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7700000005

第5章 记忆的味道 (4)

所以,这次一过老河口,看到那水数米深也清澈见底,水草漂摇,鱼儿在那里穿梭游弋,便就想到神农架的土鱼。从老河口的石花镇往南走,完全进入山路,一道弯又一道弯,合了到此训练摩托车驾驶的压弯技术。公路边有河,清清地流,河边上有人家,一户或三两户,黑瓦白墙,间或有红砖小楼。周边山上,都是茫茫的森林。有些林子边上或有几方水稻田,已经割完水稻的田里退干了水,禾桩立着,有鸡犬走动。有的地方是菜地,那里绿油油的,多为白菜、萝卜和青蒜。

到了保康,距神农架只有100公里多路程了,小陈告诉我,那山中有雪,翻过保康最高的山,下坡就到神农架的行政地界。几大碗菜,只是这一盘炸小白鱼被我吃得干净。住在山城,我如居梦境,想到二天就可抵达此次旅行的终点,进入到神农架金丝猴科考基地观察金丝猴,心里面涌起一阵阵期待着的欢悦。那寺坪河,是我已经看到的那条河么?有些河段的河床上有淘金机,但没有开动。

品尝了几个保康小白鱼,它终究不是那神农架里的小鱼儿,神农架的土鱼名叫长江鱥,它便也如神农架的山水清新与自然。喝罢酒,我走在保康的街上,山城寂静无声,天色有些阴沉,我担心二天会有雪,大雪封山,骑摩托车翻山的难度就会增大。但是,我心里面想着,无论如何大的雪,我也要翻过那群大山,保康会给我以运气么?一定会的。

7 红蕃茄

连续二月周游了15个省,听说李英强要走,我就赶快去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请一顿饭吧。好久就说过要去请吃饭,七八月份,我待在神农架原始森林,回北京后,9月下旬又出去,到11月底回来,才得知李英强要走。

李英强以前在天则经济研究所,他编《权衡》杂志的时候,约我写过稿子。后来,郭玉闪、李志艳和他一起创办了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一起也吃过几顿饭。李英强负责税务项目研究,出版一个税务手册。这一次走,可能是要走好久,先去他老家蕲春创办传知行乡村图书馆,纯粹的一项公益活动,并希望将传知行乡村图书馆建到全国很多不易读到书的乡村去。一起去的还有他的新婚妻子新月,新月是甘肃人,她说很喜欢这事业。

正好,可以去给李英强送行。恰在此时,红蕃茄的掌门人任总打电话来,叫去红蕃茄品尝几个新菜。这事情真巧,索性就去红蕃茄酒店吃吧,以前去红蕃茄吃过几次,湖北菜系,确切地说,是湖北水乡菜系。红蕃茄的长江洄鱼做得地道,可以说是做得最地道了,在北京唯有红蕃茄别无分店。以前,我还写过一篇《红蕃茄与水乡鱼冻》,为那篇文章,天涯网的几位网友一直吵着要我去红蕃茄请他们。

就去红蕃茄,选了一个离北大最近的店,在三里河的财政部边上。结果是李英强先到,郭玉闪租了辆黑车,我带着涂释文走,李志艳骑自行车去,时间不算长就到了。这一次没有点菜,我叫领班看着配一桌菜算了,我感觉自己点,不一定能点上红蕃茄的拿手菜。

不知何时,红蕃茄将水乡鱼冻做成了鱼形,挺精致的令人不忍下勺,这道菜照例是吸引了女士,她们吱吱喳喳的,很快将那条鱼灭了。接着端上了洄鱼,我觉得洄鱼胜于鲥鱼。苏东坡有诗云:红粉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不过,苏东坡也是夸赞过鲥鱼,那也无妨,想想一种鱼类,它生活在长江的洄流之中,它的力量与智慧,足够成为世间优秀的鱼。

看上去是白汁洄鱼,此鱼我在长江边上的宜昌、黄石、武汉三地和北京吃过。北京吃洄鱼,都在红蕃茄。果然清糯香甜,洄鱼不论如何做法,它的本质味道好。如果我做,就用砂罐慢慢地炖,只放两片姜,炖出白汁以后,放点儿盐,喝之前搁点葱花,其余的东西都是多余之物。此洄鱼应该是长吻鮠,鲶形目、鮠科、鮠属。我以为世界上能在急湍的洄流中生活的鱼,都是上佳的鱼,它的一生都在搏击当中,人生亦如此罢。

传知行的人皆不善饮酒,上的啤酒都没有喝,只我和李英强喝得多一点,我忽然有一些淡淡的感伤,我从南方来北京,为了文学南北奔波,李英强在北京扎下了根,成了家,却又要回到乡下去,他老家与我在黄石的家只有一江之隔。他去那里要从零开始,像晏阳初那样,开始一种乡村教育,那是一个毕生才可以做得好的事情。我没有什么能耐支持他,带了八本书,请大家吃一次馆子,也罢,说不定在有空闲的时候,去他的“黄侃图书馆”一游呢。李英强将他的第一个乡村图书馆命名为黄侃图书馆,他们是同乡。我曾建议不以黄侃的名字命名,李英强十分推崇黄侃,我没说什么,只是心里想,黄侃好称述而不著么。再想,黄侃却没有说过不读书,只是说自己不写书罢了。用黄侃命名一个图书馆,却也恰当。

8 糖醋之道

那一年,我们在幕阜山系的天台山上勘探,遇到一个极寒的冬天,每晨大地上都呈现霜白,蓄水田和池塘的水面凝结一层薄冰,玻璃般反映着黎明时的霞光,浮托起一抹冷冷的红。灰朦朦的山间,只有樟树绿着,绿叶上有白头翁和麻雀跳跃与鸣叫。

这么冷的天气,接着又下大雪了。我们租住农民的房子,没有取暖设备,依靠着年轻的体力御寒。可是,这样冷的天气,在山中的小河里,捕鱼成为最简单的乐事。小河的潭中,鱼儿冻僵了,白亮亮地平躺在透明的水底,下水去拣起来,握在手中好一会儿才动弹。多为鲫鱼,巴掌大,这样的鲫鱼拣回来放两片姜炖汤,极鲜。但是,必须下水去拣,因此冻人也是不浅。我们几位好吃佬中,只有我肯下水。然而,我偏又爱睡懒觉,待太阳起,阳光照耀水中,冻僵的鱼儿就活了起来,如此便无法捕捉到鱼了。好鲜的鲫鱼汤呵,便就错过了。

有一日,小杜拿耙网去捞回许多小鱼,这些小鱼约寸长,都是鳑鮍鱼和愣子鱼(鳑鮍鱼,鲤科;愣子鱼,麦穗鱼,鲤科),小得令人懒得去动它。太冷了呵,天气。小杜和其他几位,将鱼篓子往我屋里一放,就出门去了,他们上白班,出门时回头笑笑,有点不怀好意的样子。我知道,他们等着我将鱼做好,回来他们要吃鱼。可是,我愤怒地冲着他们的背影说,请别再把鱼孙子搞回来了,再捕也捕点大的,不要太欺侮鱼!他们不理,他们总是捕捞或垂钓这样的小鱼,这些小鱼也是,它们永远只能长这么大,有些是鱼老子或者鱼爷爷,几斤重的草鱼或鲤鱼还不足它们的年龄。

水冷刺骨,倒大霉了,要去鱼肠和胆,这么冷让人吃不消。可是,我要不给鱼去肠子和胆,做出来他们又吃,该有什么好法子呢?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糖醋。可以糖醋么?我飞身跑到农村供销社去买一斤糖,一瓶老醋,回来将小鱼洗洗,亦不再开腔去除内脏,我的理论是大冬天的,鱼也没有吃什么,腹内空空,不必去了。这样的冷天,设若一条条的将鱼杀了去除肠子,手总得冻僵冻裂。

用了很多的油,将一大篓子小鱼在锅里煎,小火煎,鱼儿不烂。煎至鱼肉结了,放些酱油着色,着色的鱼儿呈琥珀色,开始放糖,轻轻翻动,糖溶化,每条鱼儿身上结了厚厚一层糖,像外面裹了一层水晶,水晶里面是琥珀色的小鱼。糖裹紧了鱼儿,再放老醋。这些过程,是极慢的一个过程,放醋以后,且不必用火过久,以防止醋完全蒸发,醋的沸点是36度呢。

鱼儿糖醋好了,我先小心翼翼地尝一尝,我担心鱼儿的胆没有去除,会十分的苦。尝了,鱼儿的味道甜、酸、咸中有微微的苦,如苦瓜,这样的苦恰恰是添了一味,苦得恰到好处。我感觉到,糖醋之道,便是在腥苦之间,覆上其他令人喜欢的味道,它不是本质的味道,却也叫人喜欢,或者能够接受。想想,我再放了一点辣椒粉。

好了,小杜他们回来了,一拨人端着饭来要吃鱼,我揭开锅盖,小杜们见状,糖醋的小鱼儿,像水晶裹着的琥珀色,色彩好看之极,伸筷子夹起来就吃。至此时,我还一颗心悬着,担心他们说我懒,连肠子不去就将鱼儿做熟了,如果骂我,我只有接受。然而,奇迹就是这样诞生,小杜吃了,他的牙有些外突,抿嘴沉思片刻,那是在感受味道。然后说,真好吃!小杜说话了,其他人接着说,真好吃。他们没有计较我没给鱼儿去肠子,或者他们就没有这样的感觉,我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我也开始吃鱼,这糖醋之鱼,确有味道,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唯我觉得这样做鱼,怎么说也不算地道,以后我就很少吃糖醋鱼,只在捕到了大鱼的时候,偶尔糖醋,还有吃海鱼,也做些糖醋,比如带鱼。

9 付洋黄鱼

曾经和林斤澜的弟子程绍国兄在温州讨论黄鱼的吃法,温州人吃海鲜,我从北京城南的大红门浙江村便有见识,他们每餐必吃海鲜,多为蛤类。浙江村……今还在么?脱离了京城,当年那样一种豪气干云,要在北京成就文学大业的自信隐遁了,逃到神农架原始森林种茶,做一个依赖土地为生的农民,间或还能回想一些京都的事迹。林斤澜是温州人,认识程绍国兄以前,一直以为小说家林斤澜是道地北京人。

记得是坐在雁荡山的大龙湫潭边,我们喝着雁荡云雾,讲文学、温州以及美食。温州山地食材搁下不表,那主要是一年四季生长的竹笋,温州人食海鲜。程绍国兄说,黄鱼从海里打捞上来是白的,渐黄,至金黄转灰白。他说黄鱼要在金黄的时刻,入锅,才是最为鲜爽。曾经在瑞安食过这样的一条黄鱼,三斤六两重,绍兴黄酒蒸之,甚美。

在北京城,离海有点远,怎么吃也吃不着渐至金黄下锅的黄鱼,夏天在著名的北京雨后,我从神农架回到阔别很久的北京。先吃大董烤鸭,后又吃大董海参,在朝阳路便宜坊吃烤羊,与工体有璟阁付洋先生共饮,就说好去有璟阁吃黄鱼。

人生中注定有一些奇妙的相遇,付洋先生的有璟阁曾去饮过两次,这一次回京原没有打算去饮酒,因为去年的秋天曾经去吃过鱼籽酱。我知道其实可以去吃一次鱼籽酱,只道人已经沦为原始森林的农民,惦记着神农架的茶园,就哪儿也不想多待了,时间对于农业的意义,那是相当的大。但是后来,终究是经受不住付洋美食的诱惑,又约好去北京工体12号看台对面的有璟阁,那个有水榭的优美高档食肆,它的建筑居然是整体从安徽解运到北京再重新安装而成古建筑。

照例吃了一些付洋的小食件,如山药枣泥、小排、妈妈的红烧肉……上来一条黄鱼。约二三两重的黄鱼,平摆在椭圆形碟上。为吃好黄鱼,付洋先生专门设计了一种小铲状鱼刀,它让我想起周时晋、郑、纪一带的钱币——铲币。黄鱼经过八年陈花雕和米酒密渍之后蒸制,鱼很安详,像工体水榭上的夜月,银白微亮,弥漫着水的气息。

吃鱼了。付洋先生表演特制的鱼刀,他将黄鱼从背、腹、前、后切了四块,率先吃了鱼背。付洋先生说,从这块吃起,鲜嫩。不过,我素来吃鱼,都是从腹开始。事实吃不大的鱼,从何开始没有多余的考究,因为每人一条,都要吃完。我却是没有改变过往的习惯,先吃腹部,背脊的鱼肉,较之鱼腩坚密,然付洋的黄鱼,背脊也相当的柔嫩了,这要有上等的功夫。

黄鱼肉白,细若精瓷,入口嫩香鲜爽,从鱼肉里面绵绵弥漫微小的米酒的芳香。此间,有些微的酸,原是每一条黄鱼,都切有两个小柠檬,食前挤了淋在鱼上。此酸,纯自然的酸,极佳的效果。坐在工体有璟阁的水榭,小风拂动柳丝,月儿皎白,水上的莲荷摇晃着月影,唯少了蛙鸣与桨声,否则一条黄鱼会引领人回到江南。

想那三国时候,吴国的国都……现在的鄂州,有梁子湖,湖中有岛。称梁子岛,苏东坡闲时便过江去与地方绅士潘大林煮鱼品饮,那水乡乃鱼的天堂,记得我在梁子岛上吃武昌鱼,便有银月泊水,微风拂柳,如我在北京的有水榭的有璟阁吃黄鱼类似的感觉。鲜嫩的带点儿米酒酒渍味和柠檬酸的黄鱼,就着法国波尔多红葡萄酒吃了,只剩下了些许忆念边缘的鱼刺。

确乎是一次美妙的品饮。因为小黄鱼,它近似乎相等的武昌鱼。刀切复以筷子夹起,小黄鱼的规则的肉块,被我这样的食客享受到了。只能在心里承认,付洋黄鱼恰到好处地抵达了人类品饮的味境,我一点都不小气地建议付洋先生,将此黄鱼命名为付洋黄鱼,陆续推出付洋式的海派中国意境菜。此鱼有多么好吃呢?我吃罢黄鱼,又用筷子在盘中搜寻,将那些细小的黄鱼肉末一一吃了。一条鱼,就像一尾梦,在这个夏季游入我的味觉记忆,它不是水中的那一朵莲花,它是莲花以远的那一束光,柔凉中升起一缕暖意。

黄鱼,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事实上,我吃过那么多黄鱼,还是记不全黄鱼的纲目,唯科属尚能记住。如是,黄鱼的味道确比它的身世令人熟知。然,识味,君子不问来历,世界大约如此相同。

同类推荐
  • 尘劳

    尘劳

    对即将面对的生活,万芬满是愁闷。她准备努力去适应,去调整,要在心里腾一个地方,容纳小蒲。她一大早就起来练瑜伽。一向爱睡懒觉的老蒲,也早早起来,因为儿子要回来了,有点兴奋。他站在一旁,看万芬双膝跪地,身体后弯,两手放在脚后跟上,他笑嘻嘻地说:“哈哈,儿子回来了,我又活了。”万芬本来还能挺一会儿的,听到这话,提早收身,向前匍匐下去,两手在垫子上努力向前伸,可是,已经无法体会胸部、肩肘肌肉和筋脉的抻拉感了,因为心里又郁闷起来。结束骆驼式,她开始做起重机式,两膝跪在大臂上,两脚悬空收起,这需要专注、臂力还有平衡的能力。她可以坚持一分钟,却听老蒲又说,儿子回来,先在家住上半年再说。万芬终于无法保持平衡了,猛地,她双脚落地,嘴里喷出火来。
  • 桑克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桑克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本书全部收录了诗人桑克的代表作品,力求系统地收录桑克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以及创作风格。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
  • 苔丝(英文版)

    苔丝(英文版)

    该书首印于1891年。现在已被公认为是英国文学中最重要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BBC有个大全英语世界19—20世纪最佳文学作品排行榜,该书名列第26位,足见此书的巨大魅力。另外,由于这本书在西方文学界影响巨大,因此,被几次搬上银幕,也数次被拍成电视连续剧。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就引进了由法国著名女演员金斯基主演的《苔丝》。最近,英国版的《苔丝》电视剧,也被介绍到了中国来。
  • 知性

    知性

    本书甄选林徽因现存于世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选录其中经得住时光淘洗和检验的篇章,力图展现一个最具文学魅力的林徽因。既包括诗歌名篇,又收小说佳作,也有至情散文,以及戏剧探索之作。
  • 和孔乙己在一起

    和孔乙己在一起

    在春暖花开这个播种希望的季节里,作者第一本散文集《与孔乙己在一起》出版。一篇美文犹如一杯清茶沁入心脾、亦如一面旗帜指引方向、如一缕阳光照进人生。本书选载作者15年以来创作的73篇散文18万字,全书编为四辑:怀旧怀人、随想追忆、山水之间、检察官经历,这些散文抒写人生见闻、怀旧励志,希望将读者带入一段心灵阅读的旅程。
热门推荐
  • 都市超级全职系统

    都市超级全职系统

    他,因体内封印凶兽混沌,被命运抛弃,成为一颗漂泊的种子来到了平凡的星球。偶然获得了他爷爷创造的系统,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是雇佣兵界的王,亚洲第一杀手!地下皇帝!名侦探!全球最大的企业老板!他独爱一人,可上天却要捉弄他们两人。她嫣然笑着说:万水千山就当作伏笔,我总会等到姗姗来迟你。他霸道笑着说:我站在所有的巅峰,只为告诉全世界的人,你是我的女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轮回之暗色浮华

    轮回之暗色浮华

    她是一朵被他带回宫的青色莲花。命运的注定将他们的心串联在一起。地位崇高的男神和她,一朵异色的莲花,心心相印。哪知她真实的身份将他们之间的距离变为鸿沟。她被神暗害,木体尽毁,灵体垂危。一魂一魄被风吹起,灵魂失落的她就在眼前,即将流离,消散。那日,春光灿烂的神花坡,浪漫凋谢,万物寂静。每一寸仰望着天空的死灰翻扬不起。她堕入冥界黄泉,等待拯救自己亦是遗弃自己的轮回。(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爱像秒针

    tfboys之爱像秒针

    从国外回来的三个大小姐,在机场遇见了他们,在学校遇见了他们,在合作伙伴的公司的里遇见了他们,出现了搞笑,萌滴,很正经,怎样的故事呢?
  • 时光倒流不爱你

    时光倒流不爱你

    陆雪仅仅一眼就爱上了这个眉眼如画的男生了,不顾一切都要和他在一起,甚至爱到最后,迷失了自己,也失去了一切,如果一切能重来,她会选择会放下他,彻底的忘掉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各自青春各自悲喜

    各自青春各自悲喜

    我是起点罢罢这文是我之前写的一篇文想转到起点和我的重生之墨色放在一起只是想让更多人看到,分享它而已我不能与专业写文者比不为佣金只想分享故事
  • 我们成了故事中的人

    我们成了故事中的人

    (生活随笔)七月后,光年成纪念。再见,七月。
  • 快穿之反派是如何养成的

    快穿之反派是如何养成的

    洛小小吃饭吃的好好的居然被噎死了!噎死了……遇到一个名为系统的小东西,做任务路线越来越歪怎么破?当她发现自己身份不一般的时候,在两个势力的打压下,她能否蜕变成功?本文无男主,安心入
  • 风晓寒

    风晓寒

    风雨落叶,伴身旁。黎明就是另一个梦魇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