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10400000028

第28章 那时年少 (13)

牵手走过苍白的灰色迷茫/燃放被遗落的无声烟花/微凉季节里/雨滴在脚边下降流淌成没有人知道的时间密码/谁都不能预告未来的结局/是的,没有人/亦如我们闪烁的青春心

恰似飞鸿印雪泥

文 / 叶徵羽

在这个闲暇的九月,我开始习惯以固定的姿态仰望,看算不上澄澈的蓝色天空上漫过大朵大朵的灰白云彩,有浓重的寂寞从我眼前划过……

今年的秋天,气候异常,干热的风托浮着焦躁的尘埃停滞在空气里,我用冰凉的手指一遍一遍地抚摸着大红的录取通知书。失望、无奈、苦痛、挣扎、迷惘……交织错落成灰暗的河流,潜藏在我的骨髓里。

我从未料想过会是这样的结局,本二录取线下来的当晚,我就哭了,我看着少得可怜的数学成绩,阵阵揪心的疼痛。我一直以来经营的大学梦想,至此已成了缥缈的过去,连幻想的权利都不再拥有。填志愿时,我刻意跳过十几年来念念于心的城市和大学。得不到的东西,我会离它更加遥远,而不是试图接近,站在近处,我需要把头抬到更大的角度仰望,这让我感到自己卑微而无能。

从小,我就是一个偏执的孩子,我拒绝接受父母让我留在南京的建议,决意远走高飞,离开这里。

坐在开往火车站的地铁上,回望那个我进出了无数次的高中校园,有深切的悲凉从我的四面八方涌来。高三教学楼上挂着大红色的贺喜条幅:“热烈祝贺我校今年高三学子再创佳绩!”然而,这些祝贺如同最为讽刺的一巴掌,狠狠地打在我的脸颊上。

三年前,当我拿着引以为傲的通知书首次踏入这所学校时,笑得一脸明媚。我们坐在垒着厚厚书本的课桌前,心如止水,满怀笃定。那是一段梦想远大于现实的日子,每个人都在埋头构筑一些自以为是的未来,全然不顾现实的真正面目。直到最后的高考分数像利剑一样划开现实看似波澜不惊的面纱,我才惊恐地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毫无戒备地生活在高考这张血盆大口面前。

我曾在填完志愿的第二天早晨回到学校,准高三的孩子们还在上课,教学楼里传出阵阵整齐的读书声,我却感到压抑而烦闷。

一个人绕着学校一圈一圈地走,极力放慢自己的脚步。在这里的一千多个日夜里,快速是我们唯一的节奏。每天抱着不同的复习资料匆匆往返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偶尔环顾身边的风景,只觉得陌生而遥远。

我细细地凝望高中三年待过的每一个教室,再细细地审视自己在这里度过的每个日夜,岁月的投影如同穿过梧桐树叶罅隙的亮斑,落了一地斑驳。

高三时,我疯狂地恋上了写字,也许是无穷无尽的作业给我带来了极大的空虚感,我就在那些充斥着高考紧张气味的空气里,一点一点地编织一些毫无头绪的故事。然而,时间是沙漏里总量固定的沙子,我的数学成绩在随着稿纸上不断增加的字符而慢慢减少。

同桌不停地告诫我:“欣,先把一切放下吧,高考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我抬起眼睛,墙上的倒计时牌已薄而又薄。我看着自己的名字在排名表上固执地往下运动,感到深切的迷惘。我锁好所有的文稿,离开白纸黑字,我感觉到了空虚和失落,缺乏安全感。我在散发着淡淡薰衣草香味的日记本上,一页一页地写下:过完这个六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高考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严重失眠,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偶尔俯视宿舍楼底,看到地上落了一层明明暗暗的夹竹桃花,会奢望时间静止,这样就可以让梦想延缓碎裂。转身离开阳台,关住轻弹夜色的空蒙月光,看一眼已经冷却的雀巢咖啡,和复习资料落在书桌前的厚重投影,微微皱眉,叹一口气,在安静到近乎死寂的夜里,一个极细小的叹息也能轻易撞开郁结于心底的波澜,如同夜半钟声一般回旋、飘远。然后,就能看到室友们不约而同地递来几个温暖的笑,我轻轻地牵动嘴角,在散发着幽暗灯光的充电小台灯前坐定,继续与讲义上那些繁复的数学题纠缠。我放下一切做不喜欢的事情,只为让自己与梦想更加接近。

然而,与录取线11分的差距如珠穆朗玛峰一般,横亘在我与梦想之间,冷峻得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我抓着报成绩的电话听筒,安静得没有丝毫表情,有两行泪从我的眼角一直滑落到嘴角。一切发生得那么出乎意料,我却没有预想中的大哭大叫,只是安静地独自填完志愿。在那样的一段日子里,我用冷漠的表情去面对任何人。爸妈开始鼓励我参加更多的同学聚会,但我懒于去见别人。我关住房门,看着桌上的稿纸发呆,或者呆呆地仰望被太阳烤成苍白颜色的七月天空,感觉悲凉而无辜。12年,12年就这样以悲剧结束了,所有的不甘与不服都是无力的挣扎,痛骂应试教育之后,还是不得不归于沉默。

我每天放大量的稿纸在书桌上和床头边,但半个假期过来,我猛然发现,稿纸上除了我心烦意乱时涂鸦的几道杂乱无章的线条,便一无所有。我对着镜子冷笑,竟惊得自己一个寒战。

提起笔,只感觉沉重而陌生,落在雪白稿纸上的字迹像我画的画一样,凌乱而富有艺术的质感。那些在高中课堂上念念于心的故事情节,已枯枝败叶一般,没有生命力。我无法驾驭笔下没有感情的文字,甚至自己仿佛也失去了生命力。高考过后,有了大把大把的空余时间,我却日复一日地拖延。就这样吧,我想。

我安静地待在家里,不悲伤也不兴奋,平平淡淡地数着时间过日子。王和葩葩打来电话约我回学校看看,我没有拒绝的理由,或者说,只要是她们让我做的事情,我都无法开口说“不”。在那段最灿烂同时也是最艰难的岁月里一路走过来的朋友,我都十分珍惜。

学校一如既往地充盈着绿色,各色的太阳花开得正旺,记忆随琵琶湖的水波断裂、错位、融合,湖水涤荡着我大片大片的往日时光。葩葩说:“如果不用高考,高中生活还是很快乐的。”我和王配合着笑,一路上,我们不再像往常那样聒噪,而是低着头走各自的路。这并不是我熟悉的气氛,在为高考奋斗的紧张岁月里,我们总能避开有关学习的话题不谈,一路上疯笑着,不去在意别人的指指点点。其实,现在想来,当时的那些笑料都不过是最简单的事情,一个不认识的字,一个冷笑话,甚至是一个口误。王曾经跟我说:“欣,等你有时间了,一定要把我们之间发生的事写下来。”我也承诺,毕业以后,要写一篇《我们仨》来纪念我们之间那些疯狂的点滴,将它送给我们最纯粹芳香的年华。但当我真的可以拥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段沉淀的时候,我发现,脑海里只有一些模糊的影像了,笑的、疯的、闹的……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却记不真切了。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是遗忘,也许,这些只是平常到不需要刻意铭记的事,也许,往事都有其既定的结局:渐渐模糊直至消失。

每次考试,王的数学、葩葩的英语和我的语文组合在一起总能稳居班级前列,但是最后,我们都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被一道叫作“录取线”的门槛牵绊住了脚步。我们翻动着填报志愿的书籍,各自有着各自的迷惘,该何去何从呢?

同学录上,朋友们深浅不一的字迹表达着相同的愿望:我们要在一起,永远在一起。但是最后,王留在了南京,葩葩要去韩国,而我,要去一个未知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我这才发现,过去的所有承诺与约定在现实面前都是那么地苍白无力,那些曾经说着永不分离的朋友,还是轻而易举地接受命运的安排,直至四散天涯。

我们在盛夏的阳光下站立,我仔细地看着王和葩葩的侧脸,企图让它们深刻地印在我的眼球里。分开的时候,她们给我看了同一条短信:欣现在很反常,你们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以帮她的,谢啦!发件人上赫然写着我母亲的名字。我才知道,在那些个我安静到近乎死寂的日子里,我的母亲,她承受着我所不知的悲伤与痛苦。王说:“即使时间飞逝,但我是不变的,我希望你们也不会变。”一直以来都是抱在一起笑的我们,第一次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回到家,拿起笔的瞬间,有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在我的眼前浮现,可我却写不出一个字来。

地铁早已驶入地下路段,座位两边的黑暗重重地将我包裹起来。我一直敬畏黑暗,在铺天盖地的黑色里面,所有的痛苦和无助都会被无限放大。地铁进站,一个缓缓的小坡,让人感觉平缓而舒适,周围的灯箱将站台里面照得十分明亮,各种小吃店里飘出诱人的香味。来到路面,阳光明亮得刺眼,玄武湖上面零散地飘着几只游船,路边的法国梧桐挥动着巨大的手掌相互摩挲,分不清是欢送还是欢迎。我拿着火车票假装毫无留恋地走向候车大厅,一个人拖着行李箱混在人群里随波逐流,冷眼旁观来送孩子的父母、话别的朋友和泪水涟涟的情侣。直到后来,泪水毫无征兆地滴落到我的手背上,顺着手指滑落,世界从清晰变得模糊。我拿出手机给妈妈发去一条短信:“妈,我到火车站了,一切都好,我会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切勿惦记。”我知道,那一刻,我的母亲会原谅我所有的偏执和不争气,泪雨滂沱。

温暖干燥的风吹进车厢,轻轻托浮起我的记忆,依旧是那样地近在咫尺却看不真切,如同印在苍凉雪地上的飞鸿脚印,斑斑点点,也许,这些印记会被另一场大雪覆盖,但我会记得它们存在过。

练 辣

文 / 楼 屹

暑假应好友的邀请去了一趟四川。临行前几个星期,曾在四川当过兵的爸爸就给我天天吃辣,美其名曰:练辣!

成都的街道两旁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牌子招揽顾客。什么“胡氏棒棒鸡”,什么“肥肥辣肠粉”,还有“胖大嫂的黄辣丁”,看得我目不暇接,好不容易挑选了一家招牌上不带“辣”字的饭店走进去,抬头一看黑板上写的菜单,头一个字全是个“辣”字,辣鸡翅、辣黄瓜、辣肚片……一大串“辣”字让我惊得倒吸了口凉气,忙掉过头就走,一连走了好几家,都是辣的天下,无奈肚子实在不争气,只得硬着头皮小心翼翼问饭店老板:是否有不辣的菜?我的话刚出口,老板睁大了眼睛望着我,仿佛我是从外星球来的天外来客,半天从牙齿逢里吐出几个字:不吃辣,到四川来干吗?

一句话问得我哑口无言,是呀,不吃辣,我到四川来吃什么?我这个上海的“小阿拉”看样子今天非得过这辣关了,咬咬牙对老板说,来一碗牛肉面,心里暗暗想:不见得面条也是辣的。

不一会儿,一碗牛肉面端了上来。我睁大眼睛一看,这哪是什么面条呀,整个大碗被红红的辣油遮住,根本看不出一根面条。用筷子在这红海里倒海翻江,总算捞起牛肉、青菜和面条之类的海底宝物,但它们已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全被辣油染红。拿筷子的手全然没了在爸爸面前夸口时的勇气,不敢往嘴里送。爸爸在一旁看着我一个劲儿地笑,我索性闭起眼睛,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嘴巴轻轻张开,吹散一点热气,一口咬下去,顿觉辣气直冲鼻孔,眼睛里有股酸溜溜的东西想往外流,还没想明白是什么回事,鼻孔里的清涕已飞流直下,慌忙拿出纸巾堵住两只鼻孔,眼睛里的两股清泉不甘寂寞也争相纷涌而出。于是两只手只好暂时分工,分别堵住了上下四只泉眼。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早已满头大汗,正想弃面而去,眼看一大碗面就这样扔掉,总觉有浪费粮食之嫌。况且肚子还在提抗议:一口面条能吃饱吗?于是,自己给自己打气,不吃辣味非好汉!当第二口面条放入口中时,舌头停止了转动,腮边的肌肉也僵硬了,用手指弹了一下嘴巴,竟没有反应。这是怎么回事?爸爸在一旁笑着说,这是麻的作用。我对爸爸说,此刻最好是拔牙。爸爸问为什么,我回答说,不用打麻药针!

爸爸鼓励我说,既然嘴巴已没了知觉,何不趁机再吃几口填饱肚子。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四川人能吃辣,原来是先把舌头麻痹了,再大口大口地吃,看来四川人吃辣是技巧的。

勉强吃了小半碗,浑身已是热血沸腾,身上每个毛孔都在冒着汗水。

常听人们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北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此话在此刻得到了应验。辣椒是蔬菜中性格最为鲜明的一种。辣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中最刚烈之味,难怪吃辣的人的性格刚毅朴实。

老板走了过来,递上一瓶矿泉水问:第一次来四川吧?喝口凉水漱漱口。我感激地拿过水喝了一大口,真凉快。老板微笑着说,吃辣不能心急,慢慢来,会习惯的。老板热情地介绍,最辣的就数“麻辣烫”,冬天进馆子只需穿件背心,吃了“麻辣烫”大汗淋漓,就像洗了个桑拿浴。他还得意地说,“我们四川人感冒不用吃药,一大碗辣椒吃下去,出一身大汗,感冒豁然而愈。”闻此言,不觉吐了一下舌头,我连四川的面条都吃不下去,还能吃四川的辣椒?

走出饭店,才发觉家家饭店门口都挂着一串串红辣椒,颇为壮观。阵阵微风带着辣味吹来,连风都是辣的。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文学活动,有人提议将它改称为文学学,但这三个字中却有两个相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有人沿袭古代文论用语,称之为诗学,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诗学已不是文学理论的同义词,而是指专门研究诗歌的学问,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人们仍称它为文艺学。何况,文学和艺术原是相通的,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冶,即此之谓也,因此,研究文学现象的文艺学,同时也必然包含许多艺术学原理。
  • 沙漠密语

    沙漠密语

    本书《沙漠密语》就是由她编写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调查报告了中国西北六省(包括新疆、青海、内蒙古和陕甘宁)的沙漠地带。
  • 常春藤诗丛华东师范大学卷·旺秀才丹诗选

    常春藤诗丛华东师范大学卷·旺秀才丹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林荫幽径

    林荫幽径

    《林荫幽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蒲宁暮年的最后一部自选集,用八年时间写成,是他一生中写得最好、最富独创性的一个集子。《林荫幽径》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于故国的怀念和对于逝去的青年时代的眷恋。作品构思玲珑剔透,非常精致,有着磁石般的强烈吸引力;文字精练,抒情性强,擅长表现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具有悠远的意境和发人遐思的哲理,展现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热门推荐
  • 花影灵犀

    花影灵犀

    她,是一个孤儿,但拥有幸福的生活;她热爱魔法,却天赋极差,但一直努力做到最好;她很天真可爱,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悲欢离合……她的生活坎坎坷坷,在那一场大战之后,她选择了释然,选择了归隐,远离这个世界……
  • 焚戮纪

    焚戮纪

    开国公:康儿,你想不想做皇帝?陈锡康(六岁):做啊!皇帝多威武,武神剑仙美人都得敬畏我!开国公:康儿,你做不做皇帝?陈锡康(十二岁):不做。以一人敌万人,武神剑仙,强汉,太武,还有心有狼虎的槐王,若要称帝,家破人亡,生灵涂炭。开国公:康儿,你做不做皇帝?陈锡康(十八岁):不知道。这天下藏龙卧虎,若要争,烽火与杀戮席卷苍生。可若不争,这天下容得下陈家,容得下西锤五十万开国之师吗?天发杀机,龙蛇起陆。君臣之间最大的忌讳就是功高盖主,开国公亲生之子却以义子之名告于天下。从小被老爹问的最多的就是要不要当皇帝的陈锡康到底会在乱世之中如何做出抉择?武斗、文斗、胭脂斗。沐平城、秦武城、长安不夜城。烽火起长安,杀伐与屠戮再起,天下乱!
  • 我居然变成了哈士奇

    我居然变成了哈士奇

    一觉醒来唐庆居然发现一只浑身是血的哈士奇张开血淋淋的大嘴准备咬他。唐庆:“卧槽!这个哈士奇怎么这么大!诶?不对老子怎么变成狗了,贼老天玩我呢!”
  • 不及岁月的你

    不及岁月的你

    《一场青春的告白》青春是一场奋斗的过程;青春是一场未知的探险;青春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青春是一场忘不掉的相逢。每一天,我们都在不停地错过很多东西,一条新闻;一辆晚回的车;错过的风景;错过的人。没有相遇就不需告别,没有告别就没有相遇,每天,我们走走停停,去寻找自己的目标。从相遇到离别,我们都承受了太多太多的伤感,记得离别那天,我望着你的背影,心酸落泪。明明已经忘记了,却总在不经意间,一个画面,心里还是隐隐作痛,不得不承认,我还是有许多放不下的人和事。有些人就这样,明明已经错过了,还是舍不得错过。大概除了你,我再也没有对第二个人动过心了。此后,我走过的城市再也找不到你的身影,白茶清欢皆不是你。你走后,我也开始一个人的生活,不想再去依赖别人。你的过去我曾停留过,你的未来没有我的身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军神

    魔军神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天下英雄出我辈,风云人物看今朝。这是汉末?这不是汉末?无论是与不是,挽救民族都是我辈之必须。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九尾重生

    九尾重生

    当神兽重生,那么她会在流云大陆上搅起怎样的风波呢
  • 分岳将军

    分岳将军

    千年前摸金发丘两派首领受命一起下莲山凶斗寻宝,千年后发丘后人再入莲山凶斗,这仅仅是巧合,还是宿命使然。身怀无数秘术的叫花子、古墓中的白脸儿怪人、地宫中的巨蜃、触之即死的飞天血蜈蚣。莲山古墓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快来本书中寻找答案吧。
  • 温柔野兽:家有皇后太淘气

    温柔野兽:家有皇后太淘气

    【蓬莱岛】这个王爷真是奇怪的不得了占完她的便宜,明明甩给她一百两让她滚蛋的,却又看在自己用枪射穿他一条腿的份上纳她为侧妃了?可是没有豪华套房,只有一间破房子,没有明媒正娶,只有嘴巴说说。就这样她成了五王爷的侧妃,进宫面圣,在皇宫内还说她是农村来的?没关系,农村就农村吧,俺们村儿都奔小康了,没啥丢人的。你当你的王爷,疼你的正妃,我做我的侧妃,找我的帅哥,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各走各的路吧?可是老天偏偏不让她好过,肚子里多了个小东西,无奈啊无奈,愁人啊愁人。正妃死翘翘了,她成了嫌疑......这个王爷出去办事了,回来就把她忘得一干二净了,还要娶别的女人为妻了,可是她肚子里的娃娃才三个月这叫她咋办?【纯属虚构,爆笑,不喜慎入~~~!!!】
  • 未世之女配穿越记

    未世之女配穿越记

    穿越了?!好吧,对此云心表示非常的蛋定→_→这年头,有事没事谁没穿过,可是……在前面悠闲晃荡的是神马(⊙_⊙)?丧尸!!!没事O(∩_∩)O~不是说穿越来的都是女主么,女主光环神马的一定有的,可是又在前面死命杀丧尸的俊男美女是谁?女主!男主!那我是什么!!恶毒女配~NOΣ(°△°|||)︴不过女配也(^_^)不错呀~来来来~众位美男~快到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