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8200000030

第30章 后现代经济--组织(4)

后现代经济学要解决的第二个难题,就是要设计显现魅本身的显影液。中医吃亏就在于没法让经络“显影”,所以被科学主义者贬为“伪科学”。前面说过,互联是有机互联。这个有机性,实际上是可以迂回显现的。原来,关键在于将品种内生进入经济学。品种好比网络节点,互联可以通过节点之间的关系显现。以往经济学不处理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问题,所以不需要“品种”这个概念。现在有需求了,于是用D-S模型将品种内生化了,一下解决了新经济的一大片问题,如新增长理论中罗默、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的多品种模型,以及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但这些还不是后现代经济学,因为他们证明的不是品种经济,而是品种不经济。有了很好的显影液,却没有把魅显现出来。增长理论围绕解释分工分成两派,一派(罗默、格罗斯曼、赫尔普曼、杨)视分工为品种多样化,指向创新;另一派(贝克尔、杨小凯)视分工为专业化,指向协调成本。由于D-S模型本身的局限,使两个方向都没指向魅这个问题本身。魅本身的意思是:品种越多,成本越低。汪丁丁有一解,认为个性化经济来自人力资本体现的局部知识和知识互补,已接近了正解。我认为,有机体与无机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同是协调品种多样化,前者(魅)的特征是边际协调成本递减,后者是边际协调成本递增。因此,关键是将D-S模型改造为范围经济模型。

组织的理性的主要体现

在现实中,组织的正式化与组织的效率存在矛盾,消除这种矛盾是组织理性化追求的目标。从现代性的观点看,当组织的正式结构与组织的效率一致时,组织就实现了它的理性。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效率一致而效能相反的情况。

组织的正式结构对于现代性来说就是科层制。韦伯认为,科层制是理性主义精神在组织中的体现,他指出组织正式结构的来源,在于理性化的正式结构的合法性。正如约翰·迈耶与布利安·罗恩指出的:“科层化理论之所以把理性规范视为对组织正式结构的产生具有影响作用的一种自变量,是因为科层化理论认为这些理性规范是一种建构于现代社会和人格中的普遍价值观。”他们指出组织变得理性化的两条规则:“当理性化的制度规则在特定技术工作活动场域中出现时,正式组织通过把这些规则作为结构要素予以整合而得以形成和发展。”“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特定场域中理性化的制度结构就扩张得越快,容纳理性化的制度的场域之数量就越多。”

我们沿着组织理论的两个基本维度观察其体现理性的现代性特征。一个维度是委托—代理关系,包括信息不对称关系;一个维度是组织的效能状态,体现于组织规模(小规模更有效能,还是大规模更有效能)、组织结构(科层制与扁平化的结构与解构)、组织边界(企业联盟、外包、虚拟企业)、组织机制(以职能为核心还是以流程为核心)、组织体制(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组织资源等方面。

新制度经济学揭示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组织现代性(理性)的第一个基本表现方面

组织是为协调而存在的。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组织成本时,则发生资源向企业组织的聚集。在这种聚集中,产生了组织委托—代理二分。

委托—代理关系,是目的—手段关系在组织中的映射。委托人体现组织的目的,代理人充当实现目的的手段。手段从目的中分离,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之一,工具理性主要体现在这种分离之中。这种分离一方面提高了实现目的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能提高了偏离目的的效率。当代理人作为经济人,追求私利超过追求委托人给予的权利时,就会出现组织异化,即组织为了手段而“忘记”目的。对此,韦伯也清醒指出,资本主义的理性秩序已经成了一个禁锢人性的“铁笼”,除非先知重生,否则“直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时”,这种情况也不会得到改变。

目的与手段分离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最终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息不对称。生产者由于比消费者拥有更加充分的信息,而可能为了服务者的利益损害被服务者的利益。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只是在研究对象(即信息)上,具有与后现代经济学的共同之处,但信息经济学本质上仍然是一门现代经济学而非后现代经济学。这是因为,信息经济学只是适应甚至固化信息不对称,视信息不对称为当然,仅仅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经济人行为;而后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是手段如何向目的复归,服务者如何在后现代机制作用下,减少自身的异化行为,使信息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变,最终向被服务者的目的靠拢,实现产消合一的问题。

组织效能的边际成本递增,是组织现代性(理性)的第二个基本表现方面

组织的边际成本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增是指:基于网络的组织初始投资巨大的技术经济特点,在组织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中,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和组织服务量的增加,组织建设初始成本可以在更大的用户范围和服务量上均摊,新增每单位服务或新增每个用户对应的新增成本趋于下降;反之,新增每单位的相关成本所对应实现的新增用户数或新增服务量上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首先注意到与知识联系在一起的人力资本对于报酬递增的决定作用。他明确主张,“专业人力资本是报酬递增的源泉,而将这种人力资本之形成排除在外的增长理论是很不完善的”。他进一步指出了报酬递增的两种途径:第一,“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创造出新的更好的生产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带来报酬递增”;第二,“另一类能在人类生命周期中产生递增报酬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基础教育”。

著名经济学家夏皮罗和瓦里安,对边际收益递增有一个逻辑性更强、更贴近实践的解释。第一,他们认为,由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益递减构成的负反馈均衡,与由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构成的正反馈均衡,构成了旧经济与新经济的主要区别,“关键的概念是正反馈”。第二,他们认为,正反馈在旧经济中也存在,但在新经济中成为核心现象是由于网络效应,或称网络外部性和需求方规模经济所致。而我们认为,伴随组织进行的流程再造,可以更好地发挥梅特卡夫法则的效力,从而形成网络正外部性,其实是这一结论的直接推论。第三,他们明确指出具有赢家通吃特点的正反馈效应很大的市场,是边际收益递增起作用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这意味着收益是在此类市场整体水平,而不是在竞争的某一点上被确定的。第四,他们明确指出对于边际收益递增的限制条件是市场饱和。赢家通吃后的市场饱和,使边际收益递增自然终止。另外,技术跳跃也会使市场相对饱和提前到来,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等一种技术的市场达到饱和就会出现这种跳跃。如USB淘汰软驱,使软驱的报酬递增被中断。

从交易费用的观点看组织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组织问题,聚焦的不是管理,而是组织的经济性何在。新古典主义谈的主要是市场,制度经济学谈的更多的是企业,核心是交易费用。在用新古典主义改造后的制度经济学中,问题开始收紧到组织的最优化(也就是图4-3中的X点)。制度经济学比较新近的进展,则是向K'区的移动,与组织演进理论结合起来,旨趣开始移向有限理性和自发秩序。后现代经济学除了建设性后现代比较接近制度演进理论之外,主导的兴趣在K区,即组织的解构上。无边界企业、虚拟企业的兴起,在客观上推动了这种解构浪潮。

组织解构当然不是为了自我爆炸、破坏自己,而同样也是出于经济上正常的考虑。这种考虑的核心,从经济???的角度看是在追求一种范围经济性,或叫品种经济性、个性经济性等。这种经济性,是相对于规模经济性而言的。按照规模经济性,组织应向X点聚焦,做大做强,做向科层化;而按照范围经济性,组织应向K区扩散,做小做活,做向扁平化。

如果用制度经济学的语言来表述这种区别,规模经济性意味着组织的管理成本随复杂度提高而呈边际递增态势,范围经济性意味着组织的管理成本随复杂度提高而呈边际递减态势。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效率,而在效率之比,即效能之上,它们的二次导数不同。

网络效应与范围报酬递增

按有限理性说,个人认识公共利益的成本高于认识自我利益的成本,但公共利益和自我利益内在相互联系,所以个人应从自我外推社会。因而,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得以成立。但互联网的先知麦克卢汉提出了“网络智慧”说,按麦克卢汉的观点,在完全网络状态,个人理性与公共理性的成本是一样的。“网络智慧”首先感知整体,感知社会理性,而又与个人不矛盾。比尔·盖茨将之形象化地称为“数字神经系统”,总结出其生命技术实质。麦肯锡更将之系统化为信息中介理论,指出了突破西蒙理论的具体实践路径。按西蒙的原则,个人理性的极限是顶多直接管理7~13人,再多就要分层,就要进入科斯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递增状态。但有了无摩擦的信息中介组织起来的网络,个人理性直接面对的世界可以无穷无尽,不用分层,只用扁平化结构就可处理。令个人理性束手无策的外部性问题,赫然找到一条新的、根本性的解决路径,这就是范围报酬递增之路。

范围报酬递增,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尚未被人们认知的一条潜在主线,是理解信息化的经济性所在的关键之一。

问题的由来

众所周知,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报酬不变(或递减)假设基础之上,报酬递增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特有的理论设定。

同类推荐
  • 农民工问题的产权经济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农民工问题的产权经济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历史逻辑为顺序,以城乡产权制度改革为背景,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结论:首先,农民工劳动力产权侵害是农民工问题的本质;其次,农民工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民工进城务工具有正的外部性;再次,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是降低交易成本、保护农民工产权、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
  • 国际市场营销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同样性能和价格的商品的时候,“美国制造”这个标签往往是决定他们取舍的微妙因素,这就是本土品牌的价值。
  • 国际金融行业反洗钱规定及操作实践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金融行业反洗钱规定及操作实践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洗钱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作为现代社会资金融通的主渠道,金融系统是洗钱的易发、高危领域。本书通过对各国或区域性组织对反洗钱实践的分析,简谈中国反洗钱体系的构建和现有问题的解决路径。
  • 芝麻绿豆经济学

    芝麻绿豆经济学

    作者从事经济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专业知识丰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作者避开了传统灌输式的内容呈现方式,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恋爱、买房、赚钱、消费、销售等进行生活化的讲解,让大家明白经济学如芝麻绿豆一样简单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消费力经济学

    消费力经济学

    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学中,研究生产力问题较多,但很少研究消费力问题。生产力问题当然很重要,应该加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致力于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国家以及一些省市还成立了生产力经济学会,对生产力经济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开始感到消费力和生产力是相对应的,关系非常密切。不重视消费力,不发展消费力,生产力也难以顺利运转,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热门推荐
  • 厉少的全能娇妻

    厉少的全能娇妻

    厉家的小娇妻,韩家这一辈唯一小姐,人们认为她只是个豪门千金。当她的马甲逐一渐展现,身边人无不惊叹,他笑道:老婆你就不能捂好你的小马甲,别让别人因此来抢你,我会吃醋的
  • 青华洲的引领者

    青华洲的引领者

    一个灵力充沛的大陆,一场宗门的宗主争夺,暗黑势力趁机混入,布下的十年大局。在青华洲有着这样这样一个青年,他没有强大的实力,他有些许柔弱,但他会用最乐观的心态,最甜的笑去牵动身边的伙伴,他是一名引领者,对大陆的严峻形势举重若轻。
  • 阿奇拉战记

    阿奇拉战记

    少年踏上成为强者之路帝国面临血与火的考验英雄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少年们将创造属于自己的传说
  • 魔手系统

    魔手系统

    穿越平行世界,拥有一双不可思议的魔手,不仅能够修复机器故障,更能修复人体创伤。从此龙游开始一段神奇的旅程。开工厂,造汽车,他让祖国汽车工业笑傲全球。拍电影,赚名声,整个漫威都是他的产业。开医院,魔术手,他是时代最伟大的医者。
  • 天落寂

    天落寂

    一个玄幻小说,记载主角击杀神的故事……并且复活世界的故事
  • 天灵之上

    天灵之上

    这是一片神土,被神兽们守护着。它们是:守护东方神土的神灵兽,青龙。守护南方神土的神灵兽,朱雀。守护西方神土的神灵兽,白虎。守护北方的神灵兽,玄武以及守护中土的神灵兽,麒麟。神兽们的使命:不让神土被毁坏。在神土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中土上分别伫立着由人类所创建的帝国:木之国,火之国,风之国,水之国以及雷之国。这些由人类所创建的帝国在神土上逐步强大。然而人类的贪婪,欲望却让这片神土战火连天。守护神土的神灵兽为了不让神土被毁坏,便现身平息战乱。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人类既然强大到可以与守护神土的神兽相抗衡。并且,人类竟然想捕获神兽,将神兽的力量用在战争上。所以,神兽被迫卷入到人类的战争之中。只是某一天,守护神土的神兽从神土上一并消失,再也没有现身。神兽为什么会消失?是神兽舍弃了这片神土了吗?还是,神兽被人类……扼杀了?等级:灵士,将灵,王灵,皇灵,尊灵,圣灵,帝灵,天灵,天灵之上。
  • 神医悍妻:将军的小娇娘

    神医悍妻:将军的小娇娘

    前世,她在他死后才醒悟过来,怜惜眼前人。重活一世,她只想给他生包子!坊间流传,陆将军在家里一言九鼎。“你很神气啊,陆将军。”某天,林归晚抱着双臂莞尔,问着眼前人。“嘿嘿嘿,我的一言九鼎,是意见相同听我的,意见不同,听媳妇的。”某男笑得憨厚。(宠文,男强女强)
  • 有一种武器名为太刀

    有一种武器名为太刀

    关于一个人与一把刀的故事,在阿拉德大陆,总有这样的故事。在阿拉德大陆,有一种天生背负诅咒的人,他们手上加持这哪来自远古的恶魂,究竟是化为力量,还是任由其吞噬,释放原来属于哪个灵魂的暴戾?
  • 废材二小姐,太受欢迎了

    废材二小姐,太受欢迎了

    明明是的废材加傻子,为何如此受欢迎呢?只不过是换了个灵魂罢了。穿越到另个世界,看她如何降服整个世界,如何让他们死心塌地。他们不是很厉害么?为什么躺在地上的是他们?受伤的是他们?都是因为她!不,她想他们好好的活着。你们是骗我的,你们没事对吧,你们起来啊!!她的身边终究无一人,只剩她一人!为何要让我孤单的活着,你们不是说会陪我一辈子?骗子!!
  • 剑花香

    剑花香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十八年前结下的仇恨,引出了一个女子曲折的身世之迷,十八年前两对爱侣的生死情仇引出了一对姐妹痛苦的矛盾,十八年后正与邪的较量,情与爱交织,加上两种对剑法截然不同的认识,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