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37900000007

第7章 兴利除弊,利国利民(3)

机械发明家马钧

◎功不十倍,不可以果志;力不兼两,不可以角敌。——皇甫湜

魏明帝(205—239),曹睿,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丕之子,曹操之孙。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至今还在使用着一种木制的灌溉工具──龙骨水车。它的最初发明者不是近代人,更不是现代人,而是古代的一位杰出的机械发明家──马钧。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曹魏人。生于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生卒年不详。一生有许多发明,被当时人称为“天下至巧”。马钧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里,祖籍世代务农。他从小口吃,因而一生都不善言谈,但却善于动脑、动手,尤其喜欢读书。

马钧从小生活在乡间,从父老乡亲们每日沉重的劳动中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并总想用什么办法来减轻乡亲们的劳动。为此,他非常注意研究当时所能见到的各种机械,并设法改进它们。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他对织绫机的改进。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的国家。早在商朝的时候,以桑养蚕与缫丝织绸的技术就有了相当的发展。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平纹织法和挑织法,用以织出带有各种图案的丝织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掌握了能织出十几种丝织品的方法。到了汉代,中国的丝绸开始传入国外,我国由此获得了“东方丝国”的称号。与此密切相关的是纺织机的发明和改进。

我国最早的织布机大约发明于商朝的手纹织机,到周朝又发展出提花机械,至少在战国末期已经开始使用足踏织机了。利用脚踏板作提综(织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分开以便梭子通过的装置)开口的装置,就可以腾出手来投梭,手脚并用,使功效大大提高。这种织机是纺织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到了西汉初年,对织机又有了进一步地改进,有人还曾发明了一种新型提花机。它用120根经线,60天就能织出一匹花绫。但这种织绫机的最大特点是每根经线都要用一个脚踏的蹑(即踏板),这样120根经线就要有120个蹑,操作起来既费力又费时,很不方便。后来有人对它作了改进,把它简化成“五十综者五十蹑”或“六十综者六十蹑。”

马钧家的一位邻居大妈就有一台这样的“六十综者六十蹑”的织绫机。这种织绫机虽然效率有所提高,但织一匹绫子仍需几十天的时间,且复杂笨重、不便操作的问题仍没得到解决。马钧小时候经常去邻居家看大妈织绫,后来经过细心研究,重新设计了织绫机,只需要12个蹑,大大简化了织绫机的构造,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五倍。并且用新绫机织出的图案自然、变化多端,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在市场上成了畅销的抢手货,深受人们的欢迎。

于是,远近的许多人都慕名而来,请求马钧传授制作新型织机的技术。看到自己的发明受到了人们的欢迎,马钧也很兴奋,对上门求教者都热心传授,并且不收分文。由此,经过马钧改进的新型织绫机便迅速地被推广开来,为家庭手工织布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马钧的名字开始为世人所知,“天下知其巧矣”。

后来经过曹爽的推荐,马钧得以进入宫廷。马钧为魏明帝改造了百戏木偶,使木偶精巧灵动,博得魏明帝和后宫嫔妃拍案叫绝。但马钧并没有受到重视,只被封了个“给事中”的小官。马钧对此倒也不十分计较,他心中惦记的是要制造指南车。于是他决定把制作指南车的事上奏明帝。在等待明帝召见的朝房里,马钧和部分官员谈起了指南车的问题,许多人对此都抱怀疑态度。当时在场的散骑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更是全然否认指南车的存在。于是,马钧和他们便展开了争辩。

他们一同去见魏明帝,奏明此事。魏明帝虽然对管理朝政庸碌无为,但对游玩奢侈之事却兴致甚浓。他以前也听说过古代帝王出行时有一种先驱车,叫指南车。车上站着一个木人,伸臂南指,不管车子怎么转动,木人手臂总是指向南方。他虽未曾考虑过这种说法是真是假,但现在听马钧说他可以为自己造出一台来,一想到自己以后也可享受用指南车开路的气派,便立即下旨命令马钧重造指南车。这样,马钧不但获得了充足的材料、上等的工具,而且由于皇帝准奏,宫廷内的能工巧匠都可以由马钧调配了。

马钧苦思冥想,终于弄清了指南车的动作原理,然后开始设计机构,并画出了设计图。在工匠们的帮助下,没有多长时间,就制成了指南车。朝廷上下都逐渐佩服马钧这位很有智巧的人。

离马钧在洛阳的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坡地,由于地势较高,无法引水灌溉,一直荒芜着。马钧觉得,如果能解决灌溉问题,坡地将是一片好菜地。由此,他又萌发了要发明新的灌溉机具的想法,并开始了对以往的灌溉工具的研究。

我国在东汉以前的主要提水灌溉工具是桔槔和辘轳。桔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应用,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提水装置。它是在井旁支一个木架,在木架上安装一根结实的木杆,木架将木杆分成短端和长端,短端系着木桶,长端坠个石块。当桶向上提水的时候,由于杠杆和坠石的作用,便比较省力了。辘轳则是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提水灌溉工具,它特别适用于深水井。但无论是桔槔还是辘轳,都不能连续灌溉,且效率也很低。马钧在研究了原有灌溉器具的基础上认为,只有使提水工具连续动作才能提高灌溉效率。为此,他开始了新的设计和试验。经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终于制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器械──龙骨水车,完成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项发明。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踏车或水车。其构造是这样的:

用木板作一个长约6.6米、宽约1.32—2.31米、高约0.33米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大的带齿轮轴,轴的两端安装可以踏动的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小的齿轮轴。在两个齿轮轴之间安装上木链条(即所谓龙骨),木链条上栓上串板。这样,在灌溉农田的时候,就把木槽的安有小齿轮轴的一端放入池塘或河中,人只要踏动大齿轮轴上的踏板,就可以使串板在槽里运动,刮水而上,实现了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目的,并且可以“更出更入”,循环不息,能连续不断地提水。龙骨水车比原来的提水工具效率提高近百倍。特别是由于它的结构轻便灵巧,妇女儿童都能踏转,所以很受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马钧发明的龙骨水车,后来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灌溉工具,在我国的农村被广泛地应用着。甚至在今天,江南的一些地方仍在使用着。

◎故事感悟

马钧的发明造福了一方百姓,无论是织绫机的改进,还是龙骨水车的发明,都彰显了他作为一个发明家的智慧与精巧!马钧一直未受到当时的统治者、官府的重视,但他的发明却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史海撷英

董卓乱政

三国时,董卓为了夺权,开始铲除反对者,手段残暴,引起了诸多不满。他促使吕布杀死掌管都城禁卫的丁原夺得其军队,袁绍及曹操等原先掌握过兵权的将领纷纷逃离首都雒阳。最后董卓废除并杀死了汉少帝,改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

190年,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以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发檄文,陈述董卓的恶行,联络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讨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军加入,推袁绍为盟主,史称“关东联军”。董卓为了回避其锋芒,挟持汉献帝、强迁居民,迁都到长安,并火烧旧都雒阳。其间,关东联军只有孙坚、曹操二人真正出兵与董卓对战,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关东联军也随之解散。此后,群雄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击。董卓迁都后,自封为太师,继续掌控朝政。

◎文苑拾萃

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文化的高压政策,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黄道婆改进棉纺车

◎积爱成福,积怨成祸。——刘安

黄道婆(1245—1330),元代棉纺织家。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后因教人纺纱而受到尊敬,并且改进了棉纺车,使纺棉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黄道婆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女纺织革新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人。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她早年的遭遇和对纺织技术的贡献,在劳动人民中间长期流传。传说她小时候是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勇敢地逃出了家门,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今海口市)。从此,她在海南岛居住了30多年。

她在海南崖州期间,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不仅全部掌握了先进的纺织技术,还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家乡,并以她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革新,使家乡以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有所提高。经过她改进推广的“擀(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黄道婆之前,脱棉籽是棉纺织进程中的一道难关。棉籽粘生于棉桃内部,很不好剥。13世纪后期以前,脱棉籽有的地方用手推“铁筋”碾去,有的地方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致原棉常常积压在脱棉籽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推广了轧棉的搅车之后,工效大为提高。

在弹棉设备方面,黄道婆之前,江南虽已有弹棉弓,但很小,只有一尺五寸长,效率很低。黄道婆推广了四尺长、装绳的大弹弓,使弹棉的速度加快了。就棉纺织的各种工具而论,最值得注意的还是纺车的改进。棉纺车来源于麻纺车,而麻纺车是由纺丝的莩车演变而成的。黄道婆推广了3锭棉纺车,使效率大为提高。在王祯《农书》里可以看到这类棉纺车的图像,它是用脚踏发动的。多锭纺车在没有发明机械化的握持工具“罗拉”以前,单凭双手握持3个棉筒捻绪,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手工纺织技术之极高的水平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当未发明珍妮纺纱机时,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能够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却几乎和双头人一样不易找到。可见黄道婆在这方面的成就之不易得了。

此外,黄道婆还推广和传授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后来松江一带织工发展了这种技术且更加精益求精。她还把“崖州被”的织造方法传授给镇上的妇女,一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远销各地。原来“民食不给”的乌泥泾,从黄道婆传授了新工具、新技术后,棉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元末时,当地从事棉织业的居民有1000多家。到了明代,乌泥泾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国的棉织业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声誉。

◎故事感悟

黄道婆以自己的杰出贡献而被载入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史册,受到后人的敬仰。衣食住行,事关民生大计。与此有关的每一点成就,都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贡献。

◎史海撷英

行中书省

中书省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或只称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元朝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设立尚书省主管政务期间,行中书省也相应改称行尚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文苑拾萃

竹枝词·咏黄道婆

乌泥泾庙祀黄婆,

标布三林出数多。

衣食我民真众母,

千秋报赛奏弦歌。

民间还流传歌颂黄道婆的民谣:

黄婆婆,

黄婆婆。

教我纱,

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史禄开山凿灵渠

◎国大而政小者,国从其政;国小而政大者,国益大。大而不为者,复小;强而不治者,复弱;忠而不治者,复寡;贵而无礼者,复贱;重而凌节者,复轻;复而骄肆者,复贫。——《管子·霸言第二十五》

史禄(生卒年不详),中国秦代的工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发动了统一百越的战争。由于南岭山脉阻隔,湖南和广西之间道路崎岖,给运送粮草给养造成了困难。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前后命令史禄开凿灵渠。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故又名兴安运河。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江,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接着向岭南地区发动了战争。“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用了五十万攻无不克的精锐部队,兵分五路,向百越之地推进。其中向现在江西余干县前进的一路军队,势如破竹,一举攻占了东瓯、闽越(今福建)地区,并设置了闽中郡。而向广西进攻的一路秦军,则遇到了部族首领的顽强抵抗,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淮南子·人间训》),战争打得很不顺利。究其原因,这与秦军不适应山地作战,不服南方水土,病员较多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和岭南地区山路崎岖,运输线太长,粮食接济不上有关。因此,解决军粮的运输问题,成了当时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关键。

同类推荐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自然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自然奇迹

    本书从世界范围内遴选了50个大自然的奇迹,按照世界大洲分为六章,全景式地集中展现了高山、沙漠、瀑布、岩石、洞穴、森林、湖泊、火山等50个壮丽的奇观,内容涵盖全球,从非洲的原野沙漠到美洲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到亚洲的珠穆朗玛峰:从流淌着滚烫熔岩的维苏威火山到白雪皑皑的富士山……这些奇迹在诉说着大自然的伟大。
  • 宇宙战场(兽王系列)

    宇宙战场(兽王系列)

    告别了地球,兰虎、柳远藤、苏尔三人前往宇宙深处的守护者联盟。守护者联盟是宇宙中的庞然大物,以守卫宇宙为己任,汇集了诸多星球的超级强者。守护者联盟每五十年选拔一次,兼具勇气、智慧和运气的强者才能通过考核,成为守护者联盟中新的守卫者。当兰虎他们三人抵达守护者联盟时,离下一次的选拔还有一年的时间。靠塔塔鲁特的资助,三人暂时在守护者联盟中住了下来,并抓紧利用这仅剩的一年时间和各星球的强者们一块在联盟中学习,如同海绵吸水一样吸收一切知识。对众人来说,竞争在选拔前已经开始。
  • 让孩子更聪明的成长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让孩子更聪明的成长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让孩子更聪明的成长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包括百变的老鼠、生死较量、鹰的回答、和老虎对视等成长故事。
  • 幻战

    幻战

    《幻战》作者周桥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02年起从事儿童文学创作,2006年致力于少年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开创幻想橙健康快乐生活理念。《幻战》为其《我爱幻想橙》系列之《幻战》,讲述了一段不一样的恋爱故事。
  •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世界上最经典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趣味故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断案推理故事、培养洞察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斗智斗谋故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趣味思考故事、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提升语言文字基础的中华谜语故事、陶冶艺术情操的诗词歌赋故事、磨砺人生志向的名人成长故事等,内容丰富、精彩。这是一本孩子和父母一起阅读的儿童经典文学书籍,注重了童真趣味和文学经典的双重体现,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礼物。
热门推荐
  • 心至沓来

    心至沓来

    她是生活普通,却志向远大,一心只为出去闯,走自己爱的音乐道路。他是娱乐圈耀眼的星,因为闺蜜追星,她才知道的他。他们相遇正是他失去之时,她的援手让两人的手上系上一缕红线。五年之间,两人毫无交流。待她回国,两人的红线不短缠绕。公司内部,网上绯闻,纷杂世界……上司的刻意,商业的算计,同行的竞争……她是否还能坚守初心,她是否会变回以前的样子。红线变红绳,却还是离别。多年后的回归,却不敢再见。十年的梦想,最终能否实现。牵挂的人,最终能否眷属。
  •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龙卫道

    神龙卫道

    在四象大陆上,人们崇尚魔法和力量,各大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法术,生在这样的大路上,很多人从小都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魔法师来为自己的国家和种族做贡献,也有很多人选择做一名战士,刻苦修炼来提升实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对付50年一轮回的鬼王
  • 商孤

    商孤

    谁会想到一个孤儿能有这么大的能耐?绾婴,她就是一个小地方的孤儿,凭什么能成为人上人?凭什么?就凭她超高的智商和情商,还有那些人,就凭她是那个人!你不服?不服她的人多了去了,倒也不差你一个。你说她没人罩?她自己就能罩自己!她就是站在那,你也不敢动她。你问那个老是跟她一起的男人是谁?宗政家族太子爷!这你都不认识?孤陋寡闻!强强联手,这还让我们这些小的怎么活?!
  • 我家夫人超厉害

    我家夫人超厉害

    神域中最游手好闲的小神君容忧一下子穿到了同名同姓同爱好的女孩子身上……莫慌!咱继续把游手好闲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就好!什么?条件不允许?……那就让你们知道,我特别厉害的!找事的渣崽悔不当初:“原以为是个孤冷天使,转眼这TM分明就是索命的鬼!”各界大佬痛心疾首:“脑壳子咋长的?还让不让人活了?”郁景翊沉着俊脸,忍无可忍,一把将容忧扛在肩上:“这就是你说的游手好闲?”都闲到上新闻联播了?!容忧一脸严肃,语气诚恳:“我也不想的,我是被逼的”要怪就怪我实在太厉害了,这也没办法啊!郁景翊:“……”
  • 虫之战争

    虫之战争

    昆虫世界有多少纷争与策略呢,打开脑洞一起去发掘
  • 裁神笔记——谋事在人

    裁神笔记——谋事在人

    应届生靳辙在试用期转正当天接到了天成人力资源公司的辞退函,负责离职面谈的是素有“裁神”之称的咨询部总监夏治。而在办理离职手续当天,靳辙却又受到夏治的邀请,希望他加入其团队成为一名离职面谈官。从此靳辙走上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张谈判桌上,坐在两端的人都没有选择,为了自己的生存,没有退身的空间。游戏规则是何等的残酷——要么留下,要么离开。“裁神”夏治、心理学专家柳春芬、法务专家韩麓、医药公司总经理段武、冷面美女律师凌霜绛、富二代大小姐萧雪,纷纷粉墨登场,演绎出一场场职场上的“生死离别”。随着一次次的裁员案件,无形中伤害到身边的好友,靳辙逐步开始怀疑,他开始反思离职谈判的真正意义究竟何在。
  • 电影大玩家

    电影大玩家

    某一日当他的弹幕不知不觉累计到99999条后,至此他的世界开始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个系统附在了他的身上...任意穿梭于各个电影之间...不仅要完成各种毫无理由的要求...甚至还要他勾引女主角...
  • 史上第一太子妃

    史上第一太子妃

    前世,她是被组织炸死的绝顶杀手,今生,她是“误打误撞”的便宜太子妃。前生,她是求爱不得的九天之凤,今世,她是携命而来的乱世妖女。当冷情对上妖孽,当优雅遇上腹黑,当帝王之星和双生之神狭路相逢,当一段爱恋,以五国的疆土为赌注,以千年的记忆为铺垫,以百万的白骨为骨架,又该何去何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射雕之剑行天下

    射雕之剑行天下

    一位疯狂科学家将自己改造成《黑客帝国》中的机械人,并且强行灌注了网络上所有能找到的武功,但是实验失败导致死亡,却成功穿越到了《射雕英雄传》的世界……