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3900000035

第35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十一讲(4)

这段就是解释什么是善根福德。菩提正道名善根,菩提是通因彻果,因中就是发菩提心而修持念佛法门,信愿持名,修这个正行,持名念佛就是正行,是菩提正道,就是亲因,就是成菩提果的种子。

种种助道就是助成正道的法,比方说布施、持戒、禅定等等的诸度名之为福德,名之为助缘,助成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声闻独觉,菩提善根少。因为声闻独觉只求自利,得少为足,不发菩提心,故善根少。不发菩提心、不求成佛是善根少,他只是得少为足,止于化城,认为成就声闻、阿罗汉果位、缘觉果位就可以了,那是善根少。

[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因为他修布施、持戒等等的诸度,但求人天福报,不了无为法,“未得无漏”,即没有得到无漏,叫福德少,没有发菩提心就叫善根少,这都难以生净土,所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善根是因,福德是缘,因缘具足得生净土。要知道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执持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求生极乐,一生成佛,这就是无上菩提心。

阿弥陀佛果地上具有无量的智慧、德能、福报,以名召德,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多福德。所以说一句佛号就是多善根,就是多福德。

我们的心性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念一句阿弥陀佛,当然全体就是心性,自然是福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所以是多福德。

[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生悉具多善根福德。]信我们的心性不可思议,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正庄严也不出我的心性之外,因此而能立大誓愿,愿求生彼国,发菩提心,执持名号,正修净业,兼修诸度,以万善来庄严净土,这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这样地来念佛,一一声就都是具有多善根多福德因缘,就是无上的因缘。并且散心称名所感得的福善都是不可量的,何况是一心不乱呢?所以他得到的善根和福德是不可思议的。

持名念佛是善中之善,所以名为多善根;是福中之福,所以名之为多福德。发菩提心念阿弥陀佛是善中善,有信有愿就是发菩提心,其实还是说信愿行,发菩提心念阿弥陀佛也是说信愿行,发菩提心来念佛就是具足《大智度论》上所讲的五道菩提——五种菩提心。

第一个是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之中发大菩提心,这是发心菩提。而持名念佛正是于凡夫无量劫以来的生死轮回这个妄心之中发菩提心,求超出生死轮回,得生极乐世界,这是发菩提心,是发心菩提。我们求生极乐就是愿出轮回,而且愿到极乐世界,将来成就无生法忍,回入尘劳,所以是发心菩提。

第二是伏心菩提。断诸烦恼,降伏其心叫伏心菩提。发了菩提心以后,凡夫的妄心还是会干扰,让我们菩提心容易退转,所以要有伏心菩提。

第三是明心菩提。伏心菩提之后更进一步持续用功就有明心菩提。

第四是出道菩提。明心见性以后,悟后真修就有出到菩提。

第五是无上菩提。出到菩提更进一步就能圆满无上菩提,圆满成佛就是无上菩提。

持名念佛,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具足这五道菩提。我们念佛因为是发心了生死,出轮回,这是发心菩提;我们念佛正念才彰,烦恼自灭,一句佛号起,妄念自灭,佛号投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是伏心菩提;明了诸法,不外一心,我们持名念佛就能念到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就能知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是明心菩提;念佛人证得无生法忍,出离三界,心心流入诸佛的萨婆若海,所以持名念佛能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趋一切智是出到菩提;坐大道场,成最正觉,成圆满佛果是无上菩提。而持名念佛就是圆证三不退,直了成佛。所以说持名念佛即是善中之善。

另一方面,持名念佛为什么又是福中之福呢?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具足、含摄阿弥陀佛果地上的万德庄严,所以持名念佛,正如莲池大师所说:“举其名兮,兼众德以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所以说一心念佛就是六度万行齐修,就是福中之福,故名之为多福德。

有人就会问:“持名念佛你说是多善根多福德,有没有经教可以证明?”

《大悲经》上就说:“一称佛名,以是善根,人涅槃界,不可穷尽。”《称扬诸佛功德经》上也说:“若有得闻无量寿佛名者,一心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国。”这就是持名念佛,即是多善根多福德的明证。

并且上至等觉,下至凡夫都是修持名念佛,都是成就无漏不思议业。无漏不思议业就法而言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就机而言就是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心性无量无边,念一句佛号就有无量无边的福德,凡夫以信愿称阿弥陀佛无漏不可思议的名号,自然就与阿弥陀佛无漏不可思议的本愿力感应道交,而得到佛接引,生到无漏不可思议的极乐同居净土。此净土超胜于十方佛净土,十方佛世界都有十法界,唯有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所以能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故使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上面讲的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善根是因,多福德是缘,因缘具足就感应道交。以信愿行三资粮为因,为能感;以九品往生为果,为能应,所以说感应道交。念佛的人就能文成印坏,娑婆印坏,净土文成。娑婆世界的五蕴有漏色身舍弃了,极乐世界莲花化生,一念之间就成就了。

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阿弥陀佛和一切圣众是众生心内的圣众,所以不来,这是从心真如门来说。而从心生灭门来说,是如来亲垂接引,真如随缘显现。

行人的心识是不往而往,托质宝莲。我们心识的本体本来也是周遍法界的,所以不往。而能够循无漏不思议业,能够成就不可思议的事情,能够托质宝莲,能够得生极乐,在宝莲花里面化生出来。

古德往生偈子说:“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我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无去无来之中又宛然,事相上宛然有来去,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所以说感应道交。

净土宗的事理、因果、性相,全体都是佛果地上的境界,唯有佛与佛才能究竟,是超情离见,难思难议的。凡夫要靠逻辑思惟,用凡夫的这种智慧去思辨,要真正把净土法门的奥义完全通达,那是困难的,即不得其门而入。因此我们要从信心下手,由感应而契入,感应道交。

感是指我们能感之机;应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由于法藏比丘已经成佛,他四十八愿的愿力遍满虚空法界之中,他的愿力已经成就了。道其实就是我们的真如妙心,就是我们的深层心体与阿弥陀佛本体是无二无别的。

所以我们在修德,在事相层面与阿弥陀佛有天壤之别,但在心性、理体、性德的层面与阿弥陀佛是无二无别、平等不二,就在平等不二的心性理体层面,我们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我们有信愿力是能感,阿弥陀佛本愿力是能应,而真如妙心是平等不二的,所以就能感应道交,就能母子光明会合。阿弥陀佛已经圆满成佛,是母光明,其实也是我们本觉的光明;我们现在念佛,这是子光明,就是始觉,始觉念本觉就是子母光明会合,就是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现象。

所以我们信愿念佛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会现前接引,这是感应道交。尔时天乐盈空,异香满室,见光见花,种种瑞相,这都是感应道交。

“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这是讲能持所持。善男子善女人是能持的人,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不分男女老少,贵贱智愚,乃至于六趣和四生、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些六道和胎卵湿化四生,但能得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有多劫的善根才能得闻,如果没有善根,佛名且不得闻,闻佛名,能信受,即使是五逆十恶都名为善。

阿弥陀佛是所持佛名,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那是所持的佛名,具足万德,以名能呼召佛陀果地的德能,所以即以执持弥陀名号,以为修行的正行,不必要再去修观想,修参究、持咒,不需要另外做其他的。但持一句佛名,至简单、至容易,一教就会。一心受持,便得往生,非常直捷,非常圆顿,是捷径之中的捷径。

“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

这一段开始就是讲闻思修三慧。

“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听闻《阿弥陀经》以后能生信心,由信心又能发愿求生,然后才肯执持名号,执持名号就是行。

[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才叫闻慧,如果信心不够,愿力不强,正行执持名号就不会坚持,所以与不闻无异。虽说是佛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但只是种一个远因,不能称之为闻慧。

正如龙树菩萨所说:“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所以信的树立,愿的具足很重要,有信愿才会持名。世亲菩萨在《往生论》上说:“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就是开示我们要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相应,就能迅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接下来是思慧。对于净土法门来说,念念思忆佛的名号,净念相继,无有间断,这就是思慧。而思慧以后来忆念执持名号,执持名号又有事持和理持。

事持是虽说没有真正明心见性,但他确实真信有极乐世界,虽没有通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能专志求往生。是心作佛是事造之佛,是心是佛是理具之佛。理具佛、事造佛其实都不出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都没有离开我们这个不可思议的心性之外,都是在我们真如妙心之内。

虽然他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不达他佛全是自心,然后能全心全意来持名,他不知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没有真正懂得弥陀是我心,我心即弥陀,但因为真正有深信切愿的缘故,能一直执持名号,念兹在兹,如子忆母,无时暂忘。好像儿子忆念母亲,无时,即时时刻刻都没有忘怀的时候,这是事持。

理持是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理不离事,由事持而能达理,达理就是理持。所以无论事持理持,从相上来说都一定是在念阿弥陀佛,不过事持是没有真正地明心见性,理持是已经真正通达,能了达所信的西方阿弥陀佛即我心具,即我心造。

所以,以自心理具事造的万德洪名以为系念之境,以心缘境,以境系心,心境不相舍离,故名全境是心,全心是境,心境一如,能所不二。这样也是思慧,这就是理持,因此思慧里其实有事持,有理持。

圆教、初住,也就是到初地、别教。初地,这些果位以上的菩萨才能真正做到理持,没有真正地证法身,统统都是事持。所以没有关系,我们哪怕做到事持,事一心不乱,最浅最浅,念佛成片,我们也能得往生。

“一日至七日者,克期办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

这是讲具体修行用功,这个法门成就非常快速。打七,具足信愿来持名,七天就能成就。

[克期办事也]根器利的人,能在一天内信愿持名念佛,就能一心不乱,钝根要到第七天才一心不乱,中等根机,二三四五六日不定。

另一方面又说:

“又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

利根之人从一开始就一心不乱,念佛七七天都一心不乱;钝根之人前六天都还不能达到,最后剩下一天,第七天才一心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

“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上午就学到此地,愿大家同生极乐。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册)

    圣经故事(1册)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红尘滚滚,何处安心?瑜伽,是一条静心修行、寻找生命真谛的路径。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习练瑜伽的书,而是深入心灵,描述瑜伽与生活相融合的散文“心经”。《步步莲花》作者借鉴佛学术语,以“色”——瑜伽于身体、“受”——瑜伽于心性、“想”——瑜伽态的阅读与观影、“行”——瑜伽态的行走与寻觅、“识”——瑜伽于灵魂,记录瑜伽带来的沉淀和变化,启发读者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感知神秘力量,感知宁静与温暖。
  • 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本书从佛教史,佛教教义,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出发切入课题研究,得出“佛法在世间的结论”。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是人类的伟大遗产。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圣经》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在原典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浩大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
  • 宽容的价值

    宽容的价值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佛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做一个宽容的人。
热门推荐
  • 追着光与星

    追着光与星

    “这是一片无尽的茫茫的星海,我一个人流浪。”“我奔跑着,追着那颗最亮的星星。”“奶奶说,这个世界很残忍,但不要丢掉自己心中的那道最亮的星光。”暗影?厌弃?白笙抱紧怀里的小蝌蚪,笑着看夜空,笑着,看着这个星之世界……时间列车飞逝,这是一个新的世纪——星纪,恐龙时代的三纪已经过去,古近纪,逝,新近纪,逝。不同以往的蛮力,科技,这里充满着奇妙,星子化兽,人类只有掌握星辰的秘密,才能存活于世,不然只有消失,那么,光来了……
  • 皇上滚开,本宫要休夫

    皇上滚开,本宫要休夫

    “小白球,你闹够了没有?”欧阳浩泽傲娇的昂着头,继续用四肢敲击着笼子,口中坚定不移的高喊着:“朕要用膳,不然的话,朕要灭你九族!”某女不屑一瞥,同样傲娇的高昂着头,轻哼一声,满是轻蔑的说着:“狐狸也做着皇帝梦?”他白天是腹黑嗜血的霸君,夜晚却变成了一只雪白通透的小狐狸。她是受尽欺凌的将军庶女,却偏偏成为了小狐狸的主人。一个霸道,张狂的不可一世……一个傲娇,倔强的像头驴……两人的邂逅是命中注定,还是……
  • 追忆浅夏

    追忆浅夏

    对于许多大三学子来说,大学正是他们青春飞扬的时光。但浅夏却是个例外,她是金融系A三班的学生,S大的“冷面校花”。她讨厌说话,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中。她完全可以像普通生那样,活得潇潇洒洒,简单而充实。她做不到。年仅22岁的她,背负了太多太多,每当闭上眼时,是她的血仇;每当午夜梦回时,是她的彷徨……10年前那场全球首富的血案刻骨铭心,让她不再相信任何人。可是突然出现的插班生却悄悄打开了她尘封已久的心……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挫折,那只是上帝的考验罢了。
  • 魔神退休指南

    魔神退休指南

    一个少女在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穿回来后,以无敌的实力在学校中学习。这也是一个魔神退休史。(本书无敌流,日常)
  • 谜桶

    谜桶

    写实推理小说的最高峰!无懈可击的逻辑推理,百无一疏的证据收集;能否破解最缜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不在场证明”大师克劳夫兹成名作;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山之作;不可思议的杀人事件。精心布置的繁复谜局;一次挑战逻辑思维的神奇之旅!
  • 三世情缘:涵熙彼岸照忘川

    三世情缘:涵熙彼岸照忘川

    千年前,她修炼成神,为暗恋的人下凡历劫千年前,他修炼成神,为她下凡渡劫剧场一:“熙熙,如今喝了这杯往生水,你就......去找她吧。”“......好。”谁又真正的饮下了那往生水?谁又化作了那点点星辰流连往生。剧场二:“韩少堇,你会娶我的对吗?”“乖,今晚咱们就洞房~”这一世,谁又乱了谁的心,谁又成了谁的情?剧场三:“夜涵,你许过我一辈子,我要你生生世世。所以......你不能死......”“玄漓,如果我还有来生,一定,一定不会任性了。我......”爱你呐。本大大绝壁不会弃坑,结局要喜要悲看你们。快来跳坑,快来跳坑~妖孽是新人,所以不求大家能给票收藏,看过之后给点建议就是妖孽最大的愿望~
  • 黑夜使徒

    黑夜使徒

    这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而狼人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们嗜血,冷酷,无情,在阴暗的角落里委曲求存,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到底是力求自保,还是将它们赶尽杀绝?
  • 至尊创世系统

    至尊创世系统

    都市潜龙在渊,乾坤苍穹未定。渡劫期大能夜枫偶获无上系统,陨落之时穿越到一个与他同名不同姓的地球少年身上。从此行走红尘中,胸怀天下志,且看他如何扮猪吃虎,化凡成龙,成就无上神话。
  • 末世:龙组

    末世:龙组

    公元2660年宇宙诞生151亿年以后宇宙开始收缩,人类岌岌可危内忧外患世界各国开始了合作以对抗人类危机,但……世界各国真能真心合作吗?还是在平静的外表下暗流涌动……
  • 大农

    大农

    有一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那是天崩地裂的感觉。有两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那是注孤生的感觉。傻子的妹妹难嫁,谁都不敢赌,她们的后代是不是傻子。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我家有的是地,有的是钱,养得起老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