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83900000005

第5章 “三坑四庙南衣袍”

“三坑四庙南衣袍”是八条胡同的统称,也是一片地区的统称。多少年来,居住在这片地区的老北京住户将东起原方巾巷、西到东单北大街、南起原西观音寺胡同、北到东西走向的新开路胡同这片长方形地面上的诸多胡同统称为“三坑四庙南衣袍”。所谓“三坑四庙南衣袍”,即指位于这片地区内的原象鼻子前坑、象鼻子中坑、象鼻子后坑三条胡同和与之相通相连的大土地庙、小土地庙、娘娘庙、火神庙四条胡同和原南衣袍胡同。原南衣袍胡同是方巾巷西侧南起的第一条胡同。其实,这片地区的胡同还有很多,如现在仍部分存在的北极阁、新开路、黄兽医和已消失的栖凤楼、小三条、扁担胡同等,但多年来这里的人们一直有“穷三坑,破四庙”之说,更将这片地区的街巷概括称为“三坑四庙南衣袍”,久而久之就这么约定俗成地流传下来了。

据传在清朝时,这片地区的寺庙很集中,其中就有大土地庙、小土地庙、火神庙和娘娘庙,其所在的街巷也就以此为胡同名而流传下来了。我们家从解放前就在与之相邻的南衣袍胡同居住,但我们从未见过这些庙,我们的父母说他们也没见过,至于更长一辈儿的老人是否见过,已无从考证了。我模模糊糊地记得,似乎仅在火神庙胡同的一扇凹进去的山墙上见过一个小小的神龛。因此,这四条胡同大概早就“庙去名留”了。

至于象鼻子前坑、象鼻子中坑、象鼻子后坑胡同的来历,据传其所在地原是明朝皇家养大象的象坊。原有大坑,是大象洗澡、嬉水的水塘。后来,这些坑渐渐被填平并在此地盖房住进了人,于是这里的百姓就称这几条街巷为象鼻子前、中、后坑。

象鼻子前坑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的胡同,其西口通火神庙胡同,东口通象鼻子中坑胡同,中间还有一个口通南衣袍胡同。象鼻子中坑是一条基本为南北走向的胡同,形状像一根拐杖,其南口通南衣袍胡同,东口通方巾巷胡同,即现在的朝阳门南小街;其中间还有两个口分别与前坑、后坑胡同相通;在这个“拐杖”的弯曲部分,是著名的象鼻子中坑小学校门及其南院墙。结构比较复杂的是象鼻子后坑胡同,它七扭八歪很不规则,既有东西走向的胡同段又有南北走向的胡同段及斜巷,但都彼此相通。该胡同有多个出口:东口通象鼻子中坑胡同,南口通象鼻子前坑胡同,西面有两个口通火神庙胡同。如果把“三坑四庙南衣袍”和其他几条胡同画在一张平面图里,恰恰是一幅类似长方形的图,而“三坑四庙南衣袍”则占据了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面积。看来,当时老百姓将这一地区的街巷统称为“三坑四庙南衣袍”也是可以理解的。如今,所谓的“三坑四庙南衣袍”,除大、小土地庙胡同还保留其西端一小段胡同外,其余都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而消失了。在这些消失的胡同的地面上,建起了交通部办公大楼、北京市政协、全国妇联等现代化建筑。

多少年来,这些胡同里的大多数住户都是大杂院里的普通人家,除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民族的住户共同居住的大杂院外,在这些胡同内也有不少一户独居的四合院,包括三进的大四合院。当然,在经历“文革”后,这些四合院中的绝大部分也变成了大杂院,而且其院内建筑结构和住户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于多年流传的“穷三坑,破四庙”的说法,我不能完全苟同,原因是,在这些胡同昔日的一些讲究的四合院里,曾住过不少名人、富人,也留下了不少轶闻。

例如,小土地庙胡同3号院是著名人士邵宝元老先生的住宅,这是一所典型的三进四合院。邵老先生一生为人忠厚善良。1900年,十几岁的他刚从天津来到北京时,便到刚成立的北京饭店去当“小孩”(伙计),后来被提升为经理,他是北京饭店的第一个华人经理。从1900年到1948年,一干就是48年,他是北京饭店历史的最好见证人。邵老先生于97岁高龄时逝世,直到逝世前,他的思维都一直很清晰。在他96岁高龄时,中央电视台的赵忠祥先生还到他家采访他,电视里播放了采访情况;北京饭店的领导也曾在他晚年时请他到新建的北京饭店参观并征求意见;曾播放过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蓝色档案》里的剧中人物就有他……

再如,象鼻子中坑胡同有一所著名的象鼻子中坑小学,学校东邻的大院里曾住过著名人士梁思顺女士,她是清朝末年著名人士梁启超9个子女中的老大,是梁思成先生的姐姐。据说她也是一位才女。她多年卧病在床,在“文革”中,体弱多病的她在受到冲击后不几天就逝世了。

再如,南衣袍胡同内大杂院最多,但也有几个“特殊”的院子,原7号是一所有几个跨院的大院,是“两航起义人员”的宿舍,人民解放军将领钟赤兵将军也曾在此院居住过。由于该院有一扇宽大的红色院门,所以当地居民称此院为“大红门”。该院门前是胡同里的一片开阔地,20世纪50~60年代时是孩子们跳皮筋、做游戏的理想地方;也是当时还存在的一些走街串巷的卖艺人表演的场地。那时,常有变戏法儿的、耍猴儿的、演木偶戏的艺人在这里演出,给当时文化娱乐生活贫乏的平民百姓带来很多欢乐。胡同内原21号院是著名中医小儿科医生刘焕云女士的住宅,是个独门独院。

再如,象鼻子后坑胡同曾住过一位国务院某部的部长。象鼻子前坑胡同曾住着东安市场一家著名饮食店的创建人。在这条胡同里原来还有一家独门独院,是私人开设的托儿所,男主人姓高,女主人是一位很有风度的中年妇女。我经过这所院子时,常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和歌声。记得在“文革”初期,胡同内的一个学生多次贴大字报,指责高先生夫妇剥削人,高先生也做了辩解。但这段“插曲”似乎以高先生一家搬走而告终。不久,这个原由高先生独居的院子里,搬进了多户人家。

……

在昔日“三坑四庙南衣袍”这些胡同里,除居民住户外还有养奶牛卖牛奶的经营住家(俗称“牛奶房”,其院内很宽阔,养有几头奶牛)、油盐店(卖油盐酱醋的个体小店,在所谓的“公私合营”后改称“合作社”)、早点铺、托儿所、小学校(如上述著名的象鼻子中坑小学)、鞋铺、豆汁房(制做并售卖豆汁、麻豆腐等)、私人诊所等。所以,在20世纪50~60年代初,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人们,在胡同内就能买到日常生活必需品和获得所需要的基本服务。由于这一带的胡同条条相通,所以这一带居民出行非常方便。当时,这些胡同里不仅看不到汽车,就是自行车也非常少,所以胡同就成了平民百姓的孩子们玩乐的地方。那时,在这些胡同里常能看见做各种游戏的孩子们,女孩子一般玩跳皮筋、踢毽儿、拽包儿等;男孩子则玩弹球儿、滚铁环、拍洋画儿等。那时候,在孩子们中间经常传诵一些歌谣或顺口溜。令人惊讶的是,那个年代的不少孩子们都能把发生在身边或社会上的人或事儿(哪怕是一点儿小事儿)编成合辙押韵的顺口溜或儿歌形式来传诵或传唱。我记得有一首是:“汽车来了我不怕,我给汽车打电话,汽车说我好小子,我给汽车包饺子。”当时,在我们的胡同里几乎看不到汽车,就是在一些主要街道上汽车也很少。这首歌谣大概反映了孩子们的好奇和渴望吧!还有什么“小三儿、小三儿,吃胡萝卜尖儿……”、“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闹,赶明儿给你买鞭炮……”等,这些边唱边玩的孩子们成了当时胡同里的一景。

不管是诸多住户群居的大杂院,还是独门独户独居的四合院,胡同里的居民多少年来共同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直至进入改革开放的辉煌年代。不同时代的经历和往事,深深留在这里人们的记忆中。胡同里的住户、大杂院内的邻居尽管有时也为一些琐事发生争吵,但很快便和好如初。多年来,胡同内同院、邻院的人们大多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应了流传多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语。每逢春节,大家互相拜年、互相祝福的情景,更是呈现出一派和谐和热烈的节日气氛。

这里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在现在北京站口的西北角、交通部办公大楼右侧,有两棵用铁栅栏围起的枣树,这原是我们院(原南衣袍胡同3号)的枣树,据说已有几百年历史。如今,这两棵枣树被很好地保护起来了。如前所述,如果把“三坑四庙南衣袍”等胡同所在的地面比喻成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两棵枣树所在的大院恰恰是长方形的一个“端点”。因为自1958年拆迁扩路后,南衣袍胡同几乎成了临街的胡同;而我们3号院也几乎成了临街的大院。如今,每逢秋季,这两棵枣树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片地区的老住户,特别是我们这些当院的住户,走过这里总要站一会儿,看到这两棵枣树——这片地区唯一的遗物,会引发很多对已消失的胡同和往事的回忆。它们大概也可以算是这片地区诸多已消失胡同的“历史见证人”了吧!

交通部前原南衣袍胡同3号院内的枣树

同类推荐
  • 晋朝那些事儿·肆:乱世铁血卷

    晋朝那些事儿·肆:乱世铁血卷

    随着晋明帝之死,外戚庾亮当政,激起苏峻、祖约之乱,建康沦于叛军之手。名士庾亮只身逃路。陶侃在各路人马的劝说之下起兵讨乱,会合各路勤王之兵,终于平定苏峻的叛乱。东晋王朝转危为安。而北方局势依然战乱不停。石勒建立后赵之后老死。后赵集团发生权力争斗。石勒养子石闵乘乱而起,剿灭石勒族人,恢复其汉人身份,建立汉族政权,下灭胡令,以一支孤军独抗北方诸胡,神勇无匹,战无不胜,终因寡不敌众,为慕容鲜卑所杀……
  • 阿三传

    阿三传

    阿三,只是一个称呼,人们喜欢他,所以叫他阿三,没有其他。阿三是一个平凡的乞丐,却因得到李嗣源的看重,收为养子,从此他有一个新的名字——李从珂,看他如何在纷乱的五代,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武力成就自己的霸王之业。
  • 科技乱唐

    科技乱唐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也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国家之一。可是总有些许遗憾留在我们中间,如果当时我们的科技如文学一样灿烂,如今我们华夏民族将会如何?左轩,将带着我们的梦想,改变时空。第三篇到来,整本书将进入主题科技时代,前两卷写的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批评,多多指教。
  • 三国之我能联系死人

    三国之我能联系死人

    穿越高武三国,成为中山无极县甄家的一名家丁。在这个灵气复苏的世界中,虽然开局就是名有学识之士、身强体壮,还有一名惟妙惟俏的绝世佳人为伴、永不离弃。但毫无灵能的项锋仍旧感到鸭梨山大。直到某天………脑海中忽然出现了一条来自死人的信息……“叮~死者西楚霸王项羽已成功联系上你…死者始皇帝祖龙已成功联系上你…死者汉高祖刘邦已成功……”从此,项锋开始了他的别样霸途。(新书《全球英能》已发布,求支持)
  • 贞观文化大土匪

    贞观文化大土匪

    编辑说,“读者找书第一先看的就是简介。”可是作者比较废总想不出吸引读者的简介。那啥要不各位读者老爷点进去看几章,不看也行顺手加个收藏就可以了。我这封面是起点独家倾力打造设计的,动用了起点整个设计部门,冲着封面读者老爷是不是也友情收藏一下那?看看废作者写的废简介:本书就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满是现代人的唐朝。带着两个系统,后来占领了流求岛瞎建设的,一个纯作者瞎编的故事。预计建设目标是一个超级势力,世界经济中心,求学圣地等。比如青楼就是世界各国的美女组成。酒楼用的都是世界各地收集到的青菜等食材。哦对了得说一下那两个系统,一个是土匪系统,一个是诸子百家系统。作者挠头,写的简介是没啥吸引力,大概就能写到这个程度了。
热门推荐
  • 授我以长生

    授我以长生

    一个无意中进入仙侠世界的普通少年,机缘巧合之下得铸阴魂。这一世,且看他如何在漫漫长生路上笑傲苍生!
  • 怒龙抬头

    怒龙抬头

    肖然没什么野心,即使不小心回到了过去,他也只是想抢占先机,把自己心爱的姑娘追到手,然后再凭着模糊的记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适一些。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变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是意外,还是天注定?
  • 念伊人在何方

    念伊人在何方

    戎马倥偬的年代,为你不悔的坚贞,值得爱。将军寡言却多情,王爷宠溺终爱权。负一人心却还他恩忠一人情死尤不悔落魄千金漫漫成长路外在艳压群芳,内在德艺双修眼能识人心,耳能闻八方,谋能定乾坤,心能辨诡谲。唯有此,方能配,名赫天下,第一将军夫人衔无奈,误会多起好在,婚后再爱一次
  • 武佛齐天

    武佛齐天

    一路向西:这是天庭与西天佛界关于传教权的无耻交易。这是佛祖为了人间私生子的一次历练与镀金。为了儿子能子承父业入主佛界,佛祖让八部天龙下凡给儿子当坐骑!八部天龙?不够不够!再加上王母娘娘的私生子作守护神。天帝不能容忍脑袋变绿,派天庭高手天蓬元帅下界,密谋王母的私生子。你派我也派,王母派出了卷帘大将前去保护自己的儿子。一路向西:这是仙佛两界怎样的惊天阴谋?一路向西:正在为你演绎一路悲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优秀员工九商树

    优秀员工九商树

    如果你想要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让自己成为一个公司不可或缺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出色的工作能力,还必须具有工作能力以外的成功素质,比如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等等。也许你认为成功的素质对于你来说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提升自己的方法,那么现在,你将会在《优秀员工九商树》《优秀员工九商树》中找到答案,《优秀员工九商树》将为你的职业之树找到汲取养分的途径。
  • 星夜之空缘如梦

    星夜之空缘如梦

    这是一个女孩的故事。她是帝国千年难遇的全才,明明有一张偶像派的脸,却非得做实力派,她幽默风趣,空有一身撩人本领,却是一个只恋不谈的逗比……注意!女主是个女神经,快点来攻略吧
  • 明未混子

    明未混子

    “吱”木板门打开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穿着不知什么年代的旧衣服,头上打了发髻插着木杈,一手拿着扫把,柔柔弱弱一副胆小怕事的样子。“何事?”大婶你好,我叫黎浩,请问这里是那里,到Z市有多远?”“猪市?不知”
  • 隋唐之英雄好汉

    隋唐之英雄好汉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不与天下英雄一试手,岂不憾哉!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