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2800000093

第93章 动态世界

在事物变化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

——庄子

庄子很注重概念,他所谓“种”,如“种有几”,如“万物皆种”,并非指“种类”之“种”,而且指“种殖”之“种”,因为“种”之下文言始卒、言生灭。“种有几”的“几”,即《庄子·齐物论》所说的“适得而几”的“几”,“适得而几”说的是万物成毁生灭之中涵有微妙的东西。故“种有几”乃指生殖有几。《庄子·至乐篇》上文说:“唯无为、几存。……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这样看来,“几”字应释作“枢机”之“机”,或“几窍”之“几”,庄子自己则用“无为”来形容,所谓“无为几存”或“从无为殖”。

变化不是我们说的运动概念里的矛盾的斗争,在庄子学说里,只是指形景相移、无时不动而已。在变化中,也没有“类概念”(进化论的基础),他说“类与不类,相与为类”。这样,我们就知道庄子的变化论。变化里的“形”为无常性,是假象,所以变化是一个空虚而无实在的“变”,或“变”的移动,或幻变。他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因为物只以“形”或“色”而存,形色为无常,故变为幻变。他主张:“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却,而与物(形)为春。”执其形就要“以人灭天”,因为“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即是说只有在不执形的彼岸,才能体验出物之所以然。

变化从何而生呢?他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所以芒芴(恍惚)之间才把无形变而为有形,好一个大遁词!到了有形的气,在他看来,反而都是不真实的。

变化既是无常,则一切皆生灭无住。人类对之,第一要听其生灭,不求文以待形(离开理解),便是知“天倪”;第二要得“几”以超死生,便是知“道”。“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人只能缘物而不能待物,这叫做“不以人灭天”。至于闻道呢?他说:“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因此,他由空虚的变,归入于绝对的不变。神人的极则是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存在论已如上述,他的知识论又如何呢?庄子的知识论,叫做“两行”。他说:“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辩也者有不见也。”“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因为万物皆不同形相禅,那么人类的认识对象都是形影,形既然是假象,于是见也就无是非了。例如尧、桀之是非,是由于时俗之异才产生的,在客观上并没有真是非。主观上说是小的反而是大的,主观上说是长久的反而是短暂的,一切都相对不可言说,无类不可辩解,他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由绝对的无差别观、无故而变移的假象观,导出了无判断、无概念的思维。所以他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同类推荐
  •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品评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前235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怀抱治国宏愿、文韬武略,周游列国,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游说齐、楚、赵、泰等国,然而事与愿违,终未能如愿。荀子晚年隐居楚国兰陵,著书立说,以毕生所学,著成《荀子》一书。
  •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针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广征博引,对古今中外有关伦理学的学说、流派予以梳理、述评,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及其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力求反映伦理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学体系。
  • 平民之道

    平民之道

    本书讲解了《道德经》的前26章,每一章包括原文、释文两部分,讲述了做人的道理。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热门推荐
  • 远方的王子

    远方的王子

    三个人的青春,总有一个人会受到伤害,这不是过错,只是错过。曾经最爱的姑娘今日却成了别人的新娘。花落倾城人不知,却道了相思难守。相生相爱两相欢,夜半无人独自怜。两相倾欢,再无瓜葛。
  • 南方茶靡开

    南方茶靡开

    当17岁的夏靡遇上季南,10岁的一切丑恶世俗都在夏靡眼前铺展开来。才知道,坚强如她,也会心心念念一个人7年。倔强如他,也会堕落如尘埃。季南,我终究,无路可逃。“哦,季南?挺好听。”她顿了顿“我老家就在济南”“季节的季,南方的南,不是那个济南”夏靡,如果重来一遍,我还是会选择你。
  • 穿越火线之猎狐传奇

    穿越火线之猎狐传奇

    小说追随着猎狐的一生,那个腹黑而又重情重义,散发着神秘的魅力的小狐,值得身边的每一个人去爱她,小狐说,她很感谢上苍,让她在部队中有那么多好的伙伴,这让她真的很开心。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3.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3.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3·上册感冒俗称伤风,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指的是人体在一定诱发因素作用下,感染上致感冒病毒,从而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普通感冒潜伏期短,一天左右,起病较急,一般伴有轻度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9℃。常咽痛、头痛、全身乏力,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有时有轻度咳嗽,如果无并发症,则多在3~5天症状减轻、消退。全年都会发生,以冬末春初季节较多。
  • EXO熟与陌

    EXO熟与陌

    熟与陌最初的熟悉渐渐变淡直到陌生说的是我们吗人这一辈子对一个人的执着与疯狂终究会随风消散的那些刺人的伤疤终究会愈合最后也只成了细痕
  • 女明星的贴身高手

    女明星的贴身高手

    “我叫楚天,楚霸王的楚,天王老子的天。”一个神秘功法残卷的修炼者!一个佣兵国度里的皇者!一个高手中的高手!曾经的佣兵皇者,惨遭背叛,逃出生天,拜得神秘师父。三年后,下山回归都市,他只是想替死去的兄弟,保护好他的妹妹.......踏入娱乐圈,成为女明星的保镖。冰冷高贵的女总裁!魅力四射的女明星!柔情似水的女校花!欲拒还迎的女经纪!...缠绵在楚天的身边。从此,拳打纨绔权贵,脚踢兵王杀神,古武武者,仙道真人,各路强者,一拳爆之......
  •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马云一介草根,长得其貌不扬,一没资金,二没背景,三没技术。是什么让他从一穷二白的普通人到万众瞩目的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自信、霸气甚至狂妄?运气和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方法却是可以研究和学习的,而这些方法,也正是本书想要与读者探讨的。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马云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和创业历程,我们发现,在他身上有这样几种人格品质——永远激情、认真专注、永不放弃、标新立异、勇往直前、以诚换信、合作共赢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他身上经过岁月的光合作用而慢慢沉淀,逐渐形成他为人处世、开拓事业的高效能习惯,最后凝结成他所散发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 创世神猿

    创世神猿

    赶超中版的《西游记》盖过美版的《阿凡达》,以超凡的逻辑铸就超完美的剧集,以超级的工笔刻画形形色色的人际,揭开尘封,道破人源仙根。这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内容不乏浪漫的爱情,王朝的颠覆,权势的争斗,神宗魔祖的降世。且看“挥戈破阵猿崛起,英雄豪情百炼金”。
  • 博弈论星

    博弈论星

    我认为的,最真实的,王者大陆,敬请期待吧!(?˙ー˙?)
  • 成仙漫道

    成仙漫道

    一个名为陈仙的少年做着成仙的梦,成长在魔君山下怡然自得的故事。故事从他出生就已经开始,圣人看不透他的天命,于是便斩断了他的天命,从此他是被世间所弃之人,他不归天地,不顺命。正道佛宗魔教都不是他的法门,他走的是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