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5500000007

第7章 混沌控制(1)

创造者和天才在其事业初期(往往也在后期)差不多都被当做傻瓜。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最乐观的地方是精神病院。

--哈夫洛克·埃利斯

亚历山大图书馆成为当时伟大的知识分子、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竞技场,托勒密通过制定激励措施来确保这一点。图书馆可能还包括一个花园、一个动物园和一个天文台。来这里从事研究的学者们在城市的皇家处所免费食宿,免交税赋,并被委任为导师,常常在图书馆旁露天授课。他们参与图书馆组织的各种游戏、会演和文学竞赛。他们当然也获准自由研读各类书卷,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事研究。数学家欧几里德曾在图书馆从事过研究,他在那里完成的工作可能导致几何学定律的产生。阿基米德在那里发明了螺旋水泵;埃拉托斯特尼计算出了地球的直径,绘制了地球草图,并声称有可能从西班牙往西航行到达印度。盖伦写出了治疗和解剖学方面的著作,直到文艺复兴之前一直在医学界独领风骚。额外福利的价值永远不可低估。

如同所有伟大的年轻公司一样,谷歌及其雇员们反映出了公司创始人的个性和抱负。任何创始人保持其公司文化的方式,都是雇用与自己相类似的员工。公司成立初期,拉里和谢尔盖面试了所有雇员人选,今天他们仍然坚持对每位重要雇员进行面试。他们雇用的第一名员工是克雷格·西尔费斯坦,这是他们心目中的一位计算机天才,他看起来正是合适人选。他瘦瘦小小,长着斯坦·劳莱式的下巴,平日举止腼腆,业余时间打理着一个提线木偶面具网站。

但是,当他谈及谷歌及其永恒文化时,这使与拉里和谢尔盖抱负一致的年轻技术专家们热情澎湃,他又变得非常敏锐和自信。“当时我们雇用的是与我们类似的人,”他说,“我们绝对需要理想主义者,而且多年来我们一直小心翼翼,试图保持这一传统。”

拉里对于雇用理想主义者作了这样的表述:“从长远来看,我们坚???能更好地受益于--作为股东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一家为世界行善举的公司,即使我们放弃了一些短期收益。这是我们公司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公司内部得到了广泛认同。”

当时,几乎每一位计算机专家都想加入谷歌。但是为了在初期吸引到最好--在专业技术和共同价值观这两方面--的科学家,拉里和谢尔盖不得不出手大方,提供了一个所有计算机天才都会喜欢的科技竞技场。这种角色很容易扮演。在资金尚充足的情况下,他们提供了其他网络初创公司所能提供的一切条件:雇员额外福利。

拉里和谢尔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着他们在斯坦福大学养成的众人皆知的节约习惯。他们仍然购买所能找到的最便宜的设备,然后进行修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谷歌几乎没做任何广告,新产品在互联网上以新闻报道和博客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谷歌创立初期,他们挤在小隔间里,没有自己的办公室,用门板来当书桌--尽管如此,他们的工作场所还是被饰以五颜六色的彩带、来自钟爱影片的道具、异国城市和童话里的物品和图片,以及激发员工想象力的任何东西。

雇员额外福利是另一回事。谷歌的文化曾被描述为“部分是大学校园,部分是幼儿园游乐场。”更切合实际的说法则是,它是年轻人的竞技场。这里有互联网公司全盛时期技术初创公司里典型常见的熔岩灯、有台球桌的游戏室、桌上足球和视频游戏。但是谷歌远不止这些:这里还有按摩椅、员工可以小睡的“沉睡的豆荚”、赫赫有名的免费美食和饮料。(谷歌的前厅通常会有带玻璃前脸的冰箱,里面是为客人准备的满满当当的免费Naked果汁。)谷歌还因聘请公司按摩师而闻名。一位早期雇员回忆说:“专职按摩师芭贝特美丽动人。她隔着床单给人按摩。”

即使是在早期,雇员们也都能享用免费美食:嫩羊排和肋眼牛排、卡真菜、扇贝,还有汉堡包和热狗、鱼肉三明治和沙拉。免费快餐大多注重健康:Odwalla饮料、燕麦条、育高薯片、脱咖啡因咖啡。

但是谷歌最吸引年轻科学家的不是免费食物。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被拉里和谢尔盖传播的通病感染,那就是渴望去做不可思议的事情。谢尔盖强调了这一事实,并指出这在股票价格回落时尤为重要。“这时你要确保所雇用的员工喜欢在此工作,他们喜欢创造,他们来这里的初衷并非为了钱,”他说,“虽说当他们确实创造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时你要给予奖励。不过这些东西必须确实奏效。”雇员们承认,获得使自己扬名立万的机会甚至比额外福利和上市致富的承诺更加重要。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无视钱途。加入一家前途远大的公司,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巨大的吸引。但这并非全部,据之前的一位雇员说:我曾经在另一家网络公司待过,然后又投奔了谷歌。第一家网络公司就让人兴奋,而谷歌公司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全然不同的兴奋。人们真的相信他们的追求。在早期的网络公司里,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致富。而在谷歌,人们几乎不屑于谈论金钱。他们都亲眼目睹了付出和一夜暴富,不过老实说,这从来都不是来谷歌工作的人的既定目标。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技术。从未有人拿着想买的帆船的图片跑进来,但确实有人在突破里程碑时跑进来打断会议。这名雇员将其工作环境形容为“天鹅绒监狱”,那里的额外福利和友好气氛被疯狂工作的时间压力所抵消。“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很常见,”他说,“工作时间是自选的,但有一种压力迫使你去完成它。他们随时供你吃喝,所以没有理由为了吃东西而下班。谷歌的生活方式是24小时/7日制。而且他们都是那样的大好人。”

斯坦福智库

拉里和谢尔盖使用了另一种手段,来确保最大可能地实现对自己的克隆。在谷歌创立初期,他们最钟爱的招募地点是其发迹地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学教授珍妮弗·维多姆(JenniferWidom)说:“在(谷歌创立之后的)头三年半的时间里,在数据库小组导师的指导下毕业的所有学生,要么留在了学术界,要么去了谷歌,我们曾经开玩笑说,如果谷歌破产了,我们所有的毕业生就会失业。所有人都说,谷歌公司的斯坦福校友人数是笔糊涂账。”

例如在2002年,拉里和谢尔盖雇用了欧库特·柯克滕-布于克,另一位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生格伦·耶(Glen Jeh)带来了基于个人喜好的一种个性化搜索方法,他将这个构想写成了一篇论文《扩大个性化网络搜索》。2003年6月,他创立了一家名叫Kaltix的公司来应用这一技术--一些斯坦福校友认为该公司的创立只是为了被谷歌收购。三个月之后,这变成了现实。

谷歌的大部分原始工作文化传承到了今天。谷歌人享受着作为补贴的日间护理中心、免费膳食、免费洗衣房、干洗衣物的脱衣间(雇员须为此项服务付费)以及几乎数不胜数的其他额外福利。整个公司园区到处停放着谷歌的自行车,雇员们可以跳上去往返于各座大楼之间。所有自行车都没有上锁,雇员们可以在需要时直接骑走。一些人带着赛格威踏板车、溜冰鞋或者滑板上班。一位医生定期造访谷歌园区,所以谷歌人无须离开办公室就能接受体检。

当然,谷歌最有名的还是它的“20%时间”,即雇员们每周有一天时间可以用来尽情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可能会开创一个新项目、参与一个进行中的项目或者组成他们自己的团队。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尽管一些工程师声称,现在实际上很难再有时间这么做了。

高级工程副总裁兼工程人员招聘负责人艾伦·尤斯塔斯(AlanEustale)解释了由拉里最初设定的任务:“重要的是要了解,你所做的一切包括了何种价值主张,”他说,“比如说园区里没有咖啡店,那么数千名雇员就得在11点半下班,为涌入餐馆赶时间。所以你会问这两个小时的价值是多少,如果人们不这样而是待在园区里会对你有何影响?而且如果你打算在园区里提供食物,食物好坏之间的价格区分是什么?这种增量的差值相当小。”

拉里和谢尔盖也试验了适合更大规模公司的新型额外福利政策。《财富》杂志对他们二位的最近采访指出:“他们正在艰难地修补谷歌的401(k)计划,并确保雇员们更易于获得财务建议。他们正在研究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努力了解保持有钱人对工作的积极兴趣--并使其对公司作出贡献--需要花费什么样的代价。佩奇说,他对雇员们的仁慈之心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祖父在密歇根州弗林特汽车厂工作时举行静坐罢工时的那个腐朽时代。”

谢尔盖补充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去追忆我们在车库创业的那段黄金时期。我们的目标是发展壮大,而且我们无疑有更多的资源可以用来解决扩大规模后的文化问题和其他问题。”

奇怪的管理

拉里和谢尔盖毫不迟疑地试验不同寻常的想法。他们创立了一种事实上废除了任何固有等级制度的管理制度,高层之下的管理层极少。人们频繁转换工作,有一段时间,项目经理每隔几个月就会调动一次工作,以便学习所有必要的程序。今天他们待在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时间大约是18个月。项目经理级别以下的人们不断转换工作。可以看到工程师们会在白天或晚上随时投入工作,但主要是在夜间。

谷歌公司还坚持以很小的团队进行项目攻关。通常五六个人就足以应付一个重大项目--如谷歌的图书搜索计划(有关该计划的更多细节详见第9章)。

谷歌面试过程的残酷性臭名远扬。不仅要面试经理人选,还要面试整个公司各个学科和管理级别的人选。在工程学方面,谷歌就有几百名招聘委员。他们每周碰头一个小时,讨论雇员人选。这一系统旨在消除某个面试管理人员的任何偏见。

在面试过程的最后阶段,当选出了最佳面试者之后,拉里开始介入面试。“拉里仍然面试每位工程学雇员。”尤斯塔斯说。他先是看招聘委员们提供的候选人简历,然后“他将翻看他认为应该亲自面试的人选的简历。我们对每个人进行审查的事实,意味着没有人能骗过我们”。

拉里的面试更有可能是思想的交流,而不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以尤斯塔斯为例,他回忆2002年接受拉里面试时说:“拉里长篇大论地谈及世界信息的处理问题、它的重要性、为什么它是一个有意思的技术挑战,以及为什么搜索技术还未研究完成。我们谈到了谷歌公司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公司的当务之急。”

同类推荐
  • 母爱耀皇宫

    母爱耀皇宫

    本书介绍了顾全大局的赵威后、女中豪杰萧太后、影响三代皇帝的窦太后、被妖魔化的慈禧太后、善良的慈安太后等27位皇太后。
  •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读,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名大商人,开创大事业所遵循的大法则;揭示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的生意经。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世界十大文豪——雨果

    世界十大文豪——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漫长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优秀的诗歌、戏剧、小说、文学评论等作品,对法国及欧洲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大唐少初传

    大唐少初传

    原本贫困的村庄,却在几月之后突然发财。为何大户人家的姑娘,每晚都想着一个男人?且看主角从默默无闻的小子带领大家走位发财致富的过程
  • 我家娘子娇娇客

    我家娘子娇娇客

    如果要问我这一辈子那一天对我最重要,我不会说我出生那天,结亲那天,爱上他那天……对我最重要的一天,绝对是我接到圣旨奉旨回都的那天。我把我最喜欢的仙人掌给了小凉子,我对他说,仙人掌开花那天,我就回来了。此文巨甜,齁甜,前期可能有点虐。但是男主狂宠妻。[推荐收藏一下吧]
  • 无限中的人生

    无限中的人生

    这尘封隔世的古堡中,文字是由他心血而滴成的图画。每一日,每一日,都有稿纸在空中飞舞。日复一日,他就在这这里书写着生命的颂歌,当纸张日渐丰厚,房间也终于被文字填满,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人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放眼看着窗外,那里四季已过,秋冬依旧,与窗内的这边仿佛是两个世界。梦,遥远而美好的梦。从年少时起,人就做一个童话般的梦。然后,他拿起了一支笔,但拿起笔的同时,他也仿佛被笔施加了魔咒一样。从年少到头发斑白,他一直在书写着一个故事,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现在,他终于可以停下手中的笔,从那个童话般的魔咒中解脱出来,深深的看了一眼外面的世界。
  • 新永昼

    新永昼

    “阁下到来之日,大门将再次打开,黑暗将褪去,纪元将被改写,永昼再临。”老人说的一番话让我冷汗直冒,然而他并没有停下,他灰蓝的瞳色完全消失,高声唱到:“黑暗之神伊瑟拉啊只有我认出了你的宿敌白耀之女就在此地为永不腐朽的灵魂为永不腐朽的灵魂为永不腐朽的灵魂……
  • 永恒之我为天帝

    永恒之我为天帝

    一代绝世无双天帝张天耀,星河宇宙最强的存在,后被兄弟背叛,身死而亡…但又凭借着《混沌吞天决》,重生到一位废人身上,开始了自己的杀天道,灭虚无!
  • 星神计划

    星神计划

    星神计划,打造人类史上第一个脑域开发为100%的神。只不过途中出了差错,变成了一只小狐狸,还成了兽王。不过也失不了我的决心,看我如何成一代星神!
  • 穿越之娘子有才

    穿越之娘子有才

    她一个现代高智商青年难道还玩不转穿越的生活?被虐?她可以忍。被羞辱?她也可以忍。但是共事一夫?对不起,姐忍无可忍!N年后他厚颜无耻地来说她是她妻?她好像没这印象。她是他孩的娘?那是,可那又怎滴?谁规定孩他爹就要和孩他娘在一起?萌娃说,爹,我很同情你,但想和我娘在一起,不好意思请排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不朽天碑

    不朽天碑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当紧闭的双眼再度睁开,失去的力量逐渐回归之时,诸天万界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全能高手是女神

    全能高手是女神

    一群年轻人的追梦之路,一段荣耀之路的传奇故事。谁说女子不如男,妹子也能打职业。
  • Windsor Castle

    Windsor Cas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