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45500000015

第15章 博学多才(13)

清光绪末年出版的《古欢室集》除刊刻《浣花集》、《鸣鸾集》、《飞鸿集》、《浣月词》等诗词作品集外,还收有《医学篇》八卷、《女学篇》九章、附《中馈录》一卷,内容涉及文学、教育、医药卫生、烹调等学科领域,作者是一位50多岁的妇女曾懿。在如此众多领域都有著述传世,就是在男子中也极少见,难怪缪荃孙作序盛赞曾懿:“古今才媛不可多得之遇,以一身兼之则又独异也。”

曾懿的父亲曾咏是道光甲辰科进士,对曾懿钟爱备至,尽家中所藏书籍,任女儿随意浏览,“朝夕游泳其中”。这使曾懿打下治学根底,养成广博兴趣。

曾懿10岁那年,父亲积劳病故,从此抚育教养子女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肩上。母亲左锡嘉,字冰如,性格坚毅,富于才学,著有《冷唫仙馆诗稿》八卷、诗余一卷、文存一卷,时人称赞她的作品“如行云卷舒,流波跌宕”。此外,她还擅长书画、中馈。

锡嘉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女子,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丈夫去世后,她从安庆扶柩还蜀,四川老家仅“茅屋数椽而已”,锡嘉全靠卖字画自给。她还仿南俗“翦通草为象生花鸟”,见者各惊其妙,求画乞花者络绎不绝。为了便于子女就学,母亲从偏僻闭塞的乡里迁入城南居住。后为防止沾染城市浮侈习气,又迁至距城数里的杜甫故居浣花溪草堂附近定居。曾懿随侍母亲身旁,耳濡目染。金石词章、书画针黹、烹饪之术无所不好。在母亲的精心教养下,技艺日益精进,她以丹青运于女红,所绣山水花卉翎毛,无不酷肖,精细入微,一时“名满蜀都”。

及笄之后,曾懿嫁江南名士袁幼安,夫唱妇随,相得益彰。婚后随夫宦游,“涉大江、越重洋,遨游东南各行省”,接触到一些新思想、新事物,胸襟、眼界豁然洞开。曾懿根底厚而阅历深,在艺术上反对“诗到穷愁而后工”,所作“皆真情真景”流露,博得评论家“唐音宋派,卓然名家”的赞扬。

晚年时期,曾懿受维新思想影响,“默察中国数十年政权变迁之大势,与夫列强数十国鲸吞蚕食之阴谋”,对祖国的危急存亡十分忧虑,转而集中精力撰述《女学篇》,以期“外而爱国,内而齐家”。曾懿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教育思想,比起她在其他众多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更加可贵。

《女学篇》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论著。中国历史上自班昭《女诫》以降,诸多女教读物无不充斥“三从四德”一类的说教,在维新变法浪潮中,志在革新的志士仁人对封建女子教育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女学篇》就是最早的一批突破传统滥调,用新思想指导的系统的女教著作中的一部。

《女学篇》自序和总论部分,着重论证兴办女学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曾懿不但认为“男子可学者,女子亦无不可学”,还进一步提出“女子之心,其专静纯一,且胜于男子,果能教之得法,宜可大胜于男子者”。

曾懿强烈要求“使男子应尽之义务,无不与女子共之;男子应享之权利,亦无不与女子共之”,号召女同胞“勉力同心,共起竞争之志,以守起天赋之责任”。曾懿还把兴女学的作用提到了强种保国的高度,一旦能够普及女子教育,则“一国之中骤增有用之才至二万万人之多,夫何贫弱之足患哉!”

曾懿认为,女子六七岁时或秉母教或延师在家教之,与男子同;至八岁即可入初等女学堂。她提出“除堂中应习之科学外”,还“须择切近时事、文理通畅者读之”,“以博其趣”。《女学篇》正是辅助女子学堂之不足,侧重女子成年教育的读物。

曾懿还参照日本和欧美诸国女子教育的经验,本着“无论中西各国,各有所长,取其所长,变其所短”的精神,对传统的女教进行了改造。全书分结婚、夫妇、胎产、哺育、襁褓教育、幼稚教育、养老、家庭经济学、卫生等九章。

在《结婚》一章中,曾懿特别强调,父母“亦须与儿女商酌,尽善尽美,心悦诚服方可结婚,不贻后悔”。对于择婿标准,她反对“恒计财产之丰啬,不论品学之高低,辄以女子轻许之”的做法,提出“以人品纯良,才学优长者为最”。她还宣称夫妇应“以相爱相敬为基础”,做到“爱情互相专注”。婚龄则“必以强固为标准,男在二十岁以上,女在十九岁以上,倘结婚太早,彼此体质尚在发育”,就会“阻其发育之速,体质不能完全,子女亦多羸弱,滋可虑也”。

《襁褓教育》一章中,分防倾跌、戒恐吓、教信实、教仁慈、勿拘束、忌偏爱六个方面阐述。曾懿批评了“常见为母者欲止小儿啼哭,故作猫声、虎声,使之畏怖;或演神鬼及荒诞不经之说,使之迷信”,指出恐吓的结果会导致幼儿“暮夜不敢独行,索居不能成寝,畏首畏尾,养成一种葸懦之性质,其害良非浅也”。在“勿拘束”节,曾懿告诫道:“小儿居恒好动而恶静,乃天然之体育,于卫生最为有益;切不可阻其生机,亦不可拘束过严,使小儿萎靡不振,致成窳阏不灵之器矣。”

《女学篇》对教学方法也有精辟论述。曾懿提出教幼儿女不可躁进,“须相其体格强弱,年岁大小以施其教法”,否则“训诲过度,转滋进锐退速之弊”,因而为师者“须不恶而严,循循善诱”。她明确指出:“编定课程,每一小时应改换一课,俾脑力可以互用,不至生厌倦之心。课程完毕,随即放学,万勿加增例外之课,致阻其活泼之生机。”

曾懿还特别强调,家长应重身教,“须默化其气质”,使子女“精神焕发,品行端正,养成益国利民之思想”。在“幼稚教育”章中,曾懿还结合自己切身感受,控诉缠足陋俗是“女子自由之大阻力,其害殆甚于洪水猛兽”。对“今中国变法维新,能使此后女子脱离此难”,发出了“实万分心喜”的由衷赞叹。

曾懿认为,妇女应担负“主一家之生计”的主妇职责,因而专门辟有“家庭经济学”一章,从生财、节用、公益、明晰、豫蓄、积储等角度论述料理家政之道。值得重视的是,曾懿探讨这个问题时,并不只囿于一个小家庭的范围,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整个社会。她说:“主财政者于无益之费用自当力从节俭,然于学校义赈关乎社会公益之举者,须量力捐输,或遇人急难,解囊相助,全人之美,多金不惜,皆有合于道德心者也。”

曾懿非常重视清洁卫生和身体保健,在她看来,“医学卫生,以保康强,所以强大种族之原理也”,因而作为主妇,“不独宜重卫生,且宜兼习医学”。

曾懿自己“家藏医书,复甚齐备”,对上起内经、金匮古法,下迄近代医家,无不潜心研究、融会贯通,医道十分精湛。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她积30余年为人诊治的经验,撰成《医学篇》,分内科、外科、妇科、幼科和各类杂症等八卷,从古方、时方及自制诸方中选其“灵验素著”者荟萃成帙。时人称赞“其言皆本实验,明显易晓,循而用之,可以救天札之患”。

通观曾懿的女教著作,从指导思想到整个体系,都对封建女教的格局有所突破,书中增加了许多旧式女教从未涉及的内容,并和传统的陈腐教条针锋相对,提出了一些富于科学、民主思想的新鲜见解,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在女子教育上的主张,不失为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故事感悟

曾懿幼年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又有机会作万里游,胸怀开阔,接受了维新思潮的洗礼,这正是她取得多方面成就的重要原因。曾懿以她的《女学篇》专著和她的博学多才,证明了她“男子可学者,女子亦无不可学”,“果能教之得法,宜可大胜于男子”的论断。

◎史海撷英

曾懿的医学成就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曾懿54岁时,著成了《医学篇》一书,并于次年在湖南长沙刻版问世。

《医学篇》共有两册为木刻本。上册共四卷。第一卷有脉论、舌色论、温病、伤风,伤寒病论等;第二卷为温病传入中焦治法;第三卷为温病传入下焦治法;第四卷为伤寒治法。下册也有四卷,第一卷为杂病,第二卷为妇科,第三卷为小儿科,第四卷为外科。

该书将伤寒、瘟病两类疾病的病情及治法详加辨析,分为数章加以介绍。并将《瘟病条辨》、《温热经纬》诸书各方摘录成帖,明澈显要,使人一目了然。

曾懿曾经得过四次温病,全赖著名的温病医家吴鞠通的理论指导方转危为安。因此,她十分崇拜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在她自己的著作中,有不少地方都采用了吴鞠通的学说和医方。

同时,曾懿又将自己的生平经历医效古方、时方及自制诸方,选其灵验素著者,分成伤寒、瘟病、杂症、妇科、幼科、外科等类,一并附于书中,使学者可以从中获益,不至于受庸医之误。

这部书出版后,不胫而走,医者甚为重视。1933年,苏州国医书社将该书重辑为《诊病要诀》、《杂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温指迷》、《妇科良方》、《外科纂要》六种,名为《曾女士医学全书》(六种)铅印发行,使该书之流传更广、影响更大。

◎文苑拾萃

《中馈录》

《中馈录》由清末著名医学家曾懿所著。

在《中馈录》中,曾懿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写此书的目的和意义。她认为:“昔藻咏于《国风》,羹汤调于新妇。古之贤媛淑女,无有不娴于中馈者。”为了使新妇和尚未进入烹饪门庭的新手都来提高自己业务素质,曾懿“兹将应习食物制造各法笔之书”,其目的,“庶使学者有所依归,转相效傲,实行中馈之职务”。

《中馈录》一书中,集中地介绍了江南一带民间常用食品的制作方法及保藏方法等,并详细地记载了宣威火腿、香肠、肉松、鱼松、五香熏鱼、风鱼、醉蟹、皮蛋、糟蛋、辣豆瓣、豆豉、腐乳、酱油、泡盐菜、冬菜、甜醪酒、酥月饼等20种常见的食品制作方法。

在制作过程中,关于如何选择主料、配料分量,各种佐料的配用、操作方法,以及制作适宜和不适宜的季节、注意事项等等,都阐述得极为周到、详细、具体,且简便易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商业出版社将《中馈录》列入《中国烹饪古籍丛刊》编排出版,并指出该书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至今仍为人们采用。

同类推荐
  • 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

    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

    本书总体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每篇皆广泛涉猎天文地理、自然景观、生物科学、建筑交通、历史人文、影视艺术、军事体育等各项“之最”,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本书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且分类精当、条理明晰,加之合乎逻辑便于阅读的主题安排、科学严谨深入浅出的文字叙述、翔实丰富生动准确的内容呈现、精心挑选恰到好处的图片点缀,更能以点带面,助你遍览中国乃至世界的各种极致之美。读之既能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更能在强烈的对比中,获得种种人生哲思。
  • 小公主

    小公主

    生长于富有的英国驻印度青年军官家庭的萨拉·克鲁,从小过着丰衣足食的富贵生活,七岁时被父亲送往英国伦敦的女子寄宿学校学习,由于家境富裕,享受着“特殊生”的优越生活,俨然一个“小公主”。由于她心地善良、富有爱心,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喜爱。不过伪善、势利的校长明卿小姐并不喜欢她。萨拉十一岁时,父亲克鲁上尉因与朋友合伙投资失败,猝然病逝。明卿小姐得知消息后,立即把正沉浸在美好的生日宴会里的萨拉赶去小阁楼里居住,让她干各种粗活,还把她当成免费的小老师照顾年幼的孩子。一夜之间,萨拉由一个人人羡慕的“小公主”沦落为孤苦无依的“小苦力”。但是,骤然遭逢如此重大变故的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凭着自己生动的想象力和宽阔的胸襟积极面对悲苦的人生,始终保持着一颗纯真善良、高贵仁慈的公主之心。不久后,萨拉父亲的朋友——克鲁上尉的投资合伙人卡里斯福特先生找到了她,并交给她一大笔父亲留下的遗产。萨拉再次拥有了小公主般的生活,但她仍然像从前那样热心助人。她是一个真正的“小公主”。
  • 我的儿子皮卡:影子灰狗

    我的儿子皮卡:影子灰狗

    这是一个叫皮卡的男孩,快乐而又波折的成长故事书。这个孩子,在出生前就因医生误诊而差点丧命,出生后还没来得及享受父母爱护,就被送回老家做了“半留守”儿童;好不容易在乡下闯出了他的一片天地,又忽被带回北京开始了上学。多彩的乡下与单调的城市、撒欢的生活与规矩多多的生活,皮卡在人生开始就经历了身不由己的苦恼。随后,又身体力行地带我们去经历了一系列的成长的故事和生命的考验,比如友谊的、家庭的、人性的、道德的,甚至社会的。皮卡的故事是真实的、平凡的,也是多彩的。让我们跟随他,去继续体味人之初的真善美,体味成长的酸甜苦,体味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吧!
  • 最受网络追捧的动物童话:柳树上的椰壳小屋

    最受网络追捧的动物童话:柳树上的椰壳小屋

    《柳树上的椰壳小屋》是一本童话故事书。本书通过小动物之间一个个相亲相爱的故事:癞蛤蟆和蓝鸟的友情充满了波折,他们能否延续友谊,最终怎样了呢?牧羊犬布迪虽然是一只普通的犬,但是他最终成为了一只强悍而智慧的牧羊犬,保护着羊群……告诉读者友情像花儿一样香甜,亲情像太阳一样温暖。这是一本充满爱的童话,在讲故事的同时,让读者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体验感动、学会感恩。本书可供青少年读者阅读使用,也可供一般读者阅读使用。
  • 红楼梦

    红楼梦

    陈玢主编的《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全过程为创作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并热情地歌颂了具有叛逆思想的男女青年,成为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书中描写的经典情节,如元春省亲、黛玉葬花等,充满了诗情画意,被后世广为传诵;所塑造的大量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稳重端庄的薛宝钗等,形象丰满,风采各异,也已成为文学不朽的艺术形象。透过他们的人生遭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场悲欢离合、命运浮沉的人生大戏,更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热门推荐
  • 遥远幻想乡

    遥远幻想乡

    使灵通过契约之剑、契约之戒和契约之盾召唤而重现世间。然而在和召唤的对象进行缔结契约后,在使灵死亡之前,双方永远都是伙伴关系,或者是主仆关系……使灵们每次现世都会引发一场不得不战的战争。九个使灵分为三个阵营,剑、戒和盾三个阵营。然而区分这三个阵营就是九个召唤者身上的三个咒印,这就是剑戒盾三个咒印。只要其中一个阵营把其他两个阵营的使灵消灭掉,那么这个阵营就要开始进行淘汰其他两个使灵,直到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使灵结束这场战争,并且实现召唤者和使灵的愿望……然而一个高中生少女却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召唤者,并被卷入这场战争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修仙之主角背景有点强

    都市修仙之主角背景有点强

    (现修真,成长形,单女主,不高冷)在光明又充满黑暗的世界,人鬼妖魔处处在做着斗争。五仙乱华,正教临崩,妖界反扑人间等一系列的事情,命运都安排到了陈子云的身上
  • 路过世界的交易者

    路过世界的交易者

    在诸天万界,可以经常看到有一个少年行走在各大帝国之间。“想要什么?金钱?爱情?权利?还是........亲情?想要的话,我都可以满足你。不过......要用等价或者我喜欢的东西来交换哦~~。”对他厌恶的,称之为恶魔;对他感激的,称之为天使。对他来说,每一次交易都只不过是路过时的小兴趣。
  • 《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为什么说要三从?从父、从夫、从子。年幼未嫁之前她是要在家里的,当然从父,这个好理解,她是跟从父亲,总不能自己过生活,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既嫁从夫,听从先生的安排,这个有些人就起逆反了,为什么我得听他的?他得听我的才对。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原因,为什么?客观的原因来讲,在古代男子接受教育比女子机会要多,然不能说女子就没有机会受教育,也不是,曹大家就是出生名门,她受到了教育。
  • 名门庶女很嚣张

    名门庶女很嚣张

    初见,她是高高在上的云家九小姐,他是灰头土脸的无名乞丐男,她讽他四肢健全却好吃懒做;再见,她还是那个云家九小姐,他却变成了蛊惑众生的月仙国第一美男,她冷嗤:“要勾三搭四到香满楼去,别影响我做生意!”后来,她家族败落,受尽屈辱,而他却摇身一变,变成了权倾一国的摄政王,实力护妻。
  • 独家占有之亿万夫人

    独家占有之亿万夫人

    她被自己的丈夫和妹妹背叛,痛失爱子,又被合谋烧死,尸骨无存。也许是天见犹怜,她竟重生在亲人背叛那一天。民政局前,不带迟疑的将离婚证书丢在前夫脸上,转头看着妹妹:祝你们早有恶报,半生不幸。最后潇洒离场:总有一天,我会嫁给一个比你许家、江家更高大上的人物,此生此世,你们给我的,笔笔清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混世小天医

    混世小天医

    “小弟弟,姐姐我那里不舒服,今晚你来给我看看啊!”妩媚的女妖精道。“杜大哥,人家这里怎么长不大啊?你帮我揉揉吧!”清纯的校花道。“杜辰,过来陪我来打手枪。”英姿飒爽的警花道…………当一个普通乡村小医生得到神奇《五行天医经》的传承之后,一场传奇逆袭拉开大幕。洒一腔热血,惩奸除恶;携一身医术,救美扶伤。小小天医,纵横都市!
  • 只剩下最后的一抹夕阳

    只剩下最后的一抹夕阳

    我撑着油纸伞站在雨中,等你的到来。那年夏天,你我都要毕业了,我两耳不闻窗外事,转校的两年从来就没有注意到你,后来你追我,我还记得那天是我们体考,她们都为我指你是谁,可是我总是敷衍过去,也是体考的这天晚上我答应你,短短的三个月结束了我们之间的爱情,后来我因病而逝,你匆匆的赶来,只为见我最后一面,等你赶来的时候,我以送去火葬场,于是你又赶往火葬场,等你到的时候,我只有骨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