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41600000039

第39章 从鱼凫名号透视历史文化(1)

冯广宏

一、关于名号问题

(一)名号释音

最早记录古蜀先王名号的文献,是西汉扬雄《蜀王本纪》。此书南宋以后亡佚,现存最早引文,为晋刘逵注左思《蜀都赋》所引:“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由此知古蜀先王中,鱼凫排在第三位。唐代类书《初学记》卷八、《艺文类聚》卷六所引亦同。《华阳国志?蜀志》记蚕丛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位序与之一致。

仅从上述材料,无法判断这些先王名号,究竟是前后相衔相继的三人,还是若干蜀王中比较突出的三位?抑或他们并不代表个人,而是古蜀三个朝代?

《华阳国志》没有回答清楚,但北宋《太平御览》卷八八八摘录的《蜀王本纪》指示得非常明确:“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就像中原古史里的夏商周三代一样,每代历时数百年,当然每代绝不止一个蜀王。因此,鱼凫这一名号,应该是那一代里所有蜀王的共号,并非一个人的私名。

鱼凫这一名号,既然代表一代,就有可能属于族称。《蜀都赋》刘逵注说,秦灭蜀后,经过一番改造,“是时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换句话说,在古蜀国时期与中原不相往来,言语就不与华同了。那么,“鱼凫”一名是否为蜀语的译音?如果是译音,就该是秦汉时期的上古音。王国维《观堂集林?鬼方昆夷狁考》:“古鱼、吾同音。敦煌本隶古定《商书》‘鱼家旄孙于荒’;日本写本《周书》‘鱼有民有命’;皆假鱼为吾。”鱼的读音近于“无”。据清代音韵学家研究,上古没有轻唇音,因此“凫”字古音就类似于补。当时“鱼凫”二字的蜀语读音,可能近于“无补”。

(二)名号释义

“鱼凫”二字作何解释?四川史学前辈曾做过不少探讨。邓少琴教授认为“鱼凫”就是鱼和凫。他引《诗经?大雅?凫》注说:“凫,水鸟也,野曰凫,家曰鸭。”而鱼凫部族“盖喜水居而渔,若凫之成群捕鱼水中以为生活之计,故以鱼凫名之,犹之‘鸟鼠之山’之得名也。”意思是以鱼和凫为族徽,或曰图腾。现今有些研究者,与邓教授有同样看法,将名号词源视为鱼和鸟的组合。例如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金杖上,刻有一箭射穿鱼和鸟的图像,他们便指为鱼凫王的遗物,其依据就是邓教授的上述见解;然而细察金杖图像中的鸟,却并非扁嘴的野鸭。

任乃强教授则转述鱼凫就是鸬鹚之说:“或曰:鱼凫,鸟名也。色黑,善捕鱼,渔家养之,今俗呼鱼老鸹。”这里的“或曰”,不知出自哪位专家?虽然得到任教授的引述,但认真考究起来却是一种误解。现在这种释义几乎成为主流,所以笔者不能不详加辩白。

古代动物名称冠以“鱼”字并能捕鱼的鸟,有鱼虎、鱼师、鱼狗。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释为“翠碧鸟”;徐珂《清稗类钞?动物》说:“《尔雅》谓之,又曰鱼狗,大如燕,喙尖长,足短,红色,能在水面捕食小鱼。”这种鸟还有“鱼虎”之名,与“鱼凫”音近,但却绝不是鸬鹚。与鸬鹚形态相近的,有一种鱼鵁,《本草纲目?禽》称“似鸬鹚而蛇头,长项,冬月羽毛落尽,栖息溪岸,见人不能行,即没入水中”。但这种鸟的名字,与“鱼凫”读音相差很大。鸬鹚的别名还有鱼鹰、鱼鹞等,也与“鱼凫”读音有所区别。遍查古代文献,从未有过“鱼凫”是鸬鹚一说,因此将“鱼凫”释为鸬鹚,基本上不能成立。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将鱼和凫合二为一。清张澍《蜀典?堪舆》引古书张勃《吴录》:“南有鱼凫之国,古蜀帝所都。娄县石首鱼秋化为凫。鱼凫之名义,溯此可求诸?”既然南方有鱼能变化成凫,则鱼和凫便一而二、二而一了。书中又引《吴地记》:“石首鱼至秋化为冠凫,头中犹有石也。”张澍推想:“蜀之先名鱼凫,亦或以此耶?”按这一新说,鱼凫的主体形象并不是鸬鹚,而是野鸭。因为《说文》凫:“舒凫,鹜也。”《广韵》:“凫,野鸭。”野鸭虽然能飞,却飞不高,所以成为古人弋射的对象。《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载翱载翔,弋凫与雁。”就描写上古的捕猎活动。此说来源在于长江下游的吴地,与居于内陆的古蜀相隔千里,附合在一起有些勉强。

综上所述,除了鸬鹚一说不能成立以外,将鱼凫拆成二物,或者融为一体,皆属一家之言,难以定论。“鱼凫”一名既是蜀语,当然要从地方文化上寻找线索。

(三)文物证据

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要求以考古文物证实文献记载。徐中舒教授曾提到《华西学报》1936年第5期介绍的四川大学博物馆所藏一件錞于,上面刻有10多个巴蜀图像符号,“据说原存万县某乡寺中,当即万县出土之物”。重庆博物馆也藏有相同錞于,为“解放后在成都的购品,可能就是四川出土的。闻湖南在收购废铜中亦得一錞于,其文字即与此同”。錞于上有个船形符号,对面则有与云雷文相伴的鱼徽。徐教授指出,“这些錞于,可能都是巴族大姓的遗物”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著录錞于16件,其中“三己錞于”、“甲己錞于”都刻有船和鱼的符号,与《两罍轩彝器图释》卷九著录的“汉錞于”极为相似,可以认为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同时吴骞也得到一件“虎錞于”,他的“释文”说:“右一鱼,左一弓一戈。”徐教授认为:所谓“一弓一戈”,实即船形符号。

錞于文字中有鱼徽,并非孤证。1983年成都三洞桥考古遗址发现一件战国时期铜勺,勺面刻有5个图像符号:中间是一鳖,右边是鱼和蝌蚪形文,左边是张翅的飞鸟和云雷文,笔者认为是开明时期的史记。居中的鳖,指开明王朝开国之君鳖灵;出自对国君的尊敬,故居中心。由此推测,“鳖灵”一名,“鳖”是意译;“灵”应是音译,因为这一称号还可写作同音的鳖令、鳖泠、鳖冷等。铜勺左边的飞鸟,应指杜宇;右边的鱼,应该就指鱼凫了。按同理推测,鱼凫名号中“鱼”是译意,后面那个“凫”字乃译其音。卫聚贤先生说过,甲骨文金文中的“吴”字,形状都很像鱼。上古吴越几代君主的名字前面都带“无”字,如无余、无任、无译、无强、无诸等。古代南方说鱼,总带有“无”、“凫”之类的音,可作旁证。

1998年蒲江飞龙村战国船棺墓中,出土一件鱼形铜印,印文以十字格划分成4部分。右上方刻有一条鱼和一条吐丝的蚕,那显然就指鱼凫和蚕丛了。由此可见,“蚕丛”一词,蚕是译意,而“丛”是译音,古蜀人把蚕叫做“丛”;《华阳国志》说鳖灵当了蜀王,自号丛帝,此号意在承绪先王。

这些地下文物证据,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证明《蜀王本纪》古蜀鱼凫记录的正确性;二是发现蜀王两字名号,既非全部译音,也非全部译意,而是音意相组合,头一个字译其意,后一个字译其音。

二、关于历史问题

(一)文献记载

《蜀王本纪》所载鱼凫史迹仅有一条,即如《太平御览》卷八八八载:“王猎至湔山,便仙去。今庙祀之于湔。时蜀民稀少。”《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也说:“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

尽管这些传说历史,带有神话气息,但已刻画出一幅古蜀原始社会图景。首先是那时人口稀少,生产手段主要靠狩猎。按照社会结构“氏族—游团—部落—酋邦—城邦”的发展过程,当时应处在从部落阶段逐渐组织成初步酋邦的时期。称王的鱼凫族人,不过是松散酋邦中的公推首领。其次,神话中的田猎,往往是战争的代词;所以鱼凫酋邦有一定的武力。鱼凫王最后一次田猎,遭遇战争失败,“仙去”不过是受到放逐的遁词;蜀民大都随王仙去,意味着举族被驱逐出境。再次,当时维系各部落团结的基础,除了武力以外,可能还有血缘关系和原始信仰,仙道巫术很可能是控制社会稳定的支柱。末代鱼凫王去后,还能留下祠庙,说明民间信仰势力相当强大。原始社会最初实行母系氏族制,蜀王可能以女性为主,但军事领袖则可能是男性。

鱼凫邦国地域,似乎囊括了岷江东岸的山区和成都平原西部。湔山是湔水的发源地,古称玉垒山,即今成都平原西北部的九顶山。王十朋《东坡诗集注》卷三〇引唐代卢求《成都记》:“鱼凫治在今导江县。尝猎湔(前)山,得道乘虎而行。”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引《成都记》也说“蜀王鱼凫治导江”。导江即今都江堰市导江铺。南宋蔡梦弼引《成都记》有“柏灌氏都于瞿上,至鱼凫而后徙”之文,瞿上在今双流境内。宋孙松寿《观古鱼凫城》诗序云:“温江县北十五里,有古鱼凫城。”世代相传,温江城北万春镇清平乡直属村与故县村之间,有个“古城埂”,是鱼凫的都城。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七载:“温江县?鱼凫城”条载:“县北十里,相传古鱼凫所都。”《成都文类》载孙松寿诗“野寺依修竹,鱼凫迹半存”之句,注明“在县北十里,有小院存”。可见成都平原上鱼凫遗迹,主要从都江堰向南直到温江。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996年考察发掘温江“古城埂”,发现它确是四千多年前的古城。表明鱼凫酋邦的政治中心,即在于此。

在古代地志中,也有不少带有“鱼凫”字样和字音的地名,成为今天追溯鱼凫族被迫迁移路径的线索。

《太平寰宇记》卷七四载:“鱼凫津,在县东北二里。”《路史》卷二九载:“今眉之彭山县北,东二里有鱼凫津。”《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一《彭山县》写作鱼凫山,载:“县东北二里,或曰:即鱼涪津也。”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兰州历史文化:文学文献

    兰州历史文化:文学文献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米粮库胡同往事

    米粮库胡同往事

    本书是吴雅山老师多年实地走访、各方搜集信息而著,写了几百年来米粮库胡同一带的著名景物、人物、历史故事,还有作者作为京城百姓的切身体会和经历。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热门推荐
  • 幸福之国

    幸福之国

    软弱并不是被欺负的理由,他好像并不知道自己改如何继续存在......
  • 快穿:萌宝指令,要翻天!

    快穿:萌宝指令,要翻天!

    安殊小的时候就有一个男神梦,后来为了救爷爷被系统拐去做任务,然后,各式各样的男神遇到了安殊,变成了男神经。“做了那么久的男孩子,我有点想做你先生。”“人生如戏,你是我的小氧气。”“你就委屈一下,栽在我手里吧。”“枯藤老树昏鸦。”“你的丑让我掉牙。”“老公真帅!”“兄弟自重!”【眼里有花,心里有海,身旁有你。】【1V1】【甜宠小甜饼,不甜你打我!】
  • 公子之姿

    公子之姿

    洛无涯依言看去,只见茫茫星空下,梨花漫天飞舞中,沈玥笑吟吟的看向他。少女面容清秀,素手轻扬,拇指与食指处,一枝由梨花花瓣凝成的紫莲正缓缓绽放。不知何时起,周围飘落的梨花已化为紫色花瓣,落在地上凝成一朵朵紫莲。沈玥站在满地紫莲中,笑盈盈问道:“无涯哥哥,好看吗?”洛无涯愣愣地看着她。片刻后,他移开了目光,轻轻道:“很好看。” 闻言,沈玥笑了起来。她轻轻放下手,手中紫莲落地,顿时周围紫光流转,一地紫莲逐渐变回了梨花的模样。沈玥踏着一地光芒,走向洛无涯。她站在洛无涯面前,踮起脚尖,吻住了他嘴角。
  • 抱得有情郎

    抱得有情郎

    少女为了替背上莫须有罪名而丧命的家人洗清罪名而踏上没有退路的复仇之路。
  • 红色战警

    红色战警

    宝贝、神功,统统不能放过;鲜花、美女,一个都不能少。要养11,不做11,另类官场升迁记。试看退伍特种兵,如何从派出所打杂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红色国度超级战警。请大家跟随陆伟的脚步,一起感受复仇之旅的跌宕起伏。上宰王君的传承,全新的修炼系统,都会让你耳目一新。来吧,还等什么,主角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支持。《红色战警》又名《超级战体》让鲜花,收藏,贵宾,票票来得更猛烈些吧!
  • 地下城终极奖赏系统

    地下城终极奖赏系统

    一次意外,赵小缘上网竟然得到了地下城终极奖赏系统,他的意识可以穿越到游戏中,在里面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跳,可以蹦,可以伸懒腰,可以扭脖子,而且说的话全服务器的玩家都可以听见。春节套,国庆套,五一套,太垃圾,只能当做过度用,我有更加强大的称号,宠物,装备,宝珠最让他心动的还是系统角色属性能够作用在现实中他自己身上,角色越强,赵小缘便越强当然系统商城内有着超越现实中的绝世神物......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灭恒界

    不灭恒界

    那夜,仿佛月色也是红的,鞍家村,全村107口村民一夜间全灭。面对强大的神秘组织他该何去何从?复仇之路是否打破血脉的诅咒?逍禹:“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我需要的是什么……我需要能够打破一切的力量!在此之前……我需要活着!”于是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痛苦,背叛,离别,恐惧……我经历的事情你永远不会明白,如果能达到目的,即便成魔我也无怨无悔!”
  • 另类学霸系统

    另类学霸系统

    她是全球首富的女儿,他是挣扎在泥潭里的侦探,她离家出走,他四处追踪,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绑定老婆系统

    绑定老婆系统

    2217.7.15,T世界所有国家与地区首脑,因某种未知原因在联合国内携手签署了一份命为人类未来机会的人类最高法典。法典一,所以国家与地区共同成立于名为THE的联合政府,于原国家所在就地划分数字区。法典二,国家地区间所有争端由THE,每四年所举办一次的GTS进行调节。法典三,所以国家与地区,由THE进行武器管制。法典四,各国家地区全力开发人类个体机动武装,将………THE于2217.7.16日宣布地区与所属星球共同进入“人类未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