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42400000013

第13章 文人雅事(8)

“恕我放肆。上联‘桥锁蟠龙,阴雨千缕翠’,大人算写绝了,无懈可击。下联‘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却不太完美。若把‘一片红’改为‘一声红’,岂不更妙?凤凰叫而旭日升,上呼下应,有声有色。‘一片红’的范围受‘片’字所限,气魄不大;而‘一声红’可是蟠龙山之红,也可是普天之下的红,其气其势,迥然不同。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妙哉!妙哉!老翁我真真受教了。”英姑一番言语,说得陆游眉飞色舞,赞叹不已。

陆游辞别英姑父女后,前往蟠龙桥头将对联改过,这才跃马扬鞭,疾驰而去。

◎故事感悟

陆游为了能获得他人的指教,不惜多次虚心求教,精神实在可贵!这也许就是文人的“倔强”精神吧。

◎史海撷英

中国文学史上的陆游

诗人陆游共有9300余首诗词存下来。总体来说,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的诗仅有200首左右,而且主要偏于文字形式,还没用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个时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的时间,存诗有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陆游从军南郑、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热情的时期,也是陆游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个时期是他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的20年时间中,存诗约有6500首。诗中大多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地时流露出苍凉的人生感慨。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一种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不论哪个时期,陆游的诗中都始终贯串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且以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得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陆游的诗的体裁也很丰富,无论是古体、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出色的作品,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

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做了出色的发挥。

◎文苑拾萃

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

(南宋)陆游

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

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

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

酌之一斛玻璃舟,酣宴五城十二楼。

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

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

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

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

却驾白凤骈斑虬,下与麻姑戏玄州。

锦江吹笛余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

王献之雅事两三件

◎多虚不如少实。——陈敷

王献之(344—386),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尤其善于写草书和隶书。他从小就跟随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后来师从张芝学习书法。以后,他一改前人的各种成规,另外创造自己的笔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书写。通过这种创新写出来的字,与自然的规则正好相合。

王献之在刚刚学习写字时,父亲王羲之多次从他背后偷偷去抽他手中的毛笔,结果都没有抽出来。王羲之高兴地赞叹说:

“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出大名的。”

于是,王羲之就书写了《乐毅论》送给他。王献之认真学习《乐毅论》,竟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王献之的小楷字写得可以说到了穷微入圣的境地,字体结构紧密,不比父亲王羲之写得差。但如果把字写大,就显得过直了,缺乏姿态,难以与父亲的字体相比。只是在行书、草书中,舒逸之气超过了父亲。

太元年间,朝廷新建了一座太极殿,谢安想让王献之为太极殿题写一块匾额,使之成为万代流传的宝物。但是,他又不便直言,就对王献之谈起韦诞登上高凳为魏明帝题写凌云台匾额的事。

王献之很清楚他的用意,就严肃地说:

“韦诞是魏国的大臣,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如果有这件事,从这就可以知道魏国的国运是不会长久的。”

谢安听了这话后,就不再让王献之写了。

王献之在任会稽内史期间,有一天,他出去游玩,见北面房子的墙壁刚用白粉刷过,十分白净。王献之就让人取来扫帚,沾着泥浆,在白墙上写字。他写的字有一丈见方,笔画是灰黑色的,但文采风扬,相当有气势。周围的人看到后,每天都来观看,以至于简直成了闹市。

后来,王羲之看了,也赞叹字写得好。王羲之就问周围观看的人,这字是谁写的。周围人回答说:

“是你家七郎写的。”

王羲之很高兴,在给亲近的人写信中说:

“献之的飞白体大有长进,都写到墙壁上了!”

王献之十分喜爱写字,一有机会就会制造出一些玄妙的事情来。有一个多事的少年,用精致的白纸做了一副手铐,拿到王献之那里。王献之觉得很新奇,就拿过来在手铐上面写字,草体、楷体等各种书体都写了,正好把手铐写满。

好事的少年见王献之身边的人有夺取手铐的意思,马上抱了纸手铐跑了。王献之身边的人果然追到门外,双方一抢,结果纸手铐被撕为两截,少年只拿到了一半。

王献之在任吴兴太守时,羊欣的父亲羊不疑担任乌程令。羊欣当时只有十五六岁,但书法已经相当有造诣了,王献之和他关系很亲密。

有一天,王献之到乌程县羊欣的书斋,只见羊欣穿着白绢裙在午睡。王献之就在他的裙子及裙带上写满了字。

羊欣醒来一看,既惊讶又高兴,就把裙子当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后来献给了朝廷。

◎故事感悟

王献之对书法有着极高的造诣,同时,他还具备文人高雅的气质和境界。在他的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雅事。可以说,王献之是很多文人所崇拜的典范。

◎史海撷英

王献之的书法造诣

对于王献之的书法,张怀瓘在《书议》曾这样评价:

“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义处其中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王献之学父王羲之书,后又转学张芝,他不仅劝父“宜改体”,而自己也在实践另创新法。

可惜的是,他43岁便去世了,否则他在书艺上的成就应更为可观。虽然如此,他已将自己的天赋资质、独特的精神风貌、思想情感等,一一融入到他的书法作品中,在书艺中留下不朽的名声。

王献之很像他的父亲,擅长丹青。桓温尝请他画扇而,王献之一时失手,误落了一点墨,索性顺势画成“乌驳牸牛”图,尤为妙绝;又在扇面上写《驳牛赋》,可谓机敏过人。

王献之所写的曹植的《洛神赋》,用笔挺秀直书,显然是改革了父亲圆转善曲的书风,吸取了西汉古隶的笔意。让隶方整多用直笔,王献之正是以直笔人真书,才使得真书又有新意。

米芾风雅拜石为兄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法家、鉴定家、画家、收藏家。米芾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米芾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其“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因其衣着行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皆被当世视为癫狂,故又有“米颠”之称。

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但他写文章的水平也十分高超,追求文笔奇特,妙语惊人,不重蹈沿袭前人做文章的路子。

他还特别擅长书画,书法坚劲流利,气韵飞动,具有王献之的笔意。画山水人物别出新意,自成一家。尤其临摹,可以达到以假乱真难以辨认的程度。他还精于鉴别,遇到古代器物、书画便如获至宝,极力寻求索取,一定要搞到手才罢休。王安石曾摘录他的诗句写在扇面上,苏轼也喜爱和赞赏他的诗。

米芾的穿戴仿效唐人,风姿神采,潇洒风流,言谈清晰流畅,所到之处人们争相围聚仰观。而且,米芾生性好洁以至成癖,从不与别人同用洗面用具。他举止怪异,经常被人们传为笑谈。

在无为州治(今安徽无为)有一块巨石,奇形怪状。米芾看到后,喜出望外,整好衣冠就向巨石叩拜,并把巨石称为自己的兄长。

由于他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仕途之道也屡遭困顿。他曾奉诏命仿照《黄庭》小楷作周兴嗣的《千字韵语》,还曾被允许进入宣和殿观赏其中的书法珍品,人们都把这个看做特别荣耀的事。

◎故事感悟

米芾拜石头为兄传为奇谈,也许,文人都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思想吧!而这种不同常人的举止也许正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来源!

◎史海撷英

米芾恃才傲物

米芾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但他却不善于官场逢迎,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玩石赏砚钻研书画艺术上,因此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

在别人眼里与众不同、不入凡俗的个性和怪癖,也许正是米芾成功的基石。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他就是这样一个把书画艺术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的人。

◎文苑拾萃

蝶恋花

(宋)米芾

千古涟漪晴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生海市。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

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祝枝山妙手题联

◎任你东西南北,千丝万缕,总系不得郎舟住。——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生而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明代文学家,书法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当时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号称“吴中四才子”。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

明代的祝枝山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能诗文,工书法,和唐伯虎、文徵明、徐桢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祝枝山10岁那年,参加了县里的童子试。临考前,私塾先生有意想再考他一下,就出了一个上联要祝枝山答:“闲看门中月。”

这是拆字联,繁体字“閒”,正是“门”中一个“月”字。

祝枝山马上对道:“思耕心上田。”

“心”与“田”合起来正是一个“思”字。老先生见祝枝山才思如此敏捷,知道他这次参加考试肯定能考个好成绩。

考试这天,县令亲自主持童子试。县令见祝枝山眉目清秀,先有了几分喜爱,便把祝枝山叫到跟前,指着自己茶杯上画的太极图出了一个上联:“杯中含太极。”

祝枝山一时无从答对,忽然发现县令桌案上有一部《易经》,便应答道:“书内孕乾坤。”

县令听了,问祝枝山:“何为乾坤?”

祝枝山回答道:

“《易经》里写的,不全都是乾坤八卦的无穷变化吗?”

众人听了,均连连称是,都夸这孩子长大后必成大器。

祝枝山果然不负众望,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名扬四海,结交了许多文友。

有一天,祝枝山与唐伯虎一起到郊外闲游,见农夫车水灌田,祝枝山即兴出了一句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此联不仅表意准确,而且在文字上颇为讲究,前一个词的末尾一字,正是后一个词的开头一字,俗称“顶针续麻”。

唐伯虎虽然才华过人,但面对这样的难对也一时犯了踌躇,后行至稻场,才恍然大悟,灵机一动,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枝山也连称唐伯虎对得妙绝。

又一天,祝枝山的一位朋友给祝枝山送来两坛好酒。祝枝山不喜欢一个人喝闷酒,就把唐伯虎叫来,二人开怀畅饮。

这时,祝枝山已稍有醉意,便口占一上联:“贾岛醉来非假倒。”

唐伯虎此时虽觉头晕脚轻,但思维尚未混乱。他把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对道:“刘伶饮尽不留零。”

◎故事感悟

祝枝山和唐伯虎是“吴中四才子”中的二杰,他们都才思敏捷,学问饱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他们做文章看似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但细品,其精妙处令人拍案,至今他们留下的诗文、画作在我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史海撷英

祝枝山的文学成就

祝枝山擅长诗文和书法,尤其他的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价道:

“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

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

祝枝山的主要著作有:《怀星堂集》30卷、《苏材小纂》6卷、《祝子罪知》7卷、 《浮物》1卷、《野记》4卷、《前闻记》 1卷、《志怪录》5卷、《读书笔记》1卷等。

◎文苑拾萃

太行歌

(明)祝枝山

上客坐高堂,听仆歌太行。

六岁从先公,骑马出晋阳。

遥循厚土足,忽上天中央。

但闻风雷声,不见日月光。

狐兔绕马蹄,虎豹嗥树旁。

衡跨数十州,四面殊封疆。

童心多惊栗,壮气已飞扬。

自来江南郡,佳丽称吾乡。

邈哉雄豪观,寤寐不可忘。

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

同类推荐
  • 毛毛虫与蝴蝶

    毛毛虫与蝴蝶

    “六一”前夕,毛毛虫在学校惹了“祸”,制造了一起“汉堡包事件”……惊恐的毛毛虫离家出走,逃到了乡下……一个人在野外的一间茅屋里过夜,你猜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在乡村,她结识了新朋友……对蝴蝶产生了兴趣,捕捉并观察蝴蝶,采集蝴蝶的幼虫进行养殖,发现了蝴蝶的许多秘密。
  • 自强不息(中华美德)

    自强不息(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
  •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 博客达人就是我

    博客达人就是我

    作者伍美珍是“阳光家族Q小说”系列之一。《博客达人就是我》收录了《家里满是臭味》;《牛奶的故事》;《好玩的冲浪》;《用魔法棒来施展魔法》;《跳高考试》;《我的实力原来这么强》;《向日葵派队》;《天气变得如此寒冷》等作品。
  • GONE IS GONE

    GONE IS GONE

    In this delightful story we meet Fritzl,a farmer who lives with his wife Liesi,their baby kinndli,and Spitz,their dog.Fritzl works hard in the fields every day.Liesi works hard all day,too,but Fritzl somehow feels that he works harder.
热门推荐
  • 我自星空彼岸来

    我自星空彼岸来

    纵横大千世界,混沌未开时已生。他是星空之主,混沌主宰,活了无尽岁月!这一日,他主动走向了宇宙中最为神秘的地方,宇宙之眼,却不料,一觉醒来,却变成了一名高中生……
  • 霸道总裁的回归情人

    霸道总裁的回归情人

    沈母无意间知道了一些事情,私做决定把自小收养在家的沈梦溪送至国外……三年后,沈母带着秘密突发病逝,又一个三年,沈梦溪的低调回归,不知道她的心是否能让沈慕然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只是,误会重重,磨难重重……他们能否重新和好如初……
  •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15岁的高嘉树,没法想通,遇上19岁的安狸,是劫数还是幸运!第一次见她,她是邪气的女流氓;第二次,她是发癫的酒鬼;第三次,她发疯般咬向她脖子,第四次,他们,结成同盟!……真正的较量才真正开始:他第一次给了她,第一次有了家,第一次会爱一个人……他以为这就是永远!可是,她藏着掖着一些致命的秘密,亲手毁了她,还有他。最终,他还是弄丢了她!这是一个关于占有与遗弃、得与失的故事,谁对谁错,不忍评判。虽然虐,但时不时发糖!结局HE。
  • 原来是真爱

    原来是真爱

    为了各自的利益,有了一场愚人的婚姻。在这场婚姻里,没有感情,没有温柔,没有体谅,没有相互扶持。却渐渐拥有了真爱。如果相逢,可以无虑很晚。如果再见,可以义无反顾。如果别离,可以痛彻心扉。请抓住真爱的手,一起来披荆斩棘。
  •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奴隶王妃:谢无双

    奴隶王妃:谢无双

    少女低头,脑海中是铺天盖地的大火,娘亲的惨叫,还有父亲至死没有倒下的背影,纷乱的刀光晃花了她的眼。她轻轻闭上了眼,声音平淡:“奴婢没有名字,还请主子赐名。”“无双,天下无双……如何?”男子的声音淡漠,却又带着不容拒绝的笃定。无双,谢无双。
  • 枭妃盛宠

    枭妃盛宠

    君降临,白莲计;帝王令,枭雄现。御剑大赛上,她因一把生锈的破铁而名震天下。众人细看之后才知,这哪是破铁,明明是一把能驭驾天下的宝剑。多少人为了那把宝剑,争先恐后的想当她的师傅。御剑台上,那双睥睨天下的眸子傲视众人,“想做我的师傅,就凭你们,也配?”剑位等级:剑奴,剑者,剑客,剑师,剑主,剑宗,剑皇,剑尊,剑圣。剑气划分:剑体,剑元,剑魂,剑灵,剑心。
  • 请你末将快乐遗忘

    请你末将快乐遗忘

    一个属于青春的故事,属于青春期遇到的平凡,每个人都有快乐的回忆,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经历,这个故事没有太过华丽的文字,没有那些令人惊心动魄的段落,只是一段小小的故事,一段小小的纯纯的爱恋,一个属于叫做颜乐的女孩,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爱恋,被拒绝,仍就不放弃,而守护在自己身边的男孩,又是怎样的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女孩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在网上发文。不知道结果,也不知道我是否能够坚持下去,文字间也许会很青涩,还希望看我故事的人多多体谅,
  • 殖民地球

    殖民地球

    N年前,伏羲女娲来到地球,以伏羲八卦开启民智,传授仁道,九州之外凡未授仁道者皆蛮夷……N年前,另外的人也来到地球,传授霸道,掀起血腥杀戮,蛮夷攻陷九州,追求名利的西方价值观盛行,地球人朝地狱狂奔……N年N年后,伏羲女娲的后人心不甘情不愿、糊里糊涂地来了……新的殖民计划开始了:向东,并韩国、朝鲜、日本,继续向东……向南,并越南(安南)、菲律宾、一直挺进……向北,并俄罗斯。向西……天道既民心,民心所向,无往不胜……
  • 太初衍世

    太初衍世

    太初世界,强者无数,美女如云!楚天英穿越至此,携美女游历世间,偶然间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天大秘密。神是什么?魔又由何而生?这一切都隐隐只向一百万年前!据传百万年前,太初世界的封神之路就已断绝。此间真相也已经被埋在了历史之中!一百万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君稍等,且看太初衍世如何为君还原一个完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