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700000025

第25章 不明词语意义,怎能胡乱发挥

“撑起炎洲”和“数中原”试释

余秋雨先生在《山居笔记·天涯故事》中写道:

还在少年时代,这位出生在海南岛琼山下田村的聪明孩子(余文写作“邱浚”,当系“丘濬”之误)已经吟出一首以五指山为题的诗……这首诗居然真的把巍巍五指山比作一只巨大无比的手,撑起了中华半壁云天,不仅在云天中摘星、弄云、逗月,而且还要远远地指点中原江山!这不是在伸张一种雄心勃勃、问鼎中原的男子汉精神吗?

这段文字,显然根据丘濬少年时代所作的诗翻译而来。这是一首七律,诗题原为“琼台八景”,大部分已经亡佚。此诗收入其《重编琼台藁》卷五中,诗前有小序云:

五指参天,少时曾作《琼台八景》。郡侯程公已刻之梓,今不复存,惟记其首一章,谩录于此。

现据陈田《明诗纪事》乙籤卷十九所引《双槐岁钞》文及丘濬原诗转录如下:

琼州定安县有五指山,即黎母山,琼崖之望也。少保丘文庄公(丘濬曾任太子少保,卒谥文庄)少时咏之,为人所传诵,诗曰:

五指峰如翠相联,撑起炎洲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余玉笋空中见,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识者知其异日必贵,后竟如其言。

丘濬的这首少作,确实写得不错。但其中有两个地方,余先生在串解时由于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因而发挥得有点不着边际,让人不敢苟同。这里提出个人的看法,同余先生商榷。

一、僻处海南一隅的五指山,怎么能撑起中原的云天?

如果把丘濬诗中“撑起炎洲半壁天”之句,跟余先生文中“撑起了中华半壁云天”之句对照起来看,就可以知道余先生是把“炎洲”翻成了“中原”。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呢?

炎洲,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是一个实有的地名。相传为汉代东方朔所著的《海内十洲记》说: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狸。张网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兽不然(燃)。

这是有关炎洲最早的文字记载,带有一点神话的色彩。它说南海中的炎洲,“去北岸九万里”,可见不会指海南岛,而是南海极远处的一片陆地。后来,南朝以至唐、宋的诗人都曾在作品中写到过它,用来泛称中国岭南极其炎热的地区。无论地处南海或者岭南,反正它同余先生所谓的“中华”之间是根本不能画等号的。何况丘濬的诗明明写的是海南岛上的五指山,他所说的“撑起炎洲半壁天”,当然只能指撑起南海上空的这片云天,怎么能把它无限夸大,说成是整个“中华半壁天”呢!

二、少年丘濬以诗咏志,无非想日后能北上京都,获得进身之阶,为国建功立业,怎么会有“问鼎中原”的野心呢?

众所周知,“问鼎”是古代一个著名的典故,其典源出自《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成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洛邑,东周都城,即今河南洛阳),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这里所说的鼎,是指夏禹铸造的九鼎。自夏至周,三代相传,成为周朝的镇国之宝,也是其王权的象征。楚庄王兵临洛邑,“问鼎之大小轻重”,显然怀有代周而君临天下的野心。所以“问鼎”一词,历来都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便滥用。近年来,有些小报的体育记者,在报道某些国内外赛事时,经常用“问鼎□□冠军”、“问鼎□□世界杯决赛”之类的说法,已经受到了语言学者的批评。当然,“问鼎”能否在今后引申出“夺冠”的新义,还有待于语言实践的发展,暂时可以不作定论。但是“问鼎中原”这个词组就不一样了。“中原”在东周时代特指周王朝的所在地,因此,“问鼎中原”只能是指企图夺取政权。试问少年时代的丘濬会有这样的勃勃野心吗?他在诗里写到“岂是巨灵伸一臂,遙从海外数中原”两句,意思是说:五指山好像天上的巨灵神伸出一只手臂,从遙远的海外指向中原。这里无非寄托着他打算在年长以后北上中原去博取功名、为国效力的理想,怎么能将“数中原”三字误读成“问鼎中原”呢?这不明明是要把一位“少孤力学”,“接受儒家正规教育”,一心走科举仕进之路的年轻人,打成蓄意图谋不轨的野心家吗?这种串解,实在太离谱了!

典故性词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不能想当然地随意引申和发挥。似是而非的乱用,只能引起读者的误解。作家在遗词用语上追求笔生动优美,本属理所当然,但前提必须是表意准确,恰如其分。古人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连“表意准确”的要求都达不到,那还有什么“生动优美”可言呢!

一味标新立异不等于创造

关于七例词语新用法的商榷

我在《献给文章高手的一束蔷薇》中,谈了余秋雨散文的词病八例。后来重读一遍《文化苦旅》,又发现了一批特殊的词例。你说它们用错了吧,一时还难下结论;你说它们用得好吧,我又实在不敢苟同。看来这些新词和新用法,都是余先生的创造,有的属于妙手偶得,有的显然刻意而为,他自己肯定非常欣赏,否则就不会这样用了。

对于余先生的这些独家创造,我确实不是太懂。但它们用得准不准确,通还是不通,也并非毫无发言权。下面,我就从《文化苦旅》中挑了几个用例,作一点粗略的分析,同余先生商榷。

一、浩茫无边的“百代”和不得安生的“百代”

看淼淼百代,偌大的中国会有哪个人,敢用别的书写工具来写信记账?(《笔墨祭》)

陶渊明《桃花源记》轰传百代,就在于它开凿了这样一个洞口。(《白莲洞》)

谁都知道,“百代”是个时间概念,不用来表示空间。而“淼淼”则从古到今,只形容水势的浩茫无边。用“淼淼“来跟“百代“搭配,就像把裤子套到头上一样,实在是会让人忍俊不禁的。

“轰传”是闹哄哄地传播开去,一般用来指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奇事,而且时间不会太久。久了也就“轰”不起来。余先生这本《文化苦旅》刚上市的时候,确是热闹了一阵子,但能不能叫“轰传”呢?恐怕还说不上。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即使把古今所有版本的印数加起来,也抵不上《文化苦旅》的十分之一。人们读它时,大多低声吟诵,调门一高就没味了,哪里会出现轰传的场面呢!而且不“轰”则已,一“轰”便轰上个千秋百代,还让不让人活了?

二、前言不搭后语的“斫折”

我相信,一次又一次,夜雨曾浇熄过突起的野心,夜雨曾平抚过狂躁的胸襟,夜雨曾阻止过一触即发的争斗,夜雨曾破灭过凶险的阴谋。当然,夜雨也斫折过壮阔的宏图、勇敢的进发、火烫的情怀。(《夜雨诗意》)

这一段由五个排比句组成的文字,是余先生精心创建的杰构。它层层递进,波澜起伏,直贯而下,一气呵成,紧紧扣住文题,充满了秋雨散文所特有的诗情和画意,用词变化多样而毫无重复拖沓之感。可惜的是,过分的雕琢,也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纰漏。这里的“斫折”一词就出了毛病。说夜雨“浇熄”,不错;说夜雨“平抚”、“阻止”、“破灭”,作为比喻用法,也都可以;但说夜雨能像刀斧一样去“斫折”,未免有点牵强,而斫折的又是什么“宏图”、“进发”、“情怀”之类的东西,就更显得前言不搭后语了。可见巧思多才、善于摹情状物的余先生,有时也会顾此失彼,写出一些无法让人认同的病句来。

三、胡乱剪拼而成的“约约绰绰”

既有约约绰绰的印象,又空虚飘浮得无可凭依,让人好不烦闷。(《藏书忧》)

大家知道,“隐约”和“绰约”是两个形容词,但意思完全不同:“隐约”是指不清楚、不明显,如隐约可见;而“绰约”则多形容女子姿态柔美,如丰姿绰约。“隐约”可以分别叠用为“隐隐约约”,但不能倒成“约约隐隐”;“绰约”的“绰”单用时有“宽裕”、“宽绰”的意思,也可叠用为“绰绰”,但“绰约”则从未有人重叠为“绰绰约约”的。有个成语“影影绰绰”也表示隐约不清楚的样子,但不能倒过来说“绰绰影影”。可见词语的内部组合都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乱改乱写。现在余先生的“约约绰绰”是个什么玩意儿呢?古今汉语词汇中连“绰绰约约”都不能成立,他还要把它倒过来使用,这难道也算“创造性文化族群”对于文化的一种创造?本来,这里完全可以用现成的“隐隐约约”来表达,可是不甘平庸的余先生却非要弃而不用,自铸新词,结果胡剪乱拼,拼成了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约约绰绰”。

四、莫把“天天”当成“一天天”。

塔身中天天地进行着青春和生命的接力赛。(《五城记》)

“天天”是“每天”、“每一天”的意思,它用作动词的状语,后面不能加“地”。如天天向上、天天锻炼、天天到厂里去上班,说成“天天地向上”、“天天地锻炼”、“天天地到厂里去上班”,恐怕小学生听了都会发笑。哪有这样说话的啊!

如果不是“天天”而是“一天天”,情况就有些不同了。因为“一天天”是表示“一天一天地”、“逐渐”、“渐渐”的意思,用它作状语来修饰动词,后面就可以加“地”字,当然也可不加。如:“他一天天地长大了”;“祖国正在一天天地强大起来”;也可说成:“他一天天长大了”;“祖国正在一天天强大起来”。余先生那个句子,用的是“天天”,表示的也是每天都在进行着接力赛,所以不能加“地”。

五、“该是”和“是该”不是同一个意思

但是,不管了,提起尖利的石块朝前走,这里是该我们的家。(《白莲洞》)

“该”表示“应该”,是个能愿动词。他一般用在其他动词前作状语,如:该吃饭了;该回家了。也可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作谓语,如老师问:“小明做了好事,该不该表扬?”小张说:“该。”但“该”字后面不能带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和短语,如:前面该林业学校;这位老人该小刘的爸爸。只有“该”字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和短语,跟“是”组成“是字句”作谓语时,才能成立。如:前面该是林业学校;这位老人该是小刘的爸爸。这里的“是”字不能放到“该”字的前面去。所以,余先生那句“这里是该我们的家”有语病,应当改成“这里该是我们的家”。如果余先生还不明白,不妨再读一读下面两个句子,看能不能分清哪一句是正确的:

同类推荐
  •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本书分亲人篇和朋友篇两部分,收录了作者《喝酒》、《我不是个好儿子》、《相思》、《荒野地》、《哭三毛》等作品。
  • 石榴花开的季节

    石榴花开的季节

    本书是作者出版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分为“悠悠乡情”“浓浓亲情”“漫漫闲情”“缕缕心情”“泛泛友情”“幽幽性情”共六辑。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网络上行走的影子

    网络上行走的影子

    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网络上行走的影子
  • 你的心是我的故乡

    你的心是我的故乡

    本书是一本极具个性化的情感诗集,楚筱用心去感悟情感中的细枝末节,并把每一个细节意境化。她的心思细腻而深沉,字里行间皆能读到淡雅的忧伤和别样的情怀。在当今这个喧嚣时代,楚筱的诗一如黄昏古刹,带着浓浓的沧桑感和宿命感,给人以宁静,给人以平和,给人以爱的纯洁和心的真诚。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陌渊柳絮倾城雪

    陌渊柳絮倾城雪

    长安城第一才女慕容霖雪有六个疼爱她的哥哥,原本因大富大贵度过一生的她,却因为一场春日偶遇,改变了她的一生,太子?王爷?不过一场笑话,但在冥冥中,她却发现了家族的秘密,以及身边朋友,恋人的秘密,是选择逍遥江湖?还是帝倾天下?是选择亲情,爱情,友情,还是选择复仇?
  • The Slowcoach

    The Slowcoa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报告宿主任务已崩坏

    快穿:报告宿主任务已崩坏

    梓亦作为一个合格的女配严格按照剧本走,严格遵守系统的规矩,堪称女配系统里的楷模。然而,经过三千世界的熏陶,众多负面情绪成功的让某女黑化(反社会)了…最后的最后,真的只是所谓的完成任务?观看全程的少女微微一笑…不过是自由发展的碎片…系统:亲爱的宿主大人,我们认真地只完成任务可好?某女:不要。系统: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某女:…某男:你要抢我夫人,嗯?系统:我没有,我不是,别胡说。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健康?!双处…略宠?!作者新人君,第一次写文,内容描述上不是很好,请见谅,作者欣然接受建议…实在不喜欢的请优雅的离开。无特殊情况一天两更(假期)。作者很懒,随时消失,加更什么的可能行很小。(最好用QQ阅读看吧)
  • 夏与离

    夏与离

    二十年前,曹家被灭。二十年后,少年手持黑刀,走遍大洲,寻找真相。
  • 流天纪

    流天纪

    天地间,只留下一个约莫十四十五岁的孩子在抱着无头尸体哭泣“我一定要找到你!红玉之匕,血腥之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界转生使

    万界转生使

    世界就像一面镜子,拥有阴阳两面,不过某一天,镜子破碎了,各自化为一方世界。阴阳转生使便开阴阳之门,打开了万界的门户。此后,阴阳转生使便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 原来她是童养媳

    原来她是童养媳

    李方浩,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她来不及回味,就硬生生被他扯着辫子,还改了她的姓。那时候她只知道名字只是一个代称,并没有很重要。第二次看见这个人的时候,已经是国小,他捏了捏她的脸蛋,一脸的嫌弃。那时候她并不知道他的嫌弃是有原因的。直到第三次看见这个人这个名,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好过。她注定是他的玩偶,带了一个童养媳的称号随他玩耍。
  • 娇妻小狐仙

    娇妻小狐仙

    我有不同于人类的发色,我有不同于人类的耳朵,我也有人类所没有的尾巴,我是胡小仙。我曾是狐妖,但今确实人类,在这王宫中我是与众不同,我没想要独树一帜,但却总是不能洁身自好。我不懂人类的感情,可我却想要付出真心,却又总是会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