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1400000008

第8章 彻底退位 (2)

现在姚崇、刘幽求、张说便一起走进了江湖。

实际上,在姚崇没上任之前,姚崇和张说的斗争就已经开始了。

因为张说不想跟他成为同僚。

张说斗姚崇,乍看上去有些不好理解:你当你的宰相,姚崇当他的宰相,谁都不挨着,有什么好斗的?这就得说到官场的斗争了:官场内的争斗,很多情况下都是这么来的,不是当事双方的性格使然,而是官场的格局使然,因为古往今来的官场,从来都是僧多粥少,而且粥还有稀稠之分,竞争便在所难免。

张说与姚崇的斗争,就如同当代社会两个人同时竞争某个职位,从私交上他们或许还是不错的朋友,但从工作上他们便是你下我上的对手,在这个时候,没有太多的朋友可言,有的只是对手。

当李隆基动了让姚崇出任宰相的念头时,张说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危机的来临了:论资历,姚崇比他资深得多;论能力,姚崇的能力世人皆知;论交情,姚崇曾经跟宋璟向太平公主奋力一击,虽然没有成功,但对李隆基的忠心可鉴。

各方面都在自己之上的姚崇如果回来出任宰相,自己的空间还会有多少呢?于是,张说决定出手,一定要阻止姚崇拜相。

他先出了第一招:弹劾。

御史大夫赵彦昭按照张说的意思参了姚崇一本,本以为能就此动摇姚崇在李隆基心中的位置,没想到李隆基根本不为所动,弹劾的拳头打在棉花上,一点响声都没有。

接着张说又出了第二招。

这一招儿,以推荐为名。

替张说出面的是殿中监姜皎,他是不久前跟随李隆基起兵的功臣之一,此时正受着李隆基的恩宠。

姜皎说:陛下之前不是一直苦于没有河东总管的合适人选吗?微臣替陛下找到了一个。

李隆基顿时来了兴趣:哦,谁啊?说来听听!姜皎说:姚元之(姚崇)文武全才,正是河东总管的合适人选。

姜皎说完,便直愣愣地看着李隆基,如果李隆基点头同意,姚崇就算被张说算计成功了。

张说高估了自己,同时又低估了李隆基。

李隆基听完,顿时变了脸色:这一定是张说的主意,姜皎你竟敢当面骗我,这可是死罪!姜皎顿时吓蒙了,毕竟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

好在姜皎现在正受恩宠,李隆基也给他留了面子,一番下跪求饶后也就把他放了,这事暂且按下不提。

李隆基不提,并不意味着姚崇不提,以姚崇的人脉,他早就知道了张说在背后的小动作。

只不过他忍而不发,一直等待着机会。

现在轮到张说着急了,他非但没能阻止姚崇拜相,反而眼睁睁地看着姚崇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中书令,得宠的势头非常迅猛。

张说知道,自己现在无法从李隆基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毕竟姚崇跟李隆基走得更近。

当务之急,是从外围做一下工作,找一个李隆基最信得过的人帮自己说说好话。

选来选去,张说把目标锁定在了岐王李范身上。

岐王是李隆基的亲弟弟,他说话还是有分量的,如果傍上岐王这条线,肯定有益无害。

一天夜里,张说便乘坐马车来到了岐王李范的府中拜访,详尽说明了自己的效忠之意。

李范频频点头,宾主相谈甚欢。

心里有了底的张说心情愉悦地离开了岐王府,回家的路上心情格外高兴,却没有注意到,在他进入岐王府的同时,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盯着他。

第二天上朝,姚崇一瘸一拐地来了。

李隆基看着姚崇,有些惊讶。

你的脚有病吗?李隆基问。

臣的脚没病,却有心腹之疾。

姚崇回道。

李隆基当即意识到,姚崇有话要说。

有什么心腹之疾,说给朕听听!姚崇正色说道:岐王是陛下的至亲兄弟,张说是陛下的辅臣,而张说却躲到车里面秘密前往岐王府拜访,我怕岐王会受到误导,所以心里担忧。

同样是给对方下绊,姚崇明显技高一筹。

原因就在于姚崇抓住了李隆基的心理:但凡是皇帝,对宗室都很忌惮,而张说身为宰相,却不经皇帝同意,私自拜访岐王,这是典型的图谋不轨啊。

还有比这更致命的小报告吗?几天后,张说就倒了,被免除了宰相职务,出任相州刺史。

本来他给姚崇挖了个坑,结果姚崇没掉进去,他却掉进了姚崇的坑里,这就是中年狐狸跟老年狐狸斗,差着道行呢。

掉进坑里的张说从此又开始慢慢地往上爬,等他从坑底爬回地面再次出任宰相时,已经是九年之后了,而他与姚崇的争斗并没有就此结束,一直持续到姚崇的人生谢幕。

张说倒台的同时,尚书左仆射刘幽求也倒了。

刘幽求被免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改任为太子太保。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是宰相,是实职,太子太保则是闲职,能把好人闲出病的闲职。

刘幽求为什么倒台呢?难道他也招惹了姚崇?他本人虽没有招惹姚崇,他的职位却出卖了他,因为姚崇想要大权独握。

公元713年的这次拜相,是姚崇的第三次拜相,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拜相,这时他已经六十三岁了,他想真正放开手脚做点事情。

在拜相之前,他向李隆基提出的十件事,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施政纲领。

此时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成熟的蓝图,容不得别人再来对他指手画脚。

然而,现有的群相制显然不能满足姚崇的胃口:在这种体制下,宰相班子里堆着一大帮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集体负责,那就是都不负责,这不是姚崇想看到的。

他想要的,是自己掌握话语权,其他少数几个只需要负责随声附和。

显然,刘幽求不是合适人选,他是唐隆政变的主力,不会任由自己摆弄。

既然这样,只能让他离开,省得碍手碍脚。

姚崇的想法与李隆基不谋而合,因为他也想让刘幽求离开。

这又是为什么呢?卸磨放驴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自古以来,功臣难当。

虽然李隆基在大权在握后,便把流放犯刘幽求擢升为了尚书左仆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将重用刘幽求。

他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做出一个报恩的姿态,因为他心里明白,刘幽求此时并不是他所需要的人。

如果说唐隆政变时,刘幽求是李隆基不可或缺的主力,那么现在马放南山,刘幽求自然就失去了使用价值,以前他是主力,现在他连替补都不是。

对于这样的功臣,李隆基也有些头疼,他不能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只能选择让刘幽求慢慢淡出权力中心,而在这之后,又需要让他远离长安。

众所周知,功臣一旦淡出权力中心后,心中难免就会产生抱怨,而刘幽求又是有过政变经历的人,这颗随时有可能爆炸的雷是不能再留在长安的。

看起来,李隆基的所作所为有些不近人情,但算起来,他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皇帝,这几乎是历朝历代的惯用的套路,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比他做得还要过分,相对温柔一些的,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了。

李隆基这次效仿的,乃是曾祖太宗李世民。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玄武门之变后,曾经一顶一的得力干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都淡出了权力中心,原因只有一个:国家安定之后,猛将已经没有使用价值了。

失去使用价值的刘幽求便这样从宰相高位栽了下来,从流放犯到宰相,再从宰相到太子少保,前后不过四个月的时间。

令刘幽求没有想到的是,三个月后,他连太子少保也当不成了。

因为他被人举报了。

有人检举说:太子少保刘幽求对自己的职位有怨言。

这个举报非常致命。

在古代,如果一个官员被举报有怨言,事情便可大可小——大到可以满门抄斩,小到可以批评教育,下不为例。

李隆基接到举报后,便把审问刘幽求的任务交给了姚崇,这个安排更加要命,这就好比让黄鼠狼当了养鸡场的保卫科科长。

与刘幽求一起受审的还有太子詹事(太子宫主管)钟绍京,这也是当年唐隆政变的主力,正是他调集了皇家园林里的园丁参加政变,为李隆基立下大功。

一度钟绍京也被推到了中书令的高位,不过后来又被拉了下来,辗转出任太子詹事这个闲职。

姚崇经过一番审问,很快定了案:刘幽求等人都是功臣,一下子被安排到闲职,肯定有些沮丧,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的功劳很大,受的恩宠也比较深,一旦把他们逮捕下狱的话,恐怕会让远近之人都担心。

言下之意,逮捕下狱就不必了,不过该有的处罚还得有。

这正是姚崇想要的结果,也是李隆基想要的结果。

不久,刘幽求被贬为睦州(浙江省建德市)刺史,钟绍京被贬为果州(四川省南充市)刺史,两个唐隆政变的功臣从此与权力中心渐行渐远。

被贬出长安的刘幽求后来又出任杭州刺史,开元三年又从杭州调任桂阳刺史,然而就在从杭州到桂阳的途中,郁闷的刘幽求连气带怨,终告不治,享年六十岁。

钟绍京的结局比刘幽求稍好一些,他辗转在各地当了一些小官,再见到李隆基时已经是开元十五年了。

面对着李隆基,钟绍京痛哭流涕,陛下难道不记得当年的事了吗?您怎么忍心把臣抛在荒外,终年看不见长安的皇宫。

当年一起起事的如今都不在了,只剩下臣这么一个衰老头了,陛下难道不可怜可怜吗?顿时,李隆基神色黯然,他知道亏欠这些老臣的太多了,随即便将钟绍京留在长安,委任为了银青光禄大夫。

颠沛流离十几年的钟绍京,终于得以在长安终老,享年八十余岁。

值得一提的是,钟绍京系出名门,乃是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繇的第十七代世孙。

钟繇乃是书法界的一代宗师,而钟绍京在书法上的造诣也炉火纯青,与世祖并驾齐名,被誉为书家双绝。

史书故称钟繇为大钟,绍京为小钟。

在刘幽求、钟绍京被贬之后,另外一个受尽恩宠的人也遭到了贬黜,这个倒霉蛋,便是一直鼓动李隆基向太平公主下手的王琚。

王琚参加了李隆基的起兵,在胜利之后一直享受着功臣的待遇,而且他生性诙谐幽默,深得李隆基的欢心,一时不见,李隆基便会思念,偶尔王琚休假不去上朝,李隆基就会派宦官到其家中邀请。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李隆基就接到一些大臣的忠告:王琚诡计多端,可以一起消除祸事,但共享太平却很难。

这种忠告十有八九是出自嫉妒,但李隆基还是听了进去,在他的前半生中,他见多了宠臣弄权为祸的例子,他当然不想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在这之后,李隆基对王琚渐渐疏远,不久就让他兼任御史大夫,到北方巡视军队去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便发生了刘幽求和钟绍京被人检举的事件,本来与此事无关的王琚也被卷了进来,他被指认为刘幽求的同党。

哎,原来发发牢骚也有同党。

这样王琚再没有资格巡视了,他被贬为泽州刺史,彻底远离了权力中心。

多年后,王琚被李林甫诬陷,在流放的路上被勒令自杀,死非其罪,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死得冤。

又过了数年,李隆基追赠了他的官职,算是给他翻了案。

从刘幽求到钟绍京,从钟绍京到王琚,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君无常心,皇帝的恩宠,历来都是中国古代的四大不靠谱之一。

都有哪四大不靠谱呢?春寒、秋暖、老健、恩宠。

春寒:春天的寒冷是不靠谱的,因为夏天即将来临;秋暖:秋天的温暖是不靠谱的,因为冬天即将来临;老健:老来的健康是不靠谱的,因为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是个未知数;恩宠:君王的恩宠是不靠谱的,因为它如同热带雨林上空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刘幽求、钟绍京、王琚,同意请举手!

同类推荐
  • 红楼士子风流

    红楼士子风流

    现代人穿越到红楼梦的世界,开启考取功名的科举之路。功名要有,美女也要有!金陵十二钗,都是一家人,一个也不能少!(很抱歉,就这么仓促地完结了,红楼故事太迷人了,我的水平还不够,开这篇文是一个错误。最后,欢迎喷我的新文《龙凤团》)
  • 大明小文人

    大明小文人

    pS;男粉丝福利群894321445!! 曹鼎蛟一不小心来到到了明末,为了混进文官队伍,曹狗官一人硬撼二十万闯贼大军,就你见没见过手持百斤狼牙棒身披三层重甲的文官,卢象升都只能跟在我曹狗官后面当个小弟。 自家哥哥也挺牛b的叫做曹变蛟,自家的叔叔叫做曹文诏。我是个有文化的武将,简称儒将!我是个有拳头的书生,也称君子。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进可孤身挑蒙金,退可平叛拿超神。 ps:推荐小白已经完本的小说《拯救大明朝》,可以去看看。 加群658021624
  • 吾国有秦

    吾国有秦

    仅是一部小说而已,权当娱乐,切勿当真。就这样,关于秦二世的故事。
  • 海商

    海商

    俗语有云“禁赌则庄家私开赌坊者发迹,禁娼则老鸨四处拉皮条者发迹,禁烟则烟馆走私鸦片者发迹。”如此,清朝有海禁,到乾隆年间仅余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偏是海运、河运发达的江南却设立了禁止外海通商的海关道。主角穿越后附身于江宁府一商家子弟,后经过努力,利用这个海禁,利用这个海关道,建立了他的“海商”霸主地位,让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化为乌有。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不是海盗却比海盗还狠,一个让东印度公司,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栗的名字“唐一鸿”,在这个特殊的空间之中诞生了。
  • 大明逍遥录

    大明逍遥录

    抗日名将李如松之死究竟有何猫腻万历四十年的大明京城,究竟隐藏了多少黑手两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学生,究竟是怎样卷入明清鼎革的漩涡之中已经微微倾斜的天平上,在一旁加上两根微不足道的稻草会发生怎样的偏转谍明以伐清,以小而战大尔为大国,而我中华亦不小也!
热门推荐
  • 微笑力

    微笑力

    112位如家员工,20位顾客,3位特许店业主,2位供应商,1位社区民警,2880份调查问卷,共同讲述如家服务精神和创造卓越服务的普遍原则。
  • 遇见你的快乐

    遇见你的快乐

    小剧场一:“乐慕晴我数到三你最好给我乖乖的过来不然你就会完蛋!”“你一个大男生还抢我一个女孩的作业你说你说出去丢不丢脸.”小剧场二:“林子寒你说我们会不会在一起很久很久啊?”“笨蛋你这脑袋一直在想什么啊我们会在一起很久很久我也回答了你好多好多次了!”直到后来的变故终究让林子寒负了乐慕晴好多年.
  • 彼岸的平静生活

    彼岸的平静生活

    纵使是徘徊于深渊的恶魔,偶尔也会渴望那遥不可及的救赎。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本书共分13章,介绍了国有资本预算体系的构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国债投资转国有资本的预算管理等内容。
  • 误兰因

    误兰因

    离帝一觉醒来世上已天翻地覆且是在自己转世的体内,她因欠下的承诺不得不离开,独自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她其实知道,这世上唯有他爱她这个废人......
  • 快穿:又见小黑屋

    快穿:又见小黑屋

    0839终于成功绑定了一个宿主,而且这个宿主还很听话,虽然有点蠢,但它真的不介意,只是……0839:[宿主小弟,能保证下次别死太惨了吗?]元识微:[好!]0839:[宿主小弟,下次还是早点死吧。]元识微:[⊙ω⊙]0839:[宿主小弟,为什么你次次都能碰上变态?]元识微:[(无辜脸)]0839:[宿主小弟,你家变态又追上来了。]元识微:[我好像跟他不熟。]0839:[好!保持这个气势,不能屈服于恶势力!]某变态:[(拔刀)]0839:[我觉得你还是跟着他走吧。]总而言之,元识微在0839“淳淳”教导下向着作死的方向一路狂奔。?有主线,1V1,黑化甜宠,苏爽下饭,快到坑里来。
  • 策略:如何在复杂世界里成为高手

    策略:如何在复杂世界里成为高手

    对客户、市场一头雾水,谈话总是不断让步,计划执行磕磕绊绊,沟通仿佛一场大战?其实,工作和生活中99%的烦心事都是不懂如何制订策略造成的。本书通过四大黄金法则,六十三个知识点,大量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职场、管理、社交、谈判等八个领域的策略竞争技巧。帮助读者打破思维定势、颠覆固有认知、破解职场套路、掌握执行先机。
  • 魔域史

    魔域史

    你曾梦想过自己能幻影移行吗?你曾幻想过自己有一头洪荒猛兽可供坐骑吗?一部魔域史,让你成为纵横魔域的传奇,在这个故事里,你是身世坎坷的弃子,是杀伐果断的强者,是历经生死修成无敌的圣。即使这样,你能没有孤独、没有寂寞吗?欢迎关注!
  • 景生若梦

    景生若梦

    爱我,请告诉我;爱我,请深爱我;爱我,别轻言放手。
  • 地煞魔杖

    地煞魔杖

    混沌初始,魔神乱,人族的太始何以掌控星域,笑傲宇宙,看看人族的太始三皇的传奇即可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