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5000000004

第4章 祈财话语(1)

中国古代的人们对于财运财祥的追求不但表现在他们虔诚地崇信各种各样的财神,广泛地进行各种各样祭祀财神的活动,而且还表现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一些祝吉祈祥的语言、文字,以及各种象征方式来表达自己祈求财祥的愿望。这些祝吉祈祥性的语言、文字和象征方式并不能真正帮助人们达到发财致富的目的,也不能真正使人获得什么意外的财运,它们只不过是人们为了表示对于财吉财祥迫切追求的一种心理寄托而已。但是在旧社会,这些祝吉祈祥的语言文字和象征方式却起到了重要的弥补心理缺憾的作用。它们为旧时那些迫切希望发财致富的人们找到了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和精神上的寄托,因此,在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统治者手中,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难以实现发财致富愿望的封建社会中,这些祝吉祈财性质的语言文字和象征方式,便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流行和运用。

中国旧时一种颇具典型意义的祈财求吉语形式是口彩。口彩的形态特点是句式简单短小,一般都由一个词或两三个词所组成。在中国民间大量的口彩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祈财求吉方面的,如“财源滚滚”、“招财进宝”、“恭喜发财”、“大富大贵”、“富贵荣华”、“金玉满堂”、“堆金积玉”、“奔金取宝”、“黄金万两”等等。这些口彩语中的关键词大都是“财”、“富”、“金”、“宝”之类,充分反映了人们迫切希望发财致富的心理需求。

祈财口彩语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运用极为广泛,无论是在酬神祀鬼、岁时节庆,还是在婚丧宴饮、建桥造屋等等的场合,都有各种各样的口彩语,借以表达人们对于发财致富的强烈欲望以及对于财运财祥的迫切企盼。

中国民间以前还有一种非常典型的祈财求吉语言形式是“唱祝辞”。祝辞本是一种具有祝福、祈祥性质的韵文体歌谣,它的产生与古代人那种原始蒙昧的巫术心理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受着巫术观念的影响,古代人认为某些韵文体裁的歌谣会产生某种灵力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各种各样的愿望。因此,古代社会中的人们便经常会用一些韵文体的祝辞来唱诵对于荣华富贵的诉求,并希望这些祝辞中的内容真正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

新年时节祈财口彩

在被中国传统社会认为具有吉利祥和意义的年节习俗中,祈财口彩语的使用最为频繁。从腊月除夕至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最为喜庆热闹的日子,因此在这段时期中人们求财祈财的口彩语也说得最多。例如过去江南民间在农历除夕这一天中,除了要进行各种庆贺、宴饮之事以外,还要大说“福”、“寿”、“财”、“好”、“多”等等的吉利话,而一些具有求财、祈财性的口彩语,如“元宝”、“发财”、“高升”、“富贵”等等,更是时时挂在人们的口头。每到正月初一,山东地区的人们要在煮饺子时故意将饺子煮破几个,并趁机说一句“饺子挣了”。这个“挣”字与“挣钱”的“挣”同音,因此实际上是一句预示发财的口彩语。到了正月初五接财神那天,当地商家除了要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外,同样要故意将水饺煮破几个,然后由掌柜的在厨房外高声问道:“伙计,元宝挣了没有?”伙计则高声答道:“挣了!”以此来图吉利。

在新春拜年的过程中,人们也经常要互相说些具有祈财意义的口彩语。过去江苏海州地区每逢正月初一日,人们便要按房份、辈分、年龄、男女等分成各个帮群,说说笑笑,喜气洋洋地到亲友家中拜年。到了亲友家后,晚辈先给长辈磕头,长辈一边

用手将其拉起,一边口中说道:“新春发财,大富大贵。”然后是平辈互拜,此时年纪小的先要抱拳作揖道:“××大哥,新春大发财。”年纪大的则还揖说:“同发、同发。”初一那天,如果大家在路上相遇,也要互相拱手作揖,互道:“新春发财”、“恭喜发财”之类的祝福语。有的邻居之间平时不和睦,但借助拜年道喜的机会,也可起到调和作用,大家一起说一句“新春发财”,前嫌就算一笔勾销了。

以前江苏海州民间在新年时节中还有一种“讨童口”的习俗,实际上也是说口彩的重要方式。所谓“讨童口”,也就是通过儿童所说的话来讨吉利。旧时迷信之人以为儿童天真无知,因此由儿童口中说出来的话也最为真实可信和有效灵验。于是到了新春时节,人们便要千方百计地让一些祈财求吉的口彩语从儿童的嘴里说出来。正月初一的早晨,江苏海州的家长们便要故意将财神神码倒贴在灶前的墙上,小孩子见了,便会脱口而出地说:“财神倒了。”此时家长便赶紧接着小孩的话连说道:“是的,是的,财神到了。”这就算是讨到了童口。①

① 参见刘兆元:《海州民俗志》第125页,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食物名称口彩除了一些直接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祈财口彩语以外,还有一些祈财口彩语则是通过婉转的表达方式,如象征、谐音、隐喻等等形式而表达出来的,这一点最为明显地表现在新年时节中的一些食物名称上。许多在新年中用于祭奉神灵祖宗的供品,其名称大都含有口彩的意义。如江南地区的商家在正月初五接路头神时,要在财神堂前摆列三桌供品,第一桌列的是水果,有广橘、福橘、蜜橘等;第二桌列的是糕点,主要供品是年糕,上面还要插冬青柏枝;第三桌列的是猪头、全鸡、全鸭、酥肉、酱蹄、猪肚等等。这些食物的名称大都具有口彩的意义。如广橘表示“财源广进”,福橘表示“福星高照”,蜜橘表示“生活甜蜜”,年糕表示“年年高升”,而猪头、全鸡、全鸭之类,则具有“振兴”、“进宝”、“跳龙门”等等的意义。另如过去上海的一些商家在正月初五接财神时,一定要供鲤鱼和羊头这两种物品,供鲤鱼图的是“年年有余”的吉利,而供羊头则是因为“羊”与“祥”谐音,含有祥和发财的意蕴。

新年期间人们自己所吃的许多食物,也大都具有各种祈财求吉方面的意义。例如过去上海人到了年初一那天,家家都要吃肉烧蛋,其做法是将肉和鸡蛋分别煮熟,然后放酱油一起翻炒几下,再放入锅内蒸熟,这个菜叫做“元宝肉”,以讨吃了以后可以发财的口彩。又如根据当地习俗,新年初一早晨如有客人上门拜年,主家便要送上一杯“元宝茶”,茶里放上两只青橄榄,其味清香而微带苦涩。“元宝茶”也是一句祈财口彩语,表示喝了此茶以后能够财运亨通,大吉大利。过去上海人在年初一还有吃鲤鱼的习俗,因为鲤鱼之“鲤”在上海话中与“利”相谐,可讨“吉利”、“利是”的口彩。有的人家把鲤鱼买回以后,还要用红色丝绳穿着鱼鳍,或者用红纸贴在鲤鱼的尾部,这时鲤鱼头尾翘起,其形如一元宝状,故人们又将其称为“元宝鱼”。很明显,新年吃“元宝鱼”也是为了讨一句财运财祥的口彩。除了“元宝肉”、“元宝茶”、“元宝鱼”之类的祈财口彩语之外,过去上海人在腊月二十四祭灶这天还有做“元宝糖”的风俗,这是一种元宝形状的麦饴糖,不但味道香甜,而且因为其形像元宝,故也有“赚元宝”、“发大财”等口彩意义。①

① 参见顾承甫:《沪上岁时风俗》第12-1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祈财性的食名口彩在除夕所吃的年夜饭中表现得最为丰富。如过去上海人在吃年夜饭时要吃发芽豆和黄豆芽,以讨“发”和“升”的口彩;要吃鱼,以讨“年年有余”的口彩;要吃酱蛋,以讨“元宝”的口彩;要吃笋干,以讨“节节高”的口彩;要吃塌棵菜,以讨“塌塌(处处)长”的口彩。又如山东人过去在吃年夜饭时要吃菜馍馍,以讨“财”、“蓬勃”的口彩;要吃发糕,以讨“吃了龙须菜,一年又顺又发财”的口彩;要吃面条,以讨“顺利发财”的口彩。除夕那天当地人最爱吃的是饺子,而包饺子所用的许多馅料名称也都有口彩的意义,如有的包以豆腐,是讨“斗福”的口彩,有的包以四样素菜,是讨“四季发财”的口彩,有的包以鲤鱼,是讨“年年有余”的口彩等等。祈财口彩之所以在春节期间特别丰富,主要原因在于春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新的一年中社会生活的起始,人们在新一年的开头之日一般都会有许多憧憬和希望。特别是对于封建时代中那些长期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能够在新的一年中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一定的经济来源,以使自己的生活能有保障。因此在新年伊始的春节期间,各种各样的祈财求财形式便大量地涌现出来,各种各样的祈吉口彩也便成了这一时节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文化现象。

吉祥物口彩

新年期间的祈财口彩语有时还会以一种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那些人们在新年中专门为祈财而作的吉祥物方面。例如北方地区的人们过去在年初一那天包饺子或馍馍时,要在饺子中放上一些铜钱,外面不留记号。吃的时候如果谁吃到包有铜钱的饺子,谁就被看做是会发财或者给全家带来财运之人,于是大家都会向他表示祝贺。过去山东人在春节时,还有一种称做“验岁”的风俗,即在饺子中放上红枣、栗子、花生、钱等各种物品,如果其中有人吃到包钱的饺子,就说明他日后会发财。如果是小孩子吃到了这种包钱的饺子,家长更会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之外,还要给赏钱以表祝贺。包钱的数目也有讲究,一般都是双数,即四、六、八、十等等。这些数字都具有祝吉祈祥的意义,如“四”是表示“四季发财”,“六”是表示“六六大顺”,“八”是表示“四平八稳”,“十”是表示“大发财”。

河南地区也有类似的祈财风俗,如当地民间每逢春节时,便要按家中人口数蒸馍,这种馍形状极大,每个有半斤重,其中有两个馍藏有钱币。谁如果吃到这两个馍,就被认为是有财之人,今后肯定会发大财。

另外,栽摇钱树,制聚宝盆,也是中国民间一些十分典型的象征性祈财方式。过去江苏海州一带民间到了春节时,要在供桌上放一盆干米饭,称做“聚宝盆”,盆内插一带叶的柏枝,柏枝上系满花生、白果、红枣、栗子、桂圆等物,这叫做“栽摇钱树”。供后撤下摇钱树,将果品分给孩子们吃,叫做“吃吉祥果”。也有人家用一棵完整的鲜竹枝插在院内,竹枝上除了要挂上喜庆果品外,还要系上一些铜钱、铜板、纸币。年初一早晨摇晃竹竿,全家人一起在竹下拾取掉下的钱物与果品,认为谁拾得多就会发大财。有些富贵人家还要在院子当中摆设八仙桌,桌上放一个较大的聚宝盆,盆内栽上完整的松柏,挂上果品钱币,饰以人工花卉,以供拜年之人观赏。

另如浙江温州地区也有类似的“摆元宝”习俗。每年春节前,当地民间都要用红糖和糯米制成各种形状的大小元宝。正月初一,各家各户都要在中堂陈列一个扎着万年青和各种珍品的大元宝,并在家中一些贮藏物件的地方,如谷仓、米缸、书橱、箱子、衣柜、抽屉、坛钵内都放上一个小元宝,以表“招财进宝”之意。这些习俗实际上都具有鲜明的祈财求富意义,它们的特点就是将一些实际的钱物或与钱财有关的某些象征物进行形象的展示,以使人们产生对于发财致富的丰富联想。

文字口彩

新年期间的祈财口彩语有时还转化为文字的形式,被人们写成春联或方胜贴在各种物体上。春联本是一种人们在春节期间为了表示祝福而写成的对称性诗句,俗称“春贴”或“对子”。它们大都分为上下两联,每联有诗文一句,也有的是只写一些纳吉求祥的吉利话,如“春”、“吉利”、“福寿禄”、“满”等等。春联拟好后,一般都是用墨汁或者金料书写在红纸上,然后贴在大门的门面、门楣,以及墙面上,以表除旧布新,大吉大利。

贴春联是中国封建时代一种非常普遍的节日习俗活动,每逢春节来临,一些文人墨客便要挥毫弄笔,在红纸上写出各种展示自己才华的春联。许多穷苦人自己不识字,但是也要请人为其代写春联,以示对于新年的祝福。在这些春联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具有祈财性质的。如“招财进宝”、“黄金万两”、“大富大贵”等等。它们与新年中说祈财吉利话、摆祈财吉祥物一样,反映了人们那种对于财富和财运的急切企盼与无限仰慕的心情。

以前上海松江一带的文人每逢新春佳节来临,便要用梅红纸写上“财源广进”、“万福攸固”两句对联,然后将其贴在门上,以求有财有福。一些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则大多是在自己的家门和店铺门上贴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春联,以表示对于财富财祥的企盼和追求。

同类推荐
  • 曾仕强说中国家庭关系

    曾仕强说中国家庭关系

    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为了纪念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我们特推出了曾仕强经典语录及系列国学经典珍藏版图书。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孝经》有着深刻的研读和理解。本书中,曾教授以建立良好家庭关系为要义,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导引出孝治的观念,更是将孝道扩大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曾仕强教授认为:天地是我们的根,父母是我们的本。做人不能忘本,饮水才会思源。相信大家的烦恼、痛苦、恐惧和困惑,或多或少都和家庭关系有关,希望你能从本书中有所收获,探索中国式家庭伦理关系,建立更加和谐、友爱的家庭。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本书共分为8章,内容采用了专题论述的方式,从历史、文化、文学、语言、美学、宗教、心理等相关联的角度,结合郁达夫本人的文艺思想、主观因素、外来影响及艺术创作上的表现手法等,对其各类作品及译著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 祠庙陵墓对联(下)

    祠庙陵墓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中华名句

    中华名句

    本书是一本介绍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知识的通俗读物。内有名句、出处、解释。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男配又去玩了

    快穿之男配又去玩了

    震惊,某纨绔少爷凭空消失后成为了各个世界的深情男配?傅煜:我只是不想继承家产(才被坑)。系统:我只是多了个儿子↑。莫青呈:我只是想追个男人。某女:我费尽心思计划这一切,只为了让你心甘情愿,步入我的怀里。可到了最后,为什么却是我迫不及待了呢?本文神经男×女霸总(性格)当沙雕男遇上霸总女,傅煜表示:这个霸气多金又美腻的女人他不认识!!某女霸总:“嗯?钱又不够花了?想报复谁我帮你?”傅煜:“没有没有没有”纯搞笑,不开车/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了心的人

    上了心的人

    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 有一种花叫不谢

    有一种花叫不谢

    眼睛也许会衰老,泪水却永远年轻。走在每一份爱的情怀里,发现爱,品味爱,播撒爱,便自然会拥有永不凋谢的美丽……“目光无法抵达的远方,我们拥有心灵。”生活是一本厚厚的长卷,美丽、芬芳的花在竞相绽开,一朵又一朵,岁月一样恒久、绵长,童话一样神奇、美好。因慧心的倾听,世界会变得辽远而宽阔,生活会变得摇曳多姿,生命会变得充盈而厚重,人生会变得充实而幸福。
  • 神阳

    神阳

    娘亲病危,于儿时相见一株梧桐,求助无方,为寻灵丹妙药,踏过一座山,来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弹指山河碎,吼啸动天威,红尘争渡,只求仙路!感谢阅文书评团书评支持!
  • 侠影仙姿

    侠影仙姿

    胆大包天,藐视天地,勇闯地震区,终横死震中;侥天之幸,穿越异世,竟是公主命,得宠爱万千;破废材谣言,揭惊天阴谋,仙旅艰险,谁怕?掌绝世功法,享丰裕资源,道途漫长,我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侠客有刀

    侠客有刀

    十五年前灭门之谜,背后隐藏诸多秘密。十五年后陆府旧宅,江湖侠客再度出现。谁是灭门凶手?谁是幕后主宰?谁又是一代侠客魏有刀……
  • 梵魄

    梵魄

    “一把剑,一人行,或许,我早以注定一人仗剑”“我恨的,不只是那屠戮我家族的人,更是这不公的乱世”“梦里的一切是虚妄还是真实,我不懂,如果它是美好,便让我沉溺其中罢,我厌倦了无果的挣扎”“从未想过当放下沾染了仇恨的屠刀,我还剩下什么,也许,是消亡。”“青龙,它们说你是坏人,可是,命运让我选择了你,所以,你愿意将力量交予我么?”“世界是什么,是,一场空。”“十年前,我因恨拾起生念,十年后,让我再次拾起它的,是爱。”·······世界的另一角,一个声音在嘶吼着——当燃灯古帝最后一滴灯油耗尽的时候,生灵们,你们还将剩下什么?
  • 王者召唤英雄

    王者召唤英雄

    穿越了,也有系统了。但这个明明叫“首富系统”的系统,召唤出来的全是王者荣耀里的英雄是怎么回事?(本系统由王者荣耀,王者模拟战魔改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