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38100000007

第7章 为人处世通达明理(5)

◎故事感悟

在强敌压境的紧张形势下,谢安的冷静、镇定确实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他的超脱、淡然来自于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充分了解,以及已经做好的战事安排。“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这句话就反映了人们对谢安治国之才的崇尚。

◎史海撷英

东山再起

青年时代的谢安就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声誉。东晋朝廷先是征召他入司徒府,接着又任命他为佐著作郎,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后来,谢安干脆隐居到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则渔弋山水,入则吟咏属文。当时担任扬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催逼,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仅一个多月,他又辞职回到了会稽。谢安虽然屡屡不愿出山,但当时的士大夫却都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以至时常有人说:“谢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人们把这件事称为“东山再起”。

◎文苑拾萃

永王东巡歌(其二)

(唐)李白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王勃的达观之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王勃(650—676),字子安,唐代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诗人王绩之侄孙。年十四,科举中第,做过几任小官,后因事罢官。去交趾省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合称“初唐四杰”。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唐王勃作。在这篇著名的骈体文中,王勃先叙述了洪州的地理形势、壮观景色及宾主欢宴的场景,接着转入了对个人遭际命运的感慨和议论。他写道: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这几段话的意思是说:“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已尽,悲随之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皆有定数。远望长安在夕阳下,遥看吴越在云海间。地势偏远,南海深不可测;天柱高耸,北极星高高悬挂。雄关高山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思念皇城却看不见,等待皇帝召见又是何年?

“唉!命运不顺利,路途多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所幸君子能察觉事物细微的先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社会人事的规律。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气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仍可以到达;少年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不算晚。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即使这样,我们难道就能效法阮籍狂放不羁,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吗?

“我,地位低下,一个书生,虽然和汉代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但我也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

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生于世代书香之家,饱读经书,十九岁及第,成为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后来,他因一篇关于“斗鸡”的游戏文章惹怒朝廷。后又因事获罪,惨遭流放,其父亦受累被贬为交趾令。王勃四处漂泊之余,欲探父暂避苦难,途经“滕王阁”,恰逢都督阎公宴会,当席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文章。全文寄情于山水,借滕王阁之兴衰而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感。但他并没有完全沉沦,仍不失豪情大气,抒发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附青云之志”的情怀。也正因为王勃有如此的志向,所以他才能在人生最失意之际,在众多名流儒士之前挥洒自如,挥毫泼墨,留下这篇千古美文。

◎故事感悟

王勃少年得志,但仕途不顺。在人生处于低谷时,他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感慨,更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情怀。他战胜了悲观的情绪,对前途仍然充满了信心。千余年之后,读他的文章,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他的勃勃英气和远大志向。

◎史海撷英

滕王阁

现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由于李元婴封号为“滕王”,故名滕王阁。二十多年后,当时的洪州都督阎公首次重修,竣工后,阎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记事,途经于此的王勃于此时写下了《滕王阁序》,令滕王阁名扬四海。一千多年来,滕王阁多次重修,可见人们对它的重视。

◎文苑拾萃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泌通达辅佐李亨

◎宏远深切之谋,固不能合庸人之道。——苏洵

李泌(722—789),字长源,唐陕西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封邺县侯,世人因称李邺侯。他是南岳第一个钦赐的隐士。肃宗为他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之为“端居室”,后人称之为“邺侯书院”,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著有《养和篇》和《明心论》。“尤工于诗”,如《复明堂》、《九鼎议》(一说二者为一篇)、《建宁王挽歌词》、《八公诗》等,“有文集二十卷”。精于书法,至今福严寺侧石壁上,尚有石刻“极高明”三个大字,传为李泌山中读书时手书,此处因名“高明台”。薨后赠太子太傅,其子李蘩(曾任随州刺史)在南岳庙左建南岳书院。

京兆人李泌年幼时以才思敏捷而著称,唐玄宗李隆基就让他和忠王李亨在一起学习和玩耍。李亨做太子时,李泌年岁已大。李隆基想授予他官职,被他拒绝。李隆基只好让他以平民的身份和李亨交往。李亨称他先生。后来李泌回到家乡,做了隐士。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逃往四川,李亨登基,是为唐肃宗。李亨当时境况很窘急,就派人去召李泌。李泌在灵武晋见李亨。李亨十分高兴。他与李泌外出时并辔而行,睡觉时对榻而卧,仍然像做太子时那样,无论什么事,都向李泌请教,并且言听计从。李亨想任命李泌为右相,李泌坚决推辞。他对李亨说:“陛下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我,比任命我做宰相还要珍贵,何必违背我的意愿呢!”

李亨这才作罢。

有一次,李亨和李泌外出行军,将士们看到后,用手指着他俩说:“那个穿黄衣服的是当今圣人,那穿白衣服的是山中隐士。”

李亨听到后对李泌说:“现在是战乱时期,先生应当暂时穿上紫袍,避免众人猜疑。”

李泌没办法,只好穿上紫袍,入宫谢恩。李亨笑着说:“先生既然身穿官服,哪能没有官职呢?”

说着就从怀里拿出敕书,任命李泌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极力推辞。李亨劝他说:“先生不要推辞了。朕不敢用宰相难为先生,只是让先生帮朕度过眼下的艰难。等叛乱平定后,朕一定满足先生归隐的志向。”

李泌只好勉强接受李亨的任命。

李亨的儿子建宁王李倓性格豪爽果断,有雄才大略,他跟随唐肃宗李亨从马嵬驿北上时,鞍前马后,浴血奋战,功劳卓著。李亨想任命李倓为天下兵马元帅,让他统领各将领东征。李泌劝李亨说:“建宁王确实有元帅之才。但广平王是兄长,如果让建宁王建功立业,那广平王就只能像周朝的吴太伯那样让位了。”

李亨说:“广平王是嫡长子,将来他要继位的,何必把元帅的职务看得那么重呢?”

李泌却说:“广平王虽然是嫡长子,但还没有册封为太子。现在天下大乱,人心所向都是军事首领。如果建宁王大功告成,即使陛下不想立他为太子,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人会答应吗?太宗和太上皇就是这样。”

李亨被说服了,他任命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各位将领都由他指挥。李倓知道这件事后,感激地对李泌说:“先生真知道我的心啊!”

过了一年,李亨又问李泌说:“广平王做元帅已经一年多了,现在我想让建宁王专门负责平定叛乱,又怕大权分散,把广平王立为太子怎样?”

李泌回答说:“我早说过,目前时局紧张,战事急迫,许多事情等待处理,至于确立太子这类家事,应当等待太上皇的命令。”

李泌出宫后,就把这件事告诉广平王李俶。李俶感激地说:“先生深知我的心意,是想曲成其美。”

李俶马上入宫,对李亨说:“陛下即位后,尚且无法孝敬太上皇,我怎敢当太子呢?我愿等待太上皇还宫。”

李亨听了很高兴,对李俶大加赞扬。

李亨也不是个英明之主,他宠信宦官李辅国和妃子张良娣。宦官李辅国外表恭顺谨慎,寡言少语,内心却阴险狡诈。唐肃宗李亨做太子时,就很喜欢他。他看到李亨的妃子张良娣受宠,便想方设法巴结她,和她内外勾结。他们俩都忌恨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建宁王李倓发现后,对李泌说:“先生在主上面前保举我,我无以报恩,只想替先生除掉大害。”

李泌奇怪地问:“什么大害?”

李倓说:“就是张妃和李辅国。”

李泌劝他说:“这话不是臣子应该说的。希望大王暂时不要理他们。”

李倓不听,他多次在李亨面前告张、李两人的状,揭发他俩的罪恶。张、李两人就在李亨面前诬陷李倓说:“建宁王因为没有做上元帅,心中怨恨,一心想谋害广平王。”

李亨听后非常生气,赐李倓自杀。

这件事发生后,李泌和广平王李俶都有些恐惧不安。李俶跟李泌商量,打算先除掉这两个家伙。李泌不同意,他说:“这事万万不行,大王没看到建宁王的下场吗?”

李俶说:“我是替先生担忧。”

李泌劝慰他说:“我与主上有约在先,收复京师以后,我就回山里隐居,这样或许可以免灾。”

李俶说:“先生离开我,我就更危险了。”

李泌安慰他说:“大王只管尽儿子的孝心。张良娣不过是一个妇女,大王如果能够委曲求全,顺从她的心意,她还能把大王怎样?”

李俶把李泌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在李泌的辅佐下,李唐王朝逐渐转危为安。

◎故事感悟

李泌帮助李亨解决内忧外患,最后他没有担任官职,而是隐居山中多年,并不时接受皇帝的咨询,被时人誉为“山中宰相”。由于他远离政治漩涡,所以能以通达的心态处理问题,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史海撷英

李泌四次归隐,五次离京

第一次发生在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受到玄宗的重视,“令待诏翰林,仍东宫供奉”。然而却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说李泌曾写《感遇诗》讽刺朝政,结果李泌被送往蕲春郡(今湖北省蕲春县)安置,而李泌干脆脱离了官府,“乃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旧唐书·李泌传》)。

第二次大约发生于肃宗至德末、乾元初。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旧唐书·李泌传》说他当时虽然没有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正是这种与皇上极为亲密的关系,招来了权臣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为了躲避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灾祸,也由于平叛大局已定,李泌便主动要求离开权力的中心,进衡山修道,“有诏给三品禄,赐隐士服,为治室庐”(《新唐书·李泌传》)。

第三次发生在代宗大历年间。代宗刚一即位,就马上把李泌从衡山召进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并强迫他吃肉,还为他娶妻。当时的权相元载认为李泌不肯依附自己,留在朝廷对自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此时刚好江西观察使魏少游请朝廷为他派去一些僚佐,于是元载就盛称李泌有才,可担任此任,于是就在重用人才的名义下把李泌赶出了朝廷。

第四次则大约发生于代宗大历末。大历十二年(777),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再一次受到常衮的排斥,先让李泌到澧朗峡(今湖南省澧县)当团练使,不久,又调任杭州刺史。

李泌还有第五次离京的经历。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德宗逃往奉天,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召到身边。这一次,李泌在朝廷也仅待了两年,至贞元元年(785),又被任命为陕虢观察使。到了贞元三年(787),李泌才回到朝廷,当上了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邺侯。贞元五年(789),李泌去世。

同类推荐
  •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娓娓道来的是作者与一头毛驴(小银)齿唇相依的真挚的情感。小银是作者的兄弟,朋友,或者孩子,他们亲密无间。在作者眼里,毛茸茸的小银玲珑而温顺,外表是那样的柔软,软的就像一腔纯净的棉絮,没有一根骨头,唯有一双宝石般发亮的眼珠,坚硬得像两颗精美明净的黑水晶……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庸:不依为庸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庸:不依为庸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这本《庸(不依为庸)》(作者于永玉、杨晓明)是其中一册。《庸(不依为庸)》收录了《楚庄王一鸣惊人》、《蔡锷韬晦依重小凤仙》、《李靖“阖门自守”》等故事。
  • 你不了解的太阳系之谜

    你不了解的太阳系之谜

    本书从太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星球出发,详实地介绍了太阳系大家族,包括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让青少年沉醉于神奇、瑰丽的天文世界之中,感受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从而增长才智,丰富想象,激发创造,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决心。作为一名青少年,如果你拥有了探索的明眸,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不妨翻开此书一探究竟吧。
  • 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

    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

    能言猿灵光和驴子愚夫均为纳尼亚能言兽,他们名义上是朋友,实际上却是主仆关系。有一天,灵光蛊惑愚夫跳下釜渊捞上来一张狮子毛皮,经过一番改造之后又逼迫他穿在身上。愚夫穿上狮子毛皮后,灵光把他关进马厩,对外声称阿斯兰本尊降临纳尼亚并任命他为代言人,进而勾结与纳尼亚为敌的卡乐门人,控制了纳尼亚的所有生灵。国王蒂廉向阿斯兰呼救,召唤来了斯克罗布和吉尔。于是,他们率领忠诚的能言兽与卡乐门军队、反叛的能言兽和矮人展开战斗……
  • 和睦和谐(中华美德)

    和睦和谐(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易经》中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有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和气生财”。随便一数,跟“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中国也提出“和平发展”之路。本书就是收录有关“和睦和谐”的故事,将“和”的思想发扬光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离荒战途

    离荒战途

    世间有三界九洲,其中下界荒洲是刑徒流放之地。沈让,一个离罪王朝的普通少年被荒人劫掠为奴,少年之时站在地狱门口,在生死困顿中,奋力反击。每一次支离破碎都是一次涅槃重生,不为人之奴,不为权之奴,不为法之奴,不为天地之奴。少年逐步打破禁忌之力,统古荒,战离罪,斗上界,灭异识,战途无疆!凡道万辟,惟心不易。
  • 顺其自然的故事

    顺其自然的故事

    我是个怠惰的死宅,从不多管闲事,也不怎么和人交流,所以也没什么人和我玩,我能做的只有蜷缩在教室最阴暗的角落里像个旁观者一样窥视他人多姿多彩的青春并记录下来……
  • 少爷请当心

    少爷请当心

    我依梦恬,结过五次婚后竟和三个帅哥同居,生活变成超级精彩,但是同时也卷入了一场黑道的阴谋中,最终她会选择谁?
  • 从斗罗开始的扮演之路

    从斗罗开始的扮演之路

    “摩西摩西,这里是黄猿,收到请回答~”一个身批正义披风,穿着黄白色西服的高大男子正对着手中的电话虫自言自语道。“啊咧,教皇大人是不是没有收到呢?这可是个大问题呢~”随后,黄猿露出了那个让人想要守护的笑容!斗罗篇(第一卷,1~705)、鬼灭篇(第二卷)、骨傲天(第三卷)(群号是1098046855,之前放在评论里,不太好找,就放在简介里咯~)
  • 比日星

    比日星

    一部人类与外生物之间的交流,将擦出怎么的火花!人类又将怎么应对!尽请期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国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

    国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

    本书主要反映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近年来研究的部分成果。主题涉及教学改革、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评价、学科教学、教学决策与管理、教学理论发展等。
  • 迷路

    迷路

    天下人都知道温州人有钱,知道温州富人多。可是,谁看见温州富人们的哭泣了?谁知道温州的富人们为什么哭泣?谁知道他们的精神世界里装着的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未必知道。哲贵说:“但是,我知道,他们的人生出了问题,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出了问题。这个问题是他们的,也是中国的,可能也是人类的。”“他们是成功者,也是失败者”生意红火的女主人公麻妮娅心情却越来越差。之后,随着麻妮娅放下生意、一路费尽周折进入深山寻找失踪的朋友,寓言式的故事情节徐徐展开,最后通过一个登山者的铜哨子点明她所有行动的深意:“招魂”。
  • 遇初涉

    遇初涉

    这是一本关于初涉的故事,有刚出雪山的蛇女,有穿越到异世的航海家,有家破人亡失掉清白的乱世之女,不论身份,只忆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