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10200000033

第33章 世界上最后一位嬉皮士(1)

未来的道路茫茫,似乎永无尽头;

眼下的时光短暂,却如此易逝难收。

--罗伯特·亨特

格雷格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纽约皇后区的一个家庭舒适地成长,他颇具天赋,从小就富有吸引力。他的未来应该一帆风顺。就像他的父亲一样,从事一份安定的职业,并以此谋生,或者成为一名词曲作者,因为他很早就在写歌上表现出天分。但是,就像20世纪60年代后期所有的青年人一样,他逐渐变得不安分,变得愤世嫉俗,拷问周围一切;开始厌烦父母那一代人循规蹈矩的生活,憎恨好战的政府的统治。他要反抗,要寻找自己的理想,梦想找到自己生活的向导,找到自己崇拜的偶像和引路人。1967年,他要寻找的这一切全都有了,就是那一年著名的“爱之夏”运动。他去听了艾伦·金斯柏格的演讲,并为此日夜守候;他喜爱摇滚音乐,尤其是迷幻摇滚,他最喜欢的就是“感恩而死”乐队。

渐渐地,他和父母、老师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在父母面前表现得狂躁好斗,在学校里对老师也有诸多不满。1968年,蒂莫西·利里喊出了一句响亮口号,要美国的年轻人“审视内心,关注社会,退出世俗”。格雷格留起了长发,本来是个好学生的他,也从学校退学。他离开家,住进了纽约“东村的嬉皮士之家”,在那里他放下了迷幻摇滚,融入了纽约“东村”的大麻文化,和他那一代的年轻人一样,寻求乌托邦的理想,寻求内心的自由和“更高层次的觉悟”。

不过,仅仅 “关注社会”并不能让格雷格感到满足,他需要的是一种更为系统化的生活。1969年,他和许多迷惘的年轻人一样,开始被印度教的吠檀多派教吸引。在这个社团所在的第二大街,在克利须那意识的影响下,格雷格和其他人一样,停止使用致幻药物,用信仰的提升来代替致幻药品带来的快感。威廉姆·詹姆斯认为,解决耽酒症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宗教迷恋。哲学、伙伴、吟诵、简朴的生活和那位印度教偶像的独特魅力,这一切对格雷格来说就像是天意的启示,几乎就在那一刻,他成了一名虔诚的信徒、一名皈依者。现在,他的生活有了中心,有了目的和意义。在他转变宗教信仰最初的几个星期,他在纽约东村四处游荡,穿着猩红色的长袍,嘴里吟诵着印度教克利须那神颂歌,20世纪70年代初,他就搬到布鲁克林区最大的寺庙修行了。最初,他的父母激烈地反对,后来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他的父亲很有哲学意味地说:“也许这会对他有所帮助。谁知道呢?也许这就是他需要去走的道路。”

格雷格在这个寺庙的第一年过得很好:他很顺从、直率、虔诚,而且尽职尽责。一位同他一起修行的印度教徒说,格雷格成了一位圣者。到了1971年初,格雷格已经对信条极其效忠,他被派往新奥尔良的寺院。在布鲁克林的寺庙中,父母偶尔还能够看到他,但是现在和他的联系几乎彻底中断了。

在格雷格转变宗教信仰之后的第二年,他开始抱怨自己的视力变得越来越模糊。不过,因为宗教活动,和他一起修行的人会说,那是他的内心被神的光明彻底照亮。他们说,这是他的“内心之光”在逐步变得明亮。最初格雷格还很担心自己的视力问题,但是这种灵性的解释让他安下心来。他的视力变得愈加微弱,但是他不再抱怨了。不仅如此,他看起来确实变得更加具有灵性,在突然之间获得了一种迷人的宁静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表现出此前的那种不耐烦。胃口也开始大减,有时候还会出现晕眩,脸上露出一种奇怪的微笑(有人说是“显灵”了)。他的导师说,这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他正在变成一位圣人。寺院的人认为,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他需要被保护起来。于是,他不再外出,做任何事都有专人陪伴,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差不多都被禁止了。

尽管格雷格的父母不再和他保持直接的联系,他们还是能偶尔从寺院里获悉一些格雷格的近况。寺院提供的情况表明,格雷格的精神修炼突飞猛进,他已经“大彻大悟”。在父母眼里,格雷格已面目全非,性情大变,他们开始为他担心。他们曾直接给格雷格的印度教导师写信,之后便接到一封充满宽慰的非常可靠的回复。

永远活在60年代

转眼3年过去了,格雷格的父母决定亲自去看一下自己的儿子。当时格雷格的父亲身体状况已经变得很糟糕,他担心自己再也见不到这个多年不见的儿子。获悉情况之后,寺院最终决定允许格雷格的父母去探视他。于是1975年,在分别4年之后,他们在新奥尔良的寺院里见到了格雷格。

当他们看到他时,吓了一大跳:那个消瘦的留着长发的儿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头发光秃的胖子;他脸上一直挂着一种傻呵呵(至少他的父亲是这么形容的)的笑容;他时不时地会唱出几句歌或押韵的词句,并作出独特的评论。但是除此之外,他已经不再表现出任何更深层次的情绪活动(他的父亲说:“格雷格就像是被掏空了一样,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了。”),对周围世界的一切,他完全失去了兴趣。他的神经已经彻底错乱了,而且彻底变成了一个瞎子。在他的父母提出申请后,寺院竟然允许他离开,也许他们现在也觉得,格雷格的修炼有些过头了,他的状况已经有些让人担心。

格雷格住进了医院接受检查,后来又被转入神经科接受治疗。脑电图表明,格雷格脑子的中间部位长出了一个异常大的肿瘤,肿瘤破坏了脑下垂体和临近的视觉交叉区,并且扩展压迫到了两侧的额叶。肿瘤还向后伸展到了颞叶,并且向下压迫到了中脑还有前脑部位。诊断发现,肿瘤并非恶性,只是一个脑膜瘤,但是它已经长到了一个橘子那么大。尽管医生有能力把它完全摘除,但是它所造成的影响已经很难彻底消除了。

现在,格雷格不仅双目失明,而且神经和精神系统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也许只要有一点基本的医学常识,或者在他刚刚开始抱怨视力微弱的时候就到医院进行诊治,这些灾难性的后果都可以完全避免。不幸的是,现在已经完全不能(或者可能性微乎其微)指望他彻底康复了。于是,格雷格被送到了威廉·布里奇医院,一所专门收治慢性病患的医院。一个年仅25岁的小伙子,正值活跃灿烂的青春年华就此完全终结了,他的症状在医生看来,毫无挽回的希望。

我第一次见到格雷格是在1977年的4月,当时他刚到威廉·布里奇医院。脸上没有胡须,举止就像个孩子,他看上去要比25岁的真实年龄还要小些。他很胖,一动不动地坐在轮椅里,面孔苍白、迷惘,视力丧失的眼睛随意地翻动着。他看起来完全缺乏正常的反应,也没有和人进行现场沟通的能力,可是我在和他交谈的时候发现,他的应答还是很迅速,而且很得体的。当然,有的时候他会说出一些奇怪的话,并由此引发一些相关的联想,有时还会突然唱起歌,或者嘴里念念有词。在问题和问题之间,如果间隔空闲时间比较长,他就会陷入深深的沉默;如果间隔的时间超过一分钟,他还会哼起克利须那经文,或者是咕咕哝哝地念咒语。他说,“一个全心全意的信徒”会毫无保留地为组织的信条和目标献身。

从他那里,我几乎得不到任何关于他自己经历逻辑连贯的描述。一开始我问他,怎么会到这家医院来。他并不确定是什么原因,还给出几种不同的答案。他先是回答说:“因为我不太聪明。”后来又说:“因为我以前吸毒。”他知道自己曾经在克利须那主圣堂(“那是座红色的房子,在布鲁克林亨利大街439号”)待过,但是他并不记得自己曾被派到新奥尔良。对于他在那之后开始出现有病的征兆(最主要的就是视力开始变得越来越弱),他也毫无记忆。而且,他似乎对自己的现状和身体出现的问题并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已经失明,不能再平稳地行走,甚至对自己的病症也完全没有意识。

无意识而且漠然。他看上去平静淡定、坦然自若,内心似乎没有任何情绪。也正是这种异乎寻常的平静,让他的那些教友把这看成了一种“极乐”,确实,格雷格自己也是这么说的。我一度重复问他同一个问题:“你现在感觉如何?”他总是回答:“我感觉自己处于极乐的境界。”“我害怕重新堕落到那个物质的世界。”在格雷格刚开始住进医院的那段时间,他的教友还经常会去看他。我数次在楼道里看到他们穿着藏红色的僧袍进出他的房间。他们来探视这位可怜的、失明的、虚弱的格雷格,围绕在他的身边,他们认为他已经顺利得到了“超度”,已经“大彻大悟”。

当我问他现在的一些人和事,我发现,他对时间地点的迷惑和错乱程度还是相当深的。我问他现在的总统是谁,他回答说是林登·约翰逊,接着又补充说:“就是被枪击的那个。”我提示说:“那是吉米……”他马上回答说:“吉米·亨德里克斯。”我大声笑了起来。他说:“让一个音乐家入主白宫,也许是个好主意。”我又问了几个问题,这更让我确信,在格雷格的脑子里,对过去事情的记忆,几乎没有一件是发生在1970年之后的。而且他所能记住的事件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也都是不对的。他的状态停留在或者说搁浅在了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他的记忆、他内心的生活,从那段之后,就已经停滞不前了。

格雷格的肿瘤发展得很慢,不过到1976年彻底割除的时候,也已经长得很大了。在肿瘤发展的后期,大脑的局部遭受了破坏,才导致他无法记住任何新的事物。格雷格确实在记忆60年代后期及其之后的事情上碰到了不少困难--尽管不是完全的,而只是部分地无法记忆。而他对该时间段之前的事情,却记得相当清楚。肿瘤的发展除了让他无法再记住新经历的事件,还侵蚀了他对肿瘤发生之前已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他只能记得一部分,或者偶尔还能想起;而在1970年之后发生的事情,则几乎没有记忆(逆行性遗忘)。这种遗忘也不是从某一个时间点就被彻底清除,而是存在一个发展的梯度:在1966年到1967年之间发生的事情,他全部记得;1968年到1969年之间的事则几乎毫无记忆。

不难发现,他的即刻遗忘症也非常严重。我给他一组词汇,一分钟之后,表中的词汇他就一个都记不起来了。我告诉他一个故事,然后让他重复给我听。他在复述的时候非常吃力,而且感觉迷惑,会在复述中添加很多原故事没有的东西,还加入很多错误的联系--有的挺好笑,还有的非常诡异--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他说的事情就和原故事大相径庭了。比如我告诉他一个关于一只狮子和一只老鼠的故事,他很快就会离开这个本来的故事,说老鼠要吃掉狮子--在他的故事里,老鼠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老鼠,狮子变成了一只幼小的狮子。故事的两个主角都发生了变异。我问他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的故事,格雷格解释说,老鼠和狮子都是他梦中的角色,又说这是一段“从另一个角度讲述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老鼠才是真正的丛林之王。5分钟之后,他对原来的故事已经没有丝毫印象了。

我从医院的义工那里听说,格雷格非常热爱音乐,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的摇滚乐。一走进他的房间,我就看到一堆一堆的唱片,在他的床边还放着一把吉他。于是,我就开始问他一些关于音乐的问题,一谈到这个话题,他突然之间像是变了一个人,那些思维的不连贯、对外界的冷漠,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滔滔不绝地和我谈论起他喜欢的乐队和钟爱的作品,首当其冲的就是“感恩而死”乐队。“我看过他们的演唱会,就在中央公园那边的菲尔莫尔剧院。”他记得整场演出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节目,其中他最喜爱的就是《烟草路》。歌曲名称触发了旋律,于是格雷格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唱歌时,他情绪饱满、神采飞扬,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类似的情感。此时此刻他整个人都变了,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格雷格,一个非常健全的人。

“你是什么时候在中央公园听他们的演唱会的?”我问道。

“有一阵子了,恐怕得有一年多了。”他回答道。实际上,乐队最后一次在那里表演是在1969年,这早已是多年之前的事了。当时的那个菲尔莫尔是著名的摇滚演出剧场,格雷格曾在那里看过这个乐队的演出,剧场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就关闭了。他继续告诉我说,他在亨特学院听过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演奏,还有奶油乐队,杰克·布鲁斯是贝司手,埃里克·克莱普顿是主音吉他,“绝妙鼓手”则是金格·贝克。“吉米·亨德里克斯,”他沉思着追问说,“他现在怎么样?现在很少听到他演奏。”我们还提到了滚石乐队和披头士乐队--格雷格评论说那真是伟大的组合。“但是他们都不能像‘感恩而死’乐队那样,几乎可以让我灵魂出窍。多好的一支乐队啊。再也没有一支乐队能够像他们那样了。杰里·加西亚,他就是一位圣人、一个天才。米基·哈特、比尔·克鲁兹曼都是伟大的鼓手。还有鲍勃·韦尔、 菲尔·莱什,罗恩·皮格彭--我真是太喜欢他了。”

这种对音乐的痴迷让他的健忘症显得没有那么严重。他清晰地记着从1964年到1968年间所有的歌曲。他能够记得1967年“感恩而死”乐队每一个成员的名字。然而,他并不知道,皮格彭、吉米·亨德里克斯、詹妮斯·乔普林都早已经不在人世。他的记忆从1970年或者更早一点就被切断了。他被遗忘在了20世纪的60年代,不能再继续前行。他成了一块活化石,成了最后一位活着的嬉皮士。

起先,我不想直接让格雷格直面自己得了健忘症的事实,不想让他知道他已经失去了对时间的感觉,甚至不想给他任何这方面的暗示(他对异常的东西和声音都是非常敏感的),于是我转变话题,只是告诉他:“让我来帮你检查一下。”

就像我提到的,他的身体已经很虚弱,四肢都有痉挛,就症状而言,左半身比右半身厉害,脚比手厉害。他已经无法自己站着。他的眼部肌肉出现了大面积的萎缩,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但奇怪的是,他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失明了。他会猜测说,我拿给他的是一只蓝色的气球、一只红色钢笔,实际上我拿给他的是一把绿色的梳子,还有一块怀表。实际上,他似乎根本就没有用眼睛看任何东西,在我和他谈话的时候,他也没有要转过身的打算,所以常常并不是和我面对面地交谈。我问他看东西还方便吗,他回答说,自己的眼睛“不是那么好”,但是又补充说,他很喜欢看电视。后来我注意到,他所说的“看电视”,只是在跟着电视机或者电影里的声音进行联想,自己在头脑中创造画面(他甚至脸都不朝向电视的方向,看也不看一眼)。这就是他所说的“看电视”,在他现在的头脑里,人们看电视也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可能他早就不明白“看”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同类推荐
  • 乡村三部曲之跨越千年

    乡村三部曲之跨越千年

    田永华乡村三部曲在创作风格上有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在作品的情节、场景、人物、语言中,深度注入乡村情结和基于农民大众的人文关照。作者没有停留于重大历史背景下的宏大叙事,而是将笔墨挥洒到农村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群体身上,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去演绎他们的悲欢离合,抒发他们的离愁别绪,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让他们真实、可信、鲜活地走到读者面前。所有这些,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田永华是松滋人,在故乡的土壤上默默笔耕,同时又静静汲取这片大地的营养。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如果你正在经历挫折,《老人与海》会给你直面的勇气!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双料作品!海明威说:“我再也写不出比这更好的作品了!”内附原创海明威小传,特别收录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特别收录海明威获奖感言。84天了,老人一条鱼都没有打到。第85天,老人决定再次出海。经历了两天两夜的苦战,他终于捕到一条大鱼,却在返航的途中被鲨鱼抢食,带着一副鱼骨上岸。《老人与海》,一个仅有4万字的简单故事,却触碰到了人类意志力所能到达的极限,让我们意识到人在面对挫折时可以拥有多大的勇气。
  •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本套装全两册,分别为:《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和《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20世纪60年代,阿以边境冲突不断。叙利亚训练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实行恐怖袭击,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与约旦和叙利亚结成联盟,放言以色列必须从地图上消失。1967年6月5日“六日战争”爆发,史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战争,并占领了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从而确定了以色列在战略上的优势。但是战争过后,却并未给以色列带来期盼已久的和平与稳定,战争中有数十万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并成为之后中东战争不断升级的根源,严重影响巴以局势,巴以人民也因此长期饱受冲突之痛。究竟在“六日战争”之后,“赎罪日战争”之前,以色列国内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人民生存现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巴拉克、尼灿、帕斯特纳克及其子女们的职业生涯与家庭生活经历了何种变迁?这些故事与细节,都将在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所著的《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中一一道来。《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如果把以色列的生存奋争当作一场戏剧,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可以算是这场戏剧的浓缩版:在神圣的日子里,以色列在南北两条战线上遭到突袭。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对阿拉伯国家的进攻给予了令人生畏的支持,以色列在兵力、武器与对方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后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胜利,成功突破了阿拉伯国家的包围圈,由此走上了与埃及签署和平协议的道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以多年艰巨调查得来的史料为依据,在《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中,对“赎罪日战争”前后阿以不断升级的矛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重点表现了战略战术的抗衡与较量,以及各权力中心的激烈角逐与外交纠葛,真实再现了以色列当时旦夕倾覆的危险局面,同时为认识和解决当今中东地区的问题提供了思路。《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不仅是一部浓缩的以色列生存奋争史,也是一部令人感佩的卫国战士奋争史:老一辈英雄兹夫·巴拉克、约西·尼灿、萨姆·帕斯特纳克还在不同的战场上殚精竭虑,新生代英雄诺亚·巴拉克、阿里耶·尼灿、阿莫斯·帕斯特纳克已经开始在不同的部队里奉献、战斗,他们的职业选择和感情取舍都深深地镶嵌在以色列国的命运变动的版图之中……
  • 倪焕之

    倪焕之

    《倪焕之》是叶圣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辛亥革命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期间,一位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期待用“理想教育”来洗涤社会黑暗,严酷的现实破灭了倪焕之空想。五四运动到来,倪焕之被卷入革命浪潮里,开始把视线转向“社会大众”,投身于社会改造活动。“五卅”和大革命高潮期间,倪焕之由最初改良主义性质的“教育救国”到后来转向革命。然而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后,倪焕之并未像王乐山那样坚持英勇斗争,却是脆弱地感到“太变幻了”,竟至在悲观失望中死去。主人公的这种结局,正是对一切不能与群众真正结合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鞭打。
  • 暴富梦上贼船:黑道(上)

    暴富梦上贼船:黑道(上)

    梦想暴富抢劫杀人,开桑拿中心从事色情买卖,为逃避打击杀害公安局长,投资地产漂白黑钱,走夫人路线寻求保护伞……外表义道内心阴狠、深谙用人之道的钟铁龙演绎了一场罪恶人生,最终难逃恢恢法网。2010年是中国的反黑年,反黑将是民众关注的焦点。此书所涉及的人物也是中国转型时期黑社会雏形人物的典型,具有批判意义。
热门推荐
  • 尘汐辰缘

    尘汐辰缘

    一次命运的捉弄,彼此有情的两人至此天各一方,情与恨,怨与痴,死生纠缠,至死方休。是缘分不够深?可为何偏偏相遇相恋。亦或是爱得太浅?却为何又把他们深深蚀入骨髓。再一次的重逢,才意外发现事实的真相,奈何错过了的那些年,是谁在他们背后默默守候着,错综复杂的恋情,该如何了断,这情又该如何偿还,他们又将如何解开命运的枷锁,又能否都得其所愿?
  • 穿越之绝色公主太妖娆

    穿越之绝色公主太妖娆

    自古以来,穿越就离不开废材。可偏偏林梓陌穿越,咋就不是这样呢。没有极品爹娘,婚约渣男,废材体质。唉~姐的人生咋就这么美好呢?可是,苍天啊,这个腹黑牛逼的皇叔咋对她死缠烂打呢?当现代修真美女VS异世腹黑皇叔……万年好坑品,欢迎抱回家。mua~
  • 天价孤妃:王爷小心点

    天价孤妃:王爷小心点

    她来自,科技昌明的21世纪。她是黑夜的女王,身怀绝技。她是杀手界的模范,神秘无比。当在网游里穿越,真是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先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鬼任务,再来是被一群妒意超标的女人仇视。哎,贤哉,笙也。先是帮那些妒意超标的女人教育,再是和系统进行深度的交流沟通,最终,楚笙完败系统。干什么呢,为了下线回到正常生活,只有好好升级打怪兽,打豆豆。就可以获得下线许可证,然后和这个玄幻的世界say拜拜。只要,没有遇见他。
  • 重生之冰冷的心

    重生之冰冷的心

    上一世,她,备受庶妹,渣男欺凌。姨娘上位。而她被一脚踢出了白府。这一世,既然上天让我重生,那么我白莲衣一定要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本文纯属虚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次穿越

    第一次穿越

    现代人穿越到异界能活下去吗,失忆能解决问题吗?现实一点,能力最重要;可是人家都什么都有,为什么我什么都没有,我已经厌倦了以前的生活,这一次,我要活个自在!科技与魔法的剧烈碰撞,信仰完全不同的文化谁能获胜?渴望和平,期待众神庇佑,带领他们走向时代的光辉的人们,却不知神界也早已是一片血雨腥风。可这管我什么事,我只想轻松的活一次自在。身在其中,想不闻其事?呵呵,无知者,在劫难逃!
  • 你比蜜还甜

    你比蜜还甜

    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时光。爱你,是一眼;想要忘你,谈何容易。幸好,再次相遇我们都没有放弃对方。爱,就深爱,永远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 炁非气

    炁非气

    炁同气,炁非气,元炁≠元气“炁”乃先天元炁,太初一炁,“气”乃后天元气,天地之气。
  • 我和美女斗阴阳

    我和美女斗阴阳

    一个身怀道家圣法的矮穷矬,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白富美女神。在经过四年的暗恋后,矮穷矬终于决定要努力一搏。机缘巧合?命中注定?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邪魔作祟。一个屌丝道士是否能历经磨难,冲破险阻,抱得美人归?惩奸除恶,降妖伏魔。他们,是被人传说的恶灵猎手。
  • 清风巷

    清风巷

    大唐荣耀,盛世长安,朱雀大街上有一间神秘的小茶楼——清风巷茶楼的老板娘更为神秘,她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只有着千年道行,实力雄厚的灵猫连天王老子也对她忌惮三分,她可以在这三道六界横着走那她为什么要化身为妙龄女子,隐去一身锋芒,隐藏在人群里?为什么要来到大唐?难道仅仅是为了领略大唐盛世的繁华?难道是为了追寻一段真挚的爱情?客官,欢迎光临清风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