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100000029

第29章 周叔弢———收藏家的一面旗(3)

1942年壬午三月初,周叔弢因家用不足,忍痛割爱明版书109种,求助于陈一甫(陈曾任启新洋灰公司总理,与周家是同乡、世交,喜藏书,以收藏明刻白绵纸本为主),得款津币一万余元。他在藏书题识中曾记下这一经过,并有“去书之日,心中依依,不胜挥泪宫娥之感”。这时,北平书商王富晋从上海买到宋余仁仲万卷堂刻本《礼记注》,带来天津求售。周叔弢在1942年秋已得知上海来青阁贬价求售该书,曾托沪友王欣地许以沪币两万元向来青阁收购,后得复,该书已为王富晋以沪币1.2万元买去,心中怏怏不平,自叹与书无缘。今喜见该书之“字画流美,纸墨精良,洵宋刻之上驷,索价之高,更逾于来青阁”。但机会难再,好书难得,他毅然不再考虑价昂、不再顾及家用,急与王某成议,以津币一万元把书买下,约值当沪币五万元。他在书后跋语中写道:“昔人割庄易《汉书》之举,或尚不足以方余痴;而支硎山人钱物可得,书不可得,虽费当弗较之言,实可谓先获我心。”他在同年岁暮,又在购书册中记道:“卖书买书,其情可悯,幸《礼记》为我所得,差堪自慰。衣食不足,非所计及矣。”几句话记述了他爱书挚情和购书苦心。

周叔弢自己求书如渴、爱书如命,也能体会他人求书迫切心得,故能爱书及人、助人为乐。

他在1931年收藏到一部宋代建安务本书堂刊刻的《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后来听到傅增湘曾发愿搜藏这位四川先贤的宋版诗集,正缺少这个版本,他主动先借给傅看,后以此书和傅交换了三部明版书。傅深感“良友之嘉惠,明珠之见投”《藏园藏书题识》),特地邀集友好在藏园举行祭苏盛典,以示隆重,并感谢周叔弢的成人之美和成书之美。

20世纪30年代他从长子一良处得知燕京大学教授洪正校订刘知几《史通》,急需相关资料,便把所藏的校宋本黄氏《史通训故补》相赠。洪得书读后题识:“稍检阅,知其为过录卢文弨校本也,故可贵。”

40年代他从报章得知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在审判《水经注》赵戴公案,便将所藏戴氏自定抄本《水经注》相赠,并附函表示希望胡氏研究此本与李盛铎藏本关系如何。胡氏读后曾在此书题识:“周本是从东原在乾隆三十年写定本抄出的精抄本”,“周本抄写最精致可爱”,“这个周叔弢先生藏本也有特别胜处,李本所不及”。

1948年他得知故宫博物院发现宋汀州本《群经音辨》首末两卷及宋抚州本《左传》自卷三以下诸册。他写信给故宫博物院赵万里,把他旧藏的宋汀州本《群经音辨》中卷及宋抚州本《左传》卷一卷二两册捐赠给故宫博物院以凑成全书。并在致赵万里函中说:“此二本皆宋本上驷,然为剑合珠还计,不应再自秘惜......书之幸,亦暹之幸也。”他又在藏书题识中写下:“此二书纸墨精美,宋刻上乘,《群经音辨》犹毛氏旧装,所谓‘宣绫包角藏经笺’者宛在目前,然故宫所佚,得此即为完书,余岂忍私自珍秘,与书为分耶!去书之日,心意惘然,因记其端委于此。”

194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成立时,他听到当时存放在故宫博物院中的一部宋本《经典释文》中所佚缺的第七卷在某书商手中,该人扬言决不卖给国家图书馆后,马上找到该书商以重价买下,赠给故宫博物院,配成全书。

1963年春节前,周叔弢收到巢章甫赠送的民国间影印宋本《棠湖诗稿》,他曾写题识:“此书原刻极精美,余求之不得,章甫以影印本见赠,慰情聊胜于无。”原来是这样的:某年春节,他去古籍书店,无意中购得宋刻岳珂撰《棠湖诗稿》原本,大喜过望,陈之案头逾月。不料人民图书馆因无较好宋版书,也想收藏该书。古籍书店不得已派人来与周叔弢协商,周虽珍惜该书难得,但因“人民图书馆坚欲得之,余不应与馆争”,同意让与人民图书馆收藏。“去书之日,心意彷徨,若有所失”。

十年浩劫后,他在天津新华书店发现宋本《春秋繁露》一册,是北京图书馆藏书中所散失的一册。他急忙从中联系协商,终于使这本书回到北京图书馆凑成完璧。

周叔弢这些动人事迹,仅仅是他收藏书过程中一部分,反映出他为国家保存一批难以估计的文化财富,他的毫无私念的品质、热爱祖国的精神,令人心悦诚服,肃然起敬。

版本目录的见解

周叔弢几十年如一日,以“五好”标准煞费苦心地辛勤收集宋、元、明、清善本书籍以及活字本、手抄本、校勘本等古籍,据不完全统计,约达三万三千余册。他不仅收藏,而且大部分都亲自看过,因而在版本目录研究方面具有自己的见解。

周叔弢说,历来讲善本书的多推崇宋本,因为许多著作的宋本最接近原著,而宋本的刊刻艺术也是后世的模范。宋本书多由能书者写出后上版,可以当做艺术品来研究和欣赏。宋本书往往注明书版监督及雕造者姓名,又往往在书口下端标出刻工姓名,以明确责任攸归,不肯苟且从事。宋本往往用好纸,历代纪录甚多。如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权相贾似道的门客廖莹中所刻“诸书皆以抚州蓖钞清江纸、油烟墨印造,所开韩柳文尤精好”。明项元汁《蕉窗九录》记载“宋书纸坚刻软,字画如写,用墨稀薄,虽着水湿,燥元湮迹,开卷一种书香,自生异味”。明王世贞在宋刻《汉书》跋中说:“余生平所购周易、礼经、毛诗、左传、史记、三国志、唐书之类过三千余卷,皆宋本精绝,最后班、范二书尤为诸书之冠,桑皮纸白洁如玉,四旁宽广,字大者如钱,绝有欧、柳笔法,细书丝发肤致,墨色精绝。”

周叔弢说,元本也是历来被版本者所推崇的。元代刻书有它的特点:一,字体有欧、颜两体,笔意较宋刻本为软,又因赵松雪的书体盛行刻书也多仿其体。二,字体大致分精整、秀丽两类,行款有宽大疏朗(官本)和密行细字(坊本)两种。三,官刻本和家刻本纸白而厚,坊刻本纸黄而薄(竹纸)。四,书上多有牌记,有时并记年代。五,里口四周双边的较多。六,应用版画的范围较广,多在通俗书和小说、曲本中。七,多用简体俗字,不避讳。元代在印刷技术方面有极可注意的两件事:一,活字印刷术的改进。大德三年(1299年),王桢创造了木活字,他的《活字印造法》是最早最详细的讲活字印刷术的书。二,套版印刷术的发明。至元六年(1340年)中兴路(今湖北江陵县)无闻和尚注《金刚经》,朱墨两色套印,经文红色,注文黑色,卷首有灵令图,也是套印的。

他说,明朝年代较近,保存下来的书籍较多。他指出刻印书籍的地点和种类有:一,官刻本。明内府刻书由司礼监掌管。司礼监地位很高,其为首的太监和宰相地位相等。司礼监下设汉经厂、番经厂、道经厂。因为经厂由太监管理,过去不为世所重。但那里刻的书版阔,字体疏朗,纸墨莹洁,句读分明,以雕版艺术论颇为精美。明代官刻本中还有藩府本,就是宗室分封各地的藩王所刻的书。从这些书中也可以看到各地雕版印刷术的工艺水平。根据历史记载大约有二十几个藩府刻书。二,地方刻本。指各地,往往为府县刻本。三,书院刻本。四,私人刻本。嘉靖以前较少,后逐渐兴盛,以明末毛晋汲古阁最出名,但毛氏刻书虽多,刻版也精,而校勘草率,常为人所诟病。五,书坊刻本。明代书坊甚多,以地区而论,以苏州、杭州、徽州、福建为中心,金陵、吴兴为后起之秀。北京也有不少精刻本。有一些书坊世代相传,跨越元、明两代达一二百年,如建安虞氏务本书堂、建安余氏勤有堂等等。六,朱墨套印的书始于元代至元六年(1340年),至明代万历初(万历元年为1573年)。吴兴凌氏、闵氏开始朱墨二色发展为朱、红、蓝、黄四色,期间相隔约二百年。万历中《花史》,用木版印成彩色画,这是一大改进和创造。后来又发明了分色分版的彩色木刻,使彩色木版印刷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以后发展到了把彩色版画作为书籍的插图(用版画作插图,宋版书中已有,到了明代才大为盛行)。七,活字本。活字印刷自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昇发明用胶泥制活字后,经过250年,到元朝大德年间王桢在安徽旌德县创造了一套木活字,再过一百九十多年,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才出现铜活字,首创的是江苏无锡华燧(会通馆),在弘治三年(1490年)印有《宋诸臣奏议》,弘治五年(1492年)印有《锦绣万花谷》。

周叔弢认为明版书有它的特殊风格,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从明初到弘治年间(1488—1505年)是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刻书沿袭元代风气,字多软体,有时是赵松雪体。版心黑口较多,四周双边也较多。此时印书多用棉纸(白色、黄色均有),用竹纸较少。正德、嘉靖两朝又是一个时期,这时复古之风甚盛,力仿宋刻。黑口变为白口,四周双边变为左右两边。字体方整,渐变为横平竖直,板滞,少生动之意。隆庆、万历以后,刻书更多,但字体更加死板。此时写刻又风行一时,但不能运刀如笔,大失神采。四周的单边的边框出现,印书多用竹纸,印工不甚讲究。明朝刻书既多,其中佳刻不少,大多是私人刻本。官本坊本校勘多不精审,脱误甚多。许多人刻书妄改书名,删节内容,失去原本面貌,是一大缺点。如把《诗话总黾》改为《诗总》,《大唐新语》改为《唐世说新语》,《释名》改为《逸雅》等等;大部头书如《格致丛书》、《宝颜堂秘笈》、《子汇》、《稗海》所取各书任意删节,使原书不成全书。另外,明人还好伪造古书以欺世人,万历以后更甚,故过去藏书家多不重视明本。黄荛圃跋《提刑洗冤录》说:“明人喜刻书而不肯守其旧,故所刻往往戾于古。”顾千里跋《广宏明集》说:“明中叶以后刻书,无不臆改。”又跋《蔡中郎集》说:“明人往往少学而好妄作,宜其无据也。”

近代藏书之风盛于明清,故多注重宋、元本。而周叔弢对清代刻书的独特评价则超出前人,对清末至民国的木版书精品也有品题。他说,清代刻书数量既多,质量也高,有许多特点。软体字刻本许多是名家手写上版,刻工运刀如笔,不失原意。这种刻本盛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表现出高度熟练的技术。嘉庆朝多用宋体字刻书,方整中有生动之意,并不板滞,和明刻本有所不同。清代活字本有两大著作:(1)《图书集成》,雍正年间(1726年)铜活字印。(2)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乾隆年间(1774年)大活字印。除此两种之外还有泥活字,有李瑶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印的《金石例四种》和翟舍生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印的《泥版试印新编》,距宋庆历年间毕昇使用泥活字约八百年。影宋元刻本盛于嘉庆、道光时,这是受黄荛圃、顾千里的影响。道光以后影刻本很少。到了光绪、宣统以及民国刘士珩、徐乃昌、缪荃孙、吴昌绶、董康、陶湘等继起,稍振遗风,其中以董康的刻书纸印最精。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开花纸细腻洁白,是清代独有,嘉庆、道光后遂绝迹。清版画不及明代,但武英殿版多版画巨制,刀法明净,颇能写实,有一定水平。此外有肖云从《离骚图》、彩色套印《芥子园画传》。清初殿版书中有五色本,鲜艳悦目,但数量不多,民间则无出色套印书。

历代藏书家除注重刻本外,对手抄本和校勘本也多重视。周叔弢在收藏古籍时也很注重有名人手迹的抄、校本。他说,抄本书有几种形式:一,未刻的手稿本(包括原稿、清稿)。二,所依据的刻本已失传或是罕见书的抄本。三,著名学者的手抄本。四,学者或藏书家请人抄写的抄本。五,影宋、元旧刻的抄本。六,书坊为贩卖而传抄的抄本。明代这类的抄本很多,并多是卷页多的书。宋、元时代抄本书传世极少,流传下来的有《洪范政鉴》,是宋代淳熙十三年(1186年)宋内府抄本,白麻纸、朱丝栏;《宝剑丛编》仅存卷一卷二;《存悔斋集》,元至正五年(1345年)俞桢手抄本;《简斋诗外集》,黑格抄本。明清抄本传世较多,且有学者亲自手抄的抄本。其中毛氏汲古阁除普通抄本外,以影宋元抄本最精美,字体整齐中带生动,纸墨莹洁,仅逊真迹一等,藏书家重之,堪与宋元本比美。抄本的可贵,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原书未刻过,或刻过而不完全;抄本依据的是古本,原刻过但流传少或已失传;有的抄本出自名人手笔,有艺术价值;抄本内容与传艺刻本有异同可供校勘之用;抄本书的真伪须从笔迹和图章来辨别。明代抄本多用棉纸,黑格抄本明代较少。嘉靖后蓝格、红格抄本日多。正德、弘治年间抄本无格者较多。

同类推荐
  •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如果有一天这部电话响了,就表示我已经死了,你要立刻逃命。竭尽所能地逃,我的小焦糖,千万不要停下脚步……”特蕾莎,墨西哥小镇的平凡少女,她生在罂粟之地,却落得莲花之姿;18岁,一扇车窗摇下,她结识首任毒枭男友;22岁,一通电话铃响,她踏上亡命天涯之路;25岁,她在监狱度过生日;30岁,她掌控全球毒枭命脉,被称为“南方女王”;33岁,她当选“西班牙最优雅女性”;……如今,江湖上已不见她的踪影,只剩下她的传说……
  • 恨不相逢未剃时

    恨不相逢未剃时

    他是一个僧人,披着袈裟,竹杖芒鞋在人间游走,莲台才是他最后的家。他是一个情种,身着西服,风度翩然嬉笑于秦楼楚馆,红颜才是他心灵的归所。他是一个志士,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下,惊起风云万丈。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在众多的古代管理典藏中,历代帝王将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更具实用性的一支。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明君贤相层出不穷,其中积累起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相当丰富,许多君主将相都总结了一套独特而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当今的视角来看,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 进化到巅峰

    进化到巅峰

    当美国流出一份神秘药剂的时候,整个世界沸腾了。开始进入另一个时代。进化时代。祖国的山河由我来驻守,每一寸土地,每一寸河流,我都愿意用鲜血去守护
  • 娘子请上坐

    娘子请上坐

    水滴答滴答的全身各处滴落,范窈拢拢衣服,“少爷,你说的对,我应该…”话未说完,范窈忽地跃起,身子落在书桌上,五指如电,直取李璟玉的喉咙。范窈嘴角上翘,“我应该这样才对。”李璟玉微微怔愣,随即咧嘴一笑,“姑娘这般,叫璟玉如何是好。”见李璟玉服软,范窈面露得色,刚想开口说话,却见李璟玉的视线一直落在自己身上某处。顺着看过去,范窈立时恼怒,“小人!”李璟玉微笑道,“非也非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乘仙引

    乘仙引

    一只鸟儿凭靠着半吊子法力,混迹于仙班。有朝一日,法力尽失,怎么办?不要紧,咱这只鸟儿也还是在仙界人界玩得风生水起。有个美男跟在身边就好了,可为啥有一只小白脸儿狐狸非要黏着咱?又为啥有这么多麻烦事儿追着咱?******本文系轻松小说,偶有小小冷幽默,欢迎大家捧场。******
  • 网游之冷刺

    网游之冷刺

    伤过我的人我会让你们用十倍来偿还。。。。伤过我爱的人我会让你们彻底消失,来弥补你们伤过她们的痛。伤过我最在乎的人,你们就不要在出现在我眼前。冷夜中的匕首会让你们再也无法站立起来。你们只剩下最后一口呼吸的时间。。。
  • 治愈你的回忆

    治愈你的回忆

    皆有痛楚,爱恨交织。始于骗局,也终于骗局。七个时空的爱,七段不同的回忆。你的过去也总会被未来治愈,而你我的故事,也不复从前。治愈你的回忆,也将撕碎你的希望。
  • 药田

    药田

    踏破了宇宙洪荒,凝练了天地玄黄,滚滚长流东去,浪花翻尽,大梦万古一场空,这世界不过是一片精心播种的药田,成熟之后便是收割。
  • 万灵灯仪

    万灵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教官:与校花一起的日子

    极品教官:与校花一起的日子

    他从枪林弹雨的尸体堆里爬出来,被派到美女们身边成为了一名教官。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是消磨斗志的温柔乡,还是他的另一个绚丽舞台?一个新的环境,一种新的成长,最够味的兄弟,最辣的美人儿,且看极品教官,如何驾临校园,纵横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