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63500000039

第39章 死神难留王勇峰

只有在这世界最高处的冰天雪地里,你才会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叫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中午时分,海峡两岸珠峰突击队的六名勇士成功登上珠峰之顶;傍晚,欢腾的大本营又一下子跌入冰谷:山上通过报话机传下话来--登顶者之一的王勇峰自顶峰下撤后失踪。

午后13时40分,登顶的六位勇士开始下撤。他们商议好当天下撤到5号营地,在那儿会合。四位藏族队员走在最前面,随后是台湾队员吴锦雄,王勇峰压后。四名藏族队员因5号营地食品不足而安全撤到4号营地,连平时速度最慢的吴锦雄也已到达5号营地。天已黑尽,这时大家才发现王勇峰没下来,不见了。

大本营里的我拿着报话机的手直抖。我呆呆地久久盯着队长曾曙生和秘书长于良璞,渴望从这两个“老登山”的神态里读出“王勇峰绝不会出事”来。

但是我失望了,老曾倚着帐篷用两拳紧夹太阳穴,老于低着头拼命在抽烟。谁都明白,在海拔8000多米高的珠峰山顶失踪意味着什么,峭壁的凶险、缺氧、摄氏零下40多度的奇寒……不敢往下想了。

望着老曾,我想起他说的一句话——“登山最不能忍受的是,下撤时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大本营一夜未眠。

老曾的两眼里充满了血丝,顿时苍老了许多。他眼中含着泪,但又极力克制着。

李淳容也在为王勇峰祈祷。

北京,中国登山协会也不停来电,关心着王勇峰的消息。

所有的台湾山友,都在为王勇峰焦急。吴锦雄脱险后哭着向大本营喊道:“王勇峰在哪里?王勇峰不见了……”登顶时,王勇峰的报话机丢失。他和这个世界失去了联系。

大本营分析会有三种可能:一是他下撤时走错了路;二是在攀下天险“第二台阶”的绝壁时出了事;三是他当夜在8680米的突击营地宿营了。假如是前两种可能,那他就完了,必死无疑。珠峰曾有20多位登顶成功者在这个高度遇难。而最后一种又不具备可能性,他的体力还好,不会只撤到突击营地,因这个营地冷,缺氧最严重,冻伤的危险性也大。但是,这是他命悬一线中唯一的希望,而这只有等到明天才能验证。

珠峰,痛苦和焦急煎熬了我们一夜。王勇峰,你在哪里?

我只能一会儿闭上眼,一会儿又睁开,望着头顶被风吹得一鼓一鼓的帐篷,望着外面漆黑的雪夜,不敢再去想。但王勇峰,我这个最亲密的伙伴总在我眼前出现,甚至一闭上眼似乎就听到了他那熟悉的笑声……我想起了他说的意大利登山家梅斯耐尔。

我想起了时刻盼望他平安归来的他的妻子和女儿。

我想起了突击顶峰前的昨夜,他女儿的录音和他听到后抽泣的声音。

我的泪水涌了出来。

勇峰,我的好兄弟,你能脱险吗?如今你在哪里?

第二天天一放亮,我和老于便通过60倍的望远镜死死盯着顶峰下7号营地的那座帐篷。

8点、9点……我们明白,到10点钟里边如果还不出来人,那就……已近10点了,我们的眼睛似乎要盯出血来。

这时,身旁的队长老曾看了看表,无力地瘫倒在了一块石头上。这个时间还没出来,希望已不大了……10时,仍没有动静。

10时10分……突然,一个黄色的豆粒大小的影子移出了帐篷,清清楚楚地在冰雪中出现、移动。老于看了一会儿,不敢相信,又让我再好好看看。

我也不敢相信,但这是真的,千真万确,清清楚楚。

“王勇峰出现了!找着了!”我跳起来只呼喊出了这一句,就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仰望珠峰,放声痛哭。

大本营一片惊喜和欢腾!终于找到王勇峰了!

台湾的山友、突击前从台湾赶来的《自立晚报》记者杜文靖先生向我走过来,紧搂住我的肩,说:“性情中人,性情中人啊!别哭了,找到了,别哭了!”说着,他也掉下了眼泪。

我想起的是五岁的小王灏,我答应过这孩子,登完山和她爸爸一起领她去公园玩。假如找不到王勇峰了,孩子问我:“大大,我爸爸呢?”我该怎样对孩子回答?

老曾马上部署,让4号营地的队员马欣祥上去接应。

王勇峰果然是九死一生。他是怎样从死神那儿逃出来的?

下山后,他对我说:

5月5日凌晨,我们六名突顶队员从睡袋里拔出脚,等待着冲击珠穆朗玛的时刻。这是8680米的7号营地。开尊起来化雪,每人喝了一小杯水,吃了几口糌粑。用雪化水太慢,近9点,我们才出发。

近十年的登山生涯了,我一直盼望着这个机会。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不信神,但我希望老天爷保佑,给我们一个好天,登顶的成功与否,与天气关系太大了,尤其在珠峰。天刚一发白,我就扒开帐篷往外看了看,不错。夜里奇冷,总有摄氏零下30多度,一冷,天就好。出发时,开尊和普布走在最前边,然后是小齐米和加措。我跟在台湾队员吴锦雄后面。

这高度真是地地道道的生命禁区,走出没有20分钟,就感到憋气难受。我把氧气调大一些。吴锦雄正坐在那儿边喘气边吸氧,我向他摇摇手,示意他别着急。这时,“第二台阶”已离我们不远了。但是,向上攀了没几步,我突然发现右眼一片模糊,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了。我的心不由一沉,完了,目测不准,怎么向上攀登?要是迈错了一步,就会出事。那么,我的登顶之愿无法完成,生命也将受到威胁。怎么办?我一咬牙,马上做出了决定:不能告诉任何人,大本营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逼我下撤,就是剩下一只眼睛,我也决不放弃登顶机会!一个登山队员,一生中这样的机会,能有几次?危险,只能靠自己去闯,我相信能战胜它。

攀登速度明显慢了许多,体力消耗太大。老天真保佑,13时17分40秒,我终于登上了顶峰!激动使我忘记了失明和疲劳,待吴锦雄最后一个攀上顶峰时,我们拥抱在一起。吴锦雄激动地喊了一声就哭起来,我们拍拍他,亮出了海峡两岸联合登山队的队旗。加措看我把吸空的氧气瓶扔下,知道我没有氧气了,便把他的一瓶氧气给了我。他和几个藏族队员没有吸氧,是无氧登上顶峰的!我很感谢他,心想这真是救了我,靠着这瓶氧气,按我们商定好的当天下撤到7790米的5号营地,是不成问题的。但谁又能想到呢,顶峰太冷,高空风太大,这瓶氧气我还没放稳,就一骨碌滚到山下去了。我懊恨极了,但也没有办法。这个高度,意外太多了。

我没有想到,更大的危险还在后面。

13时40分,我们开始下撤。没了氧气,再加上右眼失明,我越来越感到行动艰难。对于我,氧气在这时就是生命。眼见五位战友下撤得越来越远,我明白自己顶多能撤到7号突击营地。终于,来到了“第二台阶”,这里陡得足有90度,目测不准,我更是小心翼翼。挂上下降器后,我一再提醒自己,慢一些,别慌,一定要沉着冷静。但是,下到金属梯的下半截时,右脚突然踩空,我一头栽了下去,成了个“倒栽葱”。幸亏左脚此时挂在绳子上,否则必死无疑!尽管被倒吊在那里,我的心里仍“咯噔”一下,感到这下完了,非吊在这里冻死不可!因为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在海拔低的地方也无力翻起身,更别说是在海拔8700米的高处了。我只能在绝望中“垂死挣扎”了。我用尽全身的力气蹬甩,右脚踏着岩壁乱踢,奇迹真的出现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翻起身的,上身终于朝上了。我全身紧张得连冷汗都出来了。下了“第二台阶”,我感到连下到7号营地的力气都几乎没有了。

我明白,从眼睛到体力,都是因为缺氧造成的,有了氧气,机体的血液循环加快,一切才能恢复正常。我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7号营地,我相信那里会有氧气,真有,就有生的希望。于是我咬着牙一步步摸着挪到了7号营地,上天保佑:一是营地的帐篷门没拴,如果拴死了,我的手指尖已冻坏,就解不开了;二是里面的三个氧气瓶里都有氧气,一个压力120,两个压力50。这已足够我吸的了,我得救了!一坐下安上调节器吸上氧,我才感到有点儿后怕--昨天已把报话机丢失,今天等于一个人下撤。在“第二台阶”真挂死在那里,或途中滑坠滚下山,其他人连我怎么死的都不会知道。

吸完氧,才感到肚子有些饿,我把随身带的防风火柴划了一整盒,也没有划着火。连口水也喝不成了。喝不成就喝不成,反正有氧气救命了!

第二天,下午4点多,我终于撤到了7790米的5号营地。营地里也有氧气,我进去吸氧,隐隐听到有人喊我。过了一会儿,帐篷门急速打开,是我在4号营地的战友,更是校友和好友马欣祥。我很奇怪,便直愣愣地问他:“马哥(马哥是小马的外号),你上来干什么?”他扑过来一把抱住我,呜呜痛哭起来……这时我才明白,小马是来接应我的,山下、大本营所有的战友,都在为我的安全担心。

只有在这世界最高处的冰天雪地里,你才会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叫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用他们的话说,我失踪了28小时。28小时,连北京的登协主席王富洲都彻夜未眠。

黄德雄在7600米的爱尔兰营地接到了吴锦雄。吴锦雄在5号营地也度过了一个孤独的珠峰之夜。至此,山上的所有队友,都脱离了险情。

永远也忘不了登顶的代价。

突击队长加措突顶前夜已开始胃出血,连喝一口水都往外吐,但是,他不让战友告诉大本营。他是咬着牙顶着胃一步一步挪到顶峰的。王勇峰突顶这天一出发,就发现右眼失明了,一步迈不好就将滑下悬崖。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几乎是摸上顶峰的。小齐米为了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还背着很重的火炬,结果两耳和双脚冻伤。实力最强的开尊和普布走在最前面,在最后的天险“第二台阶”为战友开路架绳。开尊攀在几乎90度的岩壁上架绳,不得不只戴一副薄手套,那是摄氏零下40多度的严寒,结果两只手指尖全部冻伤。他在接近顶峰时,在陡峭的岩壁上滑坠了十几米,脚下不远处就是2000多米高差的冰谷!

5月7日傍晚,第一批登顶队员归来。我随老曾来到峡谷口迎接这四位藏族勇士。个子高大的加措胃痛得已迈不开步;开尊两只手指尖因冻伤已发黑;小齐米两耳冻得已肿胀大一倍;普布的脸、鼻子也轻微冻伤。在峡谷,我们紧紧拥抱,加措把头贴在我的胸前,闭着眼。加措、小齐米、开尊下山后马上住院治疗。望着他们伤成这样,我不禁泪如雨下……5月10日,我又随队长老曾一起上山去接王勇峰。

在冰山的一侧,见到他满嘴满脸裂开了黑黑的皮,露着红肉和血丝。他正一瘸一拐地被战友小马扶着往山下艰难地移动(一只脚严重冻伤)。我冲上去,和他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在4号营地的马欣祥和黄德雄,通过报话机,已经知道了王勇峰失踪28小时后才出现的险情。他们即刻出发,向上攀登前去救援。两人在7400米处,接到了下撤的吴锦雄。此时的吴锦雄一见到了队友,近似神经失常了,突然胡喊乱叫起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是典型的高山缺氧和体力透支所致。他喊出的话里有:“王勇峰在哪里?王勇峰在哪里?……”听得小马心惊胆战的。

安排好黄德雄保护着吴锦雄下撤之后,小马一个人向5号营地艰难地攀登。

终于,下午3点多,他看到7790米的5号营地的帐篷了。

帐篷的一边,已经被积雪压得坍塌了。

这是很可怕的信号!他边攀边大声喊道:“勇峰!勇峰!……”他盼望听到回答,哪怕只有一声。

没有回答。此时的王勇峰,听觉也快要失去了。

小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如果里面没有人……他不敢想了。

走近帐篷了,他冲进去一看,在!王勇峰脸上嘴上都是伤,正歪在地上吸氧。

马上,小马向大本营报告了这个好消息。老曾悬着的心顿时放下,立刻告诉小马:大本营已经和爱尔兰队协商好了,距离5号营地下方近200米处,是爱尔兰队的帐篷,里面给养和氧气都已经送到,只是队员还没上来,海峡两岸队的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小马搀扶着王勇峰,下撤到海拔7600米处的爱尔兰营地,在这里过夜。

一夜的缓解后,王勇峰的右眼看见东西了,但冻伤的右脚,热辣辣地疼痛起来。

次日下撤,因为山上的路太窄,小马在前,只能将两根雪杖伸到后边,让王勇峰紧紧抓住,半背半拖地带着王勇峰下山。而王勇峰只能拖着伤脚,在冰雪和碎石中一蹭一蹭地蹭下山来……此时,老曾拉着王勇峰的一只手,看到他的脸伤成这样,再看他一瘸一拐的脚,眼圈马上红了。老曾用力把头向后扭去,不愿意被王勇峰看见。

许久,他转过脸,盯着王勇峰,就这么盯着,不说话。

小马紧紧搀扶着王勇峰,他们的样子像雕塑,两个人成了一个人。

老曾对小马说:“小马,谢谢!我要感谢你啊!”我的泪水涌出眼眶。

王勇峰拍拍我的肩,对老曾说:“谢谢,谢谢……‘老工人’,你的兵回来了!对不起,让大家为我担心啦……”他这么说着,还是和平时一样大大咧咧地笑,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嘴和脸几乎全烂了,凝着黑褐色的血。更严重的是他的脚。他还在和我们开玩笑:“哥们儿也要好好谢谢第三女神,真给面子,她保佑我活着回来啦……”我从来没有见过王勇峰的眼泪。

但回到帐篷后,我看到了--他躺在睡袋里,脸和嘴上的伤涂上药后肿了,已经睁不开眼了。那只伤脚被包扎后直挺挺地伸到睡袋外(下山住院后,最终因冻伤坏死被截去两根脚趾)。吴锦雄拉着王勇峰的一只手大哭!他想起了王勇峰在冲顶和下撤的时候都是走在最后面,一直保护着他。

王勇峰闭着眼还在微笑,不住地在劝他:“锦雄,坚强点儿!”一会儿,他突然坐起来,闭着眼伸出手对我说:“张老师,快把那段录音给我……”这段录音,便是他在登顶前夜,老曾给他放的,他女儿小灏灏的录音。

我打开,递给他。

五岁的小灏灏稚气可爱的声音出现了:“爸爸你好,我想你了,你想我吗?我和妈妈盼你早日回来。妈妈说,祝你登山成功……”他捧着录音机,泪水夺眶而出,流过脸颊和嘴上血肉模糊的伤口。他低下头,头紧紧顶着录音机,泪水便又顺着鼻尖滴下来了……

同类推荐
  • 打破天荒: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与洋浦风波

    打破天荒: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与洋浦风波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提出在海南建特区;海南实行准经济特区政策;中央给予海南优惠政策;正式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走出汽车事件的阴影等。
  • 梁启超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 哲人的灵感(下册)

    哲人的灵感(下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本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音乐卷《河流穿过针眼》为作者的音乐随笔,共计73篇文章,皆与音乐,乐器,歌曲相关,语言流畅,写作手法独特,篇篇角度不同,独树一帜,优美感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与音乐有关的散文集。
  •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沈治钧《红楼七宗案》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本书立足文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周汝昌以上主要错误观点做了详尽有力的分析批评。周汝昌晚年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号称是最近真的校订本,本书却通过大量例证,具体分析周汝昌对曹雪芹的原文乱加改动,不懂装懂,破坏《红楼梦》的有机结构,其实是离曹雪芹原本距离最大最坏的一个本子。本书还对周汝昌的方法论和主观唯心论做了深入的分析批评。
热门推荐
  • 默俟的秘密

    默俟的秘密

    郾城,是整个大衍王朝抵御游族外敌的唯一屏障。
  • 拽千金杠上冷酷少爷

    拽千金杠上冷酷少爷

    有没有搞错?!居然告诉我要订婚?!怎么可能?!回国当天,居然遇上了一个大帅哥。遇上了就遇上了吧,好巧不巧,帅哥偏偏被群殴,没办法,我只好帮忙救了他。救了他之后,他居然一句谢谢都没就走了!这人怎么这样啊?!和好朋友进入星光贵族学院后,才发现,我居然和那个没礼貌的帅哥一个班!而且,在这所贵族学院里,打架闹事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天啦,这究竟是什么学校!在读书期间,我还认识了另外几个帅哥,每个帅哥都是那么的有型,但是却也都是那么的不好接近。而到最后,我才发现,我所谓的未婚夫,居然是……
  • 魔幻星冥

    魔幻星冥

    一款不再只是操控键盘与鼠标的新网游诞生了,它的出现改变了世界;同样也改变了某些人的一生,从问世前就开始宣传的一款现代游戏;历时了八年时间才问世,而做为喜好玩游戏的资深宅男小天来说,也同样历时八年的时间赚到了足够的钱购买进入游戏的专用道具,而后开始了改变他一生的游戏经历;现世中不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各种受限制,但是在游戏中却可以……就算是现实中的亿万富翁,在游戏里面也是从零开始;就算是现实中的高管贵族,在游戏里面也是很普通的一员……
  • 我师傅有个好徒弟

    我师傅有个好徒弟

    身为一个大四的学生,在面临毕不了业、女友离去、找工作碰壁等让陈埃心烦意乱、甚至萌生就此了结自己一生的念头的时候,一个老头出现在他面前,告诉陈埃不想让自己的千里眼、读心术等等神功失传,想要收陈埃为徒,激发他身体的异能力。作为一个学习物理的学生,陈埃当然不会相信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问君归期

    问君归期

    《琅琊榜》电视剧的现言版同人文,涉及豪门世家权谋斗争,但冰雪消融后,洒向人间都是爱……想给江左梅郎一个除了沙场英魂以外的结局,想给霓凰郡主一份除了孤单守候以外的感情。为了满足个人恶趣味,完全改了海大的时代和背景,万分抱歉。我是一辈子要守着一个人的心的。从我情窦初开,到今时今日,那颗心,从来都和我的心共生在一起,如一莲托生,至死方休。
  • 御猎天下

    御猎天下

    大乱于世,妖魔四起。少年岳林如何踏风破浪,书写自己的传说。
  • 以惜随笔

    以惜随笔

    愿你欢喜................
  • 彼岸之灾

    彼岸之灾

    幽蓝色的彼岸花出现在大地之上。天灾之下,人类又该何去何从?自暴自弃还是同心协力。
  • 少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2015)

    少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2015)

    《少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一部颇为重要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个涉世未深、深受罗特希尔德思想影响的少年阿尔卡其·多尔戈鲁基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描绘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的拜金主义对当时青年一代灵魂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