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9400000003

第3章 治世以中(1)

周公旦一改商风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

周公旦(生卒年不详),姓姬,名旦,爵位为公,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文,又称为周文公,西周政治家。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排行第四,亦称叔旦,周武王之弟。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当国。周公旦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周公旦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周公旦后建成周洛邑,称为“东都”。

商朝末期,周武王起兵讨纣,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为恢复和平生活,周武王采取了这样一些具体措施:“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归马”、“放牛”是指把战时征用的牛马一律放归到农牧业生产上去。

同时,周公旦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革新,制定爵位、分封土地、选贤任能、依才置吏、注重教化、使民富足、崇尚美德。因为这些政策武王“垂拱而天下治”,周朝一度强盛。在历史上,人们常常赞扬周武王是兼资文武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周公旦是西周初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周武王死后,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理政,实际上完全由他统摄周朝。摄政期间,周公旦讨平管叔、蔡叔、霍叔的叛乱并制礼作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周公旦“明德慎罚”的思想及其与此相应的革新措施,一直被后世统治者所景仰。

周公旦是与周武王一同灭商兴周的开国元勋,灭商过程中,他亲眼看到商纣王昏庸无道、“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的情形,深刻地接受了商亡的教训,决心以德治国、痛革商风。

西周建立后的第二年(前1045),武王死,周公旦摄政。鉴于商朝暴政酷刑导致灭亡的教训,于是周公开始以德教国人,他说:“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在这种“明德慎罚”的思想指导下,周公开始推行新政。

周公首先按照殷民旧有的组织及风俗习惯妥善安置;对原来的部落统帅不但不杀不刑,反而继续用他们来统领殷商遗民,“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达到“选建明德,以蕃屏周”的目的。周公曾告诫有敌对情绪的康叔“汝唯小子,乃服唯弘王,应保殷民,亦唯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并用“义刑义杀”来教化殷民。

对于周人,尤其是贵族、功臣,为了使他们明天子之德,周公采取了“封建亲戚”的办法,向他们“授民授疆土”。为了使“明德慎罚”的原则制度化,周公旦费尽心血制定了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礼乐”,将畿服、爵谥、继承、井田、刑法、礼仪等制度统归于周礼范畴之中,以新的“礼乐”为根据来教育和约束人民。

周公旦摄政七年,将殷商之风扫荡殆尽,巩固了新兴的西周政权。成王成年后,周公旦为了实现自己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居功擅权,将朝政交给成王,表现了一位政治家的磊落胸怀。

◎故事感悟

偃武修文的怀柔政策是战后创造太平盛世的一种策略。周公旦的这种中庸政策和改革完全是反殷商虐暴之道而行之,从而使西周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史海撷英

周公归政成王

周公制礼作乐的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将王位彻底交给了成王。

《尚书·召诰》、《尚书·洛诰》中记载了周公与成王的对话,大概是在举行周公退位、成王视事的仪式上由史官记下的。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周公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而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时,他又毅然让出王位,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

但是,周公也并没有因为退位而放手不管,成王固然对他进行挽留,而他也不断向成王提出告诫,最有名的就是《尚书·无逸》,意思是提醒成王不要贪图安逸。

◎文苑拾萃

诰 文

诰文最早见于《尚书》。在《尚书》中,有商汤打败夏桀后所发布的《汤诰》,是召告天下其所以讨伐夏桀的道理,并取得了胜利。

在《周书》中,还有《大诰》、《康诰》、《酒诰》等,都是以诰文的形式发布的。《大诰》是周公辅佐成王时,管叔、蔡叔、武庚等人联合淮夷作乱,周公亲自率兵东征,出师前以成王的口吻发表诰文,申述所以东征的理由。《康诰》是康叔封为卫君时,周公告诫康叔如何治理卫国的诰词,全篇讲的都是要康叔所以敬天爱民的道理。《酒诰》是周公命令康叔在卫国禁酒的诰词,要求改变殷代以来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因此,这些所谓的诰文,其实都是王者发布政令的文书。

子产治国宽猛相济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

子产(?—前522),春秋时政治家,姓姬,名侨,字子产,郑州新郑人。子产在公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并铸刑书于鼎,制定了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子产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他善于因才任使,并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子产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并把刑书(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使国力增强、威信提高。

子产执政以后,宽厚爱民,对百姓的自由言论从不严厉限制,而是重在引导。

当时,郑国首都有一所乡校,人们总是到那里去聚会、游玩。这样,就常常有很多人聚在乡校,议论一些国家大事。

一天,一位朝廷大臣找到了子产,建议说:“我认为应该把乡校拆掉。”

“为什么?”子产不解地问。

“乡校对人教育意义不算大。再说,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评论时事,不是什么好事。”

“怎么不是好事?”

“这些人随意评论,胡说一通。有些歌颂国家的,但有些却批评政事;有的指责大臣,甚至国君。这对国家没有好处,对您也不利呀!”

子产终于明白了这位大臣的意思,于是就耐心地劝导他说:“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样。人们议论国家,说明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我们不要制止他们说话。他们说好话,我们听了,就认真地去执行;他们说坏话,我们也要听,可以改正或不做坏事。这样的议论,对我们大有用处啊!”

那位大臣又接着说:“如果我们拆掉乡校,不好的言论自然就没有了,这不是很有效的吗?”

子产说:“用强力制止人们议论,不是长久之计。人们的不平憋在心里,早晚要爆发的。”

子产想了想,又说:“这就好像防止河水。河水冲破河岸,出现大口子,就很难制止住。如果我们平时开个小口把水放掉一些,再加以疏导,就不至于让河水冲破河岸了。”

那位大臣茅塞顿开,急忙说:“我明白了,关闭或拆毁乡校的办法,不如让它存在、让人们去议论,这更有利于我们治理国家啊。”

子产笑着点了点头,乡校终于在郑国保存下来。

子产以仁治理郑国,收效很大。他执政第一年,郑国就上下有序,尊老爱幼;执政二年,人们言而有信;第三年,夜间不用关门,路不拾遗;第四年,人们把工具放在田里也没有人偷……

子产治理郑国26年,深受人们爱戴,所以子产死后,出现了全国百姓哭祭的情景。

公元前522年,子产病危,临死前他对大臣子太叔说:“我死后,您执政。只有有德的人才能用宽容来使百姓服从,否则就莫如严厉了。火猛烈,百姓看了就害怕,因此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懦弱,百姓轻慢而玩弄它,所以死于水的人就更多。所以,宽大不容易啊!”

子产死后,子太叔执政。他不忍心严厉而只实行宽大的政策,结果郑国盗贼很多,并且聚集起来伺机闹事。子太叔后悔地说:“我早听子产老人家的话,就不至于到这一步了。”于是子太叔发兵攻打盗贼并将他们全部杀掉。这一来,其他盗贼也就收敛了。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很赞赏,他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好啊!政事宽大百姓就怠慢,怠慢了就用严厉来纠正。严厉了百姓就伤残,伤残了就实施宽大。用宽大调剂严厉,用严厉调剂宽大,这样政事就调和了。)

后人用“宽猛相济”形容施政时要宽大与严厉相辅而行。这里所提出的“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的原则,就是主张“德”与“政”、“礼”与“刑”相互补充的意思。在儒家看来,“礼”与“刑”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法规,缺一不可。正如荀子所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故事感悟

子产的治国之道很好地体现了辩证法,他把多方面的问题和可能性都考虑到并采取了恰当的措施,所以能国富民强。而子太叔只执其一端,所以才会局势大乱。但子太叔知错能改,行动果断,也是值得赞扬的。

◎史海撷英

子产贿伯石

子产为政,有事伯石,赂与之邑。子大叔曰:“国,皆其国也,奚独赂焉?”

子产曰:“无欲实难。皆得其欲,以从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何爱于邑,邑将焉往?”

子大叔曰:“若四国何?”

子产曰:“非相违也,而相从也,四国何尤焉?《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姑先安大,以待其所归。”

既,伯石惧而归邑,卒与之。伯有既死,使大史命伯石为卿,辞。大史退,则请命焉。复命之,又辞。如是三,乃受策入拜。子产是以恶其为人也,使次己位。

陆贾提倡宽严适度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陆贾(约前240—前170),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先祖为楚人。刘邦起事时,认为陆贾有口才、善辩论,常派他出使诸侯各国。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陆贾奉命出使南越(今两广一带),招谕故秦南海尉赵佗臣属汉朝、立为南越王,对于安定国内局势、沟通南越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良好的作用。陆贾出使归来,擢为太中大夫。高祖死后,吕后擅权,陆贾参与诛灭诸吕﹑迎立文帝刘恒,出力颇多。文帝即位后,陆贾再次出使南越,劝说自称南越武帝的赵佗废去帝号,重新恢复与中原的臣属关系。陆贾著有《楚汉春秋》和《新语》等。

战国末期,秦始皇经过十多年的统一战争,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六国贵族和天下百姓反抗,便制定了苛刻的刑罚:光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肉刑有笞、黥等十多种,还有族诛、连坐等酷刑。

由于刑罚过严,迫使越来越多的百姓起来反抗。公元前209年七月,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迅速灭亡。

刘邦攻入咸阳以后,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果断地废除了秦朝严酷的刑罚。他与秦人约法三章说:“父老们受秦朝苛法的苦已经很久了,批评朝廷的就得灭族,几个人在一起议论朝政的就被绑赴市曹处死……今天,我与各位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的偿命,打伤人的和偷盗的按犯罪的轻重程度治罪。除了这三条以外,其余秦国的法律、禁令一概废除……”

百姓听后都如释重负,有了基本的安全感,都暗自庆幸,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犯罪而被处死的事情发生了。

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又挥师平定了韩王信、彭越、英布等诸侯王的叛乱。由于汉高祖是靠武力夺取天下的,所以他常常想加强武力而不思文教。为了改变这种重武轻文的局面,儒生陆贾时常在汉高祖面前说起诗书的重要性。汉高祖骂他说:“老子骑着马得了天下,要讲究诗书干什么?”

陆贾说:“皇上是骑着马得了天下,难道还能骑着马治理天下吗?打天下当然要用武力,治天下就不能不用文教。文武并用,才是长久的打算。”

汉高祖觉得陆贾的话不错,便开始重视文教和儒生。

以后的几年里,陆贾陆续写了12篇文章,说明从古以来国君成败的道理,一篇一篇地讲给汉高祖听。汉高祖越听越觉得有道理,没有一篇不说好的。这时,汉高祖才真正了解了文教的重要性,并极力推行,汉朝的国力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后来,陆贾又向陈平提出“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务附,士务附则天下虽有变而权不分”的战略方针。可见,治天下要文武并举,不可偏废。

元末明初时,有一个名叫叶子奇的人,撰写了一本名为《草木子》的书,其中有一条指出元朝失国的教训。书中说:“伤武备以修文德,两尽其道,古之教也。元朝自平南宋之后,太平日久,民不知兵。将家之子,累世承袭,骄奢淫佚,自奉而已。略之不讲,但以飞觞为飞炮,酒令为军令,肉阵为军阵,讴歌为凯歌,兵政于是不修也久矣,及乎天下之变,孰能为国爪牙哉?此元之所以不振也。”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武备,也就是国防意识的重要。

同类推荐
  • 格林童话精选大全

    格林童话精选大全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至今已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影响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格林童话》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富于趣味性和娱性,对培养儿童养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质具有积极意义。
  • 如何成为小摄影家(快乐学习丛书)

    如何成为小摄影家(快乐学习丛书)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 心灵茶座丛书:著名中篇小说选3

    心灵茶座丛书:著名中篇小说选3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 感悟一生的故事感悟友情

    感悟一生的故事感悟友情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4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老屋的天井

    老屋的天井

    “曾维惠心灵成长小说系列”之一,书写青少年内心的真情实感,故事感人、文笔优美。《老屋的天井》中,西南古镇的特色风光令人神往、风土人情令人回味,生活在那里的少女,心灵手巧,其纯真与善良感人至深;《学会拒绝》告诉青少年如何明辨是非,拒绝同龄人义气名义下的不良行为。
热门推荐
  • 霸道王爷娇蛮妃

    霸道王爷娇蛮妃

    前世她辅佐上官复登上皇位,可在皇位登上之后,上官复为了讨苏婉心的欢心,以勾结外党之名将慕清雪和她身后的慕家满门抄斩,意外重生到了五年前,她为了报仇,慕清雪将目标盯上了皇帝最受宠的儿子上官寒,在皇上的寿宴上搅黄了以狠辣著称的上官寒的婚事,而后又多次利用他。可是他有这么会是那么好利用的呢!
  • 我的重生日常

    我的重生日常

    一名重生者,回到04年刚升初一那会,与一群中二膨胀,青春期的熊初中生,展开的故事。在平凡中,过着不平淡的生活。靠着写写书,骗骗无知萝莉,玩玩养成,社会的尔虞我诈不多,游遍众书的你,可以在这里放松,感受以成年人的心,无所顾忌地度过青春期。情商上的压制,以及主角的自我累积和成长。人不中二枉少年,一本纯粹的书,一本由记忆中人,组成的记忆。
  • 喃喃细语在耳边

    喃喃细语在耳边

    做好一个平凡人,希望平凡的我们都能遇到那个对的人,相伴到老,数遍世间美好,
  • 废材嫡女:狂妻无双

    废材嫡女:狂妻无双

    自己好好的做个任务竟鬼畜般滴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我认!可是这懦弱废材是什么鬼?!月芜沁差点没爆粗口骂天了!好吧…!月芜沁最终忍住了冲动。。。可是这妖孽男是从哪冒出来的”哎!哎!哎!你手往哪放~“
  • 诗品

    诗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宗新史

    玄宗新史

    汉唐之盛,自安史之乱不复。然一行者梦入唐玄宗,锐意进取,革故鼎新,治大唐之弊病,挽国祚之危局。
  • 她的风筝与风

    她的风筝与风

    风的颜色你们谁看过?他是其貌不扬的白色也是赤辣的红色.风筝是五颜六色的可在我眼里他是黑色的.
  • 网游之仁主

    网游之仁主

    异世2000年,首款跨时代的超高自由度策略争霸游戏《仁主》横空出世,在这个玩家群雄争霸、强者为王的虚拟世界。原为游戏内一介平民NPC的林之却意外开启了玩家面板,成为一方领主。在历经数百次重生后,携着“仁王”之伟称,俯瞰着全球玩家,林之只想说:“吾即是天!”(种田争霸文,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 都市之鬼眼

    都市之鬼眼

    这是一个关于能肉眼见鬼的少年故事。。。。。。。。占书名
  • 九尾媚娘

    九尾媚娘

    一场阴谋使然父亲逆云惨死孩子媚娘重新化人哥哥武天被生生抛弃两人偶然相遇却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是上天注定还是命运戏人身负不死灵尾却浑然不知身负血海深仇却浑然不晓有时,这一切是那么的真实有时,一些奇异事感觉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