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100000015

第15章 陶湘藏书聚散两匆匆(4)

四、窘散珍藏

“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黄宗羲《南雷文约》卷四《天一阁藏书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道出了典籍聚散的甘苦。陶湘三十年锲而不舍,点滴积累致汗牛充栋,名列书林;三十年后,国家衰落,社会动乱,珍藏渐渐散去。

陶公晚年境况不佳,60岁时夫人逝世,家务无人照料,又不善理财,专事刻印古籍,入不敷出,难以供养众多子女读大学,家境每况愈下。陶公开始将藏书售与他人,同时继续刊刻古籍,维持生计。

“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年,东北沦亡,华北岌岌可危。国难当头,图书岂能无厄?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陶湘开始把殿本及开化纸本卖给北京文友堂书店和直隶书店。根据雷梦水先生《书林琐记·涉园藏书聚散考略》记载,陶湘原本已谈妥用4万元将所藏毛氏汲古阁刻本120种、闵刻本128种、殿版开化纸书一百余种售与北京文友堂书店,但寻思价格还是太廉,所以拒绝出售。文友堂书店几乎与他对簿公堂,经过董授经先生调解,最后才决定以原价4万元只售出殿版开化纸本一百余种。

涉园藏书中的汲古阁刻本和闵氏刻本最终售与荣厚。荣厚特辟“萃闵室”珍藏。不久,荣厚又以万元价经人转售给清末皇帝溥仪。不幸的是,后来这批精本因日本投降、伪满瓦解而散佚。

日本侵华后,陶湘不受利诱,拒绝与日伪合作,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陶湘藏书,海内外知名,大都争相购买。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前身)将涉园所藏丛书574种,27000册囊括而去。其中包括宋刊本《百川学海》和明抄本《儒学警悟》。丛书被日人所掠,悔恨之情,可想而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陶湘胞弟陶洙(心如)曾经陪董康赴日本,还特地到过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该所编辑的《汉籍目录》中,所藏丛书部分就是陶氏涉园旧藏。陶洙日本之行,替陶湘“重温一番旧梦”(董康《书舶庸谈》卷八)。

涉园藏书的殿本中有二十种有关平定各省的方略,陶湘将其中的十余种售与广东中山大学图书馆,其余售与日本东洋文库。

近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用毕生精力辛勤收集中外文图书达17224部,94441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古典文献中的线装书,他在《劫中得书记·序》中说“我不是藏书家,我从来没有想到为藏书而藏书,我之所以收藏一些古书,完全是为了自己研究方便和手头应用需要的”。他非常重视版画的收藏,因为明代后期中国的版刻艺术吸收了西方铜版画的某些技法,最典型的表现在《程氏墨苑》中曾复刻利玛窦赠送的西方宗教画,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范例。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滋兰堂程君房所刻《程氏墨苑》,为五色彩印,共12卷。是编以所制诸墨摹画成图,分为六类。每类雕镂题识,颇为精巧。印数仅数十套,传世极少,然而这套珍品却是从陶公手中得到的。

郑振铎先生得知陶湘收藏一套《程氏墨苑》,曾亲自赴天津拜访,并终日细阅该书,抄录书目而归。当时陶公正在售书,便劝其万万不能出售彩色《程氏墨苑》等艺术珍籍,因为这类书籍无论在版刻史上还是在美术史上都是颇具影响的。不料,陶公迁居上海之后继续售书解窘,藏书几乎散尽。郑先生在上海立即托人将《程氏墨苑》购得,并视为“国宝”(郑振铎《西谛书话》)。郑同时购得的珍籍还有明万历年间刊本、李卓吾评传奇书五种:《浣纱记》、《金印记》、《绣襦记》、《香囊记》及《鸣凤记》等,均被郑氏评价为“图版精良,触手若新”(郑振铎《西谛书话》)之杰作。

涉园最后一批押在盐业银行的古籍是以明人文集为主的明版书,共八十余种。后被我国台湾“中央图书馆”收藏。该馆是涉园旧藏善本书在台湾最大的收藏地。此外,散存海内外各大图书馆的涉园藏书,如北京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图书馆,美国哈佛燕京学社东方图书馆等皆作善本收藏。

陶氏涉园藏书的散佚,正如陶湘在《清代殿版书始末记》中所言:“国力之孱弱而文物相与以俱衰。”旧中国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之帝国主义的侵略,历代典籍不能得以保存,陶湘自己也万万没想到数十年辛苦竟付诸东流。

五、聚散匆匆

谈到聚散,首先想到的便是人之聚散。古人诗云“相聚时难别亦难”。旦逢相聚又有谁想到散呢?物之聚尤其如此。聚物藏珍,苦中有乐。想陶公一生耗费心血只为书。二十年光阴竟聚起30万卷巨书,不可谓不辉煌。陶公之识见、智慧、胆魄、毅力不能不为世人赞赏。由此可知,陶公确实高兴过。可谁能料到一旦散去,不到十年,而这散又是与国家的命运攸关呢?散之易,聚之艰。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抗战初始,陶公得知子女要为自己70岁生日祝寿,极力戒止:“余何人,老拙无能,古稀曷贵,何足言寿;今何时,烟尘遍地,国难未纾,更何心言寿。虽然人子思娱其亲,恒情也。余平生志趣,唯书是嗜,初则收书,继则刻书。承当代通人不弃,小有因5。不无可念。”(陶祖椿等编《陶公兰泉行述记略》)想到灾童亟待收容、救援,沪上挚友、名流虞洽卿、庞莱臣、周作民等十五人联名在报端启事,遂将各地寿礼除诗文外,全部折资移赠建设上海灾童教养所(1939年8月23日上海《申报》刊载了陶湘七十寿辰时亲友之惠鉴以及上海灾童教养所谨领陶湘寿筵之谢启)。陶公自编的《涉园年略》一册,是对祝寿者的答谢:“凡心力耗于书者,悉详载之。用记朋友,抑以自慰。”当年除夕,陶公带着极大的悲痛和遗憾与世长辞。其中“老拙无能,唯书是嗜”,“国难未纾,何心言寿”的感慨尤其发人深思。

三十年,历史上只一瞬,人生却是半生。亦长亦短,亦短亦长。匆匆的意义不是时间的荏苒,而是聚散的道理至深。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陶公亲历了聚散的全过程。今日看来,亦属难能。

据陶湘之孙女、天津市对外服务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陶宗琍女士提供,陶公临终前,珍藏大部分散去,而余债亦己还清,所剩万余册精本图书及若干碑帖仿宋书版等,共十二大橱寄存天津交通银行。于右任先生认为,“仿古木版,私家保存不易,应归公家保存”。经于右任向当时的内务次长许修直介绍,经古物馆会议核准,由国家保管,又经中央图书馆筹备处蒋复聪估价办理,决定按半价发还陶公。进行之中,因七七事变爆发而中辍。陶公在遗嘱中交代:“待事平之后(抗战胜利后)继续进行,办成则有收入,办不成则宜公藏世守。万勿使之废置遗弃殊可惜也。”因刻书之业无后人继承,陶湘生前就有将遗留藏书及书版交国家保存之愿,他在遗嘱中教育后人,不论有无回报,也应“公藏世守,万勿弃置”。

抗战时期,日本人要通过书商收购天津交通银行遗存的精本及书版,遭到了陶湘儿子们的拒绝。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陶湘长子陶祖椿等遵照父亲的遗愿,将剩余的藏书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先生捐献给北京图书馆。随后,又将天津交通银行库存约四十箱书版捐献国家,使陶湘毕生所聚集的最后一批珍藏化私为公,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别具慧眼识典籍,无奈聚散两匆匆”,是对陶氏涉园藏书经历的概括。在中国藏书历史时空中,陶湘先生是一颗流星,虽则瞬息即逝,却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一束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的光带。

注摇释:

陶锡祺(1838—1901年),字铨生,一字霁孙,号晋祉。山东巡抚阎文介命锡祺押解饷银十万两赴兰州,时值西部战乱,路途艰险,经数月长途跋涉,十万饷银全额运抵兰州。判府杨岳斌下座揖曰:“饷银从未有完全运抵兰州者,君可谓一身都是胆矣!”后又随军西征以克服绥德城等军功,深得左宗棠、徐松年等人赞赏,保举为知府衔,引见到山东省,时巡抚为丁宝桢,“一见相器重,河工军事靡役不从”。先后在山东九个州县为官,政绩卓著:时值乱世,锡祺缉盗安民,劝富户开仓济贫,互助自保,尝作《劝民息颂歌》,息事宁人;兴学重教;开运河、塘河15里,浚浅滩以利漕运,拓堤防洪,民名其堤日“陶公堤”;排除洼地积水入卫河,得良田百余顷,民名其地日“陶公坡”;又曾单骑平息邻县“教案”,约束教士,救民于兵灾;整顿临清税关,厚给薪水,以激励税吏“争自濯磨”,税额因而激增,宿弊一清,等等。以累功及政绩卓著曾五次被“大举卓异”(受朝廷表彰)。最后官至临清直隶州知州,以道员用,并加盐运使、布政使衔。后被诬左迁,失官之日,临清百姓“攀辕卧辙,泣涕相送”,并在卫河岸立生祠以祀,平反后猝卒于京,诰赠光禄大夫,追赠从一品(《增修胶州府志》、《光绪重修临清直隶州志·职官传》)。陶湘10岁起随锡祺,耳濡目染,淀积成干练廉明的才质。

同类推荐
  • 漂泊者萧红

    漂泊者萧红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天才女作家萧红的最新传记。萧红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她弃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艰苦备尝的流亡生涯。她先后坠入爱情的陷阱,在贫病中极力挣扎,最后客死于南方孤岛香港,年仅三十岁。
  •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汪精卫的元首梦

    汪精卫的元首梦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世界十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十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于1828年出生于俄罗斯图拉省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1844年,16岁的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次年转入法律系。在大学期间他成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信徒。19岁时辍学回庄园进行农事改革,力图改善农民的贫困生活。
  • 汪精卫第二卷

    汪精卫第二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溪云路之那么那么喜欢你

    溪云路之那么那么喜欢你

    季凌云因为丰硕县主与他的名字有一字相同,在某一日晴空万里的早上,送去了一枚刻着云字的玉佩,但奈何这小姑娘年岁太小,浑然不知其意的在脖子上一挂就是十年。
  • 乱域城霜之无游

    乱域城霜之无游

    混沌初开,六界混战。其间六界之外的领地,被划分为一体,是为乱域。乱域中人,或十恶不赦,罪恶滔天;或身怀绝技,身世显赫。乱域中有一长卿榭,榭主人身份神秘,众人只知其名为无游,乃是个俊俏的冷面公子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无游公子呐,据说没有什么是他办不到的。六界的故事,总是很多。若没有人将其记录下来,岂不是多了些遗憾?初冬的浅阳下,无游将一卷沾着墨迹的卷轴铺展在书案上。卧在案上的红狐狸伸了伸懒腰,窜进他的怀里:“公子,可是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了?”
  • 我女友是反派女王

    我女友是反派女王

    魂穿东瀛,身负妖魔之影,可上川泉却无法高兴起来,因为他貌似和一个注定要扑街的反派Boss是同伴。“上川君,世间又污秽了,”女孩伸出手。
  • 卿云灿兮

    卿云灿兮

    她是个被遗弃在姑瑶山的弃婴,从小天资平常,勤修枉然,虽然有宝物傍身,但千年来过得并不如意舒坦。成年时,她本有机会可以逆改运势,还原真身,但却因为他的出现,跌入更深的困境中。命运牵扯,后来竟也算不清楚,到底是她欠了他,还是他欠了她……
  • 校园风情

    校园风情

    欲望?金钱?权力?诱惑?代表的是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增强。小说的前面正处在构造阶段,所以写的不是很好,写过去了也没有在去修改,希望大家耐心的看到后面,看看这份少时年华。
  • 杀手特工穿越女尊

    杀手特工穿越女尊

    什么?大明星穿越了?什么?顶级杀手特工也穿越了?好吧,其实她们是同一个人。自孤夜,哦不,是自黎墨穿越以后,顶着女尊国三皇女的身份“胡作非为”。如同开了外挂般,斗皇女,战沙场,娶“美人”,做太女,最后还当上了个女皇……好吧,她本身就是个外挂……
  • 魂祖传奇

    魂祖传奇

    十年磨一剑,宝剑锋从磨砺出。乱世群雄逐鹿,看天下谁主沉浮。一代天骄,举世皆尊。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持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亿万年之后,生子当如古魂祖。
  • 只会普攻的你们弱爆了

    只会普攻的你们弱爆了

    穿越到了玄幻世界,苏陌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好强大。仙道修士术法通天,一诀天地变。武道武者力撼天地,一拳山河碎。只带了一个游戏系统的他本想安安心心苟到寿终正寝,却诡异的发现,这些毁天灭地的招式术法全是普攻。而他则是这个世界里唯一一个拥有霸体技能的存在。苏陌:“恕我直言,没有技能的各位,全是乐色。”。
  • 云霸九疆

    云霸九疆

    铸剑大师欧治子,以百人之血铸鱼肠剑,传说得此剑者,弑君杀父,皆不违天道。阖闾以此剑诛姬僚,夺吴国王业。云蛰,宋国人,幼年染疾,骨骼受阻。18岁,却生着一副稚子模样,得名医赊余救治,20岁时,病愈。此刻,开启暴走模式,叱咤风云,一时风光无敌。夫差赐云蛰鱼肠剑,欲刺杀越王,但云蛰却发现越王乃自己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