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0800000032

第32章 华西之魂:解读老书记吴仁宝 (1)

第一节 创业之路:风雨之后是彩虹 (1)

2004年2月,美国《沿江的机遇》节目摄制组来华西录制节目,著名的美国导演比尔·艾伦斯也感慨万千地说:“华西村的变化简直是戏剧性的,他们的速度简直不可想象。”人们惊叹华西的速度,惊羡华西的富足。却很少有人知道,华西村过去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为了摆脱贫穷,华西人在吴仁宝的带动和感召下,凭着一种拼命的精神,苦干实干,在华西这一块小小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60年代建村

1961年,华西建村,吴仁宝任村委书记。当时,人口667人,集体资产2.5万元,欠债1.5万元,人均分配才53元,下设10个生产队,可耕地841亩。

当时的华西村,和中国大多数贫困农村一样,土墩洼地星罗棋布,草房瓦房参差不齐,800多亩地被分成1200多块,是远近闻名的穷村,甚至不少人家只有靠出去要饭为生。男的讨不到老婆,女的嫁不出去是常有的事。风调雨顺的年景,勉强填饱肚子,遇上一点自然灾害,村民们就只能在温饱线下苦苦挣扎了。

一首华西歌谣唱到:半月没有雨,苗要枯黄;一场连夜的大雨,华西的低田又要没掉了。

那时的华西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更是无从谈起。12个小自然村,破破烂烂,住的是泥垛墙和茅草棚,走的是弯弯曲曲的“泥泞路”;人们吃的穿的就可想而知了。即便是与周围的村相比,当时华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算是最差的。

“穷够了!穷透了!”这是吴仁宝和村民们想改变华西面貌、改变自己命运的内心呐喊。

由于华西村在1960年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暴雨和不期而遇的干旱,使这个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穷村雪上加霜,粮食产量锐减,亩产不到350斤,基本退回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后,华西村人均分到的粮食远低于维持生命线标准的240斤。1961年,华西人又吃起了红花草、黄萝卜和稻糠。

吴仁宝看在眼里,急上心头。他意识到要想彻底摆脱吃糠咽菜、靠天吃饭的生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土地。当时“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得如火如荼。这给了吴仁宝宝贵的精神激励,也为他开始创业指明了方向。

1964年,吴仁宝在大寨精神的激励下,带领干部群众踏遍了全大队1200多块土地、40多条河流,风雨无阻,夜以继日,最终制定出《华西大队学大寨十五年发展远景规划图》。为了使这个十五年规划深入人心,起到警示和激励群众的作用,吴仁宝把它概括为“五个一”,即:

干部群众有一个爱国家、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思想

开挖一条灌排两用的华西河

治土改水,建设一片高产稳产的农田

每亩年产一吨粮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规划一经推出,一片哗然,华西村很快就被人戴上了“吹牛大队”的帽子。

对于外界的议论,吴仁宝置之一笑,要想堵住别人的嘴,最好的办法就是干成大事,证明给他们看。

但是,要把自己的规划变为现实,又谈何容易呢?面对这600多口人、800多亩地,怎样才能将“吹牛”变成现实?吴仁宝当时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然而,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走。

“吹牛”规划出台以后,吴仁宝立即付诸实施,首先率领华西人打起了水利建设的第一仗。开河引水、建机灌站,筑干渠,填废河,经过3年苦战,华西村零散杂乱的800亩农田被整治得井井有条,每块田地都能得到灌溉,基本实现了旱涝保丰收的喜人局面。

走出困境以后,人们再谈起吴仁宝那份被别人说是“吹牛”的十五年规划,无不感慨万千,因为正是那份规划使华西人摆脱了饥饿,为以后走上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打下了物质基础。

70年代造田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吴仁宝不满足于仅仅摆脱饥饿,发誓要改变华西的面貌,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70年代的华西,农业是他们唯一的产业。面对散乱荒凉的土地,吴仁宝深知,要想摆脱贫穷,唯有重造山河。

华西人白天田间管理,晚上平田整地,劳动组织形式是战斗队,分工是命令,劳动像战斗,“早上工、晚收工,刮风下雨不歇工,逢年过节不停工,男女老少齐出工”。吴仁宝带领群众一天干12个小时,甚至18个小时,真所谓华西人所说的“从鸡叫干到狗叫”。1970年冬季,吴仁宝就曾带领华西人,不分昼夜,苦战了7天,平整土地80亩。

在农忙季节,华西人一干就一整夜,过了双抢就能老一岁。头昏肚痛不算病,腰酸肩痛不脱劲,烂手烂脚不缺勤,不知用坏了多少把铁镐,挑断了多少根扁担,磨烂了多少双脚板,大多数人流了汗,少数人流了血,人称“做煞大队”。

妇女们也不甘示弱,64位姑娘在队长赵毛妹带领下组成“铁姑娘战斗队”,铁耙齿坌断了,换一把再坌;竹扁担挑断了,换木扁担再挑。赵毛妹被人誉为“铁姐”,她带领的华西铁姑娘战斗队也成为闻名遐迩的先进集体。村里甚至还为这些“战斗姑娘们”编了歌谣鼓舞士气:“小孩怎么办?拜托隔壁老太太;淘米做饭怎么办?路上跑快快。”足见当时建设场面的火热。

现在每当吴仁宝在村里开老年人座谈会,看到的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他都伤心落泪,男的超负荷出力负重,大多早逝了。他下决心养好创业的老人及其遗孀,根据工龄、贡献、职务等,每月发退休金。

天道酬勤,华西人的汗水没有白流,经过几年的扎实苦干,华西人心中勾画的致富蓝图一点点地清晰起来。他们的吃苦精神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现状,也成为其他村学习的榜样。1972年4月24日,中共江阴县委在华西大队召开夺取前季稻高产誓师大会,吴仁宝在大会上发言,提出“前季稻超900斤,全年亩产超1吨”的奋斗目标。1972年底,华西提前了7年实现这个十五年规划,亩产突破1吨粮,成为名震全国的“全国农业先进单位”。

至1974年,吴仁宝带领华西人累计搬掉984条田岸,削平57座土墩,填平39条废河、废渠,完成110多万方土,修筑了1000米长的地下渠道,开挖了800米长的华西河,把原来13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了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农田,抹平了“张家丘”、“李家丘”小农经济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田平如镜的“团结方”、“丰产方”。

1978年,华西村实种面积亩产达到1200多公斤。1970年至1978年的9年间,每年向国家交售粮食38万公斤,比国家计划征购任务的18.5万公斤多一倍多,几乎相当于1963年的总产,1979年还有储备粮28万公斤。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先进单位”光荣称号,成为全国的农业样板村。

80年代建厂

时至今日,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吴仁宝天生是个先行者和另辟蹊径者。

早在1968年,吴仁宝就开始着手筹备办厂。在一次党支部会上,吴仁宝提出要办工厂:“办厂能赚钱,有了钱能办事,我们华西要实现五个‘一’,什么都不缺,就缺钱!”

想法是有了,但真正筹备起来,困难又来了。毕竟这样的想法是生不逢时,当时人们对乡镇企业的前景普遍不看好。

第一节 创业之路:风雨之后是彩虹 (2)

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华西决定办厂,究竟办什么样的厂最划算、最赚钱呢?吴仁宝思考了半个月,找不到半点头绪。于是,他开始了艰难的市场调查:小五金产品“丝攻”、“板牙”等,在市场上一直是销售旺品。这种小产品,过去是一些国营大工厂生产的,由于“文化大革命”,许多大企业的生产不正常,导致这些小产品市场缺货,供不应求。就这样,吴仁宝终于打定了主意,要办个小五金厂。

吴仁宝学刘备,三顾茅庐,去无锡请来了吉炳坤老师傅,又选派有潜力的村民外出学习了1个月,终于把人才问题给解决了。吉炳坤告诉吴仁宝,生产丝攻、板牙需要仪表、车床、钻床、冲床、铣床和铁丝机。后来又经过六七个月的努力,七拼八凑,终于凑齐了全部设备,小厂便悄然问世。最初建成华西的这个小五金厂,其整个过程只能用“偷偷”二字来形容。

为了保密,不被批判,吴仁宝让人在工厂的四周筑起围墙,窗户蒙上厚布,把五金厂的几间矮屋“包”起来。又在矮屋内靠近进门处砌上“小红炉”,摆上铁砧子,将那些断齿豁口的铁耙、锄头、铁锨扔满一地。俨然成了一个铁匠铺,通往里面的路则被隔断,闲人不让进出。这样布置,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如果上级领导突然闯进来,看见有人在打铁,也就不会挨批了。

华西村人对五金厂的事守口如瓶,获益之后也不言不语。但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小五金厂刚投产没多久,产品就热销到四川、吉林、辽宁等多个省市,第一年就赚了四五万元。产品销量好,挣了一大笔钱,有力地支持了华西的基本建设。

1978年,华西人乘改革开放的春风,连战皆捷。又创办了塑料纺织厂、板网厂、药械厂、织布厂……走上了工业发家的道路。

90年代建城

马克思说过:“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一语中的,描绘出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吴仁宝也说,华西要朝城镇发展,并且要制订规划,有序建设。从1979年起,吴仁宝就制定了华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工业化,建设一个新型小城镇。进入20世纪90年代,富裕的华西开始轰轰烈烈建城了。华西按照1985年制定的“三化三园”的标准,对大华西范围内的所有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全面建设。“三化”是指绿化、美化、净化,“三园”是远看华西像林园,近看华西像公园,细看华西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

绿化方面。90年代起远见卓识的华西人就大力提倡植树,并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承包给几个种植能手。如今华西共种植毛竹、雪松、香樟及其他花卉2500多亩,全村已实现近100%的林网化,绿化覆盖面达40%,如今,大华西的绿化已达到875.44万平方米(人均287平方米)。2006年,他们又新增绿树50多万株。

环境方面。华西工业发展了,污染的威胁也不断升级,华西为了给村民一个干净的环境,不惜重金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治理污水,处理垃圾。1991年11月,为净化空气,华西村投资100万元,自己设计、建造的煤气厂,开始向全村320户农家供气,结束了上百年来用柴草烧水做饭的历史。到90年代末,华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到Ⅱ级,区域噪声环境质量达到I类功能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近100%。2001年,华西在全国村级单位中首家通过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美化方面,对1万亩山河地进行“三整一建”,即平整道路、整修河道、平整土地、建设中康路、中康桥。从1992年起,华西又投入了1.5亿元巨资,以华明山为依托,兴建“华西世界公园”。后来新建了一系列特色景点,大力发展旅游业。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现代气息、气势磅礴、规模宏伟的“中国江南农村旅游中心”已经形成。

吴仁宝可以说是华西村的总设计师,他有着过人的远见卓识。他从华西的地理优势,物产优势,资源优势和传统特色出发,把华西大地重新安排,划分为农业、副业、工业、生活、商业文化娱乐、游览六大功能区。使它们之间有机结合,更好地为华西人的生产、生活服务。

21世纪初扩村

2001年6月,吴仁宝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这项共同富裕的举措。合并后的大华西面积从0.96平方公里,扩大到超35平方公里;人口从1500多人扩大到3.5万人,外加2.5万名外来职工,组成了一个6万多人规模的大华西。国务院、中组部、中宣部、农业部在建党80周年“肩负人民希望”的大型图片展中,称华西为“天下第一村”,称吴仁宝是“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

2004年,华西集团10岁生日那天,吴仁宝告诉大家:“仅仅10年的时间,华西村的年人均工资收入就达到12.26万元,人人都达到‘中康’水平了!这是华西集团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

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仅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过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本书包括社会经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和经济全球化五篇。
  • 创业中国

    创业中国

    本书整体分两部分,上半部分讲述在国际背景下中国是最适合创业的国度,讲述中国轰轰烈烈的创业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选择。下半部分偏重实操就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资源,素质以及创业者需要有人指导,有专业的机构指导,作者是专门从事指导别人创业的,其多年执业经验对创业者的指导落地性强。
  • 赋税论

    赋税论

    对于想法幼稚不切实际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结婚主要想法或者唯一目的并不是为了繁衍后代,更不是为了生育适合某种特定职业的后代。可是,他们一旦有了孩子,还是会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尽力培养他们。与此类似,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厘清自己脑海中烦躁不安的思绪,并没有想出版供人们学习参考,也不想解决什么现实中的问题。但是,既然这本书已经问世,而且适逢奥尔蒙德公爵即将出任爱尔兰总督之际,我还是认为它对于了解爱尔兰以及相关的其他地方的情况有些许借鉴意义,虽然可供借鉴的地方或许不多。
  •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吴敬琏、周其仁、厉以宁等十二位处于政府与民间的夹层地带的经济学家,不仅面临公众舆论和官方压力,同时也需要面对内心良知的拷问。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们是如何成为中国高层经济智囊的?在高层决策和人民利益之间他们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和制度变迁的精彩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试验、决策、辩论和学术的研究。它是经济变迁的过程,也是政治变化的过程,还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试验和思想革命。经济学家在这个经济变革过程中的参与、感受和经历显得格外不同。
热门推荐
  •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在本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本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本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暴走杀神

    暴走杀神

    少年转世重生,一怒为红颜!得上古传承,融合龙骸。杀尽世间败类,诛尽世界异物,成就无上神位!
  • 妃常霸气:王爷哪跑

    妃常霸气:王爷哪跑

    (由于是新手,又是学生。没多少时间发,请见谅。)她是个无情冷血的杀手,遭最信任的男友背叛,而死亡。来到了从未听说过的古代。一样的姓名,一样的样貌,难道是巧合?在这里,她是不受宠的嫡女,最小的妹妹。她说过:“逆我者,亡。挡我者,杀。”他是众人皆知的傻子王爷,什么都不会。哥哥们鄙弃他,皇帝爹也对他不屑一顾。有英俊不凡的样貌又如何?照样是废材!可事实果真如此吗?两人的身份扑朔迷离,到底是真是假?而背叛她的男友竟意外死亡,也来到了这里,他们又该如何抉择?
  • 七星论世

    七星论世

    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浩瀚星海中的一颗星辰,你会是其中的哪一颗?当你的命运与星辰挂钩,你会如何抉择?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看到了过去,却看不到未来,每个人都在苦苦找寻着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星辰。我是北斗七星之摇光,你呢?
  • 霸剑狂尊

    霸剑狂尊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逆天修行之路,本就与天争命,与地争气运,与人争机遇,踏足万古之巅,以万千尸骸铺路,
  • TFBOYS与她的邂逅

    TFBOYS与她的邂逅

    请大家多多支持,这本小说是关于TFBOYS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万世求仙

    万世求仙

    黑发难留,朱颜易变,人生不比青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斗至星辰

    斗至星辰

    三十六份大陆巅峰至宝,无数天才云集的大陆,汇聚着万年来无人解开的秘密。少年带着一颗被爱融化的心,为了追逐自己的一切,煽动着自己那冰蓝色的灵翼,飞向了那精彩绝伦的大陆。任凭前方强者如林,步步深渊,我也奋战到底,绝不退缩,直至星辰之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