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1300000012

第12章 终于回到了祖国

1921年春,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全国美术展览,陈列法国当代许多名家作品。开幕的那天,徐悲鸿从早至晚流连在会场,仔细观摩、比较,从早晨至黄昏,竟未进饮食。他完全忘记了饥饿,直至走出会场,才发现外面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

一阵凛冽的寒风向他袭来,他打了一个寒战,由于没有大衣,他浑身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这时,他才突然感到饥饿难忍,只好迎着风雪,急步往家走去。

途中,他忽然腹痛如绞,慌忙停步靠在路边的墙上,才没有摔在雪地里。原来,由于饥饿和寒冷的袭击,他的肠子激烈地痉挛起来,产生了强烈的痛楚。

从此,徐悲鸿患了终身未愈的肠痉挛症。病发时,强烈的疼痛使他难熬难忍,面颊和嘴唇都因此失去血色,变成可怕的苍白,但他仍强迫自己作画。他曾在当时所作的一幅素描上写道:“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乃痛不可支也。”

1921年夏天,徐悲鸿的腹痛病更加严重了。而国内由于政局动荡,中断了留学生的学费。在贫病交迫下,他只好去柏林。因为战后的德国通货膨胀,马克贬值,同样数目的法郎,在德国可增值数倍。

在柏林,徐悲鸿常去的地方就是动物园和博物馆。

对艺术的追求,常常使徐悲鸿不顾一切。他一进动物园就是一天,不到闭园,他是不会离去的。就像在法国马场画马时一样,他精细地观察狮子站、卧、走、跃的各种姿态,仔细地研究狮子的身体结构,一丝不苟地画狮子的速写。

有时,他长时间站在那里观察,那种专注、凝神的样子,游客们还以为他中了什么魔呢!为了观察狮子一天的生活规律,他到了吃饭的时间也舍不得离开。

一整天饥肠辘辘,肚子“咕咕”叫着,他便做一次深呼吸,仍然眼不离狮子,手不离画笔。饲养员来了,给狮子喂食物,狮子那津津有味的咀嚼声,强烈地刺激和诱惑着一天没有吃饭的徐悲鸿,饥饿的感觉更加难以忍受了。

然而,已经将全部心力倾注到狮子身上的徐悲鸿,两只炯炯发亮的眼睛仍在捕捉着这只猛兽吞食时的动作特点,手中的画笔在不停地画着。

功夫不负苦心人。后来,就如同他画马一样,凭记忆就能将狮子的各种动态默画出来,创作了不少以狮子为题材的作品。

柏林美术学院院长康普先生是绘画名家,作品有着日耳曼民族庄重、凝练的风格。徐悲鸿久仰其大名,一到柏林,他安顿了住处,就去拜访。

康普先生热情地对他说:“中国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如今又有像你这样勇于献身祖国艺术事业的年轻人,使我看到中国艺术复兴的曙光!”

又一次,康普先生在看了徐悲鸿的素描后称赞道:“很好。你若能擅长素描,绘画时就能够得心应手。”

徐悲鸿在柏林将近两年,不论寒暑,每天作画都达10小时以上。当时,他最喜爱伦勃朗的画,便去博物馆临摹。每天从晨至暮,一口气临摹10小时,既不吃饭,也不喝水。特别在临摹伦勃朗的《第二夫人像》时,他下了很深的功夫,觉得略有收获,但却不能用在自己的作品上,于是更加努力。

散尼广场附近的康德街,居住着很多中国侨民和一些中国留学生,徐悲鸿就住在这条街一间房价便宜的平房里。

他常和中国留学生宗白华相伴到一家中国饭馆去吃盖浇饭和辣子炒肉丁,常常辣得他额头上沁出汗珠,但却不住地说:“还是中国菜好吃!”

柏林的美术印刷品颇为精致,价钱也相对便宜。徐悲鸿觉得这是难得的好机会,他节衣缩食,尽力选购一些。特别叫他高兴的是有些油画原作,也能用很低的价买下来。一段时间后,他的斗室居然上上下下摆满了他所喜爱的艺术品和艺术典籍。

蒋碧薇却坐在一旁,愁眉不展。她沉重地叹着气:“唉!我看你简直是发疯了!”

宗白华开玩笑说:“我帮你租的这间房子,真成了书房啦,书可不能当饭吃啊!”

有一天,徐悲鸿走进一家画店,无意中发现一些名作真品在此出售,其中有一幅康普的油画《包厢》,标价便宜得使他以为看花了眼,他动心了,心想祖国对于西方绘画艺术还很少了解,如果把这些原作买回去,对于将来祖国创办美术馆,发展中国的艺术事业,将是多大贡献啊!

可是,他此时身无分文,急得抓耳挠腮,生怕画被别人买走。他急中生智:找大使馆去。

徐悲鸿踌躇再三,心中很想去向中国驻德国的大使请求帮助,又怕遭到拒绝。但想到坐失良机,将是终身遗憾,于是辗转反侧,终宵不眠。

第二天清晨,徐悲鸿鼓起勇气来到中国大使馆。大使先生在那富丽堂皇的客厅里接待了他。徐悲鸿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并且极力称赞那些作品如何佳妙,作者如何著名,价格折合外币如何便宜,请大使先生借钱给他买下。

为了取得大使先生的信任,徐悲鸿还提出,可以先将那些作品挂在中国使馆,等待借款归还以后,再来领取。谁知那大使顿时脸就拉长了,操着湖北口音,拉腔拉调,先夸徐悲鸿的雄心大志,而后却托词拒绝了。

徐悲鸿像被泼了一盆凉水,只好怏怏地离开使馆,去找留德的同学宗白华和孟心如等人商量。同学们终于凑了一笔钱借给悲鸿,买下了康普两幅油画。一幅是《包厢》,描写剧院包厢的观众,另一幅是人物肖像,都是康普的精心之作。

1922年初春,国内继续供给留学生学费,可以使徐悲鸿很快能回到巴黎去,继续学业;接着,巴黎一家书店和一家画店几乎同时给徐悲鸿寄来了稿费,加起来将近1000法郎。

在柏林,徐悲鸿结识的几位朋友是非同寻常的。他除认识了中国留学生宗白华外,还认识了朱家驿、俞大维等人。

也是在柏林,有一位在伦敦学习美术的中国学生张道藩,正在那里旅游,特地访问了徐悲鸿,对徐悲鸿表示钦慕。不久,他又去到巴黎学画。

这位来自贵州、举止阔绰的花花公子无心学习,他仰慕的只是欧洲的物质文明,留学只不过是为了镀金。因此,他在绘画上一无所得,也一无所成。

徐悲鸿重又回到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上课。这时校长弗拉孟先生已逝世,信难尔先生继任校长。每逢星期天的早晨,徐悲鸿仍去达仰先生的画室里受教。

达仰先生认真、仔细地检视了徐悲鸿在柏林所作的速写、素描和油画,十分称赞。但是他仍以坚定的语气说:“你必须再继续画严格的、精确的素描。油绘人体时,必须分细部研究,务必体会那些精微的东西,不要追求爽利夺目的笔触。”

这一年,法国举行全国美展,徐悲鸿在柏林所作的油画《老妇》入选,在展览会上获得好评。

1925年秋,徐悲鸿带着蔡元培先生的两封信,只身登上了开往新加坡的海轮,踏上了回国的万里旅途。

徐悲鸿在新加坡作了短暂停留,结识了一些爱国华侨,对陈嘉庚先生尤为景仰。徐悲鸿便为他画了一幅油画像。陈嘉庚先生以2500元现洋赠送徐悲鸿。

为了报谢陈嘉庚先生,徐悲鸿又画了马克思和托尔斯泰的油画像,赠给陈嘉庚先生所办的厦门大学。

徐悲鸿还为新加坡其他华侨领袖画了肖像,尽管有时挥汗如雨,但终于得到一笔数目不小的款子,足够他和妻子在巴黎生活几年。但是,悲鸿没有即刻返回巴黎。他心念着阔别了6年的祖国,便由新加坡匆匆回到上海。

徐悲鸿从巴黎学成回国,一踏上祖国大地,当时的《上海时报》就在显要版面作了报道。上海依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也依旧是穷人的地狱,富人的天堂。国内仍处于以帝国主义为后台的军阀割据下,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这一切又一次加深了悲鸿从少年时代就萌发了的忧国忧民之感。

凭徐悲鸿当时的名气和创作能力,他躲进画室,专门从事美术创作也未尝不可。但他不是目光短浅和只为自己打算的人。他想到自己年幼时的坎坷遭遇,特别是学艺之难的种种经历,想到了祖国的未来,决心要致力于画坛新人的培养,他认为那才是他第一位的工作。

徐悲鸿去访问了田汉。这位热情的作家和徐悲鸿一见如故。他们开怀畅谈,针砭时弊,发着感慨,如同多年的老友一样。他们的友谊从此开始,终身未衰。

田汉当时为徐悲鸿举行了“消寒会”,介绍徐悲鸿和上海文艺界人士郭沫若等人见面。

徐悲鸿还去看望了康有为先生和黄震之先生,并为他们作了油画肖像,以表示对他们的感谢。

徐悲鸿在上海逗留了3个月。

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时节,徐悲鸿又离开上海,起程前往巴黎。遥远的路程,分别半年多的思念,使徐悲鸿急切地盼望看到妻子。但是,容光焕发的蒋碧薇,见到徐悲鸿的第一句话便是询问:“你带回了多少钱?”

徐悲鸿如实地告诉她,在新加坡挣的钱不少,但在上海又买了一些书籍、字画,剩下的虽不多,但也足够他们在巴黎生活一年。于是愤怒、埋怨、责备便像潮水一样向徐悲鸿扑来。

徐悲鸿依旧是耐心地告诉蒋碧薇:“我爱画入骨髓,永远也改不了,愿你能谅解。”

“你太使我失望了,我原以为有那样多卖画的钱,我们把它存入银行,可以好好在国外生活些年,可你……你还把在上海买的那些书籍字画都留在国内,也不带点出来!难道你打算很快回去不成?”蒋碧薇的声音里带着呜咽。

“我当然希望很快回去。我是为了振兴祖国,给祖国争气才出来留学的。”悲鸿开始激动起来,“我这次回到上海,见到国内的情况日非一日,更感到肩上的责任沉重。我急切地盼望学成归国,为自己的国家干一番事业。”

回到巴黎后,徐悲鸿决定归国了。他在欧洲学习已8年,刻苦的攻读使他获得精湛的写生技法和广博的艺术知识。

1927年4月,徐悲鸿满载着他那满箱满包的书画,向车站走去。这些书画不仅有他节衣缩食买来的,还有他自己的许多习作和作品,以及他临摹的许多油画,如德洛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普吕东的《公理与复仇在追赶凶手》、约尔丹的《丰盛》、伦勃朗的《第二夫人像》等。

同类推荐
  • 秦汉的那些将军

    秦汉的那些将军

    其实战争从未远去,将军们也并没有被遗忘。以饮他者之血始,饮已之血终。何为道义?何为胜利?沙场之上,人生途中,命运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当它选择赋予一些人一些礼物的时候,也早就为这份礼物标好了价格。今天,让我们轻轻拭去岁月的风尘,拨开时光的云烟,悄悄地,尝一尝英雄的味道。
  • 警察日记

    警察日记

    幸福背后是他们心血的流淌、安全背后是他们泪水的挥洒、正义背后有他们生命的付出、知他们者,知道他们的辛酸、不知他们者,看到了他们的荣耀。
  •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是一部以周氏家族为背景。全景描绘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家事的作品,内容包括三兄弟的学业、爱情、婚姻、子女、家庭、家务事等方方面面。该书没有学术书籍的盖棺定论和大是大非,完全着眼于周家后院生活的叙述,涉及多位女性,包括鲁迅原配朱安,周作人夫人信子,周建人夫人芳子以及许广平、王蕴如等。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选择了周氏兄弟身上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没有被打上印记的光鲜明丽,却有不刻意隐藏的真实,书中隐秘的故事和谜题,值得回味。
  • 妃嫔浮华录

    妃嫔浮华录

    本书分为一代贤后、误国妖妃、真情皇后、薄命红颜四部分。贤明的皇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很善良的样子,但在宫廷斗争里,.绝对不是善良可以立足的。虽说善良是种美德,但有时它也不能成为一种武器,给你带来更高的生存筹码。在竞争中,必然奢有许多规则要跳出“善良”的约束以适当的“心计”来赢得你的地位。活在当下的我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都是如此,要见机行事的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站的准备。要训练自己有男儿的气魄,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一切。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说(新聊斋系列)

    狐说(新聊斋系列)

    岩花垂露起风生,枝间时见子初成。一夜流光重影,簪花扶鬓,铸就了年少的痴狂与轻妄。道曰:虚无之乐,造化之根。她却明媚如花,只懂灼华。这一次,究竟谁将心血倾覆?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他却稚齿初开,诡笑连连。这一次,究竟谁该回头是岸?将青灯流转,与天真妄行,勾勒出妖精的百态笑靥,他收起昨日风华,孤悒青冥;她亦收起年少痴妄,爱恨由心,然后,一个人,过自己的地老天荒。妖是痴情种——懵懂情缘,不识世事。
  • 重生最终人形兵器

    重生最终人形兵器

    一次意外,一次热血,诞生一名新英雄!空中之城,自称人类最终boss的总部,一次次创造最强新科技!人类妖孽生物家,一次车祸,家人除了孙女存活外,全部死亡,为了让变成植物人的孙女重新站起来,他开始疯狂以他人做人体试验,造就地球最强生物!一次异界探险,地球收获魔法文明,然而地球人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随之而来的还有灾难,来自异界的恶魔,灭世者!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神医闯花都

    神医闯花都

    被宗门下令外出历练,终于见识到了世俗繁华。师傅,这里的女人好漂亮啊。师傅,原来钱多了可以这么享受生活。师傅,我感觉我之前白活了,我找到我新的人生目标了。我不想回宗门了,这里很多美女陪我。
  • 无敌强化王

    无敌强化王

    大神,别人的武器一换再换,为什么你还是用着新手木剑,就能成为第一人呢?别说话,来用心来感受,说完刘海将加99的新手木剑丢在了地上……
  • 一品国公

    一品国公

    大魏皇朝纷争不断,帝党、太子党、亲王党犬牙交错;法家、儒家分庭抗礼。身处局中,如何不争?争,就争下个偌大的功名,光耀千古!
  • 不配你也吻你

    不配你也吻你

    他有一张惹人喜爱的脸,除此之外,就只剩伤痕累累和必须掩藏的过往。他配不上她,但又怎样?他一定得抓住她,那样才能活得不一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京城人家

    京城人家

    理不清街巷中家长里短磕头碰脑家居过日子的寻常事,道不尽人世间水乳交融绵延不息的儿女、手足、夫妻情。京郊郑老太太欣逢盛世,晚年生活红火。她突发奇想,要到在北京城里工作的三个儿子家轮流住上一段,感受一下城里人的生活。孝顺的大龙、二龙和三龙把老太太接到家里,由此展开了妙趣横生又充满感人亲情的故事。在生活的重重难关前,婆媳、夫妻、妯娌、兄弟情谊使一家人团结起来,共同度过了难关。小说生活气息浓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呼唤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