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3900000076

第76章 迦陵仙音第七讲(3)

他心里面就不高兴了。他就去上香,叫那个香灯师拿一点檀香来。那个香灯师站得比较远,在搞卫生,没听到。他火冒三丈,马上吩咐手下,把香灯师拖下去打三十大板。他这是突然一下子无名火起。

进香以后回到家里去,晚上想想,不对,我去拜佛进香,我去拜佛是为了求福。人家没有接待我,他正在忙,在搞卫生。他是香灯师,侍奉佛菩萨,我怎么可以无缘无故,无名火起打他三十大板?愈想愈后悔,怎么办?作为县长,跑去道个歉,也觉得不好意思。

他想个什么方法?说不如这样,我腾一套大房子做一个精舍,供养这个香灯师,供养他三年,我全部负责。他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他醒了以后,一清早就派手下到寺院去,跟那个住持说:我现在决定请你们大殿的香灯师到我的精舍来,我供养他修行三年。这个住持把香灯师叫过来,告诉他,让他去。

香灯师不愿意了,说:“哎呀,师父,你看,我都没招惹他,他无缘无故就打我三十大板。我去住三年,那不给他打死才怪呢。”(众笑)

这位师父说:“哎呀,你去吧,不要操心。你只管去,没关系。保证这个县长会非常恭敬地供养你三年,一天不多,一天不少。三年以后你再回来,没关系。”

这位香灯师想想很奇怪:莫名其妙无缘无故被他打了三十大板,到底是什么因果呢?

师父就告诉他:以前有位法师,这个法师道心还好,也很用功,但是没有什么福报。虽然饿着肚子,他也还是修行。有一次,饿了好几天,没东西吃,就喝水,也没有人来供养,他还是坚持打坐、修行。

好不容易,有一个人来供养他一个饼子。他很高兴,拿起饼来正准备吃。一条狗跑过来了,见着他摇尾巴,围着他转。狗也肚子饿了,想吃。这个法师无缘无故,一时就心头火起,一脚把这条狗踢开。“哎呀,你这个死狗真是,我的肚子饿了没东西吃,你又跑过来了”。这个狗很痛,就大叫,跑掉了。

这个法师还是比较有道心,他马上就醒悟过来:这样做不对,它也饿,我也饿,它也是众生,我还是要有慈悲心。又叫这条狗,“你过来”,把这个饼子分了一半,先给这条狗吃,自己吃另一半。

师父就说:“你知道吗,过去修行的这个法师,就是现在的你。吃过你半个饼子的那条狗,就是现在的县长。你前世踢了他一脚,所以他现在无缘无故打你三十大板。但是因果不错乱,你给他半个饼子吃,所以他要供养你三年。”

我们在成都住,那个老和尚都说,“一脚三十板,半饼供三年。”

所以广结善缘是很重要的。事实上,如果你不好好修行,不念佛超出轮回,你没有能力超出业力的圈子,你就是凡夫。我们在境界里面要能够作得主,要能够改变命运,要能够改造命运,要能够在生活之中保持正知正见,保持正念。

为了顺利成就此观法,我们可以有一些方便。大家看发下去的像和资料。我们看光明真言——大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明真言(大日如来的大灌顶真言),它的功德利益:

第一个利益,众生造五逆、十恶、四重罪,咒三七遍已,除灭一切罪障。念三七二十一遍,就能够除灭一切罪障。

第二个利益,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沙土,一百零八遍,散坟墓上,亡者即得超生。对今生后世都有极大的利益。

我们看一看光明真言,跟着念——“嗡阿摩嘎贝鲁佳拿嘛哈母德喇嘛尼贝玛及乏拉钵拉乏打牙吽”。要观一个“阿”字(梵文)。东密里面有一个阿字观,开智慧观一个“阿”字,我们这里面就是观一个“阿”字。这三张图片里的这个种子字都是非常重要的。大佛顶首楞严王真言,上面那个种子字,勃鲁m,这个勃鲁m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临命终时一心不乱的具有加持力的种子字。

大家看这张图片里的手印,左手是金刚拳,右手是放光印(施无畏印)。金刚拳是这样,大指先按着这个无名指,然后三个指弯过来。轻轻地放在这个腰间,掌面是朝上的。这个手就是放光印(施无畏印),安慰众生,不要畏惧。

你如果加持沙土,就要观想施无畏印放光,然后观修“阿”字。有一个调子,可以按照那个调子慢慢念,慢慢唱也是可以的。这是我们作加持的一个善巧方便。

这是杂观三圣。

归根结蒂,一定要注重业果取舍。起心动念,每一个念头都要能够保持正念,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要放在心上,不要忧伤和恐惧。

“初教日观除昏暗”,这是第一观日想观。

“想水成冰净内心,地下金幢相映发”这两句是第二观水想观。

第三观是宝地观:“地上庄严亿万重,宝云宝盖临空转,人天音乐互相寻。”

第四观是宝树观,“宝树垂璎间杂果”。

第五观是八功德水观,“池流德水注华中”。

第六观是总观依报观,“宝楼宝阁皆相接,光光相照等无荫。”

第七观是莲花宝座观,“三华独回超众座,四幢承缦网珠罗。”

第八观是三圣像观,前面的七观都是依报庄严。第八观开始就是正报庄严,先观三圣的像,“禀识心迷由未晓,住心观像静坐彼。”

第九观是阿弥陀佛身像观,“一念心开见真佛,身光相好转弥多。”

第十观是观音身像观,“救苦观音缘法界,无时不变入娑婆。”

第十一观是大势至菩萨身像观,“势至威光能震动,随缘照摄会弥陀。”

第十二观是普观当生观,“归去来,极乐安身实是精。正念西归华含想,见佛庄严说法声。”

第十三观就是杂观三圣观,这是一个善巧方便了。“复有众生心带惑,缘真上境恐难成,致使如来开渐观。华池丈六等金形,变现灵仪虽大小,应物时宜度有情。普劝同生知识等,专心念佛向西倾。”普劝一切众生,念佛同生极乐。

我们概括前面的十三观,底下的第十四观、十五观、十六观就是上辈三品、中辈三品和下辈的三品了。这样可以往生。我们先说一下九品印,九品印大家还是要明白,上辈的三品,我们讲过了。上品上生,这个食指,右压左,食指弯曲,这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那就是中指相扣,其他的相合,这是上品中生。上品下生是无名指这样,这是上品下生。其实上品上生印,就是我们一般常规说的弥陀定印。

还有中品,实际就是一个说法印的变化。我们平时的说法印是这样,他现在是这样,这是中品上生印。中品中生印,唐朝净土宗的祖师教导大家的九品观佛,九品往生,这样就是中品下生印,这是九品印。

下辈的三品是左手向上,右手向下,又称为来迎印。左手向上,右手向下这样,这是下品上生。我们平时见到的呵弥陀佛的接引像,他都是这样的,你看,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称为来迎印,来迎接往生的众生。阿弥陀佛站立的像,普遍都是一个来迎印。但也有反过来这样画的,也有这么一个作法的。这是说九品印。

第十四观:上辈三品

我们看上品上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九品往生很重要,所以特别给大家发了一个资料,这个资料大家都有了。这个资料告诉你们上辈三品、中辈三品、下辈三品,你对照一下,你看你符合哪一个条件,你就心里面有数了。

而且我们特别感恩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告诉我们:上品上生都是凡夫带业往生。换句话就是说我们都有份。善导法师之前,很多的法师判教,认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凡夫没份。善导大师给我们分析得非常明白,让我们非常有信心,所以这“三心”非常重要。

【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上品上生里面的至诚心很重要。你学佛一定要用一个至诚恳切的心。每一个上品上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用真心,都是用至诚心。也就是说,你对一切人,对一切事,你都用真心,用至诚心去对待。

有一些人担心:我用真心对别人,别人用虚情假意来对我,那我岂不是要上当?岂不是要给人害了?其实真修行人,决定用真心,用至诚心,不怕上当,不怕给人家害。为什么?因为你的冤家,或者其他人,他诽谤你,障碍你,正是让我们能够增长出离心和成就菩提心、修习安忍、修习忍辱波罗蜜和忏悔业障的时候。所以也要能够视他们为善知识。

善人是善知识,恶人也是善知识。没有这些人,我们难以成就,不磨不成佛。

大乘的八相成道里面没有降魔相,另加了一个住胎相。小乘的八相成道是降兜率、入胎、出生、出家、降魔、成正觉(成佛道)、转法轮、入涅槃。大乘把降魔相去掉了,另加了一个住胎,降兜率、入胎、住胎,住胎为菩萨说法,出生、出家、成正觉、成佛、转法轮、入涅槃。

大乘为什么没有降魔相呢?因为大乘佛法智慧广大,认为没有魔。为什么?因为大乘修行人遇到魔的时候,马上就将他转变过来了。大乘人智慧大,我们都说自己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如果你老是抱怨,“哎呀,我有很多魔障干扰。”那说明你智慧不够。大乘的人智慧广大,他转境界就转得很快,能够把逆境转成自己修行的增上缘。

其实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不管遇到什么人,通通对自己有帮助,决定没有障碍。有障碍是你智慧不够,是你转不过来。什么叫魔成就佛呢?你用智慧心去看外在的境界,魔都变成佛了。你用妄想心分别执著外面的境界,佛的化现也被你看成魔了。所以佛眼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众生眼中看佛也是众生、也是凡夫,佛的化身他也看不出来,他也看成是凡夫。你看,寒山、拾得、丰干禅师,他们是文殊、普贤、阿弥陀佛的化身,当年谁看出来了?

境由心现,境随心转,转境先转心。所以没有降魔相,只有成就智慧相。你成就智慧了,这一切都对你有帮助,对你修行有帮助。所以说慈眼视众生,慧眼看世界。修行人呐,对待那些似乎对我们不好的人,或者冤家,或者冤敌,你不要用那种好像“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那样的话,你自己智慧没有圆满。应该以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一种心态,感恩他们,感谢他们提供了一个给我修安忍、消业障的机会。

无垢光尊者说:“遭受损害遇正法,获解脱道害恩大。”遇到损害,你能够心里面有痛苦,能够归心佛法,这是你成佛的增上缘。“痛苦忧伤遇正法,获永乐故苦恩大。非人损恼遇正法,得无畏故魔恩大。”魔障干扰促使你精进修行,都对你有恩。所以要用一种真心,你不要怕,用真心来用事就对了,用真心来修行。

“至诚心”,诚到极处,真诚心到了极点,我们称之为至诚。“一念不生是谓诚”,这是曾国藩的解释了。“一念不生是谓诚”,看你做到没有,你为什么那么多妄念?因为不老实。为什么不老实?因为智慧不够。没有用真心,都在用妄心,用攀缘心,一天到晚打妄想,这就不是诚心,就不是至诚心。

至诚心是真心,真心离念,没有尘劳妄想。所以这三心里面,至诚心是体;后面的深心、回向发愿心是用。至诚心是心的本体,我们真心起作用,就分为两个方面:对自己是深心;对外面境界、对众生,是回向发愿心。

我们一定要用至诚心来用事,要离念,离一切妄念,真心离念。《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我人四相,无我人四见,这些四相、四见,都是妄念。所以叫我们无四相,都是叫我们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真心,无我人四相,修一切善法,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所以念念不执著、不分别,“如日月不住空,如莲花不著水。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这样生心而无住,无住而生心,这都是告诉我们要用真心。

如何去修?“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你念念想的自己的利益,就是迷而不觉,就增长我执,就是六道凡夫。想我房子大一点,你需要求吗?你看极乐世界,最小的莲花都有方圆四十里,一由旬。你哪个房子有那么大?不需要贪求。念念想着利益一切众生,就是佛菩萨。在这个中间去成就真心,不要怕好像我用真心对他,他会伤害我,不要担心那些,你那都是生死妄想。这是至诚心。

然后“深心”。真心的本体起作用,对自己就是深心,深心就是自受用,就是清净心。我们要成就至诚心,两个条件就是要断烦恼障、断所知障。要断见思惑,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断尽了,至诚心就显露了。显露以后,这个本体上面,对于自受用的妙用,就是深心,就是清净心。

其实我们追求的快乐、幸福、美满,都在清净心里面,心地清净就能够知足常乐。功名富贵其实并不能够令人快乐。一个人心无挂碍,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执著;非常满足,打开满足之门;降伏自心,成就清净心,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在清净心里面,这就是深心。

至诚心的他受用,就是“回向发愿心”。把自己所修的所积累的这些功德,自己不享受,回向贡献给一切众生。因为他不受福德,所以福德才无穷无尽,显发自性真如性海之中无穷无尽的福德。发愿是发四弘誓愿:愿度众生,愿断烦恼,愿学法门,愿成佛道。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八万四千法门,不是叫我们今天学禅,明天学密,后天学观想,然后又学念佛,不是这样。八万四千法门是我们每一天有八万四千念头,每一个念头都能够转念,都能够成就清净心,这是圆满具足的“法门无量誓愿学”。

所以要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做阿弥陀佛的使者,劝导众生念佛求生极乐。一切的功德都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自受用就是清净心,就是深心。他受用,就是尽心尽力地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

这个“三心”是一体二用,三而一,一而三,这样来修行,决定上品上生。三心合起来就是菩提心。也就是《无量寿经》上面所讲的三辈往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是人类的伟大遗产。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圣经》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在原典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浩大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星云日记16:禅的妙用

    星云日记16:禅的妙用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十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心中无事一床宽”、“禅的妙用”、“人间佛教”、“共生的地球人”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每天懂一点净化人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人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热门推荐
  • 杏花天

    杏花天

    《杏花天》作者不详,系明清艳情小说。共四卷十四回。主要写洛阳城里傅贞卿、珍娘、花俊生、悦生、爱月、玉莺彼此之间男女情爱之事。
  • 囧妈好孕日记之家有新丁

    囧妈好孕日记之家有新丁

    一家三口的爆笑生活:降龙十八掌运用自如的妻子,擅长九阴白骨爪的老公,狮吼功天下第一的小宝宝,组成三个人的江湖。虽然这个江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认真乐观地对待每一天,真实地记录了怀孕期间、生产后养育宝宝等趣事,使看似平淡的生活,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趣事连连,囧事不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喜悦之路:世界属灵与灵修大师的幸福箴言

    喜悦之路:世界属灵与灵修大师的幸福箴言

    我们穷尽一生追求幸福,却不愿停下想想幸福是什么。我们嘲笑想去南极却往北走的人,却没发现我们一直找的幸福,其实就是喜悦,还总是在头脑里形成种种错误观念和假象,为自己定下许多错误目标,最后给自己带来痛苦和烦恼。那么,请学会停止思考、用心感受,让大师带着你回到喜悦之路,去感受那永恒的喜悦。
  • 平凡丫头的专属王子

    平凡丫头的专属王子

    她只是个平凡的丫头,当遇上他的时候。她不再平凡,原本不属于她的美都慢慢展现。平凡的她有怎样不平凡的遭遇,又有怎样不平凡的爱情,没人知道。
  • 仙下兰若

    仙下兰若

    三生石前问前路,黄泉河畔请白头兰若寺里书生笑,再看已是聊斋人李长安茫然来到一个鬼怪游曳的世界,魑魅争秋萤,魍魉逐野马,本想快活一世,不理人间万千事,只是抬首,就见兰若寺,于是书生一笑,口中诗词歌赋,心中佛陀道祖,这就是李长安的一生。
  • 碑界之瞳

    碑界之瞳

    阴天,黄昏,楼梯拐角,墙皮脱落,镜上流血,隔着满是尘埃的玻璃,在睁开眼睛之前,你是否看到了空无一人的街道和漫天的污秽?这是一夜诡异神秘的梦境...一座于地图上消失的小城...由一张受到诅咒的腐皮面具开启的一段惊恐悬疑的冒险旅途,只是一旦踏上旅途,我们就再也回不了头了,因为正如某个摄影家所言:“那里不是孤岛,更像是末日来临前的废墟。”
  • 沉醒

    沉醒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困龙醒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这个世界的灵气怎么如此浓郁却狂暴的可怕让人无法修炼,这个世界有怎么如此多的顶级妖兽残暴异常,这个世界怎么如此多的禁地,生人勿进!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前世如此相似却又如此不同!陈醒带着前世的点滴记忆来到似曾相识的世界,不断找回,改变,突破自己,前世曾经放手的一切如今都要紧握,我命由我不由天,终有一天我将捅破它!
  • 我喜欢你但不问归期

    我喜欢你但不问归期

    一段恋情的结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轮回的宿命?亦或是永生的代价。
  • 霸道皇上的二货皇后

    霸道皇上的二货皇后

    21世纪现代女林染染穿越了,还是穿越到了皇后身上。这可等着享清福吧!“皇上驾到”!卧槽!怎么这么帅,不行不行,我要流鼻血了,林染染一脸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