、孙大授本、清《学津讨原》本、《唐人说荟》本、《植物名实录考》本、《汉唐地理书丛钞》本、民国《湖北先正遗书》本等,近二十种。

为《茶经》作序、跋的有:唐人皮日休,宋人陈师道,明人陈文烛、王寅、李维桢、张睿、童承叙、鲁彭等。

同类推荐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历代诗歌

    历代诗歌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婚育习俗

    婚育习俗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神头电力城

    神头电力城

    神头电力城位于雁门关外,在梅河支流桑干河源头的山西省朔州市,是我国“六五”“七五”“八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我国电力企业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 真实的梦幻上

    真实的梦幻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热门推荐
  • 竹马来袭青梅王爷要当心

    竹马来袭青梅王爷要当心

    他是南越摄政王她是南越将军之女他专横霸道,野心勃勃她无欲无求,只想好好的陪在她爹身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亿万遗产:豪门娇妻要离婚

    亿万遗产:豪门娇妻要离婚

    突然变成豪门继承人,拥有5000亿的你会做些什么?什么???还嫁了给一个同样出身豪门的老公!!!!!!等等,这个老公怎么有点儿眼熟?她、要、离、婚!一定要离婚!!!但是老公追来了怎么办???为了和这个家伙离婚,她要变强!爽文,恶毒女配各种被打脸,不爽你来找我。豪门对豪门,先婚后爱。每天中午十二点稳定更新欢迎收藏~背景是架空的,时间也是2020年之后,所以高科技和势力什么的别较真,反正怎么爽怎么来喽~~
  • 花开比年爱成殇

    花开比年爱成殇

    学霸李潇潇在闺蜜的强拉硬拽下去参加了林氏集团旗下新推出的游戏舱,本以为等待她的是一段美妙的古代之旅,却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一段痛苦的恋情……
  • 剑凌四雨

    剑凌四雨

    大唐后期,动乱不堪:宦官,党争,军阀...一切一切致使家国萎靡衰退,江湖偶流传玄宗密旨,可破解此困局,顿时江湖腥风四起!
  • 快穿攻略:高冷boos找上门

    快穿攻略:高冷boos找上门

    一场车祸,夏钰纤成了灵魂体,当她以为会整天与日月同汐独自伤神时,小熊猫系统?能让她复活?还能和母亲生活?可是总跟着她的帅哥是谁?“夏钰纤,你逃不掉的!”
  • 封魔外传

    封魔外传

    幻梦经过八百八十八年修练终成人,一次偶遇与仙缘、冰月结识,一起修练法术,云游四海。虽然遇到种种坎坷,三人过的十分开心。时间飞逝,一年一年过去,爱的萌芽渐渐发芽,仙缘暗自爱上幻梦,幻梦也对仙缘爱意绵绵。冰月对仙缘一往情深,看不惯自己喜欢的人被别人占去,醋意使自己对幻梦动了杀机,被仙缘阻止后,无奈中的幻梦选择了自己离开,结交了‘医仙’芙蓉雪、‘力士’天奎。魔族‘药师’张义偶遇幻梦,用药物是幻梦魔性发作,想趁此将幻梦以自己修练为用,却被仙缘、冰月机缘巧合制服。事后幻梦知道一切,决议复仇。当时机到来时,却因双方真气力场冲击,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经过种种事物,四人联手才得以回来。。。。。。
  • 末日游戏之锻造大师

    末日游戏之锻造大师

    王立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末日系统开启的时候获得了唯一的技能书,从此踏上了人生巅峰撸!王立:我靠颠覆撸是什么鬼!不会是要哥一本书都单撸吧!!!我不要啊!本人新人!第一次写书,有什么不对的不好的地方请指出谢谢!后期可能出现奇怪的东东!(什么都求!)建了一个群!一个人都木有!除了我.....寂寞啊!群号:541156262
  • 狼王之路

    狼王之路

    黑紫雄和兄弟姐妹们出生在狼族圣地,神狼崖。自小身强力健,仗义耿直,其桀骜不驯的性格,以及在同龄狼中的不可动摇的威信,逐渐惹恼了时任狼王赤鹤龙,恐其威胁到自己儿子龙卷风的地位,于是,以莫须有之罪将之驱逐。尚属年幼的黑紫雄在艰难的流浪生活中逐渐成长,由少不经事到忍辱负重,在新的狼群中收获了信任支持和友谊,拥有了固不可摧的忠实团队,却始终未望本宗,对原族日日挂心。风云突变,原族遭受天灾狼祸,死伤无数。而儿时的小对头龙卷风也在成长中认清了狼王丑陋面目,愤而离家。种种波折辗转,两个小冤家变成生死弟兄。为家为族,踏上回归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