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9100000020

第20章 决定论 (2)

休谟就说,你们都错了。错在你们讨论的问题超出了人的经验范围。“经验从哪来的”这个问题我们根据经验回答不出来,所以,只能老老实实说不知道。

所以在休谟这里,经验就是人的感觉印象。我感觉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这感觉从哪来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

按照《黑客帝国》的世界观说就是,我只知道自己体验到的世界是20世纪。至于我体验到的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计算机虚拟出来的,我不讨论这事儿,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了。不管怎么讨论都是空话,所以我老老实实说不知道。

更狠的是,笛卡尔虽然怀疑一切,但起码相信“自我”是存在的。而休谟则说,“自我”这个概念只是我对自己的印象。但真正有没有“自我”呢?对不起,咱不知道!

休谟的哲学观可以用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

我们说过,我们永远没法证明自己是不是生活在《黑客帝国》式的虚拟世界里。那该怎么才能安心呢?

休谟的回答是,不知道就不知道,没关系。我们能得到的经验就是面前的生活,在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面前的生活都是幻觉之前,我们就照着自己平时的经验正常生活下去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去无限地怀疑世界。

话说得远一点,正是因为很多人不接受休谟的这个观点,才使得文艺创作者们有各种花招可以玩。比如《黑客帝国》后两集里的招数:让观众怀疑反抗军的基地也是虚拟出来的。比如《盗梦空间》里,让观众怀疑所谓的真实世界还是一个梦境。

只要我们不接受休谟的观点,那么这些花招永远都是无敌的。我们可以在所有的电影、小说中都搞这一套:在故事结尾跳出一个超出故事世界观的事物朝观众一笑:木哈哈哈哈,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假的(或者都是幕后黑手精心营造的)!

一般的观众看到这里或许会击掌赞叹,可咱们这些经过哲学反复折磨的人大概会觉得,这花招本身挺没劲的,是吧。

通过休谟前面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休谟和笛卡尔一样被苏格拉底附体。他打算用怀疑抛掉前人所有不可信的经验。休谟继续想,那么,有什么知识是切实可信的呢?

他找到两种。

第一种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比如几何,它自身是不矛盾的,完全符合逻辑规则,而且不依赖经验存在。我们前面说过,在现实世界中观察不到任何严格的三角形,但是我们仍旧有三角形这个概念。三角形不用依赖外物存在。

自然,像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等人的哲学体系,因为根基是可疑的,所以不在休谟的承认之列。

第二种可靠的知识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经验,摸到什么,看到什么,这些是可信的。(当然,还是那句话,这经验是不是来自于幻觉我们不管。)

休谟想来想去,觉得可信的知识就这两种,于是他很彪悍地说了一段话:我们去图书馆随便拿起一本书,问这些书中包含着数和量的抽象推论吗,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吗。如果没有就可以烧掉,因为里面只有诡辩和幻想。

实际上,休谟对知识的界定很靠谱。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论来看,人类就两种获得知识的办法,一个是靠演绎推理(而且还没得到新的知识),一个是靠经验。休谟把其中最不靠谱的、理性主义者们的那些公设给去掉了。剩下的除了经验之外,还留下了纯粹靠演绎推理能成立的知识,相比激进的经验主义者,休谟已经很厚道了。

如果你理解了这两个原则,那么可以看下面最猛的了。休谟要亲自办掉科学。

研究科学,最重要、最基础的一条规律叫做因果律。就是说,凡事有因必有果。牛顿想,苹果落下一定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蒸汽上升是带动机器运转的原因,因此才能有蒸汽机。总之,万事万物之间必须都存在因果律,我们才谈得上科学研究。

但休谟偏偏就拿因果律下手了。

刚才说,休谟认为只有两类知识是可靠的。一类是像逻辑和几何那样,既逻辑严谨又不依赖于外物存在的知识,一类是我们感官体验到的知识。

那么,因果律属于第一类知识吗?我们能不依赖于经验,只靠逻辑推理推导出因果律吗?

显然不能。

一个因果律是否成立,总要关系到具体的事物。我们放炮,每次都是先把炮竹点燃了,再扔出去,然后炮竹爆炸。点炮竹、扔炮竹和炮竹爆炸这三个动作总是在一起的。但我们知道点燃爆竹是爆炸的原因,而扔出去这个动作不是。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呢?这纯粹是因为之前的经验。假如一个人完全没见过、没听说过炮竹,那他无论怎么演绎推理,也不可能想出炮竹爆炸的原因。

还可以这么说。休谟认为,我们根据理性只能判断事物是不是自相矛盾,就像数学和逻辑都是不自相矛盾的,所以这两者才可能通过理性推导出来。但如果我们用理性去分析燃放炮竹这件事,我们会发现,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我们扔了一个炮竹,就使得炮竹爆炸了的情景。这个情景不和我们的理性矛盾,只和我们的经验矛盾。所以显然,只靠理性是无法察觉因果律的。

总而言之,因果律不符合第一类知识。

那么,因果律可以靠经验总结出来吗?

比如在地球上,苹果一离开树枝肯定会掉在地上,我们通过日常经验就可以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这算是我们认识到了,“苹果离开树枝”和“苹果落在地上”这两件事中存在因果关系吗?

休谟说,不能,因为你就算之前无数次看到苹果离开树枝落到地上这个现象,你也不能保证,下一次苹果还一定会落在地上。

你怒了,你说,这不是纯粹的抬杠吗?

休谟摇摇头说,我这不是抬杠。

什么叫因果律呢?你不能说因果律就是“一件事的发生是另一件事发生的原因”,这相当于同义反复,说了跟没说一样。

因果律是什么呢?在经验世界里,我们可以把因果律说成:“如果A事件发生了,那么B事件一定会发生。”更严格的说法是:

一、A事件发生在前,B事件发生在后。

二、这个关系是必然的。

比如说,苹果必然落地的事件我们可以分解为:

一、“苹果离开树枝”发生在前,“苹果落地”发生在后。

二、这个关系是必然的。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小孩子,我们只靠经验,怎么能知道苹果一定会落地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观察到“苹果离开树枝”和“苹果落地”这两件事总紧接在一起发生。我们就学会了,哦,苹果这东西原来不可能飞上天去啊。

但问题是,通过经验,我们只观察到的是因果律中的第一条——“A事件发生在前,B事件发生在后”。

那么第二条呢?

这个关系的必然性我们是怎么观察到的呢?

这个“必然”能让人看见?这个“必然”能让人感觉到?没有,“必然”这个东西不在我们的经验范围之内。我们之所以认为这里有“必然”性,是因为我们过去无数次看见了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发生,所以我们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两件事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在未来也会永远连在一起发生。

休谟尖锐地指出:这种想当然是错的。

休谟认为,人相信因果律其实是一种心理错觉,只因为我们发现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我们就期待它们能再次一起发生,但这其中并没有可靠的根据。(你也不能说“科学证明了地球有引力,所以苹果脱离树枝和苹果落地之间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牛顿必须先认为苹果落地存在原因,才可能去研究这个原因。换句话说,“万有引力定律”就是揭示物体运动因果律的,自然不能用“万有引力定律”去证明存在因果律,这就成了循环论证了。)

罗素有一个比喻,说假设农场里有一只鸡,每次一看到农场主来,就被喂食物,那么这只鸡就以为农场主和喂食之间有因果联系。但结果这天,农场主带来的不是鸡食而是一把猎枪,农夫把鸡杀了。换句话说,鸡通过观察发现农夫和喂食这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便以为其中有因果关系。但实际上,耗费它毕生时间得到的观察结果仍旧不能证明这两件事之间有必然联系或者因果关系。

从逻辑上还可以这么解释。两件事连在一起发生,发生了一回,经验只能告诉我们这是偶然的。那么无论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发生了多少遍,再多次的偶然也不能让这个关系变成必然。

还可以这么说,我们之所以相信有因果律,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将要经历的事情和我们之前经历过的事情是类似的,肯定会不断地重复经历。但显然这是错误的。且不说我们的经验可能只是片面的(就像农场里的鸡),而且世界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呢。

这并不是抬杠。罗素举的农场的例子在生活中也会遇到。比如我们搞社会调查的时候突然发现,调查数据严格表明,身体越胖的人他身边的朋友就越多(体胖的朋友请原谅我,我信口胡编的例子啦)。这下调查人员兴奋了,立刻得出一个结论:身体越胖的,他就越有魅力!

之所以调查人员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因为他发现“体胖”和“朋友多”这两件事总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于是想当然地认为这两件事之间有因果关系。

然而,事实或许是这样: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比如这些人都喜欢参加饭局。因为饭馆里的饭菜油水比较大,所以这些人的身体比较胖。同时,参加饭局的人社交范围比较广,所以朋友数量也多。因此,虽然“体胖”和“朋友多”这两件事总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但这两件事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自然也得不出来“身体越胖的就越有魅力”这个古怪的结论。

实际上,我们生活中常常能遇到类似不靠谱的结论。一些缺乏统计学训练的人,经常见到某些数据就兴奋异常地得出结论。比如从“少年犯中80%的人都玩网络游戏”中推出来“玩网络游戏会导致青少年犯罪”。(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100%的少年犯每天都吃饭”该怎么解释?)

或许你还是不服气。你会想,所谓的两种可信的知识是休谟自己说的,我偏说因果律属于可信的知识,你又能怎样?

你这么想没关系,咱们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思路。

因果律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先观察到两件事总连在一起发生,并且这两件事自己还不单独发生,我们就说这两件事有因果关系。这用的是归纳法。

但归纳法是怎么回事?归纳法要从个别的事件归纳出普遍规律来。它的前提是,它必须相信在某些条件下,某件事情是必然发生的。换句话说,它必须相信某个条件是某个事件的原因,也就是必须相信因果律才能成立。

这不就成循环论证了吗?

休谟对因果律的讨论说明了,因果律没法从经验中得来。假如我们要让因果律成立,那它必然像理性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属于超越了经验的规律。但是,理性主义者的那些公设明明又不可靠。这么说来,可就真没咒念了。

别着急,我知道,你或许还有些不服气,觉得晕晕乎乎听到了这里,好像有道理,但又好像有问题。

不用担心,别说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听到休谟的论断后,也都不服气。因为这太荒谬了。假如没有因果律,人还怎么活着?人为什么还要劳动,还要生产?我举起了杯子,明明我就是杯子离地的原因,这种显而易见的事儿还有人怀疑?

更何况那是个科学蒸蒸日上的年代。人们认为牛顿准确揭示了宇宙的真理,认为只要科学不断前进,就可以解答宇宙中的一切秘密。而因果律以及归纳法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怎么可能统治万物的物理学,整个都建立在一个完全不靠谱的基础之上?

但是哲学家们不这么认为。

他们拿来休谟的论点一看:理性主义有独断论的危险,啊对。一切都得从经验出发,啊对。因果律和归纳法是循环论证,啊,也对。所以因果律不能用经验证明,所以没有因果律,自然也没有归纳法,啊……啊……也对啊!

于是哲学家们都崩溃了。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走近孔子

    走近孔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学派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却也在有意或无意间造成了偏离,也变得僵化。当我们今人剥开它在外面固化的硬壳后,却可以发现其核心的东西——孔子的思想,其实是富有多么鲜活的务实精神与人性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孔子那里,礼仪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的,不是人性的泯灭而是弘扬;孔子也不讳言自己求富贵的愿望,以及孔子对“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勇武血性的颂扬,等等。本书就是一部力图将历史与当代接轨,立足于当下社会的现实和中西文化参照对比来解读和还原孔子思想的哲思随笔著作,作者以清新隽永而又饱含理性情感与思辨精神的文字,对承载孔子的儒学思想的《论语》等著作进行探赜发微,对其所蕴含着的人生价值、生活哲理、社会伦理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从一般道理进入智慧层面,赋予孔子思想崭新的价值观照,是一部能够直抵孔子内心的作品。翻开书的当下,你会被作者创造性的解读所吸引,在书中遇见孔子,走近孔子。
  • 罗素谈人的理性

    罗素谈人的理性

    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拔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生命是人真实存在的标志,而生命的展开即是人生的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期间经历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不要试图改变这个过程,而要服从这个规生律,完整、系统地体味人生,以坚定的生活信念和顽强的人生态度迎接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人的生命之美,美在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视人间的美丽;热爱生命,就是热爱人生的要义。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若非代替

    若非代替

    当窈壁扬起孩子般无辜纯真的脸庞时,松知便觉得自己错得一塌糊涂,罪恶感慢慢从心头袭来,压得她都快喘不过气来,这个打骨子里纯洁得不可思议的女孩,她如何用这样狠心的话来刺痛她,来刺伤这颗红得彻底,红得发亮,顽强又易碎的心。净白精致的脸晃得松知心如刀割,她几近崩溃地收拾好行李,也不回头去看那苍白而又俊俏的刀削般的面容,阴沉而没有生气。机场剔透的地板,她看着他坚定着的脚步迈来,眼底是沉痛却也是惊喜。
  • 别扭总裁别后悔

    别扭总裁别后悔

    又名《宁原爱你》青梅竹马玩起霸道总裁的戏码拒绝商业联姻,带着精致美貌女主光环的情敌上门挑衅。WTF,就因为我是和男主相配的千金小姐就得沦为女配吗?“宁雅,我不会接受商业联姻的”“呵...原七宸,我对你...岂止商业联姻啊~”不就是女配嘛,我宁雅会怕吗?用实力告诉你们女主应该是怎样的!钱,人脉,能力,气质,桃花样样具备,谁说女配不能逆袭好,你要结婚是吧,我让你结“后悔了别来找我!”“我不会后悔的。”“后悔了来找我你就是狗!”宁雅无语的看着这个男人一本正经的把她的求婚戒指扔进海里“原七宸,你什么意思?”“我后悔了”哼,宁雅高傲转身“对不起,我要接受别人求婚了”身后传来一声“汪~”宁雅给人感觉很强势,可她在原七宸面前多柔啊~原七宸给人感觉很冷,可他是宁雅心里的光啊~————推荐曦梦的新文《天命神女超时空》请大家多多支持 推荐以作者为蓝本的新文《晨想青春回忆录》请大家多多支持
  •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书叙汉武帝时,洛阳结义四兄弟:马俊、柳絮、包刚、郝联。先是,马俊因打死强抢民女之豪强,逃亡丹凤山落草,得鬼谷子门徒传授三合剑。武帝公主彩球招亲,正中柳絮。奸相屈忠成令其子屈方假冒驸马,逼使柳絮出逃……
  • 农田刁女,帅炸了天

    农田刁女,帅炸了天

    不是杀手,不是卧底,她只是普通大学生,一朝勾错魂,变成了张家村人人鄙视的刻薄女,嚣张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什么,那些女人喜欢我,抱歉,我只是男扮女装,姐有喜欢的人,不过任重道远点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侦探之侦探的法则

    大侦探之侦探的法则

    何撒白鬼欧一夜之间集体进入一个不明空间,在一个所谓的上帝的带领下继续着大侦探的冒险。但是,这一次,好像不仅仅是一个游戏那么简单。
  • 人类VS丧失

    人类VS丧失

    2015年的一个早晨,世界还是如此的美好安静,学生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去学校里上学,可是就在要上课铃声刚响不久,一声尖叫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
  • 为你一生,伴你长存

    为你一生,伴你长存

    (已弃书,推荐:天才四公主:帝尊,帝后呢)她,是传说中的创世女神雪蒂,他是传说中的毁灭魔神萧影,她和他,都是宇宙中出生的神魔体,她隶属的神是神界,魔,是血魔,他,隶属于魔“神”,魔,隶属于妖“魔”,她为了他消失在了天地之间,他等了万年,最终也掉入轮回去找她,来世情缘,她将会选择保护世界,还是与他生生世世相伴?前世,遭到无情星球的侵略,在生死一刻,她用自己的生命帮他档下那一击,封印了外来入侵者,今世,她会怎么做呢?重生夜家嫡女,唯一一个嫡女,看看会经历什么事呢?一起来看看吧。(注:结局会有两种,更新没有规定期限,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不会隔好几天不更新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丽生活1加1

    美丽生活1加1

    在宿舍睡觉的剩女却在不知名的古代农村醒来,14岁的的身体,26岁的灵魂,孤身一人,住到大城镇,遇上心仪的他,可惜他那身份、那地位有只娶一人的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