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63500000028

第28章 山鹰之死(1)

他内心的自悔,在传统和现代观念的对抗下,在物欲世界的扭曲下,终于撕裂他的心灵。于是,他注定要远行。因为,他是雪山之子。

生命,是一个自由、躁动、高擎着美丽梦幻的男孩,他总想攀越家门前太美太险的雪山,去看看那边的风景。于是,他的心永不安宁。有人慢慢长大了,丢弃了这梦幻,他的心,归于安宁;有人长大之后也固守着这梦幻,且真的上山去了……山上,我的死亡线上的兄弟们,你们为何而来?你们来追寻什么?还有,我要问我身边的这片墓地里,中外攀登珠峰遇难的英魂们--是,这一堆堆石块,并不是你们真正的坟茔,你们至今仍安息在山上的冰雪岩石之中。永远倒在这座雪山上的中外登山健儿已有近200人,自海拔6000米向上,平均不到20米就埋着一个人,一直排向顶峰--你们,究竟为何而来?你们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暴风雪无言。珠峰无言。我明白,山上的登山者,包括活着正向上挺进、死去也面向着珠峰之顶的所有登山者,面对这个问题,都会选择沉默。

这里,我要记下一位普通的登山者,对他,我至今不知其名。

他是一个高山协作队长(就是背夫头儿)。1990年,受一支日本登山队所雇,去攀登世界第二峰--乔戈里峰。乔戈里峰在我国的新疆境内,海拔8611米。这是一座攀登难度极大的山峰,我国的登山者,尚未攀上顶峰。它地处荒僻,进山时,要赶着驼队跋山涉水步行八天才能到山下的大本营。

这位队长领着十几个兄弟,进山时给日本队员当驼工、牦牛工,到了山上马上开始当背夫,一趟一趟往山上的营地运送物资。日本队员登山,东西太多。氧气、食品、登山装备……在牦牛的背上和他们的背上往山上送,一个营地又一个营地。终于到了海拔8000米的营地。距即将突击的顶峰,已不远了。

可天灾来了。

入夜,日本队员和高山协作队员正在各自的帐篷里昏昏沉沉地睡觉。午夜之后,这个警觉的协作队长突然从睡袋里支起耳朵,他隐隐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声音不大,但沉闷。这是雪崩前发出的声音。他们头顶成百吨的积雪渐渐承受不住,就要塌裂而下,那么,营地上所有的人,都将葬身雪中。

他拼命地嘶吼一声,摸过身边的刀子划破了睡袋,又扑上去划破帐篷,见同伴都冲出睡袋了,便立即扑向日本队员的帐篷,挥刀边划边喊叫!他一个人,救了全队,但他光顾着救人,不小心脚下一滑,滚落入悬崖之下……全队得救了!人们飞快地避开了雪崩区。雪崩很快下来了,将他们宿营的地方吞没,然后夷为平地。

人们这时才想到他,连日本人也发誓要找到他。

终于找到了。他从悬崖上跌下500米,昏死在一块冰雪坡上。经过奋力抢救,竟抢救出了一丝气息。所有的协作队员抬起他,拼死把他抬下了山。

那丝气,越发微弱了。

日本的随队医生一查,外伤不说,最危险的是严重脑震荡,医生说,人就是活了也是个废人了。目前是:生命垂危,必须马上送出去抢救。

日本队员动了感情,山可以不登了,但他,一定要救活!日本队员马上组织了担架,要把他抬出山去,送医院抢救。

所有的协作队员,都很感谢这个决定。

中方的联络官于良璞来了。老于不同意。老于说:“这不是救,这等于让他死。出山,人走就得八天,抬着他得几天?”日本人和协作队员说:“那就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吗?”“就地抢救!只有这一条路。”很多人哭了。因为他们知道,只能看着他死了。

他救了全队,如今全队眼巴巴地看着,却救不了他!

送出山是死,留在山上也是死,难道他真的只有一死吗?

两天后,他睁开了眼。

三天后,他认人了。

五天后,他的脑袋“发”了,肿得有两个头那么大,肿得看不见眼睛。

但是,顶着个吓人的大头,他站起来了!

十天,仅仅十天之后,他带着他全队的兄弟,又跃上了乔戈里的那个8000米的营地,一直把日本队员送上了顶峰……

一个普通的背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英雄。

这世界并不公平。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是谁?这问题似乎是重要的,似乎代表和意味着什么。登山史上记载的是:英国人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丹增的位置,永远被放在希拉里之后,这对吗?--1953年5月,屡次失败又急欲第一个登上珠峰的英国登山队再次来到珠峰脚下,准备从尼泊尔一侧的南坡攀登。他们从百余名队员中最后挑出八名攀登者,队长约翰?汉特仍感到心中无底。这位军事登山家在二战前曾多次率队到喜马拉雅山探险攀登,珠穆朗玛是他一生的梦,但他又深知其攀登之难。这一次,一到山脚下望着珠峰,他就明白这一次也将是无望的。

日不落帝国的征服欲,又使他热血喷涌,他渴望亲自翻开世界登山史上这最辉煌的一页。

他的目光盯住了一个人,那是雇来的正在搬运物资的尼泊尔高山向导丹增。丹增在前一年曾带瑞士队攀达海拔8540米的高度。汉特马上作出一个决定:吸收丹增为本队正式攀登队员。这就意味着,假如只有丹增一人登顶,也等于英国队此次登顶成功。丹增答应了,他没有想那么多,因为登顶也是他的梦想。

果然,突击组汉特等六人登达8350米,建起9号营地之后,只有丹增和希拉里两人还可以向上前进。5月29日,他们向顶峰发起了冲击。但距顶峰越近,希拉里感到越吃力,体力严重透支,每迈出一步都极为艰难。丹增走在前面,在雪中开路……待前面出现缓坡时,希拉里才攀上前来,在前边开路。最后,丹增又在前开路……上午11时30分,两人再也无法向前走了,下面已是中国西藏。于是,两人在顶峰含泪拥抱。丹增举起悬挂着联合国、英国、印度、尼泊尔四面小旗的冰镐,由希拉里用照相机拍了下来。他们代表人类,第一次登上地球之巅!

英国队欣喜若狂。汉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英国队这次的胜利,虽然是英国队全体队员奋斗的结果,但与我们合作的夏尔巴伙伴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帮助……”丹增已是英国队队员,谈何合作?一句话将丹增排出了英国队,于是登顶者永远是“希拉里、丹增”。

很多记者找到丹增,问:“你们两人究竟是谁最先登上顶峰的?”丹增感到不解,这个问题难道还重要吗?这算个什么问题呢?他只回答道:“在世界最高的峰顶,我向南看到尼泊尔一侧的丹勃齐寺,向北看到中国西藏一侧的绒布寺。我为自己是世界上能同时看到这两大寺庙的人感到自豪,我太幸福了……”我国登山健儿1960年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有记者采访登上顶峰的王富洲,问他在顶峰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他太实在,说:“哪有工夫去想!下山时一扭头,四周怎么都坐着佛啊?……”每座雪山都成了大慈大悲的佛!别人笑着替他解释:“在那个高度缺氧,缺氧常常会让人出现幻觉……”一位藏族的登山队员更实在。他登顶后,记者也是这样问他的。他怎么回答的?他说:“我想的是,下山太危险,该怎么下去才不被摔死……”更让人读不懂的,是20年后又一个雪域之乡的登山家,他也是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叫松?达瑞。

如果说,丹增代表着雪山之族豁达的胸怀,站到了世界最高之处去看风景,那么松?达瑞则代表着这个雪山之族天然的无拘无束的自由之魂。这魂是一株奇葩,奇异地绽放在冰峰雪谷!那是心灵顽强抵御外部世界的一股力量。

很多人,包括很多登山者也读不懂松?达瑞,感到他太狂傲,太不成体统,太桀骜不驯。其实,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外壳,恰恰是他飞扬的灵魂之气。他是雪中的、自身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给世界留下了不屈文化的“李白”。

多少次恨自己不是画家,画不出这样一幅画:在珠峰漫天卷来的暴风雪中,他仰天举着一个冰做的大酒罐,边笑边喝边向山上攀行而去。

松?达瑞称自己是“低山反应”,海拔7000米之下没有醒的时候,嗜酒如命,喝就非喝醉不可。一说上山,第一件事就是往背包里放酒。从南坡登珠峰,最危险的一段是孔布冰川。这里海拔不算高,但冰一融化或冰积太重就会发生冰崩。雪崩可怕,但死有葬身之地;冰崩更可怕,人被砸得粉碎,死无可葬之身。

所以,一说孔布冰川,那就是已经把头放在虎口边了。登山时,都是先有人守在孔布冰川远处,专门察看冰川的动静。同时还规定,过也得上午,赶在冰川没化冻前,急行快速通过。

松?达瑞怎么过?--他眼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孔布冰川!过冰川前还在喝酒,喝得昏昏沉沉站都站不稳,跌跌撞撞就迈向冰川,眼睛连睁都懒得睁。队伍中一有他,同伴就发愁,如果没人理他的话,他醉得不知撞到哪个冰洞里一歪,就算不遇上冰崩,歪在那里也得被冻死。可又实在不能没有他,怎么办,同伴们只好架起他来,把他拖过冰川。

可是,一上到海拔7000米以上,别人开始高山反应,昏昏沉沉,他却开始清醒了。到海拔8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他仍敢喝酒,一扬脖子来几口,就登上去一大截,谁也比不了。他曾六次登上珠峰之顶。他对登顶已没有兴趣,像回个家似的那么简单。

1988年,中日尼三国横跨珠峰成功之后,联合登山队怕出危险,便不再扩大战果,宣布登山结束。尼泊尔陆军方面参与了这次行动,一个陆军官员一听宣布结束很不高兴。

“怎么,到底谁想登?”松?达瑞问他。

“我。”“真的?”“真的。”“那还不容易?你让别人备好酒吧。我带你上去!”松?达瑞给他背着氧气和食物,真的把他送上了顶峰。

为祝贺中、日、尼三国横跨珠峰成功,将分别在三国举行庆功活动。在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尼泊尔国王见到松?达瑞,乐坏了,连夸他是民族英雄,高兴得亲自为他授勋,将闪着金光的勋带斜披在他的肩上。松?达瑞扭脸看了看勋带,当着国王的面呼地一把就扯下来了,脸色非常难看。他讨厌这东西,带着它不方便喝酒!熟悉他的同伴望着国王吓坏了,赶快递给他一瓶酒,他的脸色才缓过来。

缓过来后,他一个人喝着酒,才开始和国王说话。

同类推荐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虚构(中篇小说)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虚构(中篇小说)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感恩图书馆

    感恩图书馆

    本书为一部个人文集。全书分三辑,第一辑:书园散章,第二辑:书香报道。第三辑:书海探索。收录了作者多年的创作成果,包括散文作品,对生活和工作的随想;理论文章,主要是对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探索等。作者的文章多次获奖,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为什么唐朝会出现李白

    为什么唐朝会出现李白

    本书包括《永和九年的那场醉》、《为什么唐朝会出李白》、《宋徽宗的光荣与耻辱》、《吴三桂的命运过山车》等作品。为祝勇近年散文创作的经典之作。全面展示了祝勇追求散文写作趋于开放化、更接近人性和人心、更接地气的决心。在祝勇的散文中,没有被空洞的形容词填充得满当的文章,他摆脱了不管是时代还是散文传统加诸在他身上的层层束缚,自由自在地在文字的世界中调兵遣将。
  •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青藏高原,动物乐园。静如秋水,暴似杀场。有乐有忧,生生死死。谁来主宰,令人思量……
  • 张新泉的诗

    张新泉的诗

    本书是著名诗人张新泉先生近十年的诗作结集,收录诗歌一百多首,按创作时间分上下两辑,由吉狄马加作序。作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新泉的诗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关注眼前和民生,不做无病呻吟,他的诗歌中有铁器的撞击之声,铿锵冷冽。
热门推荐
  • 异界少女到我家

    异界少女到我家

    某天,咸鱼吴花正像平常一般遛狗,没想到竟捡到异界美少女一枚!经过了解,地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祖传的黑玉坠也越来越神秘,到底背后隐藏着什么?吴花欲拯救家乡,无奈来到异界,无意间开启黑料理系统!闻其味者落泪,吃其料理者心伤!自此开启了到处喂食的黑暗修炼之路!
  • 幻像镜影

    幻像镜影

    这里是幻像世界,只有一样能力为强,那就是幻像。人们凭借着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幻象镜影,得到别人的肯定,而幻像拥有者们使用幻像成为水球最闪亮的人。他带着冥王的绝学和血统,开始在这里历练……
  • 小女子自备嫁衣

    小女子自备嫁衣

    “你们听说没有,颜夕瑶结婚了!”“颜夕瑶?就是湘阳四大家族之一的颜家那个赶出门的女儿?”“她不是湘阳第一灾星?谁愿意要这样的女人?”女人话说完,立刻被另一个人紧紧捂住嘴巴。“你要死可别连累我,颜夕瑶嫁的是京!城!勒!少!!!”
  • 六月的天空

    六月的天空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她和他曾经同在多个场合上但是一个机遇使得他们真正的相识进而又因一个意外,使得他们越来越靠近彼此这一切的一切都从六月这个进入热情的七月的序章开始
  • 这世界恶意满满

    这世界恶意满满

    “不是经历一次灾难就会被世界认可的吗?那谁来告诉我,为什么它会出现在这里啊!”一个青年看着自己面前的选项吼道“请选择……”
  • 画满田园

    画满田园

    玄妙儿从当代画家,穿越到了家徒四壁的古代农家,不过没关系,自己只要一笔在手,不怕赚不来银子。执笔:画一幅万里江山,画一幅锦绣田园。画一幅金玉满堂,画一幅锦瑟和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异世:心悦仙尊

    穿越异世:心悦仙尊

    当穿过五千年的风云,你可会爱上我?渣男始乱终弃,,断尽所有痴缠爱恨!谁料祖传玉佩可通天地之灵,竟带她阴差阳错穿越异世大陆!修真之路遥遥,无依无靠天赋为零的废柴少女,流离殊途谁可堪。同门之间百般刁难,毁我灵植,辱我尊长;修炼之路千般阻拦,人心冷漠,世事如霜!一朝风华起,浮生万事休。当天生废柴浴火重生,踏逆袭之路,比剑拭天,奸佞除,恩情断!回首再看时,修真路遥,谁人相伴?清俊如雪如他,伊人遗作,焚香以诵;狂妄邪魅如他,一念爱灭,一念成魔。从武者到玄阶的距离,数百年犹可期,那么,从我心到你心中的距离,又该以何为计?当暮色沉斜,西风残破,所有爱恨萧然陨落,唯期岁岁红莲夜,曾忆那为你温酒的双手。
  • 终是无仙

    终是无仙

    上古年间,人族于微末中崛起,先有三皇五帝开疆拓土,数国并立;后有无上强者平定乱世,拨乱反正。万载悠悠,浪花淘尽多少英雄。唯有仙道不朽,而仙与凡也只是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