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7000000003

第3章 书圣

用罢早餐,王宣之随父亲前往祖父的小院。

书圣隐居金庭二十余载,近年来,幽居独院,甚少出门。王宅府邸极为阔大,书圣膝下七子一女,皆有各自院落设在宅里。

小道幽远,王宣之虽有记忆中的印象,但此时观感,不免比照后世所见之园林府邸,不似苏州园林般精致,搬山引水,步移景异,少了份人力雕琢,在意境上王宣之认为倒是和岭南的园林颇似,依金庭之遗脉,圈地而成,隐隐有天人合一之感。

青石小道幽长缭绕,为的是不破坏此处的自然景观植被,王宣之便这么静静的走在父亲身后,王操之步履沉稳,王宣之看了一会儿院落风景,便将目光投到父亲背上,这个父亲自始至终云淡风轻,这一路上父子之间的交流为零。

“父亲,祖父年事已高,这次孩儿丢了王氏脸面,祖父如何责罚都是应该,父亲莫因母亲的话去同祖父争执,徒惹祖父生气。”王宣之停下脚步,轻声提醒。

身前沉稳的身形停下脚步,王宣之自认前世阅历丰富,若以仪态观,父亲此时的举止气度绝对配得上江左第一门阀的子嗣。

王操之却未回头,只是停下步伐,淡淡道:“子恒此事之后却是成长了。”说罢,继续迈着沉稳步子,高齿屐踩在青石上,传来“嘚嘚”的声响。

承欢堂设在书圣王逸少的独院中,取自楚国屈平的名篇《哀郢》,“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王宣之随父步入厅堂,此时堂上左右铺放了五张蒲席,四位叔伯均已在场,不过正中一张蒲席上却是空空,祖父王羲之尚未到来。

王操之朝其三位兄长及七弟拱手,便到自己的蒲席上跪坐等待父亲。

王宣之四顾,左首第一个长髯中年人,表情略显木楞,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模样与父亲有几分相似,这人便是自己的二伯王凝之,二伯母便是大名鼎鼎的“咏絮”谢道韵,王宣之前世对东晋了解甚少,除了淝水之战,书圣、谢安等人事,记得最清楚的便是这个东晋谢氏才女,想不到竟成了自己的伯母。王凝之此时为江州刺史,一方大员。

对面坐着的是自己的三伯王涣之,一脸严肃,看向自己的眼神里含着愠怒,王宣之心中暗暗小心,三伯父看来是个严苛之人,那两撇短须,修得极为精致。此时官居御史中丞。

四伯王肃之现为中书郎,此时受皇命去了江陵,因此自己的婚礼并未来参加。

五伯王徽之坐在左首第二,留着一把短须,脸上带着倦意,此时眼皮子打架,正歪头似睡非睡,身旁放了一个青皮葫芦,甚是奇怪。以前的王宣之同几位叔伯都极少说话,唯独对五伯徽之极为喜爱,有些趣事也会对这个五伯诉说。

七叔王献之,后世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此时只有二十五六的年纪,相貌清朗,可以说是一个美男子,在王宣之印象中,七叔待人也是十分和善,见到王宣之进来,便微微一笑,以示招呼。王献之此时已升任吴兴太守,主政一方。

看着满门俊杰,王宣之不由赞叹,琅琊王氏金庭这一脉虽是旁支,但是自己的叔伯辈门依然不可小觑,个个手握重权,除了早逝的大伯玄之,便只剩下五伯父和自己的父亲两个“不成器”的。

五伯父还比父亲好点,即便四十多岁的人了,行事多有玩世不恭,但依然在车骑将军桓冲帐下效力。

自己父亲却是一直隐居在金庭,没有半点当官的念头。

王宣之心道,莫不是父亲也学东山谢安石,隐居养望?不过也不对,谢安隐居东山,但是交游广阔,士族公卿莫不知道东山谢安石的文采**。自己父亲呢,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哪有半点名利之心。

王宣之见诸位叔伯并不搭理自己,便拱手施礼,“侄儿拜见诸位叔伯,此次侄儿给王家丢脸,实该重罚,望诸位叔伯莫因我而气坏身子。

二伯同七叔并不说话,五伯王徽之自顾自大睡不醒,恍若未闻,只有三伯涣之,重重哼了了一声,语带斥责:“婚姻大事,岂能儿戏,若是平时,留恋花丛也就罢了,如今你这蠢行,传遍周边,士族寒门尽皆笑我琅琊王氏出了你这么一个纨绔子,你且堂前跪着,一会儿祖父便来,好生认错,莫惹祖父生气,你可记下?”

王宣之自跪在堂中央,低着头,连称知道。

王涣之见王宣之今日竟然转了性子,颇为听话懂事,不禁奇怪,却也不好再说其他,闭目养神,静待父亲王羲之亲至。

约过了一刻钟,王宣之听见脑后脚步声,知是祖父王羲之到了。

王宣之内心澎湃,重生之后即将见到名动千年的东晋书法第一的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此时已经年过六旬,显出老态,虽然步履坚定,但岁月在曾经俊美无暇的脸庞上刻下了痕迹,细密的皱纹布满脸上。

王宣之低着头,跪在中央,像极了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王宣之发觉祖父的脚步停在了自己的身旁,一股无形压力让王宣之如芒在背,汗浆迸出。

最终什么也没有发生,书圣缓缓走向自己的蒲席,缓缓坐下,良久,开口道:“子恒,抬起头来。”语气平淡,似乎并无怒气。

王宣之心中依然忐忑,依言抬起低垂的头,直视自己的祖父,名动天下的书圣王逸少。

“十年前,那时子恒你才八岁,还是个垂髫童子。一日,祖父收到建康安石公的书信,信中提及安西将军之子玄有一女年仅六岁,聪慧颖悟尤胜你的二伯母。”王羲之顿了顿,拿眼朝二子凝之看去,王凝之却是满脸严肃,半点反应也无,王羲之不由苦笑摇头。

“想当年王谢联姻,凝之迎娶谢氏名媛,羡煞多少士族子弟,安石公信中便再提联姻之事,着我在孙辈中挑选才貌双绝者,我本意冲之,无奈谢玄侄儿与你父相厚,便就此定下了这门亲事,想我琅琊王氏,满门俊彦,无论哪个孩子无不是芝兰玉树,俊拔超群。”

王羲之目透回忆,语气慈祥:“至后来,操之发现你手上隐疾,与书道之上难有大成,便亲自休书请辞这桩婚事,谢玄贤侄也是豁达开明之辈,见我王氏如此真诚,回信中只说‘人品第一’四字,盛意拳拳,叫我这个老头子也感动落泪,就此这桩婚事便算是定下了。此间种种曲折,子恒你或不知,今日回想,我这静养许久的心便如后堂洗砚池,再生涟漪,久久难平。”

王宣之静静听着,竟想不到自己这一桩婚事竟有如此波折,想不到最后还是被自己给搞砸了,那封离书此时便在自己怀中静静躺着。

“祖父,孙儿知错,望祖父宽心。”王宣之由衷不愿看到祖父为自己的蠢事伤神。

王羲之却似充耳不闻,目光飘向屋外,“多好的一个孙媳,现如今也不知身在何处,从小养在深闺之中,初来会稽,便负气而逃。此地距建康少说六百里,一路风雨难料,更兼人心险恶,若是出了半点差池,如何向安石公交代?”

书圣此时越说越发激动,老眼中竟有泪水雾气。

诸子瞧见,纷纷安慰,三伯王涣之急切道:“父亲莫为这劣孙伤悲,保重身子要紧。”

王涣之更是转头,声色俱厉朝王宣之呵斥,“还不快向祖父认错,你这顽劣,早知今日之事,当初我便该为冲之力争这桩婚事。”

王冲之乃三伯涣之的第二子,比王宣之大二岁,如今也在金庭苦读,并未随父亲在外。王涣之旧事重提,也是被父亲提及往事,有感而发。

“三哥,你这就不对了,子恒年少,偶尔冒失轻率,此时已有悔悟之心,岂能再三责备,我倒要说说那个侄媳妇,受这么点委屈,便不告而辞,置我王氏何地?”说话的是原本打瞌睡的五伯徽之,此时长身而起,走到堂中,对着王涣之嘿嘿冷笑,“我看冲之还不如宣之,若不是手上三阴脉阻塞,使不上力气,此生成就必不让七弟。”

王徽之往日素于六弟相厚,加上本身性子也是惫懒,见王涣之如此训斥王宣之,便忍不住插了一嘴。

“你。。。”王涣之拍桌大怒,指着五弟气的说不出话来,竟然拿这纨绔子同自己的冲之相较,还大言宣之胜过冲之,怎能不让王涣之发火。

王宣之跪在堂中,看了看脸红脖子粗的三伯和一脸坏笑的五伯,再看看自己父亲,此时正襟危坐,手中不知何时拿出一柄百褶山河扇,悠然扇动,看着两位兄长为自己孩子争执,一副事不关己的摸样,让王宣之心中大摇其头,怎么摊上这么一个混账父亲啊。

王宣之心道,父亲是靠不上了,还是得自己来,今日拼着挨顿板子,就算是替原来的自己赎罪吧,可不能因此让两位伯伯生了嫌隙。

“三伯,五伯,此事因侄儿而起,要打要罚绝不含糊。”王宣之说的硬气,让呆板的二伯此时也正眼相看,颇为佩服。

“子恒,依五伯看,这个媳妇咱也别要,一纸休书休了便是,你看看这些年你父亲被你母亲管得,连到外边喝酒都不敢,做男人还有什么意思,我们男人,就该无拘无束,这样,你在家把身子养好,到时候跟五伯去车骑将军帐下混个闲差,到时候咱们天天去江陵城里**快活,岂不快哉。”王徽之说的唾沫飞扬,好不快哉,忽觉口干,便去提来青皮葫芦,拔开塞子,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王宣之闻到,一股淡淡酒香飘散。

二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假装没瞧见。三伯则是怒目圆睁,恨不得劈手夺过青皮葫芦,摔在地上。七叔王献之则是嘴角微翘,看着自己五哥,浅浅而笑。

王宣之再看自己父亲,依然那副笑眯眯,自得其乐的欠扁摸样,悠然摇着自己的小扇。

王宣之偷眼朝祖父看去,书圣一脸铁青,死死盯着王徽之,片刻之后,诸子皆噤声,只余下王徽之咕咕的大口喝酒。

“五伯,五伯。。。”王宣之轻声提醒,示意注意祖父。

王徽之回神,浓眉一轩,青皮葫芦也掉在地上,酒水撒了一地,王徽之赶紧拾起,哒哒哒回自己座上。

“都长大了,或为人父母,或主政一方,为父年老迟暮,每年腊月能在这承欢堂上看见诸儿诸孙,便已是一种福气。余生所盼便是家和子睦,开枝散叶,长兴我琅琊王氏。”书圣的话情真意切,让诸子陷入深思。

“子恒,祖父也不罚你,你且在家中休养,一月后,自去建康请罪,以求谢家原谅,重新迎回妻子。你可明白?”

王宣之暗道,看来这桩婚事还是避不了啊,此时也由不得自己说个不字,赶紧答应。

同类推荐
  • 计统江山

    计统江山

    一朝痴傻,十年一梦,醒来了,他是谁?身处乱世,他一颗看客的心终究还是要英雄逐鹿。天下乱,群雄起。一计平盗匪二计得富贵三计英雄从......计计得江山。(注:本文为完全架空历史,与历史人物无关)
  • 回到战国做魏王

    回到战国做魏王

    魏惠王离逝后,作者变成了其子魏襄王魏嗣在面对此时魏国西丧于秦,南败于楚,东辱于齐的局面如何去扭转呢?而且这时恰好又碰到了五国伐秦,齐国再次借机背后使坏侵伐起了魏国东北重地观泽。
  • 带刀穿越大宋

    带刀穿越大宋

    主人公穿越到大宋王朝北宋末年,生存为主线,在大宋、金、夏、契丹等王朝的相互吞噬和腥风血雨中,生存下来。
  • 上品闲臣

    上品闲臣

    皇城幽深,建文小儿举杯对月,叹年少风华。金殿堂中,文武百官挥袖唾论,对逆贼朱棣破口大骂。而深居之内,大明公主独抱琵琶萧怅然……是谁搅浑了朝堂这江春水?又是谁热血洒满了午门,权倾天下!然而这一年,君子哥杨青来了……
  • 布衣英豪

    布衣英豪

    金磷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元末乱世,群豪并起,逐鹿天下。英雄造时势乎?时势造英雄也。乱世沉浮,这时的华夏,门阀早已消散,豪族也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光。所以也就注定了这是一个帝王起于毫末,英豪出自布衣,平民谱写天下的时代。
热门推荐
  • 魔镜俏女生

    魔镜俏女生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漂亮有气质的小才女叶俏俏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汇演——《白雪公主》,她想借此机会展现一下自己的艺术天赋。后来,叶俏俏得到了神秘人物的帮助变得越来越自信,以为自己可以在文艺汇演上一鸣惊人,不料就在演出前她的演出服竟然失踪了……通过演绎魔镜,俏女生领悟到了生活的经验及教训,骄傲女生改变心态,完美演绎魔镜,精彩蜕变为不一样的魅力星!
  • 我比可爱多一点

    我比可爱多一点

    【1V1】【甜宠】酒茶:“我好难啊。”某个可爱的小姐姐因为一不留神就被拐过来帮忙。某系统:“可以一起去做任务吗?”酒茶:“不可以。”某系统:“你最可爱了。”酒茶:“好的没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出发。”自以为软萌可爱实际上暴力因子遍布全身的小姐姐。某系统:“宿主,看,八点钟方向。”那是你的男主。酒茶:“系统,你觉得是那个小姐姐可爱还是我比较可爱。”某系统:“当然是你了。”过了一会,某系统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不对,哪里来的另外一个小姐姐,那是个男孩纸。脸盲症小姐姐上线,分不清性别的小姐姐。酒茶:“今天我也是最可爱的呐!”男主:“今天我也是好难的一个!”某系统:“宿主,我们去搞事情吧!”酒茶:“我不想……”某系统:“全世界最可爱的小姐姐……”酒茶:“好的,没问题。告诉我刚刚过来的路是哪个?”路痴小姐姐上线,请注意签收。
  • 人空凉城

    人空凉城

    一段非常青涩的苦情爱恋,女主角纠缠于两兄弟之间的三角关系,和一连串家庭阴谋。
  • 预续入侵回忆录

    预续入侵回忆录

    【众生仰望着绚丽的星空,注视着早已知晓的未来。既然一切再无意义,何不微笑迎合?持有着真正勇气的人们啊!你们既强大又懦弱,但你们敢于与不可战胜的世界抗拒,而我们却卑贱地屈服于它。卑贱的活与勇敢的死,看似十分遥远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你所拥有的、厌恶的,喜爱的、怀念的一切在那一瞬间都是无意义的,而许多人却被这一切所束缚、约束。困扰。我们睁开那早已封闭的双眼,去注视着自己内心的世界———将一切作为借口的我】
  • 夏澈之恋

    夏澈之恋

    莫名其妙穿越,怎料被晋王缠上,堂堂晋王人前冷酷无情,人后厚颜无耻,无赖流氓。哪怕宋羽夏不是天才,晋王也同样视若珍宝。
  • 重生之这个系统有点毒

    重生之这个系统有点毒

    叮!重生一世,灵气复苏前夕,凌墨脑子里突然绑定了任务系统,任务却有些不太靠谱。抢熊孩子的冰淇淋、和女老师告白、带着假面做城市的黑暗骑士……叮!获取奖励补给箱!打开之后,神兵利器、武功秘籍,技能书、经验书……就在凌墨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完成任务,以为会这样走向人生巅峰的时候。他慢慢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诡异的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黑暗中隐藏着武者、邪教徒以及慢慢逼近的虚空不可名状特殊存在……
  • 战争,可不是奥特曼打小怪兽

    战争,可不是奥特曼打小怪兽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砂之名

    砂之名

    当贵族少女对被列为“禽兽”之属的羽人一见钟情当胃口极大的暴力女孩遇上愿意收留她的好心姐妹当微笑与鲜花脱离表象,当传说与神祗变成现实……所谓西方奇幻的壳,青春情感的瓤,夹杂着异界“高干”的奢侈有魔法,有宠物,有爱情,有阴谋,还有本人一直追求的轻松和幽默
  • 永夜初晗

    永夜初晗

    玉台一天门,浮世百家臣,仙门中有十,百鸟问长生。
  • 与农民朋友谈社区文化

    与农民朋友谈社区文化

    整个社会就是由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社区所组成的。任何一个社区都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具体的小社会,是整个大社会的不同程度的缩影。与整个大社会相比,社区显得具体可感,易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