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1000000020

第20章 密件密电的密码 (5)

曼宁曾经对兰默说起过一些令人气愤的事情。曼宁曾说,他负责调查15名伊拉克人被伊拉克警方以印刷反伊拉克政府作品的罪名逮捕的事件,但最后发现这些所谓有问题的文件只是针对政府腐败的学术性批评,文章的名字叫《我们的钱去哪儿了?》,对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政府的腐败问题提出了批评。这样的文章,如果放在美国,并不比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上的厥词更过分。他把这件事向上级报告,但上级却让他闭嘴,“他一点都不想听”,上级告诉他“应该做的是帮助伊拉克警察找到更多的犯人”。从那以后,他开始质疑是否有真相,开始对美军失去信心。

曼宁相信,2004—2009年记载着伊拉克战争50多万个事件的巨大数据库将从内部角度细致地证明“第一世界如何压榨第三世界”。于是,让这个沮丧的年轻人有所期盼的幻想,便是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遍布世界的上千名外交官“一觉醒来,发现整个机密外交文件的储藏室以可搜索的格式向公众打开大门……外交丑闻被披露,他们定会心脏病发作”。他对兰默说:“我得把这些文件弄出来……理由很怪诞……它也许能改变点什么。”曼宁这样告诉兰默:“我不再相信好人对坏人的逻辑,所有只是为一己私利而已。”

很快,兰默就将聊天记录提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兰默表示,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关注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

5月29日,23岁的曼宁在伊拉克前方作战基地,以非法下载和传输机密数据的罪名被捕,关押在弗吉尼亚州匡堤科(Quantico, Va.海军陆战队基地),受到自杀监控(受到特别监视,以防自杀)。兰默告发的动机和曼宁一样,也是出于正义感,他们都有正义感,但动作却正好相反。曼宁在7月被控8项罪名,美国军方指控他在2009年11月19日和2010年春天向维基解密提供了巴格达事件视频、美国国务院的秘密演示文稿以及多达25万份的秘密外交电报。美国军方指控曼宁触犯了美国法典1030(a)(1)节的18个条款。美国法典这一节主要针对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下载。不过,这并不是普通的犯罪。

2011年,曼宁将上军事法庭受审。8项罪名如果成立,最高可被判处52年徒刑。曼宁将先接受706审查团(706 board)的评估,在审查团确认他的心理状态后,才会考虑下一步法律行动。706审查团的命名源自军事法庭手册(Manual for Courts-Martial)的章节;针对个别案件,成立审查团的目的,一是厘清当事人是否患有无法判别是非的心理疾病,二是判别当事人的心理状态是否有能力承受法庭诉讼。

曼宁案件让维基解密和阿桑奇面临十分微妙的局面。阿桑奇说:“我们从不知道曼宁是我们的信息来源,系统架构决定我们不会知道消息来源者的身份。”“如果我们相信这个指控,那么曼宁就是被一名与维基解密毫无关联的电脑黑客出卖的。很遗憾,我们不能挽救自己人。”

美国国内也有许多为曼宁喊冤的人。在美国人专门为曼宁创建的网站“救救布拉德利·曼宁”上,出现了帖子《签名,为布拉德利·曼宁伸张正义》。该帖称,不管是否真的把绝密录像提供给维基解密,曼宁都不该被捕,更不该受到指控。

英国《经济人》杂志简单介绍了背后的操作流程:“曼宁从政府网站上下载超过25万份的外交文件,他把这些文件全都给了维基解密,维基解密又把这些文件给了新闻媒体,包括德国的《明镜周刊》,西班牙的《国家报》以及英国的《卫报》(之后又传给了美国《纽约时报》)。”《经济人》杂志评论称,维基解密最强大的是它的数据,以高度加密的形式在网络上流传;而它最有价值的则是人员,比如曼宁。

SIPRNet情报网络是张破网

至今,人们很少知道这些机密文件从而何来。

其实,这些文件全部来自美国SIPRNet情报网络系统。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情报机构因为各自为政、不能共享有用情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及时防止恐怖袭击而饱受批评。美国前驻外大使、职业外交官大卫·什恩曾在外交部系统工作37年。他说:“‘9·11’调查委员会曾指出,恐怖主义袭击之所以未能避免,情报失误有重大责任;由于政府部门间各自为政、沟通不畅,信息未能送达应该知道的机构。例如,联邦调查局知道‘基地’组织支持者扎卡利亚·穆萨维试图学习驾驶商用客机,却没有告诉中情局,而中情局当时得知将会发生一起航空密谋,正拼命想找出航班的细节。自那以后,政府部门间的情报分享成了当务之急。”

美国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利用互联网络的优点,将多个政府数据文件库连接起来,希望重要情报在更便捷和更保密的情况下,给大多数美国官员分享,并标以“Sipdis”字样,作为机密电报的标签,实现“把情报要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大卫·什恩说:“美国政府机构一直尝试在各机构间分享上至机密级别的信息。这意味着,数十万名政府职员,只要有访问权,就能读到任何一条电文。实际上,没有人能读完任何一天从海外汇总的所有电文。“Sipdis”标识的广泛使用,更大大促进了信息的分享,特别是在‘9·11’之后。”

“Sipdis”全写是SIPRNet Distribution(秘密互联网协议分布),而SIPRNet是一个缩略语,代表“保密IP路由网络”,最初是美军在全球使用的内联网,由美国国防部负责运作。传送的是机密(secret)及其以下的信息,独立于民用互联网,与普通互联网是物理隔绝的。由于外交也属于情报的一部分,因此也被纳入到该网络之中。之前,虽然某些驻外外交机构的电报也从SIPRNet传输,但数量较少,此后由于SIPRNet大规模铺设,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加入。2002年,有125个大使馆接上了SIPRNet。2005年,达180个。现在,有250多个驻外使领馆连上了SIPRNet。美国驻外大使馆与国内之间的电报也走SIPRNet网络。自此,SIPRNet成为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用来存储和传输秘密文件的网络。

SIPRNet底层使用IP协议,但上层使用加密协议。它和NIPRNet、JWICS是美国国防部网络系统的三胞胎,分别用于传输不同密级的文件。NIPRNet(非机密敏感信息网络协议路由网),用于在内部传输非秘密的,但是又有些敏感的信息。SIPRNet、JWICS从物理上是与外面的互联网分开的,但NIPRNet和普通互联网有相连的部分,为外界互联网访问提供门户支持。SIPRNet传送的是机密(Secret)以下的秘密信息,而JWICS(联合万维情报交流系统)传送的则是绝密(Top Secret)信息。它们的前身就是早期大名鼎鼎的军用网络Milnet(Military Network)。人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黑客通过互联网入侵美国国防部的消息,实际上,绝大部分攻击窃取到的秘密十分有限。由于只有NIPRNet与普通互联网物理连接,而NIPRNet的密级最低,即使被攻破,有价值的情报也不多,损失可以控制。至于机密和绝密情报,分别在SIPRNet和JWICS上传输,由于完全物理隔绝,黑客无从下手。物理隔绝是网络安全的最高层面,理论上,如果不能突破物理限制,黑客们几乎无法入侵。

美国国务院官员通常在输入电文前,要对电文进行标记。比如标记为“Stadis”的文件,意味着只能在国务院内部传输。而标记为“Sipdis”的文件会自动进入SIPRNet系统。维基解密网站上所泄露的大量美国外交电文,是这种有“Sipdis”标记的文件。“Sipdis”的含义是,该信息适宜于与其他政府机构分享。这些电文通常是一些日常的政治和经济报告,与外交官员谈话的总结,以及华盛顿的分析文章和政策指导。

在技术上、物理上讲,SIPRNet几乎是无懈可击的。但是,分享的扩大同时意味着网络的脆弱性,特别是由于保密措施执行不力,SIPRNet顿时成为一张漏洞百出的网络。标注“Sipdis”的外交电文,会自动下载到大使馆的机密网站上,不仅国务院职员可以获取内容,连接上SIPRNet的军方人员也一样可以。进入程序和密码基本上每隔150天更换一次。据统计,获准登入SIPRNet的人数达300多万,能阅读到最高级“绝密”文件的人数达85万。可以说,SIPRNet的保密性取决于所有有权访问该网络的人百分之百遵守规定和承诺。在具有机密级别访问权的300万人中,只需要一名“误入歧途”犯规的个人,就能凭一己之力严重破坏美国的外交政策。

同类推荐
  • 中华女杰(古代卷)

    中华女杰(古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选取了中国古代(远古至淸朝)20位女英雄(女豪杰),讲述她们的故事,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和风范。《中华女杰(古代卷)》遴选人物有妇好、孟母、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佘赛花、梁红玉、秦良玉等。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无冕女皇:慈禧太后

    无冕女皇:慈禧太后

    本书介绍了慈禧太后扭转乾坤的政治舞台,内容包括:官宦世家、政治生涯、撒帘归政、一宫独裁、维新变法。以一个出身官宦的满洲女子身份入宫,慈禧一步步地从兰贵人做到懿嫔,不仅仅是因为她为咸丰帝诞下一子,更是因为她睿智的头脑和好强的性格。她小心翼翼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不敢做出丝毫超越权限的事情,正因为她的贤淑和懂事,荣宠加身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蜚声世界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以天才之笔描写天才,向世人展示了14个改变人类命运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晚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一分钟、《马赛曲》作者如有神助的创作……这14个关键的历史瞬间悄然而神圣地降临到14位天才身上。他们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一经碰撞,瞬间火花四射,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
  •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本书是亚马逊CEO贝索斯的一本传记。IT界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贝索斯就是这个奇迹,无论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贝索斯就是这个英雄,而如今这个IT时代便是时事。无论是比尔·盖茨、马克·扎尔伯格还是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这位贝索斯,每位都英雄出少年,凭着一个想法、一个主意创造一个帝国。除去英雄和时事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创造力,二是对技术的执着力。曾经有一个教授说过:在知识领域,最关键的是创新速率和探研深度。他们的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热门推荐
  • 穿梦缘

    穿梦缘

    她本是一介平民,因为一些原因竟然成了王爷的福晋。
  • 穿越架空不好玩

    穿越架空不好玩

    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成功者不一定处处比弱者强。可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她不是上天的宠儿,却一次次险象环生。这其中的付出,又有几人明白。
  • 不灭神体

    不灭神体

    王者,天道,霸道,自当百无禁忌!主人公生来被断定活不过十八岁!但是他的生命本源之中,充斥着浩瀚无尽之气!王者觉醒,修神功秘法,猎美逐艳!屠天灭地!此乃王者百无禁忌无上之霸道!
  • 长安七日

    长安七日

    天宝十四年,大唐虽表面一片繁华,实则暗地里波涛汹涌。。。李隆基一旨诏书,意欲“封圣”!一石激起千层浪,诸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惊天的阴谋七日后逐渐浮现,这一切距离“洛阳七日”仅仅过去五十载。。。是“生”是“死“?再次取决于一人之手。。。
  • 曲末人终散

    曲末人终散

    我说我会是你可以依靠的肩膀,可你已经不知去了哪个远方——易辰你是我想要停留的港湾,可是我是一只不得不漂泊的小船——曲安星你是我青春的一个错误,是我犯得最美的一个错误——林子扬
  • 誓不为妾

    誓不为妾

    为了逃避被养母送去给老男人为妾的命运,简妍费尽心思的想为自己谋划到一个合适的良人。然后她一不小心就勾搭上了那位据说是最年轻有为的首辅大人。
  • 隐婚成爱

    隐婚成爱

    “给我个选你的理由!”“我配不上你,我只要钱!”他,俊美无寿,冷血睥睨,樊城无人不知的‘七爷’,神话一般的存在;一场意外,一场截胡,她成了他的隐婚妻——是人口中模糊不定的‘七嫂’!三年,挂着老婆的名,做着暖铺的事儿,她谨记承诺,恪守本分;三年,两人在一起的时光,除了睡觉还是睡觉;他的心里没有她,她也让自己的眼里也只有钱,一千多个日夜,两人的身体却如同热恋的情侣;“她回来了,离婚吧!”“好!”她依然笑,眼底却酸涩了;曾经,他抱着狗离开却将她丢在了雨中;不止一次,他将她丢下;他的绯闻不断,她都处之泰然;他说,他心里有别人;
  • 七克拉阳光

    七克拉阳光

    花季雨季的悸动:一场无果的暗恋;一段美化的记忆;一次计划的邂逅。前世修福才能遇你·知你·恋你;不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友情、爱情、亲情。七场青春,七段故事,总有一段合你意。
  • 我是西门庆

    我是西门庆

    一个都市少年,意外穿越成西门庆,开始了北宋风流暧昧生活,潘金莲、李瓶、蔡倩等一个个风华绝代的美女先后走进他的生活,武大郎、武松也来凑热闹,这下麻烦可来了,是选择做个风流快活的纨绔子弟,还是做个-----
  • 肥宅奋斗史

    肥宅奋斗史

    此书仅为自娱自乐~自我YY~~~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